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锦衣风流-第1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人这么一分析属下便心里透亮了,这老狗是在糊弄咱们。可是武官们将屯田转到王府头上便是为了让庆王府给他们当挡箭牌撑腰,老狗要将屯田退回,契约作废,这岂不是得罪了本镇的武官们?”侯大彪道。
“这yiqie都是我们要寻求的答案,现在且不管安化王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我现在只想着一件事,在朱福他们三个被格杀之前,并无消息传递会锦衣卫衙门;若这三人真的探听到惹来杀身之祸的消息,他们又怎会不及时将消息送出来?唯一的解释是他们没来得及送出消息便已被发现,进而被立即格杀。”
“大人说的是,定是如此。大人打算潜进王府的目的也是想寻找这三名兄弟临死前是否留下了什么,毕竟我锦衣卫暗探的手段王府之人并不知晓,情报或许就在显眼之处,可是他们却视而不见,倒是咱们一眼便能看得出。”
“王勇说的对,要找他们留下的情报便要越早越好,他们死了又二十多天了,住处必已被清扫,被褥衣服等物事恐也被焚烧,但一定有些值钱的物事会被留下。然时间越久,他们留下的东西便会越少,故而此事势在必行,而且要快。”宋楠沉吟道。
“卑职明日再去窥探一番,起码要摸清路径以及进出王府的办法,此事太过重要,便是冒些险也是值得的。”王勇握着拳头道。
宋楠摆手道:“不可,我们在这里的一举一动都会入安化王眼中,你一旦窥伺王府,便会打草惊蛇,安化王一旦意识到我们的意图,事情便再难进行,且容我好生考虑一番,没我的命令,严禁擅自行动。”
侯大彪和王勇对视一眼,同声道:“遵命。”
……
黑夜沉沉,庆王府四进居所的一间密室内,朱寘鐇居中而坐,身前站着安惟学、孙景文、孟彬、史连辈等四人,朱寘鐇苍老修长的手掌摩挲着椅子上的一只龙头,缓缓道:“你们对这个宋楠怎么看?”
沉默中安惟学躬身道:“王爷,卑职看来此子来者不善,似乎深藏目的。从他对付周东的作为来看,手段颇为刁毒,王爷须得防之。”
孙景文摇头道:“巡抚大人似乎对这位宋楠过于惊惧,他充其量不过是个皇上身边的弄臣,仗着一副好皮囊和一些讨喜手段骗了英国公府为靠山,乃是个钻营不择手段的小人罢了,用不着这么抬举他。王爷今晚连消带打已经让他么,摸不着头脑了,他还能玩出什么花样?”
安惟学冷冷道:“孙先生可莫掉以轻心,这可干系到王爷的大事,宋楠既是锦衣卫都指挥使,又岂是一无是处之人?小心为上,赶紧打发了此人离开宁夏镇才是,绝不可与之正面相抗。”
孙景文嗤笑一声正待说话,朱寘鐇咳嗽一声,孙景文立刻闭嘴,跟其他几人一样将身子躬的更低,dengdai朱寘鐇发话。
“两位别争了,两位说的都有道理,咱们既不能掉以轻心,也不能被此人吓倒。充其量他不过是个黄口小儿,论道行他还嫩的很。他是锦衣卫指挥使又如何?这里可是宁夏镇,可不是京城!宁夏镇中的锦衣卫人手只有数百,我王府卫士都有五千,更别说军中的人手了,他掀不起大浪来。”
“王爷明鉴,王爷一语中的。”几人连声道。
朱寘鐇缓缓起身踱步:“不过话又说回来,这小子确实够奸猾,从他对付周东的手段来看,这小子花花心思挺多的。他是想让我们以为周东已经跟他合作,说出什么事情来,让我们zi乱了阵脚。殊不知这周东压根就只是个跳梁小丑罢了,他只是刘瑾派来阻挠杨一清的公务以及趁机以丈量田亩核定税率之名大捞一把罢了,他和本王之间可是半分瓜葛也没有。”
“王爷,原来您早识破了宋楠的诡计,周东傍晚的时候在李增的陪同下来找我,跟我指天画地的保证说宋楠故意做戏陷害他,他跟宋楠之间什么都没说,希望下官不要相信谣言。”安惟学道。
“哈哈哈,李增倒是急红了眼了,他们是怕本王误会了此事是真,会对他们加以惩罚。殊不知那点破事根本不在本王的考虑之中。宋楠不是要帮杨一清完成整饬边备之务么?本王便送他个人情帮帮他,瞧他有多大的本事。”
“可是王爷,这不是让军中的武将们对王爷您心中不满么?”安惟学皱眉道。
朱寘鐇哈哈笑道:“这世上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事儿,有些事看似复杂棘手,但其实却简单的很;你明日叫那周东来我王府一趟,本王有话要跟他说,本王岂会让杨一清和宋楠坏了我宁夏镇的规矩,有些事只需稍微那么变动那么一丁点,结果自然大为不同了。”
安惟学喜道:“原来王爷早已智珠在握,下官倒是杞人忧天了。这宋楠想在宁夏镇弄出点名堂来,怕还是要过王爷这一关。”
朱寘鐇目光灼灼,语气冷冽道:“这些事也算不得什么,本王担心的是宋楠不是为了帮杨一清而来,而是为了被杀的那些人而来。本王绸缪之事尚未完备,不想在此时节外生枝,这宋楠最好不要惹恼了本王,否则本王可教他没命回京城。”
身前四人身子一抖,王爷语意中的森冷就像是一块寒冰丢进他们的心里,教人浑身冰冷,心寒胆战。o
第四七一章 清查屯田(上)
次日上午,宋楠来到馆驿告知杨一清昨晚安化王的承诺时,杨一清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问题的关键便是庆王府侵占的田亩,若是庆王府能将这些田亩退回武将们手中,杨一清就好办多了。
虽然这些人依旧桀骜,但是毕竟是三边总制府属下,敢于出头的人都是违抗上官的命令,从律法上首先站不住脚。即便是阻力过大无法立刻解决,杨一清也可上奏朝廷请求革职查办等等手段来对付这些家伙们。
“宋大人,你一来事情便顺利解决,老夫纠缠了几个月都无法解决之事到了你手中竟然如此的简单。老夫真服了你了。”
“杨大人可莫这么说,这叫我如何自处?”
“蔻儿,快上茶,叫你娘下厨烧几个拿手菜,中午爹爹和宋大人喝上几杯。”杨一清很久没这么高兴过了,自打来了宁夏镇脸上天天愁云密布,自己在宁夏镇完全被边缘化,官员们敬而远之,事情也进行不下去,真是愁白了头。现在宋楠出面一蹴而就,怎不教他满心欢喜。
“哎,蔻儿这就去。”杨蔻儿在门帘外露出半个脸,偷偷的看着宋楠,正好和宋楠看来的眼光碰个正着,顿时羞得满脸红晕缩回头去。
宋楠看着她窈窕的背影心中大动,咂摸着杨蔻儿偷看自己眼光之中的某些东西,那是宋楠很熟悉的东西,在家中诸女的眼睛里都看到过。
“宋大人……咳咳……大人?”杨一清咳嗽着,宋楠赶紧收回目光来正襟危坐,告诫自己不可造次,这杨蔻儿只能当妹妹待了,别的什么都不能想,否则又是一桩大麻烦。
“杨大人,有句话我还是要跟大人说清楚,虽则安化王是那么说的,但我心中总是觉得有些不安稳,事情若真是如此顺利的话,那也不会拖到今日了。大人还是要做好遇到意外的心理准备,我自来到宁夏镇,总是心中惴惴,这种感觉在我身上从未有过,便是当年和皇上被困新平堡之时也不成有过这种感觉。”
“呵呵,英雄所见略同啊,你的感觉老夫其实也有,老夫想过此事,这是因为宁夏镇这个地方的官员有些怪怪的,总给人一种面上笑意背身便阴测测之感,或许是老夫多虑,但这种感觉确实很强烈。”
宋楠愕然道:“杨大人居然也是这么想的,先前我还怪自己道行不够沉不住气,杨大人阅历丰富也有此感,我便释怀了。总而言之,咱们在这里一切都要谨慎小心,我想建议大人将尊夫人和蔻儿小姐送出城去为好,她们在这里总感觉有些不踏实。”
杨一清皱眉想了想道:“夫人倒也罢了,蔻儿在这里确实让老夫放心不下,昨日蔻儿出门逛街,竟有人暗中盯梢,被我的亲卫识??卫识破后匿于街巷之中,你这么一说倒是给我提了个醒。”
宋楠一惊道:“果有此事?这可不是小事,你便曾被偷袭过,蔻儿在这里更是不安全,我早说这次不该带她前来,要是出了事儿便都是我的罪过。这样吧,下午你便送尊夫人和杨小姐回固原三边总制府,要是人手不够,我可调拨亲卫随同保护。这里是是非之地,须得无后顾之忧才是。”
杨一清尚未发话,便听杨蔻儿在门口叫道:“不……我不走,又想甩开我,我不走。”
杨一清皱眉道:“蔻儿,这么没规矩。”
杨蔻儿一袭鹅黄长袄,粉嘟嘟的脸蛋上满是倔强,瞪了宋楠一眼随即扭着身子道:“我要留在这里陪爹爹,爹爹今早不是说女儿熬得红枣粥对胃口么?蔻儿要天天熬给爹爹喝。”
杨一清脸上泛起笑意,慈爱的道:“你有孝心爹爹知道,但宋大人说的是实话,昨儿你上街还被人尾随了,这可不是小事;爹爹之所以能安心的跟这帮家伙们耗着,便是因为无后顾之忧之故,若是你出事了,爹爹可怎么办?”
杨蔻儿蹙着可爱的眉头,摇着杨一清的胳膊跺脚不依,杨一清就是不允,杨蔻儿气不过瞪着宋楠道:“你倒是替我说句话啊,你堂堂一个锦衣卫指挥使难道保护不了我一个弱女子么?”
宋楠苦笑道:“这里可是宁夏镇啊,我手头也不过区区数百人手罢了。”
“我不管,我跟你来这里,你便要负责保护我,我出了事便怪你。”杨蔻儿开始撒泼。
杨一清皱眉道:“蔻儿,怎么这么跟宋大人说话?真是没有家教。宋大人莫要见怪,小女性子野,都是老夫惯得她,此事由不得她。”
宋楠看着杨蔻儿急的要掉泪的样子,心中一软,她好不容易求自己跟着来一趟,便是要享受和父母团聚的天伦之乐,没几日便要送她走实在于心不忍。
想了想,宋楠开口道:“杨大人,要不这样,你和尊夫人以及杨小姐都搬到观雪楼去住,这样便于集中人手保护,在我锦衣卫亲卫的保护下,安全上应该无虞,而且你我也可虽时商议事情,两全其美如何?”
杨蔻儿高兴的跳了起来,拍手道:“好啊好啊,我们住在一起,有宋公子的锦衣卫保护,不就没危险了么?”
杨一清斥道:“像什么话,没规矩。”转头来对宋楠道:“宋大人,老夫是不会去的,你也早日搬出观雪楼为好,那是庆王府的产业,他之所以让你住在那里是为了讨好于你,你岂能上他的当。”
宋楠呵呵笑道:“您也知道这是庆王府的产业,我受的是庆王府的恩惠,可不是安化王的恩惠,再说我只是住一住罢了,临行前我丢下银两算是报酬,谁能说我受了他人恩惠?”
杨一清一怔,虽然宋楠是强词夺理,倒也确实是这么个道理,安化王的府邸可是远在两百里外的庆阳,这里的一切从名义上来说都是庆王府的,和安化王无干。
“杨大人,我佩服你的刚正不阿,佩服你为人的骨气,但何妨变通一些,这里的形势你又不是不知道,咱们住在一处利于商讨对策,也相互有个照应;再说这未尝不是麻痹那些人的一个办法,这不是妥协,这是为了做成事情而做出的牺牲,您牺牲一下呗。”
杨一清深思片刻,终于点头道:“那好吧,老夫便听你的。”杨一清这还是第一次妥协,若不是宋楠说的一条条的都是大道理,杨一清是断然不会松口的,杨一清之所以是杨一清,便是因为他根本就不会妥协转弯,否则当年也不会从巡抚任上被一捋到底住在荒坟堆里归隐了。
午后,杨一清一行十余名官员和随从终于搬到了观雪楼中,随同一起调来驻扎的还有锦衣卫的五十名护卫和杨一清的三十名亲卫,加上蒋丰调来护住外围的人手,小小观雪楼周边的护卫兵力已达四百余人,可谓是水泄不通。
锦衣卫的手段尽人皆知,他们也很容易便认出那些在观雪楼旁云集的各方密探,赵百户带队,故意走近这些家伙们摔在他们身旁然后揪着他们的衣领耍赖打架,几次一闹,暗探们心知肚明,各自离得远远的,让观雪楼左近的两条街区范围内清净了许多。
事情的进展出乎意料的顺利,傍晚时分,朱寘鐇亲自来到观雪楼拜会宋楠和杨一清,当面告知两人,所有庆王府收购的脏田均已退回出售人手中,庆王府的屯田和草场一概不违朝廷规定的限额。
对于卖出去的田亩又被退回来,天下间本无这样的道理,但别人不能反悔,庆王府却是可以反悔的,特别是这些田亩被界定为侵吞之屯田之后,军中武官们想不收回都不成。这下子一下成了烫手的芋头丢也丢不掉,不免怨声载道,因为随之而来的便是杨一清要找他们算账了。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让杨一清始料不及的,他的好心情只维持了一天,便迅速化为乌有。
第四七二章 事与愿违
次日清晨,杨一清一大早便穿得整整齐齐的带着随从出门,今日是约了少卿周东一起去核查军屯田亩之事。
本以为从今日起是个好的开端,最难对付的宁夏镇的军屯边备之事解决之后,随后其他三边各镇便轻松多了。然而,不过一个时辰之后,杨一清便怒气冲冲的回到了观雪楼。
宋楠昨夜思虑太久睡的很晚,这才刚刚起床,正喝着杨蔻儿熬的小米粥,就着热乎乎的馒头小菜吃的不亦乐乎。一旁的杨蔻儿托着腮坐在一旁看着宋楠狼吞虎咽的样子,笑眯眯的很是开心。
猛然间,下边大厅传来响动声,杨一清怒骂的声音也随之传来:“无耻!太无耻了,此事我要即刻上奏,简直无法无天。”
宋楠一愣,忙命人去下边查看情况,杨蔻儿也急匆匆下楼而去,不一会亲卫来报:“杨大人公事受挫,正在楼下厢房里写奏折呢。”
宋楠皱眉放下碗筷起身下楼,见东厢房门外,三边总制府的一干属官战战兢兢的站在那里搓手叹息,见宋楠下来,一名属官忙上前来行礼,宋楠问道:“怎么了?你等不是随杨大人一起今日去核查军屯了么?”
那官员叹道:“别提了,受了一肚子气,大人正在里边发怒呢,正在写奏折上奏。”
宋楠举步进了厢房,见杨一清正伏案奋笔疾书,脸色愤怒之极,杨蔻儿站在一旁咬着下唇看着愤怒的爹爹不知所措;宋楠来到杨一清身后,杨一清兀自不觉,落笔如飞,飞快的写着奏折,猛然间只觉手上一滞,再也写不下去,侧目一看,但见一只修长的手掌握住了毛笔的上端,教他无法写字。
杨一清大怒,还以为是什么人在捣乱,扭头便要责骂,却见宋楠正站在身后,握住那笔杆的手正是宋楠的手。
“宋大人,怎地是你?”杨一清问道。
宋楠不答话,伸手将桌上写了半截的奏折拿了起来,飞快的看了几眼,伸手噗的一声丢到了火盆里,片刻便燃起了火头。
“宋大人,你这是干什么?这是本官送往京城的奏折,你怎么给烧了?简直胡闹。”杨一清脸色阴沉,伸手啪的一声将毛笔拍在案上。
宋楠微笑道:“杨大人,莫生气,气坏了身子可不划算。蔻儿小姐,替你爹爹沏杯茶来让他消消气。”
杨蔻儿忙点头答应,拎着裙裾出门沏茶,宋楠转头挥退房中的两名随从,拖了把椅子过来坐在杨一清对面,笑问:“大人,何事如此发怒?”
杨一清也不好在宋楠面前耍脾气,扭头来气呼呼的道:“这些人简直太无耻了,竟然用如此龌蹉的手段来应付我,周东这厮无法无天,我若不将此事上奏朝廷,焉能治得了这个卑鄙的小人。”
宋楠道:“说清楚些,你那奏折上全是愤慨之语,事情我是一点也没弄清楚原委。”
杨一清道:“你是不知道,刚才差点没气死我,按照约定,从今日起周东将开始核查军屯田亩并将数据提交于我,这些事自然是自上而下从总兵姜汉开始;你知道么?我去到总兵府的时候,周东便已经在座了,见我到来,他便直接交给我卷宗说姜汉手头的田亩已经丈量核查完毕。我还惊讶于他的效率高办事快,孰料打来卷宗一看,没把我给气疯了。”
宋楠静静道:“我猜周东丈量的结果定是姜总兵拥有的职田数目并未超过朝廷规定是么?”
杨一清惊讶道:“你怎知道?此事你早就知晓?”
宋楠摇头道:“我又岂会事前知晓,只是我预料到有这些手段罢了。安化王这么痛快的便配合整饬屯田之事,这本身就让我怀疑。昨日我其实已经提过这种怀疑,只是大人你顾着高兴没在意我的话罢了,果然其中他们不会这么痛快的便放弃自己的利益,这一切也在情理之中。”
“情理之中?你说的轻巧,这是把我们当猴儿耍呢,安化王装好人,周东凭着他的身份再替这些人隐瞒,这就是约定好的一场做戏,可惜你我都被耍的团团转,真是气煞我也。”杨一清脸色发白,以手捶胸大声咳嗽起来。
杨蔻儿正端着茶杯走进来,见状慌忙上前扶住杨一清的身子,替他抹胸顺气,杨一清端了茶水喝了两口才止住咳嗽之声。
“宋大人,老夫知道你已经尽力了,京城和边镇的人沆瀣一气勾结在一起做戏,我们暂时是斗不过他们了,这件事只有上奏朝廷请皇上发话才能进行下去,这些狗东西若不受到惩处,国法不容。”
宋楠看着气急败坏的杨一清替他感到有些可怜,此人一心一意为了大明朝着想,两袖清风刚正不阿,但却处处碰壁,若无自己推荐他还怀才不遇的窝在白纸坊的荒坟树林之中。但杨一清实在太过天真了,虽宦海沉浮经年,却依旧没能看清一些规则,这才是他诸事不顺处处碰壁的原因。
“奏折不能写。”宋楠道。
“为什么?此事难道不该上奏?你瞧着吧,老夫估摸着,明日周东送来的核查军中副总兵各卫指挥使各级武官的职田丈量结果也是一样,定是数额符合朝廷规定,并未侵吞军屯田亩这类的屁话,难道我们眼睁睁的而看着这狗东西当面欺骗我们?”杨一清愤而起身怒喝道。
“不是不该写,而是不能写。”宋楠端坐不动,静静道。
杨蔻儿拉着杨一清的衣袖轻声道:“爹爹,你便是生气也不能如此对宋公子说话啊,坐下,好生的想想办法,商议商议。”
杨一清惊觉自己过于失态,面前的宋楠无论从爵位和官职上都比自己高,虽非自己的上官,但自己冲着他发火显然是没道理的。
杨一清长叹一声坐下,哑着嗓子道:“不上奏朝廷,此事难道装作不见不成?哎,要做点事情实在是太难了,我杨某人一片赤诚报国之心,奈何浑身干劲无处去使,想想都教人沮丧欲死。”
宋楠轻声道:“杨大人何必如此,行事当有计谋,杨大人刚正不阿自是不屑于此,可有句话说的好,对君子以君子之法,对小人以小人之谋,面前这帮小人满腹诡计,我们以君子之道约束他们,又怎么可能得逞?”
杨一清听宋楠话里有话,直起身来道:“难道宋大人早就有应对之策?”
宋楠道:“杨大人,周东是奉旨前来丈量军屯核查税率的钦差,他丈量出的数目无人可以反驳,因为他是钦差,你上奏则是怀疑皇上派来的钦差大臣的公正性,会惹来一大堆的弹劾,皇上也会不喜。”
“这我也知道,但身为朝廷命官,我岂能因为害怕弹劾便隐瞒不奏?这不是助纣为虐么?”
“杨大人,我不知如何跟你解释,你想办成事情,便不要意气用事;且不说这次上奏会给你带来什么样的弹劾,我甚至怀疑你的奏折是否会送到皇上的案前,你要知道,这周东是谁派来的人,他的目的何在?你的奏折要从何人手头经过,他看到这封奏折后会是什么样的反应?这些事你难道统统的不考虑么?”
杨一清瞬间冷静了下来,刚才的愤怒让自己的大脑无法周详的思考整件事,宋楠说的对,周东是刘瑾派来的人,正是刘瑾的举荐才皇上才委派了这么个大理寺少卿却跑来跟自己协同核查边备屯田的钦差,自己其实早就明白,周东就是来捣乱的,现在这厮跳出来捣乱了,自己却又愤怒的失去理智,这可大不应该。
可能是幸福来得太突然,昨日宋楠送来的好消息让杨一清觉得见到了阳光,希望越大,期待越高,最后的失望也越大,失落也越痛苦,杨一清便是陷入了这种巨大的反差之中。
“上奏对你无半分好处,对眼前的事情也无半分的益处,纯粹多此一举,所以我才烧了你的奏折。这件事另有解决的办法,不过想请求朝廷的协助却是无望之想,要解决还的在宁夏镇,靠的也不是别人,而是你和我。”
宋楠镇定的神色坚定的话语让杨一清自惭形秽,自己活了几十年,岁数比面前这个青年人大了一倍有余,遇事却没他这么镇定自若,这么分析清晰,实在是有些惭愧。况且从宋楠的话中,杨一清听出了端倪来,宋楠定是已经有了应对之策,此人计策多端,没准真能扭转局势也未可知。
第四七三章 强行介入
第四七三章强行介入
大明朝的低俸尽人皆知,作为俸禄的补充,职田的收入成为官员们收入的巨大组成部分;当冠以职田之名侵吞的军屯面积越来越大的时候,官员们都尝到了这种挂着羊头卖狗肉的好处,他们已经习惯了从土地中获取丰厚的回报,相较于这种收入,朝廷的俸禄简直不值一提。
这便是边镇将领和官员们疯狂侵吞军屯田地的原因之一,这么做的弊端显而易见,军户沦为佃户,生计艰难,从军的军户子弟便心生怨怼,宋楠在蔚州之时便知道王旦疯狂侵吞军屯带来的后果,军心不稳还是轻的,军户的大量逃亡,甚至引发军中哗变都是时有发生的。
然而对军官们来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军户逃跑自有兵源补充,大明朝地域广大,三条腿的蛤蟆难找,两条腿的人多的是;再说逃往的军户抓回来就是囚犯,不但不用给屯田,还可以充军为名重新上岗,更是根本无需担心。
宁夏镇的总兵姜汉还算是个有良心的,在三百亩职田之外,他也只侵吞了五百亩的军屯,这还是手下指挥使周昂送给他的。若不是妻子王氏在家里天天哀叹当了总兵夫人都穷的叮当响,连像样的珠宝首饰都没一套,吃住都没别人光鲜舒适的话,姜汉本也打算不收这五百军屯,他也知道此举是不妥的。
可王氏天天的唠叨,再加上在宁夏镇中,官员们之间越发的有一种攀比豪奢之风气蔓延,来往宴饮愈发的频繁豪阔,作为本镇的最高军事长官,姜汉每次都无颜面对,他实在是招架不住了。这些手下的指挥使副将们都比自己会捞钱,自己又何必认着死理不放?于是姜汉半推半就的收下了这五百军屯的田亩,加入了捞钱的大军之中。
效果自然是很明显的,五百亩额外田地一下子便让姜汉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妻儿的脸色好了起来,身上的衣服光鲜起来了,生活中的乐趣也多了起来。姜汉感叹之余不免心中有些惴惴,这等事毕竟跟做贼一般,总是不能见光的,不知什么时候起,便会发生一些不好的事情来。
三边总制杨一清上任之时,消息传到宁夏镇,上下官员都有些慌乱,这个杨一清在西北曾打过交道的,那是个一根筋的戆货,当年他在陕西便是以整饬马政和屯田而著名,得罪了不知道多少人,连他手下的属官都对他怨声载道。此人后来被内外廷联合弹劾,虽没获罪,但也落得个一抹到底归隐田园,但现在他又回来了,而且还成了三边总制官,怎不叫人恐慌?
姜汉也担心这把火会烧到自己头上,可是要他交出这五百亩屯田的话他又舍不得,他自己也不愿去过那种清贫如水第四七三章强行介入
的日子了;正在此时,有人出来替他解决这个难题,在周昂的大包大揽之下,他的五百屯田和大部分官员的违规田亩尽数打包纳入庆王府名下。至于庆王府为什么愿意当这个挡箭牌,谁人和庆王府搭上了关系这些事情,姜汉实在懒得去管,重要的是,这五百屯田名亡实存,租子还是自己收,耕种的还是那些佃户,什么都没变,这才是让姜汉开心的。
而现在,当安化王将所有田契一并返还之后,姜汉顿时感到了压力,安化王不愿提他们这些人当挡箭牌了,那么杨一清便会逼着自己交出这五百亩地了,而且此事也将成为杨一清卷宗上的一笔,就算自己的屯田侵占的并不多,但自己身为宁夏镇总兵,所负的责任却比手下那些侵占了更多田亩的部将们更大。
危急时刻,贵人在此搭救,周东连夜上门,告知他不必惊慌,他将会在丈量田亩的时候高抬贵手,让这五百亩屯田在丈量记录上消失,自己的名下清清水水只有三百亩职田。姜汉欣喜之余也有些奇怪,这个周东自打来到宁夏镇自己便没正眼瞧过他,因为有消息说周东是刘瑾的人。
姜汉无意跟宫里的刘公公攀上什么交情,上次有人说刘公公在刘大夏离职之后曾大力推荐他为兵部尚书的人选,便是那一次,姜汉也没当回事。他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兵部尚书的职位他根本就没想过,挂着个兵部侍郎的虚衔已经是姜汉认为的仕途的极致了。他也压根没因此而感恩戴德,事实上此事也终究不了了之,兵部尚书之职最终是陆完就任,根本跟自己一点关系也没有。
但不管怎样,周东愿意解围,姜汉求之不得,后来经周昂悄悄点拨他才知道,原来安化王爷并不是不愿当挡风墙,而是换了个手段抵消杨一清的这次行动,双方皆大欢喜免得闹得都下不了台。安化王爷的办法便是给周东压力,让周东丈量之时做些手脚,让这阵风吹过去。
姜汉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得知是王爷出面压制周东如此,姜汉长舒了一口气,只要不欠这个不合眼缘的周东人情便好。至于安化王为何要这么做,姜汉想了想得出结论是,安化王常住宁夏镇,跟宁夏镇的官员们关系也不错,定是王爷不愿看到杨一清跑出来搅乱宁夏镇,故而才迂回出手,解决此事。
事情得以解决,姜汉心情大畅,本就不满杨一清一屁股坐到自己头上的姜汉,对此事竟有些隐隐的快意,特别是看到上午杨一清拂袖而去的表情,姜汉恨不得大笑三声;什么他娘的三边总制,完全就是多余,他想在宁夏镇耍威风,还需过了自己这一关,自己不鸟他,手下一兵一卒他也别想调动第四七三章强行介入
。
为了表示庆祝和感谢,姜汉特地备下宴席留下周东喝酒,手下的几名指挥使也不请自道,觥筹交错正耳热之时,猛听得总兵府前一片混乱,有人高声禀报道:“三边总制官杨一清大人和京城来的宋侯爷来拜见!”
坐上众人目瞪口呆,不知杨一清去而复返和宋楠跟着前来会发生些什么,但很明显不是来示好的;姜汉定定神照顾众人出内宅去大堂迎接,心中虽有些打鼓,但毕竟是自己的地盘,倒也无所畏惧。
总兵衙门外的小广场上,百余名锦衣卫骑兵齐刷刷的站成数排,阵势着实吓人,杨一清和宋楠策马立在衙门台阶之下静静等待,姜汉面红耳赤的带着一干喷着酒气的属官来到门口,拱手道:“杨大人宋侯爷驾到,有失远迎,失礼失礼。”
杨一清和宋楠脸上毫无表情,马上淡淡拱手回礼。
“两位大人来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