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狼骑-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败兵的身后,蹄声如雷,河北岸,冲出不知道多少骑兵,声势浩荡的杀过河来。
看旗色,却是金军正红、镶白两旗领着无数蒙古骑兵杀到了。
正红、镶白两旗领着蒙古军没再往明军中阵冲,而是从左右两翼向明军大阵包抄,首当其冲的便是吴襄和宋伟两部。
河对岸,战鼓声又响起,无数步兵在将官的带领下潮水一般也下了河,跟在那些骑兵身后叫喊着杀过来。
如此猛烈的进攻下,明军再也支撑不住,中军大阵彻底崩溃,无数败兵蜂涌向后涌来。
兵败如山倒,上万明军士卒狼奔豕突,没人敢停下一步。
四周到处是喊叫逃命的士卒,张春面若死灰,四万大军就这样烟消云散,这仗就这样败了?!
天崩地裂的大溃逃中,明军大阵的后方突然响起战鼓声,“决死、决死、决死!”的豪迈声音响彻上空。




第九十九章  昌平兵 赴死 逆流
战斗打响后,施大勇没有听从张春的命令,领所部距大军三里之外,而是领着松山老营与那三千昌平子弟义无返顾的向大军靠拢。
如陕西榆林子弟一般,这昌平子弟仿佛天生强军,竟然没有对战场的恐惧,便是前方炮声隆隆,三千子弟也无有一人脸现畏色。
昌平乃京郊之地,榆林却是九边之地,二者一个百年不经刀枪,一个却是百年不离刀枪。按理这子弟也应是截然不同,一为文,一为武,然则这昌平子弟却与榆林子弟一般天生强军,实在是叫人百思不得其解。
施大勇也想不通这昌平子弟如何就这般不怕死,他想不通,不但他想不通,历史也无法解释这个迷题。
历史,有太多的困惑,正如这大凌河一战,那诡异的战局留给后人太多的不解。
想不通,却心定。
越往大军靠拢,施大勇心便越定,让他定心的不是前方战势,而是身后这三千并不害怕死亡的昌平子弟兵。
人不畏死,便能勇往直前。
…………
眼看大军击败金兵,一路进至小凌河,即将渡河时,却被金军的火炮袭击,阵形为之一滞。
原以为张春会下令后撤,重整阵列就地依托长山扎营,以图再战,却不想张春竟然命令大军迎着金军的炮火继续前进。
大军渡河,金军的火炮也哑了火,撤到河对岸的镶红旗却再次渡河反击。
前面到底打得如何,有没有歼灭镶红旗的那支骑兵,施大勇一无所知,只知道前面喊杀冲天,数万士卒聚集而成的大阵里人头攒动,平原地形,根本无法知道前方战况如何。
虽心忧大军不支,却也不能率部冲上去。因为前方的明军阵列仍完整,施部若是冒然冲上去,不仅帮不了大军,反会添乱。
再不知兵,也知这小凌河是生死关键所在,渡河,还有一线转机,渡不了河,大凌河休矣,大军也要被建奴大军聚而歼之。
此地离锦州十几里地,除了那些骑兵能够仗着战马逃脱,那三万步卒如何能逃回!
成败皆在这渡河一战,这一点,张春想到,皇太极想到,施大勇想到,同样,两方的将领们同样也想到,所以才会有满库、王之库的奋勇前进,才会有阿济格的绝地反击!
…………
焦急的等待中,施大勇目睹了大军是如何溃败,那数以万计的八旗骑兵仿佛是地狱放出的恶魔,一片一片的收割着明军士卒的性命。
败,惨败,前方的大军已乱不成军,成千上万败兵狼奔鬼哭的朝后方跑来。
随着人群的越来越稀,越来越散,施大勇看到了仍屹立在风中的中军大旗。
大旗下,是年过花甲的大军统帅——兵备道张春,一个六十五岁的老人!
花甲老人尚血战到底,宁死不退,况我正当盛年之辈!
没有多余的语言,没有花哨的动作,施大勇静静的将青铜面具罩在脸上,然后翻身从马上跃下。
平静的面朝众将开口说道:“大军败了,兵备大人却仍在坚持,我等理应追随兵备大人至死,如此方为大明军人本色。”
没有回应,曹变蛟、蒋万里、黄安、邵武、李大山、麻忠、孙有劲等一干军官并没有一人出声附议,但也没有一人开口反对,而是一脸坚定的望着他们的参将大人。
坚定,毅然的坚定。
他们已经做出了选择,正如当日在大凌河城下,在锦州城下一样。
上不畏死,下必随之;上若畏死,下必弃之!
“全军听令,随本参将向前,此战无存,只为决死!”
在部下们的眼神支持中,施大勇下达了全军前进的命令,确切的说,是敢死的命令。
“决死!决死!决死!”
人群中,那名在锦州城门不要银子的年轻人突然高声叫喊起来,瞬间,“决死”的高呼响彻整个上空。
热血燃烧在松山兵胸中,热血燃烧在昌平子弟心间。
决死之志,匹夫之怒。
战鼓声中,豪迈的呼声中,锦州参将施大勇领着他的三千两百六十四名部下踏向了地狱的战场。
…………
所有人都是用脚走,虽然离小凌河只有两三里地,可是施大勇仍命令所有人下马步行,即便是狼骑军也是下马,因为施大勇要为狼骑军的冲阵留下足够的马力。
那些自愿报名狼骑军的昌平子弟在老兵的带领下,空着手往前走着,身上没有盔甲。他们的盔甲和战马的披甲被六百名没有武器的昌平子弟扛在肩上。
前方,败兵越来越多,四面八方涌来,目标只有一个,便是松山军的身后——锦州。
施大勇无意阻拦那些溃兵,人都有求活的权利,他没有权力要求别人也和他一样赴死。
初时,只呼喝要那些败兵朝两边退去,但随着败兵越来越多,溃后们开始冲向松山军,呼喝已经不管用,那些只顾求生的溃兵们已经失去理智。
施大勇不再犹豫,毫不迟疑下令曹变蛟:“小曹,挡我路者,杀!”
“是,将军!”
得到命令的曹变蛟当先挥舞大刀,斩翻两名溃兵。在他的表率下,前方的鸟铳手也向着前方打响了火铳。
“砰砰”声中,近百名溃兵被打倒在地,痛苦的呻吟着。
数百枝长矛也同时向前剌出,锋利的矛头告诉那些慌不择路的溃兵——此路不通!
溃兵们被火铳声惊住,看到身后的这支不知哪冒来的兵马敢杀自己人,一名逃跑的游击怒不可遏,从人群中冲出来,指着松山军怒骂:“他姥姥的,你们哪冒出来的,凭什么拦咱们!快让开路,你们想死爷不拦着,可别把爷们也拖下水!”
回答他的却是——“我家将军有令,尔等要求生,我家将军不拦,但尔等却不能冲击我军阵列,否则,杀无赫!”
那游击听了,冷哼一声:“好大的口气,你家将军是镇台大人还是挂印的副将?你们又是什么人马,一帮新兵蛋。子充什么好汉!速速让开,不然我可要下令冲了!”
“我家将军乃新任锦州参将施大勇,我军乃松山军!”
“松山施大勇?!”
听了这个名字,那游击一个激灵,难道是那个在城外跟鞑子死磕,差点全军覆没,最后被自家红夷炮削了半边脸的施大勇?!
听说这家伙可喝过鞑子血,吃过鞑子肉,实在是一个凶神。
施大勇吃人肉喝人血的事迹让这游击不禁一个寒颤,虽然对方兵马不多,只三千来之众,但观其队形却整齐,士气也高,前面又是一帮虎视眈眈的老兵,一看便是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身上一股杀气,摆明了神来杀神、佛来杀佛。
若是真要硬冲,只怕对方一定不会手软。
算了,何必和这帮送死的家伙计较,阎王爷那挂了号的,惹不起!
那游击不再多想,忙抱拳叫道:“既是施将军,末将这就带人退往一边,不过好叫施将军知道,咱们已经败了,这会建奴已经渡了河,将军所部大多步卒,就这么冒死冲上去,怕是九死一生凶险得很,不如听末将劝,赶紧掉头才是。”
“兵备大人中军大旗尚在,我军如何就败了!”郭义怒而叫道。
“这。。。”
那游击一时语滞,不少溃兵闻言则是纷纷朝身后看去,果然,中军大旗仍在,大旗下尚有无数士卒在与建奴骑兵厮杀。左右两翼也有几个战阵在抵抗。建奴渡河的骑兵被这些坚持抵抗的明军牵制,一时没有分兵来追杀溃兵。
主帅旗号尚在,自己却逃跑,一时,溃兵们都有些尴尬,有些人甚至在想是不是回去和中军大旗会合。
这时,对面松山军中又叫了起来:
“我家将军说了,你们不过两条腿,建奴却是四条腿,此地离锦州十几里地,大军真败了,建奴岂会放过你们逃归?你们能逃到这里,不过是建奴被咱们没有逃跑的弟兄牵制着,这才没有来追你们,可是一旦兵备大人那里撑不住,建奴肯定要分兵来追你们,届时,你们根本跑不到锦州!”
“是接着跑,还是像个男人一样,与我们松山军一齐去与兵备大人抵抗建奴,你们自己拿主意,现在不要挡着我们的路,否则,休怪我们没有同袍之谊!”
声落,松山军继续向前前进,那些溃兵见状,纷纷让到两边。
那游击部下的一个千总见游击大人在那发愣,忙上前低声问道:“大人,咱们怎么办?”
那游击朝正向中军大旗行去的松山军看了看,咬牙说道:“那施大勇说得不错,咱们两条腿跑不过建奴战马的!到头不是叫建奴给追上杀了,便是被他们掳去,既然如此,咱们还跑什么跑,眼下唯一的求生办法就是回去,和鞑子们拼了!说不得还有一线生机!”
闻言,那千总一愣,喉咙一咽,艰难道:“大人,鞑子可都是骑兵啊,咱们打不过啊…”
“你要怕死就自己跑!”
那游击似是拿定决心,不再理会那千总,挥手朝还发愣的溃兵们叫道:“弟兄们,不怕死的随松山施将军回去!便是死了,也是好汉,总比被建奴撵着砍得好!”
说完,带头跟着松山军的队伍向中军大旗走去。那千总犹豫片刻,忙也跟了上去。两名军官带头,尚在犹豫的溃兵们也都不再逃了,不错,跑得再狠终是没有鞑子的战马快,既然跑不回去,那不如回头跟鞑子拼了!死也要死出个样子来!
掉头回去的溃兵越来越多,很快,松山军队伍后面就跟了不下两千名溃兵。
这五千多人奔赴战场,在两侧还有数千溃兵的情况下,就如逆流一样,却更像汪洋中的一叶小舟,随时都有覆没的可能。
…………
请看书的朋友能够打开你的帐号,收藏本书,不胜感激。




第一百章  燎原大火
明军残部被金军割断成四个战阵,兵力最多的便是中军大旗下的明军,约有五六千明军在张洪谟、张吉甫、杨征华等明将的指挥下负隅顽抗。大军统帅张春也在这股明军当中,因此,这股明军承受了渡河金军的猛烈打击。为了活捉张春,彻底瓦解明军抵抗的勇气,皇太极调集了正蓝、镶红、并派出镶黄旗一部,计一万骑兵猛攻张春所在的那股明军。
除中军大旗下这股明军,兵力最多的便属靠近小凌河边坚持抵抗的明军车营兵,率领他们的是副将王之库、满库,此刻尚有四千多人,包围他们的是金军正白旗及渡河的汉军旗。
右翼宋伟部也在坚持抵抗,宋伟部骑兵本就不多,带出城的不过一千六百多骑,现在却遭到金军镶白旗的围攻,在数倍敌兵的压迫下,宋伟已然不支,苦于后路被断绝,无法撤退,也无法与中军会合,说是苟延以喘也不为过。
左翼吴襄的骑兵早在金军渡河时,便下令撤退了,但他留下的空缺处却被一支明军步卒填上,远远看去,那股明军也有千余人之众,多是长枪兵,凭着一百多辆战车集成了一个战阵,且战且退。领军的明将不知何人,也无参将以上的号旗打出,估计是明军中下级军官自发组织的抵抗。
对这种自发抵抗且规模并不大的明军,皇太极直接忽略,见阿济格、莽古尔泰他们攻的辛苦,却没什么起色,不由有些急燥。但他知道这会急不得,那包围圈中的明军现在跟笼中困兽一样,你越是逼得急,他们越是咬得凶,要想彻底解决他们,最好的办法便是一点一点消耗他们的兵力,然后再派人劝降,如此可收半倍之效。
想到劝降,皇太极转首问范文程:“文程,咱们可有认识那张春的?”
闻言,范文程便知汗王这是要遣人劝降,摇了摇头,道:“这张春老儿是前年汗王入关时新晋的官员,咱大金这边倒没什么人认识他。”顿了一顿,请缨道:“不过若是汗王想劝降那老儿,奴才自认还有几分口才,愿为汗王前去说降。”
皇太极点了点头,笑道:“也好,有文程出马,这事便成了一半,待本汗叫前方再使把劲,文程便过河替本汗劝降那张春吧。”
“明国的官员多半是怕死的,那张春便是不怕死,部下的将领总归有怕死的,便是降不了张春,但使劝动他部下的将领,他张春不降也得降。”
范文程笑着说道,一脸的自信。正说着,明军防线后却响起战声,隐隐听去,似有无数明军在齐声呐喊什么。
“怎么,锦州又来明军了?”
皇太极眉头一皱,以为是锦州明军来援张春了,举起千里镜一看,却发现是一支兵力并不多的明军正往中军大旗靠拢,约有数千溃兵许是在这支明军的压迫下再次掉头。
千里镜中,赫然可见那明军打的旗号是“施”,还有一杆“松山”的旗号。
姓施的明将?松山来的明军?
皇太极微一思索,印象中好像明军没有什么姓施的总兵官,心道许是明军的后军,先前没动,现在见主帅危急,赶来增援吧。
不过那股明军虽然都是步卒,但加上溃兵也有数千之众,皇太极担心他们与中军的张春会合后,会拖延战事,增加八旗勇士不必要的伤亡。便打旗令要渡河的正红旗分出一半人马去拦截那股明军。
统领正红旗的是代善子岳托,见到汗王旗令后,忙分了四个牛录骑兵去拦截。
本想趁乱冲到中军,却被金军发现,看到有建奴正红旗的骑兵朝自己杀奔过来,施大勇也有些着急,狼骑还未披甲,三千昌平兵虽然不畏死,但却是全无训练,甚至连武器都不全,全凭着一腔热血随自己冲阵。那冲自己而来的八旗骑兵却有上千之众,施大勇自认不可能顶得住他们一击,但就此掉头却也不能。
身后,那些追随松山军的溃兵们开始燥动起来,有人又开始想掉头跑了。
曹变蛟、蒋万里他们也不知道怎么办,一个个急切的看着施大勇,等着他的命令。
焦急中,施大勇脖子却感到一阵凉快,心念一动,摘下面具,发现却是起了风,风向朝东北方向!
一扫地面,因为小冰河的原因,关外比往年早一个多月进入秋天,地面上过膝的草丛已大半泛黄,连日干燥天气,只需一根火把,便可星星燎原。
不假思索,脱口叫道:“郭义,放火,快,放火!”
“放火?”
众将闻令,俱是一愣,郭义却毫不犹豫的取出火石,往前奔了十几步,蹲下身去便点起火来。
火石一触即燃,那枯草的根部一团小火苗窜了上来,瞬间,在风的吹动下,引燃了前面的草丛。很快,一人高的火苗出现在众人眼前。
一处不够!
施大勇朝还愣着的蒋万里、麻忠他们叫嚷起来:“都别傻站着了,快去放火,快!”
“啊?…哎!”
麻忠他们没再迟疑,忙全朝前面奔了过去,散在各处,或是就地取郭义燃起的那火来引,或是用火苗子来点,很快,松山军阵前现出几十处火光,然后迅速连成一片。
火势燎原,在东北风的吹动下,大火如火龙般向前方扑去。
越烧越旺,越烧越长,越烧越猛。
火势伴着浓烟向东北方向吹去,那里,不但有金军,更有明军。
脸被烫得滚热,心中却是更暖。
那大火如神兵利器般在松山军阵前形成一道不可突破的防线,远远看到那杀奔过来的八旗兵看到大火,全慌做一团,掉头便往后跑去。
火越来越大,烟越来越浓。
不过,众将们却是没有施大勇的快意,而是都有些惊慌,因为他们看到那大火正朝自家军队烧去。
“将军,兵备大人和咱们的弟兄怎么办?”曹变蛟小声问道。
“顾不得了。”
施大勇无奈的摇了摇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我相信兵备大人和弟兄们不会怪我的。”




第一百零一章 左良玉 建奴败了
那风好像老天爷特意降下挽救大明一般,越来越大,火借风势,火焰如浪涛吞噬一切。
交战的明金双方都被那大火吓懵了,不约而同的停止了厮杀,睁大双眼,惊恐的望着那窜起数米高的火龙向他们扑来。
很快,他们连眼睛都睁不开,只能闭着,不然,那浓烟便薰得眼泪直流。
几平方公里的大地上一片火势,那冲上云宵的浓烟十几里外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最先被大火吞噬的不是金军,而是数百名正慌忙向后逃命的溃兵,看到大火烧起,他们都慌了神,纷纷向两侧还没有起火的地带跑去,可是那风却跟长了眼似的,“呼”的一声便连成了一片。
眉毛头发都焦了,眼前都是浓烟,脸烫得厉害,呼吸到的也都是浓烟,眨眼间,人都不能呼吸。
倒霉的明军溃兵如无头苍蝇般奔来奔去,最后他们发现,要想不被大火烧死、浓烟呛死,唯一的活路便是身后。
没有任何动员,上千名明军溃兵集体向小凌河跑去,不顾一切的跑去,眼前张牙舞爪的建奴已经不再可怕,身后那熊熊火焰才是真正的恶魔。
无奈,大火起得太突然,也烧得太快,快到那些溃兵们怎么也远离不了大火,最终,三百多名明军被无情的大火吞噬。
在大火中,他们绝望的哭泣,满地的打滚。
下风口的明金士卒们很快就闻到烟气中突然多出肉香味来,不,确切的说,是焦肉的味道。
大自然的力量,任何人都无法战胜。在这熊熊烈火面前,任何抵抗都是徒劳的。
明军被逼得向后跑,金军同样也在向后跑,人人都希望能够远离这致命的火焰。
没有所谓逃兵了,也没有所谓追兵了,也没有敌我之分,全夹在一起不要命的向小凌河跑去。
…………
“明蛮子好狠的心!”
眼看就要擒住明军主帅,却没想到明军竟然不顾自家军队还在抵抗,在阵后就放起了大火,该死的老天爷也瞎了眼,刮起了西南风!
那大风吹着大火,哪个能受得了!
浑身浴血,打得凶性大发的阿济格是人,不是神,在这大火面前,他本能的感到恐惧,他退缩了,他不想跟那些被大火烧死的明军一样在地上满地打滚,也不想跟那些被烧死的明军一样发出凄厉的鬼叫声,这会让他这个大金贝勒颜面无存,就是死了都没脸见先汗。
“撤,撤,快撤!”
什么也顾不得了,再不跑,那火就要烧过来了!阿济格一拉马头,马鞭狠狠抽在座骑身上,疯了般向小凌河奔去。
一边狂奔,一边还不时探头朝后看去,唯恐那大火已经烧过来。因为跑得太狼狈,头上的头盔掉了也不敢去捡。
阿济格一跑,部下自然也不落后。什么明军不明军,眼下还是保住自己的命要紧!
几乎在同一时刻,南岸的金军全部向北岸撤去,那小凌河中挤满了逃命的金兵。
因为急于逃命,各旗又都是撤得匆忙,以致于两三百金军竟然被自家人撞倒在河中,旋即被同伴的战马踏死。没有被踏死的也因为四周到处是战马,根本直不了身,活活呛死在河中。
八旗兵有战马可以跑,汉军旗的步卒却只能靠两条腿,各旗疯狂撤退的时候,佟养性还以为是明军又有大军杀来,愣了一会,才发现大火烧过来了。
反应过来,抢过亲兵的战马便跑了,扔下三千多汉军不知所措。等他们反应过来,四周已全是撤下来的八旗兵,他们根本不能动,被包围的明军这时也趁机反攻,里外相困之下,汉军旗立马崩溃,哭爹喊娘的朝河中奔去,不是被八旗的战马踏死,便是急于逃命的八旗兵嫌碍事一刀砍死,要不就是被身后的明军杀死。
…………
虽然大火是自家人放的,可是在这火势面前,根本没有敌我之分。金军跑了,剩下明军独自承受这大火。
那大火就好像海潮一般,由远及近,一步步波延,不露一寸空隙,没有人可以从火中找出一条活路。
视线里,除了浓烟火光,便是数千溃兵正惊恐的掉头狂跑。
什么死法都想到,却是没想到要被大火活活烧死,看火势,便是不被烧死也会被呛死。
大火很快就要烧到中军,张洪谟急得跺脚大叫:“大人,咱们要被烧死了,要被烧死了!”
“哪个王八蛋放的火,他断子绝孙,不得好死!”张吉甫脸都绿了,破口便骂那放火的混蛋。
所有人都在骂那放火的混蛋,唯独张春却站在战车上望着那大火哈哈大笑,也不知他在笑什么。
兵备大人只顾傻笑,张洪谟心下着急,便要去拉张春,要不被火烧死,只能跟金军一样,也往小凌河跑,不然等会大伙就全成烤肉了。
正要去拉张春跑,却见杨征华突然叫了起来:“快看!”
顺着杨征华的手势看去,众人只见右翼有一支明军正跟在金军的屁股后面追,不时砍倒坠马的金兵。那模样就跟打了胜仗一样。
“是左良玉!”
张吉甫眼尖,一眼便看到冲在那队明军最前面的是昌平总兵尤世威手下的参将左良玉。
左良玉的举动让张吉甫乍舌:“左良玉吓傻了吗?他道咱们真打胜了不成?还跟在建奴屁股后面追了!他娘的,这小子疯了,绝对疯了!”
话音刚落,却听张春哈哈笑着从战车上跳下,一把推开张洪漠,朝左良玉那边一指:“不,他没疯!咱们胜了,建奴败了!”说话时眼泪都流了出来,也不知是笑得太开心,还是被烟呛了眼。
“建奴败了?!”
张春的话让众人都傻了,建奴哪里败了,他们只不过是不想被烧死而已。
“建奴败了!”
张春却好像真的相信建奴败了,急匆匆的便往前跑,一边跑一边大叫:“建奴败了,建奴败了,都随本帅杀敌啊!”
望着兵备大人疯魔的样子,张吉甫喃喃道:“大人傻了吗?”
耳畔却传来张洪谟的声音,“建奴是败了,快,快!咱们渡河!不然就来不及了!”
不止张洪谟在叫喊,杨征华他们也在叫嚷,董开国等锦衣卫也全在叫“建奴败了”。
很快,“建奴败了”的欢呼声便响彻在小凌河上空,所有的明军都士气大振的朝小凌河杀去。身后那转瞬便至的大火好像消失一般。
河对岸,皇太极脸色铁青的看着自己的骑兵如溃逃一般渡过河,身后,上万明军高呼着“建奴败了”追杀而来。




第一百零二章 一团乱象 本汗在此
金军根本没有败,可是张春却咬定金军败了,不断的使人呼喝“建奴败了”,不顾年迈,在两个亲卫的架拥下,带头向河对岸奔去。
小凌河边满库、王之库率领的车营兵本是离金军最近,现在却因离大军阵后最远而看得最是清楚,看到金军争相撤退,全都以为那阵后的大火是自家人放的,目的便是要逼退金军。
本就抵抗顽强,这会见了金军败逃,哪有不打落水狗的,在军官的带领下,四千多车营兵再次渡河,一部在满库的率领下横在河中央阻杀金军退兵,一部在王之库的带领下跟着金军竟然渡过了河,一路追杀金军溃兵,一时间,竟然所向披靡,北岸的金军纷纷躲避,没有一支兵马对这支不足两千人的明军进行绞杀。
整个南岸全是“建奴败了”的欢呼声,本要全军覆没的明军反过身来,争相渡河追杀撤退的金军。
明军的欢呼声使得金军也莫名其妙,各旗本就匆匆撤退,那火又起得突然,使得大部分金军也以为那火是明军放的,而他们真的败了。再加上各旗的旗主们是率先逃跑的,渡河各旗失去指挥,河中央又有明军阻拦,金军顿时乱做一团。
已经渡河的金军唯恐被身后的乱军冲散,不得已只好继续朝北跑,还没过河的金军则被那些追赶的明军不断追杀。
风越吹越大,浓烟已经飘至小凌河,河中满是浓烟,两岸虽相隔只一里地,却是谁也看不到谁。
看不见最使人心慌,那叫人窒息的浓烟更让人心惊。
无序撤退的后果就是小凌河中人挤人、马挤马,谁都想快点渡河,却谁都不肯停下来让别人先过,如此一来,不断有金兵被撞翻坠马,一处乱,处处乱,近万急于逃命的八旗兵被滞留在不足一里宽的小凌河中,乱做一团。
真如惨败一样,渡河的八旗兵现在是兵无斗志,人人都想赶紧上岸逃奔。再加上那浓烟顺风而来,根本看不见身后有多少明军在追赶,听那喊杀声漫天遍野,好像明军撒豆成兵一下变出了好几万人马一样,自家兵马又是大崩溃,北岸甚至还能听见明军的喊杀声,这时哪个还敢停下来阻拦明军,更别说顶着呛人的浓烟为同伴垫后了。
烟太大,显然也对追击的明军造成了困扰,慌乱中,最先渡河追杀金军的昌平参将左良玉却扬声高呼:“用湿布捂嘴,用湿布捂嘴!”
在他的提醒下,明军纷纷取出平日洗脸的毛巾,没有携带的则随手割下身上的衣服,看也不看便朝河中湿去,然后快速捂在嘴上,发出闷喊朝前面的金军追去。
有懂汉话的八旗兵听了明军的这个办法,也下意识的便撕下身上的布来湿水,可是因为坐在马上,河中间的水深才不过及人腰,他们这些未至河心的根本够不到河里的水。要想学明军一样,只能翻身下马,那样一来,却更是糟,因为身后的同伴们可是不管他们要做什么,只顾不停催动战马朝前奔。真要下马去湿水,只怕立马就被活活呛死在河中。
在几十个倒霉鬼因为下马湿水被战马践踏而死后,金军放弃了湿水捂鼻的办法,只能将希望寄托在赶紧渡过河。然而河中央乱成一团,茫然四顾,到处都是人马,根本不知道往哪跑。
当真是兵败如山倒,河中这万余八旗兵无不是身经百战的勇士,可是在这种大崩溃下,便是再如何悍勇,也无法挽救败局。
“降了,我们降了!”
“明军弟兄们,我们也是汉人,我们降了,降了,别杀我们!”
残存的一千多汉军旗步卒前有八旗兵挡道,后有明军与浓烟,实在是上天无路,下地无门,最先,十几个汉兵叫嚷投降,随后那一千多汉兵全部叫降,有不肯降喝斥那些降兵的军官也被急于求生的降兵乱刀砍杀。
明军根本不理会这些降兵,只顾着追杀八旗兵,那些降兵跪在水中等了一会,也没见明军有人来管他们,大胆的便开始起身跟明军一起朝北岸跑。一些已经被吓破胆的则乖乖的跪在那里,用湿布捂着嘴巴鼻子动也不敢动一下。
纵横沙场十多年,皇太极还是第一次吃了这等败仗,望着渡河的各旗乱做一团,毫无章法,旗主们也不知跑哪去,是又急又气,却也只能干着急,拿不出一点办法。小凌河中已是一团乱象,北岸也好不到哪里去,也不知明军上来多少兵马,烟雾中看不清楚。自己身边又只有一千多亲兵摆牙喇,冒然调上去很可能也卷入这乱局。
这会,最明智的办法便是原地不动,紧急传令已经过河的各旗组织兵马拒敌,实在不行也只能后撤至大凌河了。那样一来,城中的祖大寿肯定会知道援军来了,定会不顾一切冲出来,届时,这仗只怕真的胜负难说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