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是汉灵帝-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强见此微微一笑,随即又指着另外一名兵士道“某问尔,尔可知上次都试大比中,州兵取得第一的是何州?”
“报告参谋是幽州州兵。”
“那么,尔告诉某取得第一的郡兵,是哪个郡?”
“报告参谋是凉州北地郡。”
“取得县兵第一的,又是哪个县?”
“报告参谋是并州五原郡五原县。”
“好!”王强大喝一声好,随即大声道“尔所言不错,尔等告诉某,为何三个大汉第一,皆在北方?”
一众郡兵顿时无语,可以说不知道,也可以说不愿意知道。
王强见此接着说道“那某再问尔等,这些强兵,本应在此保护他们的家人妻小,而此时却因为陛下的旨意,而远赴他乡,没有一丝怨言。为何?”
“尔等可以说,尔等亦是没有一丝怨言,可是尔等保护他们家小的安危了吗?虽然三个第一中未有朔方郡,然而某告诉尔等,与北地郡争夺郡兵第一的,便是这朔方郡之兵。”
“某告诉尔等,为何他们会离开自己的家乡,而让尔等这未曾进入大汉郡兵前十的扬州丹阳之兵前来,因为他们知道,自从成为大汉军人之时,他们就不再属于自己,而是属于陛下,属于大汉。”
“尔等告诉某,尔等要怎么办?”
“杀光鲜卑,保我大汉。”
“杀光鲜卑,保我大汉。”
“杀光鲜卑,保我大汉。”
校场内的郡兵皆高声呼喝着,有人想要报仇雪恨,有人为了自己的尊严,有人不想成为家乡的污点,有人想要证明朔方郡之兵将家小交予自己是正确的,在场的每一位郡兵此时在心中都能找到一个留下来,浴血奋战的理由。
朔方郡尉在一旁,目瞪口呆,喃喃道“没想到,竟然真的成了,不过半个时辰的谈话,竟然使这些郡兵重新恢复了斗志。”
张纯暗暗的叹了口气道“不愧是徐子赐所言之最强大的力量啊!”
原来建宁四年的那件事后,张纯便曾与徐荣聊过,徐荣当时问道“张将军,可知世上最强大的力量是什么?”
张纯思来想去亦是不知,只得问道“某却是不知,请徐将军告知。”
徐荣当时盯着张纯的脑袋道“是信仰!”
“信仰?”张纯闻言有些不解,他实在不知道信仰为何是最强大的力量。
徐荣回忆着说道“当初某亦是不知,然而陛下带某去过一处地方后,某却是知晓了,拥有信仰的人,悍不畏死,可以说即便是明知前途是死,但是为了心中的信仰,亦是愿意慷慨赴死。”
张纯闻言惊讶的说道“此事怎么可能?”
“有何不可?”徐荣满含深意的笑道。
张纯闻言顿时沉默不语。
徐荣接着说道“富阳一战是什么使那些汉军悍不畏死?尔可以说是因为封赏,但是某要说的是,这犒赏亦是信仰的一部分。有信仰的人,心中总是有一个理由让自己为之奋斗。这便是信仰的可怕。”
张纯回忆着徐荣的话语,再加上眼前郡兵三声大喝的一幕,喃喃道“果然是可怕的信仰。”
待郡兵三声大喝后,王强双手向下压了压,随后大声道“某再告诉尔等一个好消息,那便是凡家中有服役兵士之幼童,皆可入县级学堂免费读书。有战功者,州郡级学堂亦可免费。战死者郡级学堂可免费读书,然州级学堂则需成绩优异者方可。”
“喝”
“喝”
“喝”
郡兵们一听这话,顿时三声大喝,读书人在这些兵士眼中是高不可攀的,如今这要自己能够奋勇杀敌,自己的孩子便可称为读书人,这怎么能不让这些郡兵兴奋呢?
没错,这便是义务教育的雏形,原本刘宏以为这义务教育定会难以实施。
然而刘宏通过了解才知道,原来早在西汉之时,便有了等级学堂之分,只不过因为书写等方面的原因,使得这种形式的学堂仅仅是保持形式,未曾像后世一般成为人才培养基地。
此时的刘宏亦是不曾幻想,一步将后世的九年义务教育完成,此时的刘宏不过是想用这个办法将汉军形成一股伪信仰。
没错,用金钱,荣誉,以及皇帝的重视,只不过是换来伪信仰,因为这些别人也能给予,而不像是后世那大杀器土地改革一般。
但是对于此时的刘宏来说,就算是伪信仰,亦是足够了。
除非大汉出现一位实施土改的人起义,不然别想成功的推翻大汉。
忠诚是因为背叛的砝码不够,刘宏坚信自己给予的砝码是足够的。
ps:嗯,这两天没敢看书评,更新不稳定,没骂不做吧?嘿嘿,这是今天的保底两章,星期一再补更吧!因为周一又是新书精选推荐,所以不做打算那时爆发,就先对不住大家了,抱歉。
第十六章三国杀之相遇
并州朔方郡广牧县中,铁骑军与郡兵士气高昂,准备与鲜卑大军决一死战。
然而鲜卑檀石槐却是给汉军上演了一道大戏,先是以雷霆之势攻破了朔方郡的临戎、沃野、三封三座城池,随即便留下两万大军作为迷惑汉军之用,自己亲率八万大军直扑朔方郡大城。
幸好北地军三万大军乃是步兵,由于行军较慢,是故在铁骑军抵达广牧之时,其北地军仅仅到达大城,也算是阴差阳错的破解了鲜卑檀石槐的奸计。
然而当北地军遇到檀石槐亲率之大军时,却并非是在大城城内,而是在大城北五十里之处的平原之上。
当檀石槐得到探报,北地军在其南方二十里之时,兴奋异常,大笑道“真是天助本王,此次前来的两只大军,一旦被我等击溃一支,我等便可在这并州之内,纵横无敌。甚至可以守住黄河,划河而治!”
“来人,加快行军速度,不要让汉人的大军跑了。”
“喝”鲜卑大军兴奋的大喝一声,随即便策马朝南奔去。
然而皇甫嵩得知自己大军北方,便是鲜卑檀石槐亲率之八万大军时,却是眉头紧皱,面带愁容。
此时的这北地军中可谓是星光灿烂,六位校尉司马全是历史上的名人。
第一校尉司马,零陵泉陵人,黄盖,字公覆。
第二校尉司马,右北平土垠人,程普,字德谋。
第三校尉司马,辽西令支人,韩当,字义公。
第四校尉司马,丹阳宛陵人,祖茂,字大荣。(地点杜撰)
第五校尉司马,九江下蔡人,周泰,字幼平。
第六校尉司马,益州巴郡人,严颜,字永忠。(杜撰,希望知道严颜表字的书友在书评区提出。)
想当初刘宏在看到这些人竟然聚集在北地军时,脸上那叫一个精彩,其中五人是历史上孙吴的部将。
如今却成为了北地军的军官,真是世事无常啊!
不过刘宏从中还是看出了一些东西,比如说徵兵制的实施,定会使得历史上的那些寒门将领出头。
刘宏相信历史上的那些名将,不会甘心服役两年便回乡务农。
然而这北地军却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便是这些将领中,几乎没有大兵团作战经验,尤其是在北地校尉皇甫嵩亦是年轻人的情况下,令北地军出战,可以说是刘宏一次大胆的尝试,亦是在培养大汉的中流砥柱。
刘宏可不希望出现历史上蜀国的情况,因此刘宏很是原因用人命培养一些将领,虽然很无奈,但是孰轻孰重,刘宏还是分的清的。
因此可以说此次突如其来的碰撞是对皇甫嵩等将领的一次考验。
“将军,不如我等先行撤回大城吧!”第五校尉司马周泰出言道。
一听周泰的话,第四校尉司马祖茂便笑道“幼平,尔以为这大军之中谁的脚力都与尔相当不成?此时我等向回退却,不出十里,便会被鲜卑人追上,那时我等还未结阵,只有领死一途。”
周泰闻言尴尬的挠了挠头,喃喃道“我脑子不好嘛!”
皇甫嵩闻言嘴角露出一丝笑容,随即脸色一正道“命令前锋黄盖部,立即原地结成圆阵防御。”
“诺”
“命程普部,韩当部迅速向黄盖部靠拢,分别结成圆阵御敌。”
“诺”
“命严颜部,祖茂部,周泰部于黄盖,程普,韩当三部圆阵后分别组建圆阵。”
“诺”
随着皇甫嵩的一声声命令,整个北地军迅速的运转了起来。
不多时,在大城北五十里的平原上,结成了六个五千人的圆阵。
这圆阵从南北看,整齐划分,仿佛只有三个一般,从东西看又似乎只有两个一般。
为何皇甫嵩在临阵御敌之时,会使用如此阵法呢?
这看似平平常常的阵法,一旦从空中看便能看出其中奥秘,这六个圆阵之间的缝隙足以通过三匹战马,然而这三匹战马的空隙,却亦是汉军双方长枪的攻击范围。
一旦鲜卑骑兵攻入了这缝隙之间,狭小的缝隙不足以令战马掉头,或做出复杂的战术动作,那么只有被两边的汉军慢慢屠杀一途。
然而这阵法却是有一致命的缺点,那便是外界的冲击,众所周知,骑兵之所以成为冷兵器的野战之王,就是因为其冲击力。
如果北地军没有挡住鲜卑大军的正面冲击,那么这劳什子阵法,一丝一毫的用处皆无。
为了防止战阵被一冲即散,各个圆阵中,皆将长枪交给了正面御敌的兵士。
不多时,大地开始慢慢的颤抖,汉军兵士皆紧紧的握着手中的兵器,脸色发白的看向远方。
没有令汉军久等,漫天的烟尘,瞬间出现在了汉军的眼帘之中,随即便是犹如洪流一般的铁血骑兵。
檀石槐看着接着六个小圆阵的汉军,哈哈大笑道“这汉军的将领是个傻子吧?竟然结成此等小圆阵,而不是聚集兵马结成大圆阵。”
“没错,没错,我看汉军将领估计是吓傻了。”
“哈哈,对,对,用大圆阵的人数优势,还能挡住我等铁骑片刻,像是此等小圆阵,简直就是自寻死路。”
“看来汉朝皇帝是无人可派了。”
随着檀石槐的话音一落,鲜卑的将领便争相嘲讽起了皇甫嵩,虽然此时他们并不知晓这只北地军的主将是谁。
哄笑过后,檀石槐一抬手,用马鞭指着汉军大喝道“此战,乃是为了击溃汉朝人的士气,只杀不俘,半个时辰内,本王不想再看到任何一个汉人还站在这里。”
“喝”
“喝”
“喝”
鲜卑大军用三声大喝回答着檀石槐的话语。
皇甫嵩静静的看着好似无边无际的鲜卑大军,淡淡的对一旁的随军参谋道“参谋说几句吧!”
“诺”随军参谋应了一声诺,随即大喝道“弟兄们,某只告诉诸位一件事情,那便是这鲜卑大军此次来不是来斩杀我等的!”
随军参谋这话一出,汉军无不一愣,只有皇甫嵩依旧静静的看着远处的鲜卑大军,脸上无喜无悲。
紧接着随军参谋便大喝道“他们是来图虐尔等之妻的!是来毁掉尔等之子身处的学堂!是来抢走尔等来之不易的生活的!”
第十七章三国杀之激战(二更)
听着随军参谋带着巨大转折的话语,汉军气势顿时大涨,对他们来说有什么是比家人更重要的?
也许有人说古人重视荣誉,那也是在自身有命的情况下,对于底层的人来说,只有实实在在的利益,才是最能打动人心的。
此时随军参谋说这鲜卑人事来抢夺自己利益的,这些兵士怎么能干?
更何况这些汉军皆知,对鲜卑作战是封赏最多的,这一桩桩,一件件哪个不是与兵士自身的利益相关?
在最后随军参谋歇斯底里的大喊道“尔等该怎么办?”
“杀”
“杀”
“杀”
汉军全力大喝道,像是要将心中对骑兵的恐惧全部喝出,换上勇往直前的气势一般。
原本乌云密布的天空,随着汉军的大喝,渐渐露出一丝丝蔚蓝的天,就像是汉军将那厚厚的乌云震散了一般。
这时鲜卑的大军动了,整整三个万人骑兵冲锋战阵,飞快的朝汉军杀来。
檀石槐见汉军恢宏的气势,心中出现了几丝不安,不过转眼间便扔到了一旁。
毕竟这鲜卑大军有八万之众,而汉军仅仅有三万而已。
待鲜卑三万大军冲至汉军一箭之地时,鲜卑兵士纷纷取出马侧战弓,捏起箭簇,张弓搭箭一气呵成,汉军的头顶顿时出现了密密麻麻的箭簇。
汉军兵士不用将领指挥便,纷纷举盾,第二排的长枪兵躲在第一排刀盾手的盾牌之下,后面的刀盾兵组成了一道铜墙铁壁。
犹如蝗虫般的箭簇射在汉军盾牌之上叮叮作响,却是未曾射杀几名汉军,只有少数几名倒霉的汉军被射中了要害,倒地身亡。
鲜卑大军在射出一轮箭簇之后,两万鲜卑兵士便一掉马头,一向左,一向右,欲分攻汉军两侧使汉军三面受敌。
这两只鲜卑大军策马离开正面分攻两侧,却是躲过了一劫,在鲜卑大军的箭簇刚刚落下之时,汉军便回敬了一轮箭雨。
渐渐露出光亮的天空中飞翔着汉军的夺命箭簇,自从卢植破获了贩卖走私军械至鲜卑一事,再加上汉军每逢冬季便派兵至边疆防御后,鲜卑大军的兵械却是失去了来援。
虽然拿下了夫余国大部,但却仍是无法满足所有鲜卑大军的需求。
是故此时汉军的箭雨来袭,鲜卑大军竟是没有一人举盾,准确的说是,没有一人有盾。
于是仅仅一轮箭簇,便时鲜卑大军倒下了近千人,随即又因后面兵士,控马不利,而折损不少。
然而鲜卑大军却是未曾慌乱,他们知道,没有盾甲的他们,只能不断的冲杀,冲到敌人身前,便是收获胜利之时。
近了!近了!汉军兵士已经看到了战马鼻子喘息的热气,鲜卑大军亦是能看到汉军那刚毅的脸色了。
“杀”
双方一同大喝道。
“碰!”
“碰!”
鲜卑大军的战马猛地撞在了汉军的枪阵之上。
“噗呲!”
“吁!”
“啊!”
一时之间,长枪刺入战马体内之声,鲜卑兵士想要调转马头之声,被汉军直接刺死的鲜卑兵士惨叫声,响彻整个战场,不绝于耳。
鲜卑正面大军的万人将领见汉军的战阵,竟然没有再起麾下大军冲击的瞬间崩溃,反而是自己麾下的大军损失不小。顿时怒了,不断的呼喝着“冲,冲进去!”
“混蛋,临阵退逃者,死!”
在鲜卑将领的督战下,鲜卑大军在此向汉军冲杀,然而失去了第一时间的马力,鲜卑大军哪里能在原地发动冲锋?
因此鲜卑的大军的做法,不过是给汉军徒增战功而已。
后方的檀石槐见此怒喝道“混蛋,如此做法,不是将我鲜卑最精锐的骑兵当做了汉人的废物步兵嘛!”
随即对一旁的一员将领道“去,将那个笨蛋换下来。”
“是”
那名鲜卑将领当即领兵朝前方而去,其实正面的那名鲜卑将领,不过是想在檀石槐面前表现一番而已。
谁知拍马屁拍在了马蹄上,不但放弃了骑兵最优势的方面,使得鲜卑大军损失惨重,还使得其在檀石槐眼中留下了笨蛋的印象。
就在檀石槐命人换下正面大军之时,分攻左右的鲜卑大军却是发起的冲锋。
不得不说,这两路大军的主将,却是高明不少,他们并未将万人大军全部压上,而是将麾下大军分成三部,轮番冲击。
可以说这是减少伤亡的最佳策略,但是这却是使得檀石槐不满了,原因很是简单。
这左右两侧的汉军兵力本就少,且前方的汉军还要应对一番正面的鲜卑大军,如此一来鲜卑大军的分三次攻击,却是给了汉军喘息之机。
若是这两侧的鲜卑大军全军压上,虽不说会一举击溃汉军阵势,但却能给汉军无尽的压力。
而此时鲜卑大军却是未曾给汉军一丝一毫的压力,檀石槐见此气愤的直接抓着一旁鲜卑将领的衣服,指着汉军身后道“给尔两万大军,给本王全军压上,一刻钟内,定要将其汉军身后攻下。”
“诺”
那名鲜卑将领闻言急忙领兵而去,檀石槐接着对传令兵道“去,告诉那两个蠢货,给本王全军压上,已最快的速度压上。”
“诺”
这时檀石槐身边的一名将领不解的说道“大王,属下不知大王为何对此战显得如此急切?”
檀石槐看着远处的战局道“本王为何朝这大城而来?”
鲜卑将领一愣,随即道“为以此向东,直插并州腹地。”随即鲜卑将领恍然大悟,说道“即使直插并州腹地自然是汉军毫无准备最佳,而此时的交战,每多一刻,我等之意图便多一分失败的可能。”
“不错,这是一盘大局,一旦成功,在本王有生之年,便能坐拥万里江山。因此本王不允许一丝失败的可能。”
鲜卑将领看着檀石槐眼中的寒光,心中一阵无奈,檀石槐已经是大限将至,不然也不会在夫余国还未稳定之时,便对大汉发动攻势。
就这几句话的时间,鲜卑的两万大军绕到了汉军的身后,左右鲜卑大军的主帅受到训斥,此时亦是全军压上。
此时的汉军四面遭受鲜卑五万大军的攻击,可谓是岌岌可危啊!
第十八章三国杀之匈奴(补欠1)
“与某死来!”
周泰一刀将一名鲜卑千人将斩杀,随即向四周一看,顿时一阵头皮发麻,只见目所能及之处皆是鲜卑的大军。
原来在鲜卑大军四面围攻之下,北地军仅仅支撑了一刻钟,便被鲜卑大军攻破了。
随即皇甫嵩改变阵型,改用五十人一屯的小圆形战阵,这种战阵对指挥者的指挥要求更高,主将稍有不慎便会使大军毁于一旦。
然而此时正是靠着这种阵法,使得汉军与鲜卑大军近十万人在此胶着着。
檀石槐看了一眼乌云不再,仅剩几朵白云的天空,随即冲着一众鲜卑将领怒喝道“全军撤出,给本王射死他们。”
“诺”
随着檀石槐的命令,鲜卑大军开始缓缓撤退,然而汉军的反应比鲜卑更快。
就在鲜卑动作的一瞬间,皇甫嵩便立即下令,重新组建中型圆阵。
“杀!”
在鲜卑大军还未完全撤出之时,汉军便开始结阵了,于是这些还未撤出的鲜卑兵士在劫难逃了。
不管是身处何地,永远都有三杆以上的长枪刺向其,短短的一刻钟,汉军便将内部的鲜卑兵士杀光,并组成了圆阵。
而此时的鲜卑大军不过是刚刚组成阵势,准备冲杀而来。
眨眼间,双方便再次开始了与之前无二的冲杀。
然而刚刚瞬间的整队,却是令皇甫嵩一惊,虽然仅仅看了一眼,但是皇甫嵩可以肯定,此时的汉军人数不超过一万五千人。
皇甫嵩对己方的伤亡感到吃惊,殊不知檀石槐亦是吃惊不已。
“汉人死伤刚刚过半,我等大军竟然损失了一万多人?”
鲜卑将领见檀石槐惊讶的脸色,急忙低头道“是的,大王。”
檀石槐喃喃道“一比一的伤亡,这还是我无往不胜的鲜卑铁骑吗?难道此次南下真是是本王错了?”
随即檀石槐眼中闪过一丝疯狂,大喝道“不可能,本王怎么会错?不会!绝对不会!”
周边的鲜卑将领与兵士闻言纷纷低下了头颅。
这时众人忽然感到大地一阵晃动,一众鲜卑将领纷纷惊骇的抬起头,这晃动对于马背上的民族来说简直是太熟悉了。
一名鲜卑将领惊声道“大王,这是至少是五万骑兵奔驰时才能发出的声响。”
檀石槐一脸不可思议的喊道“汉朝在并州哪里来的五万骑兵?”
这个问题一众鲜卑将领谁也回答不了,但是他们能够肯定,这五万骑兵,一定不是自己人。
因为此时鲜卑乃是乌桓在并州,凉州北皆无任何大军。
檀石槐摇了摇牙,随即道“全军集结,准备迎战。”
“喝”
一众鲜卑将领闻言轰然应道,随即便开始准备迎敌了。
然而鲜卑将领中却是有一人,微微摇了摇头,喃喃道“看来大王已经失去了理智,此时来了这五万大军,只能说计划失败,若是再继续打打下去,汉军铁骑军再赶到的话,恐怕大军要全军覆没啊!”
“将军,这是怎么了??”周泰看着不断朝檀石槐中军集结的鲜卑大军道。
皇甫嵩轻轻的摇了摇头,这到不是汉军无人感觉到地动,而是因为近在咫尺的鲜卑大军全是骑兵,汉军哪里分辨的出来哪个震动是属于鲜卑的,哪个震动是属于援军的啊?
就在鲜卑大军集结完毕之时,东方出现了漫天的尘烟,皇甫嵩见此微微一笑,轻声道“看鲜卑大军的阵势,显然这是我军的援兵。”
虽然皇甫嵩的话语很轻,但是时刻看向他的汉军兵士,瞬间将这个消息层层向下传递着,沉寂了一秒,下一秒汉军上空响起了巨大的欢呼声。
不多时,在汉军与鲜卑大军双方的注视下,一只五万人精锐的骑兵出现在了这片平原之上。
皇甫嵩一见这骑兵眼中充满了惊愕,檀石槐亦是如此。
双方皆没想到,来的这只骑兵竟然是匈奴人,准确的说,是投靠汉朝,在汉朝境内的南匈奴人。带队的正是南匈奴的单于羌渠。
说起羌渠可能很少有人知道,但是他的儿子相信不少人都知道,於夫罗、呼厨泉。
历史上汉中平四年,东汉前中山相张纯反叛,汉灵帝诏令征发南匈奴出兵配合平叛,羌渠派遣其子左贤王於夫罗率兵前往。
而国人担心征发军队的事不会停止,所以有十万人反叛,攻杀羌渠。
羌渠共立十年,国人担心会召报复,另外拥立须卜骨都侯为单于。於夫罗回不去,只好留在河东郡一带。
随后南匈奴参与了中原混战,并将蔡邕之女蔡昭姬掠走。
202年南匈奴首领归附汉丞相曹操,蔡文姬归汉。
216年,曹操拘留呼厨泉单于,而派右贤王去卑监国,并将南匈奴分成五部,安置在平阳郡,匈奴单于王朝终结。
而此时的南匈奴可以说仍是汉朝麾下,刘宏为了证明南匈奴的价值,以及消减南匈奴的实力,便命南匈奴参与了这次征战。
虽然南匈奴内部对刘宏征召其参战很是不满,但是在大汉日益强大的前提下,南匈奴却是敢怒不敢言。
“我大匈奴部,受汉朝皇帝征召,讨伐鲜卑,速速下马受降。”
就在檀石槐惊讶之时,羌渠命一兵士策马来到鲜卑阵前喊话道。
檀石槐听到这嚣张的话语,竟是没有发怒,反而淡淡的说道“只有战死的鲜卑人,没有投降的鲜卑人。”
“喝”
“喝”
“喝”
鲜卑大军发出三声大喝,应和着檀石槐的话语。
檀石槐挥了挥手,大喝声戛然而止,檀石槐接着说道“不过征战亦是不必了,我等就先走一步了。”说完话,檀石槐便率先离去了。
随即鲜卑大军缓缓的向后退去。
周泰看着缓缓退去的鲜卑大军,吐了口吐沫,骂道“真是他娘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鲜卑人退走。”
皇甫嵩闻言呵斥道“胡说八道,匈奴部长途而来,怎么可能还有战力?如果再让本将军听到这种话,军法从事!”
“诺”周泰心不甘情不愿的应了一声诺。
严颜看着不远处的匈奴大军,暗道“真的是没有可战之力吗?”
忽然严颜心思一动,回头看去,只见程普同样看了过了,二人眼睛对视一眼,均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凝重。
这时羌渠走了过来,皇甫嵩整理了一番衣冠,同样走了过去。
“使匈奴中郎将羌渠见过北地校尉皇甫嵩将军。”羌渠在距离皇甫嵩三步远时,便一躬到地道。
第十九章三国杀之头疼
熹平二年一月七日,洛阳皇宫。
明媚的阳光照耀在皇宫大内之中,刚刚上过早朝的刘宏面无表情的在御花园中闲逛着。
这时一名小黄门飞快的跑来道“陛下,前线战报。”
李浩急忙接过战报转呈刘宏,此时的刘宏心情可不像表面那般平静。
此次高句丽与鲜卑同时来攻,夫余国又在恢复元气,无法攻打鲜卑后方,使得大汉两线作战,而且还都是高强度,大规模作战。
这不仅对大汉国库是一次重大考验,亦是对大汉将领的考验,若是大汉没有优秀的将领,那么必然会有一方战败。
刘宏缓缓打开战报,仔细的看着战报上的每一个字,最终轻轻的呼出了一口气,脸上亦是出现了些许轻松之色。
李浩见此暗道“看来前线战事进展不错,不然陛下不会如此。”
突然刘宏眉头一皱,低喝道“传参谋丞贾诩。”
“诺”
李浩被刘宏突然出声吓了一跳,随即急忙应诺道。
不多时,贾诩出现在了御花园的凉亭之中,刘宏跪坐在软垫之上,细细的摆弄着案几上的茶盏。
贾诩便静静的站在刘宏身侧,双眼半闭,仿佛老僧入定一般。
“文和,羌渠此人如何?”刘宏突然放下手中的茶盏道。
贾诩微一沉吟便道“臣未曾接触过,不知其心性如何,然其能使南匈奴的胜兵多达八万,足以证明其乃是一能臣干吏。”
“呵呵!”刘宏瞥了一眼贾诩,轻笑一声。
刘宏知道贾诩话中的意思是,此人可谓是一代雄主!
此时刘宏只想知道这羌渠是想当匈奴人的雄主,还是整个天下人的雄主。
若是前者,还可一用,若是后者,则必须死。
刘宏可不想在关键时刻被其在背后捅刀子,虽说消弱其势力并不会因为任何事情而改变,然若发现羌渠野心甚大,那么刘宏不介意提前且快速的解决南匈奴问题。
想到这里,刘宏淡淡的说道“文和可知晓其志?”
贾诩没有回答,而是说道“陛下,前线是否有战报传来,可否予臣一观?”
刘宏使了个眼色,李浩便将前线的战报交到了贾诩的手中,贾诩细细的观看着,好像要将战报上的一笔一划都看透一般。
过了一会,贾诩放下战报思考了一番,随即沉声道“陛下,当早做打算。”
“哦?”刘宏惊讶的看着贾诩。
贾诩顿了顿,然后接着说道“从战报中看,自从在大城外,铁骑军与南匈奴的大军汇合后,鲜卑大军便合兵一处与其对峙,一改之前急切向东之意图。”
“臣以为,之前这鲜卑大军想要向东而行,便是打算前往南匈奴处。对檀石槐来说,若南匈奴反,大善。若南匈奴未反,亦会保持中立,如此一来,大汉境内便出现了数百里不设防的领土。”
“因此对于檀石槐来说,东进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然而陛下命南匈奴前往作战,使得檀石槐有些不解,没有弄清楚羌渠心思的檀石槐,只好选择了暂时退却,不然其将面对的是一只拥有八万骑兵的大军。”
刘宏点了点头,随即面色凝重的说道“文和是说,此时的南匈奴正与鲜卑人进行私下接触?一旦双方达成共识,那么便是大战开始之时?”
“正是。”
听到这里,刘宏知道此事大条了,一个不好,并州的铁骑军与北地军便会全军覆没,虽然此时的北地军已经只剩下不到一半的人了。
此时的刘宏头疼不已,明知道并州需要兵马,可是刘宏却是不能派大军前往。
此时洛阳周边的大军,只有无双军,虎贲军,射声军三军,共计十三万大军。
这十三万大军至少要留下一只保卫京师,或是应对国内的突发事件。
如此一来,能够动用的大军最多便只有十万了,但是此时的大汉可是两面作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