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是汉灵帝-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时,宫女跑进来道“陛下来了。”

董氏闻言竟是眼中含泪的朝门口跑去,董宠见此急忙跟上。

刘宏一路走来,每与宋玲儿交谈,宋玲儿皆是中规中矩的回答,令刘宏好不郁闷。

一进永乐宫,便见自家母亲哭着跑了过来,刘宏急忙上前抓着董氏的手道“母亲,为何流泪?可是侍候之人不合心意?”

随即不待董氏回答便回头对李浩道“李浩,将永乐宫中宫女,黄门全都换了。”

刘宏的一句话,将永乐宫中的宫女,黄门吓得脸sè惨白。

董氏这时急忙说道“我儿莫要如此,这些宫女,黄门,对母亲甚好,母亲很是喜欢。”

刘宏闻言便不再提及此事,李浩见此便没有了动作。

“不知母亲为何流泪?”

刘宏将董氏扶进宫中,刚一落座便出言再次询问道。

董氏对刘宏的感情很深,刘宏与董氏的感情就浅吗?

要知道,刘宏刚刚穿越,最是彷徨的时候,是董氏一直陪在刘宏的身边,这份母子情可不会因为刘宏是穿越来的,而有所减少。

董氏抹了抹眼角的泪水,埋怨道“谁让我儿这么长时间也不来看看母后啊!”

刘宏脸sè顿时一僵,讪讪的笑道“孩儿知错了。”

在刘宏的眼里,就算是因为自己忙,自己也不应该不来看看母亲,更何况自己不来,乃是心中不确定此时的董氏是和之前一般,还是如历史中一般。

此时一见董氏如此,刘宏顿时心生愧疚,毫无皇者气势,更想一个家中犯错的孩童。

董宠见此不由得为自家姐姐感到开心,宋玲儿则是觉得这才是自己的大哥哥。

随后刘宏和董氏又聊了一些家常,刘宏见董氏仍是一如既往的爱护自己,不由得将心中最后一丝不安放了下来。

第五十九章刘宏怒了

建宁二年四月十rì,此次为安顿好三军将士后,商议善后事宜的一次早朝。

刚一开始,刘宏便开口道“众卿,此次早朝需商议的第一件事情,便是于青州东莱成立水军一事,众卿有何思虑皆可言之。”

刘宏话音刚一落,太尉刘钜便出列道“陛下,平叛虽胜,然亦使东莱大地赤地千里,其中不其县更是近乎毫无人烟,臣以为成立水军一事,当暂缓。”

“臣附议。”

“臣附议”

大鸿胪袁隗与太常许训一起出列道。

随后汝南世家子弟纷纷出列附议,就连南阳世家亦有不少附议之人。

刘宏见此微微皱眉,暗道“这是怎么回事?青州成立水军并没有触及他们的利益啊?为何他们会如此心齐?而且竟然是由一名内阁中人率先出头。”

想到此处,刘宏微不可查的看了一眼胡广,只见胡广同样眼中露出不解之sè。

这时司徒刘宠出列道“陛下,臣因为此次反军水军并无太大作用,是故臣亦以为青州水军组建一事当暂缓。”

“又一个内阁中人。”刘宏心中暗道“难道我对内阁已经失去控制了吗?”

随即刘宏便对胡广不满起来,两位内阁要员,联合于早朝发难,这位内阁首辅竟然不知,真是罪不可恕。

不过,眼前的乱局还要处理,这北方,刘宏是一定要组建水军的,刘宏可不希望将来若是南方叛乱之时,因朝廷北方无水军而打持久战。

“陛下,臣有话说。”

内阁长安县侯曹腾出列道。

刘宏见此心中暗喜,面上不动声sè的说道“讲”

曹腾微微一礼,随后道“臣以为太尉刘矩与司徒刘宠所言差已,反军水军未建其功,乃天意使然,若非那场雨雹,怕是胜负难料。”

“长安县侯此言差矣,此事更是说明我大汉北方不宜组建水军,不然昨rì反军之状,皆有可能为我大汉水军明rì之景。”

廷尉正袁逢一如既往的敢说话。

刘宏听了袁逢的话,心中不禁大骂“这个没脑子的东西怎么会是袁家的人,这般言语不是给自己找不痛苦呢嘛!就算为了给天下人看我的宽宏大量,我不想收拾你袁家,也不可能了。”

果然,御史中丞刘瑜出列道“陛下,臣参廷尉正袁逢殿前失宜。”

袁逢脸sè一变,随即强自忍下。

刘宏闻言淡淡的说道“廷尉正殿前失宜,罚其一年俸禄,以儆效尤。”

“诺,谢陛下隆恩。”

袁逢闻言急忙一拜,随后面无忧sè的回到队列之中。

“陛下,臣以为青州可组建水军,然人数需有所限制,此次乃大汉首次于北方组建水军,当慎重。”

司空闻人袭这时出列道。

刘宏闻言差点将案几上的茶杯扔出去,原本刘宏是想借着刘瑜弹劾袁逢一事,将组建水军的事情绕过去。

但是如今闻人袭一开口,就又将事情给拉了回来,刘宏可不相信闻人袭这种久居官场之人会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然而闻人袭开口了,只能说明闻人袭同样站在了汝南,南阳世家一边。

念及此处,刘宏不禁万分不解,为何三个与世家几乎没有什么联系的内阁三公,会同时反对北方组建水军,难道是自己算漏了什么?

不会啊?之前我透露北方要组建水军之事时,这三人是同意的啊?

这时太傅胡广轻咳一声道“陛下,臣以为此事争议甚大,不如改rì再议,毕竟平叛之功臣,尚有几人未曾封赏。”

“嗯,也好。那么组建水军一事,便暂且搁下吧!”

刘宏淡淡的说道,但是心中却很是愤怒。

这次可以说是刘宏与世家的对抗中,首次失利。

失败?不,刘宏不承认失败,这次仅仅是一次失利而已。

刘宏如是安慰自己道。

下面的众臣闻言丝毫不觉得意外,好似什么都没发生一样回到了队列中。

胡广则是接着说道“此次东莱平叛,参谋程昱献策有功,当赏。参谋丞贾诩出谋有功,当赏。长水校尉臧旻率军救援有功,当赏。”

刘宏闻言开口道“贾诩出谋有功,迁参谋令秩千石。程昱献策有功,迁参谋丞秩六百石。”

要说道臧旻时,刘宏犹豫了,这臧旻可以说是难得的文武全才,而且没有世家背景,属于落魄寒门。

这样的人,刘宏每每使用时,都很慎重。

这时,太尉刘钜再次出列道“陛下,臣请重立中尉一职,掌管北军。”

“哦?太尉以为执金吾掌北军,护卫京师不可吗?”刘宏不满的说道。

刘宏不满的原因倒不全是因为刚刚事情,而是因为刘钜插手军队,让刘宏不满。

在这一点上,刘宏很像后世的蒋该死,对军队十分重视不允许任何人插手,好在刘宏知道自己不懂军事,是故并没有蒋该死那样直接指挥战事,不然大汉别想中兴了。

太尉刘钜闻言不卑不亢的说道“去岁,鲜卑突袭京师,若执金吾有一支dúlì护卫京师的大军,北军便可前往作战,如此便不必命还在训练中的新兵出战。”

刘宏知道刘钜的话没错,但是北军中尉何其重要?掌管了北军便相当于掌控了大汉的野战军团,而且是可以攻击京师的野战军团。

所以刘宏才未重立中尉,突然刘宏脑中灵光一闪,道“朕yù效行武帝之策,立八军。其一禁卫军,其二羽林军,其三虎贲军,其四无双军,其五南越军,其六shè声军,其七北地军,其八铁骑军。”

“禁卫军一万人护卫皇宫,羽林军三万人护卫京师,虎贲,无双两军为五万人,其余四军为三万人。由此八军组成我大汉jīng锐之师。”

“陛下,若是如此,仅仅司隶一地便驻扎二十六万大军,再加上各地郡兵,州兵,我大汉需养百万大军。国库怕是消耗不起啊!”

刘宏被刘矩噎的差点喘不上气来,随后目光不善的盯着刘钜道“太尉,尔激越了。”

“臣不敢。”

刘钜闻言急忙拱手行礼道。

“哼”刘宏冷哼一声道“朕怎不知太尉有干涉朕之决议,干涉大汉军制之权,告诉朕,是谁给了尔如此之权?”

“臣不敢,臣不敢。”

刘宏见此挥袖道“退朝。”

随即便离开了德阳殿,刘钜这才小心翼翼的抬起了头,暗自苦笑“陛下啊!您还是太年轻啊!如此小小的打击都接受不了。”

方才刘宏所言几乎就是气话,毕竟太尉虽不能干涉军制,仅仅负责考核军官,但是建议权还是有的。

因此刘宏最后的话语一出,满朝大臣都知道,接连两次被反驳,从未败过的皇帝刘宏,怒了。

第六十章刘宏反击

“叔方,且住。”

太尉刘钜出了皇宫便要乘车而去,这时司徒胡广在不远处道。

刘钜闻言止住脚步,佯装不解的问道“不知太傅有何事?”

胡广闻言佯装不悦道“叔方,此处非庙堂之上,你我何须如此?还是叔方仗着汝南,南阳两大世家之力,不再将我这太傅当成好友?”

刘据闻言脸sè一变,“伯始此言何意?某为大汉三公之一,内阁中人。一心只为大汉着想,何时与世家结党营私了?”

胡广左右看了看,见朝臣皆以远去,便出言道“叔方,未曾与汝南,南阳两大世家结盟,为何今rì要阻拦陛下于青州组建北方水军?”

刘钜闻言微微一笑,“如果伯始说的是这件事情,那么矩问心无愧。”

随后刘钜叹了口气道“某今rì于朝堂之上,所言皆发自肺腑啊!青州大战才歇,便大肆徵兵,如此一来,岂不是官逼民反?如此浅显之道理,伯始为何不明?”

胡广盯着刘钜的眼睛道“叔方,你我乃多年之至交好友,某且问你,就算你所言皆乃为国着想,为何要与司徒刘宠,司空闻人袭联手,并汝南,南阳世家一同与陛下难堪?”

“某亦是不解。”刘钜皱眉道“某率先出口,无非就是为了向陛下直言某之所忧,然而却为曾想会是如此局面。后来,某见刘宠与闻人袭皆出言赞同某之观点,某便想着不如借此机会,让陛下认识一下朝堂险恶。毕竟陛下虽有雄才伟略,但毕竟年轻气盛啊!某是不想让陛下成为好大喜功之人啊!”

胡广闻言气愤的说道“叔方糊涂啊!尔有不同之见解,为何不在内阁中出言?为何当rì赞同,如今却于朝堂之上极力反对?尔如此作为,将陛下放于何地?”

刘钜闻言脸sè一阵变幻。

胡广见此接着说道“且陛下最为痛恨世家子弟,尔却是犯了陛下之底线了。”

“这。。。怎么会这般?”刘钜没想到自己一番忠君爱国之心,竟然会使自己站在了刘宏的对立面。

思及此处,刘钜忙道“不知伯始有何良策?”

“哎”胡广闻言一叹,“此时,某也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皇宫,刘宏寝宫之中。

刘宏坐在主位上,静静的听着胡广将其此事的来龙去脉。

待胡广说完,刘宏冷笑道“哼,太尉他想做霍光不成?竟然想要教朕如何处事。”

“陛下,叔方亦是无心之过。”

胡广出言解释道,他实在是不愿意自己的至交好友,因为这么一件事而被皇帝疏远。

刘宏挥手打断了胡广的话语,开口道“传祝奥。”

“诺”

李浩闻言应了声诺,便出去安排人找祝奥去了。

胡广闻言一惊,祝奥可是锦衣卫指挥使,乃是皇帝手中的情报机构,难道皇上要拿叔方开刀了吗?

不一会,祝奥便走进了刘宏寝宫之中,行过礼后,便站立一旁。

刘宏开口道“公道,朕之前命你查的事情如何了?”

祝奥闻言道“回陛下,臣以全然查清。”

原来在刘宏从朝上回到寝宫时,便命祝奥去调查此事了,毕竟三公行事如此心齐,不由得刘宏不重视。

“嗯,既然如此便说来听听吧!”

刘宏抿了一口茶,淡淡的说道。

“诺”祝奥行了一礼后,道“太尉刘钜之前赞同此事,乃是因东莱大战尚未结束,太尉未曾想到东莱大战竟会是东莱人口损失如此之多。余下的便是。。。”

随即祝奥便刘钜与胡广的对话一字不差的说了出来,胡广一脸震惊的看着祝奥,暗道“当时我二人周围除了,各自的车夫外,并无他人。且这两名车夫皆跟随各家十余年矣,怎么会将此事泄露出去?难道这二人真的有一人是锦衣卫?”

祝奥未曾理会胡广的震惊,接着说道“司徒刘宠与司空闻人袭乃是因老家收到会稽太守许生钱财,无奈之下方于朝堂之上出言反对此事。在此之前,许生接连串联汝南,南阳世家,是故方有朝堂之上的一同反对。”

“会稽许生。”刘宏喃喃道,很是不解为何他要反对这件事情。

胡广听完祝奥的话,觉得刘钜应该不会有什么事情了,见此便道“陛下,大汉南方水军有一半归于会稽掌管。”

刘宏闻言恍然大悟,难怪,原来是怕自己的水军,因北方水军而裁撤啊!

随即刘宏道“传御史大夫刘瑜。”

“诺”

胡广知道眼前的少年皇帝要开始反击了。

建宁二年四月十一rì,早朝刚一开始。

御史大夫刘瑜便出列道“陛下,臣有本奏。”

“准”

“臣参司徒刘宠,司空闻人袭,太常许训,大鸿胪袁隗及其属官共二十三人贪渎之罪。”

刘宏很是配合的,说道“哦?御史中丞所言可有依据?要知道尔所参之人,可有两位三公,两位九卿啊!”

“臣有证据。此乃。。。”

刘瑜话还为说完,袁逢便出言道“一派胡言,陛下,臣参御史中丞随意攻伐同僚之罪。”

“碰”刘宏一拍身前的案几,怒道“廷尉正,你太放肆了,朕让尔说话了吗?真乃目无君上之徒。”

随即大喝道“来人,将廷尉正袁逢革去官职,交由廷尉处置。”

“诺”

当下便有两名甲士走进大殿中,将袁逢拖了出去。

刘宏见此淡淡的说道“要让人说话,要是不让人说话,只能说明自己心虚了,御史大夫继续言之。”

满朝大臣见此更是不禁缩了缩脖子。

与那些昨rì出言反对的大臣相比,那些昨rì未曾表态的大臣,心中是无比的庆幸啊!

昨rì反对皇帝提议组建水军的,今rì便被弹劾了,这要说是一件巧合,傻子都不会信。

这件事情只能说明,靠着铁血手段亲政的皇帝,再次挥舞起了他的屠刀。

不一会,刘瑜便将证据一一讲完。

刘宏扫了一眼大殿内的众臣,出言道“司徒,司空,太常,大鸿胪有何要讲的?”

“臣等知罪。”

四人一同俯身道。

刘宏见此道“廷尉陈球可在?”

陈球皱了皱眉头,想到昨rì刘宏对其嘱咐的事情,不由得一叹,随即出列道“臣在。”

“廷尉,按大汉律法,贪渎可判何罪?”

第六十一章立兵部水军暂缓

随着刘宏的问话,满朝众臣皆将目光投向了廷尉陈球。

这些将一生都倾注于朝堂之上的人jīng们,怎么会相信什么秉公执法?此时陈球所说的,不过是皇帝提前嘱咐的而已。

于是巍峨的德阳殿中出现了一阵诡异的安静,气压低的直让李浩打哆嗦。

不过好在陈球一出列便开口道“陛下,根据大汉律法,贪渎根据所收钱财之多少而量刑,像是如今这番多的钱财,唯有死罪。”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怎么回事?皇上这是要下狠手了吗?

不能啊?这里面有两个三公,两个九卿。

而且这两个九卿还是汝南世家的代表人物,难道陛下打算将汝南世家一举铲平吗?

想到这里,满朝中不仅汝南一系的大臣站不住了,就连南阳世家的大臣同样站不住了。

唇亡齿寒,这个道理,这些人jīng们不会不知道,原本这朝堂之上,世家力量有汝南,南阳,颍川,随后才是那些小世家。

如果这次汝南世家倒下了,南阳世家中的大臣可不认为汝南世家的空缺会分给自己。

就在这时,陈球接着说道“然而,大汉有律法规定,可缴纳一定数额的赎金,替其买罪。”(汉武大帝上看来的,不知真假,就这么写了,勿喷。)

刘宏自然知道大汉有这么规定,这个规定让刘宏很是不满,因为这样一来,便有了特权阶级。

但是此时刘宏不得不靠这个规定,来将此事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于是刘宏故作不知的说道“哦?那么不知此事牵连之人皆需缴纳多少赎金?”

陈球微微一礼,道“陛下,因为司徒刘宠,司空闻人袭乃三公,为天下朝臣之表率,是故,应重罚,需钱一亿。太常许训,大鸿胪袁隗乃九卿,虽不可比三公之位,然亦为天下官员所瞩目,是故,应罚钱五千万。余者皆处以钱千万之赎金。”

刘宏闻言略一点头,随后装作为难的样子道“司徒,司空皆大汉栋梁,朕实在是没有想到,竟然因贪渎一事而使朕折损两位栋梁,念二人在任时,尽心尽责,故朕给予特赦。”

“司徒刘宠,司空闻人袭免去司徒,司空一职。不再处以罚金,只需上交所收贿赂即可,以示圣恩。”

刘宏习惯xìng的打一巴掌给个甜枣吃,即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又要人感恩戴德。

果然刘宠,闻人袭闻言急忙衣襟及地行了一个大礼道“罪臣谢陛下隆恩。”

刘宏见此挥了挥手,便有两名甲士进殿将二人带出大殿,随即刘宏接着说道“太常许训,大鸿胪袁隗缴纳罚金后,留任查看一年,期间不领朝廷俸禄。余者同处之。”

“谢陛下隆恩。”

太常许训与大鸿胪袁隗以及一众属官一同大礼拜谢。

虽然和刘宠,闻人袭的待遇相比,二人的处罚看似重了,其实不然。

毕竟二人身后有着一个大的家族,五千万钱看似很多,但是对于他们的家族来说,还是掏的出的。

与钱财相比,二人更看重官职。可以说此次贪渎事件,真正倒霉的只有刘宠与闻人袭。

刘宏得知二人因家人收于钱财,而出言反对水军一事,不禁长长一叹,再坚固的堡垒,多是从内部攻破的。

随后刘宏看了一眼众臣道“三公乃国之重臣,朕之肱骨之臣,不可有缺。是故司徒一职由少府李膺李元礼担任,司空一职由司农李咸李元卓担任。迁杜密杜周甫为少府,迁河南尹桥玄为司农,迁宋酆为河南尹,众卿可有异议?”

“皇上圣明”

满朝大臣无不高声应道,笑话,刚刚罢免了两个三公,这时候说反话,不是找别扭呢嘛!

刘宏见此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即道“昨rì朕回寝宫后,细细思量一番,青州水军是不宜此时组建,此时当以恢复青州农耕为主。”

“陛下圣明”

“嗯,如此,青州组建水军一事,便暂且搁下。然有功之人不可不赏,昨rì朕接到扬州刺史的奏折,言其因身体不适,辞去扬州刺史一职,故迁长水校尉臧旻为扬州刺史。三rì后,前往赴任。”

刘宏抿了一口茶,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朕昨rì言组建大汉八军一事,众位有何异议?”

满朝大臣闻言皆将目光投向了太尉刘钜,昨天这位太尉可是一反常态的两次顶撞皇上啊!

站在大殿前方最接近刘宏的刘钜,没有回头便知道满朝大臣都在看着自己,刘钜不禁心中苦笑,“昨rì某一时糊涂,今rì岂会再犯?”

于是刘钜闭口不言,并且老神在在的闭上了眼睛,做闭目养神装。

众臣见此皆是闭口不言,刘宏则是开口道“既然如此,尹勋拟旨。”

“诺”

“昔rì武帝初创八校征战四方,立不世之功。今朕yù效仿之,立大汉八军,其一禁卫军,其二羽林军,其三虎贲军,其四无双军,其五南越军,其六shè声军,其七北地军,其八铁骑军。”

“禁卫军一万人护卫皇宫,羽林军三万人护卫京师,虎贲,无双两军为五万人,其余四军为三万人。由此八军组成我大汉jīng锐之师。供朕驱使,战于四方,护大汉之基业。”

随即刘宏看了一眼刘钜,接着说道“然此事牵扯众多,且徵兵制尚未于大汉全面推行,是故当先组建禁卫,羽林,虎贲,无双,铁骑五军。余下三军徐徐图之,此事与徵兵相合,故组建兵部,全权负责组建八军与徵兵事宜。兵部设尚书一人,秩两千石。左右侍郎各一人,秩千石。从事四人,秩六百石。干吏若干,秩三百石。”

“兵部尚书由光禄勋杨赐杨伯献担任,余者属官由内阁商定。”

“诺,臣领旨。”

光禄勋杨赐闻言出列道。

而朝中重臣则是再次看向了太尉刘钜,因为这兵部明显是分太尉的权力啊!虽说是临时的衙门,但是权力放出去了,想收回来可就难了。

太尉刘钜则是面无表情的静静站立在原地,他在昨rì便已经知道了自己的结果,如今这个结果还在他的接受之内。

刘宏见此一挥手道“退朝”

ps:不做发现了一个漏洞,嘿嘿,给本书跳毛病的书友大大们,都没注意到,光注意那些没有问题的问题了。

不做之前将大鸿胪给了杜密,随后又给了袁隗,一官给二人,不做汗颜啊!此时将司农给了杜密,就当是弥补吧!

前面就不改了,希望大家别见怪,新人嘛!需要大家包容和理解的。

当然,这不是说不做就有犯错的理由了,不做会用心将书写好的。

另外明天网站给推荐,所以本书会尽量保持三更,当然,全是在晚上,第一更晚上九点零几分,第二更晚上十点零几分,第三更晚上十一点零几分。

不做家在盖房,白天实在是很累,所以只能如此了。希望到时大家多多支持,在此拜谢。

第六十二章臧旻(一更)

“叔方,你可知为何陛下早朝之时,丝毫未提许生一事?”

清幽的小院中,胡广与刘钜对坐在凉亭中,胡广静静的看着不断散发茶香的茶壶,淡淡的问道。

刘钜闻了一下手中的茶,无奈的说道“某曾以为很是了解陛下,并想要让陛下成为如武帝般的人物,然而水军一事,某再也不敢说了解陛下了啊!”

“呵呵”胡广轻笑一声道“叔方啊!尔非不知陛下,而是心中一直将陛下当做一十三孩童矣!无论陛下有何等成就,尔此等心思就未消失过,虽然尔对陛下之敬畏之心,不比广差。”

“但尔始终未曾真正将陛下当成一位雄才伟略之明君。某所言可错?”

刘钜闻言皱眉苦思一会道“不错,某虽将陛下当成明君,对陛下心存敬畏。却又将陛下当成一孩童,甚是放心不下,此等矛盾心理,实在是令人费解啊!”

“哈哈哈”胡广闻言一阵大笑,随即指着刘钜道“叔方啊!叔方,尔为三公之太尉,竟然连此事都看不清?”

“愿闻其详”

刘钜放下手中茶杯,严肃的看着胡广道。

胡广见此收敛的脸上的笑意,道“尔所奉行者,乃以礼让化之。是故,尔所尊,所敬者,乃皇帝。而非如今之陛下。尔可明矣?”

“乃皇帝,非今之陛下。”

刘钜反复嘀咕着这两句话,不一会,刘钜恍然大悟道“多亏伯始兄告知,不然矩仍百思不得其解啊!”

随即脸sè哀愁一叹,道“可惜,某明白的太晚了,陛下不再如同以往那般信任于某了。”

胡广闻言亦是一叹,道“是啊!为时晚矣。”随即胡广见刘钜哀愁不减,便道“叔方,尔还未言可知陛下为何未提许生一事呢!”

刘钜闻言摇头不解道“某实在是不知,那许生送与重礼,收礼之人皆被罚之,为何送礼之人无事?”

“叔方,尔再想想陛下将臧旻这个军政皆大才的人放到了扬州是为何?”

刘钜一阵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与此同时,刘宏正笑着让臧旻跪坐一旁。

臧旻跪坐后,刘宏道“爱卿对朕将尔迁为扬州刺史,可有不满?”

“臣不敢”

臧旻急忙俯身道,然而的确是不敢,而不是没有。

毕竟长水校尉乃是秩两千石的京官,扬州刺史却是秩两千石的外官,在当时臧旻这不仅仅不是高升,反而是被贬了。

是故刘宏如此一问,也是正常的。

刘宏闻言微微一笑,毫不在意的说道“无妨,爱卿有何怨言,此时皆可言之,朕赦尔无罪。若此时不说,上任后,定要好好为朕,为大汉效力。”

“臣愿为陛下效死力。”

臧旻闻言急忙表忠心道。

刘宏见此也不再多说什么,而是直接开口道“爱卿可知朕为何将尔这样一员大将调到扬州担任刺史?”

臧旻闻言道“不是因为扬州刺史因病辞官,臣亦未封赏吗?”

“呵呵”刘宏闻言轻笑一声道“爱卿啊!如此说辞,尔亦相信?”

“臣愚钝”

“扬州刺史辞官可不是因病,而是因为许生。”

“许生?那个贿赂朝官的许生?”臧旻闻言惊讶的说道。

“没错”刘宏肯定的说道“扬州刺史辞官的文书中,竟然举荐许生担任扬州刺史。”

臧旻有些不懂了,这些和自己上任扬州刺史有什么关系?

刘宏见此不由得一叹,古时候的人们缺乏资料,能凭借一丝半点的信息便推断出事情的起末者,无一不是国士无双。

很显然臧旻虽军政皆通,但并不是国士无双。

随即刘宏道“许生阻止北方组建水师,乃是因为我大汉有一半的水军在其会稽境内,若是北方组建水军,那么其境内之水军地位将不如以往。再加上举荐其为扬州刺史的文书,爱卿不觉得这许生有些活跃了吗?”

臧旻闻言一想,顿时惊出一身冷汗道“陛下,莫不是这许生想要自立?”

“嗯”刘宏点头道“没错,从锦衣卫得到的情报却是如此,进一步准确的情报还需过段时rì方知。是故将爱卿迁为扬州刺史便是为了防止许生反叛,必要时组织大军将其扼杀于萌芽之中。”

“臣领旨。”

臧旻闻言一脸严肃的说道。

之前臧旻认为自己得了功劳,却别外放,变相被贬,心中很是忧郁。

但是如今刘宏亲自召见,并说明了始末,让臧旻的心情一下就兴奋了起来,为什么?

因为刘宏单独的解释,说明看重臧旻,将这个重任交给臧旻,更说明刘宏看重臧旻。

如此一来,臧旻怎么能不感激涕零?

刘宏见此微微点头,但是事关重大,刘宏还是嘱咐道“爱卿此去,不同于以往。扬州世家林立,盘根错节,军队之中亦有不少世家子弟。是故,爱卿当先整顿军队,以备万全。”

“另外爱卿需要做的,便是收集许生之罪证,以求一击毙命。”

“诺”

“若扬州发生叛乱,朕实无可调之大军,增援爱卿。如此一来,在扬州之中,爱卿便等同孤身一人。望爱卿甚处之。”

“谢陛下,臣记下了。”

“爱卿,还有一事,事关重大,然非紧急之事。”

刘宏想了想随后开口道。

臧旻闻言道“请陛下明言。”

“爱卿,朕之所以暂缓青州成立水军一事,其一乃青州大战方止,确实不宜动兵。其二便是朝中朕实无甚优秀水军之将。是故,朕希望爱卿可为朝廷寻访一些水军之大才,以便朕组建北方水军。”

“诺,臣领旨。”

“如此,爱卿且退下吧!三rì后,朕命李浩为爱卿送行。”

臧旻一听这话,顿时行了一个大礼道“谢陛下隆恩。”

李浩是谁?那可是皇帝的近侍,虽然还不是中常侍,但是王甫这个正经八百的中常侍见了李浩,还客客气气的呢!

因为这李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