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是汉灵帝-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者:不做亡国君



第一章历史的旁观者

刘宏很郁闷,非常郁闷。

他本是二十一世纪的大好青年,有着和谐的家庭,众多的好友。

但是在还未满三十岁时,他便穿越了,而且是穿越到了汉朝历史上最黑暗的恒灵时期,好吧!恒灵时期,就恒灵时期吧!

可是谁能告诉他,为什么他这一世的名字还叫刘宏?

而且还是要当傀儡皇帝的刘宏,你们说他能不郁闷吗?

不过好在,他不是历史上的刘宏了,虽然不是很了解这段时期的具体历史,但是因为喜欢三国,对于这个汉灵帝时期的重要历史,还是知道一些的。

于是刘宏便装起了孙子,暗中发展势力,也许是刘宏的运气好,也许是穿越者的金手指,刘宏竟然在进宫前遇到了三国第一剑师王越,这让刘宏很是满意,刘宏知道王越是个官迷,而且在这时,大汉中很少有人会对皇帝不敬,毕竟还没有董卓霍乱**之事。

于是王越便成了刘宏在宫外的一个得力助手。

进宫后,刘宏更加低调了起来,仿佛一切与他无关一样,就像旁观者一样看着历史的车轮前进着。

其实刘宏一直在等那件,可以一举摆脱宦官和外戚两大束缚的事情。

汉桓帝永康元年,即167年刘倏以光禄大夫身份与中常侍曹节带领中黄门、虎贲、羽林军一千多人,前往河间迎接刘宏。

建宁元年,即168年正月壬午,城门校尉窦武为大将军。

二十rì,刘宏来到夏门亭,窦武亲自持节用青盖车把他迎入殿内。

第二rì,刘宏登基称帝,改元为“建宁”。

由于此时的刘宏仅仅有十二岁,于是便由如今的窦太后,汉恒帝的皇后窦氏执政,论功策勋,封窦武为闻喜侯;其子窦机为渭阳侯,位拜侍中;其兄子窦绍为鄠侯,迁步兵校尉;窦靖为西乡侯,位拜侍中,掌管羽林左骑。窦氏一家权倾朝廷内外,一时间显贵无比。

窦太后临朝后,复用陈蕃,大小政事,均由陈蕃参与定夺。

陈蕃与窦武又起用了在第一次党锢之祸中受挫的李膺、杜密、尹勋、刘瑜等,使之列于朝廷,参议政事。

同月,以前太尉陈蕃为太傅,与窦武及司徒胡广参录尚书事。使护羌校尉段颎讨先零羌。

而刘宏只是默默的看着历史的进程,如果非要说刘宏干了些什么的话。

刘宏只是和小黄门王甫交流了一下感情,此时的王甫不过是一个掌管宫中杂役的小总管,哪里知道自己的重要xìng,于是在刘宏露出一番亲近后,很是顺利的便投靠了过来。

如今刘宏宫外有王越召集的江湖游侠,此时的王越虽然只有二十多岁,但是其十八岁单枪匹马入贺兰山,只身取羌族首领首级而归,无人敢当其锋。这份英雄豪气,可是很让江湖中人佩服的。

而且在为刘宏召集人手时,王越几乎踏遍了大汉十三州,打遍天下无敌手,不仅将自己的威名传遍大汉,还将自己的对手全都拉入了队伍中。

那些有家有业的,则是留在当地,充当刘宏的眼睛。

没错,这些江湖游侠,便是仿照明朝的锦衣卫。

宫外有了一切顺利的王越,宫内有了将来可以决定胜负天平的王甫,刘宏的心算是踏实了。

于是刘宏便稳坐壁上观,静静的看着宦官和外戚的争斗,因为此时的世族并在朝堂中实力并不大。

二月辛酉rì,葬孝桓皇帝于宣陵,庙曰威宗。

庚午,谒高庙。辛未,谒世祖庙。大赦天下。赐民爵及帛各有差。

同月,段颎大破先零羌于逢义山。

闰月甲午,追尊皇祖为孝元皇,夫人夏氏为孝元皇后,考为孝仁皇,夫人董氏为慎园贵人。

夏四月戊辰,太尉周景薨。司空宣酆免,长乐卫尉王畅为司空。

五月丁未朔,rì有食之。诏公卿以下各上封事,及郡国守、相举有道之士各一人;又故刺史、二千石清高有遗惠、为众所归者,皆诣公车。

同月太中大夫刘矩为太尉。

六月,京师雨水。

秋七月,破羌将军段颎复破先零羌于泾阳。

八月,司空王畅免,宗正刘宠为司空。

汉朝的八月已经很凉快了,如果是早上还会感到一丝寒冷。

刘宏望着东方冉冉升起的太阳,眯了眯眼睛,“九月就是宫廷政变的时候了,呵呵!我倒要看看你们还能不能继续让我当傀儡。”

随即对一边的一个小太监道“朕送你一场荣华富贵,你想不想要?”

那个小太监闻言跪在地上道“谢皇上隆恩。能为皇上效力,是小的的福分。”

刘宏笑了笑,随即冷声说道“呵呵,那就要看你懂不懂得抓住机会了,朕要你去宫外的‘有间酒楼’,告诉那里的掌柜的,九月即是丰收季。明白了吗?”

小太监闻言连连点头,虽然他只是一个小的不能再小了的低层太监,但是他也知道,此时朝廷上,和这皇宫里都在斗。

朝廷的外戚和宫里的十二位中常侍斗的不可开交,如果加入了会胜利的一方,那么封侯是不成问题的。

但是小太监没有资本加入其中,因为他只是皇帝身边的一个小太监。

但是今天他明白了,其实外戚和中常侍们,都可以不去理会,因为他要投靠在这场斗争中,不会失败的皇帝。

没错,虽然汉朝腐朽了,但是天下至少有九成的人,还对其抱有希望,因为这个民族如今便是汉族。与国同名。

说九成一点也不夸张,即便是曹cāo当权时,忠心汉室的至少也有六七成,只不过皆是一些老臣而已,不然哪里有曹丕继位的事情,那些大臣的名望,便能压死他。

花园中的刘宏看着远去的小太监,笑了笑。

这个小太监刘宏已经观察了几个月了,不是任何一方的人,所以刘宏才敢让他传信,最重要的是,这个小太监是个聪明人。

自刘宏登基以来,窦太后执政,重用外戚以及正直世族,大肆打压宦官。

原本有从龙之功的中常侍曹节,只得到了一个长安乡侯。

然而曹节并没有气馁,反而通过刘宏原本的rǔ母赵氏,巴结窦太后。

时至八月,惊闻太傅陈蕃和大将军窦武yù除掉宦官势力,于是与其余的中常侍一同商量对策。

其中便有后世著名的张让,赵忠的十常侍。

最后众人yù发动宫廷政变,于是便找来宫中杂役总管王甫,因为只有王甫手上的杂役太监,才可以拿起武器战斗。

第二章政变

建宁元年,九月初五。

王甫同曹节,张让等十二位中常侍商议了宫廷政变的具体事宜。

回到住处时,王甫才惊醒过来,他万万没想到竟然有人想要政变,但随即便是一阵暗喜,这次可是一个好机会,一次向皇帝表忠心的好机会。

自从投靠了刘宏以来,王甫便一直在想如何让刘宏重用于他,但是苦于没有机会,这次的事情便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王甫岂能错过?

于是王甫悄悄的来到了刘宏的寝宫,对着门口的小太监道“皇上就寝了吗?”

这个小太监正是那rì为刘宏送信的小太监,小太监见是王甫,便道“皇上正在和人商议事情,不过有过吩咐,您要是来了,可以直接进去。”

王甫点了点头,便走进了刘宏的寝宫,而心中则是在想,这皇上在见谁?商议什么事情?

一走进刘宏的寝宫,便见刘宏正坐在大厅内的主位上,微笑着看着自己,而刘宏的身后,站着一个身着游侠服饰的青年人。

王甫来不及多想,便跪在地上道“拜见陛下。”

刘宏没有叫王甫起身,而是笑着说道“王甫,你没有令朕失望,如果你今rì没有过来的话,那么两rì后,便是你的死期了。”

王甫闻言一惊,两rì后?那不是自己刚刚和中常侍等人商议,发动政变的rì子吗?难道皇上还有其它的势力。

想到这里,王甫更加恭敬了,低着头说道“臣惶恐。”(汉朝的宦官也是在臣僚的体系里面)

刘宏摆了摆手道“好了,起来吧!你不便在此多呆,两rì后,你便按照他们说的去做,记住,将朕带到宫外后,便让张让等人去做那些事情,不然朕也保不住你。”

“诺”

王甫刚刚起来,听到刘宏的话后,又急忙跪下应声道。

刘宏见此道“好了,下去吧!”

“诺”

王甫闻言便起身低着头,慢慢的退了出去,比之前要恭敬的多。

刘宏见此摇了摇头,随即道“出来吧!”

“拜见陛下。”

一位五十来岁的宦官从yīn影处,走了出来,跪在地上。

刘宏饶有趣味的打量着眼前的这个人,过了一会便笑道“曹腾啊!你为什么会来向朕说明,你策划的事情呢?”

这人竟然是曹腾,意图发动政变的参与者之一曹腾。

“咚咚咚”

曹腾闻言急忙磕了三个响头,随后抬起略显微红的头颅道“是老奴鬼迷心窍了。”

刘宏起身走到曹腾的身边,将其扶起来,语气平淡的说道“你知道你的做法,会害死你的一家人吗?”

曹腾想起那从夏侯家过继来的曹嵩,不由得流下了眼泪,随即便抹去眼角的泪水道“老奴知道,是老奴鬼迷心窍了。”

刘宏突然叹了口气道“你愿意用你曹腾的名节,换取你曹家百年荣华富贵吗?”

曹腾一听刘宏这话,便知道这是有事情要用到自己,但是此时的曹腾已经没有退路了。

在商议完政变的具体事情后,曹腾便听自己的眼线来报,皇帝正在和一个游侠商议要事,而且他听到了关于自己等人要政变的事情。

情急之下,曹腾急忙赶到了刘宏的住所,幸好曹腾是在王甫之前,不然曹腾一丝机会都没有了。

于是曹腾急忙道“请陛下吩咐。”

刘宏没有说出让曹腾干什么,只是淡淡的说道“以后你就会知道了,希望你到时候不会怪朕,下去吧!记住了,明rì那些事情,让张让他们去做,不然朕保不住你曹家。”

“诺”

曹腾说完便恭敬的下去了。

这时一旁的那位游侠道“陛下,他们要谋害陛下,陛下为何放了他们?”

刘宏闻言皱了一下眉头,随即道“王越,朕问你,你是想当游侠头子,还是正经的官员?”

王越闻言一惊,学成文武艺,卖予帝王家,这是战国时期便传下来的思想。

于是王越恭敬的说道“臣愿为陛下所趋。”

刘宏摇了摇头,这个滑头,真是。。。。。

随即刘宏道“你要是相当官,就给朕好好学学兵法,朝中的事情不是你能明白了,为了不害了你,你千万别参与朝中的事情。还是老老实实的学习兵法,给朕打仗吧!”

“诺”

王越知道这是刘宏在说自己笨,但是王越并没有不开心,反而很兴奋,这说明皇上关心自己,于是对刘宏更加忠诚了。

转眼间,便到了九月初七。

一起床,刘宏便将一封写好的信,交给了那个小太监,“把这封信交给太傅陈蕃。”

“诺”

小太监一大早便觉得今天不是一般的rì子,因为皇上竟然早早的就起来了,而且还将一直不曾佩戴的宝剑拿了出来。

于是小太监早就做好了听从皇上差遣的准备,虽然又是送信,但是他不觉得这事情不重要,反而觉得这是刘宏爱护他,信任他。

小太监刚下去,曹腾,张让等人便一同来到了刘宏的住所。

一同劝说刘宏,让其去西苑玩耍,刘宏自然很给面子的同意了。

一走出住所,刘宏便见,数千宫中杂役手持刀剑站在外面,一见刘宏走出来,急忙跪下三呼万岁。

刘宏摆了摆手,做出一副急着去玩的神态。

曹腾见此便带着人朝皇宫外面走去,走到宫门处,卫尉邓已早已得到了消息,带着百余人站在宫门口道“曹腾,尔等要带着陛下去哪里?”

曹腾和王甫得到了刘宏的指示,自是闭口不言,张让见此,便站出来道“陛下,您回答他吧!”

刘宏看了一眼张让,淡淡的说道“朕乃天子,怎可随意答话?”

张让急的满头大汗,这里是宫门,若是不能快些出去,等窦武等人反映过来,可就惨了。

赵忠自然同样知道此地不宜久留,便拔出宝剑道“冲”

说完,便第一个冲了出去。

“杀”

身后的杂役见此,大喊着跟了上去。

邓已没想到赵忠竟然敢闯宫门,更是在皇宫中杀人,猝不及防之下,瞬间便被赵忠杀的大败。

张让等人见此大喜,急忙带着刘宏冲出了皇宫。

一出皇宫,刘宏便对曹腾使了一个眼sè。

曹腾会意道“张让,咱们已经冲出了皇宫,为了夜长梦多,还是快些解决外戚势力吧!”

张让想了想也是,于是问道“怎么解决?”

曹腾小声道“假传皇上口谕,我去解决陈蕃,你们去解决大将军窦武,只要此二人一死,我等便无忧已。”

“那皇帝??”张让犹豫着说道。

曹腾笑道“不是还有王甫呢嘛!”

“也好,那咱们分头行动。”

说完张让便带着数千人朝窦武府上走去。;

第三章公然械斗欲反呼?

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氏,为官耿直,颇硬项。

汉恒帝时期便担任过太尉,后来因为因犯颜直谏曾多次左迁,这一点令刘宏很是欣赏,但是这些都不是刘宏看重他的原因。

刘宏专门派人给陈蕃送信去的重要原因是,陈蕃家道中落,是一个已经落魄的世家,这一点让刘宏很放心。

其陈家除了陈蕃的祖父担任过河东太守外,便只有陈蕃了,这样的世家,刘宏怎么可能不重用?

不用落魄世家和寒门来压制世家大族,还用谁呢?

言归正传,九月初七的早上,陈蕃早早的便起床,准备处理政事了,要知道如今的陈蕃可是要处理朝中所有政务的。

忽然听到下人来报,说是宫里来人了,陈蕃以为是太后决定要铲除宦官了,于是很是开心的前去见人了。

一见到人,发现自己并没有见过眼前的这个小太监,但是良好的家教,让其平静的问道“不知道,这位小黄门,所来何事?”

小太监从怀中拿出信来,道“此乃皇上亲笔所写,让小的交给太傅。”

陈蕃一愣,皇上给自己写信?

随即便打开信封,边开信封边问道“皇上怎么了?”

小太监看了一眼四周,随即道“被宫中张让等人挟持而去。”

陈蕃一听,顿时大怒,也不顾自己身前之人便是宦官了,喝道“阉人安敢如此,来人,取陈某剑来。”

小太监一听急忙道“太傅,你且看完陛下的信再说,当今陛下乃是雄主,早就安排好了一切,此时若是有人不按照陛下的指示去做,明年的今rì恐怕便是那人的忌rì啊!”

听着小太监的话,陈蕃渐渐的冷静了下来,没错,若是事发突然,皇帝是没有时间写信给自己的。看来无论是太后,还是其余的人都小看了皇上。

随即便看着手中的信:

仲举(陈蕃的字)爱卿:

朕登基八月有余,并未参与朝政,只恐朕年幼,胡乱下令,坏我大汉江山。

然时至今rì,朕不得不为大汉江山挺身而出,六月时,京师周边险成汪洋,朝中大臣何为?依旧私斗耶?

如此之臣,要之何用?今rì乃大汉中兴之关键时刻,万望爱卿行事慎重,切勿为一己之私,弃大汉江山与不顾。

陈蕃放下手中的信,沉默了一会,随即跪倒在地道“臣遵旨。”

小太监见此笑了,他知道,皇帝赢定了。

随即陈蕃对一旁的下人道“来人,备车。某要去太学。”

“诺”

半个时辰后,陈蕃进入太学,随后太学大门紧闭,任何人不得进出。

与此同时,张让等人也和大将军窦武交上了手,由于张让假传圣旨,窦武的部下不明就里,节节败退。

而刘宏这边在张让等人走后,王越便带来了一千游侠,护卫刘宏。

刘宏此时才算是完全安心,随即下旨道“传执金吾董宠前往西苑见朕。”

“诺”

随即刘宏一干人便浩浩荡荡的赶往了西苑,到达西苑时。

刘宏便见董宠正焦急的在门口游荡,一见刘宏到来,急忙跪在地上道“陛下,张让等人意图谋反,臣需调兵平之,容臣告退。”

说完,不等刘宏回话,便起身要走,刘宏见此大喝道“董宠,你放肆。”

王越见此,朝身后的游侠使了一个眼sè,顿时便有数人手持宝剑,拦住了董宠。

董宠此时才看清皇帝身边的众人,随即便是一身冷汗。

虽然董宠当上执金吾是因为慎园贵人董氏的原因,但是自身要是没有相应的能力,也是不行的。

此时的他一看见这架势,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一切都是这个年仅十二岁的皇帝弄出来的。

于是董宠急忙跪在地上道“臣,君前失宜,万死。”

刘宏摆了摆手道“罢了,罢了。先起来吧!”

“诺”

随后刘宏便缓步在西苑中闲逛,董宠则是亦步亦趋的跟在后面,王越,曹腾,王甫三人同样跟在后面。

过了一会,董宠已经完全平静了下来,他知道,今天过后,恐怕就没有外戚和宦官两大势力了。

这时刘宏开口道“董爱卿,(没有找到他的字)京城有多少兵马?”

董宠闻言道“回陛下,京城北军共有三万人马,除少数兵马外,皆在陛下的指挥之下。”

最后一句话,是告诉刘宏,您放心,这三万人全是忠于陛下的,没有向谁投靠。

刘宏自然听懂了,随即问道“窦武大将军,为何有兵力与张让等人争斗?”

董宠想了一下后说道“陛下,大将军掌管天下兵马,且其之前为城门校尉,应该是调动了一千期门军,随后再加上自己府上的私兵。”

“私兵”刘宏嘀咕了两句,刘宏自然知道这私兵可不是什么好事。

于是刘宏朝身后道“王甫,拟旨。”

王甫闻言脸上一喜,这说明皇帝要重用自己啊!随即高声唱诺道“诺”

刘宏站在原地沉吟片刻后道“自高祖以来,大汉每有叛逆皆出自世家之私兵,前有七王之乱,言其为王侯之乱,不可取。只因其国之军队,皆乃其私兵,而今不知是张让反叛,或大将军谋逆呼!然事出之因,皆私兵也!”

“故,令天下世族,将军,官员,富商,民众,皆不得以任何借口赡养私兵。然世族财产需有所保,是故yù养私兵者,需向朝廷报备,不报者!隐瞒数量者!以谋反论。”

刘宏停顿了一下道“命三公同太傅,商议一下。养私兵者,需上交朝廷多少税负,朕以为一名私兵,需交十人之丁税,方可。”

“诺”

董宠听得心中直颤,好家伙这一下都能赶上朝廷半年的税负了。

就在这时,一名游侠跑到刘宏的身前道“陛下,窦武大将军被张让所杀,其族被灭。”

刘宏装着怒不可及的样子道“传朕旨意,中常侍张让等人与大将军公然械斗,妄动刀兵,其yù反呼?着执金吾董宠派兵灭之,抄家灭门。”

“诺”

董宠闻言急忙应诺,他知道这是刘宏对自己的考验,然而董宠的心中却很是悲凉,一句公然械斗,yù反。就灭了两方庞大的势力,这让董宠觉得世道变了,不过董宠很开心,因为赢家是当今皇上,是大汉中兴的希望。;

第四章下马威

“传,太傅陈蕃,太尉刘矩,司徒胡广,司空刘宠并九卿,及御史中丞袁逢”

“诺”

不一会,太傅,三公九卿以及御史中丞,便来到西苑,此时的他们已经知道了今天所发生的事情,不禁感慨,当今皇上,可真是武帝一样的人物啊!

“拜见陛下。”

在太傅陈蕃的带领下,三公九卿拜倒在地。

刘宏并没有叫起,而是淡淡的说道“卫尉邓已何在?”

邓已闻言抬了一下头,随即便急忙叩首道“臣在。”

“朕被张让等人挟持,为何不见你来救朕?”

“臣,臣,臣。。。”邓已满头大汗的说道,可是半天就是说不出什么。

刘宏见此挥了挥手,“哼,幸亏曹腾,王甫,王越三人救驾,不然那张让可就不是和窦武大将军械斗了,而是取朕的首级了。”

“臣等有罪。”

众人急忙叩首请罪。

刘宏把玩着手上的玉扳指,稚嫩的声音不带一丝感情,道“卫尉邓已,玩忽职守,有负皇恩,陷天子于危难之中,然念其年事已高,免死罪,就地革职,抄家。”

“诺”

王越手下的一干游侠轰然应诺,随即便有三百人在宦官的带领下,赶往了邓已的府上。

邓已满脸灰死的叩首道“谢陛下不杀之恩。”

紧接着便被两名小太监带下去了。

在场的众人怎么也没想到,这么一会的功夫,九卿之一的卫尉,便被拿下了。

刘宏没有理会众人的感受,接着说道“王越救驾有功,代为掌管卫尉。其余壮士皆有封赏。”

“谢陛下隆恩。”

卫尉是什么?那是保护皇上安全的,如今让王越代为掌管卫尉,在场了人都知道,此人必是皇帝亲信。

王越则是激动异常,卫尉,那可是九卿之一啊!

“王甫,护架有功,提升为中常侍,掌玉玺。曹腾,护驾有功,封长安县侯。”

“谢陛下隆恩。”王甫曹腾二人闻言跪地叩谢道。

刘宏揉了揉头,随即道“朕自即rì起亲政,为表朕之洪恩,开科取士,天下读书人,皆可报名,通过考试,过着,为吏。不过着,发放路费返回原籍。”

“诺”

虽然这开科取士会瓦解世家的掌控,但是皇dìdū说了这是为了表示洪恩的例外,你要是再不同意,窦武和张让的血可还没干呢!

刘宏想了一下后说道“朕虽亲政,然毕竟年幼,需众爱卿辅佐,因此,除尚书台,改内阁。辅佐朕治理朝政。九卿直接听命于朕。原尚书台官员,赐内阁行走,仍行尚书台之责。”

“太傅陈蕃为内阁首辅,掌管内阁。太尉刘矩,司徒胡广,司空刘宠入内阁,曹腾救驾有功,迁长安县侯,入内阁。朕之旨意,若五位爱卿皆以为不可,可驳回。”

“皇上圣明。”

驳回皇帝的旨意,这是多大的职权啊!想到这里众人便有些兴奋了。

然而他们也不想想,曹腾可能和他们一起吗?

“御史中丞袁逢何在?”

跪在最后面的袁逢抬了一下头,随即便叩首道“臣在。”

刘宏点了点头,道“御史中丞直接听命于朕,秩中两千石,代朕监察天下。可风闻奏事,无有妄言之罪。”

“臣谢陛下隆恩。”

御史中丞原本不过是秩千石的官员,如今一下就成为了位同九卿的职位,怎么能不让袁逢高兴啊!

“好了,朕累了,下去吧!有事明rì早朝奏明。”

“诺,臣等告退。”

建宁元年九月初七,刘宏终于可以施展自己的抱负了,仿照明朝制度,开始缓慢的给这个即将瓦解的庞大帝国换血。

建宁元年,九月初八,早朝。

“拜见陛下。”

百官朝拜,让刘宏心中一阵激动,从今以后,不管成或是不成,这大汉历史上都会留下自己的一笔。

平复了一下心情,刘宏道“平身。”

“谢陛下。”

众人起身后,刘宏便开口道“太常许训可在?”

“臣在”

太常许训闻言急忙迈出队列,跪在大殿zhōngyāng道。

说起这许训,众位看官可能不知道是谁,但是他的侄子大家一定知道,那就是许劭许子将。

刘宏见许训跪在地上,便笑道“不知那科举一事,爱卿可有了章程?”

许训闻言一愣,才一个晚上,能有什么章程?

于是低头道“陛下,由于时间紧迫,臣未能想出具体章程。”

刘宏冷笑了两声,随即道“御史中丞袁逢可有话说?”

袁逢迷茫的走出队列跪在zhōngyāng,心中想“这和我有什么关系啊?”

于是开口道“臣无话说。”

刘宏将头转到一旁,道“太尉有何话说?”

刘矩略一思考,便走出来,跪在大殿zhōngyāng道“太常许训办事不利,未能及时完成陛下的任务,有罪。御史中丞代天子监察天下官员,却不知太常所犯何罪,同样有罪。”

“好,好,好。”刘宏轻轻的拍了几下手,大笑道“看来朝廷中还是有明白人的。”

随即对许训道“季师(许训的字)啊!你昨rì在朕处回去后,便四处闲逛去了,去了太傅家吃了个闭门羹,便去了太尉家,太尉几句话把你打发了,随后又去了司徒家。”

“呵呵,司徒给你讲了一个故事,不知道那个安心做事的故事,你听懂了没有?”

刘宏笑呵呵的一番话,让满朝大臣全都是心中一紧,皇上竟然将事情知道的这么仔细,说不定自己家中就有皇上的眼线。

想到这里,百官背后不禁流出了冷汗啊!

许训则是满脸土灰sè,连连叩首道“臣有罪,臣有罪。”

刘宏摆了摆手,“没收许训家中一半财产,以示惩戒。”

“谢陛下隆恩。”

许训原本以为自己不死也要脱层皮呢!杀鸡儆猴嘛!

谁想到,才是没收一半的财产。真是万幸。

刘宏接着说道“袁逢,身为御史中丞,玩忽职守。降为大司农丞。”

袁逢郁闷的叩谢道“谢陛下隆恩。”

昨rì才升的官,成为位同九卿的官员,谁想仅仅一rì,就成为了秩比千石的大司农丞,还不如之前那秩千石的御史中丞呢!

这时刘宏开口道“侍中刘瑜迁御史中丞。”

“谢陛下隆恩。”

刘瑜没想到这种好事还能砸在自己的头上,于是很激动的跪地谢恩。

刘宏看着满朝的文武道“朕要众卿用心办事,不要三心二意的,朕这一刻说了一件事,那么众卿下一刻就应该想,要怎么将事情办好!不然朕要你们何用?”

“臣等无能。”

刘宏摆摆手道“好了,今rì就到这里吧!目前最主要的事情就是科举,还有各家的私兵情况。明白吗?”

“诺”

“退朝”

“恭送陛下。”;

第五章易子相食

回到寝宫的刘宏,没有看那些堆积如山的奏折,而是对贴身太监李浩道“传内阁太傅陈蕃,太尉刘矩,司徒胡广,司空刘宠,长安县侯曹腾。”

“诺”

李浩便是帮刘宏传信的那个小太监,由于此时整个汉朝除了曹腾和王甫外,已经没有别的中常侍了,所以他这个皇帝的贴身小黄门,很是吃香。

不一会,刚刚下朝,还没走出皇宫的内阁五人便来到了刘宏的寝宫。

一进宫门三步,五人便急忙跪下叩首。

进宫门内多远叩首,可以体现出对皇帝有多尊敬,像后来的董卓,那是大不敬。

刘宏最近两rì习惯了不让大臣起身,便对其进行呵斥,这样可以保持皇帝的权威,毕竟此时的汉朝谈不上什么威震天下。虽然可能会造成后世鞭子王朝的奴xìng。

但是此时这些显然不是考虑的时候,刘宏现在还需继续给自己这个天子,树立权威。

于是五人一跪下,还未开口刘宏便开口道“你等五人可是认为朕之言,全然不算。”

五人闻言紧忙叩首道“臣等不敢。”

刘宏见此接着说道“那你们告诉朕,朕桌面上的奏折是怎么回事?朕不是让你们辅佐于朕吗?朕设立内阁是干什么的?就是让你们帮朕处理国事的,一会儿,将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