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草根霸三国-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是面对如此成就,刘虞和公孙瓒自我膨胀了,都自认自己的功劳大,这是二人开始不和的表面原因;决定二人分道扬镳的深层次原因就是二人的品性和修为、以及民众对他们的态度:常年的厮杀使坚韧勇敢的公孙瓒后来变得性格残忍,睚眦必报,他又没有高尚的政治信念,以至于在战争劫掠中日益贪婪,残害百姓;而刘虞本身笃信儒家的仁道,崇尚文治,深信以德服人。随着幽州的局势越来越稳定,民众都需要刘虞这样的仁义领袖,而不需要公孙瓒那样记过忘善,睚眦必报的猛将了。
如此,面对民众发自内心的拥护的态度,刘虞越来越怡然自得。得到各阶层拥戴的刘虞,越来越觉得公孙瓒是自己执行兴州大计的、实现政治理念的绊脚石;而失势的公孙瓒面对民众有奶便是娘的心态,就是认为民众得鱼忘筌忘恩负义,认为刘虞是过河拆桥。如此,二人的关系发展成为有你没我水火不容的对立形势。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对刘虞和公孙瓒走到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这个地步,各种直接或者间接原因都了如指掌的刘安,他是无法向刘虞说清楚这些真相。他怕忠言逆耳儿,无端惹起主子的不快,甚至对自己的不满,以至于影响自己的现实利益,万一刘虞恼怒,对自己下毒手,他十几个妻妾数十个二女怎么办?……
顾虑到身家性命,刘安也不敢对刘虞说出自己的内心的真实看法,平时里只顾对刘虞阿谀奉承,尽挑刘虞爱听的话……老谋深算的刘安深知“伴君如伴虎”的真理。当然,刘安的人品值得商榷,但也不排除他有真知灼见:他知道稳定繁荣的幽州需要一个人能具有刘虞的仁心和公孙瓒的勇猛,这样的人物是当今天下急需的……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要想有尊严,要想繁荣昌盛,都需要代表文治的胡萝卜,也要有代表武治的大棒。二者缺一不可,缺少文治,便会陷入穷兵黩武的沼泽;缺少武治,就会形成生活型的结构,人人活在攀比的环境里,陷入无休无止的内乱中……总之,缺少一个毂辘的战车跑不动,少了一个翅膀的雄鹰也飞不起来,哪怕志向再大,环境再好!
这是刘安目光闪过失落的原因。这种失落来源于他对稳定富贵日子的珍惜。当然刘安内心深处还有疑虑和担忧,不过这种疑虑和担忧不露于声色罢了。这种疑虑和担忧来自于他对刘虞的了解:自从他跟随刘虞进驻幽州后,仁义厚道的刘虞心志开始变化了。刘安深知,刘虞的心志变化是受乱世的影响……如果刘虞的心志不能实现,等待他们的将是万劫不复的境遇!
太史慈听完刘安的言论,便愤恨的说道:“这公孙瓒太把自己当回事了,莫非他吃了雄心豹子胆,居然敢公然和太尉对抗?对待这种人,太尉就应该以军法惩治,以免养虎为患啊……”。
太史慈知道:此时自己听到刘虞一方的机密,再不表态,那自己真就成了睁眼的瞎子了。
“呵呵,太史将军真是慧眼如炬!”,刘安喝了一口茶,放下差距对太史慈大加赞赏说道:“所以啊,后来太尉才以公孙瓒的名义召集天下诸侯组成讨逆联盟军,借助征讨叛军西凉军团的契机,把公孙瓒的军队调出幽州地界……可惜的是,在关键时刻,袁氏兄弟内讧,导致公孙瓒安然脱出重围!哎,长安一役,我方也被公孙瓒暗算折损一名超级猛将和二万多盟军戎狄将士……”。
根据刘安的语气,太史慈判断出:即便太尉刘虞和袁氏兄弟之间有不可告人的秘密,但是翼州牧袁绍也没有把长安一役的实情通报给刘虞,比如曹操拥有的新式武器连发式抛石机,比如是曹操一方出力攻破了长安的城池,比如是太史慈“击杀”袁绍麾下猛将颜良,帮助公孙瓒顺利通过洛河石桥……
袁绍出于某种目的,刻意将这些真相隐瞒了。身处密室,和刘虞当面而坐,倾听刘安的一面之词,太史慈体会刘虞一方和公孙瓒一方的说辞,他分析总结出二者的不同:一是公孙瓒的思维焦点都聚集在幽州地界,而刘虞的心思和视觉并不局限在幽州地界;二是即使二方矛盾积怨很深,但是公孙瓒一方没有消灭刘虞的意图,或者说开始没有;而作为外来者,刘虞一方却想把公孙瓒置之死地而后快,由此刘虞一方才使出调虎离山借刀杀人之计……
刘安提到在长安城折损的军力,刘虞的脸色顿时悲戚起来。太史慈则是怒不可遏的骂道:“这公孙老狗实在可恶,这样凶残的角色,是可忍孰不可忍啊……太尉,你要替幽州的民众着想,早早铲除这样穷凶极恶之人!”。
太史慈装腔作势在口中辱骂公孙瓒,同时在心里不停的向公孙瓒道歉:对不起啊,蓟侯,本将此时不辱骂你,就无法取得刘虞的信任啊……
第一百三十一章 偷袭战蓄势待发
太史慈的怒骂顿时令刘虞精神振奋起来,他目光寒光一闪,感叹的说道:“太史,本座也想早日铲除公孙瓒,将其势力连根从幽州地界拔起……但是即便公孙瓒在长安一役折损一半的将士,他最终还是率领一万多军队返回幽州!……”。
说到此处,刘虞猛然站起身体,他抬手把破帽子拿掉扔在桌案上,而后,他疾步走到北墙,他站定身形,手指着悬挂北墙上的军事地图,慷慨激昂的说道:“太史,自从公孙瓒率军从长安返回幽州,我方又紧锣密鼓制定针对公孙瓒的策略……如今,有了太史将军的加盟,我方制定的策略成功的几率大大提高!太史将军,你也有知道公孙瓒一方有二名超级猛将,但是我方与之相比,却是胜在兵多将广,盟友众多:半年以来,本座聚集青州平原郡和幽州地界豪门大户的族兵,加上本座的嫡系军队,如今至少也有五万的人马。当前,为了配合我方的行动,北方戎狄已经集结三万骑兵进攻飞龙岭,同时本座的盟友翼州牧袁绍也派遣麾下猛将鞠义率领先登死士营以及二万翼州军也进驻幽州地界;而公孙瓒一方面临二线作战,未免捉襟见肘,万分危急之下,他只能派遣麾下超级猛将赵云率领白马义从驻扎飞龙岭,借助飞龙岭军事要塞抵御三万戎狄骑兵的进攻;而面对翼州军的进攻,公孙瓒此时拿什么去抵挡呢?尤其是在太史将军遭宴会上大闹一番,公孙瓒麾下猛将田楷又负气率领六千将士远赴居庸关……哈哈!”。
刘虞说到这里,想象到公孙瓒焦头烂额犹如困兽的狼狈模样,便情不自禁仰天狂笑,同时对着太史慈翘起大拇指。太史慈故作不好意思的低下头。太史慈心想:刘虞,你就得瑟吧,不到最后,鹿死谁手还是个未知数来……
作为对手,刘虞和公孙瓒都不知道对方到底如何按照计策部署兵力,而作为第三方,太史慈对双方的高层核心机密,到这个时候,可以说是了如指掌:自从刘虞和公孙瓒产生矛盾后,刘虞一方是处心积虑想把公孙瓒的势力铲除,从幽州地界连根拔起;而公孙瓒一方开始没有消灭对手这个狠毒的念头,但是随着刘虞一方咄咄逼人的态势,二方之间明争暗斗的升级,为了自保,公孙瓒一方也开始想法设法消灭刘虞了。总而言之:刘虞一方之主动进攻的,公孙瓒一方是被动防守的。
公孙瓒也亲口告诉太史慈:公孙瓒一方是不想和刘虞为敌的,即便有主场作战的优势,公孙瓒一方也是无法和刘虞一方抗衡的,更别想一口吞掉刘虞的势力……毕竟沽名钓誉的刘虞在幽州翼州乃至徐州德高望重,没有哪个诸侯不给他面子,当初由于拒绝袁绍等人推荐其当皇帝,更是以品德高尚忠心卫国名扬天下,如果公孙瓒一方强行攻打刘虞一方,肯定会遭天下之人的唾弃!
可是人无伤虎意,虎有吃人心。一攻一防之间,双方就要决一死战了。按照刘虞说法:公孙瓒一方兵力分散,将帅不和,不堪一击,但是事实呢?至少作为参与者又是旁观者的太史慈不这样认为:刘虞一方是集中优势兵力倾巢而出,以席卷天下之势、以雷霆一击进攻公孙瓒;但是公孙瓒一方也是运筹帷幄化劣势为优势,采取“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谋划策略。
到底是十面埋伏厉害,还是破釜沉舟背水一战能笑到最后?这个答案,将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揭晓!
等刘虞激情四射的发骚完毕,太史慈看着稳操胜券的刘虞诚恳的要求道:“太尉,卑职也想在摘星宫拥有一处住所……”。
“呵呵,太史,你可以在摘星宫尽情挑选一处住所……”,刘虞出声打断太史慈的言语,大包大揽说道。
“卑职拜谢太尉的恩准!”,太史慈装模作样对刘虞趴伏跪拜,一副感激涕零的模样。刘虞这样对待他,说明已经彻底把他当心腹了。
“太史,明日起你就要随本座出征蓟城,至于在摘星宫选择住所的事宜,你就交给你的侍卫打理吧!”,刘虞看到太史慈如此尊重自己,便愉悦的对太史慈嘱咐说道。
按照刘虞对太史慈的要求:刘虞只需要太史慈带领少许军队跟随自己出征,毕竟太史慈那点兵力禁不住折腾的。刘虞派给太史慈的任务,就是令其和公孙瓒单打独斗,如果公孙瓒敢现身战场的话!
如今又太史慈保驾护航,刘虞也敢亲自率领军队进攻蓟城了。如果没有太史慈这等超级猛将做保镖,文士出身的刘虞只能乖乖的呆在大后方,遥控指挥参与前线作战的军队。
刘虞和颜悦色的同意太史慈的要求,当面赏赐给太史慈一方自由出入摘星宫的金龙令。摘星宫虽然在今日正式对外开放了,但是没有刘虞亲发的金龙令牌,也是不能随意进入摘星宫的。
太史慈拿着金龙令牌离开摘星宫,施展绝世身法直奔燕京城而去。来到燕京城,太史慈把金龙令交给燕云四骑,令其将自己平时起居的生活用品送往摘星宫。表面看起来,燕云侍卫领着百十名将士是押送生活用品到摘星宫的,实际上太史慈已经交待他们:尽量在摘星宫多停留一段时间,一定要想法设法守住鸿沟上的铁索木板桥,一定要保护好几艘铁皮船。太史慈背地里的嘱咐,才是他们到摘星宫的真实的目的。
太史慈送走燕云四骑一行人,便来到太尉府。在太尉府的客房,太史慈将就一夜,静等太尉刘虞从摘星宫返回来。翌日午时,刘虞才在文官武将的簇拥下从摘星宫返回燕京城。在太尉府地议事厅堂,在众人的注目下,刘虞神闲气定的阅览堆积在桌案上的密报,这些密报都是来自蓟城,有关公孙瓒一方的。
此时,有资格阅览这些密报的还有太尉府总管刘安和幽州第一豪门宗主黄流。三人先后阅览完密报,刘虞还是一脸的平静,而刘安则是脸露诧异之色,而黄流则是一脸的喜悦和兴奋。
这种喜悦和兴奋令他昨夜在床榻之间的奋战产生的疲劳一扫而光,他对刘虞施礼拱手,而后目光炯炯的巡视在座之人,朗声说道:“太尉,诸位兄弟,目前大战一触即发,而公孙瓒一方将帅不和,形同一盘散沙,公孙瓒本人焦头烂额,他麾下将士士气低迷,公孙瓒一方从上到下惶惶不可终日。哈哈,据密报显示:自从在公孙瓒府邸宴会上,太史将军拒绝公孙瓒的拉拢,失宠的田楷率军离开蓟城后,公孙瓒本人便狂性大发:接连几日,他居然打残数十个校尉……如今,丧心病狂的他又把牧侯府周围的民众统统赶走!哈哈,此时,公孙瓒已经成了惊弓之鸟啊……”。
黄流猛烈抨击公孙瓒的弱点和数落公孙瓒的劣势的言论,立即激起同伴的血性和威风。大部分人开始肆无忌惮的大笑起来,那情形仿佛敌首公孙瓒已经被诛伏法一般。老谋深算的刘安并没有感到丝毫的轻松和快意,他总觉得哪里有点不对劲。可是他没有仗义执言的习惯和勇气,尤其是他体感到刘虞平静神色背后的愉悦。他更不敢说出不合时宜的言论来,他只能说些顺势应景的话。
“太尉,黄宗主,诸位,兵法云:兵贵神速,出其不意!既然我方已经拉拢到把守南城门将领,我方就应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对公孙瓒的进攻,给公孙瓒毁灭的打击!”,刘安等众人的快意宣泄的差不多,这才向众人说出自己的建议。
众人闻言,纷纷正眼看着刘虞。刘虞双手扶着桌案,含笑对众人说道:“诸位,刘总管所言极是,兵法所云:不动如山,侵略如火!既然公孙瓒自取灭亡,我方就仁义的送他一程!……传本座的命令,一个时辰后,集结兵力全速开往蓟城!”。
“喏!”,众人拱手齐声应允道。数十人的声音聚集在一起,动静直如炸雷一般。
第一百三十二章 置之死地而后生
之后,刘虞刻意嘱咐太史慈一部只需出动数百兵力即可,由此可见刘虞对太史慈的体恤爱惜之情。与其他将领和宗主相比,太史慈的三千多兵力显得太寒酸了,而且是军纪涣散散兵游勇的那一种。
由于高顺苏尔曼带领麾下将士的刻意伪装,以至于刘虞等人错误的认为:太史慈只是武技出众的一介武夫而已。根本不懂行军打仗带兵之道,毕竟太史慈的年纪在哪里摆着。
一个时辰后,三万大军偃旗息鼓从燕京城校军场向蓟城方向开拔。太尉刘虞端坐在古式战车上,总管刘安和宗主黄流分别跪坐二边,而太史慈则是骑着万里沙和古式战车保持同一速度前行。
三万大军,就数太史慈这一块的方阵独具特色:即便是一般的族兵方阵都能保持最起码看起来齐整的阵型,而太史慈身后的六百骑兵则是横七竖八的,标准的曲线方阵。如果不是太史慈武技超群,刘虞顿然不会重用太史慈的。如此一来,也有好处:刘虞会被太史慈的表象迷惑,他会认为太史慈很好对付,只需用美女和财物就能喂饱太史慈,就能获取太史慈对自己的忠心。
临出发前,刘虞还特意对太史慈透露:进攻公孙瓒,除掉眼前的三万大军以外,其他郡县还有数万族兵也向蓟城聚集。自己一方已经形成对公孙瓒十面围攻的态势。
照刘虞的说法:公孙瓒已经是处于众叛亲离的穷山恶水的境地,公孙瓒本人已经精神崩溃神志不清,已经成为瓮中之鳖,插翅难逃了。
一路上,潜行的大军还真碰到一拨接着一拨逃难的民众。通过刘虞一方将士的盘查,刘虞最后获悉:失去理智的公孙瓒唯恐别人暗算他,便丧心病狂的将蓟城中心区域的民众驱逐……如果不是公孙瓒手段歹毒暴…力,谁愿意背井离乡啊。
刘虞前锋部队顺利和守城的军队接上头,守城的将领命令麾下将士快速打开城门。趁着夜色的掩护,刘虞大军悄悄进入蓟城,向公孙瓒的府邸蜂拥而去。
此时,公孙瓒在做什么呢?他真如情报所说的失去理智陷入丧心病狂的境地中?蓟城牧侯府邸,灯火通明的密室里。公孙瓒和心腹幕僚关靖正埋头看着桌案上的地图。自从太史慈从蓟城返回燕京城,一连数天,公孙瓒本人就没有离开密室。
一股肃杀紧张的气氛弥漫在密室中,长史关靖手指着地图,对眉宇紧皱的公孙瓒说道:“蓟侯,三天以来,北方戎狄数万大军已经发动对军事隘口飞龙岭进攻,前方战事相当惨烈,赵云率领的二千白马义从,已经折损三分之一。所幸的是,故作服气外出的田楷秘密分兵一半,前往云龙岭支援,才挫败戎狄军队嚣张的气焰……”。
公孙瓒注视着地图中云龙岭的位置,沉默中点点头。云龙岭乃是幽州通往北方戎狄部落的咽喉要道,一旦失守,戎狄骑兵半日就能抵达燕京城。连自己麾下装备优良武技精湛的白马义从,镇守云龙岭,抵御戎狄军队的进攻都有点吃力,可见戎狄的进攻该是多么的疯狂和凶猛啊。
关靖看着眉宇稍微舒缓的公孙瓒,又把手指从地图上幽州北方的云龙岭移到幽州西边的区域,他咬牙切齿的对公孙瓒说道:“蓟侯,翼州牧袁绍派遣进攻幽州的军队已经连下二座县城,此时,我方也没有多余的兵力增援西边的战事,如果紧靠地方族兵抵抗冀州军,估计十天后,翼州军便一路攻下途径的郡城和县城,兵临蓟城下……同时,据燕京城的细作回报:老狐狸刘虞已经兵发蓟城,估计此时,他们已经顺利通过南城门了……”。
公孙瓒听到这里,一点没有感到沮丧,他反而亢奋起来,在他认为:如今他和太尉刘虞从开始和睦的关系走到今天刀兵相见的地步,自己也有很大的原因。当太尉刘虞刚来幽州时,公孙瓒就应该以地方诸侯霸主的身份强压刘虞,以先小人后君子的策略,令其不能顺利出头。可是实际上,公孙瓒以君子礼遇对待刘虞,结果任其在幽州地界势力做大,逐渐形成一山不能容二虎的局面。
当然,也由于二人之间的关系不断的恶化,刘虞使出调虎离山借刀杀人之计,公孙瓒也体感出来刘虞的心志不小……而这种感觉,只有产生矛盾的当事人知道,就向二个人面对盗窃案,只有这二个人知道到底是谁下手偷窃的一样。如今,公孙瓒就要找出刘虞“志向远大”的证据,证明刘虞是邪恶的,自己才是正义的。
而刘虞的声望如日中天,公孙瓒不好明目张胆与其作对,只能见机行事,示弱诱敌深入!而后在生死决战中,一举击溃对手!
“好吧,今天就是本牧和刘虞决一死战见真章的夜晚!希望,刘虞不要太脓包啊……”,公孙瓒目中精光一闪。在公孙瓒眼里,不论刘虞怎么联盟北方戎狄,不论刘虞和翼州牧袁绍之间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约定,刘虞都是外强中干的银样镴枪头,中看不中用;在公孙瓒心里:不论自己面临怎样的内忧外患和迫在眉睫的危机,不论刘虞拥有多少豪门宗族的鼎力支持,不论刘虞的兵力有多少,刘虞都是纸老虎。
公孙瓒一方的内忧外患和迫在眉睫的危机,都是自己因势利导策划的,一句话,这种险境还都在公孙瓒的掌控之中;至于有那么多的豪门宗族支持刘虞,这也说明那些豪门宗族就是公孙瓒的敌人,只要渡过眼前的危机,公孙瓒以后就可以有的放矢整顿地方的次序了。
至于刘虞拥有的数万兵力,公孙瓒更没有放在眼里:刘虞的数万兵力一大半都是豪门大户的族兵和新招募的新兵,这些族兵和新兵根本没有经历过血与火的考验;就是刘虞从京城带来的御林军,也没有经历战争的洗礼。总之,刘虞的军队根本没有什么战斗力。标准的纸老虎,徒有虚表而已。
所以,虽然处于劣势之中,公孙瓒反而是一副稳操胜券的轻松模样。如果太尉刘虞知道公孙瓒心境如此轻松,估计能把刘虞气的六神无主七窍生烟……在刘虞的意…淫中,他觉得公孙瓒应该是焦头烂额,惶惶不可终日,最起码也是困兽犹斗做垂死挣扎那种。
一会后,便有侍卫来到密室向公孙瓒禀报军情:“蓟侯,刘虞的先锋军队已经行进到距离侯府一千米!我方隐匿在城外的六千将士也已经通过地道进入侯府!另外四千骑兵在单经将军的率领正在迂回赶到南城门……”。
“嗯,传本侯的命令:令隐藏侯府的将士们做好随时应战的准备!”,公孙瓒神色平静的对侍卫命令道。
“喏!”,侍卫声音洪亮的应允道,而后起身快速离去。公孙瓒站起身体,对关靖说道:“关长史,你去密道出口安排潜入府邸的将士,本牧亲自指挥战斗!呵呵,本侯到底看看是刘虞如何摆脱‘被关门打狗’的境遇!”。
“喏!”,关靖起身拱手应道。二人一前一后走出密室后,关靖在四名侍卫的保护下,和公孙瓒分道扬镳直奔地道出口而去;而公孙瓒在二名侍卫的护送下直奔府邸中最高的瞭望塔走去,这座瞭望塔也是近日秘密修建而成。
公孙瓒粗暴的将侯府周围的民众驱赶后,可是花费大力气将在侯府内外建造了很多的防御设施。这些隐秘的防御设施马上就用来侍奉刘虞的将士了。
第一百三十三章 牧侯府固若金汤
夜风习习,夜空乌云密布。这样的天气最适合夜袭战了。刘虞的弟弟刘泰率领四千先锋骑兵,悄悄行进到距离公孙瓒府邸的千米处。在这个地方;刘泰指挥骑兵暂时停止进军;等后面的步兵潮涌而至;刘泰命令其他将军兵分三路穿过大街小巷,迅速将公孙瓒的府邸团团包围。
刘泰率领一千骑兵和近万步兵静立原处,刘虞刘安黄流等人在太史慈的保驾护航也来到他们的后边。等他估摸其他三路部队差不多就要进入战斗的位置,在刘虞的授意下,他便大手一挥,率先发动进攻。如此,也是保证剿灭公孙瓒后,他一方能获得首功。
在大军行进数百米后,便遇到公孙瓒一方的巡逻兵。百十人组成的巡逻兵最后只有十余个士兵脱身而去,刘泰一方也付出付出百十人的性命。只是由于人数的衬托,刘泰只看到全歼对方,而忽视了己方的伤亡。他更不知道,那些死去的敌人都是监狱里的死刑犯。这些死刑犯,公孙瓒可是给了他们一笔丰厚的安家费。临死前,能有性命换取到钱财,能照顾父老双亲,这些死刑犯能不慷慨赴死吗?
这些死刑犯的牺牲,令敌军上下欣喜若狂,刘泰本人更是一马当先冲在队伍的前边。他的视线里,公孙瓒二个个足球场大小的府邸沉寂在黑夜里,仿佛酣睡的野兽一般安静。正对官道的大门,顶端悬挂四个火红的灯笼。四米高的大门下,是七级台阶。台阶二侧是雄伟的石狮子,不过此时二个三米高的石狮子也陷入了沉睡。大门二边的院墙也有四米高,黝黑的墙体,在数百米以外,也看不出有什么异常。
不过当刘泰一马当先冲到距离公孙瓒府邸一百米处,刘泰感觉身体陡然一轻,而后他连人带马落入深达五米的陷阱中。刘泰还没有来得及尖叫,紧随其后的十余个骑兵也先后掉入陷阱中,尘土飞扬中,一阵凄厉的人和马的惨嚎惊破了夜空。
等后来的骑兵勒马,控制战马向二边减速奔跑。后边的步兵开始大眼瞪小眼的看着骑兵面前的鸿沟陷阱。在距离公孙瓒府邸百米处的区域,居然是宽达五米深五米的鸿沟。鸿沟底部不用看,肯定倒插着削尖的圆木桩。那先后掉下去的骑兵,连人带马都被尖木桩刺穿了身体。人和马在黑暗的深坑里痛苦的呻吟。
就在刘虞的前锋军队站在深坑陷阱便迟疑时,忽然四米高的府邸院墙上冒出一排排弓箭兵,一百米的距离正是普通弓箭手的射程。嘭嘭的松弦声,数百只箭矢便离弦破空而来,一阵“呜呜“的呼啸声后,数百支箭矢便射中站在深坑边缘的将士。中箭者不是一头从马上摔落,就是手捂着中箭的部位缓缓瘫软地面上。
当其余的将士惊恐后撤时,一百米开外的院墙上又换上臂力奇大的弓箭手,这些弓箭手的射程能达到150米,其间还夹杂中级武者修为的弓箭术,他们能把箭矢射到200米的距离。
由于敌人队形密集,这些弓箭手根本不用集中精神瞄准,只是快速做着射箭,张弓搭箭的机械动作,无情的射杀敌人。
公孙瓒府邸主门如此情形,其他三个副门也是如此的情形:刘虞的军队水银泻地而来,犹如潮涌一般而退。这一来一去之间,刘虞的军队便折损数千将士。
已经坐着古式战车来到前沿阵地的刘虞等人看到将士不进反退,而且还是惊恐万分,他们感到疑惑。当身披青色披风的将军向刘虞等人禀报前沿阵地的情形,刘虞等人才瞬间明白:原来公孙瓒也没有坐以待毙,公孙瓒也在暗地里紧锣密鼓布置防御的工事……当然他们也明白:怪不说公孙瓒要把府邸周围的民众驱赶出蓟城,怪不说他们事前没有掌握最近几日有关公孙瓒府邸附近的情报,原来都被公孙瓒封锁了……
而太史慈听闻公孙瓒居然把府邸周围的街道都挖成五米宽五米深的陷阱,他也是暗自佩服公孙瓒真是果敢勇猛,真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气魄啊。
此时,青色披风将军脸色苍白的盯着端坐古式战车上的刘虞,静等刘虞的命令。而刘虞面对出师不利,突然被公孙瓒打个闷棍,一时还没有反应过来。跪坐刘虞面前的刘安,则是一副沉思的模样,刘安在思考,而不是思考眼前的挫败,他在腹想:根据敌我双方第一轮交手,他判断出表面无所事事陷入内讧的公孙瓒一方,其实在背地里已经倾力准备迎敌的措施和设施。虽然敌我兵力悬殊,但是公孙瓒的军队都是身经百战的铁血将士,而刘虞一方的将士都是没有经历过真刀真枪的战斗的,即便他们装备优良武器精良,就是平常的剿匪战斗,刘虞都是指派公孙瓒一方去完成的。由此,刘虞的军队,从地方族兵到皇宫特有的御林军,实际的战斗力确实值得商榷!
当刘安想到这里,他不由得留心观察周边的环境:以公孙瓒府邸为中心,方圆三里的民众都被驱逐出城池,由此方圆三里的区域成为无人区,空宅空院遍处都是。这样的情形开始阶段也许有利于公孙瓒一方秘密布置防御设施,但是后期更有利于进攻方。因为进攻方不必担心有敌人隐藏在民居,暗地里下黑手……公孙瓒肯定想到这里个利弊,那他为什么还出此下策呢?也许公孙瓒真被灭顶之灾的险情搞的惊恐不安了,也这样才能解释公孙瓒为什么不按常规出牌的原因了。
刘安想到此处,这才不再疑窦丛丛。而此时,矢志消灭公孙瓒的黄流一番抓耳挠腮后,便急切的对青色披风将军说道:“张将军,你火速分兵去民宅,拔掉屋顶,获取顶梁木柱,用木柱架在鸿沟陷阱上,而后铺上门板……”。
刘虞听到此处,也是焦急的对张将军命令道:“张将军,就按黄宗主的计谋去做!”。张将军“喏”一声后,他转身又把刘虞的命令下达给传令兵。几名传令兵领命后,便把纵马急速奔向其他区域,把刘虞的命令传达给各处领军的将领。
刘虞采纳黄流的建议,解决当前的危机后,心情轻松的他又忧虑的说道:“哎,我方此时拔掉民众的房屋,那以后他们回来住在哪里啊……”。
刘虞为己方扰民的行为感到痛心疾首啊。
“哦,太尉,这个好解决啊……”,黄宗主拱手向刘虞劝慰说道:“太尉,只要我们顺利剿杀元凶公孙瓒,战后,官方出资再为民众建房。呵呵,由此,还有助于太尉聚拢民心啊……”。
“然!”,刘虞抿着嘴,目光柔和的看着黄流颔首应道。而太史慈看到二人的表现,差点呕吐:二人明明没有把民众放在心上,只是全心全意关注自己的利益和形象,这种表里不一的言论,令忠诚耿直的太史慈不能接受。但是现实是:如刘虞黄流这等人物,平时只要作作秀,就能获得民众的认可,树立爱民如子的崇高形象。
尼玛,真恶心……面对如此荒唐操蛋的现实,太史慈只能在暗地里臭骂。当然,通过黄宗主临战的表现,太史慈也看出黄宗主是多么想将公孙瓒置之死地而后快啊。只要有利于自己,他什么歹毒的主意都能想出来啊。
一时片刻之后,刘虞一方近二万将士不再冲锋陷阵,而是华丽的转身成为泥瓦匠,开始奋力和民房民舍战斗起来。半个时辰后,通过他们的努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