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草根霸三国-第1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时,周瑜闪身来到房门,而后将一个黑衣人领到房间的屏风后面。床榻上的蒋干,自然是凝神偷听啊。
由于周瑜和黑衣人交谈声音很小,即便夜深人静,即便蒋干凝神偷听,他也只能隐约的听到二人交谈的内容。
黑衣人的声音,蒋干听不清楚,但是周瑜的回话,蒋干能听到。黑衣人一番私语后,酒醉状态的周瑜便回应道:“……什么?春季,曹军有可能在三个……发动全面……”。
“嗯,你要把孙侯的意思……告诉他们……到时候,……均分荆州……”周瑜卷着舌头,声音时高时低的说道,“……只要我们双方合作的默契……赤壁战场,我们会……胜利的……”。
最后,黑衣人又悄悄的离开。周瑜好像在屏风后面看书信。一阵青烟从屏风后面传来,蒋干嗅闻到纸被烧焦的味道。等屏风后面的灯灭后,周瑜步履轻松的回到床榻。临睡前,周瑜又试探蒋干一下,蒋干则是伪装的很好。
等周瑜入睡后,蒋干故作解手起身离开床榻。五谷轮回之所正好经过屏风地点。蒋干闪身进入屏风后面,而后借助月色,他便看到香炉中还有半截纸张。他想都没想,便把半截纸张藏在身体最隐秘的地方……
翌日清晨,蒋干推脱掉周瑜的盛情挽留,匆匆返回曹军营寨。周瑜送走蒋干后,便在第一时间去探望黄盖。黄盖眼前周瑜走进的自己营房,他便从床榻上挣扎起来,想拜见周瑜。
周瑜闪身来到床榻,他看着吃痛的黄盖,他明亮的眼睛便蒙上一层雾气。周瑜稳定一下翻涌的情绪后,便对黄盖说道:“黄老将军,让你受委屈了……黄老将军,是不是诸葛先生让你在本将的宴席上那一番说辞的……”。
黄盖听到周瑜一下下便揭穿自己出格言行的隐情,他吃惊的看着周瑜。周瑜含笑不语,就是等着黄盖确定的回答。接下来,黄盖就把其中的隐情一五一十的告诉周瑜说道:“周都督,你猜的真准啊。当蒋干前来探望你时,得知情况的诸葛先生便私下里找到我,他就让我上演‘苦肉计’……当时,我也不愿意答应诸葛先生的计谋的,但是诸葛先生告诉我:主要我敢演,即便周都督不知情,周都督也会积极配合我的……于是,我才敢在都督的宴席上大放厥词的……”。
“呵呵,这诸葛亮的谋划真是天衣无缝啊,就连本将自己和好友都被他算计进去了啊……”,周瑜语气舒缓,但是他灿如星辰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寒光。
接着,周瑜又把昨夜的事情告诉黄盖:由关羽扮作黑衣人夜访周瑜,万般无奈之下,周瑜只好顺着诸葛亮的意图,把自己好有蒋干也拉进下水了!……当然,即便诸葛亮没有和他事前商议,周瑜也能从黄盖异常的表现中,推断出这是“苦肉计”的前奏和节奏啊,当然诸葛亮的谋划并没有到此为止,紧接着诸葛亮又让关羽和他演出“双簧”的精彩好戏……当然,这一切都是为了让黄盖当上“超级卧底”的准备!
周瑜身在黄盖的面前,他的思绪已经四飞了:此时,他都能想到,当蒋干把半截纸张递给曹操后,曹操盛怒的表情……想到此处,周瑜嘴角露出一抹微笑。好久喽,周瑜都没有如此轻松愉悦了——看见别人倒霉,幸灾乐祸的那种!
当然,周瑜心中的一个“结”也越来越成型了,这个心结让他惴惴不安啊。隐约模糊中,他仿佛看到:一个强大的势力倒台了,一个势力随之强悍的崛起了……怎么才能防止另外一个势力强势的崛起呢?
为了江东孙氏集团百年的基业,周瑜不得不深入的考虑啊。此时,江东有几个人能看到这个隐患呢?估计包括孙权本人都看不到啊……那一刻,周瑜也感到深深的孤独啊。当然身负超级谋士的智慧,思维缜密的周瑜也能进而想到:看到问题,并不是意味能解决问题!这是二码事,就像互相深爱的二个人,未必能在现实中最后走到一起,走到一起也不意味着能厮守一生……
再说蒋干。前往江东水军营寨,试图劝降周瑜归顺曹操,是蒋干自己主动向曹操请命的。在蒋干认为:此时江东地界外有曹操三路大军围攻;江东地界内部暗杀不断,总而言之,江东地界已经风雨飘摇。这个危机形势下,蒋干以为能劝降周瑜。结果他和周瑜见面后,周瑜根本不让谈及有关现实的话题,否则二人的友谊就此搁浅了……
虽然没有如愿劝降周瑜,但是江东水军营寨一行,蒋干也不是无功而返啊。蒋干返回曹军营帐,便急匆匆向中军营帐赶去。此时,曹操的中军营帐安置在楼船上。
卫兵把蒋干领进楼船的一层船舱中,曹操正在阅览来自各地的通报。蒋干向曹操施礼跪拜后,便喜忧参半的对曹操说道:“魏王,属下无能……”。
“呵呵,蒋先生,不用多说了!本王已经猜到结果了……”。曹操放下手中的通报,微笑对说道。而后,他招呼蒋干入座。善于察言观色的曹操,搞不懂蒋干的脸色为啥喜忧参半?有啥喜事呢?莫非蒋干真把周瑜劝降了?不可能啊,除非孙氏家族凭空消失了,也只有那个情况,周瑜才有可能归顺啊……
蒋干听从曹操的吩咐,跪坐在列席。随后,蒋干激动的对曹操说道:“魏王,周公瑾滴水不进,属下没能将之劝降,但是滞留在江东水军营寨一天一夜,属下还是获得一些重要的情报:一是江东的老将黄盖和周公瑾闹翻了,在酒宴的场合,喝醉的黄盖劝周瑜率军离开赤壁渡口,让刘备一方单独面对魏王……由此,黄盖惹恼了周公瑾,周公瑾当时要极刑处置黄盖,但是被众将阻止了,最后,周公瑾责罚黄盖一百杀威棒才了事……第二个重大的发现:在江东水军营寨,属下一天一夜都和周公瑾寸步不离,周公瑾喝醉后,就盛情挽留属下同寝。以往,属下和周公瑾聚会时,也都是同榻而眠。深夜时分,有个黑衣人夜访他……属下隐约听到好像和张瑁有关……魏王,你看这张破损的纸条……”。
蒋干说着话,就把在周瑜营房里获取的破损纸条递给曹操。曹操接过破损的纸条,纸条已经被烧掉一半,剩余的一半纸条上写着有关曹军动向,已经在战斗发生后,如何临阵倒戈,配合江东水军击垮曹军的办法……纸条的落款处正是张瑁……
曹操越看越生气啊。纸条上的字体正是张瑁的啊。曹操对属下的字体是相当熟悉的。被愤怒控制的曹操顿时失去理智,他咬牙切齿对身后的侍卫长许诸吩咐道:“许诸,本王命令你立即赶往水军训练场所,将叛贼张瑁、蔡锷二将就地格杀勿论!”。
“喏!”,许诸接过曹操手中的金色令箭,带领四名虎卫离开中军楼船,直奔水军训练场所而去。





第四百一十九章 曹孟德误中妙计
许诸前脚才离开,长史荀彧便踱步走进来。此时,曹操正在夸奖蒋干做得好,江东军一行,大有收获。蒋干则是一副受宠若惊的模样。
等荀彧参拜曹操,跪坐列席后。不等他询问,曹操余怒未消的告诉他事情的来龙去脉。荀彧听完,当即脸色大变,他急忙向曹操说道:“魏王,你中了周瑜的离间之计了……”。
在荀彧的提醒下,曹操意识里灵光一闪,瞬间,他觉得荀彧说的对。可是,面前的确凿证据又如何解释呢?半张字条的字体正是张瑁的啊……即便自己冤枉了张瑁和蔡锷,但是此时许诸已经执行斩杀二人的命令了,自己身边也没有速度快的将领去阻止许诸啊。
此时,曹操盛怒全消,心里拔凉拔凉的:直觉告诉他,他真的上了周瑜的当。而蒋干则是满脸狐疑的看着荀彧。此时,荀彧已经从曹操手里接过那半张纸条。他略微看了一眼,便满脸遗憾的对曹操摇头说道:“魏王,字迹兵不能说明一切问题,更不能证明是张瑁亲人所写啊……张瑁乃是荆州高级将领,他的字体肯定有不少人见识过,如此,他的字体被书法高手模仿的……”。
蒋干则是不同意荀彧的看法,他据理力争的反驳说道:“荀长史说的是一种可能,可是属下在江东营地一天一夜,周公瑾可是寸步不离啊,如此,他哪有时间和幕僚商议计谋对付我呢?……如果说他事前有准备,也不可能啊,因为我去江东营地探望他,也是临时起意,就连魏王也是才知晓的啊……”。
荀彧看着蒋干,苦笑说道:“蒋从事,你太小看周公瑾,太小看号称卧龙的诸葛亮了……据我对猜测:这个离间计肯定是诸葛亮谋划的,而后周瑜默契的配合……蒋从事,莫说是你,就是我本人在场,也会中计的……如果你能跳出来,通盘的思考:你就会觉得周公瑾他们是在做局,因为张瑁根本没有向江东投诚的可能,一点都没有啊!……在此刻,一切证据都是假的……”。
荀彧的言论如同炸雷在蒋干的耳边响起。豁然明悟的蒋干,顿时呆若木鸡,冷汗从他的额头沁出滚落:他此时也有重大的嫌疑啊——周瑜的同伙,他们合起来诓骗曹操啊……而曹操更是满脸的悔恨啊:错杀二名水军将领,那数万水军将士的训练速度肯定会缓慢下来。
曹操稳住心神,缓声对蒋干说道:“蒋从事,这与你无关,都是本王的失误造成的……蒋从事,你退下休息去吧……”。很显然,曹操并没有怀疑蒋干对自己的忠诚。
面对曹操的信任,蒋干万分的感激叩谢。随后,在曹操和荀彧的关注中,蒋干离开中军楼船。
一会后,许诸便把张瑁和蔡锷的人头拎到曹操的面前。曹操眼露痛苦之色对许诸说道:“许诸,传本王的命令,厚葬张瑁和蔡锷……”。
事后,曹操又发文告:说自己误听传言,错杀了张瑁和蔡锷。曹操试图用自己的真诚唤回荆州将士的士气和忠诚。可惜的是:玻璃瓶子碎了,是很难复原的……大部分荆州将士还是觉得:曹操并不是十分信任荆州军的,一个传言,不问青红皂白就随意杀人?!这也太儿戏了,太不把荆州将士当人看了吧?
于是,数万荆州将士对曹操的态度,开始敷衍了事了。循规蹈矩的训练,并不全心全意投入了。
曹操误杀张瑁和蔡锷的事情传到江东军营地,让江东军上下集体嘲笑曹操的昏庸啊。所以在孙刘联军的聚会上,诸葛亮便对众人说道:“曹孟德不再是以前英明神武的曹孟德了,他的感应力、智力以及判断力都大大的下降啊……”。
众人纷纷赞同诸葛亮对曹操的评价。周瑜也顺着诸葛亮的话题说道:“也难怪曹孟德中计,诸葛亮的妙计真是浑然天成,毫无破绽啊……”。
面对周瑜的赞美,诸葛亮含笑受之。而后,诸葛亮说道:“时位之移人啊。如今曹操的势力如日中天,美誉传四海,就是亮处在他的位置,也难免心生骄纵之念……此时的曹操拥有的东西太多,所以他难免患得患失,于是,曹操便被我方钻了空子,被我方牵着鼻子走……”。
刘备等人只是听着二人的交谈,并不插话。曹操每一次的倒霉,都是他们快乐的源泉啊。
在轻松欢悦的氛围中,众人的话题由形势分析转到军务方面。周瑜看着桌案的统计表,缓声对众人说道:“此时曹军布置的船只阵型,只能守不能攻,这为我方发动一次决一死战的进攻,提供了良机……”。
众人听到江东军要主动进攻曹军,他们一个个脸露亢奋之色。这说明他们战意颇高啊。他们满脸期待的看着周瑜。周瑜的话题当然让刘备也感到兴奋,但是此刻他更怀念徐庶:曹军的船只阵型,可是徐庶送给他最后的厚礼啊。
周瑜体感到众人澎湃的战意,他满意笑了笑,同时继续说道:“诸位,你们也知道,冬季水战,从南向北攻,不但不能借助风势,反而受到风势的影响……但是这个时候又是曹军懈怠之际。如果,我方强行发动进攻,即便当日风平浪静,可是我方的军资严重不足啊:用于进攻的远程武器——箭矢,石块等物资严重短缺……等后方把这些短缺的军资筹备齐,我方也失去极佳的作战良机……”。
周瑜的话,让众人感到如鲠在喉啊。这就像一个色鬼推到美女,结果硬不起来……特大煞风景,世间悲催的事情莫过于此啊啊!
说话话,周瑜脸上也显露浓厚的遗憾之色啊。此时,诸葛亮轻摇羽扇,微笑对周瑜说道:“周都督,短缺的箭矢和石块由亮解决吧……”。
听到诸葛亮能有办法解决箭矢。石块的难题,众人的目光齐刷刷的关注诸葛亮。面对众人的注目礼,诸葛亮含笑不语,坦然面对。
周瑜本人也是一脸质疑的看着诸葛亮。他微蹙眉宇,向诸葛亮问道:“诸葛先生,短缺的军资,你能用多少时间解决?……”。
“周都督,亮只需三天,便能顺利完成任务……”,诸葛亮随意的回应道。
周瑜听到此处,眼神陡然变得犀利起来,他一字一顿的说道:“诸葛先生,军中无戏言!”。此时,刘备看着周瑜认真的态度,脸色也是一变,他正想插话为诸葛亮说情时,诸葛亮已经正面回应周瑜说道:“周都督,良愿意立下军令状!如果亮不能按期完成任务,亮愿意受军法处置!”。
周瑜对着诸葛亮点头,同时说道:“诸葛先生,如果你能按期完成任务,自然是大功一件;如果不然……就别怪本都督冷酷无情、六亲不认……”。
诸葛亮脸色平静的对周瑜点点头。由于周瑜和诸葛亮的约定,顿时令会场的轻松欢悦的氛围变得凝重起来,每个人的心头都像压着一座大山啊。亚历山大啊……
二人为什么有这个约定?表面看起来,是为了把握时机击败曹操,其实呢?就是周瑜想借助这个约定,逮住诸葛亮的把柄,而后将诸葛亮除掉,以免养虎为患。此时,作为超级谋士的直觉,周瑜清晰的感觉到:对于江东集团的利益而言,刘备的威胁比曹操大得多啊……
周瑜的心思,其他不知情,但是当事人诸葛亮是心知肚明的。诸葛亮面对周瑜的认真,他在心里想:人无伤虎意,虎有伤人意,周公瑾,如果你处心积虑设置圈套对付我,到时候也别怪我心狠手辣啊……
诸葛亮一如往昔的洒脱,当众签下军令状。这场风波后,刘备一方和江东军的将领都感觉他们之间的关系,不再像以前那样亲密无间了,他们之间有个无形的墙,挡在他们的中间……可是,为了严肃军纪,周瑜并没有做错啊。为了完成进攻曹军的目的,诸葛亮更没有做错啊。他们都不知道到底是在哪里出了问题啊。
二天后,曹军水军营寨。头疼病又犯的曹操透过布条坐在桌案后。毫无疑问,曹操是勤劳的,即使有病,也带病坚持处理公务。长史荀彧和军师祭酒贾诩毫不掩饰,心疼的看着忙碌的曹操。
当曹操看完一封密信后,他的脸上顿时露出欣喜之色。那一刻,他的头疼也随之消失了。他眉飞色舞的把密信交给荀彧和贾诩阅览。
荀彧和贾诩看完密信后,并没有及时回应曹操,他们陷入了沉思。过了一会后,曹操眼神晶亮的看着二人,轻声问道:“荀长史,贾祭酒,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情呢?……”。
荀彧和贾诩对视一眼后,贾诩便主动说道:“回禀魏王,属下觉得江东军将领黄盖主动向魏王投诚,有可能是真实的,也有可能是诈降……”。
不错,令曹操感到欣喜的就是江东军高级将领黄盖给他秘密送来表示归降的密信。曹操听到贾诩的分析,慎重的点点头。
此时,荀彧也插话说道:“魏王,虽然之前也有江东的文官武将归降,但是他们的官位和地位都不如黄盖……黄盖可是孙氏集团的中间力量啊,如果说因为一次责罚,就变节投向我方,有点让人怀疑啊……”。
曹操转脸看着荀彧,也是沉默的点点头。贾诩也是赞同的颔首。荀彧停顿一下后,便继续说道:“但从黄盖所受的责罚来说,这个原因让其变节投靠我方,也能站得住脚……向我方投诚,对于黄盖来说,百利而无一害;而对我方来说,除掉打击江东军抵抗我方的信心外,我方也没有多大的损失:一个老虎被关进笼子里,即便它再凶猛,也没有多大危险,多大作为的……”。




第四百二十章 诸葛亮完成约定
作为谋士,荀彧所言极为全面,符合现实:尽可能的为曹操提供全方位的看法和认知。通过荀彧和贾诩的分析,曹操本人也觉得:接纳黄盖的投诚,即便黄盖是诈降,对于曹军来说,也没有多大损害,到时候就专门派一个超级猛将随时监视黄盖,黄盖还能有什么作为呢?
贾诩此时也插话说道:“魏王,不论黄盖有什么意图,我方都可以接受他的投诚!此时,黄盖本人已经从一军的将领降职为军需官,如果按照黄盖的心愿,到时候他会把江东军大量的军资带到我方的营地的,如此以来,便会极大的削弱江东军的作战能力的……让孙刘联军军心涣散,不战自败……”。
曹操听完贾诩和荀彧的全面而又深入的分析后,便当即表示愿意接受黄盖的投诚。之后,曹操便通知细作和黄盖商谈投诚的具体时间、投诚方式等具体事项。
接受黄盖的投诚,从各个方面说:都是利大于弊啊。所以曹操最终接受黄盖的投诚了。
再说周瑜和诸葛亮之间的赌约:三天之内,诸葛亮要筹集十万箭矢、二十万四十斤重的石块。第一天,风平浪静过去了,第二天,无动于衷的过去了……观察诸葛亮的斥候,把这二天消息如实告诉周瑜。
周瑜开始以为诸葛亮会施展道法技能,完成约定的任务。但是二天过去了,诸葛亮并没有搭建施法的道台,只是清晨在营地里散步,白天跑到附近的山顶上把酒临风。
周瑜有所不知:虽然诸葛亮道法深不可测,但是他无法施法从曹军营地里隔空获取到巨量的军用物资,因为军营有煞气,这种煞气能天然抵挡道门的法术。就如同,此时诸葛亮拥有“飞剑千里取人项上人头”的神技,但是他祭出的飞剑是无法突破军营的煞气遮蔽的。
诸葛亮接连二天安若无事,这让周瑜有点犯难啊:如果诸葛亮没有完成约定的任务,自己真能按照军法极刑处置他吗?如果是打败曹操,有可能;此时,他只能把极刑当做恩惠,从而放过诸葛亮了……可是,据周瑜的体感:诸葛亮又不是这样的人啊!如果诚心毁约,诸葛亮不会事前承诺约定的。周瑜搞不懂诸葛亮葫芦里卖什么药啊!
第三天,诸葛亮终于行动起来了。诸葛亮命令麾下的将士准备了十艘小型战船和一艘中型艨艟战船。这些战船按照诸葛亮的意图,拆除了船上的各种攻防设施,随后安装了大小不一的稻草人。
此时,周瑜正在高耸的瞭望塔上观察敌情。他看到脚底下忙碌的盟军将士,感到惊讶:诸葛亮用这些战船干什么啊?这些战船都装下十万箭矢和二十万石块吗?就是四艘大型楼船也未必能装下十万箭矢和二十万石块啊!那些军用物质绝对能把这些大小战船压沉啊……
这天的傍晚时分,天地之间雾气弥漫,逐渐转浓。等夜色完全吞没了天地,诸葛亮在关羽的保护下登上中型艨艟战船,随后,十艘小型战船簇拥中型艨艟战船直奔曹军营地而去。
一时片刻之后,曹军营地便传来密集的擂鼓声、箭矢和石块破空的呼啸声。其声响动静之大,就是身处中军营帐的周瑜都听得一清二楚。临近午夜时分,诸葛亮的船队安全返回。作为联军的主将,周瑜自然在岸边相迎。诸葛亮神情疲惫的对周瑜说道:“周都督,明天清晨,请您到我方营地收取约定的军用物资吧……周都督,亮有点疲倦,暂时告退!”。
诸葛亮说完话后,便在关羽的护送下,扬长而去。此时,周瑜终于明白:原来诸葛亮是用草船在浓雾的日子里,在加上神奇诡异的道法技能完成了约定的任务啊……如此看来,诸葛亮对天气变化把握的程度,已经达到匪夷所思的境界了啊。这样的盟友,如果将来变成对手,江东方面能应付的了吗?
周瑜想到此处,心中顿时波澜起伏啊。
翌日清晨,周瑜派人来刘备的营地收取约定的军用物质。经过仔细的清点,箭矢和石块完全吻合约定的数字。如此,周瑜无法按照军法极刑处罚诸葛亮了。
当诸葛亮和周瑜的约定传到太史慈的耳朵里,太史慈直觉得诸葛亮的道法技能高深莫测,估计就是道尊林凡,也不过如此。而身在太史慈面前的郭嘉和波才听到这个事情后,二人都是偷笑不已。
太史慈纳闷的看着二人:这个事情有什么可笑的呢?他怎么没看出其中的笑点呢?……
郭嘉看着神情疑惑的太史慈,轻笑说道:“呵呵,太史,你没从这个事件中,嗅闻出周瑜和诸葛亮之间已经存在隔阂了吗?如果为兄猜测不错的话,此时在周公瑾的心里:诸葛亮是比曹操还要可怕的存在喽……这不是说周公瑾嫉妒贤能,而是周公瑾对江东孙氏集团忠诚导致的这个心态的变化……”。
太史慈听到郭嘉的解释,眼前顿时一亮。他正在消化郭嘉言论的营养之际,忽然他感觉院落里有陌生人闯入。这个陌生人身法肯定厉害,居然能避开府邸暗哨的监视……
“奉孝兄,波才兄,有外人闯入院落里来了……”太史慈悄声对二人警示说道,随后,他闪身出了厅堂,身形如落叶飘落青石地上。此时,一个浑身包裹在黑衣里的陌生人也出现在太史慈的面前,黑衣人正想对太史慈说话时,忽然一只冷箭凭空而现,一下射穿了黑衣人的咽喉。随后,在太史慈的注视下,黑衣人转瞬间化为一团脓水,一股腥臭的气味在院落里弥漫。
同时,太史慈已经锁定射杀黑衣人的杀手所在的位置,等他赶到杀手隐藏的位置,他只是看到同样一滩臭不可闻的脓水。随后赶到的郭嘉和波才,他们在燕云侍卫保护下,仔细观察了二滩脓水,最后波才说道:“太史,奉孝,这二位恐怕是倭国的忍者……”。
毕竟波才的夫人柳岩是倭国魔音宗的高手,朝夕相处,波才对倭国的了解已经相当的深入了。
“他们为什么会出现在太史的府邸呢?……他们为什么会自相残杀呢?”郭嘉不解的问道。
波才思忖一会,缓声回答道:“这二名倭国忍者肯定不是来刺杀太史的,凭他们的修为,要想刺杀太史,不过是送死而已……也许被射杀的忍者是来向太史送情报的吧,而自杀的忍者是阻止送情报的忍者……”。
在波才的提示下,郭嘉意识顿时豁然开朗,他若有所思的说道:“嗯,波才兄言之有理!最近,在江东大后方发生的一连串的暗杀事件,其手法的确是倭国忍者所为……此时,就凭倭国高层和太史的关系,我们眼前被射杀的忍者估计是来向太史解释说明事情真相的,而充当杀手的忍者肯定是来自另外一个势力的……”。
太史慈听着二人的分析,思维的焦点也关注眼前的事情。他对二人点点头,轻声说道:“二位兄长说的不错,就凭本将和我国高层的关系,倭国忍者在江东地界进行的暗杀、劫掠事件,倭国高层怎么不事先对本将打招呼呢?……”。
“太史,这个事情,你不要着急啊,为兄会让你的嫂子去质问倭国高层的……”波才含笑对太史说道。
太史慈闻言,默默点点头。正当太史慈想招呼郭嘉和波才进屋,一名侍卫急匆匆跑到太史慈的面前,他把一封密信交给太史慈后,便转身离去。
太史慈当着郭嘉和波才的面打开密信,他一眼看过密信后,顿时脸色大变。郭嘉见状,随手从太史慈手里拿过密信。波才也探头看信。二人看完迷信,脸色大变,但是眼中流出一丝喜色。密信上说:孙权离开建康城前往富春郡后,孙权的老师诸葛瑾在健康城也被杀手阻击。诸葛瑾虽没被杀死,至今也是昏迷不醒……
太史慈看完密信后,他只是担心孙权的安危:接连的暗杀都和孙权身边的人有关,如今,孙权离开建康城,他本人能没有危险吗?
而郭嘉和波才的想法却不同,他们一致想到:江东集团估计还没打败曹操,或者说逼退曹操,也被内部的争权夺利搞垮了……江东地界发生一系列的暗杀,明眼人一看便懂:这都是孙氏集团内部争斗的外化而已!
他们二人认为:太史慈出头的机会越来越明确了。太史慈不想当一方霸主,他们还想当开国功臣来……
此时,太史慈想前往富春郡,亲自保护孙权的安危,但是近在咫尺的敌军,令他无法离开前沿阵地一步。如此,太史慈难免焦灼起来。针对太史慈的焦灼,郭嘉和波才只能良言劝慰,当然这种劝慰只是隔靴搔痒。
三天后,柳岩和马云騄惊艳的出现在太史慈、波才等人的面前。家人相聚,自然是分外惊喜,当然,柳岩也给太史慈带来一个重要的信息:在江东集团发生的一系列暗杀,的确和倭国的忍者有关,不过这伙忍者和倭国并没有大多关系,他们只是倭国出身的身份而已。他们真是的身份是:方士徐福亲手培养的心腹而已,徐福倒台了,这伙人不甘心失去先前的风光,便一起离开了倭国。这伙人以小犬腰雕为首潜入江东地界,他们和孙氏集团高层结成盟友关系……按照孙氏集团高层的指示,他们在江东地界为所欲为,干了很多凶残的事件!





第四百二十一章 黄盖雾夜投曹营
此时,不用柳岩过多的解释,太史慈、郭嘉等人也知道几天前倭国忍者的来历了:被射杀的忍者是来向太史慈说明江东地界暗杀的原因,这名忍者被浪迹在江东地界的同伴跟踪。在关键时刻,流浪忍者射杀这名忍者,而暴露身份的忍者也自杀当场……
太史慈想命令分出兵力去对付流浪的忍者,当即便被郭嘉和波才阻止了。他们对太史慈解释说道:根据江东地界频率越来越高的暗杀来分析,孙刘联军和曹军决战的时刻即将便会到来。这个时候,太史慈一部只能按兵不动,全力以赴参与即将到来的战斗。
当然为了让太史慈放心,郭嘉也为孙权占卦,卦象显示:孙权最近有血光之灾,但是这种灾祸并不致命。如此,太史慈才安心待在江夏郡,随时准备抵抗对岸曹军的进攻。
再说孙权。江东地界接连发生的暗杀事件,孙权本人也知道:这些暗杀事件肯定和曹操一方有关系。为了稳定大后方,孙权便离开前沿阵地,回到建康城。
江东高官诸葛瑾当面又把马义遇害的情况详细的告诉了孙权:马义外出购买一些炼丹的材料。在返回的途中,马义和数十名侍卫遇到来历不明的黑衣人的阻击。一番激战后,数十名侍卫惨死当场,马义本人下落不明……
失去马义,就等于失去左膀右臂,于情于理孙权都感到痛苦和悲伤啊。而对于爱将太史慈,其远在会稽郡官邸被屠戮,被血洗,诸葛瑾也不知道实情,他也是只知道结果。
孙权才到建康城没几天,屁股还没捂热,就从他的老家传来一个消息:吴国太,孙权的母亲身染重病,卧床不起。万般无奈之下,孙权只能前往老家富春郡,探望自己的母亲。
孙权才到富春郡,还没有拜见母亲吴国太,就从建康城传来一个噩耗:他的恩师诸葛瑾也遇害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