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草根霸三国-第1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太史慈和甘宁只能心急火燎的看着曹军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按营扎寨。当然,曹军出于对他们的忌惮,才不得不放弃强攻,退却五里之地的。
由此,曹操一方便在江夏郡城和赤壁渡口与孙刘联军对峙。这种情况,双方拼的不是武力,而是耐心、耐力以及后勤供应能力了。虽然身处颗粒无收的冬季,由于江东集团平时注重储备粮草,所以孙刘联军的粮草供应暂时没有问题,支撑个一年半载是可以的;而数十万曹军由于依托资源丰富的荆州,其粮草供应也没有问题。更何况还有曹操幅员辽阔的大后方?!
双方综合比较而言:还是客场作战的曹军占优势,曹军缺乏的东西,比如船只,比如将士水战的技能,这都是可以训练和培养的;而孙刘联军与之相比,有个致命的弱点——孙刘联军的兵源严重不足,同时由于内讧,又被孙蒿拉走一部分兵力。
如此,孙刘联军便对曹军的强势,只能按兵不动,被动的防御;而曹操一方则是在不停的调兵遣将,不停的训练将士的水战能力。
为了彻底击败孙刘联军,曹操痛下决心,把老本都动用了:把夏侯渊从益州方向调派过来,又把五虎将中的于禁、乐进派到青州南部,让他们率领曹军从青州南部进攻江东;看守京城的曹洪,曹操也把他调派到合肥,同时把张辽也派遣到合肥战场,曹操让他们从合肥方向进攻江东;为了增强一线战场的实力,曹操把充当机动部队的夏侯淳、曹仁、曹彰也调到自己的眼前。
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尽管一线战场,曹军毫无进展,但是在青州战场和合肥战场,曹军把江东军打的节节败退,直到江东军退到长江以南,曹军由于不善水战才停止进攻的步伐。
这一月的时间,才曹操亲自督导下,赤壁战线的曹军,水战的能力得到质的提升和飞跃。为了让麾下将士毫无怨言的投入残酷的训练,曹操本人可是以身作则啊:每一天清晨,曹操都是赤…裸…身体,兜头浇一盆凉水啊。
曹操能做到到真个程度,其他将士还能有什么话说?他们只能不顾冰冻的河水,练习驾驭船只的技巧,练习各种情形下的水战。本来曹军的将士,都是身经百战的,与敌近战,他们不会像荆州水兵那样熊包的。水性好培养,水战的能力通过残酷的训练也能提高,但是悍不畏死的战斗力不是随便能提高的……
于是,新招募荆州将士,在张瑁和蔡锷近乎变态的训练下,每一天都有若干名将士惨死在训练中!有些新兵蛋子逃跑,结果逮到就被五马分尸了,其家人和亲属由于连坐,还要跟着受罚!如此以来,没有任何退路的荆州兵只能拼命训练,他们在内心盼望:争取早一日打败孙刘联军,从而获得自由之身……
看着一天一个样,十天大变样的将士,曹操本人心里战胜孙刘联军的信心,一点点攀升起来了!先前首攻的失败,以及面对江夏郡城的无力感,逐渐的从曹操内心里消失了。
曹操始终不相信:凭自己四十多万将兵强将,不能打败仅有不到十万的孙刘联军……击败孙刘联军,拿下江东,一劳永逸,就成了曹操最大的心愿了。
有形的战场,曹操一方占据了优势,而无形的战场,也朝着曹操一方有利的发展了:第一:曹操一方把超级谋士徐庶的母亲接到赤壁战场了,由此,曹操便把徐庶挟持到曹营。第二,迫于强大的压力,危机的形势,三品将军孙蒿亲自面见孙权,要求孙权接触孙刘联盟,主动向曹操投降。结果当然遭到孙权断然的拒绝,由此,恼羞成怒的孙蒿开始在暗地里,联合一些邪恶势力意图谋害孙权了……
来自曹军的令人窒息的压力,来自江东集团内部你死我活的内讧,于是江东集团便有很多立场不坚定的文官武将,开始秘密和曹操联系了……尤其是刘备麾下谋士徐庶前往曹营后,再也没回来,在这件事情的影响下,很多文官武将也开始潜逃出江东地界,秘密投降曹操了!
江东集团发生的变化,都在诸葛亮、周瑜等人的预料之中。为了提高部队的凝聚力,在诸葛亮的建议下,刘备终于答应迎娶蒯越的妹妹为妾。为了和刘备拉近关系,蒯越可是多次向刘备提亲啊。
刘备的婚庆,也是向所有人传递一个信息:孙刘联军坚决抗击曹军的侵犯,刘备和孙权决不会向曹操投降的……
再说徐庶。徐庶被逼无奈独自一人进入曹营。曹操本人当然是盛情款待徐庶。无论曹操怎么示好,徐庶都是一言不发。等待曹操命令让人把徐庶的母亲领进中军营帐,徐庶平静的脸色才稍微缓和一下。
徐庶母亲也是大家风范,母子相见,显得很平常。徐庶在曹营的楼船上待了几天后,他便在一次聚会上,对曹操建议说道:“魏王,本人和母亲受不了船体的摇晃,不知魏王能否用铁链把船只聚拢到一起呢?……”。
徐庶的提议顿时让曹操和贾诩等人眼前一亮啊:对啊,他们怎么没有想到这个点子呢?用铁链把大小船只锁在一起,船只就不会在凛冽北风中摇晃了啊?如此,许多曹军将士便可以摆脱晕船的症状啊……
于是,曹操当即便接受徐庶的建议,用铁链把楼船绑在一起。此时,曹操一方拥有十二艘楼船,二百艘中型艨艟战船,以及五百艘小型战船。于是在寒冷的江面上,曹军的船队的阵型便有了新的变化:数十艘中型艨艟战船在最前列,十二艘大型楼船靠岸边,其他小型战船则是在它们之间,或游走不断,承载曹军将士巡逻;或就直接绑在大船的船体下面,以此防止江东军水底的偷袭……
又过了几天后,徐庶以母亲年迈的身体为由,向曹操请示:自己陪母亲回到故土沧州……曹操当即答应了徐庶的要求,同时让徐庶担任颍川郡太守一职。徐庶也没有拒绝。从此,徐庶不再理会各方势力的争斗,安心当了颍川郡的太守。在徐庶公正、英明、廉洁奉公的治理下,颍川郡获得了数十年的太平和稳定啊。
徐庶充满传奇的一生,在乱世背景下,焕发独特的光芒,彰显别样的风采!可以说,没有诸侯管理好自己的地盘,而徐庶做到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几乎没有一个官员能和徐庶的政绩相比,古往今来!
曹操使用谋略让徐庶归降,立即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之后,每隔几天便有江东的文官武将潜逃到曹军的营地。尽管曹操本性极为厌恶这种人,但是为了大局,他只能囊着头皮接收这些人!这种人,曹操一眼便看穿了:他们能在危急时刻背叛孙权,以后也能在危急时刻背叛自己,这种人眼里只有生存,只有利益,根本没有高尚的情操、坚定的立场的意识的,即便有,也是挂在嘴上,攻击对手用的……
第四百一十六章 大后方危机四伏 (1)
曹操的本性是厌恶这些朝三暮四,墙头草的货色的。当然还有不认同他个人风格和处事理念的孔融、杨修之流,象杨修还和当初的霸主袁氏兄弟还有紧密的亲戚关系,孔融百般抵触曹操,即便如此,曹操照样重要这二人。原因无他,一切都是为了大局考虑,一切都是形势需要,由此,曹操踩着二人的身体,加上“任人唯贤”的用人策略,曹操便在天下的文士中和武将中竖立了公正、包容的形象:不论你以前做过什么,只要你矢志追随曹操,曹操就会给你合适的位置,与你的才能相匹配的位置,让你发光发热……
这个时期,曹操热情接纳江东方面投诚的各种人,着实动摇了江东孙氏集团统治的基础。以至于江东地界的县级城池,几乎停止了运作——没人管理,孙权也没有多余的人去管理!
曹操采纳徐庶的建议后,便用铁链将大小船只捆绑在一起,如此,即便西北风再猛烈,绑在一起的船只摇晃的程度也不剧烈了,本来晕船的曹军将士也不晕船了,行走船上如履平地。于是,为了与曹军将士“同吃、同住、同劳动”,为了提升士气,拉进关系,曹操也把中军营帐搬到楼船上,三日一大宴,五日一小宴,和江东方面投诚而来的官员大吃大喝。以此刺激对岸的孙刘联军。
曹操这个举措,当然刺激到了孙刘联军。如孙权,亲眼看到曾经的部下,如今在对岸的曹军楼船上抛头露面,尤其是晚上,对方的喧哗声清晰的传到他的耳朵里,他恼恨的牙根直痒痒啊。他恨不得将这些叛徒抽筋扒皮,挫骨扬灰啊。
而诸葛亮和周瑜站在高耸的瞭望塔上,看到曹军船只阵型的变化,看到曹操本人都搬到楼船上,他们却有不同的认识和看法。在寒冷的西北风中,周瑜看着灯火通明的曹军水兵营寨,悠然对诸葛亮说道:“诸葛先生,从当前的形势来看,曹操是铁定心拿下江东,准备长期作战了……”。
诸葛亮轻摇羽扇(大冷天的,诸葛亮还是拿着羽扇,他到底有多热啊?有啥内情吗?),轻声回应说道:“周都督所言极是啊!呵呵,如果你我换做曹操,站在曹操的立场,也会下定决心拿下江东的。虎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如今,也只有我们的联军能对抗曹操,但从超级猛将数量来看,我方并不次于曹操啊……如此,曹操本人怎么能淡定呢?以他的立场,他是绝对不允许地方势力拥有如此强大的实力的……”。
诸葛亮顺着周瑜的话题分析一番后,他转而换个话题说道:“周都督,如果亮没有猜错的话,曹军能知道把大小战船用铁链捆绑在一起,以对抗猛烈的北风,这个主意应该是徐庶提出的……呵呵,如此看来,徐庶是无法回到刘皇叔身边了!不过,徐庶给曹操的建议,解决了曹军的难题,同时也给我方送了一份大礼啊……”。
周瑜没有听懂诸葛亮的言语,他看着曹操的船只阵型,陷入沉思。而诸葛亮也没有解释。
周瑜暗自寻思:从时间段分析,曹军船只阵型的变化,的确是徐庶进入曹营后,才发生的变化;但是曹军如此的阵型对孙刘联军有什么好处呢?好像只有坏处吧?——船体稳固后,曹军将士更容易在船体上生存,更容易训练水战技巧了啊……大小船只捆绑在一起,也有弊端,就是行动失去了自由……
周瑜转而想到曹军船只阵型的弊端,由此他的思维豁然开朗起来:当前双方对峙的场面,如果双方互换位置,那么曹军的船只阵型的确存在致命的弱点——孙刘联军可以顺风而下,用火攻之计,完全可以烧毁曹军的船只啊……
周瑜转念想到这里,眼睛流露出一丝明悟之色。他舒缓紧蹙的眉宇,微笑对诸葛亮说道:“诸葛先生所言极是,这的确是徐庶先生送给刘皇叔的一份大礼啊……如果到夏季,曹军还是摆放船只,确实对我方有利啊!”。
“呵呵,周都督,这个季节,也可以的……”诸葛亮压低声音对周瑜说道,“据亮所知:再过一段时间,赤壁水域也有几天刮东南风的……”。
“果然如此吗?!”,周瑜脸露惊奇之色。如果冬季能刮东南风,那就意味着孙刘联军可以顺风火攻曹军水兵营寨啊。当然,江东的船只能如愿靠近曹军的船只,还需要一番操作的。这方面,人的智慧可以解决,但是风向的改变,就是道尊林凡也不能做到的,强行为之,那是要遭天谴的!
再强的人,也有力所不能及的地方啊!
这个时候,周瑜心里猛然升起对诸葛亮的忌惮之意:如果孙刘联军如愿击退强敌后,那么诸葛亮再帮助刘备对付江东,后果不堪设想啊……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周瑜为了江东的利益,开始心生铲除诸葛亮的恶意……这个恶意,这个人的品质无关,只因立场和责任!
诸葛亮转脸看着周瑜,微微颔首。周瑜则是对着诸葛亮翘起了大拇指。二人又闲聊一会后,便返回营地。在孙权的营房里,诸葛亮和周瑜就把敌情的变化,以及应对的谋划告诉了孙权和刘备。
能有办法击败曹操,孙权和刘备自然是喜出望外啊。可是再完美的谋划也要有人去执行啊,派谁接着向曹操投诚的机会,让满载油料的船只接近曹军的水兵营寨呢?此时,能在危急时刻离开江东的官员,几乎都跑光了,此时再出现一个叛徒,也会引起曹操的警觉的。
孙刘联军高层一番合议后,也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难道这个唯一能击败曹操的谋划就这样泡汤了?如果双方的僵持状态持续到了夏季,即便江东军有顺风的优势,但是那个时候,曹军的水战能力也训练的差不多了啊。在将士数量的悬殊下,双方的水战能力差距不大时,那一点顺风的优势也可以忽略不计啊。
又过了一段时间,江东的暗哨和斥候打探到:曹操把驻扎在赤壁的军队又分出十万兵力前往建康城和青州地界的战场了。如此以来,建康城和青州地界的战场,江东军压力倍增啊。如果这二块战场,江东军失利,孙刘联军将会很难挽回败局的。当然,赤壁失守的后果更严重。如果赤壁一旦失手,江东地界的腹地便会被曹军轻而易举的掌控的。孙权的老家——富春郡,根本挡不住曹军的攻击的。
这个消息,让孙权和刘备呼吸都感到困难啊。就在这个万分危急的时刻,驻扎在富春郡的孙蒿居然主动派出一万将士参与青州地界的战场,这个消息令孙权感动的当场流泪啊。打断骨头连着筋,亲戚毕竟还是亲戚啊。
不过孙蒿是有条件的:孙蒿点名让江夏郡太守甘宁率领自己的部队前往青州地界战场;否则,如果孙权不答应这个条件,孙汉派出的军队将原路返回……
孙蒿的提出的条件,孙权当即应许了。能有一万将士奔赴青州南部战场,孙权就能从这个战场抽出兵力增援建康城战场。
当然,孙权也明白叔父孙蒿为什么提出这个条件:此时甘宁时江夏郡城的主将,太史慈辅助他参与防御战。如果把甘宁调离出江夏郡,那么谁来担任江夏郡站战场的主将呢?太史慈?自然不行,因为太史慈和甘宁一向不和,如此,甘宁麾下的二万将士,能听从太史慈的调遣吗?如此,只能有孙权亲自坐镇江夏郡,指挥军队了。
孙蒿的目的显而易见:就是让孙权身临前线,无法待在安全的大后方!众人明知道孙蒿的险恶用心,但是也不得不依照孙蒿的意思执行啊。这就是内讧的恶劣结果啊。都危在旦夕了,还不忘咬对方一口啊……祸起萧墙的祸,真厉害啊!
如此,孙权只能离开赤壁渡口,秘密前往江夏郡城,亲自指挥军队,对抗曹军随时的侵犯。就在孙权稍微平静时,稍微能喘口气,吃下饭时,又有二个消息让他惴惴不安了:一是,有来历不明的暗势力在建康城刺杀参军马义,数十名侍卫身首异处,马义本人也是下落不明;二是,太史慈在会稽郡城的官邸遭到一伙黑衣人的袭击,官邸所有的人包括侍卫和侍从全部被黑衣人杀死……
当孙权把这二个消息告诉太史慈后,太史慈立即脸色大变。要不是孙权劝慰,估计太史慈立即便会甩袖离开,返回会稽郡城了。有人敢在自己的地盘上动刀子对付自己,太史慈能不把这个事情放在心上吗?所幸的是:他的直系亲属都没有居住在会稽郡的官邸啊,否则的话,太史慈还真没有心思留在江夏郡城,参与防御战了。
前边的强敌环视,大后方接连出现暗杀的事件,危机四伏的局面,着实令孙权寝食难安啊。这个时候,年轻的孙权也后悔和曹操对抗。可是,不对抗曹操,孙家三代人打拼的基业便会一朝毁灭啊。
为了稳固大后方,孙权便返回了建康城。而在江东地界搞谋杀的势力,在等待一个机会,这样的机会一旦到来,就是他们掌控江东的时候……
江东的大后方,各种暗杀层出不穷,最近就连孙蒿本人都被暗势力阻击,差点被杀死,结果身负重伤,如此风雨飘摇的形势,搞得孙氏集团上下人心惶惶;而二军对垒的三个战场,反而开始平静下来。不过这种平静令江东方面感到不安。
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后方危机四伏 (2)
江东地界,暗流涌动危机四伏;而曹军在建康城和青州南部战场,也不淡定。因为这二处的粮草供应出现了问题。都一连几天了,这二处战场的曹军将士一天只能吃一顿饭,长此以往,不用江东军反击,他们就被饥饿打败了。
什么原因造成这个状况呢?原来向这二处战场运输的粮草,半路都被一只精锐骑兵打劫了。
为了粮草的供应,为了彻查这只神出鬼没的精锐骑兵,负责这二处战场的主将曹仁和于禁、乐进只能亲自参与护送粮草。主将干副将的事情,对征战数年的曹军来说,还是第一次啊。如此以来,进攻的事宜便被耽误下来。当然,由主将押运粮草,敌人的精锐骑兵自然不会出现了。
在官道上,来回走一趟,曹军的二路押运粮草队伍也没有发现敌人的踪迹,同时也没有被劫粮草的下落。如此,曹仁和于禁等人感到离奇:这近百万斤的粮草,就这样不翼而飞了?那二千敌人的骑兵能把百十辆军用辎重车藏到哪里呢?
当然,在曹操大后方打劫粮草的,正是赵云率领二千“无当飞军”的杰作。他们来去无踪,令曹军防不胜防。今天在青州地界,明天又出现在粮草基地颍川郡成的附近……他们获得粮草也有极佳的隐藏场所:就是当年黄巾军在各地开发的秘密巢穴。这些秘密巢穴是黄巾军将领廖化提供的!
这样的秘密巢穴,曹军当然是不知道的。不过,当赵云返回秘密巢穴后,他也发现:秘密巢穴中的粮草居然不翼而飞了。经过一番探查,他发现:这绝不对不会是曹军干的事情。如果是曹军干的事情,曹军会把秘密巢穴当场毁掉的?
这是谁干的呢?……赵云感到纳闷啊。时隔多年后,赵云才知道其中的真相,解开了心中的疙瘩。
也就是赵云骚扰的成功,曹操才分兵十万增援建康城和青州南部二处战场的。此时,孙刘联军和曹军平静的、看似无害的对峙中,双方的大后方都出现了不安定的因素。
这一天,赤壁渡口。一只小船从曹军水兵营寨向江东营寨摆渡过来。经过巡逻卫兵的询问:原来是周瑜的好友蒋干来拜访了。周瑜听到这个消息后,便停下手头的活,前往营寨门口迎接。
蒋干乃是江淮地区闻名遐迩的人物,用“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形容其才能,并不为过。蒋干成年后,外出游学,在庐江地区结识了周瑜和鲁肃,也正是蒋干介绍的缘故,周瑜和鲁肃才有幸结识,成为肝胆相照、生死相随的朋友。曹操占领荆州后,就慕名把蒋干招揽麾下。
当蒋干从曹操口里得知:自己的好友周瑜乃是江东集团对抗曹操的中坚力量,于是乎,蒋干便自告奋勇向曹操提出:自己前往江东军的赤壁营地,看看自己是否能把周瑜劝降……
好朋友多年未见,猛然相见,当然分外愉悦。二人有说有笑,像孩子般手拉手走到周瑜的营房。宽敞明亮的营房里,宾主落座后,周瑜向蒋干问道:“近年来,由于本将忙于军务,没能抽空拜望蒋兄,还望蒋兄见谅啊……”。
自从周瑜投靠江东孙氏集团后,便受到江东集团高层的重用,经过数年的打拼,周瑜已经完成从地方豪绅到权贵的转变。而蒋干则是一直保持现状,得不到荆州高层的重用,怀才不遇。
蒋干看着周瑜,含笑说道:“公瑾,你多想了……二年前,本来为兄是想前来江东投奔你的,无奈为兄的母亲体弱多病,故耽搁下来!如今,魏王曹操派人到为兄的家里,盛情邀请为兄出仕,为兄百般推托不掉,才在魏王曹操麾下当了一名从事……”。
周瑜听蒋干说到这里,便猜测出蒋干看望自己的目的了。二军对垒,蒋干看望自己的目的,并不是单纯的情感层面的事情了。
蒋干看着周瑜的脸色逐渐变得严肃,他便不再言语。随后,周瑜又向蒋干询问家乡的情况。随着问题的转变,二人交谈的氛围又开始轻松、随意起来。
晚上,周瑜召集部分官员和将领齐聚中军营帐,举行盛宴为自己的发小接风洗尘。当然处于现实的考虑,周瑜并没有邀请身在营地的刘备。毕竟此时蒋干是曹操的人啊。
宴会开始前,周瑜首先就向众人表明了好友蒋干的身份:蒋干是自己的刎颈之交,他此时魏王曹操的主薄从事……今天的宴席,只谈闲事,叙友情,不得交谈有关当前局势的话题!如有人违反,军法处置……
周瑜约法三章后,宴席便正式开始了。蒋干面对认真的周瑜,好多话只能埋在肚子里了:本来此行的目的,他就想劝周瑜投诚曹操,毕竟此时投降曹操的江东文官武将太多了。如果周瑜矢志追随江东孙氏集团,万一江东集团和刘备联军再被曹操击败,那么,周瑜铁定是背负叛贼的名声了。如果此时,周瑜投奔曹操,那么他就是拥护刘氏皇族的忠臣,曹操自然会给他升官加爵,而后享尽荣华富贵,给身后的家族带来莫大的荣誉……
可是,至少从便面看来,周瑜是没有投靠曹操的意图啊,一丝一点都没有啊。从见面到现在,周瑜就是给蒋干这种感受。因此,蒋干只能把想说的话活埋在肚子里。
参与宴席有程普、周泰、黄盖,朱隽等文官武将。其他人的表现还都正常,唯独老将黄盖表现的异常。平时他都是咋咋呼呼的,对人极为热情,而今天他仿佛一肚子的心事,闷闷不乐,眉头紧锁。
如此,周瑜忍不住心中的疑惑,酒至半酣时,他便向黄盖关切的问道:“黄将军,你今日怎么了?……”。
黄盖没有理会周瑜,他只是一口气喝干杯中酒,双目泛红的摇摇头。周瑜看着黄盖万分悲痛的模样,便以为黄盖有重要的亲人离世了。过了一会儿后,黄盖才看着周瑜,哑声说道:“周都督,有些话属下不吐不快啊……大家都心知肚明的,此时的江东的局面可是岌岌可危啊:外部的情况是,魏王曹操部署兵力在赤壁、建康城、青州南部三处战场围攻我方;内部呢?孙侯叔侄不团结,江东一些重要的城池暗杀不断,搞得人心惶惶……这期间,还有文官武将背叛孙侯,投奔魏王……而此时,我方又无力反击魏王,只能依靠天险长江和魏王对峙,如此,未来我方必败无疑……请问都督,是谁把我们拖进深渊的灾难之中的?是逆贼刘备!万恶不赦的刘备!……”。
其他人听到黄盖敢忤逆周瑜的命令,在酒席大放厥词评价时事,他们一个个都惊愕的看着黄盖。他们知道:周瑜的命令是不能违抗的,周瑜看起来随和、平易近人,但是周瑜执法如山,铁面无私;而黄盖一向就是忠于命令的,只要是上级的命令,他都是不打折扣的执行,即便当时不理解,有抵触情绪……今天黄盖怎么了?吃错药了。
“黄将军,你喝多了吧?如果是,请您回去休息去吧……”周瑜目光平静的看着黄盖,轻声说道。对于战功卓著的黄盖,周瑜还是法外开恩的。
当然此时周瑜的心里不舒服。在场之人,除掉蒋干爱听黄盖的发牢骚,估计没有一个人喜欢听黄盖异常的言论。
此时,水龙军副都督程普也站起身来,走到黄盖的桌案旁,而后他试图搀扶起黄盖,将之送回居住地。而黄盖似乎已经忘乎所以,他用犀利的眼神瞪了程普一眼,同时伸出胳膊挡住了程普的搀扶。
程普只能尴尬的站在黄盖的身侧。黄盖同样瞪着周瑜,闷声说道:“周都督,属下没有喝醉。难道属下说错了嘛?就是你的发小,都看出你所处的险恶之境……周都督,恕我直言,如果此时我方向魏王投诚还来得及……如果我方碍于情面,不向魏王投诚,我方至少可以离开赤壁,让刘备一方独自面对魏王的数十万大军吧……”。
由于黄盖刻意的压制,他的声音就如同直接从嗓子眼出来一样。
“黄老将军,你说够了没有?!”,周瑜眼神陡然变得犀利,一字一顿的说道。
黄盖不以为然,他的目光和周瑜的目光对视着,同时吼道:“周都督,莫要放弃当前最好的机会啊……否则话,整个江东地界都会陷入万复不戒之地啊……”。
黄盖的吼声令其他人吓了一跳,他们惊惧的看着歇斯底里的黄盖。周瑜看着黄盖轻轻摇头,而后他轻声说道:“卫兵,将违法军纪的黄盖推出去斩首,立即执行!”。
“喏!”,四名卫兵躬身应允后,便迈着齐整的步伐走到黄盖的桌案前。而面对周瑜的处罚,黄盖并没有恼怒,他的情绪突然平静下来:如此说明,他是知道自己言论的后果的。
当四名卫兵将他捆绑起来,压着他向外走去时,黄盖仰脸哈哈大笑说道:“早死晚死,都是死!诸位,本将早走一步,本将在黄泉路上等着你们啊……”。
临死不惧,何等的豪迈啊!
第四百一十八章 妙计,浑然天成
由于黄盖个性的、真实的表露,由于周瑜对他的处罚,先前宴席间欢悦的氛围顿时一扫而光,整个场景顿时陷入冰冷的气氛中。眼看黄盖就被卫兵退出去斩首,老将程普急忙走到周瑜的桌案前,单膝点地,焦急的说道:“周都督,刀下留人!请都督看在黄将军劳苦功高的份上,绕过黄将军吧……”。
其他人这个时候才反应过来,周泰、朱隽等将领也纷纷离席,跪在老将程普的身后,向周瑜求情!与此同时,卫兵也押着黄盖走到门口,便静止原地了。这些卫兵对黄盖也有感情啊。平时里,黄盖对于他们也是爱护有加啊。
周瑜愤懑的看着众人,而后缓缓闭上眼睛。蒋干见状也趁机替黄盖求情说道:“公瑾,黄将军只是喝多后失言而已……公瑾,息怒啊!……‘。
周瑜缓缓睁开眼睛,他注视着跪拜的部下,而后沉声说道:“即然诸位替黄盖求情,本将就暂时饶了黄盖一次。但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饶。卫兵,帐前棒打黄盖一百……”。
众人看到周瑜不杀黄盖,一个个悬在嗓子眼的心顿时落回原处。但是一百杀威棒,也够黄盖喝一壶了。即便是先天之境的超级猛将,面对一百杀威棒,也能造成一定的伤害。如同面临古城墙一样,在杀威棒面前,超级猛将的防御力也是直线下降。杀威棒,就是折杀威风的棍棒,维持军纪的刑具,威力自然不同凡响啊!
当着众人的面,在周瑜的威逼下,卫兵不折不扣的打完一百杀威棒。身受刑罚的黄盖最后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最后在周瑜的默许下,卫兵才敢把黄盖架着抬出营帐。
随后,宴席在冷漠的氛围中仓促的结束了。而周瑜也没有让蒋干离开自己的营房,二人洗漱后,便同榻而眠。也许是心情不好的缘故吧,周瑜倒床后,便睡着了,而蒋干则是横竖都睡不着。
三更将至,忽然有人在周瑜的房门外,轻声呼唤:“周都督!周都督……”。
蒋干感到惊讶,这个时候,谁来找周瑜干什么?他唯恐周瑜醒来发现他没入睡,他便装熟睡,打鼾起来。数声后,警觉的周瑜被唤醒了。他捏气传音对门外的人打个招呼,而后他轻手轻脚离开床榻。临走前,他又推了推蒋干的身体。而蒋干只是翻了一下身体,便继续深睡了。
此时,周瑜闪身来到房门,而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