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王-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孟若颖见状道:“我知你经商能耐不凡,不过眼下你没有多少本金,从小做起自然不易,不若与我孟家合作如何?”

“如何合作?”没本钱,这确实是个问题!

“首先满足你的愿望,孟家可以到官府撤回文书,免去你家四人的役期,从此之后你们便是自由之身。”

“如此多谢孟小姐了!”林昭笑道:“现在我们平等谈合作吧!”

“得寸进尺!就知道你这副德行!”孟若颖嗔道:“是这样,孟家在汴京那边的几处酒楼最近都生意冷清,亏损的厉害,我本打算将其转让或改作其他行当。不过呢,那日见识过月伦妹子的手艺之后,我改变主意了!想请月伦妹子前去主厨,再以你的小聪明去经营……盈利之后五五分账,你该不亏吧?”

“技术入股?”林昭笑道:“五五分账,大小姐还真是大方,保准你是不会亏的。不过呢……有个条件,时间以三年为限,三年之后另行商议,我们有权决定退出与否!”

“行,三年就三年!”

孟老夫人不由高看了孙女一眼,欲擒故纵之术啊!解除了奴仆身份,林昭必然乐意,再以几间酒楼的分红留下他们。去汴京也好,江宁是个伤心之地,让孙女出去散散心。他和林昭一起也行,若是有缘分,感情当更为深厚。只是一点,得嘱咐孙女,万万不可越禁!

林昭笑道:“舅舅,我们自由了,我们一道去汴京如何?说起来我还真想见识一下大宋朝都城的繁华呢!”

“什么?去汴京?”一直沉默了顾七猛然一震,反对道:“不行,不能去汴京!”

第二十章扬帆起航

“舅舅,为何?”林昭很诧异,老夫人与孟若颖也有些奇怪,不就是去汴京嘛,何以反应如此激烈呢?

顾七稍微冷静,也发现言辞有些过激了,当即平静道:“十八年了,昭儿从未出过远门,我有些担心……”

孟老夫人笑道:“儿行千里,亲人担忧,老身理解。”

林昭眼中依旧有些狐疑,总觉得这事似乎没那么简单!

孟若颖笑道:“顾叔不必担心,孟家在汴京有好几家商号,有人接应的,衣食住行都不必担心。再说了,你跟着一同前往,亲自看着他不就是了。”

顾七摇摇头,低声道:“月伦她母亲身体不大好,如今……如今又有了身孕,所以……所以怕是不大方便远行,我也不能轻易离开……”

“舅母有身孕了?”林昭惊喜地追问。

孟老夫人脸上闪过一丝失落,旋即释然笑道:“果真?”

“大夫已经看过了,确信无疑,只是我们都年纪大了,不好意思讲出口!”顾七颇有些难为情地回答。

孟老夫人笑道:“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喜事啊!你还不到四十,你家娘子怕也才三十出头,正当年!”

这个时代女子成婚都早,刘氏十几岁就嫁给顾七,早早生下了顾月伦。十五年来,刘氏再无所处,不过有林昭和月伦,夫妻俩本也不以为意,不想到了这把年纪竟再次有孕。四十岁的年纪,在古代已经算是老来得子了,顾七心中还是蛮高兴的。只是最近因为担心林昭,加之孟若谷身死,李氏的身孕又是空欢喜一场,孟老夫人尚在伤心,不好直接讲出来。

“舅舅老当益壮啊,嘿嘿,我要多个小表弟了哈!”林昭忍不住打趣。

孟若颖也笑道:“恭喜顾叔,稍后我会让人送些补品给刘婶!”

“多谢大小姐!”

“既然有喜事,那去汴京的事情就稍后再说,反正也不着急这一日两日,回去再商量一下!”孟老夫人见状打个圆场。

回家见到舅妈,林昭微笑着祝贺,刘氏虽不会言语,脸上去洋溢着母性的微笑。顾月伦则兴奋地依偎在身边,看着母亲的肚子,猜想着里面是个弟弟还是妹妹?也是一脸兴奋。

“昭儿,这汴京之行……”顾七反而没有多少兴奋,眼中更多的似乎是担忧。

林昭道:“舅舅,我知道你关心我,担心我在外面受委屈。不过你放心,我已经十八岁了,是成年人了,懂得如何照顾自己!何况汴京那边还有孟小姐,有孟家的伙计们接应,不会有事的。”

顾七问道:“昭儿,你很想离开孟家吗?”

林昭道:“舅舅,这些天你也看到了,身份低微,时而被人轻贱实在不爽,自立门户获取自由好多。我有想法,你和表妹有手艺,我们可以自己做事情,不说大富大贵,小富即安,家底殷实的小康之家没有任何问题……

不过我看你似乎对孟家很有感情,不太想离开,加之也确实缺少本钱,所以我觉得孟小姐的提议不错……好男儿志在四方,实话实说,我不想一辈子就这样碌碌无为……”

“昭儿,你最近变了许多……”

呃……那是,林昭心知肚明,无话可说,唯有讪讪一笑。

顾七微笑道:“舅舅看得出来,你长大了!胸有大志是好的,可惜……”

“可惜什么?”林昭发现最近舅舅说话经常走神,时而还有些莫名其妙。

“哦,没什么!”顾七打个马虎,说道:“汴京虽好,可是远在千里之外,外面世事艰难,人心险恶,舅舅担心你受委屈,受伤害……”

“放心吧,舅舅,不会有事的。年轻人正好出去闯闯,好的话能混个事业有成。若是不好,等我撞了南墙,就乖乖回江宁来孝敬你和舅母,如何?”林昭不知道舅舅为何如此固执反对,但不管怎么样,此去汴京是个绝好的机会,不能轻易放弃。

“这个……”

“舅舅,莫不是有什么事瞒着我?”

“哦,没有,没有……”顾七心中清楚,外甥聪明,能言善辩,再阻拦下去怕是会适得其反。而且他已经铁了心去汴京,拦得了一时拦不住一世,不若就让他去吧!事情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那人也已经死了……昭儿也不过是在市井经营酒楼,应该不会有事情……

“既然你非要去,那就去吧!不过你得答应舅舅,不可太过张扬,凡事要懂得谦让,照顾好自己……”

答应了!嘿嘿,林昭激动不已,笑道:“我会低调的,没问题,舅舅不必担心!”旋即又问道:“那表妹呢?”

顾七沉吟片刻,说道:“就让她跟你一道去吧,不过她还小,又是个女孩子,你可要照顾好她!”

“舅舅,你就放心吧!”林昭信誓旦旦地保证。他不知道顾七正在思索,若外甥和孟小姐有缘无分,让他做自己的女婿倒也不错!

“你等着!”顾七回房片刻,拿出一个红布包递给林昭。打开一看,赫然是一块晶莹剔透的玉佩,上面雕刻着祥云旭日的图案。

“这是你母亲留给你的唯一念像,带在身上,她在天之灵会保佑你的!”顾七说得伤感,眼眶微微有些湿润了。

母亲?林昭抚摸着祥云玉佩,来到这个时代已经许久了,却是第一次接触到母亲的信息。在林昭原本的记忆里,似乎父母身世方面信息都很淡薄,只知道是祖籍涿州,父母双亡……

林昭轻声道:“舅舅,你似乎很少与我说起爹娘……我想问问你,我爹我娘到底是怎样的人?家里原本是个什么情况?”

顾七沉默了许久,低声道:“你父亲是个和善仁慈之人,有学识好涵养,是个好人……你母亲是个美貌贤惠的女子,善良……你本有三个哥哥,可惜都夭折了……你爹娘对你寄予厚望,可惜那年火……水灾……唉!

你娘把你托付给我,我便带着你一路逃荒,四处漂泊,直到后来到江宁被孟老夫人收留……你父母在天有灵,看到你长这么大,聪明能干,一定会很高兴的!”说着说着,声音已经有些哽咽了。

林昭也唏嘘不已,虽然只是寥寥数语,背后却有着太多沉重。很显然舅舅不愿意多提及,或许他也是不想让自己承受太多痛苦吧!本想仔细询问细节的,此时也不大好开口了。

“把这个玉佩贴身带好,万万不可丢失了!”

父母留下的唯一遗物,其珍贵程度林昭非常清楚,自当妥善保存。

顾七答应了,孟若颖那边自然是求之不得,于是乎一拍即合。不几日便准备妥当,准备前往汴京。

鉴于顾七在孟府多年,也颇多留恋,孟若颖便请了顾七担任孟府的大管家,帮助自己照顾祖母。毕竟孟老夫人已经七十岁的高龄,自己不能尽孝膝前,必须得有个妥善之人在身旁照应才行,顾七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

如此安排,顾七自然不会推辞,欣然答应。孟老夫人也很满意,同时派人精心照顾刘氏,保养安胎,对重孙的爱全都转移到这未出世的孩子身上。几次表示,等孩子出生后一起照顾,全当是含饴弄孙,聊以自慰。

顾月伦少女心性,虽然不舍父母,但父亲与表哥都赞同她往汴京,加之亦想外出游玩,便欣然答应前往。

如此一来,两下里全都妥当,林昭与孟若颖都表示,年底便归家省亲,孟老夫人与顾七这才安心不少。

熙宁元年四月初,林昭、孟若颖和顾月轮在众多家丁仆从的簇拥下,辞别孟老夫人与顾七夫妇,离开江宁乘船前往汴京。

顾七不放心,又特意送到码头,直到船只消失在水天相接之处,才怅然若失地离开。林昭倒还好,顾月伦伤感之下不免好一通哭鼻子。

大江之上,林昭站在船头,看了一眼身后的江宁城,轻叹一声!挥一挥衣袖,带走了满心牵挂。一回身,见晴空万里,江流更急,清风徐徐,正好扬帆起航……

第二十一章舟行江渚上

农历四月,已经是入夏时分,天气日渐炎热。林昭很庆幸走的是水路,湿润的凉风吹来好不舒坦,水上行船也安稳的多,因而对大宋的运河与漕运大加赞赏。

从江宁乘船顺江之下到扬州附近的瓜洲渡口,之后转入邗沟沿着运河北上,过淮水再入汴河便可直抵汴京,一路省去了车马劳顿之苦。

座船本是孟家所有,掌门人孟大小姐也在船上,服务侍奉自然周到无比。船夫舵手都谨慎操作,舟行平稳。还有仆从侍女端茶倒水,当真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青山绿水,乘船畅游,好不舒坦!

唯独一点,饭菜做得不怎么样!

思前想后,林昭觉得还是得自己动手,才能美味佳肴赛神仙,也恰好趁这个机会继续教顾月伦烹饪之道。出发之前,菜肴调料都多有准备,沿途停靠之时,也可以随时补充。尤其是船行江上,偶然还能捕几条肥鱼,几尾鲜虾!

见识过林昭的厨艺之后,孟若颖大为惊叹!什么古籍佚本记载,那佛跳墙根本就是林昭的杰作,顾月伦不过是在帮他打掩护罢了!

与顾月伦一样,孟若颖也在深刻怀疑,百思不得其解,一个书生怎会有这样逆天厨艺呢?莫非都是顾七所授?不是说君子远庖厨吗?孟若颖轻轻摇头,林昭啊!你个伪君子身上到底还有多少匪夷所思呢?

至少一点,孟若颖现在很庆幸,留下林昭与之合作是对的。以如此手艺,加上林昭乱七八糟的鬼点子,酒楼的生意不火才怪。将来定会成为汴京餐饮界的翘楚,甚至还有可能直接盖过樊楼和任店呢!不过只有三年时间,要抓紧了,别的行业兴许他也有办法,要做到人尽其才……

林昭哪知道孟小姐正在盘算着如何榨取他的价值,兀自笑问道:“怎么样?这道松鼠桂鱼味道如何?”

“鲜美至极!”孟若颖微笑着回答,那副馋嘴的吃相哪里还有大家闺秀的淑女形象。

“嗯,那就好!”林昭笑道:“好吃就多吃点,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林大厨就露手这一回。”

孟若颖嗔笑道:“哼,小气鬼,还说下次想吃的时候让你做呢!”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想吃自己学着点哈!”林昭笑道:“我的大小姐,会做饭吗?”

孟若颖轻轻摇头,像她这样的富家小姐从小被人伺候着,不会做饭也属正常。

“这可不行,俗话说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入的了闺……咳咳,若是不会做饭,如何素手调羹,相夫教子?”林昭打趣道:“俗话又说了,抓住男人的胃才能抓住男人的心,唉……孟小姐,我真为你的将来担忧……”

“哪来那么多俗话,我看都是你瞎编乱造的……”孟若颖旋即又低头道:“可惜我从未学过,也没功夫学……”

林昭笑道:“现在不正是机会吗?闲来无事,不若我教孟小姐做菜吧,手把手的教……”

“登徒子……”

每日差不多都是这样聊天打趣,以打发舟行途中的寂寞无聊!

这日过了洪泽湖,林昭明显发现河面上的船只多了起来,好奇道:“舟楫往来,千帆竞渡,漕运的船只还真是不少啊!”

“那是自然!”孟若颖道:“汴京有百万人,需要大量的钱粮用度,大部分都是从江南运送,漕运自然兴盛。”

林昭暗咐,这个中学历史倒是学过,古代自隋唐之后经济重心难移,到了南宋时还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隋唐与北宋都不可避免需要,甚至是依赖江淮钱粮的支持。由此可见,运河的存在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啊,这大概是隋炀帝留给历史最大的遗产吧!

“我记得孟家似乎也有船运行业,赚钱不少吧?”林昭笑着探问。

“财迷!”孟若颖笑道:“原来你也有不懂的事情?我还以为你是百事通呢!”

“请孟小姐赐教!”林昭淡淡一笑,决定满足一下孟小姐的虚荣心。

好不容易遇到一件比林昭懂得多,还能让之低头请教,孟若颖相当得意,笑道:“事情并非想象的那么简单!漕运需求大,漕船若是平稳行驶,确实赚钱不少。但……河上行船,难免有风急浪高的时候,船沉人亡的时候也时有发生。

你看这运河上风平浪静,可大河渡口之处确实另一番景象。前日在瓜州渡口你也瞧见了,好在那处江水还算平稳……可淮水那边就不一样了,过了洪泽湖从楚州到泗州,中间要在淮水走一段才能进入汴河。

那一段河面宽阔,特别是泗水汇入的山阳湾一带,水流湍急,风急浪高,行船颠簸,很容易遇险。前代白乐天有诗云:淮水东南阔,无风亦难度,正是指那处!”

“如此说来,漕运也不那么安全?”林昭也算是上了一课,之前对于古代的漕运了解太过浅薄。

孟若颖道:“山阳湾沉没的船只数不胜数,我孟家早年也在那处沉没数艘粮船,淹死了不少船工,正是因此家祖才逐渐放弃船运,转而重点经营丝绸布匹、酒楼这些安稳的产业!”

每个成功的商家背后都有一段血泪史啊!林昭叹道:“难道就没有其他河道可行?不是说江淮一带水网密布吗?”

“小河水浅如何通过大船?朝廷对此也很重视,也曾派人在淮右另行开凿一条运河,以期避开山阳湾,可惜百年之内才开河不过数十里,困难重重啊!”

古代没有工程机械,全靠人力,开挖运河这种事自然不易,林昭完全理解。

孟若颖道:“怕是今日午间便会进入淮水,到时候你就见识到淮水的风浪了,希望一切顺利。”

果然,不久之后船只进入淮水之后,林昭明显感觉到船只颠簸摇晃的厉害。顾月伦很不适应,还出现了晕船的症状。好在孟家的船工舵手经验丰富,大小姐也正好在船上,自然更加谨慎。因此几人虽然紧张,却并不担忧。

但事情的发展往往会出乎意料,就在水流最为湍急的山阳湾,猛地听到一声惊呼。三人站在窗口看得分明,对面一条大船顺流而下,速度极快,直接无视过往船只,甚至也不顾及他自身的安全。

眼见座船就要与之撞上,多亏了船工经验丰富,迅速转舵才避开一劫。正是因此,不得已地偏离了航行,船身受到湍流的拍打,猛烈地摇晃着。

两女根本站不稳,双双倒下,多亏了林昭眼明手快,及时左右拥抱将两女搂住。美好的感觉尚未享受片刻,脚下也站立不稳,直接倒了下去,为了两女不至于摔伤,光荣地充当个肉垫……

不过此时不管是谁,想要站起来都很困难,于是乎两女自然而然地躺在林昭怀里,双手还时而碰到某人的沟谷山峰……表妹年纪还小,尚未发育成熟……唉,没看出来孟若颖……嘿嘿,蛮有弹性的……

剧烈的摇晃持续了半个时辰,总算是逐渐稳定下来,平稳了许多。两女好不容易才站起身来,顾月伦惊魂未定,孟若颖则相对镇定多了,一脸愤怒地看着某个登徒浪子,气的蹙眉瞪眼……

林昭厚着脸皮道:“咦,大小姐你怎么了?已经过险滩了,放心,有我在,别害怕!”

“哼!”孟若颖冷哼一声,满脸嗔怒,想要发火来着,却又不知道如何开口。恰好船工过来禀报,无奈只得先行忍气吞声。

那边林昭颇为得意,笑问道:“适才怎么回事?”

“对面有条船与我们擦上,好在及时避开了,已然没事了!”船工伸起衣袖擦拭额上的汗水,看样子他们非常辛苦,或者说后怕紧张吧!

“看清楚什么人没有?驾船如此毛躁!”孟若颖一边宽慰顾月伦,愤然表示不满。要是知道,适才为了躲避险些船毁人亡。

“回大小姐,小的适才看见船上的旗帜,似乎是余杭郡王府的船……”

孟若颖轻叹一声,默然不语!

“哼,郡王?有些来头哈!府上的狗奴才都这样横行霸道?”林昭对这种强权颇不感冒。

“算了!我们惹不起,没事就好!”

林昭轻叹一声,这群凤子龙孙实在是太嚣张了。他全然没想到,一路上很随意的一些经历,在未来的日子都将与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过了淮水,进入汴河之后,水流恢复平缓!座船再无阻碍,风正一帆悬,直接往前驶去,目的地汴京已然在望!

第二十二章川菜的逆袭

汴京位于中原腹地,黄河之滨,乃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千年古城。

春秋时郑庄公于此修筑储粮仓城,取“启拓封疆”之意,定名启封。战国时期的魏惠王迁都于此,改称大梁。汉时,为避讳景帝刘启之名,改名开封。

唐末天下动乱,中原皇帝走马灯式的换,五代梁唐晋汉周,有四个朝代建都于汴京。赵匡胤黄袍加身之后,仍旧以此为都,虽然中间传出有意迁都洛阳,可惜烛影摇红死的不明不白。开封是新皇帝赵二的龙兴之地,迁都之事也就被永久搁置了。

汴京位于一马平川的平原上,从军事守卫的角度而言,有着绝对的劣势。但是在交通方面,尤其是水路漕运,却有着得天独厚的便利。

汴河、五丈河(广济河)、蔡河(惠民河)、金水河并称汴京四渠,与黄河、淮水,以及诸水系密集的河道相连,形成偌大的运河网络。江淮的钱粮财富通过运河,源源不断地送到汴京。其中又以汴河为主,毫不夸张地说汴河就是汴京的生命线。

汴河两岸皆植杨柳,入夏时分,清风徐徐,随风舞动煞是好看。舟行河上,忽见一座大桥横亘在前,其桥无柱,皆以巨木虚架,饰以丹艧,宛如飞虹。顾月伦见到之后,忍不住连声赞叹,林昭嘿嘿一笑,到底是没出过门的小丫头。

孟若颖介绍道:“其形如虹,故曰虹桥。”船只从桥下驶过,林昭抬头向前看去,高大的城墙已经出现在视野中,这里便是大宋王朝的都城了。

“汴京外城方圆四十余里,城内人口过百万……”孟若颖一边介绍着,船只已经靠近汴京东墙。

汴河穿城而过,从东南角的东水门流出,船只也可以由此直接入城,方便了许多。当然了,跨河水门之上安装有铁裹窗门,入夜或遇到战事便是垂下水面,保证安全。

进城之后,两岸皆是词鳞次栉比的房屋,店铺林立,人来人往。站在船头,林昭想起的便是那副著名的画作——《清明上河图》,不正是眼前景象吗?

过了便桥之后不远,船速明显缓了下来,因为前面的相国寺桥低平,无法通航,因此入城的大船多选择在此间的码头靠岸。

一路乘船而来,已然一个多月脚不沾地,上岸的感觉大不一样。孟若颖已经多次前来,对此颇为熟悉,顾月伦一双眼转个不停,四处张望,小女儿情态表露无遗。林昭则轻轻一笑,终于踏上了这个时代的中心……

正准备询问孟若颖商铺地址时,便见到个五十来岁的男子笑呵呵地迎了上来,热情地招呼:“小姐,老奴已经在此恭候多时了!”

孟家酒楼离码头并不太远,之前已经有书信送达,到达日期不外乎这三五日,因此每天都有人守在码头,以便第一时间迎接。今日伙计远远瞧见,便通知掌柜前来迎接。

“高叔,有劳您亲自前来!”

“应该的!”说话间点头哈腰,恭敬的有点谄媚。林昭心想,估计是孟家多年的老奴仆了……只是未免也太热情了,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啊!

“林昭……”孟若颖打断了他的思绪,介绍道:“这位是高达,高叔,孟家酒楼的掌柜!”

“高叔,有礼了!”林昭笑嘻嘻地答应。

孟若颖道:“这位是林昭林公子,孟家的合伙人,这位是林公子的表妹,顾小姐!”

“见过林公子、顾小姐!”高达看似恭敬,心里却不知道有多少只草泥马狂奔而过……他的消息并不闭塞,知道林昭和顾月伦本只是孟家两个仆役,远不如自己,一转眼便骑到自己头上来。而且据小道消息称呼,二人此番来者不善……

林昭却喜滋滋的,翻身奴仆做主人的感觉就是爽,至少称呼就上了几个档次,待遇自然就不用说了。

公子!嗯,我喜欢!

高达道:“林公子,二位小姐,车驾已经准备好了,请吧!”

三人走出码头,路边果然已经有三辆马车等候,拉车的都是实在不咋滴的驽马。对此林昭倒是完全理解,宋朝失去了幽云十六州,西北又被西夏占据,严重缺少养马之地。

仅有好马基本全都装备给骑兵,民间所用大都是淘汰的驽马,亦或者川滇劣马。高达如此待遇,已经算很不错了……

孟若颖与顾月伦同车,林昭自然就与和高达同行。一路上高达不断指点道:“那处是州桥,此处距离相国寺不远,是汴京随繁华的地方。桥西那边是贾家瓠瓜、孙好手馒头、街西还有保康门瓦字,都是汴京有名的店铺,林公子若有兴趣,闲来无事可以去逛逛……”

“嗯!”林昭越发觉得这位高掌柜殷勤的有些过头了……

高达继续道;“顺着城内城城墙往东,多是些客店酒楼,南方的官员和商贾常在此住宿……”

没走片刻,高达便笑道:“到了!”

呃……这么近?那何必搞什么马车呢?徒步过来不是更好吗?林昭嘀咕一句,抬头恰好看到如意酒家四个字,这便是孟家在汴京的酒楼!

高达客气地请着孟若颖与林昭三人入内,一众伙计早已等候在门口,迎接大小姐……

林昭略加打量,便明白高达殷勤过头的原因了。如意酒家距离汴河州桥与相国寺都不远,可以说是在汴京繁华的市中心,周围还有官员、商贾居住往来,如此好地段该是生意火爆才对……可是眼下看到的却是门可罗雀,甚至连门口迎宾的彩楼都破败不堪,也不知道收拾一下,莫不是破罐子破摔?

孟若颖虽知酒楼生意冷清,却也没想到会严重到这般地步,不由大失所望。同时也感觉在林昭与顾月伦面前丢了面子,脸色不由阴沉了许多……

高达心里咯噔一下,最担心事情还是发生了……

孟若颖淡淡道:“你们都去忙吧,高叔,你留下!”

众伙计都心知肚明,一个个如蒙大赦,瞬间便闪的没影了……

高达讪笑着引三人进了后宅一处雅间,这里是他早为孟小姐准备好的居所。

“小姐请!”

孟若颖面色冷淡,进门落座,高达赶紧命人奉上茶水,林昭则一边打量着室内陈设,一边准备看笑话!

“高叔,酒楼的生意何以到了这个地步?”孟若颖淡淡询问,言语之间透着丝丝不满。

高达早料到会有这么一天,得!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只好硬着头皮打道:“小姐,老奴经营不善,老奴有罪!只是……”

林昭心中一笑,果然是这个节奏,先认错,然后再找一堆客观原因来辩解,甚至是搪塞。

高达吞吞吐吐道:“小姐,您也知道,汴京酒楼多如牛毛,最为重要的无疑就是菜色口味和酒品!自从去年高价请来的白师傅离开后,菜品的口味就大打折扣,客人们不买账啊……至于酒水,虽也是上品,但是比之樊楼、任店、马行街白矾楼还是有所不及的……”

“原来如此!”孟若颖道:“如此倒也不能怪你,林昭,你怎么看?”

“啊!”林昭应声道:“酒楼地段绝好,只是经营不善,若问题只在菜品和酒水,那就好办!”

“你打算怎么做?”孟若颖问道。

林昭道:“很简单,关门整顿,装饰一新之后重新开业!”

“呃……”高达道:“有效果吗?白矾楼的掌柜前些天来找过我,询问转让事宜,给得价钱还不错,小姐要不要考虑一下?”

“转让?”林昭怒道:“如此风水宝地要拱手送给他人?你是何居心?收了对方好多少处?”

“呃……”高达顿时恩然,吞吞吐吐道:“小姐,您知道的,老奴在孟家多年,忠心耿耿!”

“林昭!”孟若颖目带斥责地打断,转而道:“高叔,这些都是知道了,放心好了!不过转让的话就不要再说了,我这次请了林公子和顾小姐来,为的就是重振酒楼。林昭,你只管说,怎么办吧!”

“两天之内,我会拿出一个改革方案,按条理来做就是了。”林昭道:“当然了,前期投入是必不可少的,菜肴的事情有表妹在,孟小姐该没什么不放心吧?至于酒水,我再想想办法……对了,赶紧想办法,多找些酒坛子,我们带得那几只肯定不够……”

“嗯!”孟若颖点头道:“你放手去做吧!高叔,你且先听林公子安排就是了!”

“呃,好的!”高达心里满不是滋味,瞬间便被架空了,果真来者不善啊!

“对了,酒楼换个名字吧!之前那个太俗气!”林昭临时补充一句。

孟若颖点头道:“也行,不过改作什么呢?”

林昭沉吟片刻道:“此间南方人居多,又紧邻汴河,是南来北往要冲之地,我适才见街头南食店似乎也不少!”

“确实如此,川饭在汴京也算颇受欢迎,不过并非主流!”高达补充一句。

林昭道:“有特色才有吸引力,不若这样,我们主打南食……酒楼就叫‘江南居’,我要玩一次川菜的逆袭,让川味风靡汴京!”

——————————————————————

PS:宋朝的川饭并非特指,而是泛指南方风味!

第二十二章出游相国寺

如意酒馆改名江南居,将不再只是孟家的产业。厨艺算作技术入股之后,至少在未来三年,有一半的收益是属于林昭和顾月伦的。

因此,林昭自然尽心尽力,绞尽脑汁想办法,把能想到的现代营销方式全都盘算了一遍,从中寻找可行之法,定要酒楼起死回生,发扬光大。

林昭在仔细勘查了周围情况,以及酒楼自身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