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骁骑-第2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置对方于死地,却又彼此忌惮,不敢轻举妄动。
诚然,吕布此时已是强弩之末,大量失血导致他气力骤降,现如今他已是精疲力竭,无力再战。而原本占尽优势的桓飞,本来有机会将吕布击杀,胜券在握之际却不料赤兔马突然杀出,腾空践踏而来。突袭之下,桓飞措手不及,险之又险地避过脑袋,却被赤兔马一脚踢飞鹰盔,另一只马蹄重重踢在他的左侧后背上,致使他重伤吐血,同样是身遭重创。再加上他左臂被吕布一戟刺穿,如今左背再遭马蹄践踏,已然是伤上加伤,一身实力废掉大半,战力大不如前。
故而,此时此刻,桓飞和吕布并无二致,都是强弩之末。若是双方继续厮杀下去,结局极有可能是两败俱伤,谁也占不到便宜。
“哒哒哒!”
看到金猊兽疾奔而来,桓飞立即翻身坐上去,冷眼看着同样翻身上马的吕布,冷哼道:“今日就此作罢,来日桓某再与你一较高下!”
说罢话后,桓飞驱使金猊兽奔向西凉军阵,临走时扭头丢下一句话:“吕布,你很幸运,今天是赤兔马救了你;翌日再战,只怕你就不会再有今日这般幸运了。好自为之吧!”


第744章  雷霆万钧
夕阳残照,红彤彤的晚霞布满半边天。
那半遮半掩、欲走还留的斜阳,宛如风姿绰约的美妇般风情无限,惹得无数文人墨客大发豪情,恣意挥洒文采,乐此不疲。
娄底原上看斜阳,暖意融融,秀美如画。
函谷关下现鏖兵,旌旗猎猎,兵威如狱。
残阳晚装无限好,沐浴山河;
多少豪杰抬头看,却无意夕阳,只在江山。
西山挂夕阳,荒原映余晖。
“弓弩手上前,十轮齐射,放!”
“战车何在冲阵!”
西凉军中军帅台上,随着郭嘉挥舞令旗,后军主将波才观旗下令。
一声声将令在传令兵的放声吆喝下通传全军,已经开赴阵前的弓弩营应声出列,向阵前推进五十步,继而呈交叉队形排列,弩车位于最前方,数以千计的弓弩兵搭弓上弦,蓄势以待。待波才喊出“放”字时,所有弓弩应声而动,霹雳弦惊,黑压压的箭矢倏然窜上高空,旋即直奔盟军阵前疾驰的数百架战车倾斜而下。
与此同时,听到波才号令的五百辆战车轰然出阵,从战骑两翼疾奔而出,待越过弓弩营将士之后迅速向中间聚拢,继而浩浩荡荡地狂奔,与盟军战车迎面对冲。
值得一提的是,西凉军战车多为双马战车,并且战马披甲,每辆战车上各有四名手持大戟的重甲步兵,奔行中两名甲士驾驭战马奔行,另外两人持戟蓄势待攻。
反观盟军战车阵,数量虽多,多达上千辆,两倍于西凉战车阵;但双马战车只有区区一百辆,余下全是单马战车,可战车上仍然是四名将士。也就是说。这一千多辆战车上载着不下五千名盟军将士,兵力仍是西凉战车兵的两倍。
此外,当西凉军弓弩营十轮齐射之时,盟军阵前的两万弓箭手同样开赴阵前五十步。呈梯形配置,列队驰射,其射杀目标同样是西凉军战车阵。
“嗖嗖嗖呼!”
呼啸声中,西凉军与盟军的数万支利箭冲天而起,密集如乌云遮日一般咆哮长空。倏然间,但见两片箭雨飞行百米之后在空中交错而过,其间数以千计的利箭凌空相撞,“咔咔”折翼、咻然坠落;而大多数利箭则是擦身而过,继而倾斜坠下,犹如狂风暴雨般扑向两军阵前的战车阵。
“轰轰轰隆!”
遮天蔽日的箭雨下。一千余辆盟军战车纵马疾奔,轰隆作响,与西凉军阵前的五百余辆双马战车正面对冲。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中,只见疾奔中的一辆辆战车前后左右相隔数丈,战车轱辘正中位置上带着长约五尺、大腿粗的四棱铁锥。每辆战车皆是如此,轱辘两侧各有一铁锥。在战车疾驰狂奔之中,铁锥随着轱辘滚动而飞快旋转,宛如高速旋转的绞肉机般杀机四溢,轰隆隆冲向对面的战车阵。
两军对垒中,战车冲阵的最大攻击力便在于,两侧车轱辘上拥有巨大杀伤力的宛如螺旋桨般的四棱铁锥。铁锥距离地面约三尺(即七十厘米左右)。既能绞杀步兵,又能对骑兵的战马构成威胁,冲击力巨大,杀伤力惊人。倘若任由五百辆战车冲进步军方阵之中,便如猛兽冲进羊群一般,肆意杀戮、横行无忌。足可冲垮五倍乃至十倍以上的步军战阵。
然则,每辆战车上由于战马披甲、兵士又是重甲步兵,且有两个重逾百斤的四棱铁锥,如此便负重太甚。因此,战车奔行时看似速度飞快。实际速度并不快。只是战车疾驰中声势浩大、气势威猛,杀气凛凛,令人望而生畏。
“噗噗噗啊!”
嗖嗖的箭雨纷飞急坠,尽管大多数利箭落在战车上,都被甲胄和车身所阻挡,但百密一疏之下仍有数以百计的战车重甲步兵被流矢射中。旋即,在“噗噗”的箭矢破甲声中,一个个战车兵惨叫着翻身栽下战车,即便没被流矢射杀,也会被随后而来的战车碾压绞杀而亡。与此同时,被流矢射中的战马更是破坏力极大,让整个战车阵遭受巨大损失。一旦战马被流矢当即射杀或是射伤,致使战马无法继续前行;那么战车就会瞬即偏离阵型,随即被后面的战车冲撞翻滚,继而导致一连串的战车碰撞。通常,一辆战车猝然栽倒,至少会拖累两至三辆战车避让不及,随即车毁人亡,破坏力极大。
在箭雨突袭下,不仅盟军战车阵损失惨重,西凉战车阵也不能幸免,同样损失不小。
在这一刻,战争对于两军而言是公平的。面对冰冷无情的流矢箭雨,没有谁是刀枪不入的钢筋铁骨,不管是战马还是重甲步兵,都是血肉之躯,被流矢射中后一样会死。这个时候,靠天天不应、靠地地不灵,只有依靠自身奋起抵挡箭雨,才能幸免于难。
但是,箭雨打击对于战车阵来说不过是疥痒之疾,只能起到一定的阻碍骚扰作用,却不足以摧毁铜铁包裹之下的强大战车阵。
“哒哒哒”
顶着流矢箭雨,战马扬蹄飞奔,马踏声震天撼地,完全遮盖住箭雨的呼啸破空声。战马奔腾之下,相距四百多步的两军一千多辆战车不管不顾的俯身对冲,双方只要奔袭两百余步便可与对方迎头相撞。
“砰轰轰轰!”
砰然巨响声中,两军奔行在最前方的战车迎头相遇,悍然撞击到一起。而这,就如同导火索一般瞬间点燃战火,拉开了战车对冲碰撞的序幕。
电光火石间,战车疾驰,两军数以百计的战车短兵相接,轰然碰撞中交织在一起。轰隆隆巨响声中,但见一辆辆战车迎头碰击,一匹匹披甲的战马瞬间被碾成肉泥,一个个重甲兵被抛上天空,待坠落时迎接他们的却是森森大戟和前赴后继的战车。
那些侥幸避开碰撞的战车依旧在纵马疾驰,对冲中的重甲兵挥戟相向。白刃进去、红刀出来,浴血厮杀从这一刻起正式展开。战车上,重甲兵挥戟拼杀,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没有其它选择;战车下,白森森的铁锥快速旋转,或是瞬间绞断马腿,或是与对方战车上的铁锥碰撞,继而车毁人亡,亦或是两辆对撞的战车一起毁灭。
战车阵相遇后,根本没有任何前奏,乍一交锋便是九死一生之局。冲击之迅猛,碰撞之剧烈,厮杀之惨烈。远远胜过任何一个兵种之间的战斗;即使是战骑冲锋,也无法与之相提并论。是以,每一个战车兵其实就是悍不畏死的死士,也是最勇猛的战士,因为整个战车阵就是一支敢死队。
所幸战车阵的规模不会太大。不论是拉车的优良战马还是铜铸铁打的战车都是十分难得奢侈品,造价高昂;组建一支五百辆的战车阵所需钱财,远远超过一支三万人的轻装骑兵。是以,各路诸侯都无力组建大规模战车阵,眼下盟军这支战车阵便是各路诸侯拼凑起来的,其中冀州袁绍占大头,拥有六百辆战车。而其他各路诸侯充其量不过百余辆战车。
“轰轰轰杀啊!”
如此惨烈的战车对撞,不但没有让战车兵感到惧怕,反而激发了他们深藏在骨子里的血性,促使他们热血沸腾,驾驭战车奋勇冲杀。于是,一辆辆战车腾空翻滚。一个个重甲兵惨叫着飞上天空,一匹匹战马被碾压致死,但战斗仍在继续,厮杀正酣,战车阵对撞正处于关键时刻。一辆辆战车源源不断地进入绞杀场。数以千计的悍不畏死的战车兵前赴后继的投身浴血厮杀当中。
前后不过三百步的阵前战场上,战车轰隆,战马长嘶,大戟挥舞如旋风,血肉飞溅如暴雨。碰撞声、马踏声、嘶叫声、喊杀声、怒吼声,兵器破体声,还有那此起彼伏的凄厉惨叫声,连绵不绝、声声刺耳。这些声音全都交织糅合在一起,便是令人惊怖的惊天动地的不知名声响,令人心惊胆战、不忍正视。
然而,这就是战争。这里不需要怜悯,不需要眼泪,也不需要任何同情;这里需要的是,无惧无畏的勇气,敢打敢拼不怕死的勇士;只要一息尚存便不会放下兵器,誓死血战到底。这是男人的战斗,无所谓对与错,不管是与非,不辨黑与白;只有生与死,打赢这场战争才能继续活下去。除此之外,再无其它。
“敌阵败了,将士们随我杀!”
惨烈至极的战车碰撞中,但见一名身着西凉战甲的络腮大胡子将军,徒步奔走在战车之间,手持一杆两丈长的大戟插进一辆盟军战车的车轱辘里,继而仅凭一己之力便将战车生生掀翻出去。随即,但见他纵身一跃,落在冲在最前面的一辆西凉双马战车的马背上,继而扬起大戟振臂高呼,率领仅剩一百余辆的西凉战车阵向盟军战车发起最后一轮进攻。
这名悍勇之极的西凉将领,对于盟军诸侯和将领而言或许还很陌生,认识他的人不多,但西凉军将士却是对他很是熟悉。因为他是李利身边的近卫军将领,也是西凉将领中为数不多的擅长徒步战斗的悍将,号称“负重五百斤、日行七百里”的金猊卫副统领胡车儿。

ps:
篇外语:不知道这章能不能让您满意,但虎贲为了写好这一章整整想了一天一夜。
说实话,您现在看到这一章后,或许感觉很平常、没有特别的亮点;但是虎贲想说,其实这看似平常的战争情形才是最费心力的,可谓是劳心劳力。
其实,很多同行在这个环节上都会选择使用春秋笔法,寥寥几句勾画出轮廓,然后一笔带过,直接告诉您结果。因为这样做,省心又省力,不用费神,码字速度还快,何乐而不为呢。
虎贲也曾想过这样简化了事,懒得构思具体细节,毕竟战争距离我们的现实生活还很遥远。奈何虎贲昨天晚上从新闻上看到伊拉克战争之下很多女人和孩子凄苦无依的画面后,突然觉得战争其实距离我们并不远,至少没有我们大多数人想象的那么远。
有感于战争的残酷和活在战争中的女人和孩子的苦难情形,虎贲构思了一整晚,终于在今晚码出这章内容。
???这章内容,好与不好,并不是虎贲关注的重点,虎贲真正在意的是自己用心去做的事情能不能得到大家的认同。历史文不单单是看着热闹,更多的是想让智者从中抽丝剥茧能够有所借鉴,既而在生活学习中有所帮助,最起码可以让我们会更加珍惜现有的幸福生活。
倘能如此,虎贲便心满意足了。

第745章 借刀杀人
嗖嗖嗖!
“嘭嘭嘭!”
冷眼看着眼前的流矢箭雨和战车冲撞,袁绍眉头紧锁,一脸阴鸷之色,眼底不时流露出几许忧虑。
本来在他的谋划中,对战车阵寄予厚望,希望凭借一千多辆战车冲破西凉军阵前的步军防御,继而冲击西凉中军战骑,最终达到逼迫西凉战骑率先出战的战略目的。
果真如此的话,即便一千多辆战车阵全部有去无回也不可惜,因为只要西凉中军战骑被迫出击,那他袁绍的整个谋划便成功了大半,可谓是胜券在握。
但眼前这般情形却是出乎他的预料之外,让袁绍大为吃惊,深感意外之余又生措手不及之感。冥冥之中他预感到此战只怕不如自己预料的那般容易,若想实现自己预定的战略目的,光靠战车阵恐怕还远远不够,还需付出更大的代价才行。
“主公啊,我军战车阵快顶不住了,还请速速决断。战场厮杀瞬息万变,迟疑不得呀!”
眼见己方一千多辆战车和六千重甲兵竟然抵挡不住西凉军的五百战车阵,许攸看得眼皮直跳,眼神十分忧郁,愁容满面。当即,他低声向袁绍请示,是否再派冲城车阵出击,否则战车阵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袁绍闻声扭头看了许攸一眼,眼神甚为不善,饱含责问恼怒之意。随即,他回头望着阵前厮杀,轻轻摆手。许攸见后脸色微红,急忙点头会意,再不多言。
“奉先伤势如何。尚可一战否?”抬手挥退许攸之后,袁绍扭头对身旁右侧的吕布轻声问道。此时他说话的语气虽然温和,却是刃带硬,颇有激将之意,并且对待吕布也不像之前那般客气了。
显然,此前吕布和桓飞一战之后,无形中影响了盟军诸侯和将领们对待吕布的心态。准确地说就是。吕布在众目睽睽之下败在桓飞手里,曾经戴在他头上的“不败战神”和“天下第一战将”的光环当场易主,这无异于将他吕布打下神坛。辉煌不再,从战神沦落为凡夫俗子。而亲眼目睹这场战斗的盟军诸侯和将领们,也在悄然之中消除了对他的畏惧之心,终于可以用平常心看待他。甚至内心深处对他的为人和品行还甚为不耻。暗自鄙夷。
这并不是各路诸侯和将领们太过势利,先恭后卑、反复无常,而是现实就是如此。
如果把吕布比作这个时代的超级明星,那么袁绍、曹操和其他各路诸侯就相当于不红不紫且又出身不凡的“腕儿”,平日里碍于吕布的偌大名头和令人恐怖的实力,从而处处对他礼让三分。但是,现在吕布头上的光环尽数摘下,半世威名毁于一旦。彻底被打下神坛之后,各路诸侯便不会再对他退让了。此时此刻。各路诸侯没有趁机讽刺挖苦他就已经很难得了,但之前的荣耀已然不复存在,更不会再像此前那样仰视他,完全可以正视他,甚至于某些诸侯还会居高临下的俯视他,而且心里不会再有丝毫惧意。
而这恰恰是世人都想扬名立万的根本原因,所谓的名士、名将和虎将就是这么来的,也是这么掉下神坛的。扬名立万之人很容易便能获得别人一辈子也得不到的功名利禄,然而,当有一天他身败名裂,那么曾经轻而易举得来的一切也将渐渐离他而去,甚至于横死疆场或府邸之中、不得善终。
这就是现实,不仅后世之人如此,前人同样也是这样。因为,不管是前人还是后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便是大家都是人。时代会变,思维方式也会变,甚至于肤色种族都可能改变,但人性永恒
“多谢盟主挂怀,吕某无碍,自可一战。”
听到袁绍的询问,吕布闻声神色微变,随之蹙眉沉吟起来,沉默不语。半晌后,他终是回话了,可话语听着和善,但语气却十分生硬,并且没有扭头正视袁绍,似是目不斜视的自言自语一般。
显然,吕布虽然不是极为聪慧睿智之人,却也并不愚笨,好赖话一听便知。此时他同样感知到各路诸侯的心态变化,这让他甚为恼怒,但形势比人强,事实俱在,如之奈何?
这是吕布近年来第一次留心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以前从未有过,因为他那时根本没必要理会别人的态度,更不需要看别人的脸色。但此一时彼一时,莫名之中他现在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好像是刚才的一场恶战让他突然变得心胸狭隘起来,对别人看自己的眼神和脸色特别敏感,而且容易恼怒生气。
“奉先身体无恙就好。你可是我盟军战骑的主将,是我四十万盟军将士的一面旗帜,此番冲破敌阵,全仗奉先虎威了。呵呵呵!”眯眼看着吕布阴沉僵硬的侧脸,袁绍眼底闪过一丝嗔怒之色,但说话时仍然是笑呵呵的,赫然是喜怒不形于色。
“盟主此话何意,还请明示?”吕布神情微怔地扭头看着袁绍,佯作出一副平静的神色,低声问道。
袁绍微微一笑,言简意赅道:“无他,待战车阵战罢后,便由奉先率领战骑冲杀。届时,奉先务必冲破李贼所在的中军战阵,为我盟军抢占先机。倘能如此,奉先便是此战首功,此战过后司隶各郡中任由你挑选两郡之地;否则,战局将对我盟军十分不利。事关重大,奉先务必倾尽全力,一雪刚刚战败之耻。对此,奉先可有异议?”
“哦?”吕布闻言愕然,脸色瞬即闪现出一抹难以掩饰的怒色,一双眸子阴沉而冰冷,隐隐闪现着杀气。好在他并未丧失狼,强摄心神后,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如果吕某没有记错的话,按照原定策略,战车阵之后应该是步军进攻,战骑最后冲阵吧?不知盟主为何临时起意改变原定战术?吕某对此甚是不解,还请盟主不吝赐教。”
“嗯?呵呵呵!”袁绍神情微怔,一瞬间脸上浮现出一抹怒色,一闪而逝后,却坦然笑道:“奉先没有说错,原本战骑确实是最后冲阵,不过那是在战车阵冲破李贼中军的情况下,才会如此安排。眼前形势不容乐观,我军战车阵不敌敌军,随时都有倾覆之危,这与我等之前的谋划孑然不符。
奉先乃沙场宿将,自然懂得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的道理,战场上瞬息万变,是以调兵遣将也需随之改变。若是一成不变,就会拖累整个盟军,使得我军陷入极端被动的险境之中。袁某身为盟主,岂可墨守常规、不知变通,从而误己误军?
所以,战车阵没有完成的使命将由战骑来完成,务必撕破西凉军的中军防线,为我军全军出击奠定扎实的基础,继而一举打败李贼和西凉军。如此,奉先可听明白了,还有何异议不妨一并说出来?”
“嗯,原来如此。”吕布若有所思地轻轻颔首,既而扭头看向身边的张燕,和声道:“盟主所言想必张燕将军也听到了,不知张将军意下如何?”
“奉先将军定夺即可,张某并无异议。”张燕闻言淡然一笑,笑眯眯的敷衍道。
吕布闻言微微错愕,这时袁绍突然插话道:“张燕将军太过自谦了。将军乃左翼骑兵主将,手握两万战骑,是我盟军的中流砥柱,岂可妄自菲薄。如果张将军有何想法,不妨直说,以免贻误战机。”
张燕闻声后一点不生气,脸上仍然挂着笑容,笑声道:“既是盟主询问,张某便直言不讳了。恕我斗胆问一句,我盟军战骑不过区区五万之数,并且还是临时抽调出来的混编骑兵,而西凉铁骑则是三倍于我。双方战骑的差距如此悬殊,盟主为何还要下令战骑优先出击呢?
面对骁勇善战的西凉铁骑,我五万骑兵根本不是西凉军的对手。如此冲击李贼中军战阵,岂不是重蹈战车阵之覆辙,有去无回么?”
此话一出,袁绍的脸色终于变了,神情瞬即阴沉下来,看向张燕的眼神极为不善。可张燕却是岿然不惧,对袁绍冷冰冰的眼神视若无睹,脸上依旧挂着笑容,那笑眯眯的神情隐隐透着挑衅之意。
的确,张燕与袁绍素来不和,这在盟军之中早已不是秘密,早在会盟之初便已表现出来。毕竟,就在此次会盟之前,袁绍屡次领兵征剿黑山贼,张牛角、于毒等黑山首领相继死在冀州军手里,其实就是死在袁绍手中。双方厮杀数年之久,积怨极深,矛盾重重,俨然是势不两立的局面,绝非一句盟友就能化解彼此间积累多年的恩怨。
除此之外,盟军左翼两万骑兵中有一万五千战骑都是张燕的本部人马,几乎占了右翼骑兵的八成。
而这一万五千黑山骑兵当中,还有一支完整的轻装骑兵,人数不多不少整整一万人,这便是张燕的嫡系骑兵飞燕轻骑;余下五千骑兵也是从数万黑山军中挑选出来的勇猛之士。是以,这些黑山骑兵就是张燕麾下战斗力最强的精锐部队。
(……)

第746章  斗智斗勇
而这一万五千黑山骑兵当中,还有一支完整的轻装骑兵,人数不多不少整整一万人,这便是张燕的嫡系骑兵飞燕轻骑;余下五千骑兵也是从数万黑山军中挑选出来的勇猛之士。
是以,这些黑山骑兵就是张燕麾下战斗力最强的精锐部队。
如果这支精锐骑兵在此役中全部战死,那么黑山军的实力必然骤降四成以上。日后,若是再遇到袁绍调兵进山围剿,黑山军岂不就要全军覆没了?
故此,张燕自然不愿意替盟军当炮灰,更不会给袁绍卖命。因为袁绍这个命令摆明就是想借西凉军之手消灭黑山军中最具战斗力的飞燕轻骑,待此战过后,袁绍就能挥军攻取黑山军老巢,继而收编黑山军,尽得数十万妇孺家眷。
此乃一箭双雕之计,可收一举两得之效。而袁绍则是坐收渔利,无论结果怎样,他都是稳赚不赔。
这等伎俩岂能瞒得过张燕?
是以,他毫不客气地点明袁绍的险恶用心,言外之意便是拒不出战。
而这,正是张燕和吕布的截然不同之处。因为吕布是个极其好面子的人,提领兖州,自成一路诸侯,凡事都讲身份、要面子,于是一个盟友的身份便将吕布套住,让他无法正面拒绝袁绍的命令。
与之相比,张燕就完全不同了,他是什么身份,又是什么地位呢?
张燕的身份是黑山贼首领,至于地位么,下了黑山,他什么都不是,就是一个贼而已,毫无地位可言。对于这样的人,身份和地位对他来说很陌生,他看重的是生存和实力,至于其它沽名钓誉的事情。几乎和他毫不相关。
因此,但凡遇到事关自身利益的事情,张燕决计不会忍让退缩,分毫必争、寸步不让。完全没有吕布或其他诸侯的那么多顾忌。是以,他可以毫不留情地拒绝袁绍的将令,根本不顾及袁绍作为诸侯盟主的颜面。因为面子这东西对他来说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奢侈品,从来就没有人给过他面子,所以他自然不需要顾及别人的颜面。谁让他直到现在仍然是个贼呢?
“哼,贼性不改!袁某好心好意询问你的意见,那是给你面子,你别不识抬举?”眼见张燕冥顽不化,当众让他大失颜面,袁绍勃然大怒。阴测测的训斥道。
“嘿嘿嘿!”看到袁绍彻底撕破脸矢口辱骂自己,张燕脸不红心不跳的冷笑道:“袁绍啊袁绍,就凭你也有脸在我面前说好心好意?我看你是根本没安好心,用心险恶才是真的!”
说话间,张燕指着五百步外的西凉军阵。怒声道:“看看对面的敌军,整整十几万战骑,就这你还让我和奉先将军率领五万战骑冲阵?扪心自问,你居心何在?这不是用心险恶,又是什么?”
“你”被张燕当众挑破实情,袁绍顿时满脸涨红,脸红脖子粗的伸手指着张燕。却愣是无言以对。
“你什么你?速速把你的爪子缩回去,否则休怪张某刀下无情,一刀剁了你的爪子!”
既然已经公开撕破脸了,张燕再无顾忌,索性摆明架势不给袁绍面子。厉声斥责袁绍一番后,他直勾勾地盯着袁绍。神情肃然道:“你不用假惺惺的装好人,也别想借西凉军之手除掉我张燕和奉先将军,从而达到你独占河北、称霸中原的目的。眼下我等是同盟不假,但盟友之间理应互相信任,荣辱与共。而不是像你袁本初这样伺机清除异己,大肆削弱各路诸侯的兵马和实力。今日一战,你若能撕开西凉军的中军防线,张某便与奉先将军率领骑兵出击,否则你休想命令张某出战。
既然今日你我已经撕破脸了,我索性就把丑话撂在这儿。我张燕就是个黄巾贼而已,烂命一条,能活到现在已属侥幸,手下一帮兄弟也全是黄巾余孽,过了今天就不知道明天是否还活着。所以,纵然今日被西凉军打得大败,我张燕也无所谓,大不了一死而已。我不怕死,你呢?”
说到这里,张燕十分不屑地看着袁绍,嘲笑道:“嘿嘿嘿你袁本初眼下只怕还舍不得死吧?独占河北、称霸中原,逐鹿天下、问鼎江山,这些恐怕就是你袁绍一直念念不忘的雄心抱负吧?
真是雄心壮志啊!光是听起来就让人羡慕,我张燕也曾做过这等美梦,但我现在再也没有这种不切实际的念头。我只希望有生之年能让手下一帮兄弟安居乐业,几十万妇孺能够安定下来,过上好日子。至于我张燕自己么,若能拜将封侯、封妻荫子,便心愿足矣,此生再无遗憾。
反观你袁绍,志大才疏,色厉胆薄,本身没有帝王之能却整天做着帝王梦,身为诸侯盟主不思打败对手,却始终惦记着削弱各路诸侯盟友的实力。如此心胸狭隘、目光短浅之人,如何成大事?袁盟主以为张某所言确否?“
“贼子辱我太甚,当真以为袁某奈何不得你么?”袁绍恼羞成怒地厉声喝道。
“杀我?哈哈哈!”张燕满脸鄙夷地看着袁绍,肆无忌惮的大笑:“三年前你袁绍就想取我项上人头了,结果如何?时至今日,张某依然毫发无损的站在你面前。
而今大敌当前,你不思打败西凉军,反倒要杀我?难道这就是我张燕所认识的袁绍,四世三公的袁家庶子,贵为中原诸侯盟主的真面目么?果真如此的话,张某羞与你这等浪得虚名之辈为伍!”
“啊”袁绍当真要被张燕气疯了,咬牙眦目的喝斥道:“张燕贼子,袁某与你誓不甘休!”
眼见袁绍和张燕二人的争执愈演愈烈,曹操、刘备、孙策和张扬等四人面面相觑,再看看眼前的惨烈厮杀,四人顿时神情黯淡,满脸阴霾,眼神中充斥着无尽的忧虑。
然而,这都是表面现象,实际上他们四人中却是有人欢喜有人愁。只不过,此刻他们不约而同的表现出忧心忡忡的神色,毕竟大家眼下还是盟友嘛,步调一致是必须的。
“盟主息怒,张燕将军也少说两句,大敌当前,我盟军内部万万不能乱啊!否则,一旦被李贼发现可趁之机,我等今日将死无葬身之地呀!”
看到张燕和袁绍二人闹得不可开交,站在袁绍左侧的刘备只得站出来打个打圆场。不然的话,若是任由他们二人继续争执下去,说不定张燕便有可能倒戈相向;届时,西凉军还没打过来,盟军内部反倒先打起来了。
出面圆场之时,刘备深深感到自己此次率部前来入盟是个极端错误的决定。时至今日,各路诸侯之间嫌隙丛生、积怨极深,谁能真正做到尽释前嫌、心无芥蒂,若不能放下恩怨,又如何团结一心共谋大事?
此番,诸侯们好不容易结成同盟,结果却是??如若战事顺遂还便罢了,一旦战事不顺,诸侯之间便相互推诿、拒不出战,蓄意保存实力的事情便无法避免。就像现在这般情形,大敌当前,西凉军虎视眈眈,可盟军内部却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内讧起来。
如此糟糕至极的盟军,战斗力还剩几何,又如何打败兵锋强劲的西凉军?
这一刻,刘备忧心如焚,心情糟糕透了。不仅是他,其他几路诸侯也是愁容满面,脸上浮现出挥之不散的忧郁之色。
是以,此时此刻,各路诸侯已经没有心思劝解袁绍和张燕之间的争执了。随着刘备出面劝说一句话后,其他人尽皆冷眼旁观,缄口不言,但他们的眼神都十分不善,眼角有意无意地瞥向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