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县主-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刘婆子被灌了一身的冷水,咒骂几句,马上被扶回去换衣裳了。
胭脂完成了任务,端着盆儿回来了。
梓熙满意地点点头:“好了,噪音没有了,咱们继续吃,这个味道好。”
庄嬷嬷愁苦不已,生怕惹火了韦氏会让梓熙受委屈。
兰梓熙自己一点都不在意,庄嬷嬷只能叹气。
*
那刘婆子被泼了一身冷水,第二天就得了伤寒,听说在屋子里哭天抢地的,逮住人就诉苦。韦氏赏了药钱,到没来梓熙这边问话。
在京城时,傅家除了老爷子和郡主,就属兰梓熙的花销大。到了桐城之后,在顾晨苏的故意安排之下,各项用度虽比不上京城,但也只比皇后差一点。等郡主来了还是一切照旧,可等郡主过世之后,在傅家其他人看来,兰梓熙的花销用度就太过巨大了。
明明这跟以前没有什么不同,可王氏,韦氏那原本没有在意的心思,立刻浮了上来。以前他们不在意那是有郡主还有兰梓熙自己的食邑供奉呢。可如今兵荒马乱,郡主没了,封地那边根本没法联系上兰梓熙,供奉也送不上来,这么一来,兰梓熙就要靠傅家养着?
这傅家,可是她丈夫的呢,她一个小女孩,当个娘娘一样养着,这让她们如何甘心。
不光生活花销,兰梓熙不愿回兰家,那以后,还不得有意大笔的嫁妆钱?
换在以前还好说,如今在外面逃难,什么时候能回去还不知道,临走时带着的那点儿银子,可不得一个当做七个花,这算盘霹雳哗啦一打开就收不住了。
于是几天之后,兰梓熙发现,管家再也没有主动送饭食和月钱了。
梓熙并不是个挥霍无度,过于奢侈的人,因为就算在这个时代,无论你怎么奢侈,跟上辈子的生活一比,那也是贫困落后无处比较。
在京城时,所有店铺的收益是自己收着,封地送来的供奉都是由君主帮忙收着的,梓熙自己也没有管过自己的花销怎么算的。
如今情况有变,既然韦氏不高兴了,那以后各算个的就是了。她这边本就开着小厨房,不过是多出一两个采买的事儿而已。
*
眼看到了年底,涌往桐城的难民越来越多。州府老爷为了救灾,强令所有商家大族捐银子捐棉被。傅家逃难而来,州府老爷因顾晨苏的关系,对他们有照应,但为了名声好看,傅家还是捐出了一笔银子。
随着新年越近,各项物资也就越发匮乏,州府压了又压,桐城的粮食价格,菜蔬价格都翻了两番。
傅家坐吃山空没有进项,还得到处派人去打听傅君岳的消息,银子哗啦啦水一样往出去流。王氏自郡主过世之后就不爱管事,将一应事宜都交给了韦氏,韦氏高兴了没几天,之后不得不一边俭省,一边想方设法变卖首饰。
“十两银子,才买了不到八十斤的大米,这么下去,咱们还怎么过。”韦氏拿着账本,烦躁不已,一时觉得手上这管家权就是个烫手的山芋,想要扔回给王氏去当家,可仔细想想她又舍不得,这么多年,这还是自己头一回管家呢。
嬷嬷道:“太太不必担心,兴许过了年就好了。再兴许,过了年咱们就能回京城了呢。”
要是能回京就好了,可如今叛军还盘踞在京城,陆新均的保国大军还未过江,谁晓得什么时候才能天下太平呢。
韦氏叹着气,正准备再算一算能从哪里再省出一笔开销,这时听到外面一阵喧哗,连忙问发生了什么事儿。
丫鬟喜滋滋地回道:“回太太的话,是县主办的年货送上门了呢,满满两车,都在往院子里搬呢。”
“年货?还两车?”韦氏立刻扔了账本:“她哪来的银子?”
嬷嬷干笑:“太太忘了,顾大人那边随时往过来送呢。”
韦氏这才想起来,虽没了郡主,可顾晨苏那态度那么明显,何况订了婚的君家也还在。兰梓熙身后,并不是没有靠山呢。

  ☆、第66章

兰梓熙过了这辈子最为冷清的一个新年。
王氏和韦氏带着几个孩子在一起吃了顿饭;就算过年了,就连往回一定要守岁的规矩,都暂时扔砸了脑后。
所有人都伸长了脖子等待外面的消息,都盼着早日平定乱军,也好不用再提心吊胆。
大年初一;战事消息终于传到了桐城;保*终于过了江,刚一过江就遇上了漠北军;两方一场恶斗;最终谁都没能讨得便宜。
战事前景一下子模糊起来,桐城也开始人心惶惶。若是保*胜了还好,桐城便是护主有功;可若是最后赢了天下的是漠北军;那藏了皇后的桐城,怕是要受不小的连累。
有些知道点内情的人家开始设法离开;可刚出了城,就被顾家军堵了回去。
顾晨苏留下了几万人,专门在桐城保护皇后。只要皇后在,她就占着正统,打败漠北军就有希望。顾晨苏自己,已经带着贴身侍卫,独自去与保*汇合了。
兰梓熙听道保*过了江,心里就大松了一口气,看来自己不用掉脑袋了。
虽然到处都说保*一过江就跟漠北军打了一仗没讨得便宜,还损失惨重。但梓熙却知道,只要保*过了江,那就代表漠北军气候将尽,被打败也就四迟早的事了。一喝之隔却大有乾坤的。只是皇后年轻,肚子里的孩子还不知是男是女,若是保*首领陆新君不愿一人之下,那也是以后的事,他如今打着保国的旗号出兵,就要顾全脸面,自己这个小小的县主,是不会比为难的。
兰梓熙松了一口气之后,便开始设法联络封地。她是个自私的人,也有自知之明,天下大事无论怎么变,也不是她一个小女子能左右的,重生一世,她把自己养活好就成了。
这边兰梓熙心情好了些,那边厢傅玥却又出了事。王氏派出去寻找傅君岳的人回来了,说想尽办法,也没找到大爷的人,只有人看到他回城了,之后便再也没有消息。
王氏一听,立马昏了过去。如今京城是叛军的天下,傅君岳回了城,那不是小命不保的节奏。如此一来,没消息道成了好消息。
只是傅玥的婚事,怕是不得不咬牙做决定了。
桐城离京城不算太远,好在有天险隔断,这才使得漠北军不至于势如破竹地攻进来。但凡是有个万一,若真的保*战事不利,那这天下,将要彻彻底底改姓了。
傅家乃是前朝遗臣,与皇室又关系匪浅,若被牵连,怕是掉脑袋的命。但傅玥这样的女儿家,只要嫁出去,便算别家的人了,总不会受到牵连。
王氏焦急地盘算着,如今兵荒马乱,也没人顾得上什么忌讳礼节,先把傅玥的人家定下来要紧。
王氏这回下了死命,傅玥如何不满都没有办法,居然找到自己的住处,求她帮忙跟皇后娘娘要个懿旨。
梓熙吓了一跳,这姐姐,是要她命么?
“你说你想让皇后赐婚?”兰梓熙震惊。
“你小声些。”傅玥一把捂了梓熙的嘴,说:“母亲被鬼迷了心窍,硬是让我……绾绾,你要帮帮我,那些人趁咱们落难痴心妄想,若我没嫁好,接下来就轮到妹妹们。绾绾你知道我家女孩子中,就你一人说定了亲事,你该不会看着姐姐妹妹们跳入火坑,自己享受荣华……。”
梓熙赶紧打断她:“玥姐姐,我没明白你的意思,皇……那位夫人如今在桐城,除了少数人,根本没人知道她在这里,顾大人为确保那位夫人的安全,下了死命封口,姐姐如何才能说动……赐婚?”
“我们与她有救命之恩。”傅玥坚定道:“何况也不需她下旨,只口头赐婚,等到一切风平浪静,在下旨也不迟。”
兰梓熙默然,看来傅玥是铁了心了,可她为什么就看不清现状?
傅玥以为说动了兰梓熙,便央求道:“姐姐就拜托你了,你与……那位夫人亲近些,姐姐日后定会重谢。”
“那么……”梓熙迟疑道:“不知姐姐心仪的,是哪位公子?”
傅玥面上一红,之后扭捏地抓住梓熙的手,在她手心里写了个顾字。梓熙一愣,然后,傅玥在她怀疑的目光中写下顾晨苏三个字。
梓熙猛地将手收回来紧紧握住,说:“我这里太冷了,姐姐先回去吧,今日姐姐的话,绾绾就当没听过。”
“你不愿意帮我?”
兰梓熙无语:“姐姐明明知道傅家与顾家的渊源,顾大人的私事,不是任何人能够左右,尤其,就算旁人能够置喙,却万万不是我能够插手的,姐姐若当真有心,可以自己表明心迹。”
傅玥一时间无话可说,她当然知道顾晨苏跟傅扶摇的那些事。当时做这个决定时,自己心里忌讳的,也是这件事。
但,在目前来说顾晨苏是她最优的选择。
傅家老爷子和郡主相继去世,父亲不知所踪,叔叔什么时候能联系上还不一定。她们现在是一众妇孺,想要在这乱世之中寻求一份庇护,是非常必要的。桐城如今全部掌握在顾晨苏手中,这是她能看到,并且能有可能达到目的的唯一选择。
顾晨苏的条件并不优越,他跟自己的姑姑有过婚约,年纪也比自己大了很多岁,连女儿也比自己小不了多少。不过他的家世以及目前的权势,是无可挑剔的,尤其当皇后成功生下皇子,等他们回京之后,几乎注定了顾晨苏将要权倾朝野。
无论傅玥怎么想,也比母亲所属意的,那个还不知道什么样的乡绅的儿子要好不知道多少倍。
再加上,顾晨苏虽然已经三十几岁了,但男人的相貌在那里,甚至比起年轻人来说,更有一股成熟稳重的气势,某种程度上来说,傅玥还算高攀。
她想来想去,想到母亲无论如何不会支持她的这个决定,而且就算支持她,皇后和顾晨苏也不见得会看在母亲以及傅家的面子上接纳自己。于是,她立刻就想到了兰梓熙。
傅玥自认玲珑心思,只看顾晨苏对兰梓熙的态度,便知道他对她十分看重。顾晨苏一直对姑姑的事心存愧疚,要是兰梓熙帮她去向皇后提议,而顾晨苏看在她的面子上,很可能就会默许了。毕竟,郡主过世之后,兰梓熙在傅家算是没有了依靠,如果自己跟他成亲,那么顾晨苏便是兰梓熙的表姐夫,她便能接替郡主的位置,成为兰梓熙的新的庇护。
这是一举三得的事情,傅玥觉得自己算的很清楚了,偏偏兰梓熙不为所动。
“姐姐的意思是,外祖母过世了,傅家便没有我的立锥之地了?”梓熙笑笑:“不过这也没什么,我本身就不是傅家的人。我姓兰,总不能在傅家过一辈子。虽然感谢舅舅舅娘这些年的照顾,但梓熙人小言微,断不敢在姐姐的婚姻大事上横加干涉。”
“你……”傅玥气急:“你当真不帮我?”
“不是不帮你,是妹妹无能为力。”
傅玥见状,便开始流眼泪哭求,可兰梓熙始终不松口,傅玥终于不再浪费时间,气急败坏地跺脚出去了,梓熙终于松了一口气。
没过多久,庄嬷嬷悄悄告诉她,傅玥同意了王氏属意的婚事,与李乡绅之子定下了口头婚约,相互交换了信物,说好待孝期结束便正式订婚成亲。
据说傅玥同意这门婚事之前,央求王氏带她去州府老爷府上做客,见了某位夫人,可回来之后,便躲在屋子里不见人,狠狠闹了一会脾气之后,才算是松了口。
自太子成婚之后,傅玥便一直心气不顺,每每提到皇后,便觉她是捡了自己的便宜。现在能亲自腆着脸上门求人,傅玥也算是舍得□段了。可惜,皇后现在心心念念是自己肚子里的那块肉,其余的事,全要往后排。现如今没有了皇上,她要让自己的儿子得到他应得的皇位,如今唯一能依靠的,便是顾家,她当然不可能在这个档口不顾叔叔的意思为他的终身大事做主。
傅玥的婚事有了着落,这算是了了王氏一块心病。此时,她终于缓过神儿来,开始关心家里上下。
韦氏管家管的上心,现在王氏要权了,她无论如何也舍不得。偏偏王氏管家多年,在后宅积威甚重,她不放权也没用。首先从家里跟来的下人们都听王氏的,跟本不向着她,只有逃难路上投靠来的新人,急于站稳脚跟,才对韦氏处处奉承。
韦氏有心争一争,却到底是没有根基。自傅玥与李乡绅之子定了口味婚约之后,李家便每隔一段时候就送一回东西。李家送的大多是菜蔬粮食,却也是这个时候最稀缺的。如此一来,她们的开销总算好了起来。但,李家送东西全是送给长房的,与韦氏没有关系。
另一边,兰梓熙能随时拿着顾晨苏的名帖去州府甚至皇后那里拿东西,韦氏眼红的要命,却因为之前对兰梓熙的刻薄根本哄不了兰梓熙给她一份好处,连帮她去借货都不成。
韦氏自认逃难一来,在管家上她是尽心尽力的,虽有些不足之处,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如今生活比不上从前,下人们觉得是她能力不行。王氏之前撂挑子,如今放话要捡现成,还对她不满,弄得她里外不是人。可不管她愿不愿意,最总还是被王氏要回了管家权,韦氏气苦不已回了屋子对着虾仁发了一台火,好不容易才被新来的小丫头绿萍给安抚了。

  ☆、第67章

王氏重新开始管家;着手的第一件事,便是整顿内务。
下人们被集中起来重新点名分配工作。老人们该奖赏的奖赏,该提升的提升。逃难路上跟来的新人,便要安排专门的人手教规矩,学了规矩才能安排差事。
兰梓熙这里,自然也要好好安抚。王氏虽一段时间不曾管家;但家中上下发生了什么事,却逃不过她的耳目。韦氏刻薄兰梓熙一事;她自然也知道的清清楚楚。
为了表明自己的心迹,王氏不仅恢复了兰梓熙的用度,还代替韦氏跟她道了谦。
梓熙并不是个奢侈的人,更加不想在这个时候表现的过于与众不同,于是对王氏说:“舅娘心疼绾绾,绾绾心里明白,不过我的一应用度还是不用照从前的比例了了;姐姐妹妹们如何,我就如何今时不同往日,城外的难民连稀粥都吃不上,我们若是再比照京城的吃穿,那的确是不应该的。二舅娘并不是刻薄绾绾,她不过是心里着急罢了。”
韦氏能着什么急?着急立不了威罢了。
王氏笑着揉了揉梓熙的头,宠溺地说:“我们绾绾呀,真是格外贴心。”
话是这么说,当她发现恢复了兰梓熙的月例用度之后,兰梓熙居然立刻停止去顾府取钱粮,她还是气了个仰倒。
“这丫头可真是……养不熟。”
王氏跟韦氏都气愤她不为家里着想,兰梓熙自己还觉得冤枉,顾家顾晨苏再怎么大方,那也是外人,自己要不是实在有需要,也不会厚着脸吃人家的。可韦氏不满,王氏也不满,为今之计,只有尽快联系上封地或者兰家,让他们先送些银子和粮食来时要紧。
*
正当梓熙期期艾艾掏出小金库准备雇人去往宜兰县时,胭脂突然告诉她一个好消息。
“小姐,君……君公子来了。”
“君清明?他来桐城?”
“是呀是呀。”胭脂欢喜道:“人已经到城外了,先递了名帖,最迟下午就要来见小姐呢。”
这果然是一个好消息,梓熙得到通知时,王氏同样准备起来。
为了招待君清明,王氏费了好些心思打听他的喜好,可惜问来问去,也没打听出什么有用的信息。这也不怪王氏,说来傅家与君家一向没有来往。君家手握军权,却一直是缪长亭的左膀右臂。像傅家这样自诩忠君的世家,一向视其为走狗,平日不骂一句为虎作伥已是厚道,更别说与君家交好了。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一下子天下乱起来,这缪长亭的走狗,却成了保皇党。如今战事吃紧,为了打败叛军,君家算是一大主力。君清明出现在桐城,显然是因为君家已经跟顾晨苏取得了联系。
乱世之中,谁手上有兵,谁就是老大。傅家一众女眷,若不是有顾晨苏的庇护,谁也不晓得会遭遇何种险境。如今君清明要来,自然是被奉为贵宾。
王氏忍不住想,辛亏兰梓熙与君清明订了婚,若是事成,以后君家扶摇直上,兰梓熙便是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而傅家,恐怕都要托庇这层关系了。
王氏忍不住感叹一回兰梓熙运气好,可当真见到了君清明本人,这感叹,却又变成了浓浓的妒忌。
君清明如今年纪不过十四,却已经生的高瘦硬朗。由于层跟着太子陪读一年,又自幼跟随父亲在军中浸淫,阅历并不一般,他举手投足间,有一股其他读书少年人没有的坚毅沉稳,同时也有军人所没有的温雅从容。
从临江一路敢来,虽风尘仆仆,却没有丝毫萎靡困顿。他的相貌更是俊秀端美,再过几年,定然会成长成一位英俊不凡的美青年。就连少时受过伤的腿,也好的看不出痕迹。
王氏将他与自己未来的女婿前后一对照,心下立刻不舒服,突然也对自己的决后悔起来。那没娘的丫头都能嫁给个这样的人,自己的女儿,傅家嫡长女,居然只配个乡绅之子?
“夫人,不知绾绾在何处?小侄有事要与她商量。”
君清明问了王氏一声,王氏才发现自己走神了,立刻掩饰地笑笑,说:“绾绾在西边院子呢,知道你来了,一早就盼着,这会定是等着你过去。你们先说说话,席面马上摆上来了,赶了一路,想来也饿了。”
“多谢夫人。”君清明朝王氏抱了抱拳,便径直往梓熙住处去了。
梓熙此时正在听米河哭诉一路的详情。
米河是梓熙封地的管事,是郡主在时亲自分派下去的,对翌阳郡主忠心耿耿,更是看着傅扶摇出嫁的。如今郡主去了,他的这一份忠心,自然就转移到了兰梓熙身上。
“那时候刚准备秋收,突然就听说北边儿反了,老奴虽担心,却不敢对朝廷大事评头论足,只想着早些将收成归置好,好向郡主与县主交差。谁知那贼人居是冲进了京都,老奴心急如焚,将事情交给我家那木盆儿,便带了几个人亲自上京,想着遇事能为主子尽些牛马之力也好。谁知走到半路上,便听说京城被烧了一大半,又遇上了流寇,带着的人死了一个,两个不敢再往京里走,老奴只好与剩下几个胆大的继续赶路,到最后终于是进不了城,在城外打听许久,听说京中大部分人家在叛军京城前就出城了,老奴想着郡主与县主吉人有天相,不定就出城了呢,于是又一路往南走,可好遇上了君小将军,这才让老奴找着了县主……”
米河四十多岁了,身材高大坚朗,留了一寸长的花白胡子,自见到兰梓熙,就哭的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得知郡主已经过世时,更是哭天抢地恨不得以身殉主,梓熙好不容易才劝好了,他才抹了眼泪坚毅道:“如今世道乱了,郡主让老奴为县主守着封地,如今县主正要用人,老奴不敢轻易言死,老奴定要,定要好生提县主守着封地。”
说着又将身上穿的衣裳脱下来,将夹层撕开,从里面取几张银票,又把鞋子撬开,拿出几根金条。
“禀县主,这些便是去年半年的收成,往常是连着部分出产一起送到京城。如今外面乱的很,老奴走时不知县主的下落,便将大部分收成变卖成银子,想着找到县主也好急用。君小将军说,过不了多少日子,丁庄道便能通了,到时候封地的出产就能送进来,咱们有军将军和顾大人的名帖,无人敢哄抢阻拦。”
“谢谢管事。”梓熙感动不已:“米管事一路辛苦了,快快下去歇息吧,等明日一早,再去祖母那里磕头。”
“谢县主。”
管事退下之后,兰梓熙才看到君清明,明明不是多久没见,却仿佛隔了好几年。看到他,她空荡不安的心里,才总算踏实起来。
“你,怎么来桐城了?临江那里,走得开?”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梓熙只好笑眯眯地问些不相干的话题。
君清明一如既往的冷着脸,嘴上说的话却充满了甜言蜜语。“我担心你,正好有任务去京城打探消息,便顺便来看看你。”
梓熙觉得世上再没有比我担心你这四个字更贴心的了。她满心欢喜地请他落座,然后又谢谢他将米管事来过来,这帮了她的大忙。
君清明一直看着她,有一句没一句地说这话。
梓熙虽然现在才十二岁,芯子里确实个三十好几的怪阿姨,看到美少年就流口水,要不是上辈子就早恋,这辈子年纪也小,她真以为自己莫名其妙变成了个恋/童/癖。
翌阳郡主和傅堃的基因好,傅扶摇当初就是名满京城的第一美人,她的女儿兰梓熙的容貌,自然也不在话下。君清明看着她秀美道让人心疼的眉眼,突然间生起气来。
“听说你之前就病了?”
“是的,不过早就好了。”梓熙以为他是关心她,很是感动。
她在君清明面前,一向不怎么掩藏情绪,于是心里怎么想,脸上就看得出来。君清明见她一脸感动,却更加生气了。
他猛地站起来想走,走了两步却又坐了回来。
“你,”他想说什么,突然顿了一下,才继续道:“你本就身体不好,自己要注意。”
“我知道。”梓熙说:“之前祖母突然过世,我,没注意上,一不小心就病倒了,好在有嬷嬷在,请了大夫吃了几剂药,休息几日便好了。”
君清明抿着嘴,紧紧地盯着她,不知道想到什么,一阵烦闷,不过最终,他垂下眼帘,收敛了眼中情绪。过了一会才再次看向梓熙,声音总算柔和了些:“以后不要这样了。”
“我知道。”
梓熙个子比同龄高一点,瘦的很,冬天尤其怕冷穿着多,总算显得胖些。梓熙看出君清明不高兴,俏皮地吐了吐舌头,他总算叹了口气,不再训她了。
君清明带来了南边平定的消息,在桐城得不到安置的部分难民,开始往南继续迁移。
天气渐渐暖和起来,树上抽了枝条,地上长出青草。农民们开始春根,桃花,也打起了花疙瘩。一切,似乎都渐渐好起来。
君清明一路奔波,带的一队人马也舟车劳顿,他准备在桐城多待些日子,等到队伍修整好再回去。
王氏是个有成算的人,抓住机会,便借着儿子傅宁的名义日日邀请君清明到家里做客。
而不知什么时候起,傅家内宅里,突然响起了有关兰梓熙的传言。
那传言是悄悄起来的,待庄嬷嬷和胭脂听到时,已经流传到大部分人耳朵里了。
“她们说小姐您,您一个女孩子家家不守妇道不要脸,日日跟外男厮混一处,还……还说……”
“还有什么?直说。”
“还说有个和尚给您算过命,说您是孤星命格,天生克亲克夫。先是您母亲,后是郡主和老爷子……”
“够了。”庄嬷嬷打断胭脂,然后对梓熙道:“小姐万不可往心里去,这是有人故意作践您呢。”
梓熙笑了笑,不以为意地说:“恐怕不止如此,还要说我在傅家傅家就家破人亡了,我没在兰家,兰家就没事,对吧?”
嬷嬷和胭脂都不说话了。
梓熙把玩着小指甲,道:“放心吧,我不会放在心上,这种事自我出生就有人说,如今么……哼,我看他们能传多久。”

  ☆、第68章

初春一场雨过后;天气渐渐暖和起来。
丁庄道总算通了;桐城不再是座孤岛,有了对外联通,外面的物资能够运进来;聚集在城外的难民们,总算能够分流离开。
桐城的状况得到缓解;所有人都看到了希望。
为了让紧绷了好几个月的家人换换心境;王氏提议全家出去踏春。
这个提议得到了上下所有人的一致赞同。于是这天一早,傅家上下便准备充分出发了。
王氏选定的;是一个叫做黄楝树坡的地方。它的得名来源于一颗巨大的黄楝树;按照当地人的说法;这可黄楝树有四五百年的树龄了;如今依然生机勃勃,跟着其他树木一样;抽出了嫩绿的枝条。可是整个黄楝树坡上,除了这这颗巨大的黄楝树之外,就全是梨树了。黄楝树坡正是乡绅李家的一处产业;这片坡地不适合种地,便全部种上了梨树,整个桐城只有他一家这样大面积栽种梨树的,每到雪梨成熟时,便是不小的一笔收成。而在春天,梨花满树盛开,更是难得的踏春去出,因此除了傅家之外一路上还看到不少出来散心的人。
在这个时代,但凡有那空闲和心情出来踏青散步的,要么是读书郊游的书生,要么就是清闲杀时间的富贾贵人。普通百姓这个时候要么忙着种地要么忙着养家糊口,哪里分得清闲心出来看花,所以李乡绅也乐得开放黄楝树坡净赚个好名声。
梓熙的心情也不错,之前一路逃亡,到桐城之后,除了郡主下葬那次就没有出过门。看到焕然一新的景色,连日来因流言蜚语积压的郁闷都消散了。
这次郊游,君清明这个这段时间的傅家常客自然跟着一起了。兰梓熙,傅玥她们这些女孩子在后面,傅宁傅俊几个男孩子在前面陪着他说话。
傅玥一路上心事重重,别人跟她说话时才勉强笑笑,根本看不出一点喜色。她的确没有什么可开心的,自从与李家婚事确定之后,她便觉得,自己这一生,就要完了。
傅玥拧着手帕,沉沉地看着走在自己前面的弟弟妹妹。
傅宁跟君清明有说有笑,可他在路上伤了脸,从额头到太阳穴处,有一道长长的疤痕,虽不深,却到底破坏了面相。这些日子母亲一直不让弟弟出门,更是严禁任何人讨论他的事。因为傅宁这辈子,由于脸上这道疤,恐怕也不会有什么成就了。他身边的傅俊,却没有这些妨害。
想吧,等回京之后,自己继续守孝,孝期一完,便嫁回到桐城来,彻底与京城没有了什么关系。而傅淼兰梓熙,甚至就连庶出的傅蕖和傅卉,等个几年之后都会嫁的比自己好。她堂堂傅家嫡长女,被提起时不晓得多少人在背后笑话,而她那上不得台面的相公连见岳父时,甚至可能与妹妹们的丈夫连话偶搭不上。
越想越悲愤,越想越不甘,傅玥几乎将手绢都撕烂了。
*
到了地点,王氏和韦氏借了李家的屋子和厨房,开始指挥下人们布置。
小姐少爷们被嬷嬷们看着在梨花林子里玩耍。等到午饭准备好,王氏便吩咐丫鬟:“去请少爷们回来,这会不早了,吃了饭再玩。”
傅玥闻言,毛遂自荐道:“母亲,让我去吧,我看见弟弟在那边亭子里。”
王氏知道这段时间以来女儿一直不称心,此时见她主动说话了,只道果然是出门放松了心情,便点了点头:“那你就去吧,娘准备了你最爱吃的藕荷,待会多吃点。”
傅玥嗯了一声就出去了。
傅宁和傅俊他们的确是在亭子里,不出意外的,君清明也在。
傅玥将王氏的吩咐说了,便由傅宁做引往回走。傅玥瞅着间隙,问君清明:“听说君公子是从临江过来,不知战事如何了?”
如今所有人都关心保*与漠北军之间的形势,她问这话原也并不突兀。然而君清明回答了一个问题之后,傅玥便有了新的问题,她不但有问题,还会根据君清明所表述的情况发表自己的见解。傅玥是个从小被严格要求的大家闺秀,从来循规蹈矩不会轻易做任何与傅家嫡长女身份不符的事情。要是放在从前,别说与一个外男说这么多话,便是来叫人,也不会自己来,傅玥此时,身边可连个丫鬟都没带。
别说傅宁,就连傅俊都感觉到了什么,傅俊若有所思地看了傅玥一眼又看了傅宁一眼,低下了头。
傅宁越听傅玥说话,脸色越是不好。
好不容易等到与君清明分开,他立刻拉了傅玥道偏僻处质问:“姐姐你不晓得你刚才在做什么!”
“我做什么了!”傅玥被自己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