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征服者-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退下,我自有分寸!”袁术的目光极为阴鸷。
  纪灵讨了个没趣,苦笑了一下,自己到前面带队去了。乐就、梁刚、袁胤、陈纪、雷薄等人亦在军中,分别处于大军的前后左右等各个战略位置,以便指挥军队。
  现在的徐晃大营竟然是一片黑暗,而且几乎没有什么守卫,寨楼上的士兵也似乎都睡着了,和先前阿德说的防守滴水不露完全不同,这让处于前锋位置的纪灵颇为不安。他派了几个机灵的士兵去看看。
  那几个士兵壮了壮了胆子,潜行至营寨门口,有一个士兵大着胆子举起弓弩要射寨楼上的士兵,被身旁的士兵一把拉住,“你不要命了?万一你没有射中,让他发现了,我们后面这么多兄弟全完了。”那人吐了吐舌头。
  几个士兵看了良久,也没看到营中有半个人影。一个士兵似乎察觉到什么,赶紧跑回来,对纪灵说道:“将军,我们可能计了,这个营寨似乎一个人也没有,寨楼上那几个只怕就是一个幌子,夜黑看不太清楚,不知道是真人还是草人。”
  “什么?”纪灵猛然醒悟,顿时觉得自己的脊梁骨都在冒寒气,如果这真是个陷阱,未免也太恐怖了。他下令全军,开始缓缓后退。
  中军袁术正在纳闷怎么前面停下了,忽然看到前军正在撤退。纪灵飞马而来,呼道:“主公,快!撤退,我们中计了!”袁术吓了一跳,第一反应就是拨马回头,向寿春狂奔。淮南大军顿时如潮水一般,开始撤退。
  这时候,只听见四周杀声四起。无数的火把亮起,黑暗之中不知道有多少军马。只听一人高声狂笑:“哈哈哈哈,袁术小儿,中了我家军师的计了,典韦在此等候多时了,拿命来吧!杀!”典韦大吼一声,大军亦跟着大吼,开始冲杀已经溃不成军的淮南士兵。
  袁术早就吓的魂飞魄散,只管伏在马上向寿春狂奔。身边只有纪灵和陈纪两人以及千余亲兵。死死护着他。
  典韦杀了梁刚、袁胤二人,在阵中来往冲杀,双戟带着无穷的死亡气息向淮南士兵身上招呼,这时的他,就像一个嗜杀的魔鬼,淮南士兵在黑暗中只见一个黑色的光团在飞速移动,而这个光团所经过的地方马上传来无数的惨叫声。
  另一边,徐晃、周仓的人马也都杀了出来,虽然张扬军的士兵不过万余人,但是个个如狼似虎,士气高昂,淮南军已经不知道抵抗了,只是盲目的向寿春的方向逃命,自然成了汝南军的靶子,当真是想怎么杀都行。乐就早被几个汝南士兵拉下马,乱刀砍死。
  徐晃正遇雷薄,他挥起开天战斧,冷冷地说道:“降,还是死!”说话时身上亦散发出强大的气势,开天战斧亦爆发出强大的力量,笼罩着雷薄。
  雷薄全身颤抖,手中的枪都快拿不住了,说道:“你,你,我,投降,是不是,是不是可以饶,绕我一命。”徐晃大斧一挥,劲风扫向雷薄,“降,我可以保你不死,至于你的未来就要听候主公发落了。”
  “好,好。我投降!”雷薄面对徐晃强大的气势再也支持不住了,长枪扔在地上,从马上跌下来,坐在地上直喘气。徐晃见了,也不怕他反复,招呼几个士兵看着他。战事结束后带回大营,自去追袁术去了。
  远处,已经逃出的袁术回头看看,跟着自己逃出的士卒不过万余人,他现在真是悔的肠子都青了,不过全身也是冷汗直冒。
  汝南军呢?究竟是来了还是被打败了。如果没有来,这个张扬未免也太可怕了,竟然想出这种方法赚自己出城。真是防不胜防啊。
  很快,袁术等人带着万余残兵到了寿春城下,陈纪连忙上前,大叫:“快,快开城门。主公回来了,快开城门!”叫唤良久,城头竟然毫无反应。
  陈纪气急败坏,正要破口大骂,冷不防一支铁箭从城头射了下来,正中陈纪面门,陈纪哼都没办法哼出来就栽下马去,竟然是一箭毙命。
  袁术大惊,心中暗叫不好,看来寿春不保了。果然,城头突然灯火通明,无数人马出现在城头上,为首一将,意气分发,正是镇北将军张扬。身边站着周瑜、贾翊、高顺三人,在往后是李丰和杨大将二人,看样子是已经投降了。而刚才出手杀陈纪的正是大将高顺。
  袁术心中顿时凉了半截,回马就走,沮丧之极,纪灵带着近万残兵紧跟在后。寿春城门大开,赵云挥军冲杀。袁术不敢交战,向成德逃去。
  张扬留下周瑜、贾翊、高顺三人处理寿春事务,命人知会典韦、徐晃、周仓三将速战速决,来围剿袁术。自己则与赵云、吕蒙二人率军追去。
  却说袁术逃了半夜,总算到了成德。袁术还没坐稳,追兵就到了城下。张扬粗略估计了一下袁术现在的兵力不足万人,自己现在带来的兵力也就万余人,只要等到徐晃、典韦的人马到了,就不必在担心兵力的问题。当下也不去攻城,只是命令军队驻守,随时注意城中的动静。
  城中的袁术已经成了惊弓之鸟,身边也就剩下纪灵一员将领。他问道:“纪灵,现在我们还有多少人马,粮草呢?”
  纪灵听到袁术发问,当下说道:“回主公,我军现在不足万人,城中已经无粮。”
  “无粮?成德如此富饶,城中又怎么会无粮?”
  “主公,我淮南各地的粮草大半都已经集中到了寿春,各地只是留下了最低限度的粮草。日前汝南军的机动部队对寿春外围的各个据点城镇进行了清剿,军粮一半收走,一半散发给了百姓。”
  “百姓?好,纪灵,你马上带人去城中,把百姓的粮食都集中起来,反抗者,杀!”
  纪灵吓了一跳,“主公,现在淮南各地只怕都已经落到了宇文枫的手中,我军只剩成德孤城,如果现在我军再掠夺百姓的财物,这……”
  “难道要我们饿死吗?快去,集中城中的壮丁,上城头防御,所有百姓交出粮草,每日每家到政厅拿口粮,快!”
  “是!纪灵明白了!”纪灵咬了咬牙,带着手下去了。
  城外,徐晃、典韦、周仓等人的军马陆续到了,张扬大军的兵力也达到了两万人,张扬命令赵云带着三千骑兵队,再次巡视淮南各地,彻底清楚袁术的外围势力,但是严禁骚扰百姓,所过城市、据点的余粮全部散发给穷苦百姓。
  又令徐晃、典韦守住各门,现在四门都有五、六千汝南士兵把守,袁术的兵力不足,已经不必担心兵力的问题了。
  城中,纪灵勉强集结了近万壮丁,逼上城头进行防御。城中的军粮也都集中到了政厅。按照户籍册的名单,每家每个人每天不过一碗稀粥。这样怎么能让城中百姓接受,登时怨声四起。
  那些壮丁也不去守城,无数的百姓在城中攻击淮南士兵,掠夺他们的食物,弄的这些士兵每日不得安宁,鸡飞狗跳。袁术镇压了数次,换来的是成德百姓更加疯狂的反击。袁术也不敢太过火的去镇压,毕竟他还需要这些壮丁守城。
  张扬也知道了城中情况,也尝试着借用内助的力量偷偷打开城门。可是,袁术为了防止有人偷偷打开城门,早就在四门步下了重兵,严防死守,并且安排了大量的亲信。成德的百姓,甚至一些淮南士兵也无计可施。
  终于,又等了三天,张扬实在不愿意再这样拖下去,下令四门一齐攻城。
  这些天,四门也准备了一些云梯、井阑,当下全部调集出来,一齐攻城,袁术兵力不足,急忙调集城中的壮丁上城楼进行防守。

☆、第二五二章 袁术死

  可袁术哪知道城中的百姓早就在等着张扬大举进攻的这一天,城楼的壮丁反而帮助张扬的士兵,开始在城头攻击淮南军。有的淮南士兵看情形不对,也马上倒戈,开始攻击身边曾经的战友。
  这一下,整个城楼都乱了套,淮南士兵根本不知道眼前谁是敌人谁是战友,举刀乱砍,提枪乱刺,逐渐攻上城楼的汝南士兵也是呆住了,只见淮南士兵自己杀成一团,也不知道怎么办,该去帮谁。
  当下他们也只有守住城楼各个要点,让后面的军队都上来。也不去管这些自相残杀的淮南士卒,偶尔有几个淮南士兵冲过来,马上就被砍翻在地,渐渐地,张扬军掌握了城头的控制权。
  城下的张扬得知这种状况,又是奇怪由是好笑,也有点后悔自己或许早该大举攻城了。当即命令控制城头后,先去打开城门。
  袁术得知张扬大军四面攻城,城头的百姓和部分士兵已经倒戈,乱成一团。心中那个气啊,要不是自己派了大量的人手去防守城门,现在哪会出现这种乱糟糟的局面,他现在估计成德是守不住了。当即派人找纪灵过来。
  纪灵正在城中四处救险,前几日的伤还没有恢复,此刻更是面色苍白,得知袁术找他,急忙带着数百人来到政厅,袁术早已经收拾妥当,见纪灵来了,便召集所有的死士、亲卫,准备突围。
  这时候他也顾不上自己早先说的所谓到贵族颜面,毕竟还是保命要紧。他准备突围北门,前往青州去投奔兄长袁绍。
  成德北门大开,纪灵一马当先,保着袁术,向北突围。围守北门的正是大将徐晃,见袁术突围,马上命人报知张扬,张扬急忙下令赵云、典韦支援北门。留下周仓继续攻城,自己也带了千余人马向北门而来。
  纪灵缠住徐晃,袁术夺路便走,徐晃见走了袁术,急来追赶,纪灵死命拦住去路。徐晃大怒,“给我闪开,斩!”开天战斧青光大盛,纪灵受伤未愈,久战之下更是功力大损,此时又哪里是徐晃的对手,他勉强闪开致命伤,但是一条手臂却已经被卸下了。鲜血直喷,纪灵痛极,两眼一黑,竟然晕死过去。
  徐州的士兵一拥而上,砍为肉泥。徐晃刚要制止,已经来不及了。可怜淮南大将,对袁术忠心耿耿,战死于成德城下,或许对于一个武将来说,亦是一个好的归宿。只是死无全尸,未免让人叹息。
  而袁术借着这一个空档,早已奔出数百米,徐晃等人在后紧追不舍,袁术手下的死士不时地回身阻截,虽然转眼就被徐州士兵围杀但是也成功减缓了张扬大军追击的速度。虽然只是眨眼的工夫。但是这眨眼的工夫就足够袁术逃出追捕了。徐晃心中焦急,在后紧紧追赶,疯狂地拍打着坐骑。
  袁术心中暗自高兴,只要照这种情况逃走,要不了多久就可以摆脱汝南的追兵。虽然自己的亲信手下死伤惨重,但是比起自己的小命,当然就不会在乎了。只要摆脱了后面的追兵,乔装打扮一下,进入徐州境内,他们就没有办法了。
  可突然间,前面一队骑兵拦住了去路。袁术仔细一看旗号,登时吓了个半死。来的正是张扬的骑兵,为首一将正是赵云。
  赵云举枪向袁术杀来,袁术无奈,拔出腰间长剑,做最后一搏。
  可袁术的英雄剑竟然在半空中被赵云硬生生地挡了下了,袁术龇牙咧嘴,无论他怎么发力,都无法在驱动英雄剑。
  “哼,行了,袁术,像你这样的小人又怎么佩使用这英雄剑。”赵云说道。
  “你胡说,你,英雄剑!”袁术气急败坏道。
  “哼,袁术,不要白费功夫了。”赵云喝道,赶快束手就擒吧,
  可袁术突然又想到什么,说道:“现在刘备的大军就在附近,你们得意不了多久。”
  赵云吓了一跳,刘备军?转念一想顿时明白了,他哈哈大笑,“袁术啊袁术,你真的以为刘备把你当兄弟了不成,他自己在汝南忙着巩固势力都已经是焦头烂额,哪会理会你这个将死之人!那些不过是我们的计谋而已!”
  “可恶,计谋,赵四儿这个家伙!”袁术这下是彻底地死心了。
  “赵四儿,你说的是那天徐晃将军放走的那个探子吧,哈哈哈,白痴,你以为就凭那种人,就可以毫发无伤的进出我们守卫森严的军营?你未免也太高估你的手下了。你所了解的一切都是我军提供的假情报,而那日假装进攻徐晃将军大营的刘备军队也是我们假扮的,要怪,就只能怪你疑心太重!”
  原来这一切的安排都是郭嘉给张扬的书信中详细讲述的,郭嘉清楚地写出了每一步计划,甚至袁术的反应都在他的预料之中,分毫不差。
  而那日袁术大军出寿春城后,张扬乘城内守备不足,一举拿下寿春。李丰、杨大将丝毫没有准备,均被俘虏,投降了张扬。
  袁术目光呆滞地看着前方,自己的手下已经全部战死,此刻他已经是孤家寡人一个,他缓缓下马,拾起一柄长剑,喃喃说道:“天意啊,我袁术,竟然败给了张扬这个家伙。”他的不服,埋怨,后悔全部涌上心头,一口鲜血喷出。
  “天意啊!”袁术大叫一声,拔剑自刎。
  赵云看着这一切,良久说道:“来人,将袁术尸体带回大营,不要再伤害尸身了。他的死士,全部安葬。”
  而这时,徐晃的追兵也到了,见战事已经结束,当下会合赵云的军队,同回成德。
  成德城中,张扬大军已经完全占领了这里,淮南士兵死伤惨重,半数都已经投降。张扬出榜安民,当得知袁术自刎而死,心中也是一片黯然。
  张扬下令将袁术按其爵位葬于成德城外,虽然袁术在反董卓同盟时期还是显示出了正义的一面,但是他的小人之心,搞的民怨沸腾,最后战败而死,他自己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赵云来见张扬,说到英雄剑一事,张扬也是颇为意外,自己也从未听说袁术有什么好的兵器,要知道曹操的青釭剑不错。当下他就把英雄剑赐给了赵云,以表彰他这次的功劳。
  数日后,大军返回寿春。张扬知道历史上周瑜十五岁变为江东都督,因此为了锻炼已经十四岁的周瑜,于是就命周瑜为寿春郡守,赵云为大将,来辅助周瑜;而降将李丰、杨大将、雷薄为副,同守寿春,留下两万人马。
  在寿春休整数日后,自回徐州去了。临行时,张扬向赵云和周瑜说道:“子龙,公瑾,寿春重地,今日托付给你了。”
  周瑜一听,肯定的说道:“义父放心,有我周公瑾在一天,寿春就绝对不会丢。”
  “公瑾,子龙,寿春是战略要地,更是我徐州对江东的门户,你明白了吗?”
  “义父的意思是……”周瑜忽然明白了什么。
  “嗯,有些话你自己要清楚。我们既要防他,也要做好日后进攻的准备。还有,一定要小心刘备,这个人野心极大,而且手下人才济济,汝南兵战力亦颇为了得,你一定要小心。我回到徐州后会让徐盛再领一支人马来帮你。至于孙策……”
  “主公认为孙策也会来吗?”一旁的赵云问道。
  “孙策初定江东,需要时间稳固后方,但是我观此人颇为卤莽,性急少谋,恐怕会死于小人之手。所以,子龙,公瑾,当孙策身死之日,就是防备江东之时。”
  “是,末将记住了。”
  “是,孩儿记住!”

☆、第二五三章 张孙结盟

  张扬在经过连番激战后,终于彻底消灭了袁术,占领了淮南,袁术及其部属大都阵亡。
  现在张扬几乎是占据了半个豫州。他回到徐州后,马上下令徐盛率领五千精兵前去寿春,协助周瑜和赵云加强那里的守卫,随军还派去了近来投靠的许靖,以便处理淮南一带的政务。
  现在正是春耕的高峰时期,田地里到处是一片劳动的场面。无数百姓为了来年的收获在辛勤劳作着。张扬的屯田政策已经很好贯彻了下去,同时又扩大到了淮南。
  考虑到这些年由于袁术不注重内政方面的发展,淮南空出了大量的荒地。而近来大量流民进入汝南,因为羡慕徐州等四州百姓的安定、富庶的生活,都愿意留下来。以兖州现在空余农田之多,也一度出现了人多地少的局面。
  所以张扬正好借此机会,劝说大量的流民进入淮南,那里的气候更加适合庄稼的生长。虽然战争已经耽误了一些春耕的时间,但是在这些流民的共同努力下,兖州的农田也渐渐热闹起来。
  同时,军队也得到了暂时的休整,张扬的军屯政策也没有落下。四州有近十万大军加入了耕种的行列。这些士兵不用进行辛苦的训练,现在的劳作都是为了自己未来的日子可以更好,一个个显得更加卖力。
  这让张辽等将领他们也是颇为恼火,暗想等春耕结束是不是该加重训练量了。
  张扬还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淮南百姓因为刚刚经历战火,本来屯田所得的谷物应上交三成,现在将淮南百姓今年的上交额改为两成,来年再恢复原来的制度。而且每家每户的赋税也减半。同时,为了让老百姓的日子更加富裕,又下令冀幽兖徐等四州百姓的赋税减少三分之一。这么一来,老百姓简直乐翻了天。没有比张扬再好的主公了。
  而驻守在寿春的周瑜,在赵云,徐盛,许靖等人也在淮南各地加强了防御,大量防御工事的建造开始进行。特别是针对几条前往汝南的要道上,暗哨、箭塔、据点建了近百个。
  当然,对江东的防御虽然不是重点,但是也丝毫没有松懈,吕蒙先后在临淮、涂中、合肥三地修筑大量烽火台,特别是在沿江处安下大量人手,打探江东动静。
  这天,张扬正与众人在商议训练的一些事项以及战阵的问题。他到了这个时代以后,发现想打胜仗,谋略、将略固然不可缺少,但是如果在相同条件下,比的是武将的实力以及士兵的战斗力。而对于张扬军来说,想让士兵大幅度的提高个人能力是不现实的,毕竟现在张扬军的单兵作战能力已经不弱于当世任何一家诸侯。所以只有依靠阵形,装备等客观因素,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众人正商议着,忽然有人来报,江东使者前来拜见,有要事相商。
  众人面面相觑,要知道张扬和江东并没有什么交集啊,而且孙策一直忙于平定江东,与张扬这也少有往来,怎么现在突然派遣使者前来。
  来使姓虞名翻,字仲翔。现为孙策手下任富春郡守。张扬自然知道虞翻是什么,慌忙请使者入内,虞翻说明来意。到是让张扬等众人颇为意外。
  “小吏虞翻,见过镇北大将军。”
  “哦,虞先生客气,不知孙将军派先生来,有何要事啊?”
  “是这样的,将军,我家主公日前得知将军平定淮南,消灭仇人之一袁术,心下感激。特命小吏前来感谢将军。并献上江南特产以及一些薄礼,望大人收下。”说着取出所带礼物的花册。
  张扬粗略一看,江南丝织、水产等,极为丰富,此外金银珠宝,也颇可观。当下收下,笑着说:“孙将军太客气了。”
  “不,不,应该的,应该的。此来,小吏还有两件事情相商。”
  张扬暗道,果然有事,否则也不会无故送这么一份厚礼,当下示意虞翻请说。
  “这第一件事,说来也颇为尴尬。我家主公得知日前将军正平定兖州,淮南等地,需要大量粮食。而我江东近来年年丰收,粮食极多,存着也是存着,堆积粮食不如堆积财物。将军日后若买粮,可否也算上我江东一份。好处自然少不了将军您的。”
  张扬登时呆住了,这孙策打什么主意,为何在这种事情上还要搀和进来。于是向郭嘉看去。郭嘉会意,说道:“这点大人放心,我军大量收购粮草一来是为缓解各地百姓压力,二来也是为自己考虑,我两家既为盟友,自然不会忘记孙将军的。”
  “如此就先谢过大人了。另外还有一事,极为重要,希望大人务必答应。”
  “何事?”
  “昔日,老主公孙坚在荆州殒命。我家主公日夜不忘此深仇大恨,如今袁术已灭,江东亦定,我家主公便思报仇之事。希望在我军出兵之际,镇北将军亦能进攻荆州;若荆州平定,我家主公事后必有重谢。”
  “什么?要我出兵荆州?”张扬吃了一惊。
  “是的,这是我家主公的书信。”虞翻说着递上孙策手书。
  孙策在信中亦是希望和张扬结成同盟,出兵荆州,江东人马自九江沿江西进,先取江夏,进攻黄祖水军,希望张扬兵出荆州。
  若平定荆州,则荆南归孙策,荆北归张扬。若没有平定,则视情况,给予张扬等大军足够的补偿。
  张扬沉吟许久,说道:“出兵大事,我需要和众人商议,再做决定,还请先生先去休息。明日必有答复。”
  等虞翻走后,宇文枫将书传便众人,问道:“诸位意下如何?”
  郭嘉说道:“主公,此必是孙策已经猜到我军下一步的动向,倘若我军占了荆州,则江东的对外之路全在我军掌控之下,到时候他要向外扩张,必然要撕破脸皮。所以就先下手,从荆州分一杯羹。”
  “是啊,孙策身边必有高人指点,我们不可小视了。”贾翊说道:“不过主公,我军其实可以考虑答应孙策的请求。”
  “哦?此话怎讲?”张扬问道。
  “孙策的目标是荆南,我料他是想取下荆南后,进军西蜀。以免得日后北上与我军碰撞。如此一来,南郡就成为他必争之地;只要我军抢先一步,取下南郡,以后就可以先进军益州,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但是只怕孙策的大军先一步功下南郡啊。”
  郭嘉说道:“文和说的很有道理,但是要取南郡,就要先取江夏,黄祖的水军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之后,对于江东来说,一定要先平定荆南,否则在取南郡时,背后必然要遭到荆南各郡的攻击,孙策不会如此不智;这么看来,江东所面临的形势极为严峻。也难怪他要我们出兵。如果他在进攻的时候,刘表再派一枝人马南下,届时孙策面临数路人马,肯定抵挡不住。他是希望我们拖住刘表南下的军队。”
  张扬沉吟片刻:“那诸位的意思是我军答应他的请求?”
  “当然,其实对于我军现在的状况来说,联合出兵亦是最佳的选择,毕竟以我军现在的实力要吃下整荆州是很困难的。况且我军倘若单独出兵,就要防备刘备和孙策两家偷袭徐州或者寿春,现在同意出兵,孙策单方面的压力也大为缓解。我军亦暂时不必考虑江东的攻势。”郭嘉继续分析着。
  于是第二天,张扬请来虞翻,同意孙策请求出兵的要求,并派贾翊为使,同回吴郡,商议进兵大事。
  得到回报的孙策大喜,当即又给了张扬粮草十万斛,黄金三千两。江南物产丰富,这点东西孙策也没放在眼里,张扬当然自然也也不推辞。

☆、第二五四章 蠢货蔡瑁

  公元193年夏,张扬和孙策两军联合向刘表宣战,将联合进攻荆州。
  孙策大军十万人,兵出柴桑,以程普、黄盖为先锋,鲁肃为水军大都督,孙策自领中军,过三江口,进攻江夏。黄祖早已得知孙策出兵的消息,水军已经严阵以待。
  同时,张扬亦亲领徐州大军五万人,以赵云和新归顺的张绣为先锋,自与典韦、臧霸、太史慈、徐晃为中军,郭嘉、贾翊为参谋,过鲁山,先取宛城。留下陈登,刘晔,张辽,张郃等人守兖州和徐州。这一次,张扬带亦出了一万重甲铁骑,随军听用。
  荆州刘表得到消息,登时乱了方寸,急忙召集手下商议对策。面对两家势力的联合进攻,刘表仿佛一下子老了许多,完全没有了往日“八骏”之一的风采。他语气颇为颓丧,说道:“诸位,如今江东、张扬大军压境,有何良策?”
  蔡瑁似乎并不在乎两家的大军,说道:“姐夫,你不要担心,孙坚都不是我们的对手,何况孙策孺子小儿,不过十万人马,黄祖水军亦有七八万,纵然不胜,守江夏应该没有问题。再说张扬也就区区五万人马,我荆州自从与孙坚一战后,这两年大量征兵,现在九郡拥兵共近三十万,良将无数,根本不必担心。”
  伊籍则显得颇为担心:“我军久殊战阵,日前我与大公子奉主公之命到江夏看水军训练,那简直是儿戏,士兵极为懒散。江东、汝南两家皆为百战精锐之士,以我军现在的状况,人数再多恐怕也是没有用的。必须加强士兵的训练和严明军纪。”
  “伊伯机,你现在这样扰乱军心是什么意思?姐夫,你放心,我亲自带人去宛城迎战宇文枫,不取下他的人头,我誓不回军。”说着,自去校场点兵去了;张允等蔡瑁派系的人也跟着他去了。
  刘表茫然地看着这一切,心中无限感慨,只是叹气,不知该如何是好。
  而张扬大军五万进逼宛城,守将正是荆州这两年新涌现出的大将文聘。面对五万大军压境,文聘心中也是骇然。他自知凭借宛城现有的兵力根本无法击退汝南军,只好守在城内,严令各门不得出战,等待援军。
  而张扬也是颇为郁闷,从汝南进攻荆州有两条路,一条就是现在攻击宛城的线路,另一条则是过鹊尾坡,直接进攻新野。
  但是进攻新野之后接下来就将要面对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拿下新野之后可以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樊城,另一个是直接攻击襄阳。但是无论选择哪一条路都将要渡过淯水或者是襄江,而且很有可能要面对另一个城的军队的夹击。
  对于水战经历几乎为零的张扬军来说,与荆州水军在对方的家门口打水战无疑是找死。所以最后只剩下进攻宛城这一条路。而且必须突破宛城后,再打下樊城,才能面对襄阳。这样一来,张扬大军的压力也不小。
  张扬见宛城的防守极为严密,无机可乘,对文聘的统兵能力也是颇为赞许,文聘御下极严,对士兵也颇为关心,又是宛城人,将士归心,攻心并非良策。
  而这时候,探子来报,蔡瑁大军五万,已过樊城,在邓城休整一日后,向宛城而来。宇文枫心中一喜,他知道,单是面对宛城,如此防守,只有强攻,而强攻的伤亡必定惨重,兵法有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张扬手下的士兵有限,实在是没有必要硬拼。
  如今蔡瑁来了,他心胸狭窄,为人傲慢,这次又是带着优势兵力而来,就一定会有办法利用他的这种高傲心理捕捉战机。
  很快,蔡瑁大军到了宛城,离城三里处下寨,宇文枫下令全军退后数里,给蔡瑁留下足够的空间以压制文聘。
  果然,蔡瑁见张扬后退,马上留下少量人马守寨,自领大军进城来见文聘。见到文聘,就大声吼道:“文聘,为什么不出战?被张扬压制在城里,我荆州军的威风呢?”
  文聘的手下顿时心头火起,自己在宛城拼命防守,拖延对方的进攻,等待援军,没想到援军一来,就遭到援军主将的漫骂。
  文聘则不温不火的说道:“蔡将军,宛城守军不过万人,张扬手下兵精粮足,锐气正盛,我实在是无能为力。”
  “哼,行了,我带了五万人马,我军兵力占优,明日与我一起前去挑战。”
  “将军,不可。我军兵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