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征服者-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一个白衣文士!
在此时刻牙关一咬,丝毫不理三人的兵刃,匕首脱手而出,直刺曹操心口!在这万分紧急的时刻,曹操毕竟还有不错的身手和敏捷的反映,在匕首刺到自己身前的瞬间闪身一躲,总算是让匕首贴着空着的左臂衣袖划了过去!
而那白衣文士则是被许褚三人合击之下,右手应声而断,胸膛被长剑刺穿,头颅更是冲天而起!碧血直冲霄汉!溅了曹操等人一身血红!头颅落地之后,依然双眼圆睁的怒视曹操!好一条英雄好汉!
曹操一见那人倒地,就知道这下坏了,就算浑身长了一百张嘴也说不清楚了,想不到居然会有人用死来栽赃嫁祸,来个死无对证!
于是曹操说道:“司马先生切勿冤枉曹某,曹某……”
而曹操话音未落,窗外便传来一声大叫:“曹军要杀人了啊!大家快跑啊!”紧跟着就是一声声的惨呼。往外边一看,惨呼声中彷佛还夹杂着不少鲜血。
司马防勃然变色道:“曹将军还想杀人灭口么?”
曹操闻言心中一动,此时天色已晚,如果杀人灭口不失为一个良好的选择,反正这个黑锅已经背定了,此事就算解释,也绝对不能善罢甘休,还不如做的名副其实。况且杀了人说不定也能找到古书。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司马家看来没有什么实力,也不怕他们报复,于是曹操也冷然道:“司马老先生莫非不相信曹某?”
司马朗忍不住大声道:“你叫我们如何相信你这奸贼?”
曹操残忍的一笑,毫无感情道:“元让,妙才,仲康,动手!”话音甫落,倚天剑已经出鞘!右手一剑砍下司马朗首级!
还没等司马防等人反应过来,许褚等人早已按捺不住,带着门外的曹兵如虎入狼群一般大杀起来!剩下的司马孚等人虽然会些武艺,却如何能挡住曹操的虎狼之师!只在片刻只间便被屠杀殆尽。
在杀尽了司马家人之后,曹操便下令搜屋寻找古书,而在一个时辰之后却毫无所获,只发现了一个目无表情的小孩。
没有眼泪,没有哭泣,没有惊叫的小孩。
曹操冷冷的问道:“你叫什么?家住在哪里?”
小孩没有任何表情达道:“我叫阿毛!住在州牧府里!”
曹操冷然道:“你刚才看见了什么?”
小孩依然没有表情:“什么都没有看见!”
曹操冷笑道:“很好,你可以……”故意拖了个长声。
小孩语气出现了一丝激动:“可以走了?”
曹操残忍的笑道:“可以死了!”一剑飞出,小孩应声倒地。
“主公!”夏侯渊惊呼道,“他只是个孩子……”
曹操冷然道:“斩草除根!这个孩子见到如此大事没有半点吃惊,临危不乱,定不是普通人物,与其留着横生变故不如早些灭口!”随后继续道:“放火烧了司马家,全军连夜启程赶往长安!”
河内某地,冲天大火映红了整个河内城,火光是那么耀眼……
―――――――――――――
而此刻徐州州牧府密室。
“果然不出主公所料,曹操果然恼羞成怒,先是武力杀了河内司马一家,后来更是放火毁尸灭迹!”贾诩向张扬笑道。
张扬一听,非常阴险的说道:“很好,这下不止曹操的名声变得一文不值,更是成功挑动了司马徽和曹操不可解开的仇怨!真是一举两得啊!”
贾诩问道:“主公,你觉得司马徽和曹操的争斗谁能获得胜利?”
张扬想了想道:“尽管曹操的能力应该胜过司马徽,但司马徽的人脉远比曹操广博!所以我认为应该是司马徽更为优胜!”
贾诩笑了笑,没有评论张扬的意见。
张扬见贾诩如此,笑道:“文和,想不想知道陈继光(那个白衣文士)怎么挑拨的司马防和曹操反目?”
贾诩虽然不想打听,但是的确非常好奇,见张扬有相告之意,连忙道:“主公请指教!”
张扬说道:“我曾经命人在司马懿的折扇上用米汤写过“曹操杀我”四个大字!米中含有淀粉,淀粉碰到碘就会变成蓝色!所以我把碘酒交给了陈继光,让他把碘酒当众洒在司马懿的折扇上就可以了!”
贾诩张大了嘴巴道:“主公!淀粉和碘酒又是何物?为何文和没有听说过?”
张扬笑道:“文和,你还记得弥衡说徐州所流传的几本‘反书’么?”
贾诩道:“难道是在那些书上?”
张扬说道:“不错!不知文和以为这些书比所谓的儒家经典如何?”
贾诩想了想道:“听过一些,觉得实用的多!”
张扬赞许的点了点头:“文和所言甚是!儒家所言造成的就是什么‘儒生叛国争先恐后,寡妇守寡义无反顾’的迂腐之言!只有这些揭示自然界奥秘的书籍才是我们真正应该推广的!”
贾诩问道:“主公是想推行这些书籍?”
张扬说道:“不错,不过当然不能公开推行,否则就是得罪了朝廷。所以此事还要麻烦文和。”
贾诩再次暗骂无耻,知道主公要找自己背黑锅,还是满脸堆笑道:“主公想要如何?”
张扬微笑的看着贾诩,笑道:“文和放心,不是让你当替罪羊!不过是想借你的黑社会势力保护几家在徐州境内新开的私塾而已!只要有什么唧唧歪歪的儒生整天说三道四,就给他们一些颜色看看!等到时间长了,人们自然会习惯这种模式,当这些书里的东西深入徐州人心,人人研究之后,我们的潜在实力就要比敌军高出一个甚至几个档次!对了,还要记住,不要让这些书籍流传到别的地方!所以那些私塾的学子需要精挑细选。”
贾诩点了点头后,问道:“主公有了合适的教书先生?”
张扬听了,胸有成竹的说道:“不错,文和照办就是。”
贾诩虽然不甚明了,但知道主公做事经常是神鬼莫测,况且此事无关大局,也是点头应允。
就在张扬吩咐贾诩秘密开设私塾的同一时刻,在河内司马家废墟,一个人站在那里,仰天怒吼道:“曹操,你竟然杀我爱徒!毁了司马一家!我和你誓不两立!!!”
☆、第二四九章 狩猎淮南
好不容易把衮州给打了下来,但是望着手下送来的对衮州如今形况的报告,张扬也是摇头苦笑,现在的衮州,和南极北极还有什么分别?除了气温稍微高点,都是一般的千里荒芜,千里无人了。
不过好在出征衮州并没有太大的伤亡,六万出征的将士打下衮州之后还有将近五万,歼灭曹军大概四万,一比四的伤亡比例还是很不错的。
但是,这次出征也带来了很多问题,最主要的一条如何安置那些死伤的士卒。死了的还好办,随便发点钱象征一下就可以了,虽然数量不少,但对于富庶的徐州来说也不算是太多,何况自己还有冀州和幽州。
但是那些伤残的军士就很不好办了!如果说是好好安置那些伤残的后半辈子,要多大的一笔钱啊!但若是不把那些人伺候好了,那自己仁义的名声是会受到影响的,张扬心里有点纠结。
就在张扬很是头疼的时候,贾诩走了进来道:“主公,徐州士卒抚恤费大概算出,大约需要五千金!”
五千金…那就是五百万钱,张扬翻了个大白眼之后说道:“文和可否是算错了?”
贾诩知道张扬心里所想,于是微笑道:“主公勿虑,文和倒是有一策可解主公之忧!”
张扬大喜道:“文和快快道来!”
贾诩成竹在胸,道:“主公可否想过为死伤的士卒颂扬他们力战而死的名声?”
名声!张扬眼前一亮道:“莫非就是以名代钱?”
“不错!徐州对待士卒远比其他地方优厚,如曹操袁绍,视士卒性命如同草芥,从不爱惜,而主公还可为死伤士卒发放抚恤金。故主公士卒勇猛远胜袁绍等人,以其生前所受待遇之优也。”
张扬点了点头道:“自古以来,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徐州参军者,一为替父母亲友报仇,另则谋一个活命的差事,只要少部是相信那个报效国家的!”
贾诩听张扬如此言语,也是颇为意外,同时对张扬的无耻又有了深刻的认识,道:“所谓钱财都不过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走,主公抚恤金对于有家室的士卒固然是有奇效,但对于那些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人似乎就没有什么诱惑力了!”
这倒也是,除了少部想不开的,明明有了家室还偏要到军队中玩命之外,其他都是在家享福,再想深一点,不少士卒都是随着大军南征北战,难得回家一次,因此不少士卒不仅是没有财力娶妻!
贾诩继续道:“人之一生所求者,不过是身前之财与身后之名也!只要主公将那些战死士卒事迹大加赞扬,不仅可以少发一笔抚恤费,更是可吸引更多之人投军!”
张扬继续问道:“那伤残士卒又当如何?上次所言‘净国神厕’在徐州所行虽然顺利,但衮州目前形势似乎根本不需要这个东西,该当如何处置他们?”
贾诩道:“真正伤残,无力再战者不过千人,主公为何如此担忧?”
晕,这问题问的!张扬曾经在后世看到过无数工伤致残之后,包工头被无限接连索赔的悲惨命运。比如有的煤矿出事了,死一个人二十万人民币,搞定;但对于那些断手断脚的可就难办的多了,光是治疗就要几万,精神损失费几十万,日后的生活等等等等……
一干费用总和兴许能够上百万!且不说以张扬现在的名声,要是不能把那帮爷爷们伺候好了,万一有人说三道四,对张扬名声的不利影响!
于是张扬便把自己的顾虑暗示给贾诩,希望他能够想出一个好办法。
虽然张扬这么想,不过贾诩不会这么想,在这个时代,好的诸侯对于伤残士卒都是打发回家让他们自生自灭得了,至于心狠的甚至就是把他们杀了,免得浪费粮食。但张扬不会这么做,他的行事准则是:对自己帮助过的人不放弃,对敌人心狠手辣。
发抚恤金?天,这都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有了这些还有什么不满的?所以干脆就给了张扬一个“想要做X子还想立牌坊,做不到!”的眼神。
张扬忽然灵机一动,想到了以前看过的一个短故事:小的时候,有个小孩经常去买糖果吃,尽管他家附近有很多家糖果屋,相同的钱能够买到一样数量,一样质量的糖果。但那个小孩偏偏最喜欢去其中一家。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其他家的店员,总是先逃出一大把糖果,然后把多给的一颗颗拿掉,而那个小孩所喜欢的那家,总是先给的稍微少些,而后再一颗颗的补足。
想到这里,张扬顿时有了主意,对贾诩笑道:“文和,若是本将军不发抚恤金又会如何?”
贾诩吃了一惊,心道,如果一早就说不发也好,但如今此事早已传遍了整个军营,若是失信的话……贾诩不禁皱眉道:“主公,如此极易令军中生变,万万不可如此!”
张扬对贾诩为难的反应很是满意,于是张扬嘿嘿的一笑,道:“若是文和宣扬军资不足,不能发放抚恤金会如何?”
贾诩看了张扬的表情,再听了这句,顿时明白了一切,心中恨的咬牙切齿,但嘴上还要说道:“然后在此事传遍全军的时候,主公再来宣布,虽然军资不足,然抚恤金一定要发,虽然发的少点,还望大家不要见怪!是也不是?”
张扬非常高兴的点了点头道:“文和所言极是!本当如此!”
贾诩非常幽怨的看了张扬一眼,做欲言又止状。
张扬肚子里边早已笑翻了天,道:“文和有话直说,不需如此。”
贾诩道:“若是文和说了,还望主公不要怪罪!”
张扬乐道:“自当如此!”
贾诩深深吸了一口气,沉痛的说道:“主公,文和这句话早就想和您说了,就是――主公,
转头大笑道:“文和称赞,本将军受之无愧!”
事情果然和张扬想的一样,一干士卒听了贾诩散步的谣言之后,都是士气大落,议论纷纷。而张扬当然是适时的站出来辟谣,结果就是,一干士卒再次把自己的仁义无双之名推向了高峰。
但没有人知道的是,张扬慷慨激昂的发表演讲时候,郭嘉和贾诩却在某个阴暗的角落里大翻白眼。
而曹操大军退守长安和洛阳,占了虎牢关城的雄伟,让张扬一时没有足够实力攻打,而且也不想将全部兵力压上,毕竟一旁的袁绍再虎视眈眈,那是极不明智的。
因此张扬安抚好伤员之后,便一直安心发展内政,训练士卒,并且重新分配权力。
程昱和张昭总管冀州,徐庶和士文总管幽州,徐州和兖州则交给郭嘉和贾翊,陈登以及刘晔等人,徐州和兖州蒸蒸日上,各地流民纷纷来投。
刘晔的军器械研究也进入了最后阶段,张扬已经决定着手扩充精甲铁骑,并且准备建设兵工厂。
数月后,张扬召集众人,商议按照原计划进军淮南,郭嘉说道:“主公,近来天下大乱,现在我们拥有徐冀幽兖州四州,实力最强,深受各方诸侯忌惮,而且处于中原腹地,乃是多战之地,如果其他诸侯联合起来,攻击我等,只怕到时力不从心,因此我们应该掌控主动权,率先发起进攻,而淮南是徐州的后方之地,加之袁术昏聩无能,因此奉孝建议不如先取淮南。”
“不错,现在我军与袁术一战是肯定的,孙伯符已经进军江东,我军若再不行动,只怕到时成为众矢之的。但是曹操方面,我实在放心不下。”张扬极为担忧曹操重整实力之后,会出关,进攻兖州,放着这颗不安定因素在身边,以曹操的为人是怎么也不会同意的。
“这个暂时没有问题。”贾翊说道,“我军攻打淮南,不出意外最多两个月就可以解决,我想这么短的时间内曹操是无法对兖州进行大动作的。毕竟刘备现在气势汹汹,已经得了汝南郡和许昌郡,曹操不得不防。”
张扬与众人商议良久,最后张扬决定起精兵三万,赵云、典韦、徐晃、周仓随军,又带上贾翊、小周瑜,随军参谋。张辽、太史慈、郭嘉总督徐州兖州军马,以防曹操和袁绍,张郃、徐盛等人扼守住汝南通往徐州的要道,以防刘备。其余众人,共守,确保万无一失。
张扬考虑良久,还是没有带精甲铁骑,他还是舍不得将自己的王牌用于袁术的身上。因为曹操的虎豹骑已经出现了,自己的精甲铁骑虽然也不是什么秘密了,但是过早的暴露总是不太好。
数日后,大军起程。先锋徐晃、赵云领五千精兵先取安风津。
虽然淮南地广,极为富饶,但是兵力较弱。袁术听说张扬来了,顿时脸色煞白,连忙在领地里征兵,但是响应极少。
要换了以前,以袁术的火暴脾气,早就强行拉壮丁充数了,但是现在面对张扬的精兵,他自己也知道,这些老百姓根本不管用,只怕到时候还会临阵倒戈,不如不要。他在领地内各处调集人马,得六万余人,看看也差不多了,径来与张扬较量。
张扬得知袁术大军已到,亦领兵与徐晃等人会合,一同而来。两军在寿春界口摆开阵势。袁术大将桥蕤当先出阵搦战。
张扬一阵冷笑,这样的人一点自知之明都没有,也不掂量自己的分量,就敢来挑战。他看看自己身后的诸将,哪个都比眼前的这个桥蕤强上许多。还真是不知道该让谁去。
这时候,一将说道:“主公,小将归顺以来,寸功未建,此战就由小将来打头阵吧。”张扬一看,正是徐晃,手持开天战斧,正满脸期待地看着张扬。
张扬笑着答应了,“公明,此是我军进入淮南的首战,不要留手了。”
徐晃高声答应,纵马而去,开天战斧挥起,“开天战斧!天崩地裂!”徐晃知道若要首战立威,最好的方法就是不给对方任何机会,直接秒杀。
桥蕤见徐晃二话不说,刚要发怒就看到眼前一团巨大的青色气流冲自己而来,吓了一跳。他下意识的举枪去挡,结果下一秒,他已经发现自己连人带枪被劈成了两半。瞬间,剧痛传来,就什么都不知道了,已经成了两半的尸体栽下马去。
徐晃冷笑一声,立于两阵之中,凝望着对方袁术的战阵。
☆、第二五零章 狩猎淮南(续)
袁术惊怕着,张着嘴说不出话来,桥蕤连名号还没有报,几乎是什么都没做就被对方劈成两半。他连忙叫来纪灵,问道:“有把握吗?”纪灵也早已被徐晃的声威吓到了,不过作为袁术手下的第一猛将,他还是保持了应有的冷静,“主公,没有把握,最多平手。”
袁术顿时面色死灰,他看看张扬兵少,便下令全军冲锋,想要用人数取胜。可是,淮南军在桥蕤死后,心中的恐惧实在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虽然主公军令不敢不从,硬着头皮冲锋,但是谁都不愿意跑在前面,都是缩在后面,阵型也颇为散乱。
张扬看到对方军心已乱,也下令全军突击。但是汝南军的突击阵型比起淮南军不知道要整齐了多少倍。徐晃一人冲在前面,每一次开天战斧挥出,都有几个淮南士兵被打飞,他仿佛战神一般,在敌阵中左冲右突,所向披靡。
徐州军士气大振,跟在徐晃身后冲杀。两军方一接触,实力的差距就显现出来,张扬军个个精神抖擞,往往以一敌二,甚至以一敌三仍然毫不退缩。淮南军虽然人数占优,但是面对如此勇猛的对手,也都没了斗志,节节败退。阵后的袁术喝止不住,无奈之下,下令撤军。
张扬大军在后追杀数十里,淮南军丢盔弃甲,溃不成军,兵马损失过半,狼狈退回寿春。依仗城高墙厚,粮草充足,便龟缩与城内,任凭张扬大军如何漫骂挑战,只是不出。
张扬自然不愿意去强攻寿春这样的大城池,那样造成的伤亡太大,况且自己的兵力又不占优势。当下分出赵云、徐晃、高顺三人各领五千人马守住东、南、北三门,又命令典韦领五千人马作为机动兵力,负责支援各门,周仓领三千骑兵前去扫荡淮南各个据点,以绝袁术的外援。
自己则与其余众人守住西门。每日只是调集少量军队佯作攻城,以保证全军士气。这样不知不觉,已经拖了半个月。
这天,张扬正与周瑜、贾翊等人商议破城之计,虽然现在已经包围了寿春,但是以自己的这三万人马攻城,损失必定极大,而且如今守住各门,兵力分散,倘若袁术集中兵力突围其中一门,还真是不太好办。但是为了彻底消灭袁术的势力,必须要盯住各门。
可是这样拖下去,只怕后方的粮草辎重还会有问题。而且最大的问题却是现在正处于春耕时节,田里正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去播种,如果不能尽快攻破城池,即使日后城破,也已经过了春耕播种的机会。到时候就算攻下淮南,日子也不会好过了。
正在烦恼之际,士兵来报,郭嘉军师有书信送来。
张扬大喜,知道必是郭嘉有妙计送来。打开一看,果然,郭嘉在信中说道:“闻得主公在淮南的战事不得意,嘉特献一计……”
张扬看完又传给诸人观看,众人大喜,张扬当下安排围驻在各门的将领,如此如此。
却说袁术被困在寿春城中,城中粮草充足,士卒也有三四万,暂时他也不会担心汝南军会攻进城。毕竟寿春经过这么多年的安稳建设,城池的发展已经达到了相当的程度。
当得知张扬将兵马分布在四门时,长史杨大将建议将兵马集中,突破其中一门,再寻找机会消灭汝南军主力。可是高傲的袁术并没有采取他的策略,他一直都认为张扬是一个爆发户,跟他这种世家豪门相比什么都不是,现在怎么可以做困兽之斗去集中兵力突破呢,这是侮辱了他世家贵族的身份。
于是,他命令纪灵守西门抵挡张扬,雷薄在东门挡赵云,陈纪守南门防高顺,乐就则驻守北门防徐晃,袁术自己则与李丰、梁刚、杨大将、袁胤等人坐镇城中。要堂堂正正的迎战。杨大将无语,仰天长叹。
这天,驻守在北门的乐就正在城楼上远观徐晃大营的动静。忽然发现在更远处尘烟滚滚,似乎是有无数军马前来。乐就吓了一跳,距离太远不知道是何处军马,只好先命人报知袁术。袁术急上城头看时,此时徐晃大营正在遭受攻击,大营中杀声四起,已经有火苗窜出,看来正有军队袭击徐晃大营。
乐就凝神看去,登时大喜,说道:“主公!你看,是汝南军!是刘备的大旗!”只见徐晃大营中汝南军的旗帜已经扬起,但是徐晃的旗帜也没有倒,看来仍然在作殊死的搏斗。
“主公,我们出城夹击如何?”乐就已经跃跃欲试。
“不!这是张扬的陷阱,我们倘若出城,他们在城门附近必有埋伏,只要城门一开,我们就中计了。”
“这……”乐就想想也有道理,正在这时候,城外不远处一路人马杀到,看旗号正是张扬军的猛将典韦。带着五千人马而来,杀入大营,汝南军旗号被典韦人马一冲,缓缓退去。
“主公你看,应该是汝南军,必定是徐晃抵挡不住了,典韦前来支援。”
袁述没有说话,只是死死看着城外的状况。半晌之后才说道:“乐就,你守在这里,不得出战。一切等到明天再说。”
“主公……是!”乐就待要再说话,看到袁术阴狠的眼光射过来。顿时闭了嘴。
城外,汝南军似乎渐渐退去,徐晃大营也渐渐安定下来,冒出的火苗也被扑灭了,只是显得颇为凌乱。典韦的军队并没有撤走,驻扎在了北门,而远处,似乎有人在说着:“怎么样?有反应吗?”
另一个声音说道:“好像没有动静啊。”
“嗯,看来和军师估计的差不多,照计划行事。”
…………
当晚,袁术一直没有睡,似乎在等着什么。良久,一人来报:“主公,乐将军求见。”袁术急忙站起,想了想觉得有失身份,又坐了下去。这时候,一将快步走来,正是乐就,纳头就拜。
“好了,不要多礼了,怎么样了?”袁术颇为着急,就连平日里最喜欢最讲究的这些排场礼仪也不在乎了。
“我们派出去的四十名探子死了三十九个,只有一个人回来,其余的人全部都死在张扬军营中。”
“什么?就剩一个人了?好了,这个我不管,有消息吗?”
“是,阿德,你来说吧。”乐就说着叫来一个人,正是所有的探子中唯一一个生还的,袁术探子的一个首领,赵四儿。
“是,主公,乐将军。我们一行四十人进入徐晃大营……”
原来,白天徐晃大营遭遇袭击的事情,虽然袁术认为是张扬的计策,想赚自己出城,但是疑心极重的他同样也在想刘备是不是真的来了,可是他为什么会来呢?为了不错过这个可能存在的机会,他便调集了近四十名武功高强而且颇为机灵的探子,在赵四儿的带领下,借着夜色的掩护去徐晃的军营一探究竟。
当他们进入徐晃大营后,才发现这里的守卫是多么森严。整个大营中粗略估计有近三十个小队在进行巡查,每个小队十到十五人不等,而且各个小队之间纵横交错,互相照应,形成一道道极为严密的防护圈,而且在这些防护圈中,似乎还有不少暗哨。
这样的防御让这些探子非常头疼,几乎是没有机会的。他们只好四散开来,寻找时机。赵四儿的运气最好,他一路潜行,竟然躲过了重重关卡,来到一个大帐前,忽然听到帐中传来一个粗豪的声音:“该死的刘备,竟然这个时候来打我们的后路,幸亏今天我在这附近。”
“好了,典韦,这些天非常关键,明天我留下大营以及少量人马守在这里,你我二人会合周仓的骑兵,去给汝南郡的家伙一点教训。”听这个声音应该是徐晃。
“哼,我早有此意,可是寿春这边?对了,你的伤不要紧吧?”
“关羽那斯果然厉害,我一个不慎就被他抓住了机会,不要紧,这点小伤算什么,至于寿春,袁术早就吓破了胆,哪里会出来。”
“好,我先去休息,明日天未亮我们便借夜色起兵,免得被城头守军发现。”
“好,命令士兵加强防范,绝对不能让袁术的探子靠近,还有全军都要守口如瓶,不得泄露徐州军的任何消息。”
“放心吧,我先走了。”
赵四儿赶紧藏住身子,他隐隐看到一个极为魁梧的大汉走出营帐,面目狰狞,他知道,那人正是典韦。
而就在这时,营中突然传来士兵的喊声:“什么人?快来人,有敌军探子,不要放过他们,快!”
赵四儿吓了一跳,暗骂:该死的,是谁那么不小心。这时候,典韦全身散发出的气势差点没让他一屁股坐在地上,只听典韦大喊:“来人,封闭大寨,一个也不能放走,快!把我的双戟拿来。”
赵四儿暗想,该得到的消息都已经到手了,再不走恐怕就来不及了,至于其他人,唉,听天由命吧。
想到这里,他赶紧逃回寿春去了。好在营中的士兵都在忙着寻找探子,乱成一团,似乎没有人发现他的离开。而另外的三十九名探子无处可逃,全部被一一搜了出来,典韦一人就杀了近三十个。
袁术默默地听完赵四儿的消息,思考良久,说道:“乐就,带赵四儿下去,叫众将到我这来。”
☆、第二五一章 狩猎淮南(再续)
袁术得知了汝南军的消息后,准备抓住时机,做最后的反扑。
不多久,众人皆至,袁术说道:“各位,徐州的援军到了。”袁术的手下一片哗然,虽然他们多多少少听到一些消息,但是此刻听袁术说出来,仍然是不敢相信。
刘备凭什么要来救援寿春,袁术当下讲述了今天的事情。众人听了,均是默不作声了。
“我们损失了大半最精锐的探子换来了如此宝贵的消息,他们不能白死。众将,今夜天快亮时随我突袭徐晃大营。”
“主公,这种事情,叫我们几个去就可以了,您何必要亲自冒险?何况是不是真的有援军我们并没有把握。”说话的正是纪灵。
“这是唯一的机会,我别无选择,我要亲手攻破这些营寨,方解我心头这恨!杨大将,你和李丰留下,谨守城池。其余众人准备出战。”
“是!”
袁术召集手下众将,天还没亮就偷偷打开了城门,只留下一万人马给杨大将和李丰二人守城。为了不让汝南军发现,城门仅仅打开了一半,数万大军全部出城,向徐晃大营进发。
渐渐靠近了徐晃大营,纪灵凑到袁术身边,说道:“主公,你还是在后军吧,万一有个什么闪失……”
“退下,我自有分寸!”袁术的目光极为阴鸷。
纪灵讨了个没趣,苦笑了一下,自己到前面带队去了。乐就、梁刚、袁胤、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