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征服者-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接着徐荣话锋一转,神色一正,庄严而肃穆的说道:“但是,中山,是冀州北部的门户,从现在起,我们必须寸土必争,寸步不让。即便血流成河,也要战死在中山城墙之上。”
  张燕和胡车儿终于明白过来,又见徐荣如此气量,惭愧不已,“扑通”跪倒,“小人有眼无珠,对将军无故漫骂,请将军治罪!”
  徐荣扶起二人,笑道:“都什么时候了,还治什么罪呀!现在必须万众一心,同心同德。等打了胜仗再治你们的罪也不迟。”
  三个人终于抱结成团。徐荣朝二人神秘一笑,“其实我退到中山,还有一个目的。”
  张燕和胡车儿来了兴趣,“愿闻其祥!”
  “二位将军应该知道我们现带有多少骑兵?”
  二人挠了挠脑袋,“对啊!好像还不到一千。总觉得还有什么地方不太对劲,原来是这样!”
  “知道都在什么地方吗?”
  “黄将军点走一万五千,我们一千,还有一万多,对了,还有一万多哪儿去了?”二人急了。
  “徐大人与我商量,由郭将军带走了。”
  “啊!”二人眼睛瞪得老大,像牛眼一样,说道:“没有骑兵,我们岂不是只能被动防守。这跟挨打有什么两样嘛!”

☆、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战

  徐荣叫人取来地图,直指着幽州军屯粮处或县。
  良久,二人恍然大悟,“河间郡比中山更接近或县,这一招,莫非是想让郭将军利用骑兵的速度,由河间出发,出其不意地袭其粮草。”
  “不错,我们在这里死守,吸引敌军注意力,只要我们打得越是惨烈,敌人就会越以为我们已经集中精锐于中山,也就会越是放松对河间郡的警惕。我们中山的骑兵,奔袭本领已不下鲜卑、匈奴精骑,只消半日,就能冲到或县城下。”
  二人大喜,“原来你们早就谋划好了,还把我们一直蒙在鼓里。”
  徐荣收起笑容,脸上又重新变得严肃起来,“现城中只有三万兵马,接下来,我们将要面对的是五倍于我的大军,没有舍我其谁、舍生忘死、前仆后继、视死如归的勇气,是绝对坚持不住的。”
  “我们的命,早就给主公了,没什么舍不舍得的,将军放心,有张燕和胡车儿在,就决不会让一个幽州兵进得了中山城!”
  入了中山城,孔伷领着了徐荣,张燕,胡车儿仔细查看了城中状况。但见粮草、弓箭、滚木、擂石、火油、药品等一应俱全,堆积如山,却又摆放得井然有序。城中百姓信心满满,斗志昂扬,踊跃参军,并已经自愿组成十几支担架队。城内大户也是齐心协力,纷纷派出家丁修建、巩固城防,甚至直接参战。
  孔伷的防守工作果然做得细致又周到,徐荣见了,叹服不已。
  中山攻防战终于拉开帷幕了。
  试想十五万大军围城,场面何其壮哉!人群黑压压一片,多得跟蚂蚁一样,公孙越也不是吃素的,将这十五万大军也分配管理得井井有条,以步兵为主,重甲兵和弓弩手为辅。
  孔伷、徐荣等人根据四门袁兵多寡,徐荣,孔伷守北门、西门,张燕和胡车儿守东门、南门。三万大军分为三批,准备轮番上阵。
  次日清晨,公孙越大喝一声,北门首先燃起战火,既而其它三门也战火纷飞。
  一时间,战鼓擂响,杀伐四起,鼓声震天,四门各有数几千士兵步伐整齐,衣甲鲜明,十气高昂,手持巨盾,冲至城河下,接着快速蹲了下来,高举大盾,然后又一队数千弩箭手,快速冲了上后,躲在盾手后面,举弩发射,一时大片箭雨往墙上飞来。两兵种配合十分默契。守军早就对各种可能的突发qing况作了极其充分的准备,士兵们纷纷躲到城垛之后,不予还击,然后装作中箭,惨叫声此起彼伏。
  公孙越听到这美妙的惨叫声,得意洋洋,终于可以报仇了,加强了箭雨的覆盖。几轮铺天盖地的飞矢过后,纪灵终于命令停止射箭,接着马上又有一方队手持盾牌,护着几十个全身上下都包着铁甲的士兵,架着十来座跨河临时浮桥冲了上来。
  徐荣见箭矢明显减少,又见敌军对方调动,想也不想,本能直觉反应,以极其雄壮声音大声吼道:“弩手,弓箭兵还击。准备滚油,沸水,滚木擂石,灭火队装备。”
  话音落完,敌阵中冲出一队三千多的弓箭兵,以燃著的火箭,往城墙射来。然后再冲出一队近三千身衣重盔甲的步兵,抬着云梯,在火器兵和弩手的掩护下,踏过刚架在护城河上的临时浮桥,准备攀城。后面无数士兵如蚂蚁一样紧紧跟上。
  徐荣身生士卒,领守城军紧守在第一线上,和众士兵冒着无数飞箭用力来推云梯。云梯倒下同时,攀到一半的士兵惊叫着从半空中而落,有的摔的断手断脚,有的直接掉到河里。
  不过幽州兵前赴后继,云梯倒下,又有众士兵不顾生命之危从新立起,在紧锣密鼓中,接着攀爬。伤亡惨重中,幽州兵渐有登上城顶的趋势。
  徐荣随即下令改为用长钩等长兵器对付敌人的攀爬攻城,并用一锅锅滚油沸水浇下去,倒在攀城士兵身上,又搬来巨石来砸云梯,浮桥,城下一时间惨叫连边,凄声不断,血肉横飞,个个死状相当可怕,幽州兵一波倒下去,又一波踏着同伙的尸体爬上来,个个神情麻木,勇不惧死,守兵也决不手软,杀人如麻。自身也是伤亡不轻,伤兵源源不断运下城墙。
  中山攻防战进行相当残烈,天空中不时飞来飞去箭矢,流出的鲜血染红了城下每一寸土地。而徐荣几乎成了杀人魔王,强壮的身躯粘满了鲜血,那本来是青色铁甲,早已成红,头盔已失,头发有些凌乱,眼瞪如灯笼,一支长枪似阎王勾魂引路使,不知道在这期间,他的手下增加多少亡魂。
  到了午时,公孙越终于明白,中山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而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眼见伤亡越来越惨重,却始终连城顶也没摸着,公孙越无奈中做出了鸣金的命令。幽州兵如潮水般退了下去。
  徐荣清点人数,北门三千守兵,亡五百,伤千余,已经过半,伤者中亦有近四成暂时或是永久失去了战斗力。徐荣又望望城下,残肢断臂,尸横累累,血流成河,惨不忍睹,好似人间炼狱。
  其他四门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除了孔伷把守的西门,基本上都是伤亡过半。第一天第一战就损失了三千精锐的战斗力。公孙越回营清点,也不好受,伤亡过万。
  徐荣,张燕和胡车儿的脸色凝重了。其实也不能怪他们,他们毕竟是头一次经历战争,并且对手还是和外族经常作战的幽州人马,在平幽州黄巾时,幽州铁骑就已经响誉天下。
  徐荣首先出声,替他们打气,说道:“大家打起精神来,别忘了,我们的冀州军魂就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何况,我们还有三十万中山百姓的支持。中山依然森严壁垒,固若金汤!只要我们能坚持十天,徐大人届时捷报传来,幽州兵还不得夹着尾巴落荒而逃!”
  见众人重拾自信,一旁的孔伷也将自己的防守心得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仔细分析三人防守过程中出现的一切细节问题,对症下药。众人如获至宝,感激不已,战斗的yu望愈发强烈了,仰天长啸,“来吧!幽州兵。”
  午时过去,未时刚到,幽州兵又开始在城下重振旗鼓,公孙越显然是不想给中山以喘息的机会。因为他凭着多年的经验,已经基本嗅到城内的伤亡。此时,城内第二批守军也已经上了城墙,做好了战斗准备。
  公孙越又是大喝一声,令旗一挥,鼓声大噪,幽州兵“嗷嗷”叫着,依然是盾兵在前,弓弩兵在紧随其后,先施几轮箭雨,以图再次大量杀伤、威慑我军。我军将士仍然配合地惨叫声四起。
  那边幽州兵听到,军心沸腾,在公孙越的指挥下,整齐地脚跺大地,挥舞兵器,为弓弩兵加油助威。
  箭雨终于渐渐稀疏下来,意味着步兵就要开始发起冲锋了。中山军弓弩兵配置张扬发的三千诸葛连弩刷地探出头来,开始反击。
  幽州兵心里还想着像上午那样闪避,便抬头仰望,我的妈呀!只觉得天空都变成了筛子,好象每一支箭都是朝自己射来的一样。完了完了,这怎么躲呀!死亡的恐惧笼罩在他们头上。
  于是,每当箭雨即将落地,其所覆盖的幽州兵都纷纷闭上眼睛,虔诚地祈祷老天赐予自己好运。因为那是他们的梦魇,他们根本不敢面对。

☆、第一百七十章 大战(续)

  幽州兵的伤亡开始急剧上升,几乎每轮齐射覆盖的区域都能形成幽州兵的伤亡黑洞。这对士气的打击无疑是可怕的。
  公孙越见状大惊,虽然他没做好这样的准备,但他依然本能地大叫一声,“弟兄们,不要怕,赶紧冲过去,城下就是箭矢的死角!冲到城下就是胜利!”
  公孙越不愧是幽州兵的主心骨,在他的激励下,幽州兵重新振作,吼声大作,迎着箭雨,明显加快了前进的步伐,很快有大批幽州兵越过了护城河,开始往城下冲去。
  城上的弓弩兵随机应变,换用自由射击继续招呼幽州兵,因为幽州兵太多,已经失去了闪避的空间,射击根本不需瞄准。
  待幽州兵冲到城下,举起大盾,扶起云梯,弓弩兵退到后面继续招呼,斜向天空射击,借箭矢冲力杀伤幽州兵。而步兵顶了上来,有的拿起了推竿,有的举起了滚木擂石,有的用起了滚油沸水。配合之间,依然没有上午的慌乱与紧张。幽州兵死伤惨重,城下变成了绞肉机。
  可幽州兵毕竟人多,开始向上攀爬了,推竿手已经失去明显作用,下去搬运物资去了。步兵、弓弩兵没有闲着,继续不停招呼,幽州兵伤亡呈直线上升。可我军的物资消耗速度也是大得惊人。运输队像蚂蚁一样勤快地往来穿梭,可依然供不应求。
  于是,幽州兵终于开始有人登上了城墙,我军将士誓死要保卫自己的家园,幽州军士卒誓要为自己死难的战友兄弟报仇,双方在城上展开了激烈的搏杀,弓弩兵也拔出短剑参战。我军的优势在于士兵精锐,幽州军的优势在于人数众多。
  中山危如累卵。城上杀声振天,热血顺着城墙流下,空气中充满了呛人的血腥味儿。
  徐荣,张燕就像救火队长一样,往幽州兵人堆里扎。战斗进入了胶着状态,这大大不利于守军,正当四人准备动用第三批守军,城内大户们纷纷带着自己的私兵上城了。真是雪中送炭啊!生力军的加入,立即扭转了战局,幽州兵终于被赶了下去。
  眼见幽州兵升腾的士气再度冷却,公孙越又一次无奈地鸣金收兵。
  双方清点伤亡,幽州军伤亡两万余人。冀州军第二批守军几乎人人带伤,不计轻伤在内,共伤亡六千余人。大户私兵共伤亡两千余人。惨胜。
  可公孙越却发笑了,左右问其原因,公孙越笑道:“城中显然已经集中了中山郡几乎所有兵力,且已经就要顶不住了,今天,他们都强迫百姓上来防守了;看来,不过五日,本将军定能让中山郡易主,一雪前耻!知道吗?中山郡有钱人可多啦!届时,让你们都爽个够!”公孙越居然用这招来提升士气。
  幽州兵退去,第三批守军早早地上了城墙,替换已经筋疲力尽的第二批守军。夜晚的中山并不宁静,城内弥漫着浓烈的血腥味,人们大都在谈论当日的战况,赞扬守军的英勇无畏。
  次日清晨,大户私兵也早早上了城墙,新的一轮攻防战又开始了。运输兵的后勤实在是跟不上物资的消耗。城上的物资马上就要断线了。可是,胜利的天平依然偏向冀州军,百姓,是百姓,众多的百姓纷纷加入了运输兵的行列。
  果然是众人拾柴火焰高啊!各种物资开始源源不断地运上城墙,供不应求马上变为供过于求。运输兵解放出来了,他们直接参战了。到最后,不少百姓也搬起愤怒的石头向下猛砸。
  眼见城上守军越打越多,幽州兵的信心开始慢慢滑落。甚至已经出现逃兵,而公孙越果然不忧反喜,果断地命令督战队上去,杀死逃兵,大吼一声,“弟兄们,敌人守军都快死光啦!现在,在城上攻击你们的,只是没有摸过兵器的百姓,难道,你们连他们也怕吗?”
  幽州兵受激,男儿的虚荣心重新让他们前仆后继地向上冲去,城下的擂石、滚木、尸体已经填满了护城河,幽州兵的冲锋速度加快了许多,又有幽州兵攀了上来,结果就是被长枪大刀一起招呼,被砍成肉酱,渐渐,越来越多的幽州兵爬上来了,城上展开了肉搏战,双方都杀红了眼,百姓也拔开尸体,拣起武器,生疏地挥舞起来。
  混战中,北门城墙上有一百姓身长八尺,手持大刀,来回冲杀,周围幽州兵当者立毙,徐荣大喜,连刺数人,三两步跳到那百姓跟前,说道:“壮士真英雄也!敢问壮士高姓大名?”那人一刀将一准备袭击徐荣侧后的幽州兵劈成两半,说道:“某乃山东莒县徐盛是也!阁下莫非就是西凉徐荣将军?”
  “正是,在下有一事相求,望壮士莫要推辞!”
  “将军请讲!”
  “北门暂时无忧,西门孔伷大人不擅武艺,请壮士前往助之!”
  徐盛也不多说,转身就走,“那某就告辞了!”
  二人谈话间,竟无一幽州兵敢上前偷袭。待徐盛一走,徐荣又立即变成嗜血雄师,收割着幽州兵的生命与士气。
  在死亡面前,准确来说,应该是在比死亡更可怕的魔鬼面前,没有人不会恐惧。
  恐惧像瘟疫一样在幽州兵中传播开来,幽州兵退了,中山城又坚持了半天。
  就这样,公孙越的注意力被牢牢栓在了中山城,并派人通知刘虞,中山兵以全部被其困于中山,并要求他们立即加入战斗,给中山以致命一击。
  两个五天过去了,徐荣等人虽然已经筋疲力尽,三万守军也还能继续战斗的,只剩下了不足五千,但摇摇欲坠的中山始终没有倒下,徐荣等人望着洛阳方向,已经做好了向张扬尽忠的准备了。
  就在这个时候,幽州兵却卷铺盖走了。众将士正纳闷,害怕这是幽州兵的计策而不敢追击,胡才恰好于此时奔到城下,从河间带来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欢呼吧!弟兄们!我们的的骑兵昨日夜袭或县,一举烧毁幽州军粮草,幽州军已然断粮。所以,我们赢啦!”
  乌云散去,中山百姓一片欢呼。而守军们紧绷的一根弦终于松开,还来不及弹冠相庆,就纷纷倒下,安静地睡着了。因为,他们的确累坏了。
  话说徐庶带郭太等人和骑兵秘密进入河间,便命陈昌皓和郑龙二人对河间以北尤其是或县的侦察。
  郑龙知道事关重大,派亲信侦察涿郡留守幽州兵,并亲自带人潜向涿郡或县,时或县已经戒严,百姓不得出入,力之动过贿赂城门卒的念头,可又怕万一守门的是公孙越所派亲信,所以,郑龙不敢造次。
  但他也没有闲着,利用这段无聊的时间,郑龙命人认真侦察了或县周遭方圆三十里的地形环境。并在当天发现幽州兵约摸三千来人的运粮队从城正东南二十里处一小树林间两次通过。
  郑龙非常兴奋,留一人在此继续蹲点“陈将军,咱们只要弄清楚幽州兵的运粮时间规律,哪怕进不了城,也可算是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所以,五到六日后,你就不要等我们的消息了,直接潜回去向徐大人和郭将军报告。中山的安危,可就拜托陈将军啦!”
  陈昌皓知道,郑龙他们还是要想方设计地摸进或县,这次有可能就是诀别,但他拼命忍住了夺眶而出的泪水,“郑兄弟放心,昌皓誓死完成任务!”
  休息了一晚后,郑龙又潜到了城门附近仔细观察,良久,城门允许百姓出入,虽然也有城门卒在大力盘查,凭着郑龙的阅历,他知道这次是可以用银子来打发的。
  郑龙安全地混进了城,不到一天时间,便将里面探了个一清二楚,并于当晚绘得一张或县屯粮草图。

☆、第一百七十一章 大战毕

  郑龙得到草图后,马不停蹄赶回河间,递上草图,详细汇报了在或县的一切见闻。徐庶、郭太对郑龙的忠心机智叹服不已。
  两日后,陈昌皓也赶回来了,带来的情报是:幽州兵马每日固定于酉时、卯时经过那片小树林,酉时赶空车而来,卯时押运粮草而去,根本没有什么象样的守备。
  得到如此详细的情报,徐庶判断:幽州兵已经完全失去了对河间的警惕,突袭或县的计划可以实施了。
  徐庶明白,中山城已是危在旦夕,火烧或县刻不容缓。徐庶再一次检查了已经检查过无数遍的引火物资:硫磺、火油、干柴等。
  一切都已经准备妥当了。当晚,徐庶集合骑兵,换上了幽州兵旗号,每人手臂上缠一块白布,人含草,马衔枝,在郑龙、陈昌皓的引导下,长途直奔或县东南小树林。安全抵达后,天已经快亮了。
  卯时,果然有一队运粮队押着粮草从城中出来,经过小树林。
  郭太看到幽州兵,怒从心发,就要动手,被徐庶拦住,“郭将军,小不忍则乱大谋啊!”
  小树林里可不是什么好地儿,什么蚊子、虫子的烦死人,有时候还有蛇经过。可是,我们的士兵坚持住了。
  酉时终于到了,幽州兵的运粮队大摇大摆的再次出现,冀州军的准备相当充分,一柱香的时间,敌人就被全部歼灭了,无一人漏网。
  徐庶分出三千多人,全部换上幽州兵服饰,一个时辰过后,借着天色已晚,由郭太带领,押着空车往或县而去。郭太叫门,守城卒见时间不对,不肯开门,郭太急中生智,故作兴奋道:“这位兄弟,你不知道吧,公孙大将军已经打下中山啦!大军又向前推进了一百多里,我们只迟上一个时辰,已经很不容易啦!都是自家兄弟,何必这样呢?”
  守城卒想想也对,再次仔细看了看,发郭太现他们穿着一样,旗号一样,郭太说话还这么客气,终于放下心来,吊桥渐渐落下,城门豁然打开。
  郭太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一马当先,斩关落锁,突进城去,身后冀州兵一拥而上,并将洒有火油、硫磺的粮车一齐点燃。
  二十里的路程对于骑兵来说,就只像一泡尿的距离。徐庶很快赶到,与郭太并肩杀散敌军,直扑幽州兵粮草屯集地。
  郭太自以为可以速战速决,又认为冀州军根本想不到他会在或县屯粮,甚至认为冀州军就算知道,也抽不出兵力,只能干瞪眼。所以,或县屯粮重地,只有区区三千守兵把守。这对于一万训练有素的骑兵来说,无异于螳臂挡车。
  很快,冀州军携带的火油、硫磺、干柴便统统倾泻在粮草一起,然后哼着歌儿四处放火,那喜悦的心情,就像原始人第一次利用火吃到了熟食一样。火势迅速蔓延开来,火焰直冲九天,将老天都烧红了。到处都是劈劈啪啪的声响。
  徐庶赶来,说道“要兴奋回去兴奋去!现在抓紧时间走人。”徐庶果然要比郭太稳重。
  众将士依然哼着歌儿回到庐江,徐庶清点人数,伤亡不到三百,可谓全胜。而郑龙兴奋得不行,直接奔往中山报喜去了。
  而正当中山保卫战打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刘虞已经领着两万兵和归降的杨奉的白波贼,从瀞县出发,抵达石城,与屯兵费县的黄忠隔相望。
  而黄忠也以为贼兵已经谨慎有备,不敢贸然出击了。双方就这样对峙着,战又不战,退又不退。
  几天过后,一万常山兵突然在中山郡出现。
  原来,士文知道中山危机,便亲率杨家的一万兵马,向中山郡救援。
  而此时的中山已经陷入了险境,可是,白波贼就是贼兵,贼的本性让他们再次背弃盟友,擅自逃跑。看来,幽州军在中山久攻不下,这应该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黄忠不知白波贼兵用意,起初不敢追击。待士文赶来告之消息,后悔莫及,立即追击,等追上的时候,贼兵已经进入并州。
  黄忠顾不上休息,铁骑直奔中山,却看到中山城墙千疮百孔,城上偃旗息鼓,城门大开,小心翼翼进去一看,怎么回事啊!一个穿盔带甲的都找不着,地上却满是鲜血。
  徐荣看到黄忠后,又吓了一大跳,“黄将军,你怎么……”
  “哦,贼兵已经退了,我是赶回来支援中山的。只是,这里是怎么回事呀!”黄忠也是一脸茫然。
  徐荣大笑,“这么说来,中山已经有惊无险啦!”
  黄忠也料出了点什么,“徐将军的意思是,幽州兵也退啦!”
  “没错,昨晚探马来报,徐大人将他们的粮草烧了个痛快!心里那个爽啊!哈哈哈!”
  黄忠顾不上徐荣,掉转马头冲到城外,向未进城的将士大喊:“弟兄们!好消息啊,幽州兵退拉啦!中山守住啦!我们赢啦!你们可以欢呼啦!”
  正在前行的张杨接到徐庶的亲笔信,虽知中山郡已经安全,却也是心急如焚,归心似箭。
  张杨领着大军并百姓共十几万人借道充州陈留郡,直奔官渡,收集船只,横渡河水,回到白马渡。就明显能感觉出胜利的喜悦。
  在广平郡,张杨做了简单的逗留,召见了杨家庄的的总管杨福,将百姓交给杨福处理,然后立即赶往中山。
  此时的中山,城墙已经基本修复完毕,但新旧一目了然。城下的尸体已经清除干净,但护城河仍然是红的,远远望去,就像一条红色的锦缎缠饶着中山城。
  城外数万百姓士兵在那里翘首期盼张杨的到来,因为在他们看来,只要张杨张兴邦在,就没有人敢欺负他们。
  张杨看到这里,很自豪,因为他有一支以少胜多的顽强部队;在他不在的时候,冀州军民依然能顶住大风大浪。
  于是,当张杨能看到他们那一张张可爱的脸庞的时候,激动得落泪了,翻身下马,高举长剑,“将士们、乡亲们,你们辛苦了,我为你们感到无上的骄傲,当卑鄙的幽州兵来自北边,肆虐在中山,一时间,阴霾笼罩,刀光剑影,血流成河,你们众志成城,三万人可以与十五万人对抗,凭着这优秀的传统和灵魂,你们以坚强无比的鲜血,谱写了必将青史留名的勋章。”
  一言毕,军民沸腾了。
  张杨当即宣布,“所有参战部队,发双饷,所有被敌人占领过的地区,百姓减税半年,而我们寿春,人人都是功臣,减税一年,即日实行。”
  热情的军民欢呼了,手舞足蹈,互相庆贺,拥抱在一起。郭嘉、徐庶、张辽深受感染,叹服不已,“军民鱼水情啊!”张杨听后心里一惊,这个时代的人也能说出这样的话,确实不简单啊!
  在如此热情的百姓的簇拥下,张杨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蠕动进了欢乐的中山城,徐庶、孔伷详细汇报了发生的一切。众人听得心砰砰直跳,大骂公孙越、刘虞趁虚而入,卑鄙下流。
  张杨借着气氛,问道:“诸位对中山之战还有什么看法吗?”
  众人沉思良久,忽地徐荣、张燕、胡车儿不约而同道,“百姓!百姓!百姓!若无百姓拼死相助,中山早已城破矣!”
  “对!只要百姓心系中山,纵使幽州兵再添一倍,中山依然是血肉筑成的钢铁长城,永远固若金汤,牢不可破!”
  “哈哈哈!”徐庶大笑,道:“时至今日,在下才真正明白昔日管仲之论四顺:夫为政者,必察民心之好恶而措施。政之所行,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能佚乐之,则民为之忧劳。能富贵之,则民为之贫贱。能生育之,则民为之灭绝。此真警世之名言也。”
  徐庶依然是那么稳重,字正腔圆道,“补给后勤,为行军之命脉。所以高祖定天下,论功赏萧何第一,盖高祖争天下,萧何主后勤无亏,高祖无后顾之忧也。故补运无方,虽有兵,不可用也。”
  郭嘉也大有所悟,说道:“凡强弱之势,在民心之向背也。故攻取之势,务先培其元气,人民殷富,其心向之,其势乃冲,则进可攻,退可守也。”
  张杨没想到自己随便抛个破砖,居然引出这么多美玉来。
  “好啊!这样看来,中山以后的路子就可以这样确定了。呵呵!”
  “苍天已乱,群雄逐鹿天下之势已成,如今中山郡之兵,尚存七万,如此兵力,实难守土安民啊!”孔伷依然是想到什么说什么,有冷水就泼,丝毫不怕打破众人喜悦的气氛。
  好在众人皆有大气量,顺着孔伷极有道理的角度,纷纷回到现实中来,开始认真思索了。

☆、第一百七十二章 脑残狂士

  张杨见孔伷说道,也觉得有道理,便开口继续道:“孔大人所言极是,今皇帝威严丧尽,盗贼猖狂,一众诸侯割据城池,拥兵自重,各自为政,战国重现,狼烟已起。从现在起,我们可以甩掉一切包袱,豪无顾及地扩增兵马,加固城墙了。为了万民安居乐业,早日结束纷争乱世,扫除一切魑魅魍魉,重还天下朗朗乾坤。而我们首当其冲的障碍,就是公孙瓒、刘虞、白波贼杨奉。”
  “对,这几人刻薄寡恩,居然敢冒犯中山,尤其是杨奉。此仇不报非君子,犯我必诛!”士文的吼声居然也带有咄咄逼人的气势,让张杨很是一惊,觉得士文果然没有辜负自己的期望。
  留守众人自然是纷纷相和,其他诸将也鄙视公孙瓒对自己盟友也能痛下黑手,也是恨得咬牙切齿,大呼报仇。
  由于有好几年的积累和新从董卓那里抢来的财物作保证,张杨召集众人,商议后共决定扩军到二十万,在白马渡建立水军三万,步军十万,骑兵仍保留九万建制。
  对于这些素质极佳的士兵,分成了两组,一组由张辽率领,由三万士卒中的骑兵组成,称为“雁北骑”,五万士卒由赵云,张郃,徐晃带领,号称“常山骑”。而七万的步兵由黄忠,徐荣,李典等大将训练,一人分带一万人马,剩余三万步兵由高顺训练,称为“陷阵营”做为冀州的秘密武器。加上典韦训练的亲兵卫队“甲骑卫”一万人,日后“雁北骑”“常山骑”“陷阵营”“甲骑卫”共称为冀州的四大精锐!
  众将人人不甘落后,传授士卒各种武艺阵型,战力也是精进甚多,是冀州军队中坚力量。
  还有于禁则是成为了水军部队负责人,不仅是为了日后去蹂躏某个垃圾小国,更是为了日后向更远的海域不断探索!让我大汉的洪水淹没整个世界吧!
  至于兵器方面,张扬决定将张辽的雁北骑打造重装骑兵,士兵个个全身上下包着铁盔甲,又把马匹包上铁甲,每十匹一排,铁链连起,取名为铁甲连环马,开始打诏重甲骑兵 具装甲骑。然后让张辽日夜训练,一定要练成一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