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征服者-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随着张扬令下,包围袁术军的骑兵让出了一条道路,袁术眼光复杂的看着张扬,他没有想到张扬竟然会在自己生路已绝的情况下放他一马。
  袁术翻身下马,来到张扬面前,向张扬深施一礼,说道:“张候不杀之恩,袁术日后必有所报。”
  张扬没有理会他,他可不管袁术怎么想,反正自己的目的不在袁术这三万人马身上。
  张扬嘴里含笑,看着袁术大军离去,这时从张扬的军帐中出来一人,正是郭嘉,“主公,果然好算计;袁术这次回去,袁绍该头痛了。”
  “明日动身返回冀州,袁术日后还有大用。”张扬的眼中流露出一丝深邃的光芒,只有他知道袁术在未来会自立为帝,而这也正是张扬所希望见到的。
  回到联军军营的袁术看着袁绍等人惊骇的目光,放声大笑,说道:“你们早就知道张扬会在军中埋伏,却让我去送死!很可惜你们低估了张扬。”
  “公路,休得放肆!”袁绍大怒斥道,在他内心深处只是想让袁术和张扬相斗两败俱伤后,再压制两方取利。
  袁术听到袁绍的斥责更是火冒三丈,冷笑道:“好,好,好!袁本初,从今往后,你我一刀两断,各走各路!”
  袁术说完扫了一眼在军营中整装待发的大军,冷哼一声,道:“想让我死,做梦去吧!”
  袁术带着自己的三万人马怒气冲冲的离开了洛阳,留下的是袁绍等人面面相觑。没有一个好的借口,他们无法攻击张扬,终究是张扬将董卓击溃,也是张扬将洛阳的世族公卿救出。如果他们贸然攻击张扬,将会受到天下士族的歧视,为天下人所不耻。
  “本初,难道就这样放过张扬,他从董卓那里抢来的钱粮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刘岱不甘心的说道。
  “如果我们现在动手,胜算不大;我刚刚才收到消息张扬从董卓处缴获的钱粮早在两天前就从水路运走了。”袁绍面色铁青的说道。
  袁术出兵后,他方才从接回来的世族公卿以及洛阳百姓的口中得知,张扬在前来洛阳之前兵分两路,从孟津渡出发,水路将大部分的钱粮送回了冀州,就算打赢了张扬也得不到太多的钱粮。
  “我的白马义从也没有把握留下张扬,而且张扬麾下大部分都是骑兵,而且还有三千重甲骑兵,我们也很难将其彻底消灭。”公孙瓒摇头叹道,他知道如果张扬要走,联军二十万大军绝对拦不住他。
  “既然如此,我们还是不要和张扬发生冲突为好。”曹操说道,因赠金之事曹操对张扬心怀感激,此刻自然不希望和张扬翻脸,在他心中也不欲与张扬大军交战,尤其是现在他手下的军士有大半是刚刚收服的西凉士卒,这些士卒对张扬军尚存畏惧之心。
  袁绍听到公孙瓒和曹操的劝言,就顺水推舟的下令收兵回营,他也十分清楚以联军的战力和张扬硬拼只会让旁人得利。
  次日,张扬率军离开洛阳,袁绍的关东联军也纷纷返回各自的州郡,讨董之役就此完结。董卓虽然实力大损却以献帝的名义掌控朝堂,但也只能控制雍、凉二州,而天下大部分州郡已不再接受长安发出的诏令。
  群雄争霸天下的序幕缓缓的拉开了。

☆、第一百六十六章 冀州之业 (为张鹏的打赏加更)

  冀州,在张扬率军离开冀州的这段时间里,士文和刘晔,华歆等四人负责管理政务,士文为首,而贾诩则负责清除冀州境内对张扬拥有敌意的各大世家以及监视各地对张扬不利的势力,留守冀州的部队由徐晃和杨安国二人全权统领,冀州的北部中山郡则交给徐庶,徐荣和士武以及郭壮娇父子的白波军用以防守幽州和外族胡人的骚乱。
  在众人默契的配合下,短短的半个月时间里,冀州因为叛乱而发生的动乱彻底的被平定了。超过百万的流民和被消灭的各世家俑仆都被分配到了土地,这些土地大部分都是被铲除世家的地产。
  “我这里已经没有钱了!”刘晔恼怒的看着眼前的杨安国,在安置流民的这段时间刘晔忙的是焦头烂额,花钱如流水,杨安国还向他讨要额外的军费,他又岂能不恼火。
  “刘大人,这五百万钱是主公临走前特批的。”杨安国也不争辩,将张扬临行前交给他的一份手令递了上去。
  这笔军费是用来扩军的,从进入冀州的流民中,杨安国、高顺、于禁又挑选出了五万精壮,而这些新兵耗费的钱粮不是一个小数字,原定的军费粮草已无法满足新军的需要,因为现在由刘晔负责新军的军费开销,所以杨安国才不得不前来向刘晔索要军需。
  刘晔接了手令,看完之后脸色更加难看,递给一旁的士文看,士文看了看,也有点为难,手令中写的十分清楚要求满足杨安国所申请的军费。
  刘晔眉头深皱,沉吟了半晌后,才勉强说道:“二百万,最多给你二百万钱。现在冀州还有三十多万的流民没有粮种,我没有那么多钱给你。”
  杨安国盯着刘晔一言不发,刘晔毫不退让的回瞪着杨安国。一炷香时间后杨安国默默的拿回手令,向刘晔施了一礼,“刘先生,你是一个好官!”
  他也很清楚士文和刘晔在这段时间里为了安置百姓付出的辛劳,但主公张扬临行前的嘱咐他又不能不遵守。就在这两难之际,从房外走进一人,“杨将军,我可以再给你三百万钱。”
  刘晔,安国闻言一愣,回首望去说话之人正是贾诩贾文和。在张扬的麾下,贾诩是一个很特殊的人物,他和徐荣皆是张扬从董卓那里强要来的,但张扬对贾诩却十分的信任。
  这次冀州抄没叛乱世族家产的负责人就是张扬。两人还知道在张扬手下有一队人马,专门用于处理一些不好在明面上解决的事。
  看到两人的反应,贾诩脸上罕见的露出了一丝笑容,“刘大人,你那里大概还需要多少钱粮?主公在临行前,有过交代,让我们监察司尽量给予你们帮助。”
  刘晔略作思索,试探的报出了一个数字,“七百万钱!”
  “明日我派人给你送一千万钱。”贾诩面不改色的说道。在冀州抄没的那些世族家产的数目只有张扬和他两人知晓,那是一笔庞大的财富;何况贾翊还知道杨家庄的家产还没有动用,不过那些钱用来买马和打造新式装备的,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动用。
  贾翊不慌不忙的继续说道:“半个月内还会有十万流民从冀州过来,刘大人费心了。”自从郭嘉随张扬前往洛阳后,郭太输送流民的任务就由贾诩接手了。
  刘晔听到贾诩的话后,便是一惊,从张扬离开冀州征讨董卓,冀州已经接纳了近一百多万的流民,这些流民大部分都是从青州、幽州两地过来的。
  根据他的观察,其中有不少人都是听说冀州有土地可分才会离乡背井的赶到冀州。难道这也是张扬所设计的?想到这里,刘晔的心中升起一股凉气。
  冀州原本就是中原大州,有人口三百万多万,加上新近流入冀州的流民,人口已有四百多万。而且这股流民迁移的风潮还未结束,按照他的估算青州、幽州、兖州至少还要有五十万的流民涌入冀州。到那时冀州将会成为中原第一大州,但以冀州现在的财力能容纳养活这么多的人口吗?
  看到刘晔的表情,贾诩没有多做解释转身离去,对于张扬的野心他比刘晔要清楚的多。在乱世即将到来的时刻,人口和粮食是最重要的,尤其是人口。有了人口,才能招募更多的士卒,才能抢占更大的地盘,养活更多的人。看着贾诩离去的背影,刘晔陷入了沉思。
  贾诩回到官邸后,立刻有手下官员来报:“启禀大人,中山郡那边传来消息了;潜逃的叛逆余孽大部分都藏身在中山郡,而且在中山郡有不少的世族在包庇他们。”
  “孔太守知道此事吗?”贾诩脸色阴沉的问道,中山隐藏这些世族余孽和孔伷的纵容是分不开的。
  他也知道主公张扬铲除那些叛乱世族的手段使孔伷十分不满,但碍于先前张扬援救之恩,孔伷也不好多说什么,终究那些世族叛乱证据确凿,但即使如此在孔伷看来也不应该牵连到如此多的世族。
  “孔太守不但知道,还有意隐瞒他们的行踪。”
  “孔伷这个太守是干到头了。”贾诩冷笑一声,“青州那边有什么动静?”
  “青州那边没有动静,渤海郡袁绍的三万人马被杨安国将军看的很紧;不过前几日又有人前来游说高将军,但来人已被高将军斩杀。”
  “继续监视,还有新加入我军的于禁也要加强监视。”贾诩眼中闪过一道寒光,“幽州呢?”
  “幽州的公孙越在主公出兵后曾陈兵涿郡国,但后来孔伷大人遣人质问,公孙越才收兵。孔伷大人最近还收了一员大将,名为巫睿,武勇过人。”
  “让我们的人小心监视,不得轻举妄动。”
  “大人,若是孔伷有异心?”
  “他还没那么大的胆量。”贾诩有些无奈的说道,“没有主公下令,任何人都不能动孔伷。”虽然现在他管理的监察司权利极大,但对于军中的几位首脑人物和徐庶,刘晔,孔伷等人没有张扬点头,他也不能擅自行动。
  “大人,洛阳来的捷报!主公已击溃董卓,大获全胜!”一名军官兴冲冲的闯了进来,兴奋的叫道。
  贾诩阅过战报,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但随即冷静下来,吩咐道:“立刻将捷报传送孙别驾,杨将军和刘从事,徐从事,还有将此捷报传遍冀州!”
  “诺!”
  ……
  “公业,你有何看法?”刘晔看向一旁的郑泰说道,他和郑泰本是好友,因此他虽然没有点明,但郑泰知道是什么意思。郑泰原本是接受郭嘉的邀请来投效张扬,他和华歆被张扬送上朝堂一直藏在洛阳的公卿中来探听消息和左右士族的意见,直到张扬平定冀州,出征洛阳之时,才召他二人回来。
  在张扬离开冀州的这段时间,他一直负责在冀州开设学堂教育百姓。对于张扬分配给他的这项任务,他心中也有几分不安。
  因为在大汉读书习字是士族的专利,很少有平民有能力学习,终究学习所需要耗费的精力和财力是巨大的,但在冀州的学院中却没有这样的问题,所有十二岁以下的儿童都必须接受教育,这是冀州之主张扬强行规定的,任何人都不得违抗。
  没有人不希望自己的子孙能够读书习字,因此这使得张扬在百姓之中的威望越来越高。不仅如此在学院中儒学并没有占据主要的地位,法学、兵学、墨学都是学院学子的必修之课。
  郑泰想到这一切,沉默良久吐出了四个字,说道:“所图非小。”作为一名博学多才,有着卓越远见的士子,郑泰非常清楚这种普及教育所能带来的效果,这对于原本牢牢掌握才识的士族将会带来何等的冲击。
  冀州的变化,他们都看在眼中,并参与其中,很多的治政之法都是他们完全没有想到的。但这些治政之法却又能给百姓带来真正的实惠和好处。当然他们更清楚张扬之所以能够实行这些治政之法,将土地分配给百姓,是因为铲除了冀州大部分的世族后才得以实施的,而对于其他州郡来说这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郑泰也是士族弟子,虽然没落,但也是个士族,他原本很看好张扬,只是现在渐渐的发现张扬之心不简单。因此他深深的注视着面前这位年长于己的刘晔,现在他们两人都在张扬手下效力,虽然未曾接触太多的军事,但从军队的补给和地方上的种种迹象对张扬的实力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以张扬拥有的军力与冀州接邻的幽州、青州、兖州、并州都已不是他的对手,如果他要有了异心,则大汉危矣。
  “子扬,你说他会不会成为第二个王莽?”郑泰声音微颤的问道,当年篡汉的王莽的许多作为和今日的张扬有着太多相似之处。
  刘晔小心的向房外扫了一眼,轻声说道:“公业,小心隔墙有耳!”
  “贾文和?!”郑泰脸上一变,说道。
  “监察司!”刘晔苦笑了一声。对于张扬亲自下令建立的这个机构,经过冀州之乱后,张扬麾下文武都对其是忌讳三分。
  在刘晔和郑泰感慨之际,他们万万想不到张扬已击溃董卓大军,救出了部分士族,其中还有包括刘晔的父亲刘普,并逼迫刘普迁族冀州。

☆、第一百六十七章 各方谋算 (感谢大家的金钻)

  “大人大喜,主公已击溃董贼,大获全胜。”前来报捷的官吏兴奋的说道。
  “什么!”刘晔与郑泰都是一惊,从张扬离开冀州不到三个月的时间,竟然就击败了董卓。要知道之业带往司隶的人马才三万人马,而董卓手下的军队却有二十多万。
  “你从那里来的消息?“刘晔急问道。
  “贾大人派人通知的,张辽将军两天后到达白马渡口。”那官吏兴奋的说道。
  刘晔和郑泰对视一眼,之业的这场大胜将彻底的击碎了那些在冀州针对他的流言,使得冀州的人心完全为张扬所控,二人不由同时发出一声长叹。
  “可曾诛杀董贼,救出皇室?”刘晔急声问道。
  “这倒没有听说。”那官吏面露难色的说道。
  待官吏离去,刘晔脸色阴沉的说道,“公业你回去准备,我们准备离开冀州。”从冀州的诸多变化他已逐渐察觉到张扬的不轨之心,作为仍然忠于汉室的刘晔作出了逃离冀州的决定。
  “现在就算我们想走,只怕也走不了!”郑泰苦笑一声,“现在我们身边的侍卫都是监察司的人,我们知道的东西太多了,张侯是不会让我们离开的;何况这里还有前不久刚从洛阳的族人,难道能放弃他们?”
  刘晔一听,颓然的跌坐在榻上说不出话来,他知道一旦事情败露,这些已在冀州安居下来的族人定会遭受牵连,虽然他知道张扬心怀苍生,但在必要时候张扬他决不是一个良善之辈。
  郑泰沉默了良久后,开口说道:“子扬,汉室的气数看来已经到头了,我们不能不为自己的家族着想啊!”对于天下的局势,刘晔和郑泰都十分的清楚,他们两人身为冀州的高层自然能看到许多从各州收集来的情报。
  从这些情报中都显露出天下大乱将起,各地诸侯心怀不轨,汉室的威望已不足以压制住这场动乱。待到胜负定局之日,这天下之主的位置再难归于汉室。虽然刘晔身为汉室宗亲,但作为家族子弟的他们,也不能不将家族摆在首位,因此刘晔呆坐在榻上,一脸凄然。
  在白马渡码头上人山人海,所有人的目光都被从洛阳回来的船队所吸引,从船上运下来的钱粮令每个前往迎接的人目瞪口呆。
  特意来迎接凯旋的孔伷看着从船上下来的工匠艺人心中激荡不已,这些人和钱粮都是洛阳的财富是应该属于大汉的财富,但是现在却被张扬据为己有。想起这段时间在耳边不断游说的士族,孔伷对张扬的猜忌更是加深了几分,而一旁的韩馥则有点心不在焉,因为已经投靠张扬的韩馥,虽然仍挂着刺史的头衔,但冀州他已经说不上话,他被张扬派到广平郡,已经成为了闲散之人,他有点后悔当初的决定。
  “张将军,张侯有何指示?”刘晔问道,在得知张扬没有随船回来后,刘晔的心中也暗暗松了一口,至今为止他还没有下定决心效忠张扬。
  如果张扬回来,他将不得不作出抉择,因为张扬肯定不会容忍一个不肯效忠于他的人长久担任冀州从事这一重要的职位。
  张辽看了看刘晔和周围的冀州重臣,肃然说道:“主公有令:加强战备!”众人闻言心中一颤,加强战备,难道还要打仗不成?
  “张将军,不知张候还要与何方交战?”刘晔一听,双眉紧蹙,沉声问道。
  “刘大人误会了,主公尚无开战之意。只是我军此次征讨董卓,缴获钱粮甚多,主公为防有贼人窥测方才发出此令。”张辽解释道。
  接着张扬看向一旁的士文说道:“孙大人,主公令你和贾大人接收此次运回的钱财,粮草则全部交由刘大人和郑大人。”
  “诺。”士文应道,他们都清楚张扬的意思,钱粮事关重大,张扬不会将这么重要的战略物资全部交给刘晔等人来管理。
  张辽的归来,不但稳定了冀州的民心,更缓解了冀州对于技术人才的需求。由张辽带回来的人大部分都是洛阳各工坊中最好的工匠艺人,这些人在进入冀州后,很快就被张扬开办的军工司的司总钟锤吸收,极大的提高了军工司的技术水平。
  徐晃和杨安国的新军在加入了收编的西凉军后,战力也获得了很大的提升,冀州正规军兵力已达到二十万之众。拥有了充足的钱粮,刘晔安置了二百万户百姓,开垦良田百万顷。整个冀州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飞速的发展着,一个强大的冀州在崛起!
  此时荆州境内,江夏城外,血雨激昂,喊杀声不断。
  “大荣!”孙坚嘶声裂肺的叫道,眼睁睁看着祖茂被荆州军士卒乱枪扎死人头被一名小校砍下,孙坚是心如刀绞。
  “主公,快走!”浑身是血的程普死死的拉着孙坚,喊道:“再不走祖将军就白白牺牲了!”
  韩当一刀砍杀了两名冲上来的荆州军士卒,气喘吁吁的喊道:“主公,前面没路了!”
  “难道我孙坚真要命丧于此!”孙坚不甘的仰天怒吼道,天上乌云密布,随着孙坚的怒吼,电闪雷鸣倾盆大雨从天而降,江东军士气为之一振。
  “天不绝我!江东子弟随我杀出去!”孙坚振奋精神,挥舞着古锭刀,催动胯下战马杀向前方。荆州兵马则因为天象之变军心大乱,江东军在孙坚身先士卒的带领下拼命搏杀终于杀出了重围,逃出了荆州。
  “刘表奸贼,不杀尔吾誓不为人!”孙坚看着手下的残兵败将,对江立誓。
  荆州一战,孙坚被荆州牧刘表伏击,江东军死伤惨重,大将祖茂战死,韩当身残,孙坚重伤率残部不到百人逃回江东,从此荆州刘表与江东孙坚结下死仇。
  由于张扬的到来,历史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原本因为粮草而谋害东郡太守乔瑁的兖州刺史刘岱被袁绍邀往幽州劝说刘虞,使东郡太守乔瑁逃过了一劫。曹操也没有回到兖州,而是留在了被烧成废墟的洛阳重建城市安抚百姓。诸侯立誓定下新帝人选后,刘备带着关羽和张飞连夜逃离司隶直奔幽州蓟县而去,他要先找到刘虞,将这个消息告之刘虞以获取更高的权位。
  幽州蓟县内,刘虞看着前来报信的刘备,厉声斥道:“玄德,现今天下崩乱,大汉皇室蒙尘,我等身为汉室宗亲,受国厚恩,却未能扫清国耻,已是不忠。而袁绍等人手握重兵,不思报国诛恶,反而作此逆谋之事,是为不义,我又岂能从之。”
  “可是大人,您要不站出来,那汉室将再也没有未来!”刘备并没有被刘虞的怒火吓退,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了后路。
  “皇上尚在。”刘虞怒喝道。
  刘备冷笑一声,毫不退让的说道:“大人,你说的是长安董卓拥立的伪帝,现在能有多少州郡承认?”
  “刘玄德,你大胆!”刘虞拍案而起,怒视着刘备呵斥道。
  刘备噗通一声,跪倒在刘虞面前,悲泣道:“大人,为了大汉,备万死不辞!”
  刘虞眼光复杂的注视着刘备沉默了良久后,长长的叹了一口气,颓然跌坐在榻上,语气低沉的说道:“玄德,我不能坐这个位子啊!”
  “为何?”
  “我先身为幽州牧,尚可控制部分兵权,若是为帝,则幽州二十多万边军定会落入公孙瓒之手。公孙瓒此人与我不和多年,让他掌握了兵权,帝位要来又有何用。”刘虞十分清楚如果没有了兵权,就算当上了皇帝,和长安的献帝一样亦是袁绍等士族手中的傀儡。听到刘虞的话,刘备脸色黯然低头不语,很明显刘虞比他要考虑的周详的多。
  “玄德啊!逢此乱世之际,我等汉室宗亲更要谨慎行事,小心为他人利用啊!”刘虞语重心长的说道,他对于这个胸怀大志的汉室同宗兄弟还是抱有期望。
  “大人,备不才愿投入公孙麾下,伺机行事。”刘备坚决的说道,在刘虞和公孙瓒之间刘备还是选择了刘虞,因为他是汉室宗亲,必须将汉家江山放在首位。

☆、第一百六十八章 徐庶定策

  这一天,正在中山郡的徐庶突然接到探马来报,说公孙越联合刘虞带,以及投降的杨奉领着大军进攻冀州,消息传来,徐庶知道事情紧急,连夜召集留守众人商议,先将自己所猜于众人面前陈述,士武、黄忠、徐荣、郭太、郭壮娇、张燕,胡车儿等听后也非常赞同徐庶的观点。
  冀州已经平定了,所以张张燕和胡车儿留守黑山也没有多大作用了,因此张扬便让他们去归徐庶,此时张燕和胡车儿憋了一年多,早就想建功立业了,因此二人一听气得咬牙切齿,大怒,“娘的,幽州那群白马胆敢进入冀州,老子非得生吞活剥了他们不可。”
  郭太比较现实,皱起了眉头,“三方合力非同小可,就算除开白马义从,兵马保守估计亦不下十万。而反观我方,全部兵马,包括守城兵卒在内,满打满算,不过八万,且中山北部亦须兵马把守,防止匈奴趁火打劫,这样一来,兵马就更是有限了。情势危急,不容乐观呀!”
  徐庶知道,此时幽州突然入侵,是想不给冀州发展的机会,生死存亡的时候到了。
  徐庶看了一眼众人,激昂的说道:“诸位,遮天的乌云正朝我们笼罩,肆虐的狂风将向我们咆哮,敌众我寡。而我们的主公不在,留下我们把守这美丽富饶的家园。这是什么?这是对我们绝对的信任。还记得主公常说的那几句话吗?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弟兄们!冀州军自主公建立以来,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以寡击众、以一当十一直就是我们的传统。我徐庶当天立誓:城在我在,城破我亡,剑在手,狭路相逢勇者胜!誓死捍卫冀州常胜军荣誉!”
  徐庶的豪言壮语彻底点燃了众人火一般的斗志,跟着一齐发出怒吼:“城在我在,城破我亡,狭路相逢勇者胜!誓死捍卫冀州常胜军荣誉!”
  心细的徐庶豪情过后,马上开始布置:“胡车儿听令,令汝加大侦察力度,敌情一日三报,不得有误!”
  “得令!”胡车儿一听,自己是第一个领任务大喜。
  “徐荣、郭壮娇、张燕听令!令汝等加紧训练士卒,不得有误!”
  “得令!”
  “士武,陈昌皓听令,令汝等巩固城防,严防敌细作入内,不得有误!”
  “得令!”
  “郭将军、请”
  郭太打断徐庶的话,“非常时期,万事命令即可,不必言‘请’!”
  徐庶感激地点了点头,“郭太听令,令汝迅速通知中山郡边境的百姓,及时安排百姓转移事宜!”
  “得令!”
  接着徐庶走到徐荣身边,说道:“主公曾说,若幽州来犯之日,有危,徐荣可做统兵大将。”
  徐荣想不到自己于冀州无甚微功,而且还不是张扬亲信,却得如此重任,感动得泪眼惺忪,朝洛阳方向“扑通”跪倒,连拜三拜,说道:“主公放心,徐荣就是拼着一身剐,也要誓死捍卫中山的一草一木。”
  徐庶扶起徐荣,来到黄忠身边,他心里清楚,张扬费尽心思网络黄忠,其必是将才,为鼓舞其士气,使其不为降将身份所扰,便撒了个谎言,说道:“主公来信曾言,荆州黄忠,弓射无双,放眼天下,亦为猛将,有勇有谋,忠义无双,虽为降将,大任可当。”
  果然,黄忠的感动之情更是倍胜徐荣,他知道张扬对自己的大恩,可没想到自己得到这么高的评价,因此激动的抱拳说道:“黄忠愿粉身碎骨保冀州万无一失。”
  徐庶扶起黄忠,“黄将军何出此言,公孙瓒何许人也,卑鄙无耻,瑕疵必报,又贪得无厌,其起兵祸强加冀州,早晚之事!就由徐将军对付公孙瓒军,刘虞就拜托黄将军了,但黄将军只能调拨三万兵马,可有问题?”
  黄忠抱拳,胸有成竹地保证道:“大人放心,不消三万,对付刘虞,两万兵马足矣。”
  徐庶知人善任,“黄忠将军出身军旅,必擅骑射,中山现有三万骑兵,黄将军可尽点骑兵破敌。”
  郭太大喜,信心满满,“若用骑兵破贼,不需两万,一万五千足矣。”
  徐庶借黄忠激将道,“黄将军如此英勇,真我等楷模也。”说完,环视众武将。众武将果然被得群情激昂,燃起战斗的yu望。
  徐庶眼神最后又扫到黄忠身上,说道,“为安全起见,黄将军还是多带五千吧!”
  黄忠拍拍强健的胸膛,“非是某骄傲自大,某虽不敢言精通骑兵之道,却也略知一二,只要运用得法,一万骑兵,可硬碰五万步兵。某知此战事关重大,只能胜不能败,是故某需点兵一万五千而非一万。请大人放心,某有绝对把握,必保中山万无一失。”
  黄忠的话无疑彻底扫除了笼罩在众将头上的阴霾;众将似火的眼神开始闪烁起自信的光芒。
  黄忠点齐兵马,亲自操练起来,因为黄忠知道,战争,半个月后就要爆发了。
  可他没料到的是,中山骑兵的战斗力是如此的惊人。无论箭术、马术、单兵能力、整体战力,比之自己在洛阳时候的羽林军中的铁骑,都有过之而不不及。
  黄忠大惊,问了士武才明白原因,叹服不已,胜利的信心更足了。接下来的训练,黄忠主要是熟悉军中的大小将校等主要骨干,好为自己不久后从容指挥做好准备。
  战争如期爆发了。幽州大军十五万,几乎是倾其所有进犯中山,大旗上“报仇”二字赫赫然极其醒目,公孙越暗地里狂妄叫嚣:“半个月内踏平九江。”刘虞也起兵五万响应,气势汹汹而来,
  战斗首先于公孙越和徐荣之间打响。
  公孙越倚仗兵多,一开始就毫无顾及地猛打猛冲。徐荣命令部队且战且退,丢失大片土地,一直退到中山城。
  眼见连战连退,途中,张燕和胡车儿终于大发雷霆,怒骂道:“亏得主公那么信任你,想不到你徐荣是个孬种,主公的基业都要被你个狗日的杂种给败光啦!”
  徐荣依然是那么沉着冷静,慢条斯理道:“二位将军认为死打硬拼,御敌于外可能吗?”
  二人早已经受染难耐,立功心切,依旧冲徐荣咆哮道:“就算死,也要顶住可恶的幽州军。”
  徐荣还是没有生气,反而微微一笑,“说得好!中山以北的地区,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利攻不利守。所以,为了保存实力,与幽州军决一死战,不得不放弃。
  接着徐荣话锋一转,神色一正,庄严而肃穆的说道:“但是,中山,是冀州北部的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