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五部队之海盗王-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必再怀疑,他们乘座的这架老爷爷级飞机,竟然真的成功降落了!
第五章 基地组织:我们还活着
第三章基地组织:我们还活着
一走出飞机,师少鹰就立刻闻到了一股熟悉的味道,那是钢铁遇到高温燃烧起来后,才会产生的特有气味。'。'
在机场周围到处都是碉堡和铁丝网,它们分成四个防御层,把背山面海的摩加迪沙国际机场围得水泄不通,在不远处还可以看到一架不知道是因为机械故障坠毁,还是被人用武器打下来的客机残骸,正孤伶伶的独自躺在一堆碎石与黄土之中。
在机场右侧的山坡上,那些原本存在的建筑物,早已经被炸成废墟。放眼望去,在这片荒凉的土地上,唯一还能使用的就是一排用钢筋混凝土制成,顶部铺着石棉瓦,可以抵挡机枪子弹和枪榴弹的简易平房,它们在师少鹰的眼里看来,与其说是候机室,不如说是扩大版的碉堡。
在他们的周围停着三辆前苏联制造t72重型主战坦克,四辆轻型装甲车,外加八辆装备了重机枪或者车载迫击炮的军用吉普车,组成了一支快速反应机动部队。
这就是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国际机场”!
司空伯文、希马尔和两名法国女记者显然是见惯风浪,他们一走下飞机,就举起了手中的照相机,对着机场四周那些手持自动步枪的职业军人猛拍一通。
这些负责机场保安工作的职业军人,并不是出自索马里,而是来自乌干达的维和部队。现在索马里内战不休乱成一团,不断向外界呼吁希望世界各国能够派谴维和部队。到了今时今日,也只有乌干达和布隆迪两个国家向索马里派出四千三百名维和士兵,其它承诺派出维和部队的非洲联盟国家迟迟没有行动,仅凭这四千多人,守住机场、发电站、电视台等政府机要部门,就已经倾尽全力,再无力顾及市区和平民。
根据一些国家安全顾问计算,以索马里的现状,至少需要27000名维和士兵,才能勉强让索马里维持平稳。很显然,除非是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愿意再次派出维和部队,否则的话,仅凭非洲联盟那些穷得掉渣,甚至是自顾不暇的成员国,想要集结出这样一支庞大的维和部队,几乎是白日做梦!
至于美国,他们认为,现在维和部队进入索马里,很可能会被反政府武装视为敌人,维和部队将会遭遇袭击,并有卷入索马里内部战争的危险。因此现在联合国维和部队进入索马里,不但无助于索马里实现和平,反而会加剧冲突,干扰索马里现任政府倡导的政治和解进程!
对于这段宣言,师少鹰在想,经历了1993年在摩加迪沙的“黑鹰坠落”后,美国横的碰到了不要命的,终于毛了吧,怕了吧,怵了吧,**了吧?!
看到几个旅客一走下飞机,就拿着照相机在四处乱拍,一个少校皱起眉头快步向他们走过来,就在他一边走一边用怀疑一切的职业目光审视眼前这几个行事太过放嚣,应该大有来头的人物时,五个人当中唯一一个没有拿着相机乱拍的男人猛然发出一声狂喝:“d
opdown!”(卧倒)
少校不假思索猛力向前一扑直接趴在地上,几乎在同时,一发老式迫击炮炮弹在空中划过,带出的尖锐哨音也狠狠刺进在场每一个人的耳膜。
“轰!”
迫击炮炮弹砸进机场,一团硝烟混合着弹片和碎石子,纷纷扬扬以辐射状向四周飞散,一架正在跑道上加速准备升空的小型客机,受到这种意外攻击,在得到地面指挥中心的命令后,驾驶员立刻调转机头,朝着更安全的海面飞过去。
尖锐的呼啸声再次从空中响起,躺藏在某个废墟后面并架起迫击炮的恐怖份子,再次开火了。
少校迅速扭头,看着在第一时间就向所有人发出警报,不由分说把举着相机拍得正欢的司空伯文按倒,并用自己身体护住她的师少鹰,少校眼睛里流露出来绝不是什么感恩图报,而是浓浓的警惕。
做为国家安全机构人员,少校有着远超常人的观查能力,他可以百分之百确定,师少鹰刚才站立的位置,并没有直接面对迫击炮架设点,换句话来说,他只是用耳朵,就听出迫击炮发射特有的声音;师少鹰按住司空伯文,带着她一起向地面扑倒时,他先伸出左手垫在司空伯文的胸膛下面,虽然看起来这个动作太象是吃女孩子豆腐,但实际上,他却是用自己的胳膊为司空伯文撑起一段小小的空间,避免因为炮弹在近距离爆炸,地面震动对司空伯文的身体造成伤害。
最重要的是,师少鹰带着司空伯文卧倒时,他刻意扭动身体,让他们卧倒的方向在空中做了三十度转移,用他们的双脚正对着炮弹爆炸点。换句话来说,师少鹰在听到炮弹在空中带出来的哨音时,就已经精确判断出那枚炮弹的最终着弹点!
能在突然糟遇袭击的时候做出如此精确判断,只有那些受过最严格训练,而且身经百战的老兵,才可能做到这一点!
“放开我!!!”
被师少鹰用身体死死保护住的司空伯文在明白发生了什么后,突然用力挣扎起来,她狠狠推开师少鹰,看了一眼在摔倒时,她用尽一切办法宁可自己摔疼了,也要保护住的相机,还好,它依然还能工作。
司空伯文跳起来,连自己膝盖和手肘上擦出的伤口都没有时间看,她举起手中的照相机,一边奔跑,一边对着机场各个角落进行猛拍。
师少鹰真的无法用语言形容,司空伯文举着照相机,在弹片横飞重机枪扫射声几乎连成一线的战场上横冲直撞时,那种因为绝对专注而形成的英姿飒爽。
司空伯文用的是半自动相机,也只有这种专业相机,才能拍摄出画质更精良的相片,司空伯文的右手拇指一次次向右划动,拨动胶卷转动,她的右手拇指每做完一次拨动,她的右手食指就会在最短的时间内直接落下,在照相机快门闪动间,把眼前正在发生的一切,忠实的记录到胶片上,成为最具有价值的战地新闻。
炮弹爆炸形成的气浪吹乱了司空伯文的头发,风中掺杂的沙粒和碎石子打疼了她脸上皮肤,周围那些维和士兵更是在她不停的高喊着“d
opdown”、“d
opdown”、“d
opdown”,可是司空伯文却依然不停奔跑着,不停拍摄着。
“我拷!”
看到司空伯文换胶卷时做出的动作,就连师少鹰都瞪圆了眼睛。
司空伯文的身上,有着一个看起来和弹匣有点象的长条形硬塑料盒,师少鹰一直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可是直到今天他才知道,司空伯文竟然做了一个“弹匣”,而胶卷就是子弹,她需要的时候,只要伸手就能从最上面取出一只胶卷,而下面的胶卷,在弹簧的推动下又会顶到上面,如此源源不断的将“弹药”送到司空伯文手边。
虽然这种道具,并不会让司空伯文省多少时间,但是别忘了,这是在战场上,一秒钟也许就能决定一场士兵单对单的生与死!
业精于专方显卓越,这句话在司空伯文的身上算是得到了最完美体现。
就是在快门闪动间,司空伯文用自己的照相机,忠实拍摄了机场遇袭后的一切……
遭遇炮弹袭击的机场护卫队,展现出训练有素处惊不乱的优秀特质,在判断出迫击炮的大概位置后,仅仅用了十五秒钟,就有超过十挺重机枪调转方向,对着隐藏迫击炮的废墟就是一连串不间断压制性扫射,在弹壳飞跳中,打着那片废墟碎石乱溅。如果在这个时候,那些恐怖份子还不死心,还想把自己的脑袋露到外面寻找目标,那他百分之百属于寿星公上吊嫌自己的命太长了!
三辆t72主战坦克和几辆装甲车都被启动了,已经有了些年头的柴油发动机发出一连串犹如得了哮喘病般的嘶吼,在履带吱吱啦啦的声响中,带着漫天黄土,左右包抄上去,对目标形成钳击之势。
可是师少鹰知道,这些维和部队就算是冲上去,也来不及了。躲在房屋废墟后面的恐怖份子,只射了四发迫击炮炮弹就停止攻击,这说明他们非常清楚驻扎在机场的维和部队,手中坦克和装甲车用最快速度冲到他们面前所需要的时间。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射完四发炮弹连战术都不看,抱起迫击炮就跑,那些恐怖份子算是把游击战术给研究透了。
炮弹炸起的硝烟还没有消散,刺耳的警报声仍然在耳边回响,可是机场里的维和部队士兵却已经站起来,他们拍掉身上的尘土,重新回到各自岗位上。不能不说,从处惊不乱这个角度来看,这些来自乌干达的维和士兵算是世界第一流的。
后来过了很久师少鹰才知道,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的“国际机场”遭遇恐怖袭击的机率,稳居世界第一。索马里激进伊斯兰组织“青年党”动不动就组织力量,对机场实施炸弹攻击;来自阿富汗的基地组织,拥有大量和美军特种部队交手后活下来的“精锐老兵”,他们出手更是不凡,三天两头就带着迫击炮跑过来,对着机场轰上几炮然后再从容撤退。他们也不是刻意想炸死谁,他们就是要用这种方法向索马里政府宣告……喂,别太得意,我们还活着呢!
所以,师少鹰他们在摩加迪沙“国际机场”遭到炮击,真的不算什么。
要不然,为什么那些曾经到过索马里的人都说“到索马里根本不需要签证,因为那里根本没有政府。你只需要找到一架飞机能够飞到那儿,并且保证降落前不被击落就可以了”。
第六章 公熊理论
(妖少:汗死,章节里出现敏感词了,晚上十二点钟发的稿,直到现在才搞定。。。)
司空伯文、希马尔还有那两位法国女记者都可谓是满载而归,只要看看他们脸上快乐的笑容,就可以知道,他们刚才抓拍的相片多么的珍贵。
师少鹰从地上爬起来,微笑着迎上去,希马尔突然走前几步,横在他和司空伯文之间,当着所有人面,希马尔“呸”的一声,将一口浓痰直接吐到了师少鹰的鞋尖上。
“你害怕坐飞机没有关系,我见过很多优秀的战地记者,因为有恐高症或者是飞行工具恐惧症,在搭乘飞机时精神紧张,可是他们在工作时,都是个顶个的好手。我还真没有见过听到枪声,第一时间就按住同伴往地上趴,恨不得把脑袋也一起埋进沙子里的鸵鸟!”
希马尔望着师少鹰,他的眼睛里满是浓浓的不屑,“你知道不知道身为战地记者,哪里有枪声,就要第一时间往那里冲?你身为司空伯文的助手,在我们的战场上,非但没有紧跟在她身后,为她提供各种器材和精神上的支援,反而从一开始就给她拖后腿,以后你出去千万不要告诉别人,你是战地记者,因为我们丢不起这个人!”
不仅仅是希马尔,就连以浪漫闻名,轻易不愿意刺伤他人自尊心的两位法国女记者,脸上也露出了排斥甚至是厌恶的表情。师少鹰这才明白,原来他刚才的行为,已经犯了战地记者这个行业的大忌。
战地记者也是人,初次面临死亡危险,混身发软没有力量站起来,大家也可以理解。但是如果因为自己害怕,就要硬拖住身边的同伴,这种自己懦弱就想带着周围所有人一起懦弱,形成“法不则众”氛围的思想,是绝对不可原谅的行为。
希马尔伸手指着他们身后的那架“道格拉斯”飞机,道:“如果我是你,现在就会重新登机,滚回自己的老家去。”
师少鹰这一辈子还没有被人当面斥骂成这样,更是头一次被人当成“胆小鬼”,看到司空伯文在希尔马身后探出脑袋,一脸可怜兮兮举手做揖的样子,师少鹰脸上不由露出一个大大的苦笑。
在大自然中,公熊到了发情期,会通过和另外一头公熊撕打,向站在一旁的母熊展现自己的力量,并因此获得母熊的亲睐,用取得胜利成为入幕之宾。这也算是物竞天择,强存汰劣的一种展现。
但是有时候,公熊到了求偶期,已经找到了一头母熊,却找不到另外一头公熊来展现自己的力量,赢得母熊好感,公熊往往会缠着其他动物,比如老虎、豹子之类的猛兽,不断挑衅想要和对方战斗,就算对方懒得搭理它,也百折不挠。
看看希马尔现在的样子,不就是一头急于想要战胜对手,赢得异性好感的公熊翻版吗?!
想到这里,打量着希马尔雄壮得犹如一头成年公熊的身躯,再看看他的脸色,师少鹰突然笑了,他笑得是那样的灿烂,那样的开怀,让希马尔都觉得不可思议起来,大概他这一辈子都没有见过如此没皮没脸的家伙吧?!
师少鹰丢掉身上的背包,双手捶胸昂起脑袋,对着天空发出了一连串“嗥唔~~嗥唔~~嗥唔~”的嗥叫,在吸引了所有人注意后,他眉眼一挑,眉目含情双手对着司空伯文比划出一个“心”的型状,然后把自己的左手横摆在前额,右手放在小腹部位,开始以一种绝对邪恶的动作前后耸动自己的腰跨。
在希马尔看得目瞪口呆,两个法国女记者看得脸庞微微发红掩嘴偷笑时,师少鹰挺直身体,大踏步走到司空伯文面前,伸手把她拽到自己面前,然后头一低不由分说的直接吻到了司空伯文的嘴唇上。
两个人就算是几乎全身**的拥抱在床上,师少鹰也没有做过这种过于“激烈”的行为,司空伯文不由一呆,可是她很快就迷失在师少鹰的热吻当中。她既然愿意从心底里相信师少鹰,甚至违反自己的职业原则,把师少鹰“骗”到索马里,说她对师少鹰没有异性相吸的好感,那百分之百是骗人的!
足足热吻了两分钟,直到希马尔已经看得脸红脖子粗,师少鹰才得意洋洋的松开了司空伯文,又向希马尔甩过去一个充满挑衅意味的眼神。
司空伯文眨着眼睛,略一思索就想明白了其中的原因,她好气又好笑的暗中伸出手,用两根手指在师少鹰肋部的软肉上钳住一小块,然后又用力一掐再一扭,听到师少鹰嘴里发出倒吸凉气的声音,她才扭过头,用同情的眼神悄悄瞄了希马尔一眼。
师少鹰是谁啊,他可是十六岁就精通行为心理学,玩死人不偿命的超级高手,更是到处被人穿小鞋,到现在依然硬得象是茅坑里的石头的超级刺头!他当面吃了希马尔的憋,就算是看在司空伯文的面子上没有当场翻脸,但是想要让他忍气吞声,那是绝不可能!
师少鹰当然早就看出来,希马尔喜欢司空伯文,却一直没有修成正果。他刚才就是用那一系列行为,向希马尔传递了一个坑死人不偿命的信息:看吧,司空伯文就是喜欢我这种够大胆,够无耻的家伙!她就是喜欢我这种“妩媚”的舞姿,就是喜欢我这种眉目传情的风韵,就是喜欢我当众做出这种热情如火的表白!
一想到希马尔在将来的某一天,可能会跑到自己面前,象师少鹰一样一边做出怪异的动作,一边发出一连串“嗥唔”、“嗥唔”的声音,司空伯文就必须趴在师少鹰的怀里,任由自己全身重量都压到了师少鹰的双臂上。她真的怕自己会笑得岔了气,直接摔倒在地上。
司空伯文真的忘了,在众目睽睽之下,一个女孩子用这种动作紧贴在一个男人身上,所代表的含意。但是在不经意中,看到希马尔脸色忽青忽白,却又流露出一丝若有所悟,司空伯文不由在心里发出了一声无可奈何,又有点兴灾乐祸的轻叹:“我的天哪!”
就在两个法国女记者看得津津有味,师少鹰得意洋洋,司空伯文全身发烫,希马尔若有所悟,五个人表情各异,各想各的心事时,一位少校快步走过来,在他身后还跟着两名荷枪实弹的士兵,这位少校一走过来,目光就直接落到了师少鹰的身上,略一打转又落到希马尔的脚上。能在“国际机场”执勤,少校能说出一口还算流利的英语:“我们有些事情需要各位协助调查,请跟我来。”
在一个战乱国家首都机场四处拍摄,本来就有刺探机密之嫌,刚才恐怖份子对机场发起炮击,他们更抓拍到好几组最珍贵的画面,如果没有人出面和他们商谈,任由他们几个大模大样的走出机场,那才是怪事一件。
司空伯文、希马尔和两名法国女记者对视了一眼,四个人一起点头,自然而然的把师少鹰这只菜鸟的意见排除在外。
五个人被请到了机场守卫部队驻扎点,然后被人分到几个不同的房间。很快,师少鹰就被卫兵叫到了机场守卫部队指挥官的办公室。
机场守卫部队指挥官翻看着师少鹰手中由索马里驻华大使亲手签发的签证,“噢,是我们大使邀请你进入索马里,请问,你明明知道我们的国家陷入内战,仍然坚持要来有什么目的?你想要见谁?有谁能够保证你的人身安全?”
指挥官一边翻看着手中那份没有任何问题的签证,一边用警惕的目光,下下扫视着坐在面前的师少鹰。
师少鹰真的要苦笑了。他很想告诉指挥官,是一位战地记者耍了点女孩子式的小聪明,把他“骗”到了索马里。他很想告诉指挥官,他看出朋友内心的不安,想用一起陪伴她旅行,抚平她内心深处那道深深的伤痕。他更想告诉指挥官,他之所以来索马里,实在是在家里宅得太久,早就想要出国散散心,可是因为身份过于敏感,一直不能如愿,好不容易有一位知名战地记者为他当担保,军队高层才为他批了条子……
这么多理由,有些说出来会让人觉得他在扯谎,有些根本不能说,也不敢说。
所以师少鹰最后的理由就是:“我对索马里很好奇,我想看看索马里人的日常生活,更想看看美国特种兵‘黑鹰坠落’的地方。”
这个理由当然不能解释他为什么愿意冒着死亡危险,不远万里跑到索马里。师少鹰也不能在当地找到一个知名人物为他做证,两个人之间的谈话很快就以一种不愉快的方式结束了。
指挥官一挥手,师少鹰又被带回了原来的房间。
两个多小时后,一辆中国制造的皮卡驶到了指挥部大门前。这辆在中国各个驾校里大放异彩的皮卡汽车,车斗上架着一挺高射机枪,左右两侧还坐了五名手持中国八一式自动步枪的索马里士兵。
在异国他乡,被自己国家制造的武器指着,这种滋味绝对称不上好受。唯一让师少鹰心里稍稍舒服点的是,除了他之外,希马尔这只北极熊也没有幸免,两个人都被带出门外,他们的双手都被手铐锁住,机场卫队指挥官一挥手,两个人就被四枝八一式自动步枪押解着,老老实实的跳上皮卡。
左边坐一个荷枪实弹的士兵,右边坐一个荷枪实弹的士兵,对面的希马尔也享受了相同待遇,还有一个士兵斜靠在车斗最前方,汽车发动了。
第七章 一机在手,天下我走(上)
皮卡驶出被铁丝网和机枪碉堡层层保护的“国际机场”,很快就驶进了市区。摩加迪沙整个城市给人的感觉就象是一个巨大的贫民窟,道路破破烂烂,站在屋外的人眼神呆滞,人虽然还站在那里,思绪却不知道早已经飞到了哪里。
但是和真正贫民窟不同的是,四周用石块垒成的建筑物上,到处都是子弹留下的痕迹;到处都可以看到手持自动步枪的“平民”在大街上游荡,他们没有统一的制服,但是却知道用胶带把两个弹匣一反一正粘在一起,这样在和“敌人”交火时,一旦弹匣打空,就能用最快的速度换上一个新的。
不用怀疑,这些手持武器的平民,才是索马里政府辖下的“军人”;据说那些穿着统一制服,武器也更精良的家伙,才是**武装。形成这种现象的最大原因是,**武装有基地组织物资方面的支持,世界各国伊斯兰激进组织,也在一旁为他们摇旗呐喊,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而政府军呢,包括联合国和世界人道组织在内,给他们的支援却少得可怜,所以他们的士兵打扮得就象是一群游击队。
联合国和世界人道组织这么不作为的原因也很直接……害怕支援索马里政会和难民的物资,反而落到恐怖份子的手中。
皮卡穿过层层哨岗一直驶到一幢戒备森严,用重机枪、铁丝网保护得水汇不通的大楼门前。在师少鹰走出皮卡时,右侧三点钟方向阳光的反射一闪而过,师少鹰心里不由狠狠一顿,狙击手,在距离他们不到两百米外的某一幢建筑物上面,竟然躲藏着一名狙击手!
想培养出一名优秀狙击手,单单从成本上来说,就需要两个步兵班的物资支撑。在索马里这种内战了十几年,早已经被打得一穷二白,政府军都只能穿便装的国度,有资格安置狙击手的单位,它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希马尔也跳下皮卡,他用看似不经意的态度横挪两步,走到师少鹰身边后,突然压低了声音道:“我们麻烦大了,这里是索马里国家安全局总部!”
发现两个人交头结耳,一名士兵快步走上来,狠狠在希马尔肩膀上推了一下,然后一抬手中的自动步枪,做了一个“如果你们再敢这样,我就开枪”的手势。
整幢大楼内部的墙壁都被漆成了军绿色,每隔大约十五米,头顶会有一盏电灯。但是这些电灯都没有开,为了防止遭遇武装袭击,走廊上的绝大多数窗户都被封死,现在是正午十分,整条走廊的光线仍然非常阴暗,就算师少鹰努力睁大了眼睛,仍然很难看清楚走廊对面的事物。
也许是人力不足,整幢大楼里的工作人员少得可怜,也许是索马里政府人员,都喜欢独立空间,几乎所有办公室的门都紧关着。几个人的鞋子踏在水泥地板上,发出“噗噗”的沉闷声响,在走廊里竟然隐隐形成了令人心中发怵的回音。
走到一楼的某个房间,紧跟在希马尔身后的士兵用力拍了希马尔一下,示意他进入那个房间。师少鹰回过头,和希马尔对视了一眼,他们两个都向对方点了点头。别看两三个小时前,两个人还彼此看对方不顺眼,但是现在坐在同一艘船上,必须要面对不可预知的未来,两个人在心理上,自然而然抱成了一团。
师少鹰被带到了第二层的某一个房间,一个中尉走进来,打着手势命令他立刻把身上的钱包、手机、钥匙、身份证件全部交出来,当师少鹰又被命令脱掉自己的鞋子,然后高举双手,任由一个士兵用剪刀把他衣服上所有金属制品全部剪掉,就连裤子上的扣子也没有放过时,师少鹰不由深深吸了一口气。他知道,就象希马尔那只超级乌鸦嘴说的那样,他们遇到超级大麻烦了!
收走他的鞋子,就是防止他逃跑,要知道,没有鞋子的保护,一个人根本跑不了多远,双脚就会受伤;把他身上所有金属制品,甚至连塑料制成的纽扣也不放过,不但是防止他利用这些东西制成逃跑的工具,甚至在防备他吞服扣子自杀。
不管是什么原因,他和希马尔两个人,已经被索马里安全局列入了高度嫌疑目标。最惨的是,这个国家陷入内战,可谓是人命如草,而且,中国在索马里没有大使馆,他就算是想向中国大使馆求救都不可能。
一个半小时后,师少鹰被带进了一间审讯室。
审讯桌后面坐着两个身穿军装的男人,看到这一幕,师少鹰不由再次叹了一口气。一般的国家司法部门在正式审讯嫌犯时,都是由男人做主审官,然后再配一男一女两个陪审官。这样的阵容,能形成三对一的人数优势,对嫌犯施加心理压力。最重要的是,有一个女陪审员在,会让受审者心里稍稍放松,在必要的时候,女陪审员也可以扮演“红脸”角色,虽然这只是审讯技巧,也许女陪审员比男人更心狠,但是从本质上来说,女陪审员会对受审者形成一定的保护作用。
只看对方派出两个职业军人来审讯,师少鹰就知道,他面临的审讯,将会硬得要命,更直接得要命。
两名审讯员“啪”的一声把手中的档案夹往桌子上一甩,其中一个直接用英语道:“Saywhatyouwanttosay。”
师少鹰摊开双手,先指指自己的耳朵,再指指自己的嘴巴,示意自己即听不懂,也不会说,最后他弱弱的用中文说了一句:“请问,能不能,麻烦,劳驾,辛苦,拜托,你们能不能先把我的‘外语翻译机’还给我?”
两名审讯员都瞪大了双眼,他们身为索马里国家安全局人员,能说一口流利的阿拉伯语,也能讲斯瓦希里语,当然,索马里语更是他们的母语,但是说到中文……拜托,索马里政府可真没有那么多钱,培养他们变成世界语言百科全书!
发现两名审讯员脸上的茫然越来越浓烈,师少鹰真的有点急了,他可不想因为语言沟通不善,就被对方扣上一个“拒绝配合”的帽子。
师少鹰突然伸出食指,虚点了两下面前的两位审讯官。(你们)
师少鹰右手握成拳头状,然后弯曲手肘,举起手臂做上下运动状。(赶快)
做完这两个国际通用的战术手语,师少鹰有点微微发愣,这“外语翻译机”如何用战术手语打出来啊?!最后师少鹰一咬牙,伸出两只手,比划出“外语翻译机”的大小和形状,也不看两位审讯员的脸色,就当他们都是高智商人才,已经看懂了。(自创的战术手语:外语翻译机)
弯曲手肘部位,前臂指向地面,手指紧闭在一起,从身后向前摆动。(推进,也可以翻译为去)
师少鹰张开手臂,用食指指了指存放了他全部家当的国安部证据室方向。(那里)
师少鹰手心向下,张开五指,住出一个抓的动作。(拿来)
师少鹰手臂向旁伸出,手肘微曲,手腕举至脸部并握成拳状,拳心向着两位受审员。(明白)紧接着,师少鹰张开右手,用食指在空中划出一个世界通用的“?”号。如果把这两个手势组合在一起的话,就成了师少鹰自创的战术手式疑问句:“明白?”
把全套手势加在一起,师少鹰就向两位审讯员传达了这样一句话:“你们赶快把我的外语翻译机去那里拿回来,你们的……明白?!”
第八章 一机在手,天下我走(下)
特种部队在执行任务时,为了方便无声交流,才创造出这样一套只有二十几个动作的战术手语。但是到了师少鹰手中,却能把它们发扬光大,添添补补的硬是变成了一门国际通用,可以用于日常交流的手语,也算是时势造英雄。相信就算是师少鹰的军事教官看到这一幕,也可以微笑着……当场一枪把他给毙了!
看着师少鹰在那里伸手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