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扶风歌-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绝大多数渠帅斜睨着他,无一响应。个个都觉得那“统一号令”四字,怎么听怎么令人不快。
难楼性格粗猛,实在不会说话。乌延不得不再度出面缓颊:“咱们乌桓人散居上谷、代郡一带,素来自由自在。我知道大家都不愿意多生事端,其实我们罕山部也是如此,日子过得好好的,何必去管什么闲事?对么?可是……”他倒背着双手走到大帐中央,浓眉紧皱:“我们不去惹晋人,晋人却未必一定不来招惹我们。这伙晋人自从进入代郡,便不管不顾地四处攻杀,偏偏对我们乌桓人会特别客气么?”
他看了看听众们的反应,加重语气道:“豆卢稽部、勃篾部、萝川贼……这些势力都已一一被晋人消灭,我们何妨稍作准备,免得万一有什么变故的时候措手不及?”
苏仆悻悻地道:“乌延大酋,你说的那几家,都是自家寻死,便是死透了,也怨不得晋人凶残。我们又不是盗匪、贼寇,何苦要和晋人作对?若是晋人来到,我便交出质子,再贡献些牲畜、皮货出来,想必足以自保了吧?”
“是啊是啊,苏仆酋长说的很对!”不少渠帅立刻表示赞同,他们纷纷起身,竟似要告辞离去
乌桓各族素来自行其是惯了。乌延威吓了两句,竟然取得了与预期完全相反的效果。这使得乌延一时愕然,他召集各部酋长是为了商议合伙与晋军对抗,可不是为了宣传对朝廷恭顺的。可这些酋长们……竟然如此懦弱、如此不思进取!
眼看着苏仆等人就要迈出穹庐,乌延才反应过来,急忙向难楼使了个眼色。
难楼立即大喝道:“拦住他们!”
在大帐周围,不知何时竟然布下了持刀武士数十人。这些人统一着赭色袍服,腰悬长刀,头顶高髻,四周的头皮刮的青光发亮,极显威武。听得难楼发令,这些武士锵然拔刀拦在帐前,刀光耀日,利刃森寒,杀气腾腾而起,顿时将苏仆等人周身要害都指住了。
穹庐里的气氛突然变得紧张,渠帅们彼此交换着眼色,都露出警惕的神情。而那些武士显然早就得了吩咐,持刀步步逼近。几名渠帅里有个性格桀骜的,动作稍许慢了点,刀尖就搠进肉里,痛得他闷哼一声,连忙退后。
苏仆退回帐中,又惊又怒地连声道:“难楼大酋,这是什么意思?”
“尚未计议停当,各位何必急着要走?”难楼冷哼一声,挥了挥手。武士们立刻收刀而退,却并不走远,而是列队在大帐的门边虎视眈眈。
几名渠帅瞠目结舌,不情不愿地坐回原处。眼下的形势很清楚了,罕山部与白山部今日共同召集各部渠帅聚会,显然是以晋人的威胁为发端,借此统合乌桓各部。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早就做了充分准备,甚至不惜武力威胁各部。
这时候适才未曾离座的几人便来劝解:“难楼大酋莫要动怒,大家有事好好商量,何必动刀兵呢。”这般说着,不少人眼珠乱转,似乎也在寻找退路的样子。
正在气氛微妙的时刻,却见得乌延斥退一众武士,向苏仆等人深深行礼。
“各位,方才若有失礼,还请千万原宥。全因今日咱们讨论的事情太过重要,不得不谨慎小心,绝非有意威胁各位。无论如何,请听我乌延说几句话可好?”
数十名刀手包围在大帐之外,随时都会白刃相向,那还能有不好的么?乌桓人固然有粗猛之称,但能够做到各部渠帅的,自然深知进退之理。于是众人齐声称是,自有口才好的连声说乌延大酋长素来智谋深远、见识非凡,我们仰慕已久,早就想恭聍教诲云云。
“难楼大酋的意思,其实很是简单。晋军凶悍,反掌之间就消灭了许多部落,迟早会和我们乌桓有所接触,终究得有个办法来应对。苏仆酋长所说交出质子、贡献牛马财物,自然是办法之一。但除非到了万不得已的关头,我乌延实在不愿意看到大家如数十年前那般,重又向晋人摇尾乞怜。”
乌延长叹一声,继续道:“诸位,自从晋人内乱以来,咱们确实过了几年自由自在的日子。但是,你们难道都忘了当年朝廷是怎么对待我们乌桓人了?你们忘了族人们妻子为人质、精壮受胁迫而战死远方的痛苦么?你们忘了那些官吏驱使我宗族名王如猪狗奴婢的屈辱么?你们忘了朝廷横征暴敛的凶残么?”
由于久历风霜侵袭,乌延看上去比实际年龄更显衰老,随着他的沉痛话语,两鬓斑白的发辫晃动,提醒着人们,这是当前乌桓各族中地位和威望都极高的首领,在与他们推心置腹地说话。这番话一出,穹庐之内一片寂静,人人肃然。
“或许你们忘了,或许你们未曾经历过……但我乌延没忘!那些受人驱使的屈辱,我还牢牢记得!”
乌延已然五十九岁了,在平均年龄不到四十的乌桓人当中,这堪称罕见的高寿。在他的带领下,罕山部日趋强盛,从一个阖族上下不到五十落的小族,渐渐成为了代郡乌桓中最强的一支。可与此同时,乌桓族作为一个整体,却步步走向日暮穷途。代郡乌桓原本就受到拓跋鲜卑和段部鲜卑的两重压迫,而那支晋人的奇兵突起,更加凸显了乌桓族虚弱的现状。
乌延用一个隐蔽的姿势悄悄按压着自己的胸膛,感觉心脏阵阵抽痛。
乌桓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长久以来,他们都是被他人利用的角色,或与匈奴联兵攻汉,或从汉攻匈奴、鲜卑;甚至受汉朝征发,前往中原内陆作战。一代又一代的乌桓人血洒疆场,却没有为乌桓民族争夺来任何东西。前汉末年,辽西乌桓大人蹋顿雄才大略,一统辽东、辽西、右北平三郡。然而这兴盛期是如此短暂,魏武帝曹操领兵长驱千里,奇袭乌桓本部于柳城,一举斩杀蹋顿及名王以下二十余万口,乌桓全族人丁为之减半。此后大晋朝廷施政乖谬,肆意掠夺压迫北疆各族,乌桓各部落就更加艰难了。直到近年来,朝廷中枢内讧剧烈,对边疆的控制日渐松弛,可乌桓各部没过几年舒心日子,又受到崛起的鲜卑各部倾轧。
一盘散沙的现状或者使各路小帅都感到无拘无束的快意,但若是再持续下去,结果必定是被他人当作肥美的食物吞噬。乌延一次次地告诉自己:代郡乌桓必须归属在强有力的首领之下,只有这样才能与其他部族对抗。借着晋人来袭的机会,此番一定要整合各部,重建起有力的乌桓王庭!
帐幕里沉默了很久。
或许有人被乌延的话语所触动,或许有人在猜测罕山部与白山部究竟有何企图,或许有人忙于谋划脱身之策。不少渠帅的脸上、额上都淌出了汗,却无人答话,只是沉默。
难楼跃跃欲试地想说些什么,被乌延狠狠地瞪了一眼,一缩头坐回去了。
第一百零八章 东风(七)
数十名刀斧手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绕着穹庐巡逻,脚步声就连厚重的毡帐也无法将之遮挡住。在铿锵脚步的伴奏之下,乌延神采飞扬、口若悬河,心中感到十分满意。
代郡乌桓各部渠帅已然尽数在此。这些人虽都是些不思进取的鼠辈,可数年来眼看着同出一脉的鲜卑人崛起,自家却只能蜷缩在小小的代郡苟延残喘,巨大的反差历历在目,心中毕竟不能毫无怨念。如今,乌桓各族首脑济济一堂,却在一支晋军的进逼之下惶惶不可终日,讨论着是否要乞降纳贡的话题,对于这些自大已久的部落酋长来说,真是一种侮辱……这足以激发出他们心中沉寂已久的血气。
外在的局势如此,而内在呢?自己将罕山部与白山部统合一处,实力本就对其余各部形成了压倒的优势。此地是白山部的大帐所在,又有罕山部数百武士为支撑。适才数十名刀手围拢在穹庐以外,锋刃见血地逼回了那几名妄图脱身的小帅,已是再明白不过的示威。
这样的内外环境之下,乌延深信各部首领绝不可能拒绝他的“说服”。留给他们的路其实只有一条,若有人不识时务,乌延并不介意动用雷霆手段。
乌延能够将平庸的罕山部步步经营为代郡乌桓中首屈一指的强盛部落,绝非依靠个人的蛮勇,其心计、眼光,都有卓然出众之处。
他深知代郡处于北疆各强大势力交汇的中心,郡内各方力量的身后或多或少有强族掣肘,故而多年来彼此忌惮,势如一潭死水。但正因为如此,一旦突然产生变动,周边各方势力也投鼠忌器,反而难以做出及时应对。尤其是此刻,拓跋鲜卑东、西二部内斗不止;段部鲜卑与幽州王浚勾结,其重心趋向于辽西。而在南面,中朝乱事愈演愈烈,虚弱之态已经无法掩饰。
这样的局面,乃是上天赐给乌桓人的良机啊。今日统合乌桓各部,随即击败那支晋人以扬威风,从此以后便有了和晋人、鲜卑人分庭抗礼的资本!
代郡乌桓人数不少,皆因分为彼此互不统属的二十六部,难以形成合力,才会多年来碌碌无为。诸部合为一家后,只需得数年经营,内蓄实力、外抗强敌,虽然未必能够建立如匈奴冒顿、鲜卑檀石槐的辉煌功业,但如丘力居、蹋顿那样小有所成,却也不是痴心妄想……
乌延深信,代郡乌桓重新崛起的日子将会从今天开始。
他虎步而行,扫视全场,除了他本人和白山部的难楼以外,尚有渠帅二十四人在此,代表着代郡乌桓的二十六个主要宗族。乌延一个个地端详着那些渠帅的表情,判断他们的态度。很好,绝大部分人都已经露出了犹豫的神色,较之先前更加动摇。在无拘无束的自在生活和爹娘给的性命之间,选择哪一个?他们终究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可是……
乌延突然觉得,似乎有什么地方隐隐约约地令人不快。
没错,本该是自己踌躇满志的时候,一切都已算定,一切都已安排妥当。但这感觉来自哪里?
乌延猛然停下脚步,返身望向主位之侧,上首第一人。那里坐着的是白山部继位不久的新任大酋难楼,这痴肥的胖子正为眉飞色舞地乌延适才的言语击节交好。感觉到乌延炯炯眼神注视着自己,他连连点头示意,以至于身上缠绕着的各种金银珠宝饰品一阵仓啷啷地作响。
不会是他。乌延视线稍移,来到了难楼身后不远处那个美艳女子。
之前乌延并未特别注意那女子,只当她是难楼得宠的美妾。此刻仔细观敲,但见她斜倚在胡床上,襦裙自然垂摆,极显腰侧到双腿的美好线条;上身穿的是一套乌桓贵女常见的胡服,肩上环绕一袭貂裘。乌延年纪虽老,眼神却利,顿时分辨得清楚:这貂裘通体色作嫣红,根根毫毛尖端光华闪烁,乃是名为“玉儿红”的罕见精品。晋人有言曰:集腋成裘。这一袭貂裘正非一狐之皮,更非一年之功,若是拿到南面的大城去发卖,便是千金也索得。
可千金之裘衬在美人颈侧,竟然黯然失色。仅仅是白皙修长如天鹅的颈子,便透着一股说不出的诱惑风情;再往上看,轻纱笼罩之下的面目看不太清,只觉但一对眼睛仿佛点漆,简直像是会说话一般。
乌延忍不住咽了口唾沫,这样的美女,分明仪表端方地落座,意态流转之间,偏偏却让人凭空小腹生出一股热流……
“住了!”总算乌延乃是乌桓人中的枭雄,他怒骂一声,猛地从色授魂与的境地中挣脱出来。怪不得自己总觉得哪里不对,便是这女人!这女人看着自己的眼神,那眼神太过清晰明白,分明是那种充满了戏谑和嘲笑的态度!她是在干什么?难道我乌延在她眼里,便是个笑话么?
吾乃乌桓罕山部大酋,日后的代郡乌桓大人,你这女流,安敢如此无礼!
乌延瞬间暴怒,而又瞬间冷静下来。身为经历无数次争斗厮杀而屹立不摇的北疆胡族尊长,毕竟有其头脑。
“你是何人?”乌延绝无半点轻忽,他握紧双拳,沉声问道:“你不是难楼的女人。难楼的女人,绝不敢这样看我。”
他虽已年迈,但此刻做警戒姿态的之时威风犹在,便如一头蓄势待发的猛兽。
那女子丝毫没有因此畏惧。她慵懒坐起,轻抿朱唇一笑:“乌延大酋,咱们见过面的,难道您不记得了?”
这一开声出言,甜腻之中略带些沙哑的嗓音,不知为何,便让人联想到多汁而又熟透了的桃子。帐中乌桓渠帅们几乎同时咕嘟地咽了口口水,可是,乌延却感受到了隐藏在其中的强烈危险。
这样美艳不可方物的女人绝不应该出现在这个场合,偏偏她就这么出现了,自始至终旁听了整场聚会。这个女人是难楼带进来的,她和难楼又是什么关系?她有什么图谋?
乌延心念急转,瞬间额头上就淌下了汗滴。
“我想起来了……我想起来了……”乌延低声念叨着,退后一步,双眼眯缝了起来。他一字一顿地:“太行山,伏牛寨,胡六娘?”
如此美貌,而胆气豪迈却丝毫不下须眉的女子,放眼万里北疆,除了胡大寨主还能是谁。
“乌延大酋果然还记得我呢。”胡六娘应声笑答。
太行山上的各家山寨与代郡的胡族之间,自来多有联系。代郡各部胡族与大晋的交易通常仰赖于边境各地互市,但官营的市场主要用于解决中原朝廷对牛马牲畜的需求,对付出的交易货品往往加以控制,尤其是兵甲铁器之类的外流,更是严格加以阻断。
胡族们手中积攒的此类物资,多年来都是通过太行山沿线的走私渠道来获得。而作为太行山群寨之首的伏牛寨,自然也参与其中。数年前,胡六娘曾经亲领部下深入代地交易,与乌延、难楼等人都有接触。
从这个角度说来,两人真是旧相识见面,应当谈笑欢悦才是。
但乌延根本就不打算和胡六娘安然对答下去。
面临着拓跋鲜卑祭天大典的代郡各族原本就十分紧张,近日里忽有官军大举进入代郡,更使得微妙的均衡局势为之丕变。自己借机统合代郡乌桓的步骤将将进行到关键时刻。此时此地,诚所谓: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乌延立刻做出了决断,他旋风般转身,猛地掀开帐门。
正要迈步而出,忽听长刀出鞘之声锵然而响。
围拢在帐外的五十名刀手同时拔刀。寒芒如雪,刀光耀日。
乌延的脸色猛然白了一白。
******
颈椎不适,这两天下雨又着凉,周身关节酸疼,坐卧不宁,相当痛苦啊。
这一章螃蟹是采取ORZ姿势趴伏在床上打出来的……这姿势十分不好,貌似捡了肥皂……
那啥,先睡了,无论如何,更新都会保持。非常希望明天身体状况有所好转。
最后追加一句,虽然蟹体欠安,但小陆的崛起就在眼前,所以我写的很哈皮。
第一百零九章 东风(八)
胡人尚武,能够成为一族一姓之长的,莫非勇力过人之辈,乌延也是如此。他少时以神力著称,又曾经赤手格毙猛兽,所以才能震慑各部。即使到了现在,这位大酋仍然亲自与部落中的年轻勇士较量弓马、武技,等闲十余条凶猛的汉子都非他对手。
可是,眼前的五十名持刀武士,却猛然令他产生了强烈的戒惧之感。
在大帐以外安排一批人手以防不测,此举原本出于乌延的提议。而他将这个任务交由难楼来负责,也自有其深意在。一方面,白山部的武力远不如罕山部强盛,既然自己已将大局掌控在手,不妨也给难楼些许权责,以显示自己对他的亲厚和信赖。另一方面,若是在议事过程中当真出现了血腥屠戮,日后也可以将责任推卸到难楼的身上。白山部与各乌桓小支关系交恶,正有利于自己稳坐代郡乌桓的首领之位。
这些武士第一次出面时,便凶狠迫退了几名企图提前离场的渠帅,于是乌延更觉自己的安排十分妥当,万事俱在掌中。
可现在……
数十柄长刀如林而立,不疾不徐地逼近,而乌延猛然止住脚步。
这些人根本就不是乌桓人,当乌延终于近距离看见这些持刀武士的时候,他立刻就确定了这一点。虽然他们穿着乌桓武士惯用的袍服,髡发垂辨的发型也与乌桓人一般无二,但在脸型和行动姿态中,仍有细微的差异可以分辨。与此同时,乌延也清楚地感受到了这些人举手投足间挟带的凛然之威,他们眼神中那种漠视生死的杀意,只有在无数次血腥惨烈的厮杀中才能培养出来。
夏日午时的阳光本该令人燥热,可乌延却觉得一股寒气贯顶直下。强烈的本能在告诉他:这些人都是真正的悍勇之士,如果自己轻举妄动,一定会死,立刻就会死!
乌延保持着单手擎起帐幕的姿势,慢慢地回头,望着帐中的胡六娘。这些人都是难楼安排的,但难楼这厮不过一鼠辈尔,给他十个胆子也玩不出这般花样。此刻的局面,关键只在胡六娘身上。
自打并州刀兵起,太行山南部地区诸寨就和代地断了联系。这位胡大寨主突然到此,究竟所为何来?而她又是何时与难楼这小子勾结到一处去的?
“想不到太行绿林中人,竟然有意插手我们代郡胡族内部之事。”乌延一字一顿地道。
“怎么会呢……”胡六娘笑意吟吟地回答:“只不过是有位朋友想见一见乌延大酋,命我做个中人而已。还望乌延大酋千万不要怪我唐突才好。”
“哦?胡大寨主乃是我们代郡乌桓的老熟人了。如果早知道胡寨主光临,我怎么地都要略备薄酒招待。想要引荐谁人更不过是小事一桩,又何必费这许多心机?”
正待再说几句,乌延忽感背心处一阵疼痛。这是锐利的刀锋缓缓推进,穿透衣袍、刺破了皮肤的感觉。显然,这些武士又要故伎重施,再现适才迫退苏仆的那一幕了。
可这局面虽然危险,但却吓不倒乌延。虽然利刃加身,乌延却只是摇头冷笑:以为这些鬼蜮伎俩便能逼迫自己就范,未免低估了乌桓人的血性、低估了北疆胡人的剽悍!
他微微耸腰,挺直了肩背,立定脚跟。任凭那刀锋刺入躯体,身姿却丝毫不变,竟似全然没将刀尖透体的剧痛放在眼里。如此一来,身后的刀手反倒不敢轻举妄动。那刀尖依旧抵着后心,却不再继续施加力量了。
身为只差一步便能够统合代郡乌桓各部的雄主,乌延雄武刚强的性格远迈常人。从统合各部在望的胜局瞬间落到性命操于他人之手的窘境,这样的反差足以使人丧魂落魄,可乌延眨眼之间便重新振作起了精神。不过是五十名持刀武士罢了,这些人至多只能围拢住大帐。而在大帐之外的整座营地里,到处都有罕山部的精锐战士在游走;每一处出入要道、紧要哨卡,全都是乌延的心腹部下在小心据守。只要他纵声高呼示警,立时可聚集起数百勇士,凭借十比一的兵力优势,足以将帐中众人尽数砍作肉泥!
为了今日的乌桓渠帅聚会,乌延已经作足了准备。他绝不相信这么多的布置竟会输给区区五十人,更不相信有人敢于冒着玉石俱焚的危险来杀死自己。
这样想着,乌延侃侃谈说道:“这套手段只能吓唬软弱之辈,对我乌延全然无用,不如让他们都退下吧。我与诸位酋长还有事商议,胡寨主何不稍待片刻?待我将本族事宜处置停当之后,再与贵友相见也不迟……”
“时间有限,等不得。”忽听有人沉声答话。
在穹庐后方悬挂着一面用上等纯白羊毛压制而成的巨幅毡画,画上绘有群狼噬牛的图案,极有气魄。此刻这幅毡画哗地被掀开,一位身披鱼鳞铠、头戴铁兜鍪的青年将军手扶腰间长刀,走进了穹庐里。
即便乌桓人困居代郡南部的山区多年,以至于耳目闭塞。但基本的眼光尚在。那青年将军的一身装束,分明是朝廷军官的打扮!这是怎么回事?在场的诸多乌桓豪酋们一时都慌了手脚,瞠目结舌地不知如何是好。虽然数十人在此,却只能眼看着那青年龙行虎步而前。
当他在穹庐正中随意一站,便有那种翻手为云覆手雨的强烈自信勃然而生,仿佛将众人全都当成了陪衬。
乌延感觉形势越来越脱离自己的控制,他竭力镇定心神,厉声喝道:“你是什么人?”
“平北大将军、并州刺史越石公麾下牙门将军陆遥,见过乌延大酋。”青年深邃的双眸一闪,意态自若地向乌延略拱手:“适才各位说起的那支晋人军队,便是陆某属下。”
这一句话入耳,乌延心念急转,瞬间明白了许多。这名晋人将军竟然出现在乌桓白山部的酋长大帐之内,自己却毫无所知。既如此,先前自以为万无一失的那些安排,真的就有效果么?怪不得那胡六娘看自己的眼光如此蔑视,原来这场乌桓豪酋的大会、自己的百般计谋,或许全在他人监控之中吧……
他看看这名晋人的将军,看看胡六娘,再看看面容有些僵硬的难楼,最后又顾盼其余一众面色慌乱的乌桓渠帅,心中一阵憋闷。自己为了统合代郡乌桓而苦心经营,为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乌桓族人能够重现往日辉光,不再受朝廷和鲜卑人的欺压?却不曾想到,最得力的盟友,那白山部的难楼竟然早就与晋人勾结!
乌延毕竟是年近六旬的老人了,再怎么强健,终究经不起这样的连番打击。猛然间,便觉喉头一阵咸腥气泛起,竟似是要喷出大口热血来。他紧握双拳,强忍着将这口血吞回肚里,用最稳健的语气缓缓地道:“原来是陆将军……”
纵然尚无应付之策,但不妨且应酬几句,争取些时间,随后慢慢再图良谋。哪怕到了这样的场合,乌延仍然没有放弃。
然而,陆遥绝不会给乌延以机会。这位代郡乌桓最强大宗族的首领,可不是那种甘心受他人操纵的角色。
陆遥打断了乌延的话,淡然吩咐了一句:“杀了吧。”
乌延忽觉心口一阵冰凉。他垂头去看,便见得一柄利刃透胸而过,足足搠出了半尺有余。他干咳了几声,鲜红的血液便从嘴角、鼻腔等处猛地涌了出来。
帘幕半开,光线洒落在持刀的武士的脸上。此君赫然是陆遥部下新晋的队主刘飞。
昔日跟随汲桑杀人如麻的悍将握住刀柄来回拧动几次,这才“嗨”地喝了一声,抽刀归鞘。
这真是非常专业的杀人技法。乌延立刻倒地。四肢微有抽搐,人却已经死得透了。
******
我的天爷啊,这都两点了……好在最近调整作息习惯,早上可以多睡会儿,否则真吃不消。各位,螃蟹就不多话了,各种感谢暂且延后一章……
第一百一十章 东风(完)
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些人拥有着他人远所不及的权力和地位。而这些人又往往自诩为英雄人物,自以为生死进退攸关于大局,谁也动他不得。其实,个人的生死哪有什么重要可言。再怎样英明神武的帝王将相,败便败了,死便死了,天下大势汹涌如潮,浩浩汤汤,依然东流而去永不复回。
乌延便是如此。他自视为能够一统代郡乌桓的英主,总觉得自己在乌桓各部中数十年经营的人脉深厚无比。哪怕是背后被刘飞用利刃比划着,他也从来不曾畏惧。因为他坚信,无论是谁想要掌控乌桓、亦或是在代郡立足,绝对少不了他的帮助。而敢于伤害他的,则必然要承受乌桓部落就此大乱的结果。
可惜陆遥并不那么想。他非常干脆利落地下令杀死了乌延,甚至没有给他留下说几句话的机会。
这样做的结果是,就在乌延准备用来庆贺代郡乌桓重归一家的山间草场上,乌桓各部干脆利落地表示了降服于朝廷,所有人的意见整齐划一,甚至就连那些在乌延带领下来到白山部大营的精锐战士,都没有多少抗拒。
归根结底,死人就是死人,北疆胡族的想法便是那么简单。乌桓人的风俗更强调贵少贱老的特点,以至于青壮怒杀父兄的,也不以为有罪。哪怕乌延曾经有机会成为乌桓人的英雄,但他一旦授首,绝大多数的乌桓人立即选择了为强者效命。
到了当日下午,乌延被杀的余波已彻底平息,极少数忠于乌延的亲信族人俱都倒卧在血泊之中。原本打算用于乌桓各部盟誓所用的牛羊、礼器,随即被征用做了他途。
在十余柱冲天而起的熊熊烈火映照下,陆遥与乌桓二十五部渠帅饮血酒、杀牛斩首以祭祀天地星辰日月山川之神灵。这个过程中,百名身披熊皮、作猛兽壮的汉子围绕着陆遥等人狂舞不止,而在这些汉子簇拥之中,两队黑衣巫觋嗬嗬吟颂着神秘而古老的咒语,不断地将黄色、红色的石粉洒向天空。这些石粉一旦与火焰接触,立刻就腾起一团绿色的火球,火球此起彼伏,身临其境者无不胆颤。
世人多信神怪之说,见得这样的场景,俱感诡异可怖。就连陆遥也隐约为之气夺。
待巫人狂舞致礼已毕,众人皆以利刃割掌,引鲜血互抹于额头,约为同盟。
盟约文书一式两份,乃是乌桓族中宿老亲自用刻刀在整张牛皮上雕琢出的。乌桓并无文字,因而将盟誓的场景和参与者的面貌雕画在牛皮上。在陆遥看来,其技法虽属粗劣,却也有种质朴而猛烈的视觉美感。而陆遥则以手书附后,具体说明盟约的条款。
这个盟约的内容非常简单:陆遥承认乌桓诸部渠帅的地位,根据其实力,给予仟长、佰长、邑长等朝廷官职,允诺开启盐铁互市,并支持他们自行处置罕山部所属种落;而乌桓诸部则派遣渠帅子弟响应陆遥的征募,并允许陆遥在族中自行招兵取士。
当然,最后必然还有若干文字,约定双方守望相助、不离不弃,共同维护代郡的正义与和平云云。那些不过是套话而已,陆遥自己都没当回事。
对于难楼、苏仆等二十五名大小渠帅来说,他们得到的好处远比乌延所能给予的更多。罕山部是在数十年的时间里先后并吞多个小氏族以后,逐渐扩张为代郡乌桓之雄长的,对于罕山部的行为,往日里各部酋长敢怒而不敢言。此刻乌延既去,各部自然就有反戈一击的打算。陆遥以晋人军队为支持,做出允许他们瓜分罕山部人丁资产的承诺,对这些渠帅来说其实便已经足够了。罕山部的人丁资财何等丰富?均分到每个乌桓小部,都会使得其实力近于翻倍的增长。在如此具有吸引力的条件面前,向朝廷俯首又算得什么?相比于眼前实打实的利益,谁有还记得统一乌桓各部的雄伟设想呢?
而陆遥的收获自然更大。
自前汉以来,乌桓突骑便广泛参与到中原内地的多场战争。光武帝刘秀为萧王时,麾下大将吴汉便领有乌桓骑三千人,东征西讨,屡建功勋。其后随着汉室衰微、天下骚动,凶猛的乌桓人频繁响应朝廷征发以讨不臣,用武之时更多。他们盘马弯弓,足迹踏遍中原各地,兵锋所指甚至曾到达过南荆州的零陵郡。汉末时,大军阀袁绍扫平群雄,虎踞冀青幽并四个大州,也多赖乌桓骑兵之助力。至于曹魏武皇帝的霸业,那就更不能离开号为天下名骑的“三郡乌桓”了。
代郡乌桓只是乌桓之一部,部落分散而衰微。可即便不能提供数以千万计的兵员,但其轻生敢战的性格则一。相比于鲜卑人,乌桓的汉化程度更深;而相比于匈奴人,他们又保留了更多草原民族畜牧和狩猎的技能。这样的良好兵源,陆遥怎能放过。
另一方面,除了渠帅、大人以外,乌桓的普通民众生活贫苦,甚至有自卖其身为奴隶,为部落大人从事拾粪草、牧幼畜之类贱业的。所部晋军数日内横扫大半个代郡,陆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