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扶风歌-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吴子》料敌篇中有言:“一军之中,必有虎贲之士。力轻抗鼎,足轻戎马,搴旗斩将,必有能者。”晋阳军中,说起善于冲锋陷阵的骁勇战将,必定会首先提起丁渺与陆遥二人。陆遥、丁渺同为越石公麾下第一流的勇将,以威名而论,两人差相仿佛;作战的风格似乎也有些类似。两人都有出色的武技,敢于身先士卒,往往以亲自率军冲锋作为扭转战局的重要手段。在晋阳大战中,陆遥独领偏师击溃匈奴大军,阵斩匈奴大将。而丁渺亦曾坚守孤城介休,手格匈奴勇士数以百计,更曾于统军川中与匈奴精锐骑兵大战,杀得胡儿丧胆。
但陆遥清楚,他与丁渺所习惯的战法,其实大有不同。丁渺用兵酷爱行险,以最大限度地杀伤敌人为目标,为此不惜一切代价。而陆遥呢?
在外人看来,陆遥在晋阳大战中的两次胜利一者以突袭,二者以火攻,他喜好兵行险着无疑,但这说法让陆遥觉得有些好笑。
陆遥在前世只是个普通人,了解军事战略的渠道大概只限于小说和电脑游戏。虽然来到这个年代以后,脑海里多了许多原来的陆遥所熟悉的兵书战策,但他特别熟悉的,依然是现代小职员所接触到的那些。他隐约记得,有一部小说的主角曾经说过类似这样的话:以少数和多数作战属于奇术的范畴;组建比敌人更多的军力,加以良好的训练,筹备充足的补给和装备,这才是兵法的正道。
这才是陆遥真实的想法。相比于被越石公评价为“用兵轻佻急躁”的丁渺,陆遥更加珍惜将士们的性命。那些出奇制胜的战绩,实在是逼不得已而为之。
以当前的局势而论,乞活军固然坚韧勇敢,但毕竟不是陆遥如臂使指的旧部,以这些战士坚守则可,用之发动奇袭,未免把握不大。稍有差池,便是全军覆没的下场。或许如丁渺这等豪勇武将自信足以自保,但陆遥必须对将士们负责。陆遥曾经对乞活军的将士们说过,他不会带领大家去送死。他期待建功立业于沙场,但那绝不应该是虚掷士兵的性命换来的。
但要如何回绝丁渺的建议呢?虽然他名义上是陆遥的副手,但陆遥可不会当真将他视作下属。此君是越石公的亲信大将、秩二千石的武卫将军!考虑到他刚勇好斗而又未免有些脱线的性格,考虑到他倚若左右手的宗族部曲首领刚刚被石勒部下的掷矛手杀死……想要说服眼下正杀气横溢的丁渺,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陆遥思前想后,一时间感觉十分头痛。
这时一阵大风吹过,将滚滚浓烟横卷过来,陆遥一个不防被呛了口烟气,猛地咳嗽起来。
过了小半晌他才恢复过来,先没有急于回应丁渺的建议,而是尽力眺望城下的情形。
陆遥等人从牢城出逃大概是在戌时,之后连番恶战才到了建春门,又在城台与石勒所部遭遇作战,前后不下两三个时辰。粗略估计,这时候已经是第二天的丑时了。这是一天里最黑暗的时刻,虽然熊熊大火依旧肆虐,散发着跃动的红色光芒,但终究不像白昼那般视线清晰。
石勒所部的贼寇行军极其迅速,他们就像一条火蛇在夜色中飞行,很快隐没在重重叠叠的邺城里坊之后,看不见了。而这使得陆遥更加疑虑。
贼寇们要的是邺城。无论如何,首先要保住邺城不失!陆遥考虑再三,终于下了决心。
“岂可为了一个贼寇而置朝廷大将于险境?”他微笑着道:“文浩莫急,我们有的是办法对付这群贼!”
说着,陆遥又望了望城内的动向,夜色和火光交织之下,一切都是那么模糊。他没有看透夜幕的眼力,也只能选择最为稳妥的做法。或许,丁渺的计划如果付诸实施的话,真的能够成功?又或许,自己不知不觉中将改变历史的最好机会错过了?
陆遥摇了摇头,不再多想。
他并不知道,此刻石勒的贼军果然已经陷入到了僵局之中。
当陆遥疑虑不定的时候,石勒则简直是焦急成狂了。
按照之前的估算,晋军只能调动三百人的兵力在城台阻击自军,还举起了陆字军旗试图激怒自己……这显然证明晋人在建春门的兵力十分单薄,所以他们才想尽办法吸引自家的注意力。
石勒的性格果决,一旦做出判断,绝不会再有任何犹豫。他立刻就带领主力穿插入邺城里坊之间,绕行往建春门去。问题是,才越过了两座里坊,他们进军的步伐就不得不止步。因为赫然有另一支晋军拦在了通往建春门的必经之路上,而他们的兵力将近千人!
如果陆遥能够见到这时的景象,一定会大吃一惊。建春门只有三个门洞,通行能力十分有限,而城内还有大批民众滞留。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怎么可能调动如此多的将士入城?
而叫石勒难以接受的是,这支晋军竟然也是罕见的强兵。他们搬来砖石木料制作了简陋的工事,据冲要之处而守,任凭如何攻打,都岿然不动。石勒几次三番加派兵力,都被他们狠狠地击退了!
难道自己判断错了?莫非乞活军的动作比自己想象的更快,他们已经大举入城?石勒猛地摇了摇头,挥手怒喝道:“郭黑略,你带两百人继续攻!一定要攻上去!”
于是更多的战士从他身后拥上前去,奋力冲杀。
邺城大火四处蔓延,无数着火的杂物被夜风吹向半空,等到飘落下来时,就点起一处新的火头。靠近建春门的方向,大火更加猛烈;石勒甚至怀疑是晋人有意纵火阻敌。
能够穿越火场抵挡建春门的通道只有一条。此处是城南两座大坊之间的道路,宽度约莫三丈不到。
眼前这支晋军扼守在道路尽头,依托两侧的坊墙为掩护,将他们的攻势死死顶住。沿着两军之间的接触线,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鲜血喷洒,死去的战士直接摔倒在地,后排的战士则踏着尸体继续迫进,很快后排的战士又会失去生命,第三排的战士践踏着他的尸体,向前冲杀。
兵器猛烈碰撞的声音、锐器扎入肉体的声音、伤者的闷哼或者哀号同时响起,混杂成令人畏惧的狂乱之响。在这声响的伴奏下,接触线就像一根不断扭曲变幻的细绳,有时候向下方垂坠,有时候又向上方弯曲,仿佛随时都会崩断,却始终不断。
曾经发挥巨大作用的掷矛手被陆遥所部杀伤了许多,一时不堪再战。此刻受命冲杀在前的,是呼延莫的部下和郭黑略带领的生力军。
郭黑略是石勒部下“十八骑”中,特别以武勇著称者。他身披两层铁铠,持着一丈六尺的铁矟连连戳刺,凭着过人的膂力,铁矟所及之处,晋人无不肠穿肚烂,瞬间就在晋人的阵列中打开一个缺口。他脱手放开铁矟,挺身冲进缺口之中,拔出两把长刀左右乱砍。他的部下随即也从这个缺口突破进去,用刀、短矛和狼牙棒之类猛烈厮杀。
若是寻常的晋人军队,这时候早就乱了。然而,与石勒对垒的乃是乞活军!乞活军纯由并州流民组成,他们背井离乡、抛家舍业,早已一无所有;他们所争的只是一块落脚之地,所求的只是一条生路,谁不给他们生路,他们就和谁死斗到底!
率领这支部队的,是乞活军五校尉之一、性格坚毅而凶悍的田甄。随着田甄大声叱喝,晋军立即增强了这个方向的兵力,一批精锐的士卒从左右前三面夹击郭黑略,数十把长短兵器雨点般落下,甚至有人用火把向他投掷过去。郭黑略虽然勇猛,但架不住晋军如此密集的攻势,立刻就使陷入了危险。
郭黑略本人有两层铠甲,虽然连连被刀斧砍中,但没有受到重伤。他的几名部下却转眼就尸横就地。晋人随即从两翼包抄过来,要把郭黑略包围住。郭黑略眼看形势不好,只得大吼一声,向后方冲去。一名晋军士卒挺枪就刺,郭黑略一把揪住刺来的枪杆,将那士卒拽过来挡在身前,继续猛冲。晋人的刀枪剑戟齐至,反将那士卒砍死了。郭黑略有些狼狈地退回来,挥臂将那士卒的尸体扔回晋军阵中,砸倒了数人。
******
新的一周到来,恢复正常更新。谢谢各位读者朋友支持!作为每周日休息的业余写手,当然没有资格要求太多,只期望周二的点击、收藏和红票能够好看一点,螃蟹拜伏求助。
感谢花开了呀、雷霆怒啸等朋友的捧场。今天才知道,纵横的新政策是捧场低于6666则不在书评区显示……这简直是荒谬……
必须格外感谢fyy78、IJHVGK*JGIUG、awen8157等朋友在书评区的指点。大家的意见都很有道理,嗯……还请慢慢观看,面包会有的。
另外,书评区留言的老三墨朋友,看语气应该是老熟人……究竟是哪位老爷当面?螃蟹给跪。
啊啊,再多嘴一句:IJHVGK*JGIUG朋友莫怪,不是螃蟹有意打错您老的尊姓大名。皆因K*J二字连打,居然是纵横的违禁词……螃蟹很是纯情的,求解释,这算啥意思?
第四十九章 双雄(三)
虽然郭黑略凶威凛凛,但此刻毕竟是夜间,同伴们在火光映照下只见他周身染血,不知道多少是他的,多少是敌人的,都以为他受了重伤。郭黑略是石勒麾下有数的勇士,自王阳战死于团柏谷之后,军中雄武便以他居首。他一旦退后,连带着整条战线的贼军们都被逼退了好几步。虽然他大声咆哮着呼喝众人鼓勇再上,但一时间却难以扳回颓势。
石勒以一个牧奴的身份起兵造反,初时同伴不过八人而已。时不过两载,却能纠集起数千人马,纵横大河南北。这固然是因为石勒志度非常、能得人死力,但究其实质,全因朝廷这些年来倒行逆施,迫得民不聊生。
郭黑略便是这般。他原本是兖州普通渔户,由于阖家上下都在太安二年的兵祸中遭到了残酷的虐杀,这才一怒从贼。在石勒部下所谓“十八骑”中,倒有一多半是被逼得活不下去才落草为寇的。而这些人在与朝廷官兵作战的时候,往往格外凶猛。
两名亲信手下上来劝说郭黑略到阵后包扎伤处,被他劈面两个耳光抽翻在地:“他妈的,我不退!我不退!老子要杀光他们!”
如雷大吼声中,郭黑略再度披挂上阵,冲到两军对抗的最前线。他将手中铁矟狂舞得如风车一般,将乞活军的防御冲得松动。但结果并无二致,片刻之后,他便狼狈不堪地退回原处。这下身上横七竖八地多了好些伤痕,有几处险些就能要了她的命。虽说他大声咆哮的时候中气依然充足的很,但一时间真的没法再作战了。
乞活军确实是强韧敢战的部队,远非寻常晋军所能及。而石勒所部限于地形无法展开兵力,只能硬碰硬地对耗,短短片刻功夫里,就损失了超过两百人。
随着郭黑略的第二次退后,原本惨烈至极的战斗渐渐缓和下来。经历了两个多时辰毫不停歇的战斗,石勒的部下士卒们终究还是感觉到了疲累。他们的体力,在这个时候濒临极限,而持续作战所带来精神上的压力,也在渐渐消磨他们的斗志。
没有任何人发令,石勒的部下们和乞活军不约而同地稍许退后了一点,用长枪大戟隔开了三五丈的距离。在依旧举起戒备的武器之后,一张张脏污的脸孔彼此仇恨地对视着。在这样的距离上,甚至能够听到对方的喘息声,听到那些杀死战友的凶手在用自己熟悉的乡音谈话。
“大哥,再这么打下去,弟兄们损伤惨重啊!”呼延莫是最初率部与这支乞活军鏖战的将领,他的兵力损失比郭黑略更多。他有些焦躁地回到石勒身边,将头盔一甩,指着城内的熊熊火焰道:“凭什么汲桑的兵马就能尽情掳掠,我们就偏得啃这块硬骨头?”
呼延氏乃是胡姓,也有写作呼衍的,与须卜、丘林、兰氏四姓并为南匈奴名族。匈奴入塞后历经数百年推迁,曾经的名王大酋有不少破落了,子嗣流落于民间,呼延莫便是其中之一。这名昔日的匈奴贵种哪怕沦落为打家劫舍的贼寇,言语依然傲气凌人,浑没将河北群寇的大当家汲桑放在眼里。
但石勒却偏偏能制得住他。
呼延莫乱嚷了一通,石勒并不接口,只是眯着双眼上下打量着呼延莫。他眼眶极深,双眼眯起时便格外给人以深不可测的感觉:“呼延,我可曾下令收兵?”
呼延莫怔了怔:“大哥,我没别的意思,只是……”
石勒突然须发戟张地厉声喝问:“我可曾下令收兵?”
呼延莫大声答道:“不曾!”
“我既不曾下令收兵,你身为统兵将校,怎敢擅自回来?难道是怯战了么?”石勒拔刀猛斩身边一处墙头,顿时火星四射:“去!除非我下令收兵,否则就算尽数战死,也不得后退半步!”
呼延莫只觉得周身的冷汗将甲胄都浸透了,他狂吼道:“遵命!”返身冲回战场。
石勒咬牙看了看周围的地势,用刀尖向远处另一条道路一指:“张越!你带领五百人往那个方向去,如果那里有火,就穿过火场;如果那里有敌,就杀散敌人!”他一字一顿地道:“我们的时间很紧迫了,无论有多大的伤亡,两刻之内,必须拿下建春门!”
张越也是石勒起家的“十八骑”之一,还娶了石勒的妹妹,是以极受宠信,也敢于说话。虽然石勒下令,张越却抗声道:“大哥!那些将士们都是王阳兄长数年来精心编练的精锐,是咱们羯人的老底子啊!王阳兄长已经为了匈奴人战死在团柏谷,难道您这回又要把他的心血所聚都葬送在邺城么?”
这番言语,未免无礼的很了。石勒强忍怒气环视左右,如冀保、禄明、刘征、吴豫等人,虽然不曾发言,却都露出赞同的神色。
石勒心中明白:此番攻打邺城的行动,在他们心中纯粹是替匈奴人火中取栗。大家最初的心愿都是:既然侥幸成功,那便掳掠一番退走即可。可现如今,他们却经历了整整两个时辰毫不停歇的猛烈战斗。两个时辰里,他们不计伤亡地攻打邺城的各座城门,所部三千人已经迅速锐减到了不足两千五百。而此刻在建春门周边,前后又已损失了将近三百弟兄!如此残酷的厮杀却没有获得回报,使得这些凶悍的马贼都已经疲了。
然而石勒却不甘心,他咬牙切齿,仿佛胸中有一团烈火将要喷发出来。眼前这支晋军不过千人而已,石勒的部下是其两倍有余。哪怕是一命换一命,在消灭这支敌军之后,自己还能保有将近两千人的力量,足够拿下建春门、彻底封死城外晋军入援之路!
“若是王阳还在,怎会如你一般胆怯无用?”石勒抬脚将张越重重蹬倒。他明白,张越会这样说,绝不是他个人的意思。他咬牙瞪视着身边众将:“你们想的只是钱财、女人,我要的是邺城!邺城!”
他紧握双拳咆哮道:“你们愿意一辈子东奔西走么?你们愿意永远被人当作贼寇么?你们明白不明白?若今天只为了劫掠一番,那我们始终只是不成气候的马贼!如今天下鼎沸,正是龙蛇并起的时候,我石勒石世龙也想干一番大事业!我要邺城!只消邺城在手,我们……”
张越一个翻身爬起来,嘶声道:“若是为了大哥你,我们就算流尽最后一滴血液都没有二话。可大哥你想过没有,就算夺下邺城,也是汲大当家的!”
张越此言一出,石勒的脸色登时变了。他环视身边诸人,突然觉得有些晕眩。他用长刀支撑着地面,咬牙道:“张越,我本是并州武乡一介佃客,为人掠卖至茌平为牧奴。全赖汲大当家提拔,才得以聚啸山林,过了几年痛快日子。就连我的姓氏都是汲大当家所赐……你若是想挑拨我和汲大当家,休怪我不念兄弟情谊。”
“可是……”张越话音未落,石勒挥刀便斩。锐利的刀锋贴着张越的面颊划过,割下他几缕头发。张越面色惨白,嘴唇颤动着还想说什么,却最终不敢多言。
石勒冷冷地道:“张越,你且退下吧。支雄、孔豚,你们带人前去支援!要快”
孔豚也是石勒部下著名的勇士。他与支雄对视一眼,大声道:“是!”
石勒正待再发号令,忽然“十八骑”之一、负责侦察敌情的赵鹿疾行而至,跪地禀道:“首领,建春门外无数火把铺天盖地而来,人喊马嘶之声此起彼伏!只怕乞活军全军齐集!”
“乞活军全军齐集……”左右部将们的神色俱都一震,齐声道:“来的好快!”
邺城屯军已被彻底击溃,那种毫无战斗力的部队,就算十万也不足惧。邺城内外还能够为晋人扳回局势的,唯有乞活军。这一点,在场诸人全都明了。但他们原本都以为,只消将司马腾授首的消息散播出去,如乞活这等由流民组建起的军队,必然会一哄而散。可谁也没想到,乞活军不仅建制不乱,而且已经给己方造成了巨大的麻烦。
在墙台与己方对敌的,不过三百来人罢了;而适才力阻呼延莫、郭黑略两名悍将猛攻的,则有将近千人……到了此刻,这支凶悍的流民武装,已经全军杀到了么?他们的动作,竟然快到了这种地步!
石勒踏前一步,沉声道:“你可看清了?果然有那么多人马?”
赵鹿适才特地攀上靠近建春门的一座高台探查,亲眼看得明白。城外至少数千支松明火把不断靠近建春门,仿佛一条火龙盘旋来回。而闷雷般的马蹄踏地之声,大批兵员奔跑的甲胄碰撞之声,更是清晰可辨!他俯首禀道:“绝无虚言,人马数量极多!”
石勒猛地旋身,打了几个来回,露出犹疑的神情。
就在这段时间里,他布置在中阳门的守备兵将也遣人飞报:“城外大军齐集!”随即广阳们守将急报道:“有骑兵直抵城下,折而向东行去,兵力不下数千!”
“大哥,乞活军都是追随司马腾东下的并州人,他们是要替司马腾复仇的,比大晋官军难对付得多。咱们何必死扛……”张越忍不住再度开言:“大哥,就算不提汲大当家之事,单凭我们的兵力,本来就不足以和乞活军硬拼!”
石勒冷冷地看了他一眼,沉默不语。
此刻邺城的局势已经完全不在他的掌控了,饶是以石勒的精干果决,也感到无力感如潮水般涌来。邺城之内,汲桑的部队忙于烧杀掳掠,这些乌合之众丝毫没有配合作战的意图。东面的城墙上,那个晋阳军的陆遥带着几百人与燮安对峙,隐约威胁着自家的退路。乞活军的战斗力远比自己想象中强大的多,而在城外,他们的主力部队已经全面动员……
石勒叹了口气,向刘征道:“你去寻汲大当家禀报,就说晋人援军大至,我石勒抵挡不住。是走,是战,请大当家尽早发令。”
“是!”刘征带了几人纵马便去。说来也是尴尬,由于汲桑本人也忙于四出抢掠,如今石勒所部居然无一人知晓这位河北马贼魁首身在何处。刘征要去寻找汲桑所在,真不那么容易,发令云云更是说说罢了。
刘征已去,其余众将依旧屏息以待石勒号令。
石勒紧紧握着刀柄,又沉默了半晌才道:“让弟兄们撤下来吧。今夜局势如此混乱,晋人纵使兵马入城,也不敢轻举妄动。诸位都要督促弟兄们好准备,明日……”他跺了跺脚:“待汲大当家传来号令,再做决断!”
眼看东面的天际隐约现出一抹亮色,建春门周边的战事终于告一段落。
在城外的野地,乞活军校尉田兰将火把扎进土壤里,随即瘫倒在地,大口喘着气:“跑不动了……跑不动了啊!”他忽又想起了什么,猛跳起来拍拍身边士卒的肩膀:“传令,不准熄灭火把!”
环视四周,黑沉沉的平原上点点火光灿若繁星。按照兵法,夜间行军时每十人一把松明火炬,由什长持有。而田兰的这拨人马却每人手持两把火炬,以五百人的兵力,伪装出了一支万人大军!
乞活军毕竟分散屯驻,再怎样也不可能在区区两个时辰里全军出动。在邺城七座城门外耀武扬威的,自始至终都只有田兰的五百人而已。
******
不卖萌求红票就木得红票么?泪……各位读者老爷,螃蟹是人类的朋友!请不要抛弃螃蟹!
第五十章 双雄(四)
石勒并不知晓自己其实中了乞活军校尉田兰的疑兵之计。他只知道乞活军的大队人马已经调集,正从东、南两个方向包抄邺城。
乞活军的战斗力,已经在适才的连场恶战中得到了最好的证明,而其数量相对于河北贼军而言,也丝毫不处于下风。石勒的部下和他本人,都无意将弟兄们数载以来纠合的精锐之众消耗在与这般强悍对手的死拼上。所以他们主动退却了。
陆遥手扶城台的矮墙眺望着,可以看到他们再度登上城墙,沿着城墙一路向南,逐次分配兵力留守各处要隘。令人惊叹的是,数千名贼寇即使在退兵的时候,依然军容严整,依序缓缓而行,不曾露出一丝破绽。
哪怕身为主动退却的一方,他们也依旧保有巨大的威慑力。在石勒自如的指挥之下,整支部队就如同一条庞大无比的巨蟒,尾部在城西的三台,蛇身横贯于城南的中阳、凤阳、广阳三门,而蛇头则迫在建春门左近。就在与陆遥所据守城台相对之处,蛇信吞吐,随时可以暴起噬人。
所以陆遥丝毫不敢懈怠。
纵然所有的迹象都表明战斗告一段落,他仍然小心谨慎。他仔仔细细地察看了城台各处守御的位置,把将士们分作几组分别负责,各组都指定妥当的人员轮班值夜。为了防备敌人效仿刚才绕行城中里坊的举动,他又在城内建筑的高处安排了哨位。
这时夜晚已经过了大半,连续作战的将士们都很疲累了。但许多人因为过于兴奋,迟迟难以入眠。另外,城台下的藏兵洞里有不少伤员,由于伤痛难忍,偶尔会发出凄厉的呼号声。
于是陆遥索性巡行于士卒们中间,对将士一一加以勉励或安抚。有些将士们英勇作战的表现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热烈地夸奖他们,甚至现场提拔了几名什长。虽说这其实不在陆遥的权限之内,但想来也不会有人否认这样的任命。
待到一应事务大致安排妥善,又已经过了大半个时辰。陆遥这才突然感觉到一阵阵强烈的倦意袭来。过去的一天实在发生了太多的事情,最初时衣冠规整地等候觐见新蔡王,接着因为丁渺、沈劲几个的胡为而获罪被下入大牢,之后便是逃狱,再之后则是毫无间隙的奔命和厮杀……种种匪夷所思的遭遇连番来袭,作为一行人的首领,陆遥前后所消耗的心力岂止是他人的倍数?饶是他精力旺盛,也有些支持不住。
“文浩兄、老薛,你们两位且先辛苦下。过一个时辰换我和老沈。”他嘟囔了一句,还没有听到回应,就靠着矮墙的墙根,呼呼地睡着了。
邺城的大火熊熊燃烧着,阵阵热气扑面而来,带来呜呜的怪啸;远处的里坊角落里,不时还会响起兵刃交击的响声;负责守夜的将士扶刀往来巡逻,铠甲的铿锵之声伴随着沉重脚步,忽轻忽重。
在这些嘈杂的声音包围之中,陆遥瞬间沉入了梦乡。
梦境很是真实。
陆遥感觉自己不知何时站在了沙场之上。举目四望,有鼓角相闻,军旗漫卷,狂风挟裹着黄沙滚滚洒落,而一座座严整的军阵岿然不动。无数将士们神情肃穆地列在阵中,他们或者手持刀盾、或者弯弓欲射,或者将长枪大戟当胸平举。那一张张坚毅的面孔纵然被烟熏火燎得模糊,但陆遥认得他们,薛彤、沈劲、郭欢、邓刚、费岑、杨若、何云、楚鲲……陆遥牢牢记得每一个人。
陆遥从他们面前走过,而他们并不理会,只是死死地瞪着另一面。随着他们的视线看去,成千上万的胡族骑兵仿佛狰狞恶鬼般突然出现。东面、西面、南面、北面,视野所及之处,无数只铁蹄践踏地面,激起的烟尘凝结成巨大的云团,遮天蔽日。
胡人冲杀过来了,他们仿佛无穷无尽的汹涌怒潮,无法阻挡。刀来剑往、枪刺斧劈,胡人的喊杀声震耳欲聋。而晋人的军阵就像烈焰中融化的冰块那样,越来越小,越来越小。
陆遥看见一个个熟悉的战友倒下、死去,他大声呼喝着,却没有人听得见。在军阵中央的飘舞帅旗之下,坐着面沉似水的越石公。陆遥向他跑去,想要请他指挥大军反击,然而当他靠近时,却发现帅旗下的人并非刘琨。那瘦削而冷峻的面容,那道从眼角延伸到下颌的淡淡伤疤……这张面孔真是再熟悉不过了!
陆遥惊骇地退后了一步:“是你?”
“是我……”帅旗下的人咧嘴笑了,笑容怎么看都显得带着讥诮。那,不正是陆遥自己么?
就在一个陆遥冷笑,另一个陆遥惊讶的时候,胡人的铁骑终于突破了所有防线,无数人的怪笑声汇成隆隆雷响,而一柄巨大的长槊从陆遥的身后狠砸下来!
陆遥猛地惊醒。
他的心脏剧烈跳动着,仿佛随时会跃出体外,浑身的肌肉紧绷到几乎要抽搐,双手狠狠握拳,掌心似乎被自己的指甲刺破了。
丈许开外的矮墙城砖的缝隙间,卡着一柄松明火把,火把眼看将要染尽,发出噼噼啪啪的轻微木柴爆裂声。五名巡逻的将士从城台的另一头走过来,停下脚步,好奇地看看神情狼狈的陆遥,转身又往回走。领头的那个什长脚步一瘸一拐,是在之前战斗中大腿根受伤的姜离。
“呼……”陆遥重重地吐了口气,又重重吸了口气。弥漫着烟尘和血腥味的空气并不好闻,但能够确定自己还活着,真好。
他忍不住又回想起适才的噩梦。这个梦太真切了,即使现在回忆,仍然感觉每一个细节都清晰可辨。俗语云,日有所思,夜有所梦。那这个梦是否反映了自己的真实想法?难道自己对于未来,其实竟然抱着如此悲观绝望的态度么?
陆遥无声地嗤笑了。他挺腰站起身来,用力揉了揉自己的脸,振作起精神来。作为将士们的主心骨,他表露出任何一种负面情绪,都会对将士们的心理造成放大十倍的作用。所以,陆遥始终告诫自己要将最沉稳刚强的一面表现出来。
就在这时,一个苍老的声音在他身后尺许处突兀地响起:“陆将军神色如此仓皇,莫非有恙?”
陆遥完全没有想到会有人无声无息地欺近到自己身边,他条件反射地按住腰间缳首刀的刀柄,厉声喝道:“什么人?”
手沾刀柄的同时,陆遥周身杀气大盛。这等兵凶战危的场所,容不得半点轻忽。身后那人只消回答稍有不妥,陆遥定然将其斩杀于当场。
然而这一刀并未挥出。矮墙下的阴影处,一名须发花白的老者徐徐起立:“咳咳……道明贤侄,莫要紧张。卢子道特来寻你,已在此等候多时了。”
此人正是那魏郡牢城中疯疯癫癫的怪老头,也是昔日迭出神机奇谋、辅佐成都王司马颖几乎克定天下的大谋士卢志。看他此刻换了一身衣衫,头发、胡须也修剪过了,虽然脸色还是惨白如死人一般,但神情气度已然极显气派,与先前有了天壤之别。
此前,卢志指点大家掘开牢城里的秘密通路逃狱,说来于众人颇有恩惠。但从牢城脱逃之后以后,陆遥始终对他冷淡的很。除了指派楚鲲背着他以外,全不曾与他说过一言半语。这般前恭而后倨,只怕有些同伴都感觉过分了。
这时卢志突然来到,他的言语却惹得陆遥微微冷笑。
这就是当年成都王司马颖视之为肱股之臣、言听计从的大智囊啊。明明都已经沦落到了人不人、鬼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