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浣花洗剑录 全集-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马叔泉面颊之上似乎微微一红,不等他话说完,便已叱道:“擂台上你噜嗦什么?呔,看招!”
他其实并未等到“看招”两字说出口,掌中银枪便已刺出,枪花颤动,擂台上仿佛突然飞起了一片红萼银蕊的花朵c
他两人方才对话虽轻,神情变化也不显著,但仍逃不过台下群豪敏锐的耳目,此刻人丛中又不免起了窃窃私议:“小花枪莫非有什么把柄被无情公子抓在手里?否则蒋笑民怎会那般说话?马叔泉又怎会如此着急?”
“蒋、马两家,数代以来,走动得都极为亲切,若说马叔泉有何隐秘,最可能知道的便是蒋笑民了。”
近年来‘小花枪’名声虽响,却素来不在江湖上走动,更从无劣迹,又怎会有什么隐秘被人识破?”
“自然有的,你等着瞧吧!”
这时“无情公子’’掌中铁骨扇招式亦已展甜。这名扬江淮一带的少年名侠,竟在短短一柄折扇上,接连使出判官笔、点穴镢、分水刺、点钢矛、鱼藏剑、单匕首六种兵刃中的六种精妙招式,而且下手决不容情。
马叔泉以闪亮的枪尖、缠丝的枪杆,在身外一尺处挥起一道光墙,决不容对方的招式欺人。
蒋笑民却是步步进逼,分寸必争,只因他若不能欺人对方怀里,便永远无法占得机先。
要知以兵刃而论,“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这句话正是千古不易之至理名言。
而枪为百兵之祖,正是长兵刃中威力最强的;铁骨扇一身数用,奇门八打,又正是短兵刃中绝险者。


此刻百兵中至强与绝险之两件兵刃动起手来,自是精彩百出,险象环生,但见枪起处如蛟龙出水,威风八面,扇点处如龙首夺睛,险绝天下!——台下群豪俱都瞧得惊心动魄,早已无人再去想“小花枪”的隐秘究竟是什么。
丁老夫人叹道:“无情公子果然无情。以蒋、马两家的情谊,他此刻无论如何,出手也该稍留情份才是。”
一木大师接口叹道:“马施主家传枪法虽然精妙无俦,但马施主看来非但力气不强,而这招使出亦嫌太过柔弱,马家枪法中那种刚猛辛辣之意,他竟一半也发挥不出。昔日马神枪那般英雄,怎的有子如此?”
丁老夫人微喟道:“这其间只怕……”
突听马叔泉轻叱一声,枪尖乱点而出,红缨颤动,看来虽似广被数丈,
其实却不离蒋笑民咽喉方寸之处。
这一招“天花乱洒染维摩”,正是马家枪法中神来之笔。
蒋笑民眼见这一枪刺来,不避不闪,目光凝注着枪尖,掌中铁骨扇随着枪尖微微颤动。
突然“叮”的一响。
铁骨扇点上了枪尖,两人腕力强弱果然相距悬殊,枪扇相击之下,银枪虽未脱手,却竟已被震得飞起。
蒋笑民一看占得机先,下手更不容情,手腕一抖,铁骨扇突然洒开,有如——片乌云般向马叔泉削了过去。
马叔泉大惊之下,藏头缩尾,力求闪避。
但蒋笑民已欺人他怀里,他如何还能闪避,只听又是“叮”的一响,他顶上束发玉冠已被震得粉碎。
群豪耸然失色,只道蒋笑民跟着一招击下,马叔泉顶上那颗大好头颅便要和他玉冠一样命运。
哪知蒋笑民此番竟并不追击,反而退后数尺,手中折扇轻摇,面上似笑非笑,双目也带着笑望着马叔泉。
马叔泉头发已散,流云般披了下来,他似已被惊得楞在当地,乌黑的头发,衬着他红中透白、白里透红的脸。
突然有人喝道:“小花枪原来是个女子。”
于是群豪亦自恍然喝道:“原来这就是她的秘密。”
马叔泉又羞又恼,泪珠在眼眶里直转。
她以枪尖指着蒋笑民,恨声道:“你好!你好!我再也想不到你竟如此没良心,竟敢如此对我……我……我恨死你,恨死你了!”
蒋笑民微微笑道:“我又未对你怎样,你何苦如此恨我?我只不过要叫朋友们知道,‘小花枪’马大侠乃是个女子。”
马叔泉跺足大叫道:“女子又怎样?女子难道就不是人么?告诉你,不管女子男子,都是一样的,男子可以做的事,女子也可以做。”
蒋笑民冷冷道:“男子可以浪荡江湖,女子行么?”
马叔泉道:“为何不行?谁说不行?”
蒋笑民道:“拥挤吵杂之客栈中,男子可以与人杂睡,女子行么?苦旱无水之地,男子可以与人共浴,女子……”
马叔泉道:“放屁放屁,这些都不是理由。”
蒋笑民道:“这些既不是理由,女子既与男子完全一样,你又何必假冒你夭折的兄长之名,假冒男子,才敢出手与人争雄?”
马叔泉怔了一怔,道:“这……这……”
她实在辩不过他,眼泪只有流下,顿足大骂道:“你好,你是小贼,我……我……到你家去告诉你妈……”
顿足飞身而起,掩面狂奔而出。
他两人这番对话,群豪本就听得又是惊奇又是好笑,此刻听她竟使出了最后的法宝,再也忍不住笑出声来。
充满杀机的山坪上,不免现出了些轻松之气,这就是生死相搏的泰山大会上惟一的轻松插曲。
丁老夫人干咳一声,忍住笑道:“第四阵蒋笑民蒋大侠胜。第五阵‘天刀’梅谦梅大侠,‘巨灵斧’方长冬方大侠。”
“天刀”梅谦这四字一说出口,群豪立刻肃然。
这四个字个个似乎有一种慑人的魔力。这四个字仿佛正象征着快刀、杀机、鲜血、死亡!
刀,闪亮,准确,迅速,锐利。
斧,却是沉重、强大而微显笨拙。
巨斧开山,威势凌人,虎虎的破风声,震慑着每一人的心神,但刀光一闪、再闪、三闪。
持斧人便倒了下去。
没有惊呼,也没有喝彩,只因群豪都已被梅谦刀法中所显示的那种无情与冷酷所震慑,连喝彩都已忘记。
“天刀”梅谦已自怀中取出一方丝巾,擦干了刀锋上的鲜血。他面上绝无表情,神情间亦无丝毫变化。
一到了擂台上,他整个人都似已变作一种机械,不再有人类的怜悯、同情、惊惶、恐惧……不再有人类的任何感情,一种奇异的力量正推动着他,他惟一的目的,就是尽速将对方置之死地。
一木大师沉声叹道:“三刀,仅仅三刀,绝没有一刀是多余的、浪费的,他甚至在动手杀人时,也决不肯多浪费一丝力气。”
丁老夫人道:“这绝非中土流传的刀法。”


一木大师叹道:“不错,这刀法必定自东瀛流传而来的。我国的刀法中,纵有犀利辛辣的宗派,也必定含蕴着一些艺术、一些人性。但这刀法却完全不讲艺术,完全以杀人为目的。这刀法虽然精粹准确,但却是小人的刀法,只讲功利、只求有用,纵至巅峰,亦为老僧所不取。”
丁老夫人叹道:“大师立论之精辟,当真说出了前人所未能说出之精义。艺术与功利,君子与小人之分,正是我国刀法与东瀛刀法之间的差别所在。这……唉!这只怕与两国人民的天性也有着极深的关系。”
一木大师道:“正是如此。泱泱大国,君子之风,自非他人所能及。小人的刀法,纵能称快于一时,但也绝对不能与我国含蕴、博大而持久的刀法相比——刀法正如人情,凡人只求功利终必自焚其身,此理殆无疑义。”
万子良突然道:“这梅大侠却令在下想起一个人来。”
丁老夫人道:“谁?”
万子良徐徐道:“东海白衣人。”
能听得见他说话的人,听到他说出这五个字,都不禁为之倒抽了一口凉气。
丁老夫人默然半晌,叹道:“不错,梅大侠的神情作风,的确有几分与东海白衣人相似,这只怕乃是因为两人俱是东瀛而来。”
万子良道:“东瀛之武士,多有一种为‘武道’殉身的牺牲精神。他自
己早已准备一死,是以他们杀了人后,也认为是理所当然之事。”


一木大师叹道:“这便是他们的可怕之处。但我国侠义虽然生性较为和缓宽容,但又何尝没有‘明知不可为而为’的殉道精神?平时我国人虽能凡事容让,但容让到了限度,必将振臂而起,不屈不挠,艰苦奋斗到底……万施主不妨拭目以待,无论任何争战,最后之胜利,必属我辈。”
这些武林名侠纵论高谈,所谈论的问题实已探索至“武道”与“人性”中最最深奥之处。


这时方宝玉才发觉此次泰山大会,实早已到了白热化的准决战阶段。在此之前,至少已经过了二十场以上激烈紧张、动人心弦的大战,至少已有二十位以上平日亦是声名显赫、不可一世的武林高手,在这许多场大战中无声无息地被淘汰,甚至被毁灭、被牺牲。
他们的声名,昔日在武林中本也如天际的明星,曾经照耀过一时,也曾经眩乱了不知多少人的眼目。
这些明星之所以能够升起,必定曾经过一段辛劳的挣扎、奋斗。
而此刻,在这泰山之上,这许多明星的殒落,竟是如此的平淡,如此不受重视——这是不是因为人们热血澎湃中已将别人的血泪与生命瞧得十分轻贱?抑或是因为另几粒明星的明亮辉煌早已夺去了殒星的光彩?
宝玉不愿也不能探索出这其中的原因,他也无法了解丁老夫人语声为何突然停顿,为何竟未说出冷冰鱼对手的姓名。
只见丁老夫人慈祥、镇定而严肃的面容上,竟似有些话不能出口。


冷冰鱼冷笑着长身而起,缓步走到台前,冷冷道:“据在下所知,第二度决战之下,已只剩下十一人,是以在下在这第三度决战之中并无对手,此乃抽签的结果,并非在下有心要少战一场……而此刻夫人竟突又宣布在下有了对手,请问对手是谁?自哪里来的?”
丁老夫人干咳一声,终于缓缓道:“冷大侠之言本自不错,但冷大侠此战之对手虽是半途而来,却实乃武林名侠,而且因为一件极为重要之事,是以才迟来了一步。”
冷冰鱼冷笑道:“夫人之言,在下有些不懂。”


他转首瞧了瞧四下群豪一眼,接道:“此番在下的对手,纵乃武林名侠,纵因要事来迟,却也不应半途插入。别的不说,只说在下等已经两次激战,而这位仁兄却完全未费气力,这岂非已违背了此次大会公道之宗旨?大会规章本乃夫人等所定,夫人又怎能出尔反尔?”
他平日虽然沉默寡言,但这番话却说得咄咄逼人,锋芒毕露,而且情理兼顾,直叫人无词以对。
丁老夫人叹息一声,道:“此事虽然稍违大会规章,有时也可因人事而加变动,并非一成不变。”
冷冰鱼道:“在下只想请教,大会规章为何要为此人变动?他究竟凭着什么?但望夫人解释。”
丁老夫人道:“只因此人方才所做之事,实乃为着天下武林同道的利益,而且他为此事所发的气力,所经之激战,亦决不在冷大侠之下,是以老身与一木大师等人商谈结果,才决定破例如此。”
万子良、一木大师等六大名侠亦自长身而起。
一—木大师合什道:“老僧等六人可以身家、名誉作保,了老夫人方才所说的句句属实,绝无半字虚言。”
这六人是何等身份,说出的话是何等份量?四下群豪,本已因此事之破例而鼓噪,此刻自也又已安静下来。
冷冰鱼目光四转,见到大局如此,只得沉声问道:“既是如此,在下便要请教此人是谁?究竟为武林同道做了些什么?”
丁老夫人道:“他为了远赴东瀛,追查那东海白衣人武功与身世的秘密,是以来迟,来到山下后,又独力除去了十多个以阴谋诡计残害参与本会群豪的恶贼,浴血苦战,达一个时辰之久。”
她话未说完,群豪已又耸动,纷纷呼喝道:“白衣人的秘密,可被他探出了么?”
“那些恶贼都是些什么人,要如何暗算我等?”
“他究竟是谁?”
丁老夫人微微笑道:“提起此人的姓名,只怕各位大侠都知道,各位所问的问题,也最好由他亲自回答,他便是……”
她故意顿住语声,等到人声平息,方自缓缓接道:“他便是公孙红公孙大侠。”
群豪耸然呼道:“公孙红?可是那位江湖人称‘乱世人龙’、掌中一条‘天龙棍’、号称天下第一外门兵刃的公孙大侠么?”
丁老夫人凝注着冷冰鱼的脸,道:“不错,想你冷大侠必也知道他的名字。”
冷冰鱼面色铁青,冷冷道:“想来他必也知道我的名字。”
丁老夫人那一双充满智慧的目光中,露出了一丝饱经世故的微笑,她微微颔首,淡淡笑道:“既是如此,不知冷大侠可愿与他动手否?”
冷冰鱼突然仰天狂笑了起来。
他狂笑着道:“我为何不愿与他动手?难道我还怕了他不成?”
笑声倏然而住,厉声接口道:“我正要寻他拼个上下,要瞧瞧他那‘风云天龙棍’到底有何威力,为何排名要在我‘破云震天笔’之上?”
丁老夫人道:“好!如此便有请公孙大侠……”
话犹未了,左面人丛中已有一条人影凌空掠起,看来竟有如团烈火一般,横空四丈,飞坠台上。
群豪眼前一花,台上已多了条大汉,满头乱发,兜腮虬髯,俱是火焰般的赤红颜色,除了那双炯炯有光的眼睛外,他整个头颅也仿佛是团火焰似的,眩耀着人们的眼目,叫人不敢逼视。
他衣襟敞开,裤脚高挽,赤红色的衣裤已因汗迹、油腻、泥污而变为暗紫颜色,足下一双多耳麻鞋也满是泥泞。
只是他衣衫虽褴褛,整个人看来却毫无狼狈之态,眉宇间仍带着逼人的英气,神情间仍带者帝王般的尊贵与豪迈。
他左手拄着根三尺木棍,似是他经常带在身边的手杖,是以木棍也已因手掌的磨擦而起了层暗赤色的光泽。
他右手却提着只份量看似颇为沉重的麻袋,麻袋里鼓鼓囊囊的,谁也猜不出袋子里装的是什么。
但见袋子里有水珠滴落,一滴,两滴……滴落在方经擦洗、水迹未干的擂台木板上,犹如一瓣瓣粉红色的水印桃花。
那赫然正是一滴滴鲜血。
牛铁娃拍掌笑喝道:“大小子,真是个好小子,只可惜连头发都被人烧红了。过来过来,跟俺牛铁娃比比究竟是谁高?”
他喝声虽响,却也被四下呼声淹没。
公孙红右手一提,将麻袋高举起来,大呼道:“各位可要先瞧瞧这是什么?”




  ◆ 《浣花洗剑录》 第三十三回 东瀛武士刀 ◆

群豪还未应声,冷冰鱼已一跃上台,叱道:“先莫管那是什么,且亮你的天龙棍,接我的震天笔。”
公孙红睥睨大笑道:“阁下莫非已等不及了?”
冷冰鱼厉声道:“不错,冷某等着你一战,已等了六年之久。只要你与我交手,无论你是否有理,冷某都已不放在心上。”
公孙红大笑道:“也好。”
放下麻袋,横杖当胸,喝道:“还不放马过来?”
冷冰鱼瞧了他掌中木棍一眼,道:“你既要与冷某动手,天龙棍何在?”
公孙红木棍一摆,道:“就在这里。”


这句话说出口来,不但冷冰鱼大觉吃惊,群豪亦觉大出意外。谁也想不到那名动天下、号称无双的外门兵刃,竟是这看来毫不起眼的短短一根木棍,更想不到这木棍居然也能排名在风雨双鹰牌、十三节雷火神鞭、东海钩镰刀、破云震天笔……等妙用无方的奇门兵刃之上。
冷冰鱼目注着公孙红手上这根短棍,良久良久,面上的神情,先是惊奇,后是失望,到最后竟仰天狂笑起来。
公孙红道:“面临决战,为何狂笑?”
冷冰鱼狂笑着道:“名震天下的‘天龙棍’,竟是如此一条短棒!如此一条短棒,竟能列名于‘破云震天笔’之上,却叫冷某怎能不为之失笑
公孙红先不答话,凝目瞧了他半晌,竟亦自仰天狂笑起来。
冷冰鱼道:“你笑什么?”
公孙红狂笑着道:“名动天下,号称文武兼通、博学无双的少庄主,竟是如此有眼无珠,却叫某家怎能不为之失笑?”
冷冰鱼怒道:“此话怎讲?”
公孙红道:“阁下既称博学,岂不闻拙中之巧,返璞归真,方是天下之大巧大妙?某家这一根短棒之中,内蕴天地变化之机,外藏鬼神莫测之变,岂是凡俗兵刃可比,又岂是你等这些凡胎肉眼所能揣测?”
这番话,说的正与宝玉“心剑”之道大同小异,宝玉听在耳里,不免颔首会心,但四下群豪却听得愕然相顾、难名其妙。
冷冰鱼怒叱道:“好个舌灿莲花,狂言欺众之辈,冷某倒要瞧瞧你这
‘天龙棍’上到底有何神鬼莫测的妙变!”
这句话说得很长,但他并未等这句话说完,掌中“破云震天笔”早已化作一片银光飞出。
这时月光满天,银辉遍地。
冷冰鱼掌中“破云震天笔”似已与月光溶于一色,让人根本无法分辨出他招式间之变化——甚至瞧不出他银笔究竟在何方位。
人丛之中不禁已发出轻微的惊叹声,就只这一招使出,群豪多已瞧出冷冰鱼此番动手已与前两阵大为不同。
前两阵他招式变化虽然精妙,但仍有来龙去脉,令人仍可捉摸,此番他招式一出,却当真有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显然直到此番动手他才使出了真实武学,显然,他口中虽说对公孙红失望,但心中仍是不敢轻视。
再看公孙红,却端的不免令人有些失望。
五招过后,他便似已落在下风。他掌中“天龙棍”甚至连一招都无法使出,只因他方自出手,招式已被银光封住。
以他那样威猛的身形、凌人的气势,所使的招式本该有惊天动地、开山裂石之威,但此刻他招式却是那么柔弱。
惟一令群豪稍觉惊异的是,直到此刻为止,数十豪杰尚无一人能瞧出他使的究竟是什么招式。
他招式看似剑招,又似刀法,又有些像是鞭法、钩法,他出手时明明是一招剑法,到了中途却会变为刀招,等到收回时竟又变为鞭招。
冷冰鱼出招如电,银光闪闪,令人根本瞧不清他的变化,公孙红却是出手笨拙,招式缓慢,每一招都叫人瞧得清清楚楚。
但更令人惊异的是,群豪虽将他每一招都瞧得清清楚楚,却还是无法捉摸到他招式的变化。
冷冰鱼的招式如雾中之花,烟中之鹤,别人瞧他不出,还有理可说,公孙红的招式根本就如同一件平平常常的东西,放在你眼前,任你揣摹,任你瞧个够,但却又令你永远瞧不出那是什么。
宝玉凝目而观,暗暗叹道:“拙中之巧,大巧若拙,果然不错,果然不错。”
到后来冷冰鱼的招式越来越见迅急激厉,公孙红的招式越来越是平和缓慢。
冷冰鱼身形游走,满台飞动,到后来几如水中游鱼一样,流窜不停。公孙红脚步奉自缓缓移动,到后来却连动也不动了。
这时群豪中武功较高、目光较为敏锐之人,已瞧出无论冷冰鱼的招式多么迅急凌厉,只要公孙红那平和缓慢的招式一出,立刻就可将冷冰鱼凌厉的攻势化解——而且一招竟可化解五六招之多。
换句话说,此刻两人动手,冷冰鱼若要费六七分气力,公孙红却只要费一分便已足够。
一木大师叹道:“冷施主武功虽然先声夺人,但却如喝掺水之酒,令人越瞧越觉无味,但公孙施主的武功……”
丁老夫人含笑道:“公孙施主的武功,其味虽觉苦涩,但却如细嚼橄榄,便令人越想越是回味无穷。”
一木大师展颜一笑,道:“正是如此,五十招后,冷施主便难免要落败象了。”
五十招瞬息即过。
公孙红突然纵声长笑道:“冷冰鱼,你兵刃还不撒手?”
长笑声中,“天龙棍”反手挥出。
满天银光暴雨般乱洒而下。
两件兵刃迎头撞上,群豪想来必有一声巨响,哪知却什么也未听到,满天银光便已突然消失无踪。
再看那震动万方的“破云震天笔”,已被压在拙朴的“天龙棍”下,正如巨石压蛇一般。
“蛇”虽然狡黠灵便,“石”虽然笨拙质朴,但蛇若是被石压住,无论“蛇”如何挣扎,也休想挣扎得脱了。
冷冰鱼强悍冷傲的面容,看来已有些狼狈。
他目中已满布红丝,额上也已流满汗珠。
丁老夫人长身而起,沉声道:“胜负已分,冷大侠还不歇手?”
冷冰鱼怒叱道:“谁说胜负已分……着!”
“着”字出口,掌中“破云震天笔”突然断成七节,每一节中都有一篷光雨暴射而出。
这七篷光雨颜色俱都不同,红、橙、黄、绿、青、蓝、紫……非但七种都是极为强烈而鲜艳的颜色,而且光璇流动,如银光火树,那强烈而明亮的光芒针一般刺着别人的眼目。
群豪但见台上七色光雨一闪,双目随觉一阵刺痛,不得不赶紧闭起眼睛,什么都瞧不见了。
在这一瞬间,群豪心中不约而同都有一个想法——公孙红此番想必是再也难逃毒手了!
有些目光较为锐利之人,还曾瞧见就在“破云震天笔”断成七节时,公孙红魁伟的身子曾经不由自主向前一栽。
要知他已将全身真力贯注棍头,棍头下压,压力不断,下面抵抗的力道一旦突然消失,他力道自无法平衡,身子自也拿不住重心,在这种情况下,光雨暴袭而来,他如何再能逃得毒手。
擂台上果然响起一声惨呼。
一条人影自台上被凌空抛起,直跌下地。
但这惨呼声,却并非公孙红发出来的。
原来就在光雨射出时,公孙红不避反迎,竟趁着那一栽之势整个人就势扑倒在地,竟自冷冰鱼胯下窜了过去。
这虽然是极为简单的身法,但在当时那般惊险危急的状况下,若无过人的机变、急智与经验,又有谁敢冒险使用这样的身法?
冷冰鱼得意的笑容还未在脸上泛起,公孙虹已到了他胯下——这是人身最为脆弱的空门,如今敌人竟连整个人都已欺人,正如两军对阵,竟让敌军逼人了己方的心脏,哪能不败?
冷冰鱼这一惊之下当真是心胆皆丧,但此刻他闪避已是不及,公孙红掌中“天龙棍”已反手挥起。
公孙红盛怒之下,施出的这一棍,端的是无情杀手。
冷冰鱼整个人都被击得飞了出去,“砰”的一声,跌落在地,竟恰巧跌在莫不屈与石不为的面前。
光雨已敛,一连串钉在擂台木板上,七彩鲜艳,宛如彩虹。
公孙红翻身跃起,厉声道:“冷冰鱼,这是你自己找死,休得怨我……”
喝声使群豪睁开眼睛,瞧见了这意外的情况——被群豪公认为此次大会中夺标希望最高的第一高手冷冰鱼,竟在最后之决战还未开始前便已丧命,群豪的惊呼与骚动自然可以想象。
在这刹那间,天神般卓立在台上的公孙红,浑身都似乎散发着耀眼的
光芒,也吸引了四下千百群豪的目光。
唯有宝玉双目却始终凝注着冷冰鱼。
只见他身子渐渐能动,竟挣扎着爬到石不为面前,面上的神情既是惊痛,又是失望,但还充满了怨忿。
他充满怨毒的双目便紧瞪着石不为的脸,似乎要说什么,但颤抖的嘴唇动了两动,一个字也未说出,身子突然一阵抽搐,迎面扑倒地上——他心中的话,他心中的秘密;是永远再也无法说出的了。
石不为也始终在凝注他,面上神情绝没有丝毫变化,但一双目光却出奇的冷冰、尖锐——若说世上真有一种目光能够令别人寒心、封住别人的嘴,便是石不为此刻瞪住冷冰鱼的目光了。
宝玉自擂台支柱间斜斜望过来,恰巧将两人的神情都瞧在眼里。他双眉不禁突然扬起,面上也突然焕发出一阵奇异的光彩。
这时,公孙红雄厉的语声正响彻山坪。
他沉声道:“三年以前,兄弟为了探询那东海白衣人的秘密,便买棹东渡,去到了那自古有海外仙山之称的东瀛三岛。
“古老传言,东瀛三岛,本是我大汉后裔,秦始皇时,由徐福率领五百童男童女,东渡而去。
“唯岛上人民,性格却较我邦强悍残忍,而且生性尚武,一言不合,便可拔刀相向,甚至不惜以死相拼。
“岛上武功本也自我邦流传过去,但经过许多年演变之后,已渐渐变得更为辛辣狠毒,这自然也与当地民情有关。
“岛人所用的兵刃,大多为一种奇形长刀,刀身长而狭窄,刀锋薄而锐利,锻钢炼刀之术,实不在我邦之下。
“岛人所用的刀法简单而不复杂,但岛上武功流派却有不少,只要有三两着精妙的刀法,便可独树旗帜,自立宗派。
“此刻我随口道来,岛上武功流派便可分成二十余之多:残月无双流,一刀派,天龙秘法流,柳生英雄派……这几个流派,可称为其中佼佼者,正如我邦之少林、武当、昆仑等门户情形一样。”
他说的这番话,虽然还未转人正题,但却是群豪听所未听、闻所未闻之事,是以人人俱都听得全神贯注,目不旁瞬。
骚动早已平息,山坪上一片静寂。
唯有公孙红响亮的语声在继续着……
他接着道:“我抵岛上之时,情况既不熟,言语更不通,是以在开始一年多里,简直可以说一无所获。
“但在四处流浪了一年以后,与岛人已可略略交谈,对岛上各门武功流派也有了些认识。
“而这时,岛人乃渐渐知道我乃自中土远去的武士,对我所用之兵刃,所使之招法,更是大觉兴趣。
“于是各流各派的门人、宗主,便都不远千里而来,与我切磋,向我讨教。其人对‘武道’态度之认真,亦颇足为我邦武人借镜。
“我并非为了与人比武较技而去,若非被人逼得万不得已,决不与人动手,纵然与人动手,亦是点到为止。
“在这段时期中,我自觉若论博大精深,彼邦武功虽远不及我邦,但其刀法之准确、狠毒,却非我邦刀法能及。
“尤其柳生英雄派刀法,所讲究的是‘以静制动,后发制人’,实已与我邦内家正宗之精义不谋而合。
“而据我所知,那东海白衣人的武功,亦似与柳生英雄派颇有渊源,于是我便着手从这一方面探询那白衣人的来历。”
他说到这里,连宝玉都暂时抛开了心中纷乱之思潮,凝神倾听——这本是当今天下武林中最最吸引人的话题。
公孙红接道:“当代东瀛武林,辈份最尊、武功最高、见闻最博之人,便推‘大和’柳生英雄派之宗主柳生藤斋、‘京都’吉冈正雄与以‘一流太刀’名震四邦的伊势桑名邵太守北吕具教三人。
“我与这三位东瀛的武林前辈一夕长谈之后,不但在武功上得益非浅,而且也果然探询出那东海白衣人的来历。”
说到这里,人丛中才忍不住发出一片惊叹声。
公孙红道:“数十年前,中原武林有位奇人,此人智慧绝高,涉猎太广,而人之智力终究有限,是以此人虽然兼通百艺,但所学便难免驳而不专,尤其武功一道,此人虽然身兼各门武功,但亦都不能达到巅峰。
“若是换了别人,仗此一身艺业,亦可行走江湖。但此人雄心万丈,志比天高,决不与一般江湖俗手较量,而专寻武林中之绝顶高手。
“在如此情况下,他自是每战必败。”


说到这里,公孙红面上不禁露出惋惜同情之色,长长叹了一声,方自沉声接口道:“此人落拓江湖,潦倒半生,暮年时方得一子。此人鉴于自身之悲惨遭遇,自不愿他的儿子重蹈覆辙,是以他决心要以自己有生之年,将他的儿子造就为一代武林奇才,好为他吐一口气。
“但此时中原武林中实已无他立足之地,于是他便携同犹在襁褓中之爱子,飘洋过海,远赴东瀛。
“自他爱子一人人世,他便以百草制成药水,锻其筋骨。他爱子初能学步时,他便开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