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虎步天下-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坐在他对面的自然就是徐庶了,此时苦笑着摇了摇头,拱手道:“许久不见,士元兄的棋艺果然又精进了不少啊!小弟甘拜下风,甘拜下风!”
“那是!”
男子也不客气,拿起放在石案上的酒葫芦仰头喝了一口,欣然道:“不是我庞统夸口,在这荆襄境内,我的棋艺若称第二,何人还敢自称第一?”
“哈哈哈哈!”
徐庶笑着指了指他,摇头道:“这话若是一年前听到,小弟尚且信服,不过,十元兄可知,如今荆襄境内可是来了位高手!前段时间,小弟慕名前往襄阳和他对弈,不到一个时辰就连败三局,士元兄若是与此人对局,胜负恐怕只在五五之间啊!”
“哦?”庞统的眸子陡然一亮,兴奋道:“还有这等人物?”
平心而论,就连他自己也没有把握在一个时辰内连赢徐庶三局,如果真有这样的人,棋艺决然不在自己之下!然而也正是因为如此,反而使得许久没有遇到对手的庞统更加兴奋起来!
不等徐庶答话,他又急切道:“此人姓甚名甚?家住何处?我明日便动身去襄阳寻他,定要分个高下!”
“你啊,还是如此争强好胜!”徐庶指了指他,笑着摇头道:“此人复姓诸葛,单名一个亮字,还尚未及冠呢!不过听说,此人除了棋艺了得,还颇有韬略学识,就连水镜先生也对他赞誉有加,假以时日,才学恐不在士元兄之下啊!”
本书纵横中文网首发,欢迎读者登录。zongheng查看更多优秀作品。
第二十八章 对手
“当真?!”
庞统闻言,猛地从座位上跳了起来,一把抓过酒葫芦系在腰间,一面对徐庶道:“若真有这等人物,那我可等不了明日了,今日便去一趟襄阳,会会这个诸葛亮!”
“稍安勿躁,稍安勿躁!”徐庶一面拉他坐下,一面笑着打趣道:“似你这等急性子,将来若是出山辅佐明主,恐怕还不等建下一番功业,就因为性急丢了性命!”
徐庶又道:“那诸葛亮虽在襄阳定居,却喜好四处游历,或驾小舟游于江湖之中,或访僧道于山岭之上,或寻友人于村落之间,或乐琴棋于洞府之内,往来莫测,不知去所。士元兄急急赶去,八成也是扑个空,倒不如静待些时日,打听到他回了襄阳,再去相访。再者,小弟即将远行,今日想请士元兄小酌几杯,权当作别。”
“啊?”庞统吃了一惊,重新坐下,问道:“你要出远门?去哪儿?”
徐庶缓缓伸手指向东方,透过郁郁葱葱的竹林,只见一轮火红的朝日正努力的向上攀升着,即将跳出云层的束缚。
庞统微微眯起了眼睛,看着徐庶,凝声道:“你想去庐江?”
徐庶微微一笑,点了点头。
“当年临别之时,小弟曾与孙家那小子相约,若是来日他能坐拥千里之地,成为一方豪雄,我便助他一臂之力,现在也是该兑现约定的时候了。”
庞统似乎对他的话有些不屑,摇头道:“孙翊不过是个毛头小儿,他那千里之地,也是从长兄那里继承过来的,不见得有什么真本事,元直若是去辅佐他,恐怕有得你受的。”
徐庶摇了摇头,正色道:“不然,我和他相处过一段时间,看得出来,此子心性坚忍、胸有大志,绝非池中之物!前番他率军征讨袁术,如今又发兵豫章,不日必将挥师会稽,为兄报仇,待到他坐拥整个江东,便有了足够的资本争衡天下!眼下孙氏势力急速扩张,正是用人之际,士元兄何不与小弟一同前往庐江,定能一展所学,不负平生之志!”
庞统不以为然道:“即便如此,此子还是太过年幼了,和当今的群雄相比,实在有些稚嫩!倘若无人制衡于他,难免不听谏言,久来必有大失,我生性闲散,可不愿意给自己找这么大个包袱来背,元直你也该再好好考虑考虑才是。”
徐庶笑道:“既然士元兄无意于此,小弟也就不勉强了,不过这次东下庐江小弟已经做好了决定,若是再不出山,这肚子里的学识韬略,恐怕都要荒废了!”
庞统也笑道:“也好!既然元直心意已决,便只管放手去做,早日一展胸中抱负!”
“哈哈哈哈!借兄长吉言了!来日我二人若是各为其主,狭路相逢之时,兄长可要让小弟几分啊!”
“笑话!你徐元直什么时候需要人让过啊?哈哈哈哈!”
。。。。。。。。。。。。。。。。。。。。。。。。。
舒县,周瑜府邸。
周瑜刚刚从校场练兵回府,正准备休息,只见管家周林急匆匆的走了过来。
“老爷,主公派人前来求见,已在偏厅等候多时了。”
周瑜一怔,忙道:“何不早报?快请!”
周林应喏一声,疾步去了,不多时,便领着一人来到了周瑜面前。
“忠义校尉麾下亲兵何汉,见过大都督!”
忠义校尉便是徐舟,周瑜此时不由得有些诧异:他与徐舟之间向来没有多少交集,而此时徐舟护卫孙翊在外巡视,派人来八成是孙翊的意思,但却不知是何事,竟然让徐舟的心腹亲兵直接前来。
“可是奉主公之命前来?”
“正是。”
确认了自己的猜测后,周瑜脸上的诧异之色反而更重了,凝声道:“说吧,主公派你前来有何事?”
何汉回头看了看周林,周瑜立即会意,朝周林挥了挥手:“你先下去吧。”
看周林离开,何汉才从怀里掏出一卷竹简来,小心翼翼的递到周瑜的手里。
“启禀大都督,事情是这样的……”
。。。。。。。。。。。。。。。。。。。。。。。。。。。。
听何汉说完,周瑜点了点头道:“我都知道了,请回禀主公,此事周瑜一定会妥善处理,请主公放心。”
何汉应喏去了。
“唉!”
周瑜长长叹了口气,又看了看手中的竹简,忽然狠狠将它拍到案几上。
“岂有此理!枉我内举不避亲,保举你为襄安县令!你却不知好歹,惹下如此大祸!叫我还有何面目面对主公?!”
夫人乔霜正端着一碗热汤走进门来,见周瑜发火,吓了一跳,连忙把汤放到一边,上前劝慰。
“夫君这是怎么了?怎么发这么大火?”
“看看吧,都是我那从兄周晖干的好事!”周瑜将竹简递到乔霜手中,无奈的摇头叹息道:“伯符在世之时,便有严令,贪污万钱以上者,定斩不赦!可是我这从兄,先后克扣船夫的工钱竟有千万钱之巨!”
乔霜美目一凝,轻声道:“这个,是主公派人送来的?”
周瑜点了点头:“主公让我全权处理此事。”
乔霜闻言默然不语,半晌,才轻声道:“夫君以为,主公此举有何用意呢?”
“主公知道周晖是我从兄,若是由他处理此事,难免为众人广知,恐怕有损我的声誉,所以这才交由我全权处理。”周瑜一面说,一面苦笑着摇了摇头:“你也知道,我这从兄乃是三叔家的独子,主公用意虽好,却让我好生为难啊。”
乔霜沉吟了片刻,凝声道:“夫君,我倒是有一个主意,也不知道行不行。”
周瑜眸子一亮,忙道:“夫人且说来听听。”
“主公之所以担心此事公开会有损夫君名誉,乃是在由他来处理此事的前提之下,但现在此事由夫君你全权负责,若是夫君秉公处理,此举便是大义灭亲,不仅仅不会影响声誉,反而更能赢得人们的尊敬!所以,妾身以为,夫君应该立即将周晖捉拿,公开送与主公发落!”
周瑜蹙眉道:“可是他所犯之罪,乃是死罪,若是这样,三叔一脉可就……”
乔霜嫣然一笑:“夫君平日里运筹帷幄,何等聪明,此时却为何转不过弯来了?主公让夫君全权负责此事,乃是对夫君的信任;而夫君若是将他交给主公发落,妾身相信,主公应该也能够看出夫君为难的处境,绝不会对他下杀手的!”
周瑜闻言,沉吟半晌,方才默默点了点头。
照现在的情况来看,周晖犯下这么大的事,能保住他姓名的就只有两个人,一个是自己,另一个就是孙翊。
而自己若是这么做,便是辜负了孙翊的信任,为今之计,也只能将希望寄托在孙翊身上了。
“主公,既然你相信周瑜,这一次,周瑜也相信你!”
。。。。。。。。。。。。。。。。。。。。。。。。。。
建安三年六月,孙翊治下襄安令周晖克扣船工钱粮事发,大都督周瑜星夜赶至襄安,亲缚周晖于南门之外,历数其罪状,下狱,择以三日后问斩!
周晖之母闻讯,哭告周瑜,为其求免,瑜与晖母相对而泣,不允。
孙翊闻之,感周瑜大义灭亲,其心可嘉,乃亲令赦周晖死罪,充军新城,又尽收其家资,分赐襄安船工,众皆大悦!
本书纵横中文网首发,欢迎读者登录。zongheng查看更多优秀作品。
第二十九章 亲事
在襄安逗留了近半个月之后,孙翊才返回舒县。
去年年底,在官拜扬州刺史之后,张昭等人开始筹备修建刺史府。在这之前,孙翊一直鸠占鹊巢,住在舒县县衙,县令只好在馆驿办公,长此下去自然不是办法。虽然孙翊一再坚持厉行节俭,不打算大兴土木,但张昭和鲁肃都认为孙翊现在已经是堂堂扬州刺史,若是府邸过于寒碜说出去也实在不好听,最后经过协商,采取了折中的办法,在城东买下来一家富户的大宅,经过一番改造,便成了现在的刺史府。
这次出巡,前后历时一个多月,孙翊在外面最为记挂的便是吴氏,所以一回到刺史府,甚至等不及换衣服,就风尘仆仆的跑去见她。
“老夫人呢?”
孙翊在后院转了半天,也没有见到吴氏,只好找来一个婢女问道。
“回公子,老夫人在后花园呢。”
刚开始的时候,家里都叫孙翊“老爷”,但对这个称呼,他始终觉得别扭得慌,便要求所有人像以前一样,叫自己公子。
听婢女这么说道,孙翊点点头,和徐舟一道朝后花园而来。
刚刚走进花园的大门,便听见里面传来一阵女子说笑的声音远远传来,孙翊下意识的放慢了脚步,转身在嘴边竖了竖食指,示意徐舟不要出声,随后一个闪身,躲到了一座假山后面,探头探脑的朝笑声传来的方向望去。
只见不远处的池塘旁边,有一个小凉亭,吴氏此时正倚在栏杆旁兴致勃勃的赏鱼,秦玉和袁晴正拉着她的手,一左一右的偎依在她的身旁。
“夫人你看,那条鱼真漂亮!”
“那条更好看呢!快看,它还在吐泡泡!”
两个少女一脸兴奋的指着池中游来游去的鱼儿,不时欢快的叫道,而吴氏的脸上则一直洋溢着温柔的笑意,回到舒县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她的气色已经明显好了很多。
孙翊见此情形,心里涌起一阵暖流,微微一笑,忙大步走上前去。
还没等他走到跟前,秦玉眼尖,早已望见了他的身影,顿时拉着吴氏的手,惊喜的叫了起来:
“婶母!快看!翊哥哥!”
吴氏和袁晴忙放眼望去之时,孙翊早已经疾步来到了她们面前,一掀衣袍,恭恭敬敬的跪在了吴氏面前。
“母亲,孩儿回来了。”
“快起来说话。”吴氏满面含笑,忙将孙翊扶起,爱怜的打量着他,微微蹙眉道:“出去这段时间,怎么又变瘦了许多?”
秦玉也撅嘴道:“是啊,翊哥哥,感觉你不仅变瘦了,还变黑了!”
相比之下,袁晴则显得稍微拘谨一些,只在一旁浅浅的微笑。
“外出巡视,风吹日晒,难免的嘛!”孙翊不以为意的一笑,一面轻描淡写地回答,一面四下张望,“咦,怎么不见那两个淘气鬼的影子?”
吴氏微笑道:“他们两个上午疯了半天,现在还在屋里午睡呢,我见难得清静,便让两个丫头陪我到花园来坐坐。”
“嗯!”孙翊点了点头,关切道:“母亲平日来就该多出来走动走动,这样对身体也好,若是整日闷在屋里,只怕闷出病来。”
吴氏欣慰的笑道:“放心吧,有这两个丫头在,每日陪着为娘,好着呢!倒是你啊,一应事务都有文武众官帮你操持,你也就不要那么拼命,平日里也要好好休息,三天两头往外面跑,若是把身子累垮了可怎么办?”
孙翊嘿嘿一笑,走到吴氏身后,帮她轻轻地捶起背来。
“母亲放心,孩儿定当谨记。”
“嗯。”吴氏满意的点点头,微微闭起了眼睛,忽然又好像想到了什么,对秦玉和袁晴道:“对了,你们去看看匡儿和香儿醒了没。我们出来也有一会儿了,如果他们醒了找不到人,恐怕又该哭闹了。”
秦玉和袁晴相视一笑,乖巧的点点头,结伴去了。
望着她们的背影消失在花园门外,吴氏这才收回了目光,对孙翊道:“你觉得怎么样?”
“啊?”
孙翊微微一愣,正在轻轻为吴氏捶背的手也停了下来。
“这两个丫头啊。”吴氏见他一脸茫然的样子,忍不住一笑,“你觉得她们怎么样?”
孙翊这才反应过来,一面继续为吴氏捶背,一面笑道:“母亲为什么突然问这个啊?”
“你今年十五,算起来也老大不小了。再过不久,这两个丫头也都及笄了,为娘看你们平日里感情不错,而且两个丫头又招人喜欢……”
孙翊忽然意识到了吴氏想要说什么,不由得脸上一热,不等她说完,就接过了话头,有些尴尬的笑道:“母亲,孩儿现在暂时还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而且,对孩儿来说,她们都像是妹妹一样,哪里会有什么别的想法?”
孙翊这话确实是发自内心的,在这个时代,他们这个年龄已经可以定亲了,但在孙翊眼里,秦玉和袁晴都还只是两个小萝莉而已,虽然都很讨人喜欢,但他对她们确实仅仅只有兄长对小妹妹的感情。
不知道为什么,此时孙翊忽然想起了徐婉,想起了第一次和她见面,四目相视的时候,那种脸红心跳的感觉。不过,就连孙翊自己也说不清楚,这种感觉究竟是喜欢,还是仅仅因为徐婉和另一个时空的那个她长得一模一样,被自己下意识的当成了她的影子。
“胡说!”吴氏转过头,佯怒瞪了孙翊一眼,“当年你还没出世,你父亲就和玉儿的父亲订下了你俩的婚约,你二人乃是指腹为婚,秦家又因我们孙氏而惨遭横祸,如今就剩下玉儿一个孤女,我们若是悔婚,不止是背信弃义,更是忘恩负义!”
“再说晴儿这孩子,若是没有她,为娘的现在还困在寿春,我们母子不知几时方能团聚?为娘是女人,一起相处了这么一段时间,看得出来,这孩子对你有意。如今为了你,她已经和整个袁家反目,我们孙家又岂能负她?”
孙翊听完,不禁皱着眉头沉吟了起来,许久,才缓缓在吴氏面前蹲下身来,握着她的手轻声道:“母亲,孙氏能有今天,都是父亲和大哥用命换来的。他们的血海深仇一日未报,孩儿一日不得安心,在那之前,孩儿都不愿意考虑成家的事情。”
吴氏不由得一愣,随即红了眼眶,将孙翊拉到身前,爱怜的抚摸着他的头,欣慰的笑了。
“看来是为娘的太心急了。我儿能有这样的想法,你父亲和大哥若是知道,也可以含笑九泉了。”
。。。。。。。。。。。。。。。。。。。。。。。。。。
舒县码头。
无数的商船络绎不绝在水港中进进出出,码头上到处可见从各地汇聚到此的商队,喧嚣声、吆喝声此起彼伏,一派繁荣景象。
“哥,这里就是舒县吗?好热闹啊!”
徐婉站在一艘正在缓缓靠岸的商船上,一脸兴奋的望着远处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的景象,扯了扯徐庶的衣袖。
此时的她依然是一袭绿衣,但比之几年前,已是出落得亭亭玉立,身形苗条,秀发如瀑,眉目间也多了几分成熟。
在她身边,徐庶的眼中也带着一丝讶色,微微一笑道:“不想这小小舒县,几年的时间就变得如此繁荣,如此下去,再过几年,估计就可以和襄阳、江陵媲美了!”
“还真被哥说中了!”徐婉莞尔一笑,对徐庶道:“现在看来,那小子还真不是寻常人呢!”
徐庶一笑,拍了拍她的肩膀。
“走,上岸吧!”
本书纵横中文网首发,欢迎读者登录。zongheng查看更多优秀作品。
第三十章 徐庶
“当真?!”
孙翊正准备休息,听到徐舟的禀报,一下从床榻上跳了起来。
徐舟点了点头:“我已经安排他们在客厅等候。”
“哎呀!怎么这么晚才来通报啊?”
孙翊一面急匆匆的穿衣服,一面埋怨道。
徐舟摇头一笑:“他们刚刚才到呢,本来是想先在我那里待上一晚,明日再与主公见面。但末将知道,主公若是得知此消息,一定等不得明日,所以就立刻安排他们在客厅等候了。”
“知我者,徐大哥也!”
片刻之间,孙翊已经穿好了衣服、套上鞋子,在徐舟肩膀上轻轻一拍,就飞一般的朝客厅而去。
孙翊的房间和客厅之间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但几乎就在顷刻之间,他已经站在了客厅的门口,气喘吁吁地望着里面那两个身影,脸上几乎笑开了花。
“元直先生!婉儿姐!”
徐庶闻声转过头来,看见孙翊这个样子,微微愣了一下,随即开怀大笑起来。
“哈哈哈哈!孙扬州,数年不见,别来无恙啊?”
“先生就别取笑我了,还是叫我叔弼吧!当年若不是多亏了先生和婉儿姐,我又怎么会有今天,如何敢在两位面前托大?”
“算你小子有点良心!”徐婉笑着走上前来,上下打量了他一番,忽然讶异道:“咦?你都和我一样高啦?”
当年在宜城的时候,孙翊比她还矮上半个头,但现在看起来,却已经没有明显的差异了。
时隔数年,徐婉越发清丽动人,孙翊和她四目相交,不由得耳根一红,有些不好意思的笑道:“我都十五了,若是还和以前一样高,那将来岂不连媳妇儿都讨不到了?”
徐婉也忍不住笑了,眼珠转了两转,打趣道:“个子是长高了,可是不知道你的武艺有没有进步啊?我们好像很久没有切磋了,什么时候再找机会练练呗?”
孙翊心头汗流如瀑,当年在宜城的时候,他和徐婉比试,每一次都被打得找不着北。这几年虽然也每日练习枪法,但充其量也就是没有生疏,若说精进了多少,恐怕够呛,要真和徐婉比试起来,恐怕还是得输得一败涂地。
“婉儿姐的剑术,几年前我就甘拜下风了,现在自然也不是对手。”孙翊笑着摇了摇头,又对徐庶道:“当年在宜城,临别之时,翊曾经问过先生,若他日能坐拥千里之地,能否请先生共酌一杯、指点江山?先生可还记得?”
徐庶洒然一笑:“自然记得,不过,指点江山倒是其次,主要得看你有没有好酒了!”
“哈哈哈哈!”
孙翊闻言大笑,朗声吩咐道:“来人!立刻在后花园备上酒席,我要为贵客接风!”
。。。。。。。。。。。。。。。。。。。。。。。。
天空中,挂着一轮圆圆的明月,皎洁的月光如轻纱一般洒落,如梦如幻。
不过是须臾的工夫,后花园的凉亭里便布好了酒席。
孙翊招呼徐庶和徐婉落座,又对徐舟招了招手:“徐大哥,这里没有外人,你也入座吧。”
徐舟一向了解孙翊的脾气,知道此时客气反而会让他不快,便也不再拘束,大大方方的在席间坐了下来。
凉亭里很快热闹起来,觥筹交错声中,众人闲叙着宜城一别之后的种种际遇,不知不觉已是酒过三巡。
“先生,当年翊身在宜城之时,先生曾言,孙氏唯一的出路只在东方,如今回想起来,一切果如先生所料,翊甚是佩服!”孙翊面色微红,带着三分醉意笑道:“如今翊肩负振兴孙氏的重任,可谓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不敢有丝毫懈怠。以先生之见,孙氏今后的路又在何方呢?”
徐庶仰头将手中的酒一饮而尽,欣然道:“徐庶虽不才,眼观天下大势,对此倒也略有浅见!”
孙翊郑重其事的拱了拱手:“愿闻其详!”
徐庶凝声道:“孙氏基业,起于庐江,若欲与天下争衡,必先克定江东。今已有四郡之地,当务之急,乃是迅速平定豫章、会稽,如此一来,孙氏坐拥江东六郡,或西进荆襄,或北上徐、豫,皆可从容不迫,无后顾之忧。不过,在这之前,还有一事,叔弼需及早料理,否则将来孙氏必多一大患!”
“嗯?”
孙翊眉峰一锁,沉声道:“不知先生所指的是?”
“山越!”
徐庶用手指在石案上点了点,斩钉截铁的说道:“丹阳、会稽二郡,山越各部男女不下百万之众,民风剽悍、果敢刚劲,又倚仗山深林密,不习教化。一遇灾年,山越各部便群起为祸州郡,若是不及早将其收服,将来孙氏必受其掣肘,无法安心对外用兵,所以在平定江东六郡之后,当务之急便是收服山越,若举措得当,可添数万精兵,反之,则有可能使孙氏陷入泥潭,空有浑身气力,却无计可施。”
孙翊闻言,不禁暗暗叹服:确实,在历史上,孙氏就是因为没有能够有效地解决山越的问题,以至于在三十多年中,都不得不花大量的人力物力对山越进行围剿,严重干扰了孙氏争霸天下的进程,直到诸葛恪出任丹阳太守,才算勉强解决了这个问题。
孙翊连连点头:“那先生以为,要收服山越,应该怎么做呢?”
徐庶洒然一笑,朗声道:“山越百万之众,恃其地远山险,不服久矣。若以强兵进剿,虽今日破之,明日复叛。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孙氏若欲收服山越,服其心足矣!”
孙翊闻言,不胜欣喜,亲自为徐庶把盏,又举起手中酒杯劝道:“先生之见,深得我心!可满饮此杯!”
徐庶也不客气,端起酒杯便一饮而尽。
孙翊又道:“以先生之见,孙氏平定江东之后,下一步是西进荆州呢?还是北上徐、豫?”
徐庶道:“徐、豫之地,千里坦途,陆路四通八达,利于骑兵驰骋,而江东缺乏马匹,在这一带很难与北方骑兵抗衡,即使拿下了徐、豫二州,要想固守下去,没有十万大军恐怕难以久持。而荆襄之地,水网纵横,孙氏水军已初具规模,刘表乃守成之主,胸无远志,孙氏若溯江而上,占据荆州,便能全据长江,退可固保一方,进可争衡天下!”
孙翊笑道:“先生之见,与周公瑾不谋而合,他也认为孙氏在稳固江东之后,应该西取荆襄、远规巴蜀,如此退可二分天下,进可一统九州!”
徐庶道:“不过,要说孙氏出兵北上,也不是不可以,如果掌握好了时机,也会有很大的好处。”
“哦?”孙翊眼前一亮,拱手道:“请先生明示!”
徐庶道:“方今北方之地,已成双雄相争之势,袁、曹之间很快必有一场大战!袁绍坐拥四州之地,声势浩大,曹操若欲与之抗衡,必倾力一搏,如此一来,必然导致许昌空虚!孙氏若是趁袁、曹相持不下之际,以轻兵千里奔进,掩袭许昌,便可奉天子以令不臣,在逐鹿天下之时占据主动!不过,以我看来,曹操乃是当世枭雄,击破袁绍只是时间问题,偷袭许昌这步棋风险较大,还需谨慎。”
孙翊知道,历史上孙策就曾经打算在官渡之战的时候偷袭许昌,因为遇刺身亡,这个计划才被迫搁浅。如今被徐庶这么一提,孙翊忽然觉得,若是真有恰当的时机,倒是可以冒险尝试一下,一旦成功的话,就可能影响到整个官渡战局,从而使曹操一蹶不振!这样即使是袁绍赢得了胜利,对孙翊来说也算是大好事一件了,毕竟比起曹操来,如果将来的对手是袁绍的话,孙氏的压力也会小很多。
“今日听闻先生一席话,孙翊如拨云雾而见青天,眼前不觉豁然开朗!”
孙翊一面说着,一面再次为徐庶斟酒,郑重其事的道:“先生乃命世之才,翊虽名微德薄,却也仰慕贤能,若蒙不弃,翊愿请先生为扬州别驾,助我孙氏共成大业!”
徐婉闻言,笑着瞟了一眼孙翊,对徐庶道:“哥,你可不要答应他!那样的话,将来可就要叫这小子主公了!”
孙翊一愣,忙看了看徐庶,却见他拍了拍自己的脑袋,对徐婉笑道:“你这丫头,又不早说?如今喝了人家的酒,若是不答应,可就说不过去了!”
本书纵横中文网首发,欢迎读者登录。zongheng查看更多优秀作品。
第三十一章 意气
孙翊心中一喜:“这么说,先生是答应了?”
徐庶淡淡一笑,长身而起,整了整衣襟,朝孙翊躬身施了一礼:“庶,愿随主公驱驰,效犬马之劳!”
“先生快快免礼!我得先生,如鱼得水,大事济矣!”
孙翊再也难掩心中的激动,忙不迭的起身扶住了徐庶。
徐舟见状,也朝孙翊拱手笑道:“恭喜主公,有元直兄长相助,孙氏无忧矣!”
徐婉一笑,扯了扯孙翊的袖子:“我和我哥可是一起来的,你让他当了别驾,那我呢?”
“呃……”
孙翊没料到她会突然问这个,一时有点语塞。
徐庶苦笑着摇了摇头:“主公休要听她的玩笑话,从古至今,哪有女子为官的道理?”
“女子怎么了?”徐婉柳眉一横,不满的看了他一眼,“只要有真才实学,女子为官又有何不可?”
“婉儿姐说得有道理。”孙翊呵呵一笑,对徐庶道:“在我看来,用人之道,确实应该是唯才是举,不仅不应该分士家、寒门,也不应该拘泥于男女之别,如此方能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说得好!”徐婉闻言,得意的瞟了一眼徐庶,又拍拍孙翊的肩膀道:“那你给我个将军当当,如何?”
徐庶和徐舟闻言,对视了一眼,都有些哭笑不得。
孙翊沉吟了片刻,方才微笑道:“婉儿姐武艺出众,可谓巾帼不让须眉,但女子为将,古来未有,要开这个先例,牵涉的东西很多,恐怕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倘若有朝一日,时机成熟了,婉儿姐想要扬旗挂帅,也不是不可以。”
“真的?!”徐婉双眼顿时一片雪亮,一把紧紧拽住了孙翊的胳膊,“你现在可是一方诸侯了,可不能言而无信哦!”
说着,她举起右手,朝孙翊扬了扬眉:“击掌为誓!”
孙翊洒然一笑,也伸出手来。
“啪!”
两只手掌在空中响亮的对击!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
次日,孙翊本来打算在刺史府设宴大会群臣,隆重的为他们介绍徐庶这位新任的扬州别驾,但徐庶却认为自己身无寸功而忝居高位,不宜过分高调,婉言拒绝了孙翊的好意。孙翊见他说的也有道理,便也不再勉强,只是先将他介绍给了周瑜、张昭、鲁肃等重臣。
一开始,众人还都认为孙翊此举过于草率,但在见过徐庶之后,却都对其才学钦佩不已。尤其是周瑜,与徐庶可谓一见如故:二人不仅仅在对天下大势的走向上有着不谋而合的看法,在剑术也都有不凡的造诣,经常在一起切磋交流,不数日,便已成了彼此惺惺相惜的好友。
七月初,捷报传来,韩当率部大破豫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