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谋唐曲-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敌忾惺惺相惜的感觉,纷纷为仪王殿下大唱赞歌。
从天纵奇才到饱学鸿儒,儒生们给仪王带的高帽越来越离谱,李璲倒是不当回事,只是传到有心人那里却不一样,比如说就更加深了太子的愤怒。###第14章 巧问对道尊解忧(上)
李璲的人还没有回到仪王府,漫天飞舞的消息就已经传遍了长安城,自然也包括仪王府中的上清派众人。等到李璲车驾驶进府门的时候,下得车来就听到几十个声音异口同声发出恭敬的话语:“恭迎仪王殿下!殿下大德,我等代天下道门感激不尽!”
正是李含光带着茅山教部众列队迎接。李璲骤然发现,众人竟然统一披挂着道门最隆重的大礼服八卦仙衣,恐怕元始天尊的寿诞才能如此装扮吧?李璲不敢受此大礼,连忙闪在一旁,惶恐的急道:“李道长切莫如此折煞本王!快快请起吧!”
“贫道惭愧啊!唉……”李含光顿足捶胸,明显是动了真情,抬头时已经是声泪俱下,几步抢上来抓住李璲的衣袖,分明就是找到了寻觅一生的知音,近乎嘶吼道:“贫道忝为道门弟子,既不能将道门发扬光大又没勇气向佛门当面责难,白白活了四十载还以世外高人自居!远不如今日殿下一番戏耍大大的灭了佛门的威风,痛快啊痛快……”
看着李含光越说越激动,李璲心道他要是能唱,此时定然要有一句“啊多么痛的领悟!你就是我的全部”响彻云霄了。
司马承祯出现在大门口,看到李含光率领众人堵在这里,立刻就明白了,大吼一声:“胡闹!你们想害死殿下吗?”说着袍袖猛然朝身后一卷发出隔山打牛之力,王府大门“轰隆隆”……“哐”就关闭的死死的。
众道士面面相觑,不知祖师什么意思,呆立当场。司马承祯哀叹一声,这才紧走几步到李遂身边,一拜到地!起身后苍老的面颊上愁云密布,叹道:“殿下好意贫道心领了!但……”转身怒斥李含光等人道:“殿下不过十四岁的孩子,只是一个人口出不逊的话惹什么是非都可以一笑而过,佛门之人要是计较起来便是心胸狭隘!但若是你们掺合进去,那成了什么?你们想过没有!人家会说殿下和道门交易,掀起佛道之争图谋权势,你们就把殿下推到了风口浪尖啊!”
司马承祯的声色俱厉,顿时惊醒了李含光等人,一席话后已经是冷汗直冒,连声向李璲请罪。同时也让李璲大感意外,原来以为老道士整天就是算计着自己的知识,没想到却是有这样维护自己的真意!
搀起司马承祯,李璲摆摆手道:“我做都已经做了,还怕什么,司马仙师,李道长,咱们后院去谈。”说着当先而行,司马承祯喝退众弟子,只带了李含光跟随下来。
回到后园,漫步在桃林之灼灼,呼吸玉兰之芬芳,借着夏日之微风登临沁芳之亭台,在山泉汩汩的喧闹中三人坐定,早有晴雯听得王爷回府,急急的敬上茶汤来,李璲早就告诉过她们自己没那么重口味,越清淡越好,所以如今仪王府的茶汤顶多加点盐和糖。说实话,李璲真是不明白古人放着简单的方法不用,分得多那么多道工序干嘛?磨成粉……放在后世这叫做满天星!不是穷到一定程度是没人喝这个的。
李含光已经尴尬的换下了八卦仙衣,两杯茶汤下肚也才压下去激动的神色。李璲更是平淡的说道:“几句尖酸刻薄的话削一削和尚的面皮,并不能根本解决问题,对佛门的势力丝毫无损嘛!”再看司马承祯的眉头依旧紧锁,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李璲挑起话头问:“司马道长有什么心事不妨直说出来,人多好商量。”
“唉,此事殿下也管不了的啊!”司马承祯手上多了把羽毛扇,起身在山亭中眼望府外的长安城,如同自言自语:“在慈恩寺门口碰上陛下了,陛下问起慈恩寺东院墙紧挨紫霄观西院墙的事儿,说中间仅余三尺宽百姓来往不便,话里话外是希望紫霄观主动把院墙后撤些呢!”
“欺人太甚!”李含光拍案而起,刚刚压下的激动又变成了火气往上顶,怒吼道:“师尊,那您答应了?这可不是三尺宽、一亩地的事儿,是佛进道退的事儿!今天紫霄观的一小步就是整个天下道门的一大步!”
李璲睁大眼睛看着李含光,这句话怎么那么耳熟?美国宇航员的台词竟然被这家伙提前一千多年占据了……只听司马承祯摇头苦笑道:“为师当时也只能装聋作哑,唉,谁让人家刚刚表彰了功绩呢,毕竟死者为大嘛!只能拖一天是一天了。”
“哈哈哈!好机会啊,道长怎么不把握?”李璲突然放声大笑起来,弄得两人一头雾水,李含光羞愤的说:“殿下这是取笑我师徒不成?这算哪门子机会?”
“且慢!听殿下分说!”司马承祯老成持重,立刻抬手打断了李含光,眼中放射着精光期待的看着李璲,看他能说出什么惊世骇俗的主意来。
越是人家在期待着,李璲反倒拿捏起来,又品了一口咸茶,在两人已经开始有些杀人的眼光中才娓娓道来:“拖延是拖不过去的,早晚的事儿,还不如紫霄观主动拆掉院墙向后挪呢!给了陛下面子必然让陛下心里念道长的好儿。”
“嗨!等半天合着殿下就是这个主意!给了陛下面子,道门的面子找谁要去?”司马承祯老脸耷拉下来,原本以为李璲有什么转败为胜的好主意,原来只是替他自己父皇说话。难道真的高看这孩子了?
“但向后挪和向后挪不同!挪也有不同的挪法……”李璲也不生气,话锋一转继续说道:“与其挪三尺让百姓揣着怨气不领情,干脆挪三丈!把紫霄观的西跨院都彻底拆了,西侧殿直接开个大门好了!”
“你说什么?”李含光腾的站起来,连殿下二字都忘了称呼,道袍鼓荡是真气澎湃的结果。
李含光这个气啊!皇上就要三尺,你慷道门之慨给百姓三丈?窜起来就要拂袖离去,却被司马承祯生生按住。司马承祯看到李璲在李含光恼怒的这么明显时还稳坐品茶,心知李璲必定还有后话,这才按住李含光听下去,内心有种莫名的信任!对于这个十几岁的孩子,有种莫名的信任!司马承祯沉声道:“殿下的挪法不会是这么简单吧?仅仅表现道门谦逊可算不得反败为胜!”
果然,见李含光重新坐定,李璲“当啷”把茶杯重重的砸在石桌上,道:“不能委委屈屈的挪!要大张旗鼓的挪!东城搭个点将台招集一百木匠、西城各坊贴告示遴选二百瓦匠、南门敲锣打鼓的运来一千根梁柱、北苑的砖窑一家不落全都征调,让长安百姓和商贾都来,……把退后的三丈夹道修成集市,专卖些道门仙灵之物……什么三清圣像啦、辟邪宝鉴啦、道德经文啦、护身符箓香囊等等,当然也少不了提供肉包的茶摊、售卖蜜饯果子的酒铺,总之越热闹越好,每天人声鼎沸能压过墙那边的诵经声就好!”
李璲说一句,司马承祯的眼皮就跳一下,李璲再说一句,李含光就又向后躲一步。眼前这孩子是什么妖精转世?等李璲说完了,司马承祯很有面瘫的发作表现,李含光已经半只脚踩到了亭子外悬空处,差点儿一头折下去!
“这也太狠了吧?”连旁边侍立的小丫头晴雯都捂着惊恐的小嘴,以为自家王爷是个恶魔投胎。李璲稳坐石墩,依旧不依不饶的说:“市集正中再立起一面碑,纪念这个故事,上面就写四句诗!嗯……面上慈悲心念墙,飞仙不屑世俗房,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就这样,不出三个月那群和尚就得搬家!”
李含光终于禁受不住刺激,一头栽下假山。###第15章 巧问对道尊解忧(下)
面上慈悲心念墙,飞仙不屑世俗房,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首诗抄的大气磅礴,李璲信口拈来,惊掉一地下巴。
就在这个凉亭中,几句话注定了一群不相干的和尚的悲剧,此后不用等三个月,仅仅一个月,长安城的酒肆坊间就到处传唱那四句诗,“你还没去紫霄观瞻仰石碑上的书法啊”成了见面的问候语,喝酒聊天时言必谈紫霄观集市,谁要是没去逛过都不好意思坐在席上。
那紫霄观覌主也不是易与之辈,自从听了司马承祯的这个主意后,笑得差点儿心肌梗塞,成了精的老道士没一个是省油的灯,紫霄观主更是创造性的给这个集市添加了不少内容:昨儿个道德天尊寿诞赐平安符,搭高台往下撒谁抢到算谁的,一不留神都扔进了慈恩寺;今儿个太乙真人得道日纪念,摆花灯猜谜语放爆竹,专拣慈恩寺颂早课的时候劈哩啪啦的响;明儿个西王母路过此地显灵奏三天仙乐,后儿个文曲星君下凡众士子争抢敲磬……
反正道家的神仙多,远不止三百六十五个,光是挨个儿过寿诞就没完!何况还有个别仙童摆满月酒的。到了夜里也不安生,画符捉鬼是家常便饭,不但弄得那个邻居身心俱疲,自己反倒日进斗金。
这一日,李璲正在荷花塘中与司马承祯下棋,门房禀报慈恩寺主持慧光大师来访,李璲举着名帖对司马承祯道:“和尚们好修养啊,忍到今天才来,道长怎么看?要不要本王赶尽杀绝呢?”
司马承祯苦笑道:“够了,够了,这一个月已然解恨了,还是别太绝了,退一步放一马免得秃头们跳墙吧!”
“道长骂他们是狗呀?哈哈!”李璲故作惊讶的大喊大叫,逗得司马承祯老慰开怀,李璲这才请司马承祯等候,自己去大殿见客,嘴里还不忘嘀咕道:“本王的九十九贯钱可不是好拿的!”
已经被晾了多时的慧光坐在大殿上冷冷清清的端着茶,连个伺候的下人都没有,也亏他还能保持镇定。此刻李璲大步走进来,人未至声先闻:“慧光大师大驾光临,本王整日忙于敛财有失远迎恕罪恕罪!不知大师今日到此是化缘呢还是随喜呀?”
一上来就是个下马威,直接把慧光拽进生意场、名利圈,张嘴就谈钱,省得他装高尚满嘴禅语的打哑谜、论机锋,那就太累了,到时讨不到便宜还容易败阵。
慧光立刻明白李璲的用意,并非为了斗嘴而恰恰是为了不斗嘴,所以也不生气,双手合十道:“殿下快人快语乃属赤子之心,就冲这份坦荡就甚难得!贫僧也就不矫情了,只问殿下要如何才肯放过慈恩寺?”
“大师这话就奇怪了!紫霄观的亲民普教之举本王也有耳闻,大兴土木的花销也确实有部分是本王供奉的,也许吵闹了大师的清静,但毕竟是为百姓赐福纳祥的好事,还是多多益善才对,大师说什么放过不放过的话?”李璲云淡风轻推个一干二净,又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挤兑,只看修成精的老和尚怎么应对。
“殿下时才还坦诚心事,此刻怎么又转起圈子来了?那四句诗……呵呵,紫霄观覌主与老衲相识六十年,他是断然没那个气魄的。”慧光长长的白眉抖动,眯着眼微笑道:“贫僧心静一切皆静,喧闹能让百姓们快乐,贫僧也跟着快乐断断不会介意的。今番拜见殿下只为了那石碑!”
没想到这老和尚还真是好涵养,在他耳边弄个市集他都不介意,怎么偏偏对一个石碑四句诗那么耿耿于怀?说起来也还是个斗嘴罢了嘛!李璲略一沉思,也就了然,古代人把名声看得比命重,那石碑立在那里万古不朽的确实等于每天打脸。于是说道:“原来如此啊,呵呵……有人年轻莽撞,做事不动脑子,想必大师有德高僧是不会计较的啦!不过……哎呀大师,那石碑高一丈六尺,乃是上好的整块白玉石打造,不说废了多少工和力,光是这材料就价值不菲,大师要紫霄观废弃它,未免令人不舍。”
李璲貌似还是在谈钱,但慧光要是信了他那就可以去见佛祖了!慧光若是开口买走石碑,李璲定然漫天要价不肯卖。想了想,还得追根溯源从根儿上说这个事儿……慧光避开这个问题,红光满面中露出狡黠,道:“为百姓祈福行度化善举正是佛祖教化的大慈悲、大功德,敝寺也不愿落于人后,今番愿追随紫霄观的创举,拆东院墙退五丈!敞开东侧院形成一片广场,给百姓开庙会之繁华,殿下以为如何?”
“哎呀呀,大师真是慈悲心肠、舍生取义、光大佛门指日可待啊!本王替百姓谢大师了!”李璲跑下座位拉着老和尚的手不停的摇晃,激动的神情要多假有多假,突然停住激动若有所思,李璲主动的用疑惑的语气商量道:“有了这个广场日日办庙会确实好,不过……广场中间立块石头占地儿是不是有些碍事了?”
终于达成妥协!慧光含笑点头,李璲接着说下去:“但也别糟踏了那么好的白玉石,这样吧,为了庆祝佛道携手发扬光大的友谊,咱们把石碑重新题写诗文,挪到广场正中摆放可好?”
“甚好,甚好!”慧光告辞离去。
李璲回到后园,把双方妥协的结果告诉司马承祯,佛门多退了两丈算是道门争了面子,紫霄观抹掉那四句诗后过几年自然也就不会再有人想起。听到这个结果也是无可奈何,毕竟争了这么多年上风下风的,终归不可能彻底一方消灭另一方,司马承祯苦笑道:“赢一场也很难得了!”
“道长把时间都用在琢磨振兴道门压制佛门的办法上,可曾思考过为什么佛盛道衰其中的缘由?”李璲很认真的问,司马承祯一个愣神之后立刻知道李璲又要有惊人之语了,正如李璲所说的两个概念,整个道门众人都在穷尽对抗的办法,甚少有人思考内在的缘由。连忙放下茶杯,整了整衣衫拱手道:“还请殿下明言!”
“佛道的修行有三个区别,一是修什么、二是谁来修、三是怎么修!”李璲铿锵有力的话语如同重锤砸在司马承祯的心头,不由得他默默念叨重复着李璲这三句话,眼中逐渐明亮起来。
李璲不管他的思考时间,自顾继续说道:“佛门的经文不保密,僧侣整天抄写不停就为了更多人能够看到,甚至告诉百姓每日诵经千遍就能成佛,而道门呢?不但信奉的经义各派不同,还互相攻讦窝里斗,各派敝帚自珍藏得死死的不许别人看,百姓连经文都看不到还怎么信奉?此其一。
其二:佛门讲众生平等,又说回头是岸立地成佛,只要信佛就有福报,不信就下地狱受苦,百姓自然竞相踊跃,受众的基础广泛了自然势力大涨压制不住。而道门呢?要仙缘、要灵根、人家想修还看不上人家的资质,真的去修炼了又不一定修的成,是不是?
还有第三点:就是银钱!念佛很便宜,动动嘴皮子的事儿罢了,修起来多容易啊,而修道就太贵了!又要灵药又得炼丹,听说更有甚者炼丹炉不肯烧木炭而改用石蜡,这谁还修得起?自然望而却步改换门庭了!”
一席话让司马承祯茅塞顿开,只恨刚才为什么不拿纸笔记录下来!###第16章 演武场训练有方
“殿下既然想到这些根本问题,定然也对解决方法胸有成竹,就别让老道着急了,快快与贫道分说分说吧!”司马承祯早已经对这个小自己五十岁的人彻底服了,现在连脑子都不愿意动了,直接要答案。
李璲也不客气,从晴雯手里抢过茶壶直接对嘴喝,润润干涩的喉咙才道:“办法也很简单,人家的好方法就拿来学呗,先把各派供奉的神仙统一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尊卑有序,品级井然!佛门不就是那么干的吗,三世佛下面八菩萨,背后五揭谛外面四金刚,坐下十八阿罗汉管着三万六千阿那含……这不就是朝廷的三省六部九卿制嘛?十六卫大将军率领着天下兵马。”
“哈哈,殿下这个比喻太恰当了!一针见血啊。”司马承祯又捻断了好几根白须,也不知有多少胡子够他整天这样不爱惜的。举茶代酒和李璲碰了一杯,接着问:“然后又当如何?”
李璲颇有指点江山的味道,凌空攥拳道:“刊印道门经典颁行天下,务必让百姓人手一册,即便懒得看不能每日诵读,也要摆在堂上给我供起来!”
“这恐怕太难了!大唐人口何止千万,去哪儿找那么多弟子抄写经文?”司马承祯冷静下来说:“何况读书识字的是少数人,而读书人中大多又是纯粹的儒士,唉!”说到这里不免有些情绪低落。
“着啊!为何《论语》就能人手一册而《道德经》不行?”李璲却不介意,大笑道:“这一点道门原本就比佛门有优势!佛经晦涩难懂常人根本无法背诵,而道经却朗朗上口又语义简明……道长若是信得过本王,给我五年时间,在大唐各州府县建立道学院免费招收幼儿教习文字、普及经义、传授道法!以道德经开蒙而不教论语。从娃娃抓起,十年后的天下才俊都是道家门徒,他人岂能再有立锥之地!”
司马承祯被李璲宏大的构思震惊的说不出话来了,此乃釜底抽薪之计,妙极!可……“此计虽妙,然所需耗费庞大不可计数啊!计将安出?”司马承祯知道接下来就是一切计划的核心和最后一个障碍了。
“道长可记得蒸馏酒和麻黄碱?”李璲思维的跳跃让老道着实有些跟不上了,只能痴痴的点头,李璲重新坐下说道:“这些敛财之道还不是脱胎于炼丹术吗?道门之中人才济济,尤其在机巧、术数、医理、百工等方面颇多建树,随便拿出一样都可能富甲天下,只不过以前大家只想着追求长生,没往别处想罢了。”
司马承祯深深一躬,眼含热泪道:“贫道有生之年定要奋残躯供殿下驱使,游说天下道门团结一心做殿下臂助,定能看到殿下大展宏图!”
此时柳堤上蝉鸣蝶舞,清风送来阵阵花香舒爽着两个忘年交的胸怀,一旁的小丫头晴雯都坚定的和宦官茗烟对视一眼,眼底写满了要陪仪王殿下这条路一飞冲天的激动。只有那此起彼伏的野鸭悠闲自得,眼里没有主人,只有凉棚般的荷叶才是重要的。
最近的事情一件接着一件,总算逐渐走上了正轨,平淡的生活才是李璲内心追求的,终于可以清早起来不去关心钱库要不要扩建,而是只着了青衫到演武场活动筋骨。
老远就听到整齐的“呼”……“哒”……“嘭”的声音,李璲极为好奇,难道下人们在练集体舞不成?紧赶几步跨入校场,扑面而来的不是烟尘,而是浓浓的杀气!
这让李璲惊喜不已!那密密麻麻的队列正是李白正在训练的黄蜂卫!一千护军壮汉早已晒成了昆仑奴般的颜色,此刻朝阳映照下满脸闪烁着晶莹,正是汩汩涓流般的汗水。二十多斤重的轻甲在夏日里披挂,已经是王府洗马李大人法外施恩了,此时不过是要求每个人出剑姿势要标准,角度分毫不差而已。
李璲站在一旁观察了很久,默默点头,最起码黄蜂卫已经基本成型,这一千人的基本素质绝对没问题,力量、速度原本就是十六卫军中挑出来,如果非得说欠缺什么,也许……仅仅是欠缺血的考验。
足足半个时辰后李白才安排了分组对练,空闲下来走到李璲身旁,飘逸的挽个剑花后行礼:“参见殿下。”
“太白兄不用多礼,这些日子本王光顾着敛财了,忽视了太白兄默默的付出为本王练出了这样一支武艺高绝的精兵,本王有愧!待会儿挑选新酿的七仙露咱们好好痛饮一番!”李璲精神百倍,句句发自真诚。
是人就需要得到别人的肯定和鼓励,尤其像李白这样一腔抱负的人。此刻李白连忙谦逊道:“殿下说笑了,殿下乃仙家子弟,文韬武略无所不精,涉猎之广李白钦佩不已!只有做些力气活儿以报殿下!”
“太白兄说得越发疏远了!再不许以尊卑之礼相处。”李璲假装生气道。弄得李白不好意思起来,总算这两年在长安也算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了,马上展颜一笑舒畅的道:“那在下就放肆了!哈哈,李白时才见殿下观察良久似有所思,还望殿下直言教我。”
看李白发自真诚,李璲也不矫情,将心中的期望吐露出来:“教先生不敢当,只是璲有个想法,将黄蜂卫按今后的职能分开训练罢了……”借着李白询问的目光,李璲继续道:“比如说,有些人适合正面冲杀,就重点练习弓马骑射和枪槊之法,有些人意志坚定守口如瓶将来能做些暗夜中的任务,那就多练些机弩暗器和轻功剑术为宜,剩余者充作仪仗护卫即可,太白兄以为如何?”
“因材施教!哈哈,殿下果然一语中的!李白正有此意,”李白真正最高兴的事儿,其实就是能和得受仙机的仪王想到一起说明自己也不差嘛,拱手道:“殿下定有选拔之法,不妨一并传授!”
“如何具体训练璲还真的说不上,不过这选人之法嘛,倒有个意见给太白兄参考!”李璲边笑着边扇着蒲扇,在李白耳边交代了一番。李白大笑起来道“果然是最根本的能力!”
李璲站上高台,底下一千黄蜂卫立刻肃立行礼,铿锵的金属甲叶摩擦声极为刺耳,李璲云淡风轻的如同聊家常:“勇士们,今后本王的安慰都系在你们的身上了呀,”听到下面齐齐的嘶喊“愿为殿下赴死”的波涛,李璲摆摆手。
继续说道:“赴死先不忙,赴死之前本王先定下一个赴死的制度:从今后黄蜂卫每月每人领一贯钱的薪俸,待会儿本王还要从你们中间挑选十分之一最勇猛的人另外组成一队,每月的薪俸是三贯钱,都由本王出!若是将来立功了有奖赏,战死了有抚恤,其家人都可以到本王的产业里做工赚钱!”
底下立刻炸了窝,要知道唐朝的十六卫属于府兵制,是百姓必须承担的劳役,这和边关已经施行的募兵制是不同的,何况即便募兵制也给不了每月一贯钱!刨了各级官吏将领克扣的,到手里能有两三百文顶到头了,战死了一小笔抚恤金就算两清,断没有安排家属的生计那种事儿。
李璲表现的仁慈让场上的人热泪盈眶,有的人在后悔这些天训练不够努力,有的人已经摩拳擦掌为待会儿的选拔而期待!
只听李白走上前来大喝:“神射手出列!”###第17章 甜满城有凤来仪
一个个卫士被要求挺胸抬头站在箭靶前面,百步外一名神射手弯弓搭箭端起瞄准的架势……可就是不把箭射出……时间在此刻流淌的极为缓慢,也许只是十几秒,但所有人的感触中却像是几个时辰!箭靶下站立的卫士终于挺不住巨大的心理压力,哐啷啷晕倒在地,头盔都崩飞了。
“下一个!”李白大喊,根本连看都没看一眼那个晕倒的,自己亲自训练他们这么久竟然在面对危险时如此丢人!剑术再高臂力再强,见到敌人就跑那有什么用?殿下关注的十一个人的心性,果然不凡!
下一个卫士昂首阔步的走到箭靶下,还以为都是和刚才一样就是比划着吓唬呢,那还有什么担心的?万没想到刚刚站定了,“嗖”得一声!尺多长的雕翎震颤着尾羽划出一道流光就向他的面门疾驰而来。“啊……”这个卫士一声惨叫趴在地上,周围众人还以为他中箭了,却见箭靶上“嗡嗡”作响,雕翎箭问问的正中红心!
“淘汰!下一个!”李白再次发出命令。第三个上场的人看上身虎背熊腰,看下身抖似筛糠,不用试箭就可以淘汰了……就这样一个接一个的考验折腾了一上午,这才选出两百余人,再次考校武艺,最终收录了一百人进入特训队,其中一个佼佼者名吴广的进入了李璲的视线,身材并不高大的吴广竟然力量惊人,拳脚功夫更是受过高人指点,李璲当即任命他统领这一百人作为自己的贴身侍卫。
忙活一上午都过了午饭的时辰,李璲才邀请了李白一起到后园饮酒,两人落座李白免不了又感慨选人先量心的方法,李璲捧腹大笑道:“太白兄这次可是孤陋寡闻了!当罚一大斛!”
“喔?愿闻其详!”李白对罚酒毫不介意,但知识是宝贵的。李璲收起笑道:“贞观四年璐国公侯君集为太宗皇帝训练铁军,就是用的这个方法,后来这支铁军直捣阴山生擒颉利可汗,世人都以为是卫国公李靖的天才指挥,却不提有侯君集练兵在前了。”
“原来如此,李白认罚,当满饮此斛!”李白刚刚端起大碗,却有茗烟风摆荷叶的碎步跑来,“殿下……殿下……”挥着手喊叫。
李璲眉头皱起斥道:“茗烟,你是仪王府总管,天大的事儿也不可以这样慌慌张张的!成个什么样子?”
“是,奴婢以后改还不行嘛……”茗烟嬉皮笑脸的回话,整天贴在李璲身边早就没上没下了,此时即便当着太白先生又哪有请罪的样子?不用招呼就端起杯酒水润喉,这才回禀:“殿下,刚刚庆王殿下差人来请,说义宁坊还没有登仙台分号,所以庆王刚刚在那儿开了家酒肆名为凤还楼,没想到头一天就有砸场子的!这不,派人来向殿下求计啦!”
“砸场子?谁那么大胆砸亲王的买卖?”李璲惊讶的筷子都抖动了,一块儿上好的鹿脯掉在桌上,疑惑道:“这有什么难办的?报京兆尹派衙役捉拿就是了!”
“哎呀呀,我的殿下,您也说了,砸亲王的买卖嘛,那个哪里是京兆尹能管得了的人?”茗烟捂嘴偷笑,花枝乱颤的说:“其实也不是砸店,就是太常少卿、集贤殿大学士贺知章老大人酒后闹事,说什么酒不够香,难以让人下次还想来,所以不配叫做凤还楼!”
“四明狂客果然够狂妄啊!”一旁的李白感慨着,作为酒中同道一副心向往之的神态,还真怕李璲想出什么阴损的办法羞辱贺知章,可另一边是庆王殿下,李白想求情却也难以开口,只能旁敲侧击道:“贺老学士一向一贫如洗,想必老大人又付不起酒钱了,呵呵,七十岁的人酒肆中撒疯也不是头一次。”
李璲当然听得出李白的说情之意,但却想得更深了些,擦擦嘴上的油渍,自问自答般的说道:“贺老大人海量,哪里会真醉呢?太白兄可能不知,贺老大人身兼数职,既是礼部侍郎又是太子侍读,最是崇礼有学识才对吧?”
李白再傻也听出了朝堂上勾心斗角的弯弯绕,贺知章这是倚老卖老、借着狂名替太子找茬儿来的!想必皇太子最近手头紧,越发看不得皇长子日进斗金。李白此刻只能闭嘴,躬身退在一旁,毕竟那是牵扯皇家内部的事儿,以仪王的聪慧定然能够处理妥当。
可惜,李璲稍一琢磨,就吩咐茗烟道:“带上几坛含五六成的烈酒,随本王去会会那个老眼昏花了的狂生!”五六成浓度啊,还几坛几坛的,这是要人的命!
李璲起身就走,李白心中叹口气,听仪王骂出那句“老眼昏花”就知道,那是说贺知章的罪过就是站错了队!可怜贺老学士德高望重,今天落在仪王殿下手里一场难堪是免不了了。
凤还楼是李璲给李琮出的主意,自从扩大生产规模之后,淀粉糖的产量虽不够直接贩糖,但除了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