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满衣花露听宫莺(完+番外)-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进屋,看到魏颐坐在厅里发呆,一手放在腿上,一手放在椅子扶手上。
包着指尖的雪白纱布,有些已经被里面渗出的些微血迹染得透出血红来。

魏颐看容琛进来,就赶紧起身来,眼巴巴看着他,道,“皇上……”欲言又止。
容琛知道他想说什么。
魏颐一定是担心自己要处罚他吧,毕竟,他做了那么大的错事,耍那种奸计,他觉得自己总归是要惩治他一顿的。

容琛只是走过去,拿起魏颐的两只手,仔细地看了一番。
魏颐的手很漂亮。
虽然魏大人一直清正廉洁,无甚家资,但作为朝廷大员,他家里用朝廷的各种供给,也不至于让生活窘迫,魏颐在魏家长大,在物质上,虽不至于锦衣玉食,但也的确没有吃过苦,手也是没有做过重活的,除了有笔茧和琴茧外,其他的地方,都如他的人一样,像是最得上天恩宠的,处处精致美丽。
容琛将他的手捧在手心里,低下头在手背上亲吻了两下,这才看着魏颐说道,“以后切不可再做伤害自己的事了,有事情你就说,不要再伤害自己。”

容琛看魏颐把自己伤成这样,他是以为这是魏颐的苦肉计,不过,即使是魏颐的苦肉计,他也不生气,甚至高兴,因为这是魏颐为了留在他的身边,为了留住他的心,而不惜做出的。他只是很疼惜他的痛而已,而且想到魏颐的手指长好之后,说不定也不会像原来那样好看了,毕竟,伤了指甲盖,指甲很少能够再长回原来的模样。虽然他不介意魏颐手指没有原来的漂亮,但是想到,总归会不舒服。

魏颐点点头,也不顾及这是在厅里,伸手抱住了容琛,脸埋在他的肩窝里,声音有些模糊,“对不起……谢谢!”

容琛有听清楚他的话,他也伸手抱住了他,在他背上轻柔地拍抚,好半天,才说了一句,是发自他心底的最深切的声音,“吾爱,以后再不要做出那种事了,你若是出了事情,朕的心,也会死去。朕再不想经历上次眼看着你要离开的那种痛苦了。”

魏颐眼眶发热,又要流泪。
他在容琛怀里不断点头,道,“对不起,我以后再不会了,我会心疼你的,就像你对我一样。”

容琛捧起魏颐的脸颊,在他的唇上亲了亲,道,“那刚才的话,天地为鉴。”
魏颐点头,眼睛深深地凝视容琛,道,“吾为容琛而生,爱他,敬他,直至死亡,天地为鉴。”
容琛却道,“即使死了,你也是朕的,不许变了。”
魏颐微蹙了眉毛,道,“死后的事情,我可不能控制。”
容琛在他的唇上轻轻地触碰,道,“所以现在就起誓,死后也是朕的。”
魏颐只好服从他,道,“哦,那死后,也是容琛的。”
容琛将他拥住,满是欢喜,道,“我也是。”

魏颐觉得陷入爱情的男人都是傻子,自己也是,容琛也是。
他眼见着容琛把琴拿出来,说要弹一曲《凤求凰》给他听,但其实容琛并不善弹琴,而且也多年没有弹过,上一次弹奏,估计还是他做太子时,礼乐老师教导时候弹的。
于是,他就要魏颐来教他。

初夏的黄昏,整个西天全都是一片绚烂的火红,晚霞艳丽,坐在西窗前,放一古琴,旁边则是曲谱。
容琛坐在那里,弹得断断续续,他拉了魏颐来坐在自己怀里,魏颐手指受了伤,自然不能拨弦,但是可以指导容琛弹。
容琛小时就没学好,现在一把年纪了,哪里弹得好,于是,两人弹着弹着就打闹起来了。
魏颐蹙眉瞪容琛,道,“这里该捻,你在做什么?”
容琛手完全从琴上拿开了,将魏颐抱了起来,还在他耳后颈边又嗅又亲,道,“朕对这个果真不行,还是等你手指好了,弹给朕听吧。”
魏颐被他逗得身子又痒又软,抱怨道,“你真是……,你消遣我呢。”
容琛笑道,“哪里敢消遣朕的子琦,你一瞪眼,朕就怕了你了。”

魏颐被他说得脸红,拿手去拍他的肩膀,没想到却把指尖给碰到了,把手指抠成这幅模样的时候,他还没有觉得多疼,现在被容琛哄着,爱护着,就觉得指尖疼得受不住了。
看来,疼痛也是因怜而生的,越是有人怜惜,就越是疼痛,要是无人关心,谁会在乎那点痛呢。

容琛看魏颐手一缩,眉头轻蹙,就知道他是碰痛手指了,将他的手拿到手心里来,轻轻地在上面吹气,又问魏颐,“很疼么?这样会好些么?”

魏颐靠坐在他的怀里,看容琛捧着他的手轻吹气,不知怎么,就突然鼻子发酸。
他犹能模糊记得,前世的时候,他还没生病那会儿,一次向母亲跑去,却摔倒了,手掌被擦伤,然后大哭,母亲跑过来抱起他,一手捧着他的手轻轻呵气,嘴里念着“不痛,不痛,宝贝不痛……”的咒语,这样的温馨时刻,他记了前后两世,只是,之后就再也没有过了。
此时被容琛这样对待,他又想起了那时候,以至于鼻子发酸,眼眶也泛红了。

容琛看到魏颐居然眼眶湿漉起来,以为他痛得厉害,就要抱他起身,道,“痛得厉害是不是,让太医来给你看看,再上点止疼的药。”

魏颐却用另一只胳膊将容琛的脖子紧紧搂住了,自己的脸埋进他的颈项里,不让他看自己这失态的模样,声音闷闷的,“不是,我不疼,我只是高兴而已。”

听了魏颐这话,容琛愣了一愣才明白过来他的意思。
他将魏颐抱紧,轻柔地抚着他的背脊,道,“以后,朕会一直如此待你的。朕希望你永远高兴。”
“嗯……”魏颐从心底低低地应他。

太子容汶熙被软禁起来,要说最受益的就是白贵妃了。
虽说她是这皇宫里最尊贵的女人,也算是这天朝最尊贵的女人了,不过,她还是一点不能安心。因为她的儿子不是太子,不是皇位继承人。
总有一天,若是皇帝驾崩,太子继位,她只是一个贵妃,最好的结果是跟着自己儿子,住在自己儿子府上,最差的结果,就是去给皇帝守陵。
不过,即使最好的结果里,她的儿子也是要受那时的新皇的钳制,处处不得志。
白贵妃坐镇后宫,面上似乎什么表示也无,但是,她心里怎么想的,容琛知,白家知,恐怕后宫很多女人也都看得出,朝臣也明白。
毕竟,她的儿子现在已经十二岁,皇室有皇子十五岁即可参政的惯例,等不到几年,她的儿子就可以参与朝政,有自己的力量了,她如何能够不着急呢。
白贵妃所出的容汶徽现今十二岁,本该是皇帝的第三子,但是,容琛的第二个儿子,在出生时就夭折了,这个夭折的孩子,也就是导致当年吴皇后被打入冷宫的原因。所以,在容汶徽之前,就只得太子了而已,只要太子被废黜,不用争论,就是容汶徽做太子。
白贵妃是非常有耐心的,她知道皇帝现在身体非常好,说不定还有好几十年皇帝要做,所以,她也不是那么急不可耐地要整垮太子,但是,一点点看着太子被皇帝厌弃,却是一种更好的策略,她甚至将这种策略告诉了自己的父亲,得到赞同。
于是,这次太子只是被软禁,白贵妃也并没有觉得不甘心。

而容琛这里,他对自己的这第三子容汶徽也是很喜欢的,但是却不认为这个孩子有做皇帝的资质。
也许是白贵妃骨子里太强了,以至于让儿子总是习惯于听母亲的话,性子弱,做事还行,脑袋也聪明,但是总是喜欢犹豫,什么都想要母亲拿主意。
这样的孩子,容琛怎么可能考虑让他来做皇帝呢。
所以,白贵妃所犯的错,是把儿子教育得太听她的话了,这反倒犯了容琛的忌讳,觉得这个孩子,以后做个闲散王爷就行了。






113、第三十一章 蜜月 。。。 
 
 
第三十一章

天气渐渐炎热起来,白天的日子也越来越长。
魏颐住在青碧院里,当手指上的伤好些之后,就日日看书写话本,时间倏忽而过,多有山中一月,人间千年之感。

皇帝将他保护得很好,从没有什么人可以进这青碧院来打搅他。
即使后宫朝廷以及民间都传着他的各种闲言碎语,他这当朝第一的男宠之名是定了,但是对于他自己来说,却似乎并无什么影响。
其一他听不到那些声音,其二,他和容琛关系正好,沉浸在美妙爱情里的他,也没有什么心思去关心外界对他的评价。

容琛几乎夜夜在青碧院里留宿,对魏颐专宠至极。
这个,不仅后宫知道,连朝臣也知道,以至于不知怎么,还在京里传遍了,普通老百姓都知道。
甚至还有无聊书生以此写了不少诗词,其中最广为流传的两句便是——牡丹虽开争国色,空占枝头不成实。
这话其实够损的。
即使那子琦公子再漂亮,这样夜夜把皇帝占着,也结不出果子,生不出孩子来。
骂得文雅,又让人憋闷。
所幸魏颐并不知道。

以前皇帝十之八九留在书房里夜宿,对政务极其勤勉,现在,他宠上了那个漂亮的子琦公子,几乎就没再在书房里过夜过。
朝臣们还担忧皇帝又走上先皇帝陛下的老路子,最后被酒色掏空身子,英年早逝。不过,这个似乎不用担心,即使皇帝夜夜留宿青碧院,也没有因此而“从此君王不早朝”,甚至很少推迟早朝,取消之类,更是没有过了。当然,大臣们也没有发现皇帝有酒色过度的迹象,反而每天精神充沛,心情愉悦,身体状况极佳。
于是,皇帝床上那点事,也实在不用这些臣子操心,连太医院都不必操心。

容琛和魏颐这段日子好得蜜里调油,奏折多是搬到青碧院去处理,只为和魏颐多相处一阵。他自己当然也是想能和魏颐夜夜笙歌,但奈何魏颐身子实在不佳,太医都建议他要清养,最好少房/事。这可憋坏皇帝了,夜夜搂着心爱的人睡觉,偏生能看能摸,就是不能吃到嘴里。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情/事,但那是根据太医给魏颐诊出来后然后定下的,一旬至多一、两次。
太医根据魏颐的身体状况定下的这个频率,自然没有任何要为难皇帝的意思,毕竟,他后宫里还有那么多人,子琦公子不行的时候,去找别人就是了,何至于会让他在这事情上不尽兴。
不过,以前那么寡色欲的皇帝,现在总是兴致盎然,但是又不去别的地方。
每次欢/爱,魏颐莫不是被容琛缠得最后筋疲力尽,倒不是纵/情太过,只是以前总是直接进入主题的只知进攻的容琛,现在也知道缠绵了,前/戏就能够让魏颐被折磨得受不住,只想让他千万不要太磨蹭了,但容琛现在却体会到了慢慢吃的好处,性/爱技巧也提高到新的高度,估摸着是找了几本书学习了一番,于是,于这个上面,比以前多有体会,觉得和魏颐的闺房之乐,乃是他人生至大的乐趣,坚决不肯放弃这上面的乐子。

这一日,从下午开始就在下雨,这夏天的雨,本该来得迅猛,去得爽快,没想到这日的雨,却缠绵成了春雨,淅淅沥沥,细细柔柔地下着,恐怕要下过夜到第二天去。
这样下雨的日子,在炎热的夏季是最好的,天气凉爽,心情舒畅,做什么都觉得开心。

容琛没和魏颐一起用晚膳,而是留了几个臣子,还有最受皇帝器重的齐王容简一起用膳。
御膳桌上,君臣其乐融融。

晚膳之后,臣子就告退回去了,只有容简留下来和容琛说话。
正说着,李昌中进来到皇帝跟前耳语了两句。
容简见皇兄听那李公公说后,神色分明非常愉悦。
不知皇帝回了什么,李公公很快就出去了,一会儿,提进来一个食盒。
他对皇帝和齐王都行了礼,才把那食盒里的东西都端出来,放在茶凳上。
容简看过去,却是精致的玉碗,里面盛着用碎冰偎着的水果——提子,香瓜,菠萝片之类,做成很漂亮的形状。

容简知道这是水果冰,作为王爷,这对他来说当然也不是什么稀罕物。
不过,皇帝对那水果冰倒是万分稀罕的模样,一向不苟言笑的他分明眼角带笑。

一共两碗,容琛赏了一碗给容简吃。
容简赶紧谢恩,然后端过去,用银匙吃起来。
容琛吃后,还问容简,道,“三弟,你觉着这如何?”

容简是先皇第三子,当年,他的母亲是妃子,但不大受宠,他是颇倚仗容琛这位大哥的,两人关系一向好,容琛当皇帝后,就封了这个小自己两岁的弟弟为齐王,这些年来,他也一直非常器重和信任这个弟弟,颇有兄友弟恭之意。

容简因兄长这一问,赶紧笑着回答,“不知这是出自谁手,虽无御膳师傅的刀工手艺,但味道却是无匹。”
容简这样说是很不错了,因为这水果的确切得很不怎么样,要是他赞得太过,显然也不切实际,反而让容琛不喜。

容琛笑道,“正是子琦做的,他居然有这闲工夫,做出这水果冰来。”
容琛这话里全是宠溺温柔,并且颇有得意,容简听后,于是就只是笑,什么也不说了,怕自己说得多,反而惹得皇兄吃醋。

容琛惦记着魏颐,本还要和容简说些事情的,也让他走了,自己就往魏颐住处来。

这日的雨下得实在好,到晚上时,也在下,天气很凉,空气里带着雨的气息和花木的清香。
晚上两人沐浴后,就早早上床了,也不消说大家就该知道是做何事。

以前那般抵触和容琛的情/事,到现在,魏颐不仅是已经习惯了,而且还会时常满怀期待。
两人是如鱼得水,都能觉着尽兴。
这次,在床上缠绵了近两个时辰,魏颐累得连手指头也抬不起来,容琛躺在他身边,将他搂在怀里,还不断亲吻他的额头,总觉得怎么做都要不够,魏颐却没有力气再应付他,而且他身体也承受不住了。
满身都是细汗,房间里氤氲着的熏香让魏颐意识恍惚,飘飘如在仙境。
回过些神来,才轻轻推了推容琛,呢喃道,“沐浴吧,身上黏糊糊,难受。”

容琛又亲了他几下,才起身问伺候的人一切是否准备妥当,这才抱了魏颐去沐浴。

等要睡下,外面却传来小太监和李昌中的小声低语,看来那小太监是十分着急。
容琛听到,就发了脾气,问是什么事。
李昌中这才进来,在屏风后面回话,道,“是程妃娘娘那边,说小皇子殿下又在发热,太医已经去了,说很凶险,程妃娘娘怕小皇子殿下有个什么三长两短,想要皇上您去镇镇。”
说起这个来,自古有大人物镇得住鬼神的说法。程妃所出的小皇子现在才两个多月大,还未过百日,小孩子身弱,总是生病,看那虚弱的模样,说不得会夭折,太医们都是这个意思,但是不敢说给程妃娘娘知道,只能好好给孩子治病,但是又怕担上医治不力让皇子夭折的罪名,故而很是愁苦。

程妃本就是个娇弱的女子,孩子生下来这幅模样,自然更加伤心脆弱,皇帝是要时常去那里给镇镇的。

李昌中刚才没有帮那小太监传话的意思,其实也是看皇帝才和这里的主子颠鸾倒凤,气氛正好,他就进去给皇帝说这事,岂不是徒惹子琦公子心里不快么?而子琦公子心里不舒服,李昌中可不认为自己会有好处拿。

魏颐也听到李昌中的回话了,容琛还没有应答的时候,魏颐就轻推了容琛一下,小声道,“你去看看吧,那么小,就一直生病。”
容琛在魏颐脸颊上亲了两下才起身,让李昌中进来伺候穿戴,穿好后,还过去和魏颐小声说了两句话,这才离开。

这一晚,容琛后来没有回来,倒是派了人过来传话,让魏颐好好睡,他恐怕不能回来了。

魏颐本来是很累了,但是后来却睡不着。
程妃生孩子那会儿,魏颐是知道的,他那时候心里很难过,但也没表现出来,觉着那个孩子是在自己拒绝容琛的那段时间里怀上的,他事后再来为这事和容琛闹别扭实在不应该。
虽然心里想通了,但是,免不了还是难过。
这种感觉是很奇怪的,他同情那个程妃,和她那体弱的孩子,但是,却并不能对她升起太多好感。
人总归还是自私,哪里那么容易就摈弃心中所有偏见,而对一切都包容而产生好感。






114、第三十二章 小皇子夭折 。。。 
 
 
第三十二章

那晚容琛没有回魏颐那里去,是因为小皇子于那晚夭折了。
那个时候,不仅生育的风险很大,孩子要养大也很不容易。
程妃娘娘哭得晕过去了好几次,容琛一直在那里陪着她。

容琛其实有好几个孩子都是夭折的,和魏颐交换的皇长女是六岁大的时候走的;二皇子也是生下来没多久就没了,后来也有一个皇女夭折,那些孩子死去的时候,容琛也有伤心。
即使是吴皇后换回来的皇长女夭折的时候,容琛也去看了,他还亲自参与了装殓,那时候,他还年轻,死的又是一个长到那么大的孩子,这个孩子下葬后,他在上书房里静坐了一整晚,觉得难过,孩子真是脆弱。
就是因为孩子的过世,他才对自己当年的兄弟关系亲近很多。

这个小皇子过世,容琛也是伤心的,那么瘦小的孩子,看着就可怜,本来是百日宴的时候才给他赐名,他却没能活到那时候去。
容琛给他赐了一个名字,叫容汶悯。又安慰了程妃,程妃哭倒在皇帝怀里,以前二皇子夭折的时候,容琛安慰当时的那个嫔妃,说以后还会有孩子的,但那个女人没能等到再怀一个孩子就香消玉殒。这次,容琛只是搂着程妃,没有说她以后还会有孩子的话。

看程妃好一些了,容琛才叫已经七岁的四皇子容汶羡过来,并且对程妃道,“以后,你就将羡儿当成自己的亲子罢,朕会让宗人府将他记到你名下。”
程妃抽噎着谢了恩,但还是哭,容琛让容汶羡去安慰他的母妃。
容汶羡是刘妃之子,刘妃过世后,他虽然一直养在程妃的院子里,但是,在宗人府名册上一直没有转到程妃名下,算不得刘妃的养子。

容汶羡长大这么大了,其实已经明白了很多道理,他虽然还是怀念自己的亲生母亲,但是,知道依靠程妃他以后的日子才会好一些,所以,也就乖巧地依偎到程妃身边去了。

魏颐也知道了小皇子夭折的事情,心里也很难过。

因小皇子的夭折,罢朝七日。

容琛回到魏颐住的青碧院来的时候,魏颐看到容琛神色憔悴,分明很是疲累的模样。
魏颐很心疼他,看着他,又不知道该如何劝,让人去煮了养心安神汤来,煮好后,就亲自端去给容琛。
容琛坐在魏颐的书房里,手里翻着一本书发呆。

魏颐端着汤过去,很是忧心他,道,“容琛,这是安神汤,喝一盅吧。”
容琛放下书,将汤接过去,放在桌案上。看到魏颐幽黑的眼里满是关心忧虑,就又伸手握住了他的手,道,“朕没事,你别担心。”

魏颐却说道,“怎么能够不担心?李公公说你这两天都没好好吃东西。我知道,小皇子没了你很难过,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又不是大家没有尽力,他自己不愿意在这个世上好好走下去,所以才回去了。再说,只要你想,以后还会有孩子的……”

容琛却没等魏颐说完,将他拉进了自己怀里,将他紧紧抱住,声音低沉,“朕没有想过以后还要孩子,朕把他当成最后一个孩子来看待的。但没想到他却这么早就走了。”
魏颐因为他的话而愣了一下,想要说什么出来,却终究说不出,只紧紧回抱住了容琛。

容琛在魏颐的脸颊上亲了亲,看魏颐眼眶微微泛红,就又在他的眼角轻吻了一下,道,“朕真的没什么,他这么早就离开了,只是像你说的那样,他不想在这世上继续停留下去而已。如此,只是朕和他没有父子缘分,这种事情,朕也强求不来,朕想得明白。”

魏颐却轻轻摇了摇头,还是不说话。
容琛知道他心中的意思,于是继续道,“朕说以后不会再有孩子,也是真的。朕还记得,你当年说,不该多有妻妾的事情,你其实不喜欢朕宠幸别人,不是吗?从此,朕就只和你做夫妻,一生一代一双人,朕立此誓言,日月鉴之。”

魏颐咬着牙,眼眶早湿润了。他知道自己很欢喜,但是,也觉得对不住容琛后宫里的女人,他没有说话,只是将容琛拥紧。

小皇子下葬后,也已近夏末秋初了。

立秋之后,秋老虎依然厉害,一场秋雨过后,天气才稍微凉爽一些。
之后就是一场秋雨一场凉,树叶又纷纷落下了。

魏颐总是待在宫里面,也会烦闷,容琛看天气凉爽些了,就带着他一起出宫,虽然只是在城里逛逛,也是不错的。

两人还去京城里最出名的戏园子玉荣坊里看过戏。
戏目还是魏颐所写,魏颐写的是小说,写完之后,容琛为了讨好他,自然就让人拿去印出来了,而且还是印的官版,就因为这种官府介入的印制和大批量发行,才让魏颐所用的几个笔名马上就红起来了。被人很快改写成戏剧剧本,这些戏剧又唱遍天朝繁华之地,如此,那几个笔名就更红。
但是,魏颐其实是不听戏的,因为魏家几乎无人听戏,他自己便也不去听,而且,他对古乐很执着,于是也就不是很追捧戏曲,他自己的作品被改成戏剧剧本,他居然不知道,是看到告示栏上贴的戏园子宣传单子,这才知道居然自己的小说被改成剧本了。
于是,他无论如何要去看看。
容琛也就陪他去了。

那一场就是名角朱青唱的《葵花阴》,这部小说不短,改成戏剧的部分只有其中一些片段,魏颐他们听的那一场正好是“假醉酒以行刺”,其中对旦角要求极高,还有一段剑舞。
魏颐即使不好戏曲,在包厢里坐着,也听得入了迷。
他开始还端端正正地坐着,之后就不由得朝前微倾了身子,看到高/潮处,即舞姬文曜刺杀秦大夫那一截,文曜指责秦大夫的罪行,唱词铿锵有力,又有极有力且眩目的剑舞表演,看得人热血沸腾,魏颐完全是激动之情溢于言表,甚至趴到了包厢窗口上去,别的观众叫好的时候,他也跟着叫好。
容琛看他这样兴奋,心情也很愉悦,后来不想魏颐趴在那窗口,就将他拉过来扣在了怀里,让他不要乱动。

这一场完了,魏颐意犹未尽,因为激动,面若桃花,目光灼灼地望着容琛,赞道,“以前居然不知这戏曲这般好看,我竟然从没看过。”
容琛笑着宠溺地在他红得如胭脂的脸颊上亲了一口,道,“喜欢?”
魏颐道,“当然了。难道你不喜欢吗?”
容琛含笑看着魏颐,也点头,“朕也喜欢。”却不知是说喜欢魏颐,还是说喜欢那戏了。

魏颐所写小说,无不以女性角色为第一主角,甚至有些里面没有男主角,只有女主角,不过,里面多是写女人抗争的故事,情节言辞多激烈,当然,也会有穿插缠绵感情,不过,总体上总会和魏颐给人的柔弱清丽形象不搭配,其文当得起言词铮铮四字。

虽然魏颐所写小说已有好几部,几个笔名都是声名鹊起,不过,民间却都不知道这些笔名到底为谁,多有人猜测,却总猜不出来。
当然,有人根据这几个笔名遣词用句的相似之处,推断出这几篇为同一人所作,但最后,还是无法找出作者真实身份,有说是某位朝廷大员的,有说是屡试不第的落魄秀才的,有说是辞官在家的原某有名士子的,还有人说是某有名妓/女的,不一而足,但总没有猜对的。
虽然猜不出,但依然等着此人的新作问世。

魏颐看了这一出戏,就说想见见那唱文姬的角色。
容琛本不想让魏颐在这戏园子里待太久,可看他高兴,实在不忍让他扫兴,于是就多留了一阵,让人去请那唱文姬的旦角来。

已经卸了妆的朱青被带到楼上来,引他过来的人不断交代,让他一定要小心应对,里面是大人物,不是他能够得罪的。
但朱青其实并不那么以为意。
他自从到了京城唱戏,便和京中不少贵人有交道,他料想,什么大人物,能够比得上那么多权贵么。

那引他来的人,却没有进包厢,只停在了门口,门口站着四个佩剑的护卫,看那样子,还颇吓人。
朱青是被搜了身,没有携带危险物品,才放他进去。
进了屋,却是一扇精美的大屏风格开了内外,朱青看那屏风之精美,估计是老板将看家货搬来了,便知道,恐怕真是大人物,于是就收起了刚才被搜身的不悦,变得谨慎恭敬起来。
屏风边上还有两个佩剑的护卫,见到朱青,其中一人有些微忡愣,但什么也没说,只道,“我家主子在等你,请。”

然后延请朱青转过屏风过来了。

魏颐已经坐回了自己的椅子上去,他正和容琛小声谈话,有人禀报唱文姬的旦角朱青来了,就和容琛停了言语,专门等他。

朱青转过屏风,本就该先行礼的,但他有轻扫一眼看是什么人,于是就看到魏颐了,看到的时候,不由得就愣了。

这不愣不行,因为他发现这人和自己有那么些相像。
虽然朱青红了之后,也是自视甚高,但终究是从底层爬起来的,故而内心深处多谨慎小心,还颇有些自卑。
此时看到魏颐,不由得觉得,这个人虽然和自己长得像,但一定是和自己天上地下的境遇和差别。






115、第三十三章 民间闲话 。。。 
 
 
第三十三章

朱青看到魏颐后发愣,魏颐和容琛看到他之后,当然也不可能全然无动于衷。

容琛看了那朱青一眼,马上就转过了眼,目光放到魏颐身上去,心想,这个戏子和魏颐居然挺相像的,不过,他心里并不是高兴,反而很不爽快,觉得这个戏子居然敢长得像魏颐,简直有大逆不道之嫌。
虽然心里对这朱青不喜,且不欲多给一点目光,他面上却没什么表示。

反倒是魏颐,他直直地把朱青看着,打量着,然后手渐渐握成了拳头,他想到了魏归真,那个和他长得很像的侄儿,不知道他现在如何了,已经找了他一年多了,却依然没有找到,难道,他真的已经不在了么?

魏颐刚才看那《葵花阴》而来的激动兴奋之情全都被对侄儿的思念担心和悲伤所替代了,人也没有了精神。
本有很多话想和这朱青讨论的,分享一下两人对这部作品的理解,此时却没有了心情。

只是随意问了两句他对文姬这个人物的理解,朱青不成想这贵人叫自己来,居然是问这个问题。
毕竟,还从没有专程叫他来问这种问题的。
不过,这也让他松了口气,他其实是非常厌恶那种对他有狎昵心思的客人的,而魏颐这时候和他讨论戏剧人物,自然就让他欢喜了。

朱青于是恭敬地将他对文姬这个角色的理解说了,虽然态度恭敬,但是言语间却是不卑不亢。
魏颐听着,对朱青很有好感。
朱青说完,他拿出一个荷包,里面是小金锭,还印有宫廷标志,他将荷包赏给了朱青,还说道,“我觉得我们这样也算有缘,你唱文姬唱得极好,我听后极喜欢,我身上也没有别物,就把这个给你罢。”

朱青接过后,赶紧道了谢。
容琛看魏颐也和他说话说完了,就让他出去了,朱青从容琛身上感受到极强的气势,在这里站着,早被他的气势压得非常忐忑难受,此时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