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战神之吕布-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帝冥冥之中的托孤重臣了。
“大将军,现在虽然一切尽在我军掌握之中,但是任然有不少的变数,大将军不可不防。我军虽然军力强盛,但是诸侯之中丁原,袁绍以及袁术却都不可小觑。将军还需防备一二。”看见董卓的神情,李儒忍不住又出言提醒道。身为军师,李儒深刻的明白,无论如何都不可小觑自己的敌人。
“哈哈哈,李儒你放心吧,丁原不过老朽而已,我早晚必杀之,至于袁绍袁术两兄弟,他们若是合成一股,我尚且忌惮三分,然而他们兄弟离心,有哪里能够和我为敌,不过是些宵小而已,我弹指间就可以让他们灰飞烟灭。”董卓哈哈大笑,对于这几个人却是并不在意。
第二天一早,洛阳皇宫之外人头攒动,要上朝的官员,都早早的来到了皇宫之外等候。不过来到这里的,却并非都是官员,大多是官员们带来的仆役,护卫之类。试想能够上得了朝的,都是大汉王朝的高官,谁家了不是仆役门人一大堆,有些喜欢显摆的官员,自然会带上很多随从前来。
当然带仆役随从的,其实只能是大汉朝庭的小官,像董卓,丁原以及袁绍这种大汉朝的实权人物,来到的时候,却是直接带来了自己的卫队。也是没办法,现在的洛阳争斗的厉害,不多带点人么,这些人还真得不敢随便出门。
终于朝议开始了,董卓大马金刀就率先走了出来,往堂上众人面前一站,抚摸起自己肚皮。
“诸位,本大将军入朝以来事必躬亲,兢兢业业为我大汉做事,然而各地纷争不止,天下百姓仍旧不得安居乐业,本大将军思虑良久,终于得知我大汉朝的问题,不是出在别处,而是出在朝堂之上。我等想要中兴大汉,就要率先改革这大汉的朝堂。”董卓绕了一个弯,自以为得意的看看众大臣们,马上就有和董卓亲近的官员随声附和。
“大将军说的对,这大汉的朝廷是该改改了,也只有大将军才能完成这种改革的创举,令得大汉朝旧貌换新颜。”众人人望去,这个附和董卓的官员,乃是董卓新近提拔的陈二狗。
这陈二狗本来是个地皮,后来家里人使了些钱财,让这陈二狗在洛阳城混了个守门的差事,却不成想这陈二狗一发不可收拾,竟然靠上了董卓这颗大树。
原来当日,董卓大军抵达洛阳后。却看见洛阳城门紧闭,竟让将董卓拦在了城外。必定洛阳乃是国都,守城的官兵看见有大军到来,很自然的关闭了城门,可是这陈二狗却是不同,趁人不备,带了几个地痞,竟然悄悄开启了城门,将董卓放了进来。
这下子,陈二狗可是发达了,董卓为了对他表示赞许,决定要升陈二狗的官。可是董卓进入洛阳,守城的自然就变成了西凉兵,让陈二狗再去守城门显然不行,必定有了这次的经验,就算陈二狗想去守城门,董卓也不放心啊。不过看见陈二狗能言善辩,董卓就让陈二狗做了个文官,专门负责上朝的时候,找大汉朝的大儒名流们抬杠,这样一来倒也发挥了陈二狗的特长,而且地皮和文士也不是一个路数,陈二狗上任以来,倒是也为董卓在朝堂上出了不少力,这不现在看见董卓开口,陈二狗马上就附和了起来。
第一百一十章 袁绍跑路
第一百一十章
听见陈二狗的附和董卓只是淡淡地一笑,接着说出自己的改革大计。
“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少帝自登基以来,昏庸无能,上不能服众臣之心,下不能体恤黎民百姓,以至于朝野失德,酿成十常侍之乱,更使得大将军何进往死,可见以少帝之才,实在不能匡扶时机中兴大汉,所以我董卓秉承上天爱民之德,决定效仿上古圣贤,行废立之事,辅助有德君王重振汉家江山,不知诸位以为如何?”董卓将自己准备了一夜的说辞抛了出来,一下子就震惊的所有文武大臣神色巨变。
本来这些大臣们就觉得,董卓不过一个山野匹夫,因为巴结十常侍才混了个西凉刺史,已经是小鸡变凤凰了,却没有想到董卓的运气真不是盖的,大模大样的跑到洛阳,竟然遇到十常侍和何进同归于尽,这董卓竟然依靠手中军力强大坐上了大将军。在大臣们想来董卓已经顶天了吧,却不成想,董卓的胃口不止于此,现在连皇帝他都想随意废立。正是是可忍孰不可忍,要是让董卓这样闹下去,大汉王朝还不成了他董卓的茅坑,董卓香辣什么屎就拉什么屎?
不过这话对于众文武大臣而言,也就是心里想想,绝技不敢说出来,必定董卓大权在握,随便杀个把人董卓并不看在眼里。不过这倒不是说,天下就没有人敢惹董卓,这不董卓刚一说完,旁边的丁原就站了出来。
“大胆董卓,你是什么东西,竟然敢擅自议论废立天子?你这等乱臣贼子,有何面目站在这庙堂之上?”丁原此时已经怒不可遏,虽然丁原对于董卓这个人很有意见,但是却也没有想到,董卓竟然这么的猖狂。
“哼,我董卓是什么东西?这话也是你丁原可以说的?你难道以为,就凭你那几万人马,可以与我抗衡?告诉你,我杀你丁原,如同杀一只狗。”看见丁原暴跳,董卓气焰更是嚣张。
就在董卓说话的空档,大殿外面一阵甲胄碰撞之声传来,原来董卓一早,就在大殿之外准备了甲士,只要话头不对,就可以立即动手。听见殿外传来的甲胄之声,许多原本被董卓的话激怒,就要上来围攻董卓的大臣们,都脸露难堪之色,将到嘴的话生生咽了回去。
“怎么?董卓匹夫,你是想在这大殿上动手么?”就在此时,突然一个洪亮的从丁原身后传来,一个伟岸的人影,就从丁原身后闪了出来,挡在了丁原和董卓之间,此人正是吕布,吕布手按剑柄,向着董卓踏出一步,这一步之间,董卓就觉得自己好像掉进了冰窟窿一般,浑身寒意森森。刚才嚣张跋扈的形象一扫而空。
董卓看着吕布,不由自主的退后几步,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刚才的失态,大感恼怒,就要拔剑出鞘,招呼殿外的甲士进来厮杀。
正在此时,却是有人伸手按在了董卓拔剑的手上,阻止了董卓的动作,董卓回头一看,阻止他的不是别人,正是李儒。
“将军不可,此人乃是丁原之义子,并州军第一猛将吕布是也,此人勇武,天下无双,将军若是在这里和此人动手,怕是我等都不会有活路了。”李儒将手按在董卓的手上,来到董卓身边,对董卓轻轻耳语,却是着实吓了董卓一跳。
作为武将的董卓,自然也听过吕布的勇武,只是董卓一时和丁原置气,却是把这吕布给忘了。一想到那些关于吕布的可怕传说,董卓心中一个咯噔,只能把火气压了下去。
“哼,董卓逆贼,我们袁家世世代代受到大汉恩典,岂能与你这等逆臣为伍,你我之间的仇怨,日后自有了断。”看到吕布的出现压制住了董卓的嚣张气焰,袁绍忙出言,表明了自己的立场,说了句狠话,站在了丁原旁边。
要是吕布不出现,袁绍是断然不敢站出来和董卓翻脸的,必定面对董卓藏在殿外的西凉兵,袁绍没有把握自己一定能活着出去。不过现在不同,有了吕布出面,而且显然董卓非常忌惮吕布,这就给了袁绍一个机会,一个争取大义名分的机会,袁绍自然是不会放过这样一个,可以让自己扬名的机会。
看到董卓今日的表现,袁绍已经明白,自己是不可能和董卓同殿为臣的,不过这样也好,董卓越是嚣张,越是跋扈,树敌也就越多,而袁绍就越容易争取到盟友,从而袁绍越能通过打到董卓获得利益。
“哼,袁绍小儿,你又和能耐在此叫嚣,难道以为老子杀不了你么?”董卓看见袁绍嚣张,轻蔑的笑了笑,并没有将袁绍看在眼里。
“呵呵诸位将军,我家大将军方才之言,只是和诸位大人商议,诸位大人与我家将军同殿为臣,难免意见不合,不过到也用不着剑拔弩张,大家都是为了中兴大汉,意见不同可以慢慢商量么。”看见董卓和丁原以及袁绍闹翻,而碍于吕布的武力,董卓又不能之家叫人出来杀人,一边的李儒只能跑出来和稀泥,说的话也是不伦不类。不过好在两拨人也没有想着,要在这大殿之上分出个高下来。于是便在李儒的劝导下,甩着袖子冷哼一声,各自离去。
“李儒?那吕布果真如此厉害?难道我藏在殿外的数百西凉精锐,都不是他的对手?”一回到大将军府,董卓就质问起李儒来了,对于今天所受的气,董卓是在心里不甘,必定董卓现在已经是大将军了,自认为朝中大臣,包括少帝在内都得仰其鼻息,却没有想到今天吃了这么大的亏,也就难怪董卓久久不能释怀了。
“大将军,小人今日可是救了您的命啊。那吕布的威猛,我并不清楚,只是道听途说而已,可是大将军当时,与那吕布之间的距离,不过五步而以,而站在殿外的士兵,距离大将军却有百步之遥,大将军要是真的和那些人大打出手,怕是等士兵冲过来的时候,大将军和在下怕是已经一命呜呼了。再说了,大将军您的身份何等尊贵,何必和几个跳梁小丑置气,用不了多少日子,大将军就可以雄霸天下,到时候收拾他们,不过犹如屠鸡宰狗一般。”李儒好像智珠在握,言辞凿凿,倒是说的董卓的气消了不少。
“好了这件事情就到这里吧,不要再提了,那下一步我们该怎么办?”董卓倒是挥挥手,将这件事接了过去。
“大将军,袁绍此人今天的话,你可还记得?”李儒一笑,却是问起了董卓。
“这个混蛋小子,仗着自己家的势力,尽敢在大庭广众下之下羞辱我,我迟早必杀之。”董卓恨恨的道。
“大将军此时宜早不宜迟,袁家四世三公,树大根深,若不早除,他日必生祸端,大将军何不借着今天之事,先将袁家满门拿下,他日再行发落,免得他们联系门生故吏,与大将军作对。”李儒嘴角一抽,就这样决定了袁家的命运。
“这件事情,就交给你去办吧。袁家的事就这样了,那丁原该如何处置?”董卓又问起丁原的事。
“呵呵,袁家一除,洛阳城中众大臣之中,便没有能够领导众人的人物,洛阳自然就掌握在了大将军手中,此时正好出兵消灭丁原,据在下所知,并州军只有五千骑兵,其余都是步兵,面对我西凉强大的骑兵阵容,自然无力抵挡,斩杀丁原不过是时间的问题。”李儒微微一笑,说出了自己的对策。
“哈哈哈,有你李儒在我身边,胜过十万雄兵,那你这就下去安排吧。”董卓哈哈一笑,夸奖了李儒几句,对李儒显得十分满意。
就在李儒和董卓密谈的同时,袁绍也回到了府中。
“这个董卓也太嚣张了,他算什么东西,要是在前两年给我们老袁家提鞋都不配,现在却站在高堂之上,高谈阔论妄行废立。”袁绍一进家门就发起了牢骚,显然愤愤不平。
“主公可是和那董卓对上了?”一边的许攸听见袁绍话头不对,忙出言询问。
“何止对上了,今天要不是吕布出面,让那董卓有所顾忌,怕是已经打起来了。不过那董卓想来嚣张,今天受了这等气,一定不肯善罢甘休,你赶紧派人通知其他族人,让他们早作准备,离开洛阳,我们也收拾收拾离开吧。”袁绍说出了自己的计划,其实在和袁绍翻脸的时候,袁绍就已经有了跑路的打算,袁家虽然势力极大,但是在洛阳这一亩三分地上,却是已经无法和董卓抗衡了。
“什么?”许攸被袁绍的话一惊,马上回过神来。“既然主公已经和那董卓翻脸,还收拾什么东西?我们马上离开,再迟怕是就离不开了,董卓本来就是睚眦必报的人,而董卓身边的李儒更是狠毒有加,决计不会给自己的敌人喘息之机。”
“你然如此,我们马上离开。”说着,袁绍和许攸就离开了住处,却是只派了个家人给袁魁带信。
原来自从董卓执掌朝政以来,袁魁就开始称病不出,将一切都交给袁绍搭理,却不料袁绍今天图了一时快活,竟然给袁家惹来了杀生之祸。
在面对这灭门之祸的时候,袁绍却只顾得自己逃跑,将袁魁等一众族人抛之脑后,正可谓是大难临头各自飞。也幸好老袁家的根基是在南阳,不然这一次,怕是四世三公的大汉名门望族袁家,就要灭门了。
第一百一十一章 丁原的决心
第一百一十一章
就在袁绍和许攸悄悄出门的当口,就看家不远处火把通明,一队队西凉兵手里打着火把,向袁绍府邸的方向冲了过来。
这些西凉兵一冲过来二话不说,就直接砸开了袁绍府的大门,见人就抓。
看到这幅场景袁绍和许攸都是心中一震。
“这多桌的速度好快啊,我们不过刚刚出门西凉兵就赶来了。”须有看见西凉兵反应如此迅速,不由得啧啧称奇。
“先生不要再称赞西凉兵了,我们还是快点走吧,再迟怕是就出不了洛阳城了。”看到西凉兵如此迅速,袁绍显然有些担心,想要立即离开洛阳。
“哈哈,主公难道以为你我到了现在,还能从城门离开么?”听了袁绍的话,许攸却是卖了个关子,“向那李儒何等机警之人,既然已经派人来抓人,又岂会不在城门口布置人手,主公与我要是此时出现在城门口,定会被西凉兵逮个正着。”
“什么?这可如何是好?难道我袁绍竟然要这样束手就擒不可?”听许攸这么一说,袁绍心中顿时大惊,面色陡变,不过战而看见许攸神色轻松,不由得有些惊讶。“情况如此危急,先生何以气定神闲,难道先生有了脱困之策?”
“哈哈哈,在下那有什么脱困之策,只不过是想要仰仗主公的威风,逃出洛阳而已。”这许攸说话很有技巧,这个时候还不忘拍一拍袁绍的马匹。“现在的洛阳的城门虽然都由西凉兵把守,可是在城墙上却也驻守着许多北军将士,主公在北军中人之多年,想必有很多交情匪浅的老相识,主公只要找他们趁着天黑时,将我们悄悄从城墙之上放下去,主公和我自然逃出升天。”
原来,自从董卓入主洛阳以来,就将城门的守卫全部换成了西凉兵。本来按照董卓的意思,这整个守城的士兵都是要用西凉兵的,奈何洛阳城太大,董卓需要用到西凉兵的地方颇多,所以在一些不很重要的地方,只能让北军来守卫,不管怎么说,北军现在也是董卓的兵啊。
“恩,不错,你这么一说我倒是想起一个人来,我们走吧,去北城墙。”袁绍想到的不是别人,正是北军中一个既没有靠山,又官职低微的人张辽。
这张辽出生雁门,从小看到的就是胡人的野蛮,见惯了大汉流离失所的百姓。长大后张辽立志要成为一代名将,屠杀鞑虏,重现汉家荣光,于是不远千里来到洛阳,投入号称大汉最为精良的北军之中。哪知道这北军之中水深得很,一般的将官不是有大后台,就是出生名门望族,张辽没有靠山背景,只能在北军之中做个下级军官。不过虽然这样,张辽足智多谋,英勇善战,却也是得到了很多人的赞赏。期间就有袁绍想要拉拢张辽,岂知张辽不为所动,一心报效国家,却没有拉帮结派的意思。
虽然袁绍没有拉拢到张辽,但是对张辽的为人,却是认识的更清楚了。所以在这生命攸关的时刻,袁绍首先想到的,不是那些以前把酒言欢,交杯换盏的朋友兄弟,却是这个与众不同,没有什么地位的张辽。
袁绍带着许攸来到北城墙边,就看见一个面色沉稳的将领正在执勤,不是张辽又是何人?
“张辽兄,多日不见,兄台却是风采依旧,而我却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看见张辽,袁绍首先凑了上去,成了一声兄台,其实袁绍要比张辽大上许多,不过现在是来求人,袁绍也就不得不放低了身价,向张辽一个抱拳,然后自我解嘲的开起了玩笑。
“恩?原来是袁绍大人,大人这般抬举,让张辽无地自容。袁绍大人的事迹,在下已经听说了,大人来找我定是为了出城的事情吧,大人不介意的话,就先换上我们北军士兵的衣服,等待天黑之时,在下再安排大人出城。”张辽看见眼前的袁绍,先是一惊,然后就回过神来,对于袁绍和董卓争吵的事情,张辽已经听说了,自然也明白了袁绍来找自己的意思,当下也不多说,立即安排袁绍和许攸混在了北军之中。只等天黑,就送二人出城。
“如此,一切就有劳兄台了,兄台大恩,袁绍他日定当厚报。”袁绍也不多说,立即接受了张辽的安排。
入夜,就看见洛阳城北城墙上,一根绳子慢慢的放了下来,在身子的一端,赫然帮着两个人,正是袁绍和许攸。只是此时两个人,都换上了北军的衣服,那里还有半点达官贵人的样子。
“这个张辽还不错,没有让我失望,不过我们都没有马匹,要离开洛阳那就慢了许多,我们总不能走着会冀州吧?”袁绍一落地,不由得哀叹一声,毕竟袁绍锦衣玉食习惯了,现在虽然逃出了险境,但是走路却成了问题。
“大人怎么忘了,这城外不是有丁原么,我们找他借几匹马,想来没什么问题。”许攸一笑,却是正说中了袁绍的心思。
于是,二人亦步亦趋的向着丁原的军营赶了过去。
此时,丁原军中丁原却也正在和众人商议对策。
“董卓太狂妄了,我军必须要好好教训此人,若是此人成了气候,大汉王朝还不变成他董卓的天下。”丁原将今天的事情说给众将,众将都对董卓的作为愤怒不已。
“大人,听说董卓的二十万凉州援兵已经抵达,现在兵分两路,正在攻取洛阳周边的城池和长安。大人若是想要有所行动,须得趁早,晚了怕是会受制于人。”听了丁原的话,高顺有些担心的说道。
而其余众将都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对于和董卓的这场仗,并没有多大的信心。最后众将看了一圈,又将目光投向了丁原,毕竟丁原才十三军的主将,决定三军未来走向的人。
“哼,大汉朝难道就没有忠臣良将了么?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你们都是大汉朝的军人,平日里深受大汉朝优待,到了你们为大汉朝出力的时候,怎么一个个就成了缩头乌龟。”看到众将对于和董卓的作战并不积极,丁原怒不可遏。
此时吕布看了一眼丁原,已经明白了丁原要为大汉朝殉葬的决心,便站了出来,率先表态。
“吕布愿为先锋,替父亲扫平董卓。”
吕布此话一出,其与众将也不再迟疑,纷纷表态。军人的血性和胆气,此时表露无疑。
“好,实话告诉诸位,本将这次前来洛阳,看到天子受辱,乱臣董卓妄议废立,心如刀绞。我丁原受恩于先帝,今生愿与大汉共存亡,这次和董卓作战,我若战死,就由我儿吕布统领三军,届时你们何去何从,丁原不再过问,只求众将在丁原有生之日,和我丁原为大汉在拼杀一回,丁原此生足矣。”显然现在的丁原,已经知道和董卓作对将会面对的困难,不过丁原却是抱着一颗必死之心,想要为大汉朝的复兴,做出最后的奋力一搏。
“父亲,我等誓死追随父亲,赴汤蹈火,在所不惜。”吕布率先下拜,表明自己的决心。
“我等愿追随将军,赴汤蹈火。”众将顿时被丁原感动,也都热血沸腾了起来。
于是丁原与众将歃血为盟,一个个摩拳擦掌,准备来日大战董卓。
就在众将刚刚退出去的时候,一个士兵跑了进来,向着丁原倒头就拜。
“启禀大人,外面来了两个北军士兵,说是将军故人,要求见将军。”
“恩?是我的故人么?这个时候有谁回来找我们?”丁原一听之下,心头一动,却是向一旁的吕布问了起来。
“这个时候来这里,很可能是洛阳城里出来的,说不定真有什么要事。”吕布想到可能是洛阳出了什么事情,便吩咐将来人带了进来。
不一会儿,在一个士兵的带领下,两个穿着北军士兵衣着的人,被带到了丁原帐中,这两个人不是袁绍和许攸又能是谁?
“丁原大人,吕布将军,深夜造访实在冒昧。”袁绍一进来却是首先和丁原吕布打了个招呼。
“你们怎么这幅摸样?难道是洛阳出了大事?”看到袁绍和许攸,丁原一惊之下,下意识的猜到是洛阳出事了。
“哎,说来话长。”袁绍叹了口气,便将洛阳发生的事情说了出来。
此时,丁原和吕布才知道,洛阳竟然发生了怎样的事情。
“不知袁绍将军下一步准备怎么做?”吕布听完了袁绍的故事,却是问出了关键的问题。
“我袁绍不才,但也知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我在冀州有些田产,我准备回冀州之后,散尽家资,招募乡勇,然后联络各路诸侯共襄义举,他日兵强马壮之时,定当反攻洛阳,扶社稷于将倾,重铸大汉河山,再现大汉声威。”说道此处,袁绍面色微微泛红,显然有些激动。“丁刺史海内人望,若能与我共举大事,定可尽收天下人心,诛灭反贼董卓,扶住天子于危亡。”到了最后,董卓倒是不忘了诱惑一下丁原。
“哈哈哈,袁将军果然好大的志向。只是将军若是起兵,怕是难免生灵涂炭,听说当日,就是将军向何进献策,应外兵入京的?现如今将军又要起兵伐懂,当今天下多事,将军之过甚矣。”袁绍原本以为自己说出那番大话,丁原就算不佩服自己,也会认为自己是个有志向的人物。却没有想到丁原对他,竟然有这么大的意见。还提起了袁绍当日为董卓献计的糗事,着实是在袁绍脸上搧了一个响亮的巴掌。
袁绍顿时面红耳赤,内心愤恨不已,对于丁原多出了几分记恨。丁原何等样人,在官场上摸爬滚打几十年,对于袁绍的这点小心思当然是洞若观火。
第一百一十二章 吕布赠马
第一百一十二章
“呵呵,如今董卓作乱,我等应该精诚团结才能保大汉安危,何必再做无谓之争。我家主公先前所做之事,也是为了大汉天下着想,只是事与愿违,好心办坏事而已,在下身为我家主公的谋士,更是思虑不周,终究造成今天的结局,已经是懊悔不及,只能留得残躯,为大汉尽忠而已。”看见丁原不待见袁绍,许攸忙出来打圆场,将一些过错拦在了自己身上。
“既然丁刺史公务繁忙,袁某就不打扰了。”袁绍被丁原羞辱,却是不好发作,必定现在是在丁原的行辕之内,袁绍只得隐忍不发,然而这个仇袁绍却是给丁原记下了。
看见袁绍和许攸二人出了营帐,吕布向丁原一拱手道:
“父亲我去送送袁绍吧,袁绍要离开洛阳,没有马匹是万万不行的,孩儿这就让人送两匹马给他们。”吕布看见袁绍落难,就想趁机交好袁绍,可是又怕丁原反对,于是找了个送马的理由倒也是合情合理。
“去吧。”丁原看了吕布一眼,自然明白吕布的意思,也不多说,只是挥了挥手让吕布退了出来。
吕布除了丁原的帅帐,确实没有直接去追袁绍,而是让士兵选了两匹战马,然后才骑上自己的战马追风,一路追了过去。
袁绍和许攸是被人用绳子从城墙上放了出来的,并没有战马,所以走得很慢。吕布只是刚出营门,就已经看见了袁绍和许攸的身影。
“袁绍将军,许攸先生两位慢走。我父亲知道两位没有战马随身,特地让我送来两匹战马,这样两位也能快点离开这是非之地。”吕布看见袁绍和许攸后,直接说出了来意。
“吕布将军不用欺骗与我,这马匹怕是你吕布想要送我们的吧。”许攸乃是吕布的老相识,说起话来自然没有什么顾忌。
“哈哈,许攸先生哪里话,吕布自然有心想要结交两位,只是这马匹的确是父亲差我送来的。”吕布哈哈一笑,却是依旧没有说实话,这就是吕布说话的厉害之处,虽然让对方领了自己的情,然而话里话外,还不能让对方挑出毛病。
这样一来在袁绍和许攸的眼里,吕布就变成一个识大体,处处为领导考虑的有心人,对吕布的好感,可是比送马的特意巴结又深了一层。
“袁绍将军,乃是大汉朝少有的将才,普通的马匹怎么能配的上将军,我这匹“追风”乃是几年前追杀匈奴单于时所得,今天就送给将军吧,也算是替“追风”找到一个好的归宿。”看了看袁绍,吕布突发奇想,竟然要将自己的战马送给袁绍。
要知道在战场上,一匹好的战马,往往能使得将领无往而不利,所以很多将领十分珍惜自己的战马,甚至有将战马看做自己生命的,吕布竟然将自己的坐骑要送给袁绍,这其中的意思,就值得袁绍玩味了。
“这样不好吧,吕将军神武,非良马不能尽显将军之能,袁绍怎么好夺人所爱。”袁绍见吕布要以自己的坐骑相赠,一时受宠若惊,有些不知所措。
“哈哈主公,既然吕将军诚心诚意,主公还是留下吧。”看见吕布有一赠送自己的坐骑,许攸眼珠子一转,忙劝袁绍收下吕布的坐骑。
“两位从此路,可以一直向黄河渡口赶去,在哪里有我军高顺所部,守卫着黄河渡口,两位过了黄河就到了并州地界,也就不怕董卓派兵来追了。”吕布送马之后,还为袁绍二人指点了一条明路。
“多谢吕将军赠马,指路之恩,此恩不言谢,他日相见袁某必有厚报。”袁绍向吕布一抱拳,算是道别。
看着袁绍和许攸离去,吕布心中大为感慨。那匹追风马,乃是吕布的所爱,这些年和吕布形影不离,感情颇深。然而今天的吕布已经不是历史上的吕布,现在既然吕布已经决定不杀丁原,那么在洛阳城下将是一场血战,吕布不希望这匹马也和自已一同葬身此地,所以才把追风送给了袁绍,为它某个好出路。当然也有交好袁绍的意思。不过吕布这样一个随意的举动,在袁绍和许攸看来却是又有些不同。
“许攸,你说吕布为什么要将自己的战马送给我呢?”不远处,袁绍二人刚离开吕布不久,袁绍就向许攸问起来刚才的事情。
“主公,为将者最为珍惜的是什么?无非是良马,神兵而已。这吕布乃是天下少有的神勇之将,手中一杆方天画戟,无往而不利,所缺的不过是良马而已。可是今天却将这匹良驹赠与了将军,将军难道还没有见到他的诚心么?”须有呵呵一笑,捋着胡须幽幽道。
“偶,这么说吕布有心投靠与我?那他为什么不直说呢?”袁绍还有些疑虑。
“哈哈,主公,吕布乃是天下良将,可是如今主公能给吕布什么呢?钱财?美女?吕布是不稀罕的,等将来将军有了千军万马,需要吕布效力的时候,吕布才会来找主公,一展所长,现在么,主公尚需努力才是。”须有悠然自得的解释着,听得袁绍倒是不住点头。
“不错,乱世将至,我们的确是该占个地方,好好发展发展了。”袁绍点点头,做出了下一步的计划。
第二天一早,洛阳城中鼓声震天,一队队北军和西凉骑兵,在董卓的带领下列阵而出,声势浩大。董卓乘坐在一辆大车之中,挥舞着马鞭,显得神气十足。
“李儒昨天你抓捕袁绍的事情,做得怎么样了?”董卓志得意满,看着雄壮的三军列阵,向一边的李儒问了起来。
“在下昨夜行动,共抓获包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