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战神之吕布-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让他们来攻打董卓,这样我们便还有机会。”
“长沙孙坚,北平公孙瓒都离得太远了,等他们来到怕是董卓大势已成,不过这并州丁原却也是兵精粮足,他手下的吕布更是天下无双,倒是可以和董卓一较长短。”袁绍微微露出了些许笑容,显然对自己的计划十分满意。
与此同时,洛阳城外,数万大军正在向洛阳开来。军队之中竖起一杆大旗,大旗之上一个大大的“丁”字,正是丁原率兵而来。
“哼,太可恶了,这个董卓,不过是个不成器的家伙,不久前还被黄巾军打得屁滚尿流,现在一个转身竟然要做大将军,他又何德何能,敢据此高位?”丁原身边,众将听到董卓竟然做了大将军,一个个愤愤不平。
“高顺,你对这件事情怎么看?”听到身边将领的吵闹,丁原没有回声,而是向一边的高顺问了起来,在丁原看来,高顺向来沉稳,有谋略。所以遇到大事,丁原总是喜欢问问高顺的意见。
“这件事情,属下实在不好评论,刺史大人还是问问,吕将军吧,也许他有什么见解。”高顺没有直接回答丁原,而是把话题转到了吕布身上,因为高顺发现一路上,吕布竟然很少说话,一副神色凝重的样子。
原来,吕布一路上都在想一个问题。那就是要是真的像历史上那样,董卓让他杀了丁原,他该怎么办?从心理上来说吕布是不愿意的,必定弑父的名声太坏,如果吕布这样做了,怕是这一辈子,无论做什么都不会得到世人的赞同,这个世界必定是将礼法,将孝道的。可是不杀的话,吕布现在已经深深地感受到了,丁原对自己的不信任,原因很简单,丁原已经看出了吕布的野心,知子莫若父,吕布和丁原生活在一起久了,丁原能看不出吕布的心思?要是吕布不杀死丁原,怕是丁原就要想办法杀死吕布了吧。不过丁原必定是吕布的父亲,曾今在吕布最为艰难的时候,收留了吕布,吕布相信如果没有丁原,怕是吕布很难报仇。想到这里,吕布下了决心,绝不会杀死丁原,即便是丁原要杀吕布,吕布大不了一走了之,天下之大,以吕布的盖世武力,到了那里都能成为人上之人。
想到这里,吕布经不住转头看了一眼丁原,就这一眼,吕布却看到,所有人的目光正好看向了自己。
“吕布我儿,说说吧,你对这次洛阳之行怎么看?”丁原看见吕布心不在焉,有一次开口问道。
“这个,现在董卓进入洛阳,控制了朝廷,大势已成,二十万西凉兵已经过了长安,不日就会抵达洛阳,我么这次要是和董卓对上了,怕是很难全身而退。”吕布略微思考后,慎重的说道。
“哈哈哈,我儿多虑了,你看这天还是大汉朝的天,这地依然是我大汉朝的地,西凉军再多,也是我大汉朝的兵,董卓虽然无能,但也是我大汉朝的臣子,难道他会造反不成?我们只需晓以利害,定能安抚朝廷,要是董卓不知好歹,我并州铁骑,也不是吃素的,我已经传令张扬,让他屯兵黄河岸边,洛阳但有异动,即刻发兵而来。再说了,天下诸侯可不仅仅是董卓与我而已,一个董卓,难道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做出忤逆的事情?”丁原哈哈大笑着,打消了众将心中的疑虑。其实丁原说这些话,并不是真的要和众将商议,只不过是想给众将打打气而已。
不久,丁原的并州军就赶到了洛阳城外,在洛阳城外驻扎了下来。


 第一百零七章 蔡琰

第一百零七章
“众将在此扎营,我且先去洛阳,见见洛阳的老朋友,看看洛阳城中的情况。”丁原安排好了大军,边准备进入洛阳城中。
“父亲大人不可,现在洛阳已经落在了董卓手中,父亲大人怎么能亲身犯险。就让孩儿留在父亲身边,也好有个照应。”看见丁原要进入洛阳,吕布率先站了出来阻挡。
“无妨,我不过是去看看老朋友,了解一下洛阳现在的情形,我儿要是不放心,就随我一起去吧。”丁原向吕布点点头,还是接受了吕布的意见。
这洛阳城,占地极广,比之吕布以前所见过河内,广宗,颍川大了不知凡几,宽阔的道路上车水马龙,人头攒动,各种物品琳琅满目,许多少男少女穿流其中,莺莺燕燕好不热闹。
不多时,吕布带着一队士兵,保护着丁原从洛阳城繁华的街市中穿过,在一座高大的门楼前停了下来。只见这座高大的门楼上写着“蔡府”,竟然是左中郎将;当世大儒蔡邕的府邸。
这让吕布不由自主的想起一人,那便是这蔡邕的女儿,名满天下的蔡文姬。想到这里吕布心中激荡不已。
丁原一行人来到蔡邕的府邸,自然受到蔡邕的热情招待,这蔡邕乃是儒门大家,通晓经史,学富五车,甚的天下士子爱戴,不过正因为这样,也成为了当权者粉饰太平的工具,蔡邕虽然位居左中郎将,却是很少能参与兵事,但是此人才能卓著,通晓天文地理,乃是大汉王朝不可多得的人才。所以丁原要了解当今洛阳的局势,却是率先找到了蔡邕蔡伯嗤。
“伯嗤兄,你我多日不见,可曾记得并州丁原么?”丁原看见蔡邕出来迎接,却是率先迎了上去。
“哈哈,丁原兄从并州远道而来,实乃蔡邕之荣幸,里边请。”蔡邕见了丁原也是一礼,忙将蔡邕让了进去。
在蔡邕的应倒下,丁原和吕布来带一处厢房,分宾主落座,吕布虽然是丁原的义子,但是此时却兼着护卫的职责,自然只能在丁原身后站立下来。
“我这次奉大将军之命前来洛阳,可是现在洛阳却尽归董卓所有,不知朝中情形如何,还请蔡伯嗤指点一二。”丁原一落座,没有多说什么,却是单刀直入,向蔡邕挑明了来意。
“呵呵,丁原兄你身后这位将军,威武不凡,不只是何许人也?”蔡邕却是没有接丁原的话题,而是看向了在丁原身后的吕布。
蔡邕的意思,丁原当然很明白,那就是不想在吕布的面前谈论朝廷的事情,丁原虽然对吕布知道这些事情,并没有什么不放心的,但是蔡邕既然有所芥蒂,倒也不好说什么。
“呵呵蔡伯嗤慧眼如炬,此乃我的义子吕布,有万夫不当之勇。”丁原先向蔡邕介绍了一下吕布,然后冲着吕布说道:“吕布我儿,你就先退下吧,我与蔡伯嗤许久未见,想要单独谈些事情,你就先退下吧。”
“呵呵,蔡邕身无所长,平生嗜好不过养花读书而已,吕贤侄若是不弃,可以在我府中四处看看。”看见丁原让吕布离开,蔡邕也向吕布微笑着说道,显然不想因为眼前的事情,和吕布生出什么芥蒂来。
“蔡大人与义父有事,小子就出去走走,小子年纪尚轻,对于朝中的事,确实不大感兴趣,这就告退了。”吕布不是没有眼力的人,看见丁原和蔡邕的样子,自然退了出去。
“哎都是袁绍误国,出了个馊主意,结果才酿成今日之祸。”看见吕布离开,蔡邕哀叹一声,便讲起了这些日子以来洛阳发生的事情。
却说此时,吕布独自一人在庭院中漫步,突然一阵悠扬的琴声传来。曲调优美,然而琴声之中寓意深刻,似有金戈铁马交击之声,又似有些许无奈,些许悲凉,沁入心扉,让人不自觉地跟着琴声的音律,想起许多过往的种种。吕布被轻声所动,不由自主的寻着琴声而去,经过一座座亭台楼阁,来到一座凉亭旁边。
此时,吕布就看到一个穿着粉色罗裙的少女,正在抚琴,少女眉头微皱,琴声之中就有淡淡的忧郁传来,少女嘴角微笑,琴声之中就有一股暖意令得吕不觉得温暖。
“你是谁?你怎么会在这里?”突然一个丫头惊叫一声传来。
原来就在吕布站在一旁,用心聆听琴声的时候,从旁边走来一个小丫头,这个丫头看见吕布一身戎装,站立在庭院之中,也难怪会发出惊叫。
听见这小丫头的惊叫声,那个正在弹琴的少女也停顿了下来,一双美目看向吕布,虽然是对吕布的突然到访,有些不太适应,但是美目流转之间,却一次次的向着吕布瞄了过来,似乎对吕布很感兴趣的样子。
“在下并州丁刺史之子吕布,只因被姑娘琴声所吸引,冒昧前来,有冒犯姑娘之处,还请姑娘多多见谅。”吕布看着眼前的情景,不觉有些尴尬,忙拱手一礼道。
“原来你就是那并州的吕布啊,听说吕布乃是一名叱咤疆场的猛将,却不知道将军竟然也懂得音律。不知道将军从我家小姐的琴声中,听出什么来了没有?”那位小姐换没有说话,却是旁边的小丫头牙尖嘴利,率先刁难起吕布来了。必定吕布名声在外,这名声却只是吕布诛杀匈奴时候的凶名,至于吕布对于音律的了解,在人们想来,一个驰骋疆场,终日与杀戮做伴的人,又怎么会对音律感兴趣。
“哈哈,吕布虽然只是一介武夫,却也有忧国忧民之心,对于大汉朝未来的担心,也是一点不比小姐少。”吕布呵呵一笑,没有在一小丫头的挑衅。却是对着那位小姐说出了这么一段话,这话却说得合情合理,正说中了那位小姐,刚才弹琴之时内心的忧虑之处。
“先生果然是知音,听出了小女子心中的忧虑。小女子蔡琰,在此见过先生了。”原来这个小姑娘就是蔡邕的女儿蔡琰,听了蔡琰的自我介绍,吕布心中躁动不已,虽然吕布先前已经猜到了此女的身份,但是此时亲耳听到,却也不免心中躁动不已。
“在下一介武夫,那里当得起先生的称呼,至于能够猜出姑娘的琴音,只能说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必定身为军人,吕布对于天下动荡感觉会更深刻一些。”吕布这话倒是不假。
蔡琰乃是蔡邕的掌上明珠,虽然忧国忧民,但是这种忧虑,却大多是来自自己的父亲蔡邕的讲述,以及府中下人的谈论。而吕布从五原到河内,从河内到广宗,这一路走来,却是深刻的感受了乱世,明白了百姓生活的艰难。两人虽然有着相同的忧虑,但是这种感受却是不可同日而语。
“呵呵,将军说的不错,不知将军可不可以给奴家,讲讲外面的事情呢?”蔡琰看着吕布,却是像一个想要听故事的小女孩,脑袋微微一偏。
“呵呵,天下人的痛苦,说出来也不过只是博得小姐怜悯而已,这样的事情说来也没有什么意义。小姐还是好好珍惜眼前的生活吧,大汉朝大厦将倾,到时候怕是小姐也难以自保。”吕布看着眼前的蔡琰,一股怜爱之情油然而生,忍不住就为蔡琰的将来担心起来。
“不是说十常侍已经伏诛,大汉朝即将中兴么?怎么会是你说的那种样子?”蔡琰显然没有想到,吕布对于大汉朝的未来,会是这么的悲观。不过蔡琰足不出户,所知道的不过是道听途说,自然没有什么可以反驳吕布的。
“呵呵,小姐说的不错,十常侍的确已经伏诛,不过小姐也看到,董卓不过区区西凉刺史,佣兵自重,坐拥二十万西凉兵,而执掌朝廷。试问天下诸侯,哪一个不想效仿董卓,哪一个又会甘心屈居董卓之下?社稷神器既然董卓动得,天下诸侯哪一个又动不得?所以董卓进京,非但不能治乱,而且恰恰相反,乃是乱世的开始。”吕布堪堪而谈,字字诛心,不过几句话,却听得蔡琰脸色大变。
蔡琰虽然足不出户,不懂兵事,但必定冰雪聪明,博学多才,吕布只是略微几句话,蔡妍已经知道,吕布说的绝不是空穴来风,也许吕布有些言过其实,但是确实事实无疑?
“难道将军和丁刺史到来,也解决不了当下的危局么?”蔡琰眉头紧锁,看着吕布。
其实蔡妍这话已经是客气的了,至少把吕布看成了正面的人物,要是蔡琰的语气再重一些,怕是就要问吕布,这次并州军来的目的,到底是和董卓争夺朝廷的控制权,还是另有所图了。
“呵呵,小姐不过一区区女流,在下也不过是一介武夫,天下兴亡虽然匹夫有责,但是匹夫的意志,却是无法决定天下兴亡。”吕布呵呵一笑,回答只是模棱两可,显然已经不愿意和蔡妍在谈论这个话题。
“哈哈哈,吕将军原来在此,倒是让我和丁刺史一阵好找。”吕布和蔡琰正说着话,一个声音从身后传来,却是蔡邕的声音。
原来蔡邕和丁原已经谈完了事情,从吕布身后走了过来。


 第一百零八章 洛阳

第一百零八章
“蔡伯父您来了,父亲大人,你们已经谈完了么?”看见蔡邕和丁原过来,吕布有些尴尬,忙上前打招呼,必定在人家父亲面前,勾引人家的女儿,是一件很难为情的事情,吕布虽然在战场上纵情杀戮,毫不留情,可是对于情场,倒是还有些陌生,自然免不了尴尬。
“那便是小女蔡琰,蔡琰还不过来见过丁刺史和吕将军,这小丫头让我惯坏了,到时叫两位见笑了。”蔡邕忙让蔡琰见过丁原,对蔡琰倒是一副疼爱的样子,显然蔡邕平时是将蔡琰当做掌上明珠的。
“都是我这吕布孩儿太过无理,尽然闯进了伯嗤先生的后院,还请伯嗤先生恕罪。”丁原看了看吕布,向蔡邕施了一礼,忙替吕布道歉。
“丁大人错怪吕将军了,都怪小女子不该在这里抚琴,这才引得吕将军前来,小女子在这里赔罪了。”这个时候,蔡琰却是突然站了出来,竟然是替吕布说起话来。
听见蔡琰的话,丁原看了蔡邕一眼,却又哈哈大笑起来。也难怪丁原大笑,毕竟吕布和蔡琰认识不过是一时半会儿,这蔡琰竟然就替吕布说起话来,这倒是正应了一句古话:“女生外向。”
“小丫头家家的,大人说话那里有你插嘴的份,还不回去休息。”听了蔡琰的话,一边的蔡邕却是有些恼怒,将蔡琰赶回了屋里。
丁原乃是武将,对于蔡琰的表现,自然能够容忍一笑了之,再说了蔡琰是为吕布说话,如果吕布能和蔡琰结成连理,对于丁原来说也是一件好事。毕竟这个社会,还是重文轻武的,吕布能娶到蔡琰的话,自然也能够通过蔡邕,从而使得吕布得到士子们的承认。
不过丁原这么认为,一旁的蔡邕却就不这样看了。先不说蔡琰早有婚约,已经许配给了河东卫家,那卫家的祖上乃是大将军卫青,这卫青虽然是个马夫出身,后来却屡建功雄,成为汉武帝的大将军,自此之后,卫家便成为大汉朝的名门望族。现在的卫家虽然衰落,却也依旧是名门,不是吕布这种乡野匹夫所能够比拟的。
再说了,这蔡邕乃是当世大儒,学问贯通古今。在蔡邕眼里,吕布不过是个有些勇力的匹夫,虽然在战时可以作为大汉朝的刀枪。但俗话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吕布一介武夫,终究只是劳力者,难以改变治于人的命运。而蔡家未来的女婿,却至少也要是个劳心者。
从这一方面来说,现在的吕布,虽然勇武天下闻名,却也任然没有资格成为蔡邕的女婿。
“小孩子家玩闹而已,伯嗤兄何必介意。时间已经不早,在下军中还有军务,这就不叨扰了。”看见蔡邕的神色,丁原自然已经知道蔡邕的意思,便起身告辞,不愿意再待下去。
虽然丁原对于吕布有很多顾忌,认为吕布野心太大,甚至丁原可能会为了大汉的安定,而斩杀吕布。但是吕布必定是丁原的义子,两个人相处多年,私人感情还是很好的。所以蔡邕看不起吕布就是看不起丁原。丁原当然要拍拍屁股走人了。
其实这已经是丁原客气的了,要是眼前的人不是天下名士的大儒蔡邕,要是换成别人,说不定丁原当场就会翻脸。
丁原带着吕布回到军中,却是再也么没有谈起蔡琰的事,而是集合众将,一起讨论起眼前洛阳的形势。
“当下洛阳的形势,比我们想象的要严峻得多,董卓本来带来了三万西凉骑兵,现在又收复了五万北军,现在董卓手中已经有了五万北军,又有洛阳城池高大坚固,难以攻打,这样一来我军就完全陷入了被动。同时一些诸侯听见董卓势大,已经退缩了回去。现在能帮到我们的,就只有袁绍和袁术的军队,不过这两个人的兵马也是不多,而且董卓后续的二十万西凉兵,这几天就会到达,诸位将军现在形势如此,不知诸位将军有什么意见,都说说吧。”丁原开门见山,把洛阳的形势说了出来,和众将讨论。董卓现在实力强大,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所以丁原一开始,也并没有想要隐瞒众将什么,只是实话实说。
“在下以为,现在董卓军力强大,我军应该先派兵攻下黄河渡口,保证我军的后路,这样才能使得我军立于不败之地。将来和董卓军作战,战事顺利我军可以取得洛阳,倘若战事不利,我军还可以渡过黄河,返回并州。”高顺凝神思虑了一会儿,然后幽幽地说道。
在吕布看来,高顺的主张无疑是正确的,现在董卓入主洛阳,乱世将起,在乱世之中能够有一块立足之地,才能够安生立命,再图发展。并州虽然不大,也不够富庶,但终究是一州之地,倘若能够退守并州,占据一州之地,对于将来的乱世争霸无疑是最好的,可是这话吕布却也只能自己想想,并不能说出来。先不说众将,就是丁原也不会让吕布这样做的,必定丁原是忠于大汉王朝的,对于大汉王朝还有着无限的遐想。
“吕布我儿,你对这件事情怎么看?”丁原听了高顺的意见,却是并没有说话,反而回头看向了吕布。
虽然不论吕布说什么,丁原最终还是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但是丁原向吕布征求意见却是必要的。因为现在丁原的手下将领主要分为两派,一派接受丁原的直接领导,而另一派却是以吕布马首是瞻。比如典韦,魏续等人。所以丁原询问吕布,就表示对这些人的尊重。虽然现在吕布能够控制的力量很有限,仅仅限于自己的五千并州狼骑而已。
“回父亲大人的话,孩儿认为高将军的话很对。我军因该派兵占领黄河渡口,不过占领黄河渡口的目的,不是为了我军留下后路,而是要从并州调来更多的兵马。现在董卓军虽然看起来强大,其实不然,董卓以三万西凉骑兵,强行吞并五万北军,虽然成功,但是对北军的控制有限,平常尚不见得,一旦有战事发生,北军必定不堪重用。我们再看董卓的二十万援兵,虽然阵容强大,但是凉州苦寒之地,久经战乱,收成还不如我们并州,能有多少钱粮,那里养得了这么多的兵马?所以西凉援兵号称二十万,其实不过是二十万流民,前来洛阳讨生活而已,其战斗力更本不足挂齿,只要不让它们进入洛阳,依靠城池,在野战之中,我军一举可灭。现在,董卓军中唯一能让我军担心的,其实不过是那三万凉州铁骑。凉州铁骑悍勇无匹,训练有素,天下无双,不过也只是善于野战,不善攻城,只要我军能够避免和凉州铁骑野战,战胜董卓其实还是有很大的把握。”吕布堪堪而谈,顺着吕布的话这样想下来,众将脸上的阴云突然一扫而光,刚才在众将看来已经不可战胜的董卓,现在却好像变成了纸老虎一般,似乎只要丁原率兵一桶,董卓这个只老虎就会瞬间破灭一般。
不过吕布说这样的话,却也是不得已,就吕布内心而言,是不愿意和董卓拼个你死我活的,可是吕布明白丁原是不会同意的。既然丁原已经下定了决心,要和董卓拼个你死我活,吕布就只能选择全力帮助丁原,打倒董卓,正所谓尽人事而听天命,就是这个意思。
“果然父子连心,吕布我儿的意思,也就是老夫的意思。这大汉的天下,只能掌握在大汉天子手中,任何想要染指社稷神器的人,都将被消灭,这就是我们这些大汉男儿的命运。”丁原一字一句的说着,显然是下定了决心。“众将听令,高顺,你连夜率领本部五千兵马赶往黄河渡口,务必将其抢占,同时传令张扬,尽起并州之兵,前来支援。”
就在丁原众人商量定了下一步行动计划的时候。在洛阳城中,新的大将军府中,李儒和董卓也正在密谋。
“大将军好消息,我们的二十万西凉援兵已尽到了。”李儒满脸堆笑,来到董卓的身边。
“是吗?既然已经到了,为什么还不进城?我有了这二十万援兵,到时要看看朝野之中,还有那个不识相的敢龇毛。”听了李儒带来的消息,董卓满脸的振奋。显然这些日子,董卓也觉得依靠自己带来的三万凉州铁骑,以及新近归附的五万北军,有些镇不住场面。现在董卓听到二十万援兵到来的消息,终于一颗心放进了肚里,顿时有了掌握乾坤,独断寰宇的感觉。
“呵呵,大将军,是我不让援兵进入洛阳的。”看着董卓,李儒露出了一个阴险的笑容,董卓对于李儒这个笑容很熟悉,知道李儒又要实行什么阴险的计划了,也并不着急开口,果然李儒后面的话,令得董卓眉开眼笑,大声称妙。


 第一百零九章 洛阳2

第一百零九章
“大将军,您现在坐拥二十万大军,执掌大汉神器,天下诸侯看见大将军雄踞洛阳,威震天下,哪一个不动心,那一个不想着有朝一日,可以性大将军这样威风?所以眼下朝廷虽然平静,但是暗流涌动,许多针对大将军的策划,已经开始实行。而大将军现在需要的,就是震慑群雄,使得天下所有打坏主意的诸侯,都感到胆寒,从而树立起强大的威信,这样大将军才能称霸天下,而没有后顾之忧。”李儒眼中露出神秘一笑,看着董卓,等待着董卓的反应。
“恩,你说的确实不错。洒家三万凉州铁骑进入洛阳,到了现在,也只不过堪堪控制住洛阳的局势。可是真要号令天下,称霸天下,的确困难无比,不知李儒你有什么好办法?”董卓虽然心中兴奋不已,面上却做出淡定的神色,向李儒请教。必定董卓现在一旦稳住洛阳的局势,就很可能一下子行霸天下,但是只要稍有闪失,也会落得的死无全尸的下场,这就由不得董卓不加谨慎。
“在下已经为大将军想好了两条计策,有我李儒这两天计策,大将军足可以称霸天下。这第一就是让李傕郭汜分兵两路,一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取洛阳周围城池的控制权,彻底控制洛阳周边,这样一来我军就在洛阳彻底扎下了根基,即便有其他诸侯想要染指洛阳,也变得困难无比。而另一路大军,则开往长安,长安乃是大汉龙兴之地,民富国强,易守难攻,先秦吞并天下之根及所在,大将军若是的了长安,则三辅之地尽归大将军所有,到那时大将军进可虎视中原,吞并天下,退有三辅雄关可割据一方,到了那个时候,大将军雄霸天下,实力之强无人能够撼动。”李儒堪堪而谈,说道高兴之处,竟然止不住眉开眼笑,好像董卓的霸业,只在他言语之间便可完成一般。
“李儒你说的没有错,不过我刚入洛阳,执掌朝廷不过数日,这样大的动作,怕是朝臣们不会同意吧?”董卓虽然狂妄,但是身为武人,和那是士子学者想必,总觉得自己低了一头,现在董卓即使当了大将军,对于那些执拗地文人,还是免不了有些担心。
“将军执掌兵事,只需发令即可,何必和那些酸儒商议,那些人平日里饱食终日,只知道夸夸其谈,哪里懂得是么治理天下,此事当将军当断则断,万万不可延误,迟则生变。”李儒倒是和董卓不同,根本看不起那些所谓的名门之后,天子门生。
“不错,这件事情就照你说的去做,我准你拿我的令箭传令李傕郭汜,即刻行动,不得延误。等我真正掌握了长安和洛阳,我倒是要看看,还有谁能和我抗衡。”董卓终于下定了决心,要以最快的动作,掌握天下形势。
“大将军,我今天要献给您的第二策,就是专门对付这些文臣士子的。大汉立国以来,因为高祖惧怕将领拥兵自重,故而重文轻武,大力提高文臣的地位,而打压武将的地位,以至于那些士子,一个个自以为圣人门徒,高傲自大,桀骜不驯。大将军执掌朝政,要想减少麻烦,就必须像秦始皇那样,清洗朝中文臣势力,只有如此才能保持朝廷的纯洁性,树立大将军无上权威。”李儒隐隐的一笑,狠辣之情油然而生。
“是啊,说真的洒家已看不惯那些自以为是的文臣嘴脸,但是杀人总要有个由头,我若随便杀人,怕是会引起朝野不满,必定我来到洛阳时日尚欠,还需要巩固根基。”董卓虽然杀伐果断,然而文臣在大汉朝的地位特殊,即便是灵帝在位,虽然有党锢的纷争,但是也没有敢对朝中的文臣下死手,所以对于这件事情,董卓还是很有顾虑的。
“呵呵,大将军放心,我李儒做事,怎么会没有轻重,让大将军背黑锅呢?”说到这里李儒突然掉转了话题。“大将军觉得刘协此子如何?我观此子聪颖,有君王之像。听说灵帝死前,曾有遗诏要传位于此子。”李儒此时,倒是显出对刘协很感兴趣的样子。
“嗯,这件事情洒家也是听说过,不过这件事情与洒家有何关系?”看着李儒突然提起刘协,董卓倒是有些不解。
“嘿嘿,大将军明日可在朝议之时,与朝中诸位大臣商议废立新帝之事,到时候那些不满大将军的大臣,必定会跳出来反对,到那时大将军再拿出灵帝的遗诏,当场宣读。如此一来那些反对大将军的人,就变成了反对刘协做皇帝,反对灵帝的遗诏。届时大将军可以以叛逆之名,将这些大臣统统处死,自此之后,朝堂之上,还不是大将军一个人说了算么?”李儒偏着脑袋,嘿嘿笑道。
“你说的有理,可是我们哪里来的灵帝的诏书?”董卓看着李儒,有些发痴,显然现在的董卓,还没有进入手握权柄,执掌天下的状态,所以做起事来还有些束手束脚。
“大将军请看这是什么?灵帝的诏书,属下已经为大将军准备好了。”说着李儒从怀中,取出了一张明黄色的绢布,交给了董卓。
董卓伸手接过李儒手中的绢布,展开一看之下,竟然下了一跳。原来这竟然是一道圣旨,上面还加盖了灵帝的玉玺。董卓再看这圣旨上的意思,一下子明了了,这竟然是一封,让刘协继位的传位诏书,不过这并不是董卓的吃惊之处,真正让董卓吃惊的是,这张圣旨上,竟然指名道姓的写着托孤与董卓,希望董卓能够辅助刘协,中兴大汉。
这可就了不得了,本来董卓进京,不过是奉了何进的命令,可是有了这张圣旨,董卓的身份就不再是一个小小的刺史,而是大汉朝真正的托孤重臣,厚实的顾命大臣。这顾命大臣的权力极大,在皇帝不能亲政的时候,几乎可以享有皇帝的一切权利。
董卓拿着这张圣旨,翻来覆去的在手中把玩,久久也舍不得放下,好像这张圣旨有着多么的珍贵,虽然董卓心里也明白,这圣旨不过是李儒捣鼓出来,欺骗天下人眼球的而已。
要是死去的灵帝,知道自己的传位诏书,在董卓手里有了这样一张翻版,而且自己的幼子刘辩也终于可以登基称帝的时候,灵帝会作何感想?不过无论如何,灵帝临终的寄托,董卓还是最终帮助灵帝完成了,从这一点上来说,董卓也算是灵帝冥冥之中的托孤重臣了。
“大将军,现在虽然一切尽在我军掌握之中,但是任然有不少的变数,大将军不可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