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凤鸣宫阙-第2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帝既然是这样说,那么事情显然是没有任何缓和的余地了。
李邺微微垂眸,却是正好看到了顾惜朝他看过来。他心中一动,便是意味深长的看了顾惜一眼。
顾惜登时就心中一冷,几乎是电光火石般就明白了李邺的意思。李邺这是要她开口求情。
虽说十分不情愿,不过顾惜觉得还是不可得罪李邺。而且被李邺那么看着,她更是觉得浑身不自在,心中一阵阵发寒。所以到底还是开了口:“皇上,底下的宫人们也是听管事的指挥,若真全部处死到底是太血腥了些。不若问责管事就是了罢。”
皇帝却是不开口,只是沉默。一时之间气氛几乎凝固。
顾惜心中着急,便是又缩了缩,低声怯怯道:“臣妾也是想着皇上若是多造杀孽,到底是有损福泽,倒不如饶了他们一条性命,权当是积德行善了。”
顾惜这般作态着实可怜,皇帝心中便是软了软,加上又觉得顾惜到底是为了他,便是怎么也舍不得再责备顾惜了。尤其是不经意看见顾惜脸上的血迹,惨白的嘴唇,皇帝更是心生怜惜松了口:“罢了罢了,既然是你开口求情,那便是照你所说罢。朕乃天子,倒是不怕这些。不过能给你积攒些福泽倒也极好。”
这话便是同意了。
李邺面色木然的应了,倒是也没有多说半个字。只是心里却是多少觉得有些不是滋味。说实话,他是半点不想看见顾惜那张脸的。
因为着实是和他母妃当年太相似了一些。就是神态,也似乎有几分相似。
李邺飞快转身去了,自然也没看见皇帝温柔的和顾惜说话。
他吩咐周意留下来善后,自己则是小心翼翼的抱起陶君兰回了端本宫。一时之间倒是忘记了自己后背上的伤了。
一路心急火燎的回了端本宫,李邺又让太医再诊脉了一次,确定没有更严重,这才舒了一口气。又让太医开了药吩咐人熬,自己则是也不走了,就在床边守着。
红螺看见李邺背上衣裳都破了,这才惊觉李邺可能受伤了。便是忙道:“奴婢这就去叫太医回来给太子看看。”说完匆匆忙忙的又追了出去。
李邺被这么一提醒,也这才记起了自己背上的伤,反手一摸,登时就被疼得倒吸一口凉气。木刺扎在手里,稍微一碰就觉得像是针扎一般,比起一般的伤,反而更让人有点儿烦躁些;太医被追回来,见了李邺背上的伤也是唬了一下,接着连忙认错:“都是微臣不好,竟是没看见太子身上的伤。”一面说着一面忙打开药箱来。
李邺伏在软榻上,让太医治疗伤势。红螺叫了一个内侍进来掌灯这样的伤其实最麻烦不过了。不仅要仔细将每个木刺挑出来,还要再一点点的上药。都是精细的活儿,可夜里到底不如白天亮堂,便是只能多点些灯来照明。
红螺则是守在陶君兰跟前。
陶君兰醒来的时候,李邺背上的木刺倒是还没弄完。
陶君兰只觉得头疼欲裂,还微微有些晕眩之感,甚至还有些恶心。
眨了眨眼睛适应了一下之后,陶君兰便是回想起了之前那一幕。当即便是下意识的一摸腰腹,觉得并无异样,这才松了一口气。
红螺则是高兴得不行,一面殷勤的上来问陶君兰的感受,一面又吩咐在门口守着的小宫女:“去,告诉太子一声,说太子妃醒过来了。”
陶君兰看着红螺那般欢喜的神色,倒是有一种劫后余生之感。微微吐出一口气,想起李邺是跟着自己一起摔下去的,她便是又问红螺:“太子呢?”
陶君兰都这般了,红螺自然也不敢说实话让她担心,便是只道:“太子身上扎了些木刺,此时正在外头让太医挑呢。”
红螺说得轻描淡写,陶君兰自然也就以为并不严重,当下也就没再多问,只又关心中秋宴:“中秋宴呢?可有继续下去?别因为我一个人耽误了才好。”
红螺见陶君兰如此在意此事,当即便是笑道:“那哪里能呢?不过这事儿奴婢也并不清楚,想来应该是不会的。”
陶君兰只当端本宫是先一步回来了,所以并不知道筵席如何了。当即也没多想,只是吩咐:“去外头跟太子说一声,让他不必担心我,我并无大碍。”顿了顿又道:“等太医弄好了,请太子进来和我说说话罢。”
红螺应了一声,叫人端了药进来服侍陶君兰喝了,这才出去寻李邺去了。
而陶君兰则是再度闭上眼睛养神她撞了头,虽说人醒来了,可是人还是不自在的。还得好好静养着。
红螺刚走出卧室,一抬头这要说话却是被眼前这一幕看得心中一沉。
一个小宫女正在给李邺擦汗,动作轻柔,双颊生粉。那副含羞带怯的样子,无端端就让安静的屋里生出了一股旖旎的妩媚来。
还好李邺闭着眼睛没看。
红螺快步走山前去,将那小宫女手里的帕子夺了下来,压着火低声吩咐:“你且出去罢。我来服侍太子。”这做宫女的,早在进宫的时候就被训导过了:服侍男主子的时候,那是必须端庄镇定,不可有半点异样的。哪怕是服侍男主子洗澡,也要淡然处之,只当面对的是个木头桩子。不然的话,人人都害羞起来,那事情可还怎么做?
李邺被红螺这一句话惊醒了过来,便是低声问:“太子妃如何了?”
红螺一面目不斜视的替李邺擦额上疼出来的汗,一面低声的将陶君兰的情况禀告了:“看着没有什么大碍,不过肯定也是不舒服的;。太子妃让太子不要担心,又请太子诊治完毕后进去和她说说话。”
李邺点点头,又问:“现在呢?”
“闭目养神呢。”红螺看了一眼太医满头大汗的样子,便是又拿出一块干净的帕子来递给太医:“太医擦擦汗罢,不然一会儿万一滴下来了。”万一落在李邺的身上,那不仅是冒犯,更是让李邺不好受了。
太医精神几乎是高度紧绷着,不被红螺提醒倒是还没意识到自己额上的汗。此时被提醒了,才慌忙去擦汗。不过没好意思用红螺递给他的帕子,只用袖子胡乱抹了一把。
忙活了这半晌,谁也没顾上吃晚饭,所以众人此时都有些饥肠辘辘了。红螺便是低声询问李邺:“小厨房准备了吃食,太子可要用一点?”
李邺倒是真有点儿饿了,便是应了,不过又问:“太子妃可用了吃食?”
“喝了一碗白粥,又喝了药。想来也吃不下别的了。”红螺回道,“奴婢让小厨房熬些软烂的肉粥,到时候太子妃饿了就能用。”
李邺想了想,吩咐道:“若有现成的饭菜也就罢了,若没有,只管煮两碗面就是。我的要清淡些,太医的那份你问问他的口味。”因为是趴着的,所以李邺说话并不是太方便,声音也闷闷的。他自然也就不想多说。
太医受宠若惊,连忙摆手:“不必麻烦不必麻烦,随意即可,随意即可。”末了又郑重的谢过李邺的赏赐。
李邺重新闭目:“继续。”
太医忙又低下头去认真的替李邺挑木刺。好在剩下不多了,待到汤面上来的时候,倒是也弄完了。
李邺在听见太医说“好了”二字之后,登时便是迫不及待的翻身做了坐起。趴了这半天,他着实是有些受不住了。接过内侍递上来的衣裳自己穿了,随后便是往寝室里去看陶君兰了。
而红螺则是忙带着太医下去用膳。自然,说是一碗汤面,不过这样一碗面也是不一般的。另外也配了一些别的小菜。不然的话,未免也太寒酸了一些。
药里有安神的功效,所以李邺此时进去陶君兰其实已经是睡着了。李邺自然也没敢打扰。只是静静的看了一阵子之后便是退了出去。
陶君兰此时额上已经包扎好了。因觉得白色的纱布太过难看,所以红螺是特地翻出了一个抹额给陶君兰戴上了。乍一看上去,倒像是没有受伤似的。
不过李邺知道额上的伤口到底是怎么样的,所以心里还是十分的心疼。
草草用了吃食后,李邺这才腾出手来过问善后事宜。周意如今已经将该抓的人都抓了起来,按照皇帝的意思,只怕连夜就要处置。
李邺便是寻思着在那之前去见见这些人。不然等到今夜一过,只怕许多事情也就彻底被堙没了。;
第一卷 第670章 激动
陶君兰再醒来的时候,却已经是半夜了。她一动,环着她的李邺自然也就一下子惊醒过来:“醒了?”因是刚从睡梦中醒来,所以李邺的声音明显带着一丝沙哑。
陶君兰应了一声,动了一动想坐起身来。不过却是立刻被李邺按住:“想做什么?我来就是了。”
陶君兰登时有些羞恼的瞪了李邺一眼,只道:“去叫红螺进来服侍我罢。我要更衣。这个你怎么帮我?”
李邺一怔,随后脸上也是有点儿发烫。便是咳嗽一声,尴尬的不敢看陶君兰。而后摸了摸鼻子扬声叫人进来服侍陶君兰;其实他倒是很想说他能帮忙的,不过看着陶君兰的羞恼,他到底没敢将这话说出口。陶君兰如今都这般了,他自然也舍不得再随意逗她玩儿。
不过趁着陶君兰去更衣的功夫,李邺倒是叫了人将一直温着的粥端了上来准备一会儿给陶君兰吃。
待到陶君兰出来,李邺便是笑道:“饿不饿?厨房准备了肉粥和一些爽口的小菜。”
陶君兰之前不过是喝了一些白粥和一碗药,此时自然也是饿了。便是点点头让人扶她去桌边吃东西。不过李邺却是不肯,只让人将陶君兰重新扶上了床,又亲自与她盖上了被子,这才又端了粥过来:“我来喂你罢。”
李邺这般,陶君兰自然是又羞又窘,偏过头去不理李邺。
李邺恍然大悟,沉声吩咐其他宫人:“都下去罢。一会儿我叫你么。”
宫人们都鱼贯退了出去,而陶君兰这才狠狠的瞪了李邺一眼,出声埋怨他:“怎么你越来越没分寸了?当着宫人也如此,传出了还怎么好意思见人?”不过这抱怨软绵绵的,想来也并没有太大的用处。
李邺果然不怎么在意,只是专心致志的舀了一勺粥递到了陶君兰唇边。
陶君兰一面恨恨的白了他一眼,一面却是不客气的直接吃了。
李邺一脸喂了几口,见陶君兰不再埋怨了,这才笑了笑开口道:“怕什么?我们是夫妻,你如今你又有身孕,别说只是服侍你用膳了,就是你叫我做别的,谁又敢说什么?自己的妻子自己疼,这有什么错?”
陶君兰被李邺说得心头甜蜜,可嘴上却不肯服软:“你是太子,叫人看见你这般没架子,你以后如何服众?”
李邺失笑:“若对自己妻子好便是无法服众,那做什么才能服众?再说了,我在你跟前,又哪里需要这些?”
两人一个喂,一个吃,还一边说话,不知不觉陶君兰就用了一小盅的粥。
等到陶君兰回过神来的时候,却是已经有些撑了。她忙摇头:“饱了,不吃了。”
李邺看了看没剩下多少,也不嫌弃是吃剩下的,便是自己三口两口的吃了。叫人进来将碗筷收拾出去,又漱了口,这才重新上了床去抱着陶君兰准备继续睡。
陶君兰靠在李邺怀里,倒是觉得人似乎都好受了一些。便是往里头挤了挤。
李邺忙按住她:“别蹭到了额上的伤口。”
陶君兰这才作罢,然后与他说起拜月时候的事儿:“祝词卷轴上,一个字也没有。”
“嗯。”李邺早就猜到了这事儿,自然也不觉得奇怪,当下应了一声。
“我觉得,可能木板也是被动了手脚的。”陶君兰沉声道出自己的猜测,“我怀疑,根本就是有人故意针对我。要知道这事儿之前本是该皇后去的,皇后却推脱了”
“不一定是皇后;
。”李邺知道陶君兰想说什么,便是率先一步说了出口来。“不过现在这个事情毕竟只是咱们的猜测,具体调查一番之后也就明白了。这事儿你就别再操心了,有我呢。”
“嗯。”陶君兰摸了摸肚子,心中明白自己现在的确也不能思虑过重,不然的话对孩子也不好。虽说如今还不大确定是不是真有了,可万一是真的呢?
她可不敢拿孩子来冒险。
被窝里就这么大,陶君兰这么一动,李邺自然立刻就觉察到了。
陶君兰只感觉到一只温暖的手伸过来,无比轻柔的盖住了她的手。而后又听李邺轻声问:“真的有了?”那小心翼翼的语气,倒像是怕惊动了什么似的。
陶君兰摇摇头:“不确定,不过很有可能是。”毕竟之前她的葵水一直也很准时,再加上前一段时间他们也的确是十分的努力。所以她觉得应该是没错的。
而李邺听了这话之后,却是有些小小的激动:“一定是的。”
陶君兰登时被逗得笑了起来:“又不是第一次做父亲了,怎么的还这般激动?让拴儿和明珠知道,以后他们懂事了该吃醋了。”
李邺闷闷道:“之前你怀孕时,我都不在你身边,自然是不同。至于在拴儿和明珠跟前,我自然是不会表现出来的。”
李邺说得歉然,陶君兰却也不觉得难过,反而拍了拍他的手,笑道:“这一次你怎么也不会错过了。”
李邺应了一声,爱怜又眷恋的用手指隔着衣裳抚摸了一下陶君兰的腹部。仿佛如此就已经能感觉到孩子了一般。
陶君兰忍着笑意任由李邺摸了半晌,这才闷笑:“睡了吧?好痒。”
李邺登时就有点儿尴尬,不过却故作淡定的咳嗽一声:“好,睡了吧。”本想将手拿开,不过犹豫了一下到底是没舍得。
陶君兰精神不济,自然是很快睡了过去。倒是李邺却是因为实在是太过亢奋,待到陶君兰呼吸绵长谁熟了的时候,却依旧是丝毫没有睡意因为陶君兰睡着了,李邺这才又斗胆轻轻拍了拍陶君兰腹部,说是拍,其实是点也不为过。那样轻柔的力道,只怕隔着衣裳陶君兰都是感觉不到任何动静了。
李邺兀自亢奋了许久,又恋恋不舍的摸了许久,直到天色将明几乎才睡过去。
第二日,二人是被明珠和拴儿吵醒的。
明珠也不知是怎么了,一大早就哭着要陶君兰。拴儿本来是去看妹妹的,结果被明珠惹得也想陶君兰了,两人于是干脆就手拉着手一路过来了。
李邺率先醒来,看着眼泪汪汪的女儿,心都要疼化了,张嘴便是:“谁欺负明珠了?告诉爹,爹给明珠报仇!”一面说一面i将明珠抱了起来。
拴儿也不吃醋,吭哧吭哧自己就跑到了床边,看着陶君兰低声问;“娘怎么了?为什么不起床?”
明珠此时也含着泪和李邺告状:“嬷嬷坏,不让来找娘;。”
明珠眼巴巴的看着李邺,满心期待李邺真能罚一下自己的奶嬷嬷。
结果李邺只是干笑了一声,随手摸了一块点心给她:“嬷嬷也是为你好。”好似把刚才说过的话完全都忘记了似的。
陶君兰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然后明珠就又瘪了嘴掉起眼泪来,挣扎着把不给李邺抱,悻悻哭道:“爹坏!讨厌!”
李邺抱不住明珠,只能放了她下来。结果明珠就跑到了陶君兰跟前,眼巴巴的告状:“爹坏,嬷嬷坏。”
陶君兰办起脸来:“好了,多大的姑娘还哭?!你看看你哥哥,再看看你姐姐,他们都不哭了。真羞。”
明珠没得到好处,于是就更加委屈了,本来要掉不掉的金豆豆,这下也好似不值钱似的猛的往下掉。
拴儿倒是个好哥哥,忙去拉明珠:“好了好了,妹妹不哭。哥哥给你吃糖。”说着往自己小荷包里掏了半天,居然还真掏出了一颗糖莲子来。
明珠得了糖莲子,倒是一下子止住了哭声,含在嘴里眼巴巴的看着陶君兰,又不记仇了;“娘抱。”
李邺吓得忙上前来哄女儿:“娘病了,没力气,爹抱你吧。”
这话一出,登时两个孩子都是疑惑的看陶君兰。拴儿到底大些,有些着急的跑上来摸陶君兰的额头。大约是他发烧的时候被人这么摸过,所以也就记得了。
半晌,拴儿一脸肃穆道:“嗯,有点儿烫,要吃药。”
陶君兰顿时再也忍不住的笑出声来,李邺也是差不多。
陶君兰探头亲了拴儿一,眼睛里的柔情都要满溢出来,“拴儿真乖,娘一定好好吃药,尽快好起来。”
拴儿重重点头一脸郑重:“嗯,蜜枣给娘吃。不怕苦。”
明珠也凑热闹,“给娘吃。”
一家人腻歪了一阵,李邺这才带着两个孩子却用早膳了。用过早膳让人领着两个孩子去静灵那儿找果姐儿玩,这才算是将人打发了。
李邺心情颇好的回来陪陶君兰,笑道:“再过不久,拴儿和明珠又该多个弟弟或是妹妹了。拴儿我瞧着倒是个能当好哥哥的。就是明珠那样的小心眼,也不知能不能做个好姐姐。”
这都还没确定到底怀孕没有呢,那头李邺倒是一本正经的担心上了。陶君兰登时就被李邺给逗得白了他一眼,也懒得和他多说,只问道:“你今儿不出门?”
李邺自然也不会跟陶君兰说实情,只道:“可以晚点儿去。”说着便是自己寻了衣裳出来换上,这才出了端本宫。
这一次,他却是去向皇帝汇报的。昨儿夜里他其实也没问出什么来,所以做主又将人关押了。这个时候去,自然是回禀此事儿。而且他也打算将实情告诉皇帝。;
第一卷 第671章 风波起
就在陶君兰喝药的时候,不少人却都在议论昨儿的事情。
昨儿陶君兰被李邺抱出来时候那满脸的血都是被人看得一清二楚的,所以,此时倒是有不少人在猜测陶君兰这次会怎么样;甚至,还有不少人觉得陶君兰可能是受伤颇重,说不得就要丢了性命。
其中,就有王侧夫人。
王侧夫人神神秘秘的和王夫人悄悄的说道:“姐姐想必不知道,据说太子妃已是不行了!”
王夫人自然是吓了一跳:“不能吧?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动静啊”虽说满腹怀疑,可是心里到底还是打个了突突。
王侧夫人冷笑一声了:“还能有什么动静?昨儿太医在端本宫里呆了那么久,我猜肯定是因为陶氏的伤势严重了。毕竟伤在了头上,哪里真就能那么轻松?”
王侧夫人这话说得很有道理,顿时王夫人的心思就更乱了。
“死了才好呢。”王侧夫人恶毒的诅咒:“我就看不惯她那副趾高气扬还做出淡然大度的样子。不就是会生孩子吗?有什么了不起的?也不知道太子到底是怎么瞎了眼,竟是她当成宝贝似的。”
王夫人看了一眼自己的妹妹,到底没开口训斥什么。只是头疼的捏了捏眉心:“好了,以后别再说这些话了。让人听去了,可没有安生日子过了。”
顿了顿,王夫人又站起身来:“不行,我得去见见皇后娘娘”
王侧夫人忙跟上:“我也去。”只是对着王夫人的后背,她却是露出了一个讥讽的笑容来。
王夫人直接被挡在了门外,倒是王侧夫人被放了进去。王夫人站在门口,说不出的尴尬,心情更是晦涩沉重:她当然知道皇后为什么不肯见她。无非就是因为上一次她去找了陶君兰的缘故。
王夫人苦笑了一声,也没有再做努力便是转身慢慢的往回走了。对于找陶君兰,她倒是也不后悔,毕竟她就那么两个女儿,为了女儿她是什么都愿意去做的。
至于皇后这头见了王侧夫人,却也不见得多热情,甚至颇有些冷淡的意思;“怎么了?”
王侧夫人撒娇的攀住皇后的胳膊,道:“姑母,您难道不高兴?讨厌的陶氏这次可是倒霉了。”
皇后冷冷的看了一眼王侧夫人,只一眼就让往侧夫人彻底老实了下来。
王侧夫人几乎是讪讪的松开了手,不过却还是一脸的迷惑:“姑母怎么了?”
“动点脑子罢。”皇后揉了揉眉心,却也懒得点破,直接就将王侧妃夫人打发走了。心里叹了一口气:王家的姑娘,怎么一个不如一个了?
王侧夫人自然是一头雾水,跟了皇后多年的一个老嬷嬷终于是看不过眼了,垂了眼皮提点:“如今只怕不知多少人怀疑皇后娘娘呢,又有什么可值得高兴的?”
不过比起王侧夫人这样只是揣测的,也有因为担心直接上门来探望的。比如英妃和八公主以及懿贵妃。
懿贵妃是先去看了七皇子,而后来的端本宫;。至于是特地跑一趟,还是顺变过来看看,自然除了懿贵妃也没人知道。
不过懿贵妃却送了不少东西过来吃的用的是没敢送,送了一块未经雕琢的玉石,还有一匣子宝石。
至于英嫔和八公主倒是什么都没送,不过八公主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她怀孕了。
陶君兰自然是又惊又喜,半晌才想起来恭喜八公主:”恭喜你了,只盼着你一举得男才好呢。”
八公主笑盈盈的,倒是半点不扭捏的收下了陶君兰的恭喜:“那就承太子妃的吉言了。若真一举得男,到时候少不得还得请太子帮着取个名字呢。”
陶君兰“哈哈”大笑,大包大揽的将这事儿一口应承下来:“好。就这么说定了,到时候驸马可别不乐意就好。”
“他怎么会不乐意?”八公主笑道:“他只有高兴的,绝不会不乐意。”
“那可说不清楚,这可是他的长子。”陶君兰只是笑,又看了一眼英妃:“英妃娘娘如今可谓是双喜临门了。怎么都舍不得拿出些好东西分给我?真真是小气。”
英妃这头刚晋升了妃位,那头八公主又怀孕了,可不是双喜临门。
面对陶君兰的打趣,英妃倒是没有半点不好意思的,“我能有什么好东西?你都是太子妃了,怎么还想着我的东西。再说了,送东西总归也没多大用处宝石这些你也不缺,别的我也不敢送。就不浪费那个功夫了。”
陶君兰哭笑不得的摇头:“罢了罢了,英妃娘娘这是要将好东西都留给外孙呢。”
几人玩闹一阵子,八公主这才开口问起了陶君兰的伤势:“你额上的伤,不打紧罢?我听说倒是有些吓人?”
英嫔昨儿是在场的,自然也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当下叹了一口气;“可不是吓人?当时我都吓得有些呆住了。我在宫里这么多年,倒是从未见过这样的事情。也不知道那些人是怎么搞的。”
陶君兰笑了笑:“好在也没什么大事儿,摔了一下也不算严重,倒也算是不错了。再说了,兴许遭逢这次劫难,以后都顺风顺水了呢?”
英嫔连连点头:“正是这个道理。”
八公主却还是担心:“不会留疤罢?”
陶君兰顿了一下,苦笑了一声:“留疤是肯定了。不过宫里不少好药,总也有些效果。纵然留疤也不会太明显,脂粉应该能盖得住。再说了,我也不是黄花闺女了,留个疤也不打紧。”
八公主听陶君兰说得云淡风轻,便是瞪了她一眼:“哪有女子不在乎自己容貌的?你就装罢,回头可别躲起来偷偷的哭!”
陶君兰哭笑不得:“那不然还能怎么办?我这会子就是使劲哭闹,该留疤不还得留疤?”
八公主登时无言以对,许久摇头;“你倒是看得开。”
“看不开也得看开。”陶君兰笑了笑:“不过我本身也不是什么倾城绝色,更不靠姿色侍人,又有什么可担心的?”
其实知道这个伤口会留疤,李邺都比她更紧张些;。当然李邺紧张也是因为怕她难受罢了,倒不是真怕她以后不好看了。
李邺也逼着太医尽最大努力,配最好的祛疤膏了,她自然也就没什么可折腾的了。
“我听说,庄妃脸也伤了。”英妃拢了拢袖子,然后压低了声音说了这么一句:“听说可能也会留疤,皇上听了之后大为恼怒。又十分怜惜,如今倒是想再给她升一升分位呢。”
陶君兰登时就惊了一惊:“庄妃脸也伤了?怎么伤的?”
英妃一怔:“你不知道?”
陶君兰自然是一头雾水:“我该知道什么?”
英妃顿时反应过来,只怕这事儿是有人故意要瞒着陶君兰的。她这么一说,反而是多嘴了。只是话都出口,显然也不可能收回来,所以她也只能继续说下去。不过也没敢细说,只是大概描述了一下昨儿晚上的情形,最后才道:“听说就是那个时候受的伤,还是为了救皇上。”
英妃说这句话的时候,自己都没觉察到她其实是有些嘲讽的笑了一笑。不过,陶君兰却是看见了。
陶君兰觉得,英妃之所以觉得嘲讽,大约是认为这根本就是做戏罢了要说顾惜真有那么喜欢皇帝,愿意为了皇帝以身犯险?只怕也未必。
不过不管怎么说,事情已经发生了,不管旁人怎么觉得,只要皇帝自己觉得感动也就行了。也和别人没什么关系。
真正让陶君兰在意的还是英妃那一句“皇上还想升一升顾惜的分位。”
顾惜已经是四妃之一了,再继续升就是贵妃了。可是贵妃总不能同时有两个吧?自开朝以来,就没有过这样的规矩。
陶君兰皱了皱眉头:“这个消息可信吗?”
英妃笑了笑:“是庄妃宫里传出来的消息。”
陶君兰眉头皱得更紧了:既然是顾惜宫里传出来的,那么至少有六七成可能是真的,皇帝是真这么承诺了,或者是动了这个心思。
当然,皇帝要升顾惜的位份,其实和她也没多大的关系。不过想起顾惜的那些手段,陶君兰却是觉得这事儿不能任由这么发展下去了顾惜位份越高,就越容易捣鼓出事情来。至少光凭她想压制顾惜,那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不过这事儿也不必太着急,一时半会的我估摸着也成不了。且不说皇后那头同意不同意,只说外头群臣只怕就不会同意。这一场官司,且有得打呢。”英妃笑了笑,故意说这样的话宽慰陶君兰。末了又道:“说这些事情原本不过是想打发无聊时间罢了,你若是还在意担忧发愁起来,那可是我的罪过了。我以后可不敢再和你说话了。”
英妃这话一出,陶君兰登时就被逗笑了。不过她却也不得不承认,英妃这话的确是很对的。当即她心头也是豁达起来,笑道:“也是我的不是,天生就是个多思的。罢了,如今咱们也不说这个了,说说别的有趣的事情罢。”;
第一卷 第672章 荒唐
皇帝是真想升顾惜的分位。
就在中秋过去了数十日之后,这个事情突然被皇帝提了出来。
而且,要升级的,还不是贵妃,而是皇贵妃。
陶君兰听说这个消息的时候正在喝药,闻言愣了一下,一大口药含在嘴里竟是忘了咽下去,半晌等到嘴里苦得受不住了,这才急忙吞咽。
只是那药味却是停留在嘴里久久不散,苦过之后,还泛着一股子酸味。两者相加说不出的叫人难以接受,陶君兰甚至觉得整个人都有点儿微微泛了恶心。
她忙捻起一颗腌梅子放进口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