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逐鼎-第3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城固,汉军本部,汉中王此刻就亲自坐镇于此,负责汉中全局战事。此刻,汉中王的脸色甚是难看,他发现,汉中的局势已经不再自己预料之中。北面的赵军如同他所预料的,也是他想要看到的那样,没有南下益州之意。但是,蜀军同样看到了这个问题,丝毫没有在意汶山府和阴平府可能会被赵军攻击,直接将大军派往汉中,让汉军逐渐处于下风,情况很是不好。
蜀汉交战,汉军开始之时处于极大的优势,毕竟,其是在自己治地作战,兵马钱粮都能就地征收。两军大战,除了士卒,粮食和兵甲器具同样至关重要。在自己的地盘上作战,汉军自然占据很大的便宜。但是,随着蜀军的大军逼近,除了一些城池之外,城外的乡镇都被蜀军占据,而蜀军占据这些地域之后,粮草物资就能就此征收,无需再从后方运输了。
不要小看这些城外的地域,不少乡镇之间,可是存在大量的乡绅大族,他们家中存积的粮食,着实不少,而此刻,都已经成为蜀军之物了。
“大王,锡县守军传来军报!”在司徒飞盯着面前的地图观看之际,身边亲卫禀报道,并将军报递了上来。
“锡县?”汉中王司徒飞脸色一沉,锡县处于西城县南面,这里遭遇蜀军猛攻,那就说明,蜀军已经开始对汉中中部采取行动了。要是锡县、西城县丢失,那么,汉中就会被蜀军分为两半,而他这西半部大军,将会与荆州断绝联系。
虽然汉军能从汉中就地征集粮食和兵甲器具,但是,大部分还是从荆州运输。大战一起,耗费最大的自然是粮食,其次就是兵甲器具。想想看,一次攻防战,光是箭矢、弩矢就要射出几十万支,能收回来的又有多少?将士对战,手中的刀枪剑戟,又有多少损毁?所以,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粮草物资和兵甲器具从荆州运输过来。要是与荆州的联系被蜀军给断绝了,那么,汉军大军可就处于极其危险的地步了。
“可恶!难道荆州传来的紧急军情蜀军没有收到?难道他们希望荆州被赵军占据?”司徒飞冷声怒喝道。洛阳王发来的求援信息已经传至其手中,洛阳王让他们停下大战,共同抵御赵军的意思,汉中王也准备接受。此外,洛阳王和齐王都有让蜀军撤出汉中,共同抵御赵军之意。
对于洛阳王传来的意思,司徒飞自然是欢迎的。除了这其中有让蜀军撤军之意,更多的则是荆州对他的重要性。虽然其将荆州大权让与洛阳王主导,但是,荆州依旧有其的一般,荆州能为他提供大量的粮草物资和兵甲器具。要是荆州没了,就算他汉中王占据汉中,又能如何?还不是旦夕可灭?
但现在的情况是,蜀军根本没有在意,攻势更加迅猛了。大有在赵军攻打荆州之前,将汉中之地拿下的意思。
汉王府长史王贺文苦笑道:“大王,只怕蜀王司徒彻根本没有在意这些。赵王虽然亲至东雍州,但是,还没有大军南下之意。此外,就算赵军南下,蜀王未尝没有让洛军和齐军率先抵抗之意。此外,赵军南下,只怕我们也不得不退让,毕竟,荆州之地对我也很是重要。一旦荆州大战其,我们就无法获得从荆州方面的支援了。到那时,蜀军拿下汉中就没有太大的难题。”
司徒飞阴沉着脸,眯着眼冷声道:“你的意思是说,司徒彻想要先拿下汉中之地,然后再前往荆州之地抵御赵军?”
王贺文沉声道:“蜀王是铁了心想要拿下汉中,他是不会退让的,尤其是蜀军占据汉中南半部分,而且现在他们的优势越来越大。此外,赵王虽然亲至东雍州,是为了巡视各地,还没有南下之意。如果赵军真的没有南下,他怎么会放弃对汉中之地的夺取?”
“另外,据我们所查,赵国境内的徐州和雍州,都在大规模的修筑驰道、疏浚河道、新建水利工程,其中消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少,所以,只怕赵军此刻不会轻易南下。”
司徒飞脸色顿时更加阴沉了,洛阳王和齐王先后给汉中王与蜀王发出消息,言赵军逼近,让他们停止争斗,联军抗赵。而且,两方都在在自己这一方,让蜀军撤军,让出汉中。但是,这一切都建立在一个基础上,那就是赵军南下,会真的对荆州采取行动。要是赵军不动,这一切都会是虚的。
赵军会攻打荆州吗?从现在的情况看,赵军攻打荆州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机会。起码,自己和蜀军被内斗牵制住了,荆州的抵抗者,顶多也是洛军和齐军。但是,赵军要是真的南下,己方的汉军和蜀军都不会坐视不理,反而会让汉中内斗平息。此外,赵军在徐州和雍州大搞建设,也不是动兵的好时机。
豁然想到,现在还真不是赵军动兵的最佳时段,也就是说,赵军南下的意图并不大。如此一来,外力就是指望不上了。司徒飞再仔细看了看地图,看着地图上蜀军想要将自己与荆州断绝联系,不由心中怒气勃发。
虽然他执意想要将汉中之地拿回来,即便是对益州北部进行突袭,但是,其也没有忘记大局,让赵军从益州南下。但现在,司徒彻想要对他下死手,对汉中死不放手,司徒飞心中仅有的一点奢望已经全部放弃了。在这大半个月的交战之中,汉军已经折损了一万三千余人,民夫青壮更多。粮草物资和兵甲器具消耗者不计其数。现在,情况对他越来越不利,司徒飞决定借用一下外力,做最后一搏。
“将北面防守骆谷、萁谷一线的守军调往中部,切不可让蜀军突破我们中线地域。”司徒飞咬牙切齿的下令道。
王贺文惊声道:“大王!这……这北方防线的守军要是调离,赵军完全可以径直南下汉中,我们可就处在腹背受敌的状态了。”
司徒飞冷声道:“腹背受敌?不会的,赵军南下之际,我们就撤军东去!让占据阴平府各地关卡的军队撤离,记住,将他们占据的关卡全部摧毁。本王倒要看看,他司徒彻是不死真的不在乎赵军南下占据阴平府。没有了这些关卡城池,赵军足以向南推进几百里。”
“大王!荆州传来了新的情报!”王贺文还欲反对,军司马卫平就急匆匆奔了进来,一脸苦涩之意。
“什么消息?难道赵军南下了?”王贺文不由一喜。赵军南下,对荆州来说确实不是什么好消息,但是,对于汉中局势而言,却是好事一件。
“从南阳府传来的消息,赵军的使者抵达南阳府,与洛阳王达成协议,让洛阳王不得阻拦流民北上。赵军需要这些流民入境,为他们在雍州的工程建设增加人力,而赵军则答应,不会南下荆州。”卫平涩声说道。
“看看!这赵询绝不是只顾眼前利益之人。他已经看到南下荆州,不仅不能立刻拿下荆州,反倒会让汉中战争消弭。王贺文,传达本王刚才的军令!他司徒彻既然不顾联盟之意,本王也无需再有什么顾忌了。汉中之地,要是真的无法保住,本王宁可让他落入赵军之手,我汉军,也只能败于赵军之手。”司徒飞厉声说道。
王贺文自然明白这其中的意思,赵军不南下,如果没有其他缘故,蜀军只怕不会对汉中放手。而汉军又不能在第一次与蜀军交战之中败落,如果败落,只怕汉军也无法继续存在下去了。在蜀军与赵军之中,汉军唯有败于赵军之手,才能保持汉军不被蜀军战败、吞并。
见王贺文脸上还有不甘之色,司徒飞沉声道:“赵军会不会南下还是两说,本王如此做,也是为了让司徒彻知晓,他逼迫太甚,本王宁可让赵军南下,也不会将此地让与他。此外,也是为了告诉将士们,我们没有退路,绝不能败于蜀军之手,以此来激励我军将士。如果赵军真要南下,也是我们运数使然。”
“臣遵令!臣相信,我汉军定然不会败于蜀军之手。”王贺文振声说道。
司徒飞叹息了一声,没有说话。不会败于蜀军之手,岂不是最终还是要败于赵军之手?司徒彻,本欲与你联盟扛赵,奈何你背信弃义。父王,这就是你选择的继承人,毫无大局观念,呵呵……即如此,我司徒飞又有什么好顾忌的呢……
一直关注汉中战况的赵军自然对汉军的情况也很了解,汉军开始落入下风,并准备从阴平府撤军的动向也传回了洛阳。虽然赵军很希望汉军能不至于被蜀军战败,但是,情况如此,赵军也无能为力。
当汉军将汉中北部防御雍州的军队抽调的消息传至长安后,长安的诸将军都有些按耐不住了。不过,他们也清楚,即便如此,此刻也不是他们出动的好时机。所以,立刻就将此情报传至了洛阳。
赵询得到情报之后,也是大为吃惊,当即就召集麾下重臣,商议汉中之事。
“大王,汉军的情况很是不妙了啊!这汉中王已经在做最后一击了,他想让我们出手。”司徒亮沉声说道。
赵询沉声道:“汉军的损失如何?怎么会这么快就无法支撑下去了?按理说,以汉军西去的实力,不应该现在就大败亏输才是。”
赵询决计不希望汉军此刻就吃了败仗,否则,这汉中之地只怕要落入蜀军之手,而且,还会被其经营的很好。此外,要是汉军这般快败退,就无法起到消耗蜀军实力的效果了。实力损耗不大,却占据了汉中,这对于己方而言,绝对不是什么好消息。
司徒亮沉声道:“兵力损失并不大,不过,汉中三分之一的地域已经被蜀军占据。此外,随着蜀军占据的地域越广,汉中的乡绅大族和百姓归附蜀军的就越多。如此,汉军就需要让更多的粮草物资和兵甲器具从荆州运输,而就地补给已经不足以供应了。”
“与汉军恰恰相反的是,随着其占据的地域越广,其后勤压力就越来越轻,其强大的兵威已经让汉中新附之地为其提供大量的粮草物资。”
“特别是蜀军开始攻击汉中中部和东部,大有断绝汉军主力与荆州联系之意。如此,就会让汉军失去退路。汉中王不能任由蜀军断其归路,所以,他只能让阴平府和北方驻军开始东调,做好应变准备。”
“说起来,汉中之地还是太小,尽皆都是平原地带。汉军虽然占据地利,但是,也只能据城而守,野战也只能突袭或以多战少。但是,蜀军援兵抵达之后,则是直击汉中城池,欲中断汉军东西联系,迫使汉军退守城中或与蜀军决战。这使得汉军的一些地域优势无法发挥,反倒让蜀军的兵多将广的优势和强大的后勤给拖住了。”
“要不,让长安驻军南下,进入汉中之地?既然汉中王无法坚守,我们也不能做看汉中落入蜀军之手啊。”镇军将军赵杰沉声说道。
刘文契摇头道:“不可!要是我们南下,汉中就会出现我们与蜀军对战,在汉中之地,我们可没有蜀军的优势,我们从后方运输物资,也不是太过容易。另外,汉中王虽然让开了道路,但是,他绝对不会想要就这般放弃汉中之地。如果我们与蜀军对战,不管最后谁获取胜利,都会遭遇等候在一侧的汉军的猛攻。汉中在这里,才是占据最大优势的一方。”
“我们想要的是让南方内斗,是要消耗一直躲在角落里的蜀军的实力,而不是直接与其交手。蜀军现在可以动用的兵力,丝毫不比我们弱。另外,蜀军的后勤支持,甚至比我们现在还要强。我们因为两州之地的工程建设,已经拖住了粮草物资的支持。要是大战一起,不能一战而胜,长时间僵持下去的话,将会对我们极为不利,甚至会败退而回。”
司徒亮也点头道:“没错!蜀军是正面敌人,不可小觑。这大有撤离的汉军,更是不可小看。我们要是出动了,可就为这个躲在一旁看戏的汉军给算计了。原本我们是坐山观虎斗,就会变成汉军坐山观虎斗了。汉中王让出道路,可不是真的想要让我们占据他的老巢,而是想要让我们去与蜀军相争,好让他捡便宜。”




第850 


听得司徒亮如此说,驻守东雍州,也是不久前从西雍州撤回的的镇军第十镇将军赵雄忍不住说道:“话虽如此,可是,如果我们不予理会,这汉中就被蜀军占据了。如果蜀军没有废多大力气就占据汉中,那对于我们而言,等于南面由一个弱敌变成了一个强敌。这对于我们将来南下行动,可是一个很大的障碍。”
司徒亮皱了皱眉,苦笑道:“现在,汉中王确实给了我们一个麻烦。如果我们不管,汉军只怕真的会撤离了,而且,北方关卡洞开的情况下,我们还不能不管。要是让蜀军占据这里,我们对汉中可就束手无策了。”
刘文契转而询问一旁的林书成:“林大人,以你对司徒飞的了解,他会真的撤军东去,将汉中之地让给蜀军吗?”
林书成沉吟了片刻,说道:“让给蜀军只怕不会,最起码,汉军也会保住汉中东部三县。否则,汉中王无法继续统御汉军了。但是,这汉中之地主要的西部区域可就落入蜀军之手了。占据了汉中之后,我们再想从东部南下,可就困难多了,几乎就难以从西雍州突破南下益州的可能。就算是益州北部的汶山府、阴平府,有了汉中这个侧部之地的支援,也不会像以前一样,那么容易进军了。”
听的林书成如此说,刘文契也没有办法了,揉了揉眉心,闷声道:“难道真的要让我军南下?参与汉中争夺?可现在确实不是最佳时间。”
赵询看了看地图,沉声道:“据情报所言,汉军不敌蜀军,除了将士本身不敌对方之外,更多的还是因为汉军将士兵甲器具不足。否则,汉军随时都能就地征召更多的兵员。另外,汉中可是有不少乡绅大族,他们都有私兵,只要给上兵甲器具,稍加训练,都是一个合格的士卒。如果我们与汉军交易,为他们提供兵甲器具呢?有了我们给他们提供他们现在正需要,也是不足之处的兵甲器具,你们说,汉军会继续与蜀军交战吗?”
林书成率先道:“如果有可能,汉中王自然不会放弃汉中之地,毕竟,这里对他的意义太过重大,他也不愿意败于蜀军之手。但是,我军的兵甲器具交与给汉军,对我们日后南下同样不利。”
赵询笑道:“当然不会将我军现有的制式装备贸易给汉军,在东雍州之战中,我军可是缴获了十余万汉军将士的兵甲器具。这些兵甲器具我军算是用不上了,除了拿去回炉重铸外,还没有其他的用处。即如此,就交易给汉军吧。”
西雍州之战,不仅缴获十余万汉军将士所用的兵甲器具,就是各地府库之中,同样囤积了大量的兵甲器具。要知道,西雍州之地,可是汉军抗击赵军的前沿,汉军半数兵甲器具和粮草物资都囤积于此地。
司徒亮点头道:“如此可行,只要不是我军的制式板甲、床弩、连弩等犀利武器,其余的都对我们没有太大的威胁。另外,再好的兵甲器具,都会有损耗,只要他们不能打造我们同样的东西,我们就不用太过担心。”
“另外,除了缴获汉军的兵甲器具之外,像守城和攻城通用的利器床弩也可以给出一批,让他们压制蜀军的悍勇之士。还有战马,我们占据北方草原大片地域和突厥人臣服之后,战马已经不是稀缺物资。”
“不少迁移北方草原地域的百姓都开始畜养牲畜,他们的战马除了卖给我军之外,还缺少销路,我们这也算为百姓提供商贸渠道,让北方地域的百姓也因此受惠。而就算汉军得到了战马,日后面对我们,他们也是不敌。另外,只要我们断了贸易,他们的战马就算断了来源,对我们的威胁并不是很大。”
刘文契沉声道:“如何与汉中王联系?直接派出使者只怕不妥。再怎么说,汉中王也要顾忌一下洛阳王和齐王的存在。他们可都是准备在荆州抵御我军的南下,要是让他们知晓汉中王与我们联系,只怕汉中王也要考虑一下其中的麻烦。”
赵询沉声道:“派出商人与之联系,只要不是我军官府之中的人就可。另外,单纯的贸易定然还会让汉中王怀疑我们有其他的意思。所以,另外派人与他们贸易之际,也暗中派人与汉中王谈谈条件。其他的都不需要,只需要汉中王应允,日后我军南下攻打蜀军或齐军,他汉军不得干涉。”
赵雄摇头道:“只怕汉中王不会答应的,就算现在答应,日后也不会遵守约定的。”
赵询笑道:“本王不需要他遵守约定,提出条件,只是为了安抚汉中王心中的其他想法,也让他早做决定,好继续与蜀军对战。”
汉中王将汉中北方防备赵军的各个关卡的守军调离,全部东移的消息,也紧随其后的传入蜀王耳中。蜀王司徒彻闻讯顿时一怔,半晌没有反应过来。再三询问之后,司徒彻才确定,汉军真的将北方防线给让了出来。
“司徒飞,他想做什么?他想将赵军放进来?可恶!”司徒彻脸色阴沉,怒声吼道。他如何不清楚,汉中王如此做的后果。荆州联军抵抗,不就是为了将赵军阻拦在北面吗,可现在,汉中王竟然主动放开了缺口。
清醒之后的司徒彻才发现,自己现在是进退不得了。赵军要是真的南下了,他蜀军就是抵挡在赵军的第一线。
得知这个消息,蜀军不少重臣都建议司徒彻停止对汉军的行动,与汉中王何谈,莫要让赵军南下。否则,就算蜀军现在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也难以抵御赵军的攻击。这汉中可不是荆州,会有洛军、汉军和齐军协助。这里对蜀军威胁最大,其次才是汉军和洛军。而这又是汉中王主动让出道路,汉军和洛军只怕不会出兵相助。
最后,还是林世文谏言,继续攻击。其言,现在的蜀军已经无法后退了,如果汉军让出道路,就算他现在去和谈,也要先让出汉中之地,汉军才会重新布置北方防线。但我军辛辛苦苦一个月,会就这般放弃吗?
此外,赵军会不会南下还是两说。毕竟,赵军现在忙于内部工程建设,南下的可能性不大。再说了,汉军让出北方防线,可不是就此撤离,赵军焉能不担心汉军在一旁虎视眈眈?且汉中不入蜀军之手,迟早会落入赵军之手。一旦汉中落入赵军之手,将对益州有着致命的威胁,还不如现在就以汉中与赵军对峙。
不甘心就此罢手的司徒彻这一次听从了林世文的建议,下令大军继续被汉军攻击。
…………
自此赵军鼓励商贸,鼓励海贸之后,东部海域南来北往的船队日益增多。不仅仅是赵国治下,就是扬州、江州、交州之地的商人,也多有打造海船,组织海贸船队,南来北往的进行贸易。对此,只要不违反禁令,不躲避商税,巡视整个东部万里海域的赵国海军舰队,倒也不会因为这些海船不是赵国治下而拦截。即便是这些海船前往北方徐州、青州、幽州等地贸易,赵国官府也不会刻意为难。
如此,也导致齐军治下不少大族、大地主都参与海贸行业之中。因为齐军也能因此而获得商税,所以,齐王倒也没有禁止治下商人与赵国有贸易往来。
程江,扬州大商人出身。因为见到不少商人因为与北方贸易而大获其利,这一次,其狠下心来,花了一大笔钱购买了三艘海船,运输了一批货物,准备北上。
很可惜,他似乎并不怎么走运,这一次,他刚刚出海向北航行不久,就在徐扬交接之地的东部,遇到了台风过境。
进入大海,程江也算见识到了大海的风景,碧波万里,湛蓝一片,偶尔飞过的海鸟,为蓝色之中增添一抹别致的景色。
随后,程江就理解了大海那变化莫测的变化。刚刚还是碧空万里,转眼间,天空就暗淡下来,远处黑云逼近,暴风雨就要来了。
得到老水手的警告,程江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就将海船向海岸靠近。毕竟,就算有什么意外,靠近陆地,也好获救。程江的船队刚刚靠近徐州东部海岸不愿,大雨倾盆而泻。程江甚至能看到西面沿岸的滩地逐渐被海水淹没,辽阔的海面上大雨幕布,密集的雨幕让视野之中全是白茫茫、灰濛濛一片,转而就看不到岸上远处的情景。暴风肆虐,掀起几近十来尺高的巨浪。
海船时高时低,起起伏伏,根本无法掌控,如果不是在沿岸地带,程江相信,只怕大船已经被海浪不知道卷到哪里去了。在水手拼死努力下,五艘大船也被迫在徐州江都府东部沿岸选择了一条小河入海口钻了进去,以避风浪。
三艘三千石海船都降帆停在河口内,河口里的风浪虽然不小,但比起外面已经是强多了。而程江此刻,已经浑身湿透,脸色发白。从其只是听从他人说大海变脸之时的可怕,这一次,他算是领教了。就这还是因为他在沿岸不远处航行,要是在外海,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
脸色发白的程江呆坐在船舱内,似乎被这一次的情况给惊吓住了。大风呼啸而过,不断有水浪打到甲板上来。船上的老水手们穿着短襟布衫,浑身湿透,但依旧带着人对在甲板附件进行加固,防止给风浪掀掉水里去。穿上数丈高的桅杆伸向空中,给风刮过过呼啸异响。
雨势稍小一些,风头未弱,还不能起航,穿上的水手检查完穿上的情况后,都撤入船舱,喝了姜汤,等待大雨的停歇。
“东家,大海之上就是这样,我们躲的快,还不再台风影响最大之地。否则,还不知会是什么样的呢。还好穿上有一些货物,否则,只怕晃动连站都战不起来,更不要说烧姜水了。”老水手见程江脸色发白,有气无力的坐在舱门口,连站稳的力气都没有,就笑着说道。
“台风?”程江诧异道。
“嗯,从赵国那里印刷的小册子上叙说的就有,这种天气,对沿海地带都是一直破坏力极大的天灾。”老水手笑着说道。
程江知晓,这老水手可是随着船队在海上和北方赵国境内生活了不短的时间了,对于赵国的一些情况,他也是极为了解的。
程江看向身边不远处的岸上,这条内河两侧大片的芦苇给吹折,有两棵大树给吹倒横在水里,露出盘根错节的树根,岸上有不少房屋,屋顶都被掀了去,雨里也看不到人影,不知道到哪里避灾去了。
“那这些百姓岂不是……”程江看这那些倒了半面墙和没了屋顶的房屋,忍不住叹息道,房屋都如此了,里面的人自然……
老水手笑道:“只怕这里的百姓早已经躲避起来了,这种天灾,赵国地方官府可是要负责的。像这些房屋不怎么结实的,都已经早被官府通知躲避起来了。”
“老李,给我讲讲北方赵国的情况吧!”程江忽然觉得自己想要了解一下赵国的情况,便对老水手说道。
“好啊!东家既然想了解,那老朽就给讲讲。不过,老朽知道的也不多,都是一些自己的所见所闻而已。”
大雨如注,狂风呼啸,程江和老水手就躲在船舱上层窗口边,一边看着外面的情况,一边讨论着北方赵国的情况。不久,在河口处的江面上飘来一艘商船。
这艘商船可要比程江的三艘运气更差,毕竟,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可以停靠躲避的。这艘海船的三支桅杆之中,有一支上半截桅杆不知道给折断何处,剩下的半截桅杆都不足两丈高,应是给大风折断,船帆更是不知道给吹向何处,船舷侧部还有一处处被撞击的裂痕。船体更是严重偏倾,看情形是进了水。船上的水手凭借那身下的破破烂烂的船帆,勉强将海船给弄进了内河河口。
不过,这一段入海口本就不窄,加上海水倒灌,更使得江面有数十里宽,河心风浪更大,那破破烂烂的船帆根本无法发挥他应有的作用,反倒让海船在水面上来回打转。看着那歪着身子的大船,程江甚至怀疑,他会不会沉入水中。
那船上人看到河岸边有大船避风浪,朝这边挥手大叫求救。虽然风雨太大,但程江和老水手们知道,对面是在向自己求援。
“老李,这航船我是不懂,你看如何是好?”虽然程江也想救援,但是,这事关己方安危,他也不懂如何救援,只能询问老水手。
最后还是老水手让人将抱着木头将缆绳送了过去,绑住货船,这边用人力协助对面的船帆,将货船拉过来。
将货船拉到河滩上隔浅,货船主是个中年汉子,换了身给雨浇湿的长衫坐小船到程江船上来道谢,长衫湿贴在身上,拿着一只包裹行动非常不方便,整个人也精疲力竭,从绳梯爬上甲板来滑摔了一跌,包裹散开,几只金银锞子散落在甲板上。
看着中年汉子将金银锞子捡起来包好递过来,程江蹙眉说道:“这是什么意思?江湖遇险援手相助是道义本分,再说我们也只是举手之劳。今日我救你,并非贪图你的钱财,再说了,我也是海商。”当然,程江家中也是扬州大族,否则也不会购买三艘大船了,自然不会在意这些小钱。当然,程江不清楚赵国的情况,也想从此人这里询问一些自己不知道的内容。
经过询问,程江才知晓,对方原本有两条海船一起航行,一条已经被海浪吞没,这是剩余的一条。但现在,看样子也坚持不了多久了。
“你的货船损失不小啊……”见对方两艘海船基本都损毁了,程江不知道如何说起。
中年人苦涩道:“谁知道天气会如此呢!海船倒不要紧,损毁了自然会有官府补偿一部分,损失倒也不是不能接受。顶多在大赵银行借贷上一笔钱,又能重新购买两艘新船,只是那些水手……”
“什么?你的船损毁了还能获得补偿?”程江大吃一惊。在他看来,商人不被官府敲诈已经不错了,还能为他们补偿东西,这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中年人说道:“恩人是南方来的吧,对我们北方定然是不了解,否则,也不会如此惊讶了。北方各地商号都有皇家商号牵头、大赵银行参与的商业保险总会。只要是会员,只要每年交了会费,只要你的货物不是己方人为人素所致。任何丢失或损毁,都会得到一定比例的补偿的。”
“原来是这样,刘员外,劳烦给我说说赵国商人的情况,我这也是第一次北上贸易。”程江越发的感觉北方赵国对他的吸引力。
中年人笑道:“这有何妨,恩人既然愿意听,刘某就与恩人说一说在我们赵国与商人有关的事情。想来,听完之后,恩人定然会乐意与赵国商贸的。不少南方商人都是因为我赵国的商业制度不同,都开始悄悄将家业迁往我赵国治下。”




第851章 两地水灾


听闻了中年商人的叙说,程江才算对赵国的商业制度有了更深的了解。正如对方所言,听了对方叙说的赵国的商业制度,其也对北方充满了向往。
随后,等到暴风过后,程江则将对方的货物搬到自己的三艘大船之上,与对方一起离开了这个内河入海口。至于对方的那艘小于程江的商船,则直接抛弃在河边。想必不久之后,海水消涨之后,他就会成为浅水或河滩上的一处小孩的游玩之处。那艘商船,底部最终开始破裂,已经不堪大用了。
用中年商人李长林的话来说,此次大难得过,回去定要购买更大的海船,至于这个,已经老旧,无法再用了。
“对了,你们北方赵国境内不是不能将金银之物作为流通钱币的吗,怎么……”想到先前对方准备给自己的谢礼,程江笑着问道。
李长林笑道:“是不能作为流通货币,而且,官府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