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逐鼎-第3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咻!”一支带着火焰的箭矢冲天而起,在微亮的夜空中绽送出美丽的瞬间。随后,“碰”的一声脆响,火焰顿时炸开,形成一大团火光,在黑夜之中显得格外的显目。
这个时候,城墙之上还在抵挡黑衣人的守军感觉到,脚下的城墙、大地微微震动,城墙之上的守军也惊慌的发现,微夜的晨光之中,影影绰绰的远处,好像有无数的骑士正骑着战马狂奔而来。
而城门周围临时营地的守军此刻也终于反应过来,急匆匆拿着武器向南城门奔去,想要解决城门洞下的敌人,拒敌于外。
只可惜城门处的黑衣人早有准备,在几面大盾牌的掩护下,后面的黑衣人分成了十排,前面的蹲着,后面的站着。人人手中持着一把连弩,看到他们过来,就是一箭飞来。急匆匆赶来的汉军士卒,除了一把武器之外,身上甚至连甲胄都来不及穿,不少汉军士卒都是赤身裸体疾奔而来,面对黑夜之中射来的箭矢弩矢,他们也只能一边挥刀格挡飞来的弩箭,一边却将对面的黑衣人祖宗十八代都已经过问了一遍。当然,守城的士卒也没能逃过他们心中的咒骂。
“该死,这些黑衣人究竟是哪里来的?绝对不是城外赵军混进城的细作。这些弩机,这些武器,都是制式武器,除了军队,只有城中的大族才有。该死,要是让本将查出是谁做的,定要杀他全家。”南城大营主将一脸铁青的怒骂道。
连续丢下了二三百具的尸体,前来反攻的汉军士卒也没能夺下城门。只因为这些来援的士卒都是急匆匆起身,急匆匆而来,没有甲胄,没有盾牌,没有弓箭弩矢,他们只能拼接肉体去对抗这些黑衣人的弩箭和弓箭的压制。
当然,百余黑衣人是不可能对抗数百上千的大军的,只是,他们没能迅速夺回城门,但城外的那支骑兵却丝毫不慢,纵横如飞,直奔而来。
“弟兄们,随我杀……”骑兵都都尉秦山暴喝一声,率先杀入城中。数千赵军骑兵如炫风一般,带着隆隆的沉闷之音,飞快的冲过了吊桥,冲过了城门,一直冲入了城内,冲散了阻拦的汉军,直奔城中而去。
秦山留下了一千人马稳守城门,清除城门周围的汉军残部,其带着余下的骑兵丝毫不作停留,提枪持刀,纵横奔驰城中。哪里有火光,就往哪里冲,哪里有聚集的人马,就是一箭弩箭之雨。紧随其后,赵雄也率着大部步卒飞速赶到,微光之中,也不知道多少的人马到来。
大军进城之后,除了分派各部直奔其余三座城门之外,其余将士则各自在都尉将校的带领下,直扑城中各处汉军军营。而此刻的汉军大营之中,周原等汉军将领也是刚刚起身,在猝不及防之下,召集将士们准备反击。但是黑夜之中紧急集合,又没有提前准备,恰好赵军有突袭入城,对于这些联系与赵军对抗三日,又对赵军充满恐惧的汉军将士来说,这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不能不说汉军还是有经验的老卒,不能不说他们不是普通的游兵散勇。在城中大乱之际,在被周原等将校急匆匆唤醒之后,他们并没有营啸,也没有崩溃,都开始准备披甲上阵。可惜,等到赵雄等各镇大军杀至之时,城中各处大营也还只集结了小部份人马。虽然他们也迅速提兵来战,奈何本部人马未曾齐备,将士猝不及防,更兼士气全完,又因夜间突袭,无统一指挥,大营之中上万战兵,两万与新兵就如同一盘散沙一般。
赵军各部将领都带着各部人马纵横奔驰与城中数座敌营之中,无数的弓弩激射,箭如雨下,未等接战,汉军之中那些新军已经溃散。就是那些汉军老卒,也难以敌对。
“大王有令,降者不杀!”见将汉军击溃,四散奔逃,没有统一反抗的情况之后,负责此次行动的赵雄就下达了新的军令,当然,这也是赵询要求的。
霎时间,这些早已经奔溃的汉军溃军投降这无数,就是一些汉军将校,也莫敢对抗赵军兵锋,跪地请降。等到天亮之时,咸阳城已经渐渐安稳下来,因为赵军四面围困,汉军逃出城去的士卒,也纷纷落入赵军手中,无一逃脱。三万余战兵、新兵尽皆被赵军所获。咸阳汉军守将周原及其麾下的裨将,几乎全部被生擒。
“哈哈……一战而下,好!诸位将军辛苦了!”赵询高坐咸阳城原汉军主将召集将士议事的将军府内,笑着恭贺诸位将校。
“周霖、方业、张泰,你们三家,此次为我军拿下咸阳立下大功,本王将会按照事先约定给于你们相应的安排。”赵询又对右侧的三个非赵军一系的中年人说道。
“小民愿遵大王号令,莫敢不从!”三人连声说道。
这三家就是城中被赵军细作拉拢的三个大族,在赵军攻克西雍州西部诸府县,让汉军在西雍州的辖地只剩下咸阳和长安两地之后,城中的大族都感觉到赵军统辖西雍州已经成为定局。虽然他们不愿意赵军接管这里,让他们的家业受损,但是,大势难改,他们也清楚他们与赵军对抗的结果。
所以,在与汉军的配合和守城之中,城中的大族不少都渐渐远离汉军。尤其是汉军逼迫他们为大军提供粮草之后,这些不满就更深。而就在此时,赵军的细作从中选出了一些平日里名声不错的大赵进行拉拢。
这三家就是被赵军拉拢的大族,得知这些情况之后,赵询就决定对咸阳进行内外夹击的行动以攻下咸阳。所以,早在半个月之前,这三个大族就配合赵军训练人手,筹备武器,打探情报。正因为他们背后有赵军内应,所以,他们反倒与汉军走的很近,却未曾被汉军怀疑,甚至探清了城内的一些情况。
在用长安罗定元之名诱敌出战消灭五千守军之后,城中的汉军就对赵军恐惧有佳,让他们的士气进一步收到打击。随后,赵军有以投石车威慑城头,让守军不敢大意,整日提心吊胆,使其疲劳。
随后赵军在大营全军宴饮之际,趁着汉军守军放下警惕之时,让内应配合行动,拿下了咸阳南门,让赵军顺利入城,一战而下。
庆功之后,赵询召集司徒亮、杨望清以及各镇镇军将军继续商议军事,以解决西雍州最后的汉军辖地长安。
“现在西雍州之地,几乎全部被我们拿下,剩下的长安之地,对我们已经没有太大的影响,他们已经不敢出城。所以,西雍州无需驻扎太多军队,我与两位枢密使商议之后,决定让部分人马你回撤东雍州。”
“东雍州现在的情况也很是不好,虽然南方联军没有攻下东雍州之地,但是,也让东雍州南部的河南府和弘农府之地的百姓全部撤回城中,将城外的田地放弃。我们不能让这些田地里的粮食浪费在田地之间,亦或者被南方联军所获。否则,我们将要多出几十万需要救济的灾民。”
“赵雄,明日之后,你立刻率领第六镇折返东雍州,支援赵林第九镇驻守东雍州,以逼退汉中王。想来,既然西雍州已经失守,他不会继续在河南府与我们苦战下去。现在,他应该关心的是他的汉中之地,而不是继续攻打我们。”
赵雄沉声道:“末将领命!”
“赵康,你安排的人是否已经安排妥当?有多少溃军被我们放走,其中有多少是我们的人?”安排玩东雍州,赵询又将目光看向长安之地。
赵康道:“放走了三千左右的溃军,其中我们的人只有六百。不过,他们的身份和来历,都已经安排妥当,皆是从蓝田、散关、骆谷关等地的降卒的身份替换而来。不过,只有六百人,是不是太少了,很难起到作用啊。”
“六百人?”禁军第八镇镇军将军秦游皱眉道,“确实有些少,大王是想让这些士卒进入城中,里应外合接应我军大军攻城?”
司徒亮笑道:“当然,我们拿下咸阳的消息传出去之后,长安定然不会再犯咸阳同样的错误,定然会加强提防。想要让六百人里应外合,自然是不可能的。不过,咸阳的丢失,对于长安守军来说,何尝不是一个大地震呢?”
“我们需要让城内的汉军知晓,西雍州现在除了他们长安之地,其余的都已经落入我大赵的掌控之中。我们需要他们在城中散播流言,需要他们在城中拉拢那些想要活命,有心倒向我们的大族。”
“另外,这些人将咸阳城破的情况告知罗定元之后,你们说,这罗定元会不会提防城中的大族?会不会任由城中大族继续掌握家族私兵?这六百人的任务则是配合城中的那些内应,给这些大族制造压力,或者挑起事端。”
“当然,我们首演还是要再劝降一次,如果能让长安汉军投降,那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这些安排自然是用不上了,不过,如果他们拒不投降,那只能一战。到那时,这六百人定然会被罗定元安排上城协助,或许,他们能起到不一般的作用。”
赵询笑道:“不知道现在长安的情况如何,不知道罗定元和林书成的脸上是什么表情?据守长安?”
长安的情况不用说,很不好,罗定元和林书成的脸色同样很难看。他们被赵军困于城中,与外界的联系都被赵军的骑兵断绝,使得他们根本不清楚城外的情况。不过,他们手中的粮草物资倒是很充足,所以,他们也不担心赵军围困。
但是,无论是林书成还是罗定元,他们都没有想到,半个月的时间,西雍州之地现在只剩下长安一地还在汉军手中,其他的都已经落入赵军之手。
他们更没有想到,南面支援的蜀军援兵,正如赵军使者宋央所言,不仅没有北上支援西雍州,反而在汉中之地与汉军展开了对峙,并且占据了汉中南部府县诸城。
他们也没有想到,他们西面的咸阳会被赵军攻克,万余汉中援兵几乎全军尽墨。
当昨夜咸阳的溃军出现在西城外之时,城上的汉军士卒根本就不相信。不过,当其中的汉军将校露面之后,城墙之上的守将才发现,这城外衣甲不整的乱军,还真的是己方士卒。
当林书成和罗定元赶来询问之后,顿时脸色铁青。尤其是罗定元,更是将西门守将骂的狗血临头。因为他的询问和不相信,让西城守军将士都清楚了现在西雍州的情况,都清楚了咸阳的情况,都清楚了他们长安之地已经是孤城一座。
消息已经散播,罗定元和林书成已经无法掩盖,只能对这西城守军下了封锁令,让他们不得外传。但是,这能轻易禁得住吗?不过,也是因为西城守军得知了这些情况,这城外的溃军才能顺利入城。
当然,这些溃军都经过了核查,不过,他们并没有从中查出什么问题。这些人,除了少部分是从西部诸府县逃出来的军官之外,其余的皆是汉中出身的士卒,也就是说,都是从汉中支援西雍州的士卒。
“林大人,你说,赵军为何会让他们逃出来?按理说,我们与咸阳之间有赵军骑兵封锁。即便他们全部去攻打咸阳,但是,这些溃军应该难以逃脱赵军骑兵的追击才是。”安排了这些溃军,严令他们不得将他们的情况外泄之后,罗定元一脸苦色的询问道。
林书成冷声道:“还能为什么?将军,难道你没看到这些溃军给西城带来的麻烦吗?他们回来没什么,但是,守军们很快就知道,西雍州只有我们这里是汉军辖地了,我们这里现在已经是孤城一座了。”
“你是说,这是赵军刻意所为?也对,如此就能让我们城中因为这些情况而骚乱。”
“咸阳是如何丢失的?是因为城中有大族响应。要是这长安城内的大族豪绅得知这情况,将军你以为他们会不会继续和我们站在一起,继续为我们效死?”林书成眉头紧锁,涩声说道。
罗定元一怔,脸色一冷,厉声道:“即如此,我们就不能没有防备。林大人,你的部下多为本地人,所以,协防城内、巡视各地,查察城中大族豪绅的任务,则交由我汉中援兵负责,要是谁肝胆与汉军勾结,格杀勿论!汉军破城会要他们的命,但本将军现在就能要他们的命。”
听得罗定元如此说,林书成急忙阻止道:“将军不可,如此一来,说不定会有相反的作用。本官相信,城中定然有赵军的细作。要是你如此做,定然会让他们以为我们因咸阳之事要对他们下手。到那时,说不定……”
罗定元摇头道:“你放心,本将军不会无故对谁出手。本将如此做,也是为了以防万一。我们现在要做的,还是如何应对赵军的进攻吧。赵军拿下咸阳,我们这里就是他们最后的目标了。”
第831章 西雍州易主5
“将军,林大人,城外赵军使者求见!”就在罗定元与林书成还在为监察城内大族之事有所争论之时,屋外亲卫送来了新的消息。
闻言,林书成苦笑道:“好一个赵询,步步紧逼啊!罗将军,赵军使者定然是来劝降的,你见还是不见?”
罗定元看了看林书成,冷声道:“本将军深受大王提拔之恩,无论如何,本将军也不会投降赵军。至于林大人你……见与不见,可有什么建议?”
林书成哪里听不出罗定元话语之中的嘲讽之意,冷冷一笑,淡声道:“罗将军不降,本官岂会轻易向赵军投降?见与不见,自然由罗将军你亲自决断。”
罗定元冷声对亲卫说道:“出去告诉赵军使者,我们长安守军绝不投降,想要入城,未有一战。”
“拒绝了?”
“拒绝了!看来,这罗定元和林书成都很清楚,让我们的使者入城,他们没有办法反驳,反而会让城中守将倾向投降。所以,他们干脆拒绝我们的使者入城。”司徒亮淡声道,“此外,罗定元还让守军传下话来,要与我们决一死战。”
“不过,宋央等使者已经从西城门上守军的脸色可以看出,昨日的溃军已经顺利将西雍州现状传入了长安城内。而且,这些消息已经开始在军中慢慢扩散。”
赵询冷声道:“即如此,那就以武力攻城吧。让辎重队打造攻城器械,做好攻城的准备。等带混入城中的士卒将西雍州的情况散播的人尽皆知之后,我们就开始攻城。本王要到看看,人心不稳的汉军,能否挡住我大军的攻城。”
虽然罗定元和林书成都一致决议据城死守,但他们的脸上没有一丝一毫的轻松之意。西雍州全境丢失,只剩下长安孤城一座,就是坚守城池,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再坚固的城池,外无援兵,孤军独存,也难以长久。
罗定元除了安排麾下将士巡查城中,监视城中大族外,还开始征召青壮,加以训练,协助守城。随后,随着城外赵军的越聚越多,罗定元不顾林书成的反对,召集城中大族,强征他们的家族私丁和护卫,混编为新军。
看起来,如此以来,不仅能增加守军力量,而且,还能让存在隐患的大族,失去手中的武力,让他们对城中的隐患,将至最低。
对此,林书成则是激烈的反对。在他看来,如果是在以前,是在汉军还占据西雍州之时,如此做法,倒也无可厚非。毕竟,这些大族也不愿赵军入城之后,让他们的权势和财富以及土地,落入赵军之手。
但现在,汉军已经在西雍州失去统治地位,如果没有意外,在怎么守卫长安,也难以改变西雍州甚至长安落入赵军之手。如果赵军占据这里,这些大族自然要考虑将来,与性命相比,家族之中的家财、土地,也不是不能放弃。再说了,赵军也不是让他们一无所有。可要是协助汉军死守,与赵军敌对。赵军入城之后,他们可就真的一无所有了。
所以,城中的大族可以不反对汉军守城,就算赵军入城,他们也不会收到太大的影响,但要是让他们出动家族私兵,那可就是坐实了与赵军敌对的行为。要是赵军入城,他们定然逃不了好。赵军攻城,劝降信和阵前口号,赵军从未挺过。这些大族私丁,定然会将一些情报传回家族,到那时,这些人就会为了自己的家族不仅不会拼死守城,甚至还会影响大局,乃至放赵军入城。而咸阳之地,就是这些大族的榜样。
不过,罗定元并没有在意和理会这些。在他看来,就算这些大族知晓又如何,这些大族的家族私兵,都被打散安排在各个队列之中,难道他们还敢不遵军令?要是谁不遵军令,那自己的宝剑也不是摆设。
不过,他却忽视这些大族在城中的影响和潜在的势力,林书成是长安留守,自然清楚。很可惜,罗定元没有听从他的劝说。对此,林书成也只能暗自摇头。
但不管是林书成还是罗定元,他们都没有预料到,城中消息散播的速度之快,远超他们的估计。
赵军没有立刻攻城,但是,城外那密密麻麻的赵军却让守军心头沉重无比,就是林书成、罗定元二人此刻也感觉心中灰蒙蒙一片。
就在罗定元、林书成二人做着守城准备,征召青壮,训练士卒,加固城防之际,赵军占据西雍州全境,汉军尽皆覆灭,长安孤城一座的消息传遍了全城。此外,咸阳城的情况也被传遍全城。
罗定元和林书成闻讯,顿时脸色铁青。尤其是罗定元,更是满脸杀气。因为他们二人没有将情况报之军中将士,所以,下面的将校都前来询问。得知实际情况的将校,也开始对守卫长安感到没有希望,这让罗定元很是恼火。如果不是这些将校没有投降之意,只怕他已经对麾下将校爆发怒火了。
“该死,本将军不是说了吗,不得走漏消息,为何满城都会知晓这些情况。”罗定元暴怒的对麾下的将校怒吼道。
林书成沉声道:“不是他们没有阻止,而是将士们私下传播,让将军征召的青壮、大族私兵都知晓了这些情况。结果,这些青壮、大族私丁就将消息传给了城中百姓和这些大族。”
“将军,消息既然已经传开,我们就不能再继续堵塞,否则,情况会越来越糟。我们越是压制,消息散播的就越是夸张。不若以官府的名义张贴告示,将情况说明,另外,也告诉城中将士,汉中已经派出援兵,除了汉中之地,正在向这里聚集。也正是因为如此,城外的赵军才急切的想要拿下这里,避免我们与援兵会师。”
“好!本将军这就安排人手去做。”
“另外,城中定然有赵军细作,这需要派人查察,消息能如此迅速的散播开来,这些细作定然在其中捣鬼,以动摇我军军心。”
虽然罗定元开始依照林书成的方法以官府的名义张贴告示,宣扬据守待援,援兵将至的消息,但是,大多数人对此还是有些不信。随机,城中再次传出新的消息,汉中根本没有援兵支援,并且,汉中已经被蜀军攻占等诸多汉中情况。这些消息一经传出,顿时就让罗定元以官府名义张贴的告示失去作用。甚至是城中渐渐传出消息,官府张贴告示,是因为长安孤城一座,外无援兵,官府需要他们与赵军死战。
还未等官府做出反应,城中再次传出消息,其中主要还是咸阳被破的向西情况。并有言,降赵且为赵军出力者,赵军有重赏。不降者,赵军破城之后,以与重罚,严重者,灭族。此等消息传出,城中大族顿时开始慌了。正如林书成开始劝说罗定元所言,这些大族一见长安难以坚守,赵军统辖西雍州即将成为现实,他们就安坐不住了。
他们不喜欢赵军,更不愿家破人亡。所以,他们可以给于守军支持,给于粮食,不给汉军制造麻烦。但是,他们不愿意派出人手协助汉军去与赵军死战。现在,他们的私兵都被汉军征召去守城,去与赵军死战,如果赵军破城,要追究责任,他们如何能逃脱?那些死了麾下将士的赵军将校如何会放过他们?就算赵王不在意,但下面的人要找他们麻烦,难道赵王还会为他们出头?
于是乎,城中大族都开始汇聚商议,商议如何应对,甚至一些大族的私丁也因为种种问题开始脱离守军,还有一些大族私兵头目,大族嫡系子弟,更是违反一些军令,让他们受罚,借以脱离守城士卒序列。
对城中这些大族的情况,罗定元是恼怒不已,但是,其也明白,他不能随便对这些大族动手。现在城中本就紧张,要是因为一招不慎,让城中大乱,情况将会更糟。
“可恨!当杀!难怪赵询对这些大族没有好感,本将军现在算是明白了,这些大族,没有一个是好东西,是地方之上的蛀虫。”罗定元看着麾下监察城中大族汇总上来的情报,脸色铁青的怒骂道。
“将军,末将以为,是不是动一动手,杀鸡给猴看,让他们知晓,现在长安还在我们汉军手中,想要降赵,那也要看看他们能不能现在就接纳他们。要让这些混蛋们看清楚,长安现在做主的是谁?”偏将薛然冷声说道。
副将罗青皱眉道:“这样不好吧,虽然这些大族在四下汇聚,还是让他们的嫡系子弟脱离长安官府,汉军守军,但是,他们并没有与我们敌对。就是他们家族的私兵,大部也依旧在我们麾下效命,只不过他们将这些家族私兵从他们的家族名下剥除而已,对我们而言,他们并没有给我们造成太大的破坏。”
“要是我们对他们动手,定会激怒城中的大族的,甚至有可能激起所有大族的反抗。这长安城内,这些大族的能力也是不小……”
薛然冷声道:“就是因为如此,我们才需要杀一儆百!这些混蛋,身为我汉军下辖之民,现在不思为我军守城,地域外敌,还处处只顾自己私利。单单如此倒也罢了,还在城中到处散播谣言。如果不是这些大族四下商议,再由其下家丁、护卫、仆役散播,城中的流言能有现在这般情况?”
“将军,如果我们不予理会,只会让这些大族以为我们顾忌他们,不敢对他们如何。这等只顾私利的混蛋,不给一点警示是不行的。另外,我们也需要告诉他们,他们协助守城,赵军破城之后或许会要他们的命,但是,如果他们不协助我们,不为我们效力,我们就能让他们现在灭族。”
“这些个大族,各个加重家财无数,灭其家,夺其财,用以赏赐城中守军和青壮,想来,愿意为我们效力的普通青壮不再少数。”
罗定元沉吟片刻,再看到桌子上的情报,脸色一冷,道:“就那这几家动手!记住,要有真凭实据,就算处理他们,也要有合理的理由。另外,此次缴获的财物,全部赏赐给下面的将士。”
罗定元军令一下,顿时城中就有数个大族被灭族。罗定元的行动,顿时让城中其余大族无不战战兢兢,同样,他们对罗定元的行动,极度的担心。这被灭的大族所作所为,其他的大族何尝没有?他们明白这是汉军在给他们警示,但是,这样无缘无故被灭族的情况,他们可是不愿意降临到自己身上。
林书成得知罗定元的行为之后,顿时脸色发白,大叹情况不妙。他林书成可是长安官员,在长安久已。他不像罗定元一般对于长安大族一点也不了解。长安是为大燕旧都,城中的大族虽然比不上洛阳城那般权贵逼人。但是,长安内他们的能力绝对不小。
当然,对林书成来说,最为担心的则是城中还有赵军的细作在活动。要说长安现在这种情况没有赵军的细作在其中活动,林书成是如何也不会相信的。只不过,城中情况变化之快,已经超出了其的预料。现在罗定元又对城中的大族下手,林书成顿感情况脱离了自己的料想,长安局面已经不再自己掌握之中了。
罗定元也没有想到城内的情况不仅没有他预料的那般变好,反而变得更加糟糕起来。城中有汉军战兵三万余人,其中,八千余是长安一系的本土人马,剩余的两万余人,则是汉中援兵一系,包括那三千逃入城中的溃军在内。此外,还有两万新兵和数万随时可以调动的青壮。
罗定元对城中大族下手,其原本的目的则是要杀鸡儆猴,震慑城中其余大族,让他们协助自己坚守城池。可是,他如此手段,再加上城内赵军细作和混在汉军将士之中的赵军士卒以军中身份传出的流言,顿时让这些大族感到自身的安全起来。尤其是罗定元将被灭族的大族家财拿出赏赐士卒,激励士卒决死守城之后,这些大族思虑这些情况,再加上流言,让他们以为,罗定元等人准备拿他们的家财来安抚守军将士。
结果这些大族就开始发力了,城中八千将士,大半数将士都开始拒绝和拖延罗定元军令,他们的借口都是以两军不同属为由,对罗定元的军令开始懈怠起来。另外,城中的新卒、青壮,也开始不配合起来。虽然还没有直接与汉军对立,但是,已经有让城内分为两半的架势。
尤其是在大族的支持之下,城中盛传汉中援兵想让长安一系将士和城内青壮与赵军死战,想让他们成为消耗赵军物资的炮灰,准备让城中百姓与长安城共存亡等各种或好或坏的流言。一时之间,光是这些流言,就让罗定元麾下将士执行军令之时,难度增加了许多。
全城隐隐反对,就是罗定元也不敢再下杀手。虽然在林书成出面的情况下,让这些士卒、青壮、新兵都安稳下来,但是,林书成还是从中感觉到,这些人不愿意继续死守下去。不得已之下,林书成也只能将下面的将士进行一番轮调,避免意外发生。
城中的情况自然传出城外,赵询等人也自然得知了城中的情况。赵军众将闻讯,欣喜之余,纷纷到赵询面前请战,请求立即出兵强攻长安,将这个西雍州最后一个敌军城池,也是西雍州核心城池给抢夺下来。
对于长安,赵询自然也希望早日将其拿下,毕竟,这里不仅仅是西雍州核心,也是大燕旧都。另外,西雍州全境被克,留下这个在这里,让自己数万大军聚集城下,光束每日的消耗,也是不少。
“辎重队准备的如何了?”
“皆已经准备妥当,投石车已经准备了一百二十余架,从周围也运来了足够的巨石。云梯、攻城塔等攻城器械也已经准备完善。”杨望清沉声禀报道。
“即如此,那就对这西雍州最后一个城池采取行动吧,数万大军聚集在这里,对我们而言,也不是什么好事情。早已日将此地拿下,大军也能早已日修整,西雍州也能早已日平定下来。”赵询淡声道,“明日开始,先用投石车将成为的壕沟、拒马和护城河填平,我们需要一条前进的道路。”
看到诸将脸上急切的表情,赵询沉声道:“本王知道,你们向早已日对长安进行攻打。但是,能扫除对方的城防,就能减少我们的伤亡。能用器械做到的事情,我们就没有必要让将士们付出生命。现在我们并不急着攻城,没有必要让将士们急着去死拼!身为将军,不能只想着战胜,还要为麾下的士卒着想。没有他们,就是再英勇的将军,也无法获取胜利!”
“此次行动,以东门和南门为主攻,北门和西门为掩护。各部都下去准备吧,明日开始,正式攻城!”
第832章 攻城战1
赵王令下,赵军立刻行动起来。拿下西雍州各地,围困长安城半月没有动作的赵军,再次展开了行动。
赵军一动,城守将军自然是战战兢兢,一边向上司回报,一边开始喝令麾下同样脸色剧变的将士,准备迎战。
长安主将罗定元和林书成听闻赵军攻城,都放下手中的事务,急匆匆奔至南城,前往查察。赵军在拿下咸阳之后,已经半月没有行动,也没有其他动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