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逐鼎-第3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灭。另外,在这西部十三城治下,凡是与我军做对,与赵军联系者,诛杀全族。凡是向我们举报赵军踪迹者,重赏!”
细沙城以西偏北大城兰古城外,向北五十里则是兰古草原。这里水草丰茂,是西部十三城北部七城境内最大的适合放养牲畜的草原,同时,也是高昌国西部地域最为适合放养战马的草原。这里地势平坦,周围有河流环绕。昔日,这里则提供这高昌国西部几乎所有的战马。
而如今,乌孙军掌控这高昌国西部之地后,这里就成为乌孙军放养大军牲畜之地。其中,最为重要的则是三万余匹精良战马。他们,都是乌孙军备用战马和驻守城池的守军的坐骑。
因为这里位于细沙城后方,兰古城身侧,故而,这里的防卫,并不是多么的严密。毕竟,这里除了乌孙军之外,并无其他大军临近。而小股马贼,陷入是不可能冲到这里行动的。再怎么说,这里也为大军放养战马,营帐之中,四千守军还是有的。再加上相隔不愿的兰古城,他们跟不惧怕任何马贼。
此次,这里的乌孙军就为自己的大意付出了代价。对于被乌孙军占据之地地形的了解,赵军或许远远比不上现在的乌孙军,但是,乌孙军也比不上在这里生长的高昌国居民。
对于赵军而言,这里不仅有着三千敌军,更重要的是有着三万余匹战马。对于战马的需求,赵军从来都不嫌少。在中原赵地,赵询已经让各州适合养马之地,都畜养马匹。甚至是,赵询下令,鼓励明间养马。而为了让马匹在中原各州兴盛起来,大批的马匹入境,让马匹的价格下降,也是普化马匹的重要手段。
徐邺勒马眺望,自言自语道:“我就不相信,打了这里,拿走你的三万战马,你们还能有精力注意西南面。”西域亲自攻打这里,就是要将所有的乌孙军的注意力都吸引到这杀入西部的各支队伍之中。而为西南面的龟兹国境内的赵军提供方便。
轻轻的抬起手,身后的五千赵军铁骑齐刷刷的抽出出了横刀。
眼望着正前方那升起炊烟的营地和远处还在驱赶马匹的牧马人,徐邺双目一眯。猛然爆喝一声:“杀!”
顿时,徐邺在前,一马当先,而后赵军骑兵策马冲锋,紧随其后。五千骑兵如同发怒的巨大海浪一般向前汹涌翻滚,以海浪倾覆之势向这乌孙人营地冲去。
等到赵军逼近之际,营地之中正准备晚餐的乌孙军终于发觉了异常。在他们看来,开始万马奔腾的轰隆声应该是己方牧马人准备收拢战马而驱赶出来的声音,完全没有想到会有一支敌军大军出现在这里。
“呜呜呜……”随着悠长的号角声响起,数千乌孙军终于从营地中杀出。为首的则是此处的守将,一员发黄的胡须遍布脸庞的猛汉。此刻,他骑着一匹高头大马,提刀冲在最前面,嘴上还在骂骂咧咧。
因为来袭之骑士虽多,但并未打出旗号,也未曾整编有序重逢队形。故而,乌孙军主将以为对方是多路马贼汇聚,来打着战马的主意。
“哪来的贼子,也敢打我……”
相距二十步之际,乌孙军主将看到敌军主将,当即怒吼发问,还准备用乌孙军的身份来震慑一下对方。毕竟,对面杀来的骑士足有四五千人,可比自己这里多多了。
“找死!”徐邺冷喝一声,振臂投枪。只听一声刺耳地锐啸,如鬼哭狼嚎一般,一抹乌芒陡然出现,将那乌孙军主将的胸膛贯穿,并且把他的身体从马背上带起,砰的摔在地上。
无数战马冲过,那乌孙军主将眨眼间就成了一堆烂肉。这乌孙军主将在乌孙军之中也算一员猛将,否则也不会让其来负责这些战马的日常放养。但因为其小瞧来袭骑兵,结果还未出手,就被徐邺一击击杀!
乌孙军主将尚未出战就被来袭敌军斩杀,顿时让整个乌孙军顿时一惊,士气为之一跌。此刻,这些乌孙军将士也发现,来袭的骑士,绝非是什么马贼,而是标准的军队,且是那种精锐之师。
不过,此刻这些乌孙军已经不需要知晓来袭的究竟是军队还是马贼,是赵军的人还是高昌国的人。因为双方一交战,乌孙军就吃了大亏,远不是对方的对手。来袭骑士手中的武器犀利无比,且多种多样。投枪、弩箭、横刀,样样都是精品。
而徐邺在斩杀敌军主将之后,岂会不把握住这个机会,立刻下令全军猛攻。赵军骑兵挥舞着横刀,发射着弩机,所过之处,血肉横飞。
短短小半个时辰,这兰古原的乌孙军就全军尽墨。对于乌孙军士卒,徐邺则是全部斩杀,不留俘虏。而那些被乌孙军抓来的高昌国牧马人,则被征召,提自己驱赶这些马匹。
为了能将这些战马保留住,此次行动,徐邺也是谋划多日。三万战马被分为多股,悄悄藏匿于周围的山林谷地之中。再者,在周围,徐邺也收拢了不少马贼据点,都将成为徐邺存积物资和暂作修整的地域。
在杀光了乌孙军之后,就让不部分士卒带着战马按着预定的目的地率先而走。而自己,则带着剩下的大部分人马,声势浩大的向着另一个方向奔去。要知道,五十里外的兰古城,可是驻扎着上万的乌孙军。
唯一让徐邺较为放心的是,此次行动至结束都未曾让乌孙军发出讯号。而安排在周围的探子,也未曾发觉有乌孙军逃出。能越慢被乌孙军发觉,自然是最好。而就算被发觉,兰古城的乌孙军也会顺着徐邺大部人马离去的踪迹追杀,而忽略那数支驱赶马匹的队伍。这也是徐邺在夜色即将来临之时行的原因,夜色降临,就是乌孙军,也不会继续刻意巡查城外的动静。
徐邺很清楚,赵军为了这西域之地,付出了多少。用赵询的话说,此次与西域诸国开战,能获得一点好处,就获得一点好处,要让敌人为我们的付出付钱。这些战马是乌孙军从乌孙国骑乘而来,现在落入己方之手,不仅能为己方增加三万战马,还能让乌孙军少了一两万的骑兵。
而兰古城接到主帅相力军令,严查境内马贼和外来骑兵,准备从兰古原取回战马之时才发现,这里早已经变成废墟了。而此时,已经距离赵军袭击这里两日之久。兰古城守将当即差点被吓死,当即派人查察,兵将消息报之与主帅相力。
而位于细沙城的相力,此时却快要疯了。抛开兰古原之外,在这十来日的时间里,自己治下几十处被袭击,有征粮队伍,有运输粮草物资的队伍,还有巡哨队伍。少则几十上百,多则上千士卒被杀。
在接到兰古城传回的消息之际,相力什么话都没说,直接传回军令,让兰古城守将以死谢罪。但相力身边的将校都清楚,此刻的相力,已经实在爆发的边缘。
发回军令处决了一个守将之后,相力觉得自己稍微发泄了一些怒火,当即大声的咆哮道:“传令各城守将,立刻加大巡查,一定要追击上这些敌军的踪迹。要是再有谁的境内出现向兰古城这般的情况,不用来与本将军回报,以死谢罪吧!”
“这敌军的踪迹,都在偏东的数座城池之间,让这东部几城配合着进行清扫。这些混蛋不清除掉,我们治下,早晚会被赵军给拖散。这对于以后的行动,极为不利。绝不能让我们的优势失去。”
第750章 袭击
在袭击了兰古原的牧马场,兵顺利获得了三万战马之后,李尘风和徐邺就明白,他们已经顺利的吸引了乌孙军的注意力。当即,一边开始收拢人马暗中撤离,一边加大对乌孙军情报的探查。
果然,接下来各个城池的乌孙军都开始行动起来,四下疯狂的寻找那些游荡在外的敌军。然赵军已经隐匿,乌孙军根本就无法追寻这些袭击了己方的敌军。反倒是各地的马贼遭了殃,纷纷在暴怒的乌孙军刀下,成为亡魂。
听闻各城回报,乌孙军主帅相力顿时大怒:“一群废物,为何连一只敌军都没有发现?马贼?你们以为马贼有如此大的胆子吗?马贼会直接对军队下手,反而放过地方之上的居民?难道他们以为军队要比那些普通百姓更好劫掠?”
“将军,这突袭了兰古原的敌军定然是明白我们会大举报复,所以,他们必然会隐匿起来。这敌军之中,有高昌国军队存在,对于地形的熟悉,我们远远不如,被对方逃匿,也属正常。”在场的将校当然明白,这各个城池的守将将之所以上报的捷报皆是剿灭多少马贼,也是逼不得已。
相力自然也是明白的,深吸了一口气,恨声道:“就这般吃亏,本将军是绝对不甘心的。上万将士伤亡,合计三四万余匹战马被劫掠,这简直是对我们最大的羞辱。”
“可是,我们的将士根本追上敌踪,如何是好?”虽然相力所言,说出来乌孙军将校的心声,但解决之道,却并不容易。
相力冷冷的扫视了诸将校一眼,接着道:“所以,本将军以为,各城除了必要的留守之外,骑兵立刻出击,加大在各地境内的巡查。此外,我们也不能这般被动防守,而是要出动出击。”
“将军之意是我们对赵军发动攻击?”不少将校脸色微微一变,有人担心的询问道。
“凭什么对面的敌军能来我们的地域袭击我们,而我们却要被动防守呢?本将军认为我们也可以与他们一样,出兵东面,杀入高昌国境内。他们能派出人马袭击我们,为何我们不可以以相同的方式反击?我们的粮草正好不足,就从对面补充吧。”
“大将军,我军之所以固守高昌国西部之地没有与赵军和高昌国军队继续交手,就是因为我军后勤补给不足。现如今,后方国内正在为我们的继续扩大战果做准备。现在动手,是不是不太适合?万一要是与对面的敌军全面交手,我们根本没有后勤补给。”
“另外,这高昌国西部之地我军新占,尚未彻底稳定下来。经过此次敌军这么一折腾,我们在这里就更难落脚。末将以为,我们现在当务之急是先清除内患,稳定这已经占据的地域,将这里经营为我们接下来继续东征的大后方。”一员老将则说出了不同的意见。
相力冷声道:“你所担心,本将军已经明白。但是,我们在这里,根本没有高昌国军队和赵军更有优势。先不说能不能将藏匿在境内的敌军清楚干净。就是我们继续这般被动下去,就算后勤补给到了,我们和被对方折腾的差不多了。”
“另外,本将军是要派出小队袭击对方,而不是要与敌军大战。你认为赵军会在此刻与我们全面交战吗?他们那赵王已经带着三万将士直奔龟兹国,现在还在安抚龟兹国上下。你以为他希望此刻与我们全面交手?”
“在本将军看来,赵军这般行动,主要就是为了拖住我们稳定地方。他们需要时间,我们也需要时间。他们是为了龟兹国能为己用,而对于我们而言,我们需要的,则是后方后勤物资的支援。”
“要是在继续让赵军这般折腾下去,我们所占之地骚乱不断,将士们折去战马不说,还要天天被敌军骚扰。就算日后后援得到补充,我们也不再占据优势了。”
“故而!”相力厉声道,“本将军也要让对面的敌人不得安宁。不能让我们被动的去防守,去承受。如果对面的赵军真的有心与我们一战,我们也不惧之。本将军就不信,如果赵军打败或者损失惨重,这被赵军灭掉的国家和被压制的国家,就没有一点的想法。”
相力乃是乌孙军主帅,他的军令,自然得到了很好的执行。乌孙军也开始分成无数的小队,越过赵军驻守的城池,在后方开始进行劫掠。
而赵军则停止了在乌孙军占据的西部境内活动,转而开始追杀乌孙军小队。在乌孙军将校看来,这分明就是赵军怕了。于是,更多的小队开始活跃在双方交接地带。而此刻的李尘风,则是心在大喜。牵制乌孙军的任务,终于达到了。
李尘风他们的目的就是激怒乌孙军,将乌孙军的全部精力和注意力都集中在东部区域,让他们好忽略西南部,为在龟兹国的赵询率领的军队提供方便。故而,对于乌孙军的袭击和劫掠,驻守的琅城及其身后的五座城池,都以被动防守为主。
如此做,除了吸引乌孙军的注意力之外,还有另一个目的,那就是让高昌国居民对乌孙军报以仇恨和敌视。说起来,赵军与乌孙军一样,都是入侵者。现在,赵军通过种种手段,开始吸收容纳高昌国。但占据西部的乌孙军,同样在容纳和吸收高昌国西部。而乌孙军还有一个比赵军更为优势的条件,那就是乌孙国也是西域诸国的一部分,虽然位于西域的最西北端,但毕竟与高昌国是属于同族同体的,而赵军则在这里就显得有些与众不同了。
是以,魏子林建议李尘风放缓对入侵的乌孙军的追击,让这些乌孙军在高昌国境内好好的“收获”一番,让这乌孙军和高昌国居民,彻底不再有融合的机会。
在乌孙军开始骚扰琅城后方之地,让高昌国各地都出现骚乱之际,位于龟兹国的赵军也开始行动。
在得到李尘风的加紧情报之后,赵询就明白,是该自己这一路行动的时候了。而龟兹国在这些天的缓慢交接之中,一直都处于平稳阶段。为了能一举将占据西部的乌孙军彻底打垮,赵询准备此次行动出动一万五千赵军和一万龟兹国军队。
随同赵询一起至龟兹国的赵军有三万,但为了不让龟兹国产生意外情况,赵询安排半数军队驻扎六个要害之地,作为震慑。虽然突袭乌孙军后勤要地肥城不用太多的人手。但在突袭干掉肥城内囤积了七八万大军所需的物资之后,乌孙军定然士气大跌,甚至会就此蹦乱。而此刻,就需要大军全面出击了。
既然自己的不下驻守龟兹国,那龟兹国自然就不需要再驻留太多的军队,所以,赵询就将龟兹国现存的军队收拢了一下,选其中精锐的一万将士,作为第二梯队出击的部下。一开始,龟兹国王诃黎以为赵询要对龟兹国的军队下手,要将他们派去与乌孙军相斗,消耗掉龟兹国仅存的军力,好为赵军掌控龟兹国做准备。但被赵询告之实情之后,诃黎菜发觉,自己与这赵王相比,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自己还在犹豫不决之际,赵王就能一招两用。得知赵询的一些行动计划之后,诃黎甚至还是庆幸,如果不是自己醒悟的及时,只怕这龟兹国就要和焉耆国与高昌国一样了。乌孙国确实在西域之地强大,但治理地方却远远没有赵军那么精明强干。此外,赵军的后方支持绝非西域任何一个国家可比。
对于赵询的要求,诃黎自然不敢拒绝。以前大权在握的他尚且不敢反对,更何况现在。不过此举也算是对龟兹国军队的一个考验。赵询也说了,龟兹国新编军队,也要从原龟兹国军中抽调。其待遇,都是按照赵军等同。再者,此次大战,功劳赏赐,都是以赵军的标准计算,对于龟兹国将士而言,也是一个好消息。对于诃黎来说,自己国内士卒能在赵军体系之中,也算是一个很好的结果。
原本赵询还想亲自挂帅,突袭肥城。但随同赵询一起来龟兹国的司徒亮和张元静都大为劝阻。不仅这些文官劝阻,就是武将也纷纷劝阻。赵询明白,这突袭之战很具有危险性,是短兵相接。而他赵询现在也非同一般,不再是昔日一军将军,而是一地诸侯,一方霸主了。
对于司徒亮等人而言,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赵询现在身为一方雄主,岂可参与如此危险之事。如果是大军正面交战,赵王出现在大军之中尚可,这还是看在赵询乃以武起家,熟于兵事。至于需要冒险的战事,身为赵王的赵询是决计不能出现在前锋的。
早已经做好准备的赵军当即就开始行动起来,早先早已经暗中调至龟兹国北方的七千余将士,早已经在半月之前,化作马贼一队队从各地之间穿插而过,向着北方移动。而李尘风在东部之地的行动,也让乌孙军纷纷将目标看向东部与赵军靠近的地域。而偏西的地域,却疏忽了不少。
所以,几十路小队人马在乌孙军后方散开,向北而行,竟然未被发现,就算是发现,也都被乌孙军认为是马贼队伍。毕竟,每一支队伍也就二三百人,完全就是马贼的样子。当然,他们还时不时的劫掠一下当地的居民,完全与东面突袭乌孙军不同。故而,在追之不上的情况下,各地的乌孙军并未刻意的去追寻这些马贼的踪迹。
在她们看来,这些马贼现在还未对他们动手,要是将这些马贼惹恼,到时候再出现兰古原那样的情况,后果可就不怎么好了。兰古原丢失大批战马,结果则是兰古城守将丢了脑袋,而对方却没有抓住。他们,可不希望再步那位将军的后尘。
在乌孙军开始频繁对高昌国进行袭击,以为赵军和高昌国开始退让之际,七千余赵军终于出现在肥城之外。
肥城作为乌孙军粮草中转地,为乌孙军占据的十三城及其周边各地驻军提供粮草物资和兵甲器具。按理说,这里应该是重兵云集。但是,这里的守军并非预料之中的那般多。
肥城位于乌孙军占据的高昌国西部地域中部偏北,故而,他四面丢失乌孙军驻守城池。而且,为了确保这肥城万无一失,乌孙军更是将肥城的居民全部驱赶城外,移居其他地域。换句话说,现在的肥城,除了五千守军和两千民夫之外,完全就是空城一座。
而八万的乌孙军在突袭原驻扎在高昌国西部的龟兹国军队和被赵军小队突袭之后,现存也不过六万七千余人。在相力等人看来,这处于后方的肥城,五千将士驻守,完全能应付任何意外情况。毕竟,城中没了居民,城中士卒根本无需开关城门,只需要据称而守,等待运势粮草物资的队伍抵达就行。而在其周围,最近的城池能在两个时辰赶来救援。如果不是大军来攻,五千精锐据守城中,完全可以抵挡任何意外。而大军如果抵达肥城且其他城池丝毫不知,这只能说明,乌孙军前线大败。而到了这个时候,肥城守军多与少,已经不重要了。
要是在汉人地域,这种情况自然是很少出现的。但在这里,一座城池相比汉人地域,也不过是一座小县城或者大镇子类似,而城中居民,也并不是很多。
抵达肥城外,主将张举和副将南宫浩都没有靠的太近。虽然肥城守军不多,守军守卫的也并不是严密,但二人都不敢有一丝一毫的疏忽。他们此次的目标,则是一举而破肥城,杀伤敌军都是次要,主要的则是将这里囤积的足够七八万乌孙军一月所需的粮草物资和储备的兵甲器具。
在乌孙国不能及时将粮草运来的现在,一旦这肥城被攻破,粮草被焚毁,那这占据高昌国西部十三城的七八万乌孙军,将缺失粮食和兵甲器具的补充。那么,这也到了赵军大军行动的时机了。
在自习查察了周围的情况,询问了城中的情况之后,张举和南宫浩认为,行动的时机到了。为了弄清楚城中粮仓的准确位置,他们还抓了数名乌孙军巡哨以审问情况。
为了此次能一举成功,赵询让这七千骑兵准备了大批的火油,平均每人都备有一羊皮袋子的火油。此外,每人还有一震天雷。这一次,几乎用掉了西域境内现存的三成火油和震天雷。不过,只要能取得胜利,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在摸清敌军情况之后,张举和南宫浩不再犹豫。毕竟,抓了数名城中士卒,时间长了,必然会出现意外。于是,张举和南宫浩率领七千将士,在夜班时分,悄悄靠近肥城,对肥城进行突袭。
肥城虽然在高昌国西部算是大城,但相比赵军治下,也不过就是一座普通的县城大小。甚至是,远没有赵地治下县城坚固。毕竟,汉人习惯在居住地修筑坚固的城池以自保,而西域人,并不擅长这个。西域诸国内,很多国家还是习惯游牧生活,他们随草而居,随水而移。
夜色深沉,伸手不见五指,这正是突袭的好日子。
“这肥城只有东西两门,所以,此次我们两路齐出,用震天雷将西门和东门炸开,以最快的速度将城中的守军打垮击溃。记住,大军用震天雷开道,用火油焚烧所有的建筑。其中,尤其以八座粮仓为重。”张举对身边的诸校尉沉声下令道。
“弟兄们也无需担心,这肥城守军,并未料到在这腹地会有敌军来袭。故而,他们的守卫较为松懈,我们的行动,必然会成功。另外,城中并未有完备的灭火措施,只要我们将守军击溃,这肥城必然会成被焚为灰烬。”
伴随着一连串的轰隆巨响,在肥城东西两门先后闪耀耀眼夺目的红光。旋即,在肥城东西两门之外,传来了一连串的喊杀声和万马奔腾的轰隆声。
震耳欲聋的轰隆声自然立刻传遍全城,城中的守军自然听的十分清楚。不过,大多将士都莫名其妙的起了身,旋即又准备躺下睡觉。但对于那些身经百战的老卒而言,紧接着传来的喊杀声和马蹄声让他们顿时明白,这应该是敌军突袭了。
“敌军……偷袭……”
距离东西两门最近的巡哨士卒是最先发现赵军来袭的,当下凄厉的嘶吼起来。但是,他们的嘶吼,也让他们成为死的最快的乌孙军。奔腾而入的赵军一路奔杀,沿路将装满火油的羊皮筏子直接泡在两侧空下来的民居之上,旋即射出火箭。顿时,一团团火焰腾空而起,映红整个天空……
“轰隆隆……”赵军笨至刚刚出来正在结阵的乌孙军前方,几十个震天雷抛出,顿时就将这一个个拦截军阵炸成飞灰……
见到来袭的敌军打着火焰麒麟旗,他们自然明白这是赵军。但他们却不明白,赵军为何会出现在这里。但紧接着赵军使用的那种会爆炸的武器,顿时让所有的乌孙军抛开心在的一切想法,只剩下逃跑的念头……
第751章 出击
当晚,张举和南宫浩率领赵军杀入了昆弥军大营,见人就杀,四处放火。如果是单纯是赵军来袭,纵火焚粮的话,五千乌孙军精锐还能拼死一战。
但是,赵军动用的震天雷,杀伤力太大。尤其是在夜间,震耳欲聋,还火光冲天。再加上肥城的乌孙军也没有想到,赵军竟然会出现在乌孙军的大后方,致使乌孙军守卫松懈,遇袭反击态势太差。结果,双方交战,简直就是一面倒。
数次乌孙军都在军官的喝令之下开始结阵,准备迎战。但是,面对赵军的震天雷,他们也无可奈何。现在的震天雷,整体体型要比以前的小,但杀伤力,却更大。在震天雷之中安放的铁珠子,在火药的激射之下,威力及其强大。
乌孙军根本未曾见过这种武器,又加之是在夜晚,故而,在震天雷的连番轰炸之下,彻底崩溃。数千乌孙军顿时四散而逃,再也顾不得自己的职责了。就算是知道职责,对于他们而言,就算是日后因为丢失肥城而被处决,也要好过被赵军这不知名的武器轰杀成渣。
在乌孙军失去抵抗之后,从东西两门杀入的张举和南宫浩都不由的松了一口气。虽然他们有七千将士,但如果不能在最快的时间里将肥城焚烧,那么,这毁掉乌孙军后勤要地的任务就没办法完成。
他们不是担心杀不过这肥城的乌孙军,而是担心僵持时间太久,让周围的乌孙军闻讯赶来救援。要知道,在这夜晚,映红了半个天空的通红火光,足以让几十里外的乌孙军城池发现这里的异常。
如果说这是单单只是一个城池,或许援兵不会在没弄清楚情况之前就急匆匆赶来。但是,这里是乌孙军储存粮草的地方,援兵要是闻讯不以最快的速度赶来,此事不合理的事情。再者,赵军的震天雷也在寂静的夜晚传的很远,足以让其他临近城池的乌孙军发觉这里的异常。
因此,在攻入城门之后,东西两路军队直接以震天雷开道,以最凛冽的态势,将乌孙军杀散。等乌孙军溃散之后,张举和南宫浩就明白,肥城,已经是自己的囊中之物了。当然,他们需要的不是占据这里,而是摧毁。
在数次被军官组织起来的军阵皆被赵军以神秘的,会爆炸的武器摧毁之后,乌孙军彻底溃散了。而大部分军官将校,也在组织反抗之中被赵军的震天雷当场炸死。对于这些军官将校而言,他们很清楚这肥城对乌孙军的重要性。与普通士卒不一样,如果这里出了问题,普通士卒或许会没事。但他们这些个军官将校,绝对会死无葬身之地,就是他们的家人,也说不定会受到牵连。
顿时,整个肥城都变得混乱不堪。而肥城东西两侧的军营,更是赵军重点打击对象。一个个震天雷,将乌孙军军营炸的稀烂,旋即就被纵火焚毁。在火焰之中,不少将士都能看到,一些还未逃出营帐的乌孙军士卒,在火海之中起来的参见,奔逃,直到化为灰烬……
张举和南宫浩带着赵军骑兵在肥城之中中杀了数个来回,无数的火油被抛出,无数的火把和火箭被士卒们放出,让整个肥城都在片刻之间变成火焰之城。在确定城中所有的粮仓被点燃,所有的居民房屋被燃烧起来之后,张举和南宫浩带着赵军骑兵趁着夜色迅速的撤离。他们,出城之后,就立刻分为几十队,四散而去。但在肥城城门之上,火焰麒麟旗依旧与肥城那冲天的火光遥相呼应。
肥城被赵军纵火焚烧,整个天空都被映的通红,距离最近的两座城池之中的乌孙军自然发现了肥城这个方向的异常。而伴随着轰隆隆的响声,更是让人很快就发觉,肥城这里出了问题。
肥城对于乌孙军至关重要,两城的乌孙军守将闻讯,当即从床上爬起,也不管是不是肥城真的出了问题,当即就让不下整顿军队,准备立刻支援。
两人都很清楚,如果他们因为去保护肥城而让自己坚守的城池出了问题,那他们顶多就是被主将严斥,或者被降职。但要是肥城遇险,而他们久远不利,后果就难以预料了。要是肥城丢失,那么,他们和可能会为此丢命。
两地援兵极速狂奔,直指肥城,同时两路援兵的主将都在暗自祈祷,希望肥城不会真的出了事情。哪怕是真的有敌军来袭,也要坚持到己方救援的抵达。
然而,两路援兵主将的祈祷声并未给他们带来好运。两城的援兵先后相差不到半柱香的时间齐齐汇聚肥城之外。
看着已经化为火海,无法进入的肥城,还有那飘飘荡荡的火焰麒麟旗,两路援兵的主将脸色惨白一片,浑身颤抖。肥城被破,不算什么,五千精锐全军尽墨,也不算什么。但是,城中囤积的粮草物资被焚毁,却让他们浑身冰凉,脑海之中再也没有任何想法。
两员将军此次赶来救援的乌孙军皆是骑兵,合计万人有余。二人商议之后,见实在没有办法救火的情况下,他们放弃了对肥城的灭火。二人商议一番之后,一边派人向东面细沙城的主将相力禀报,一边开始查察夜袭这肥城的赵军踪迹。
“这火焰麒麟旗,是赵军的军旗,而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将肥城拿下兵化为乌有,除了赵军,也没有人能办到。不管如何,本将需要知晓这些混蛋的踪迹。”两个将军召集麾下将校,厉声下令。
让两人心在暗骂不已的是守城的将士,五千精锐,竟然在这么段的时间里就被赵军破了城池,击溃了守军。要是能坚持到自己前来救援,何至于现在这般情况?一边骂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