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龙灵云传-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转而授我‘八荒六合唯我独尊功’修炼手少阳三焦经脉,原来是想我能将受损穴道修复。”
“后来,为了复国能有外援,我便收了几名家势强盛的子弟作为徒儿,各传了一门绝学,待我举事之时也能得到多方援助。
不过我还是将精力着眼在江湖上,如果能得到诸多江湖义士的支持,复国之事,指日可待。”
“师傅当时您是想一统武林,号令天下?”
“哈哈,不错,正如你所说!可当时武林人才济济,一统武林谈何容易。不说中原的两大门派少林、丐帮,就是新兴的大理国皇帝段素真、丐帮第三任帮主金玉奴、慕容氏慕容龙城,哪一个不是武功了得!
逍遥子谈及武林,蒙灵云顿时兴趣大增,忙问:“这些武林前辈徒儿从未听说,不知他们各有何等绝技?”
“少林派那名高僧通晓达摩祖师‘七十二绝技’中二十三门绝技。他毫时三十六年练成‘一指禅’,已是少林派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天纵聪明’的武学奇才,被称为‘二十绝神僧’;丐帮第三代帮主金玉奴,不但继承了丐帮祖师的‘降龙十八掌’,更是创出一套镇慑群邪、巧妙绝伦的‘打狗棒法’!”
“‘打狗棒法’竟是此人所创?!”蒙灵云早年就曾见过此套棒法,后从逍遥子处习得招式,对“打狗棒法”的精妙绝伦佩服无比。现在听到逍遥子说出创始人,自然是忍不住再发赞叹。
逍遥子轻拂长须笑了笑,道:“这有何奇,不过一套棒法。”
蒙灵云不信世上还有比“打狗棒法”更为巧妙的武功,惊道:“哦?难道世间还有比‘打狗棒法’更奇妙的武功?”
逍遥子不紧不慢的道:“若论单打独斗,慕容氏、慕容龙城自创的一套借力打力,名为‘斗转星移’的武功比那‘打狗棒法’更加巧妙!不论对方施出何种功夫来,都能将之转移力道,反击到对方自身。”
蒙灵云不屑的道:“那不是四两拨千斤之术,何足为奇?”
“非也,不但是劲力,即便是招数‘斗转星移’都能一样不差的反施对手!好比善于‘锁喉枪’的,挺枪去刺慕容龙城咽喉,给“斗转星移”一转,这一枪便刺入了自己咽喉,而所用劲力法门,全是出于他本门的秘传诀窍;善用‘断臂刀’的,挥刀砍出,却砍上了自己手臂。兵器便是这件兵器,招数便是这记招数。”
逍遥子说完,蒙灵云这才体会到“斗转星移”这门功夫的可怕,嘴上再不敢不服,“若不是听师傅所说,徒儿还真想不到世上竟有这等完美无缺的武功。”
逍遥子笑道:“世上哪来完美无缺之物,武学自然也是如此,这‘斗转星移’转换有形的兵刃拳脚尚易,转换无形无质的内力气功,那就极难。大理国皇帝段素真所使的‘六脉神剑’恰恰便是它的客星。”
逍遥子口中的武功奇之又奇,蒙灵云连连发问,“六脉神剑?那是一路什么剑法?”
“六脉神剑,并非真剑,乃是以一阳指的指力化作剑气,有质无形,可称无形气剑。所谓六脉,即手之六脉太阴肺经、厥阴心包经、少阴心经、太阳小肠经、阳明胃经、少阳三焦经。”
“原来如此,难怪师傅说‘六脉神剑’是‘斗转星移’的客星。这无形气剑实为内力,‘斗转星移’再是巧妙也不能将其内力反施与人。”
听了如此之多的武林高手,蒙灵云顿时担心道:“世间高手这么多,师傅统领武林岂不是很难”
他自然知道逍遥子没有统一武林,可还是好奇此后发生的故事,接着追问道:“那后来怎么样呢?”
第十四章 华山论剑
逍遥子望着旷原莽莽,默默不语,转身回到栖息的岩洞。
蒙灵云才发觉不知不觉中,天色早就黑了下来。赶忙燃起篝火,服侍逍遥子坐下。
逍遥子盘腿坐定,才接着道:“后来我终于打听到七皇弟下落。”
蒙灵云听了也觉欢喜,他又想知道逍遥子最后有没有战胜那几位武林高手,又关心他兄弟二人团聚,问的问题也颠三倒四,“师傅寻着师叔,那岂不是很好?兄弟俩人统领江湖,共就一番事业。”
逍遥子轻叹道:“当时我也是这么想,可七皇弟却不想复国。”
“不想复国??”蒙灵云心中不解,“儿孙不尊先辈遗志,岂非不孝?”虽然心中这般所想,可他却不敢说出来,一个晚辈怎可当着长辈,训斥另一个长辈的过失。
“七皇弟当时已经更名,名为卢璇,并且已娶妻生子,人丁兴旺。弟妹不是别人,正是当时救下我二人、卢琰将军的小女卢锦儿。
我俩人相认,当夜把酒言欢,各叙这几十年来的种种辛酸。当时七皇弟也练就了一身武艺,并且身为殿前防御使,居位显赫,深得赵光义信任。
我大为高兴,心想七皇弟隐姓埋名屈身此位,定是为了接近赵光义,以为行刺之便!内有皇弟把持,我在江湖举事,何患不成?
于是当晚便邀他与我一同复兴周室,完成先帝遗志,捣了赵姓江山。可七皇弟他却诸多推辞,说什么‘天下已定,何必再起兵祸,弄得神州萧条,生灵涂炭?’
听罢,我义愤填膺,挥手便是一掌,怒斥‘汝非吾柴氏子孙!”
我本想再补一掌,将他击毙,可念道兄弟情分,不忍下手,又不想再多见此人,便愤然离去。
过得三日,七皇弟终因我那一掌经脉具损,辞世而去。”
后来,我又从七皇弟子孙口中听到,七皇弟被我打伤后,他的儿孙皆问仇人是谁?七皇帝始终都不肯将我说出,只留下‘柴脉不可忘,琰恩不可负,卢姓必'③Z中文网;电脑站;zzzcn;更新最快'须延,历史不容改’的祖训,便此断气。我这才知道七皇帝他从未忘记自己是柴氏子孙。
只因气愤,我竟亲手打死自己兄弟,后悔也未时已晚,若是当时,我能及时救治,定然不会如此。”“没想竟然这样的结果。”蒙灵云兴叹道,心中隐隐为师叔不值,可不知为什么又心生敬佩。
此时逍遥子提齐往事,纵然修道百年,心中也难免一阵悲凉。
“此后,我再不想一统什么江湖,谈复国之事。因先前同几位武林道友约定,六月初三同赴华山之颠讲道论剑,于是便如期应约;只等了结此事,不论胜负从此隐没江湖,不问世事。”
蒙灵云大吃一惊,叫道:“华山论剑?!”
他听蒙忠谈及武林,曾提到武林中相传有“华山论剑”争夺“天下武功第一”的韵事。自从蒙灵云同逍遥子学习武功,识得逍遥子武学广博,若真有什么“华山论剑”,天下武功第一之人非逍遥子莫属。
蒙忠接触武林的时间短暂,“华山论剑”也是听得旁人说起,自然不清楚当时论剑之人都是些何许人物,蒙灵云细细追问,当然说不出来。于是,蒙灵云便想,蒙忠说的“华山论剑”,不过是江湖上的一批妄人,不知从那里听到“华山论剑”四字,附庸风雅罢了。
这会听逍遥子说起,哪还有不信,忙又问:“师傅说的那几位武林道友,难道就是少林的‘二十三绝神僧’、丐帮的金玉奴帮主、慕容氏的慕容龙城前辈,和大理国段素真皇帝?”
“正是这四人。”
其实不用逍遥子回答,蒙灵云也能猜到是这四人。
“我们五人约定各使平生绝学比武较量,决出当今武林之中何人武功第一。
少林的‘二十三绝神僧’本是佛门中人,实不该争此虚名,不过所到之人皆是当时武林中的泰山北斗,武学造诣登峰造极。‘二十三绝神僧’也是习武之人,自负精通少林二十三门绝技,难免想同他人讨教几招,见识世间精妙绝学之后,再潜心苦练,求得功夫愈益精纯。
那时是在寒冬岁尽,华山绝顶,大雪封山。我们五人口中谈论,手上比武。先前还是各发快招,未曾点到,即已收势,互相试探对方虚实,虽是试招,出手之中却尽是包藏了精深的武学;到了后来,各使绝技绝招,作同途异路的生死相搏,在大雪之中直比了七天七夜。”
虽过去几十年,逍遥子回忆起当时每人所使招式丝毫不错,真可谓神人。他一边口中述说,一边手上比试,将那日“华山论剑”讲得绘声绘色,并将每人所使的武功逐招向蒙灵云演示,直听得蒙灵云仿佛身临其境。
逍遥子讲到他人相搏,便分饰俩角,先讲出招如何凶狠,讲完立即又换成受招之人,述破招如何巧妙;若遇上自己同人过招,则令蒙灵云扮作自己使逍遥派武功,自己使对手所用招式,俩人相互拆招。
平时,蒙灵云所习武工多是以内功为主,招试皆是由逍遥子演示一遍,便铭记于心,下来多加演练,就能完全掌握,逍遥子也从不同他过招解招。
这一晚,逍遥子演得起劲,竟从洞内打到洞外,俩人的拳势掌影在雪中飞舞来去,或攻或守,无一招不是出人意表的极妙之作。
逍遥子或使少林的七十二绝技,或用大理段氏的“段家剑”,或使“打狗棒法”,或以内力拟化“六脉神剑”,或用“斗转星移”的手法,每使一招都命蒙灵云使出逍遥派武功一一拆招。演到此时,逍遥子已不再是当时“华山论剑”之时所使的招式,更多是他多年后才想出的破解之法。
这些破解的招式不知在他脑中演示了千遍万遍,他口传身授平身所学早已一尽传给了蒙灵云,这时过招脑中所想源源流出,一发不可收拾。
虽然逍遥子能使出当时各人所使招式,可并非是通解,而是他的另一门绝学“小无相功”,说起这门武功,练至出神入化之时,便可催动内功,使出百家武学的威力,可谓是扑朔迷离,真假难分。
俩人这样拆招,不眠不休过去三日三夜,蒙灵云只觉腹中饥饿,才想起逍遥子也是三日未食,于是准备唤来鹰儿捕些小兽,烤熟后给逍遥子食用,食饱后,再同他拆招。
逍遥子不许,掏出几枚黄色药丸,让蒙灵云食下。蒙灵云一眼就瞧出那黄色药丸是“九转熊蛇丸”。这“九转熊蛇丸”专治金创外伤,还魂续命,灵验无比,调制非常不易。此时逍遥子竟将这难得的灵药当饭食一般食用,蒙灵云着实舍不得,只吞了两枚,顿觉不再饥饿。
俩人就这样打得没力气了便食用“九转熊蛇丸”,又对拆了七天七夜,逍遥子才将那日“华山论剑”所记下的每招每式同蒙灵云拆完。
领略世上四大高手前辈的绝学之后,蒙灵云才觉天外有天,人上有人,一山更比一山高!
——————————————————————
第十五章 重归故里
俩人同时收招,但觉全身一阵酸楚,似乎方才所有的力量都已宣泄,如今连一步也迈不开去。先前被俩人功力卷起数丈高的雪浪,此时向涟漪核心反压而下。散雪飞扬,一切都笼罩在汹涌的银光之内,再也看不清楚……
雪浪终于渐渐归于消沉,微微散雪,宛如诸天花雨,默默飞扬。
蒙灵云同逍遥子相对而坐,各自调节内息。蒙灵云只觉构成自己身体的每一颗微粒,似乎都被震裂开来一般,此时再一运力,仿佛天地间每一颗微粒都生出一股无形的劲气,由八荒六合汇集自己体内!畅快之感,让他放声长吟!!
逍遥子笑道:“哈哈哈,这‘八荒六合唯我独尊功’我用了六十年才练到第二重,没想你竟然只用了十余年时间便突破了,真是后生可畏。”
逍遥子原本猜想蒙灵云应该修炼至四十岁,体内囤积三十年内力后才到天劫;不料拆招十日,不知不觉中蒙灵云功力已经突飞猛进;加上他体内原本就汇集了逍遥子四十余年的精纯内力,不经意间便突破了“八荒六合唯我独尊功”第二重。
听逍遥子所言,蒙灵云抚着自己身体,心头说不出的喜悦,“原来如此,难怪先前觉得全身具裂,此时又仿佛重生了一般。”
逍遥子接着道:“‘八荒六合唯我独尊功’虽然霸道,却有一个大大的不利之处,每增进一重便会功力全失一次,只得再修炼一些时日,方能圆满,那时功力便增强一倍。我练第一重恢复功力花了四十天的时光;八十岁那年,练至第二重,却用了一百二十天的时光,方才回复功力。”
没了功力便没了功力,蒙灵云也不担忧,何况逍遥子也说只用花些时日功力自然可以恢复。他一想到此后便与逍遥子分别,心中不舍,跪下磕头道:“徒儿多谢师傅多年来的教导。师傅大恩,灵云永世不忘!”
“起来吧,这些年你也陪我解了不少乏闷,令我看透了许多尘事。”逍遥子扶起蒙灵云,又道:“那支长箫何处?”
“这儿,师傅。”
蒙灵云从腰上取下铁箫,双手递上。
铁箫通体黑亮,仿古竹箫样式,共分九节,长不足三尺。端边开着吹口,箫管中部正面开有五孔,背面有一个音孔,音孔下面的留着两个圆孔,系着一条飘穗,穗儿上还缀着一颗小拇指般大小的北珠。
逍遥子竖箫唇边,顿时箫声绵绵,悠长、恬静、委婉动听,同江南竹箫豪无半分差异。
一曲奏完,逍遥子旋箫指间,问蒙灵云道:“你观此箫可有何异?”
“这铁箫吹奏的乐声同竹箫无异,徒儿瞧不出有什么'③Z中文网;手机站wap;zzzcn;更新最快'不同。”蒙灵云只觉这铁箫比一般竹箫沉重,想到逍遥子赠与自己时也说当做防身之用的兵器,想必是用百炼精铁铸成,可到底有什么不同,却说不出来。
“哈哈哈!”逍遥子哈哈大笑,铁箫在五指间突然一转,“铮!镗!”的两声,铁箫竟变化成一杆八尺长枪!
蒙灵云祖上皆是使枪,见到铁箫竟然变化成一杆紫金色长枪怎能不吃惊,“想不到一支小小铁箫竟有如此玄机。”蒙灵云接过长枪细细观摩,发现枪头分三支,如燃烧的火焰,灵活轻便,最宽处不过三指头,是由三瓣精钢所铸,精钢尽能折叠缩进枪杆;枪杆比先前的铁箫要粗了一圈,两手端住粗细恰倒好处。枪杆做工比枪头更为巧妙,不仅是管中套管,能够前后伸缩,并且是双层套壁,粗细也能变化。
逍遥子琴棋书画,医卜星相,工艺杂学,贸迁种植,无一不会,无一不精,打造出此等神兵利器,机关安排得巧妙之极,当真匪夷所思。
“先前我曾铸过三件利器,其中宝剑名为‘追光’,宝扇名为‘水镜’,另一把水晶匕首名为‘清霜’,分别赠与你三位师兄。现在你功力尽失,这把‘尘缘’箫枪恰能助你一臂之力,日后也应好生利用。”
“多谢师傅!”
逍遥子又将“尘缘”如何使用,其中的机关一一告之蒙灵云后,便作浮海为蓬岛之游。蒙灵云从此再不得知逍遥子下落,暗想师傅已仙去矣。
蒙灵云在完颜部落呆了数日,那“八荒六合唯我独尊功”进展极慢,树日下来竟无半点进展。心中叹气:“师傅用了一百二十日,才突破第二次天劫,我资质甚拙,不知需几日才能突破?若是一年半载,才能有所小成,那大爹爹的伤势可怎么办?”
蒙忠自从与逍遥子一决,心脉受损,加上他“绝刀”反嗜,十几年下来身体一日不如一日。逍遥子医术高明,对此也无能为力。只有蒙灵云不肯放弃,每日以自己真气延续蒙忠性命。
此时他功力暂失,再无真气为蒙忠续命,只怕不出余月,蒙忠便灯枯油尽,寿终正寝。
一日,蒙灵云采得人参,熬了一碗参汤,送到蒙忠炕前。
蒙忠摇摇头,竭力从枕下摸出一包袱,道:“孙少主,老奴已经不行了,不能再伺候孙少主。这是少主人身前上任的通文和官牌,那日少主交给老奴,没等老奴归还少主便护民殉难。今日,老奴将这遗物交给孙少主,日后你若回到中原,可凭此物去寻苏轼苏大人,他定能念在……”
蒙忠体虚,一时说了这么多话,气息更加急促。蒙灵云急忙劝他道:“大爹爹,灵云知晓。灵云今日便向劾里布勃堇告辞,带着大爹爹回中原!中原地大物博,定有大夫能医好大爹爹的病。”
蒙忠并不求能救治好自己的病,可听到蒙灵云说要回中原,想起家乡故土,心中激动,竟防声长泣。
蒙灵云当晚便向完颜劾里布告辞,完颜劾里布也知蒙忠朝不保夕,蒙灵云求辞甚急,必是想让蒙忠能安息故土,当下也不拒绝。并且,连夜为俩人准备了一辆马车,亲自护送俩人至边境。
到了辽国边境,完颜劾里布再不能前,于是对蒙灵云道:“咱们完颜部兵力尚弱,还不是辽国敌手,此次相送只能至此,虽然我已派人打点边境守卒,可一路还需多加小心。”
“多谢劾里布叔叔,多年来的照顾。请受灵云一拜。”蒙灵云说完,下马向完颜劾里布磕拜。
“诶,世侄不用多礼!”
完颜劾里布扶起蒙灵云,又同蒙忠告别,最后还赠了十斤黄金,作为盘缠,便要领着众人回部。
完颜阿骨打勒马上前,道:“阿玛,我再送灵云兄弟一程,您同众人先行回去吧。”
完颜阿骨打已经长成大人,完颜劾里布对他很是喜欢,有他一人护送通关足以放心。
三人顺利过了辽国边境,向南又奔了三日,完颜阿骨打在蒙灵云多次相劝下,才决定回去。望着头两架“海东情”在空中盘旋飞翔。从此也要兄弟相别,俩个少年止不住心头都是一酸。
完颜阿骨打同蒙灵云驰马并行,从马上探过身去,伸臂拥抱蒙灵云,拍着他背膀,道:“一路保重!”
蒙灵云也和他抱了抱,口中轻语:“你也是。”
道别完,阿骨打驰马远行又回过头来,大声道:“灵云兄弟!若南人对你不好,你自回来告我,我们带兵捣了皇帝小儿的宝座,一起做皇帝!!!!”
阿骨打走远,蒙灵云只觉依依不舍之情难抑,听到他呼喊,又挥起手臂与他洒泪而别,道:“阿骨打!你也要加油,早日统一女真各部!我会回来看你的!”
喊罢,才驾着马车,向南驶去。
……(本卷结束) ……
第四卷
第一章 形只影单
蒙灵云扮作收购兽皮的商人,载着一车兽皮掩饰,在辽国边境到也没引起辽兵的注目。又行了五日,过了辽境来到雁门关外。
此时,正植春末,天空晴朗,远远就能瞧见雁门雄关依山傍险,高踞勾注山上,四周地貌险峻,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天下九塞,雁门为首。难怪唐代诗人李贺《雁门太守行》中写道,‘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蒙灵云虽然曾途径过雁门关一次,可当时年幼,记忆早已模糊,对雁关认识多古人诗词,这时亲眼见到关楼门顶正中篆书着“雁门关”三个狂草大字的朱红牌匾,心中更是无限感慨。
他马不停蹄,直奔关门。到了关口,不等守卒盘查,从车上跳下,在众人诧异的目光中踉跄跑了几步,一下子跪倒在地,双手捧起一把泥土。一寸河山,一寸血!蒙灵云想到当年自己父亲也曾在此为国为民,挥洒热血,呼吸终于变成抽泣的声音,大滴大滴的眼泪无声从脸上滑落,“爹爹,灵云回来了……”
蒙灵云捧着泥土回到车上,唤蒙忠道:“大爹爹,您快出来看呐,我们到家了,我们回来了!”
蒙忠在车中也不应他,沉默了片刻,蒙灵云只感不妙,掀开车帘扑到蒙忠身上,“大爹爹!?大爹爹!我们回来了,你睁开眼睛看看,大爹爹!!”
蒙忠早已经断气,无论他怎么哭喊,再不会睁开眼睛看一眼这锦绣山河。蒙灵云哭得凄哀,声音如泣如诉,守关的几名老兵战场上见惯生死别离,此时也不禁心中一阵酸痛。
几名老兵已从他哭诉中听出又是俩名流落他乡回归天朝的苦命人,于是上前劝慰,“小兄弟,人死不能复生,结哀顺便。”
“是呀,既然已归得故土,还是让逝者早日入土为安吧。”
蒙灵云忍住悲痛,托人买来棺材,将蒙忠好生安葬在雁关一处山岗上,守灵七日,才弃了马车,骑马继续南去。
过了驻军瓮城,再往南三十余里,便到了河东路代州。蒙灵云在城中驱马缓行,心中唏嘘,“此处便是爹爹任职的地方。可惜,还未到达,就捐躯为国。”
蒙灵云在代州城小住了两日,打听苏轼下落,得知他仍在当朝为官,任职杭州太守,决定不日便前往杭州投奔。
当时大宋抚有中土,分天下为一十五路。以大梁为都,称东京开封府,洛阳为西京河南府,宋州为南京,大名府为北京,是为四京。蒙灵云自幼在北漠长大,少时记忆早已模糊,根本不识得道路,好在一路都有驿站路牌,再沿途打听,到也不至迷路。
自此一路向东南,又行了二十余日,蒙灵云已来到苏州城。江南水乡,天气温暖,路人见蒙灵云挺俊逸的一个年轻人,却是一身重裘,虽然皮裘昂贵,可这时候穿出来就太不合适宜,于是在背后指指点点,窃窃私笑。
蒙灵云从未到过江南,所有景物均是生平从所未见,心情甚是舒畅,别人在他背后指指点点,窃窃私笑,他也全然不放在心上。
江南不但景优美,美女更是不少,蒙灵云脑中一直记得自己娘亲的模样,认为溥天之下也就只有娘亲一人最美。在女真族中美女也不少,可都是异族装束,蒙灵云从未注意过到底她们有多么美貌。现在到了江南,直看花了眼睛,个个都是皓肤如玉,满身尽是秀气;说话声音极甜极清,令人一听之下,说不出的舒适。
蒙灵云骑在马上,不觉伸长了脖子,瞪眼凝视,同他迎面而来的江南少女,被他瞧得脸颊一阵红晕,低着头,碎步疾走,待走得远了,几人才掩口轻笑他是个怪人。
渐渐的蒙灵云也觉自己这身打扮不合适宜,寻了家沽衣之肆,准备换了身秋天穿的长衣。
那店家见他这等天气竟身穿重裘,显然是从漠北初到江南,又见他身上并无兵刃,只有一支长箫。模样举止斯斯文文,看来是个书生。于是,便给他选了一套绸白长袍,配上一条手掌宽的银白腰带,又换了双黑绑白底的布靴……
这身行头一换,蒙灵云仿佛变了一个人,连店里的几名丫头都忍不住促足瞧上一瞧。虽然蒙灵云头上没戴方巾,可仍旧是典型书生装束,但总觉得他英气超拔,气度不凡,比一般读书人多了些东西。
蒙灵云也很喜欢这身衣装,付了银子,又同老板打听了下杭州道路,便心情舒畅的准备离去。
他刚迈出门槛,只听到一阵马蹄声紧,一名黑衣女郎骑着一匹黑马急奔而来。江南水乡市街本不宽敞,加之行人拥挤,街旁又摆满了卖物的摊头担子,如何可以驰马?蒙灵云忙收脚,退回店中。转眼之间,见一匹黑马从人丛中直窜出来。那黑马神骏异常,身高膘肥,竟是一匹罕见的良马。
说也奇怪,那黑衣女郎不曾怎么驾御,黑马在人堆里发足急奔,却不碰到一人、亦不踢翻一物,只见它出蹄轻盈,纵跃自如,跳过瓷器堆,跨过青菜担,每每在间不容发之际闪让而过,闹市疾奔,竟与旷野驰骋无异。
蒙灵云不自禁的喊了一声采:“好!”
这时十余名汉子老妇手执兵刃,或骑或奔,从道两端堵冲杀来,当先一汉子喝道:“贼贱人!行刺我家夫人,还不下马纳命!”
听他一喊,路人纷纷向道路两旁闪避,只剩黑衣女郎一人一马留在路中。
前后遭堵,黑衣女郎大惊,立即提紧缰绳,黑马一声长嘶,前足提起,人马立起来,刚好停在蒙灵云面前。
喊话那汉子立即催马冲来,他手持一把单刀,在空中舞了几个花刀,呼的一声,向那女郎猛斩下来。女郎侧身闪过,挺剑指向他肋下。那汉子来不及收刀,随着马儿前冲之势,卟的一声,贯穿了胸膛。
黑衣女郎唰的一提剑,一股血柱从汉子胸前伤口激射而出。蒙灵云站在衣店门口正看得出神,怎也想不到泱泱大国光天化日之下,竟有人敢于闹市杀人;待血柱激来,哪还来得及闪避,新买的衣裳只被喷得满是鲜血。
第二章 赔我衣裳
那汉子一剑身亡,十余名男女中一名胖老妪大怒,霍地跳起,双手一挥,每只手中都已执了一柄阔刃短刀,朝那骑上那黑衣女子,呼呼斩来。
蒙灵云见那女郎背影苗条,一丛乌油油的黑发作闺女装束,这胖老妪从她背后攻去,只怕应接不暇,忙喝道:“姑娘小心背后!”
黑衣女郎也不回身招架,只是左手向后连扬,嗤嗤连声,两枝短箭如闪电般从袖中机括激射而出,朝那胖老妪射去。
胖老妪也是眼明手快,铮铮两响,挥刀挡开。原本她两刀都是刀尖向前,拨掉短箭后,扭转手腕刀尖朝内,刃口向外,双手交叉向黑衣女郎剪出。
“好一招‘剪雨微朦’!”蒙灵云立即瞧出这是川蜀平家的“覆雨刀法”,“两刀贴臂看似刀刃变短,如同出拳,可是俗话说的好,一分短来一分险。双刀剪出,可左右分割,又可上下撩砍,疾进疾退,变化极为巧妙!若不提醒那女郎定要吃亏了。”
忙又叫道:“姑娘,她左刀要撞你胸口,右刀要斩你腰胁,接着左刀便要回削你的面门,这是‘覆雨刀法’中的‘剪雨微朦’!”
他说“左刀要撞你胸口”,胖老妪出手和他所说若合符节,两刀剪到半途,女郎招架立即变招,左刀刀柄正好去撞女郎胸口;待得蒙灵云说“右刀要斩你腰胁”,她右刀正好去斩女郎腰胁,一个说,一个做,便练也练不到这般合拍。
有蒙灵云提醒,女郎从鞍上纵身而起,当即飞起左足,往胖老妪左手手腕上踢去,身在半空时刷的一剑,荡开老妪斩来右刀。
招式尽被蒙灵云道破,老妪心中不禁一惊,暗想:“这小子是谁?我武功套路一眼便被他瞧破,莫不是这小贼娘的帮手?”
于是,嘶嗓子喝道:“你是什么人?!胆敢插手曼佗罗山庄行事?”
蒙灵云初到江南听到路人女子说话都是清雅绵软,这肥胖老妪说话声音比寻常男子还粗了几分,顿时心生厌恶。不但声音难听,人长得也满脸横肉,脾气甚凶,街市上抓人挥刀便斩,目无王法,更激起胸中气愤,昂首说道:“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何况我身上并无兵刃,不过说了两句话,你凶什么凶?”
那胖老妪大怒,骂道:“操你奶奶!要刀我这有,有本事尽管拿去!”抢上两步,起刀便向蒙灵云颈中砍去。
当的一声,一柄铁拐杖伸过来将短刀格开,却是一个阔脸老妪出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