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极品国医-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133章 争吵
见骆志远掐灭一支烟又顺手点燃一根,唐晓岚皱了皱眉,“志远,你少抽点烟,对身体不好!”
骆志远掐灭了手里的烟头,“晓岚姐,其实我抽的很少了呃好了,不抽了,你继续谈那两个副总经理的人选。”
“这两个人都是80年代后期毕业的大学生,素质很高。一个在国有企业安北石化干中层,一个现在暂时失业在家。前面这个人叫焦凯,这人是一个市场营销的高手,我跟他接触了两次,感觉很不错。前两天我跟他通了一个电话,暗示了一下,他也有意过来,只要我们开出相应的高薪,挖到他应该不成问题。”
“至于后面这个,叫冯国梁,学金融管理的人才,原来在陈平华泰集团下属一个分公司干中层,能力很强,只是不受陈平的重用。华泰集团垮了,他一直失业在家,昨天我找他谈了谈,他愿意来公司工作,但提了一些条件。”
“什么条件?高薪吗?”骆志远认真倾听,沉声问道。
“不是,他的老婆原来是三毛厂质检科的管理人员,他要求公司同时安置他老婆。”唐晓岚笑眯眯地回答。
骆志远哈哈一笑:“晓岚姐,这要求不高嘛,我看这人比较实在,可以用。你什么时候跟他们说说,抽空我跟他们见面谈一谈,然后再说其他!”
焦凯和冯国梁是唐晓岚物色了多时的副总人选,骆志远听了这两人的基本情况,感觉还不错,但具体是人才还是虚有其名,他还是要亲自见一见再下定论。
他不是不相信唐晓岚的眼光,而是更相信自己的独立判断。
唐晓岚笑了起来,“人虽然是我推荐的,但能不能用,还是你这个总经理来做决定,你不必顾忌我的想法,能用则用,不能用则好说好散。”
作为董事长,唐晓岚能有此态度,显然考虑的不仅是公司发展的大局,还有两人的私谊情分。很显然,如果换成另外一个人,以唐晓岚的强势风格,绝不可能撒手不管。骆志远心头感慨微有感动,望着唐晓岚轻轻道:“晓岚姐,谢谢!”
唐晓岚绝美的容颜上浮起一抹红晕来,她借着扭头的当口掩饰了过去,故作嗔道:“虚情假意,跟姐还这么客气?反正这家企业是我们两个人的,我们是我们是一根绳上的蚂蚱,公司搞好了,我们都有好处,搞砸了,我们两个都完蛋。”
唐晓岚本来想说我们俩还分什么你我,但话到嘴边又咽下,就变成了“一根绳上的蚂蚱”。
骆志远张了张嘴,欲言又止,还是咽下了冲上嘴边的话。
他更是想告诉唐晓岚,等公司运作发展到一定的层次,他就会功成身退,将一个完完整整、实力强悍、背靠安北辐射全省乃至全国的康桥集团交还给她,但他突然想到此刻说这茬儿,未必会产生积极正面的效果,说不定还会引起唐晓岚的不满和反弹,就作罢了。
“还有一个事儿,你先有个思想准备。”唐晓岚想起自己下午接的一个电话,转头望着骆志远神色凝重起来,“下午轻纺局的张孝语给我打电话,给我们推荐了一个副总经理的人选。”
骆志远一怔,旋即皱眉沉声道:“张孝语?他推荐什么人?该不会想安排关系户进我们公司吧?晓岚姐,如果是普通员工也就罢了,这高层,我看还是算了吧,不能开这个口子,一旦开了这个口子,我们得养多少闲人?我们可不是国有企业!”
唐晓岚轻叹一声,“志远,你先别急,听我说完。”
“人虽然是张孝语推荐的,但听张孝语那话茬,这人挺有来头的,据说是常市长的内侄。”
骆志远眉头紧蹙,“常市长的亲戚?也邪门了,既然是市领导的关系户,市里这么多好单位他不进,跑我们一家刚创立的民营企业干什么?这不是扯淡的事情嘛!”
“这人叫孔盛,是市乡镇企业局的一个副科长,去年也不知道犯了哪根神经,下海经商,结果赔了一个倾家荡产……志远啊,我个人认为,我们不宜跟市里领导把关系搞僵,还是要给常市长一个面子的,就让他来干个挂起来的副总,养着他就是!”唐晓岚笑了起来,“就当是储备关系资源了。”
骆志远皱眉陷入了沉思之中。
他也不是僵硬教条之人,况且他前世还是机关出身,深知在国内关系户横行乃是寻常事。做企业,如果不能适应这种体制土壤和社会背景,根本就是寸步难行。
按照常理,康桥公司养一个孔盛也不算啥,但现在的问题是,时机不对,公司初创,还没有走上正轨,这个时候打开进关系户的闸门,后果就不太妙了。一旦公司做大做强了,什么关系户都冒了出来,你安排谁不安排谁?此其一。
高层安排了关系,在中层和普通管理岗位的人员配置上,上行下效,必然又有方方面面的人来说情、游说、安插。
一旦形成了这种格局,公司就乱套了,完全打乱了骆志远预定的计划。这是骆志远不愿意看到的。
“晓岚姐,我觉得暂时不宜进关系户,这个口子开了,我们很难收场。高层安排了,那么中层安排不安排?如果公司都成了关系户,谁来做事?我们的公司才刚起步,哪有这么多资本高薪养这种闲人!”骆志远犹豫再三,还是做出了自己的决定。
唐晓岚苦笑:“志远,别想得那么绝对,我主要考虑的还是不能得罪市领导。你要知道,常市长可是分管市领导,你不给领导面子,领导又怎么可能给你面子?好了,这事儿就这么定了,我都做主答应了人家,你就算是给姐一个面子!”
骆志远吃了一惊,霍然起身大声道:“你怎么能答应他?也不跟我商量一下,这不是乱弹琴的嘛!”
他有些着急,说话的语气就生硬了一些,声音也大了一点,唐晓岚没有料到骆志远反应这么过激,心头也有些气不过,就不高兴地也起身反驳道:“我不答应还能怎么着?当面拒绝?你后面的项目还想不想做了?”
“你冲我嚷嚷什么?!难道我这个董事长连这点事情都做不了主?”唐晓岚俏脸发白,话赶话、针尖对麦芒,有些该说不该说的话也就都冒了出来。
骆志远脸色一变,却是定了定神,慢慢坐了回去。他扭过头去,没有再说一句。他知道如果自己再说什么,两人就要闹翻。
唐晓岚本来等着骆志远说几句软话,结果见他梗着脖子脸色阴沉,摆出了不让步的架势,心里又羞又气,转身拂袖而去。
她气呼呼地走了去,高跟鞋用力踩在空旷的走廊上,传来咔嚓咔嚓的清脆声响,非常刺耳。
骆志远无力地坐在老板椅上,无奈地叹了口气。这是两人走近以来的第一次争吵,虽然是因为公事、因为思路观念的不同,但总是让他感觉遗憾。
他犹豫了一会,还是起身主动去找唐晓岚。他知道,唐晓岚此刻肯定还留在办公室里等着他去“认错”。
他直接推开了唐晓岚的办公室门走了进去,唐晓岚憋着气扭过头去,不搭理他。
骆志远走过去苦笑了起来:“姐,你知道我不是那个意思,你是董事长,你说了当然就算好了,你别生气了,我错了成不成?我态度不好,我检讨!”
唐晓岚猛然扭过头来,眼圈涨红,“骆志远,我这是要跟你争权吗?你……”
骆志远错愕,醒悟过来,自己在不适当的时候又说了一句不适当的话,引起了唐晓岚的敏感抵触。
一念及此,他赶紧陪着笑脸,“姐,我又说错话了,你别见怪啊……其实我根本就不是那个意思,我的意思是咱们应该想一个万全之策,即不得罪市领导,也不至于给公司发展带来隐患啊!”
唐晓岚冷哼一声。
骆志远尴尬地坐在了沙发上,轻轻道,“姐,我想了想,还是坚持认为,孔盛不能来我们公司”
骆志远的话还没说完,唐晓岚怒极反笑,霍然起身,“你什么都不要说了,我已经决定了!”
唐晓岚在商场上纵横多年,能在男人占据主导的圈子里生生杀出一条血路,自然绝非等闲之辈,强势、彪悍、杀伐果断这些词用在她身上也不算太离谱。她认定在这件事情不能让步,又觉得自己这段时间对骆志远太过百依百顺、让他忽视了自己的存在,被收敛起来的女强人风格顿时就冲破束缚涌现出来。
骆志远苦笑:“姐,你别激动,听我说完。我的意思是能不能这样我们可以开一个不公开的董事会,跟董事会的几个成员通通气,以董事会决议的形式给孔盛安排一个位置、享受副总的待遇,但是不对外公开,孔盛也不需要来公司上班。”
听了骆志远的话,唐晓岚满腹的火气渐渐消散,她迟疑着又坐了回去,思之再三,觉得骆志远提的也未尝不是折中之策。但尽管心里“服了输”,她在表面上却还是“矜持”着,不动声色地轻轻道:“我再想想。”
第134章 用人之长与容人之短(1)
骆志远和唐晓岚为了是否安排副市长常书欣的内侄孔盛进公司工作,起了第一次争吵。此事无关对错,只能说两人观点略有不同。
骆志远无奈,出于尊重唐晓岚的意见起见,提出了一个折中的安排可以同意让孔盛来公司担任一个“名义上”的副总,享受副总的一切福利待遇,但不在公司坐班,也不在公司场合出现。这样一来,既照顾了上头领导的面子,又兼顾了此事的负面影响,除了财务部的人之外,公司大多数员工都不知道有孔盛此人的存在。
骆志远前世在机关,与企业打交道很多,知道很多民营企业甚至是有个别国有企业也都是这么打发关系户的,类似于“吃空饷”的现象。
其实,出于对常市长的了解,骆志远猜测,这事多半是孔盛自己找上门来,打着常书欣的大旗作虎皮,常市长本人未必知悉。
而事实上,孔盛与张孝语相熟,在某次场合中,孔盛听张孝语说起康桥公司,就起了心思。他瞒着姑父常书欣,暗地里找上张孝语,要张孝语帮他“推荐”到康桥公司去,谋一份差事。他毕竟是常市长的亲戚,张孝语不敢怠慢、也不好推拒,就找到了唐晓岚,略作暗示云云。
在张孝语看来,唐晓岚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女人,会知道怎么做的。能做大事的人,犯不上为了这点小事堵自己的路。
事儿就是这么一个事儿。如果孔盛找到常书欣当面,常书欣不太可能违背原则为他出面;但孔盛背后扯大旗、扯了也就是扯了,常书欣事后知道、生气肯定要生气,但看在老婆的面上,这本身又不是多大的事儿,便多半会装作什么都看不见。
从这个角度上看,康桥公司接受孔盛,常书欣未必领情;可不接受孔盛,则一定会让常书欣心里不舒服。
让领导心里不舒服,基本上后果就是很严重了。
唐晓岚思之再三,觉得骆志远的提议不失为一种可行之策,就点头同意了。
但她还是矜持着,她本是想使使小女人刁蛮的小性子,让骆志远再哄哄她、晚上两人一起出去吃个饭、骆志远说上几句甜言蜜语,此事也就过去了;结果骆志远没想到唐晓岚这样的女强人也有普通小家碧玉“撒娇耍赖”的一面,忽视了她的微妙情绪变化,以为唐晓岚还在“耿耿于怀”,就默默离开,准备过两天再跟她解释。
唐晓岚望着骆志远默然离去的背影,脸上不动声色,心里却是又气又恼,暗骂骆志远不识风情,可恶至极。
第二天上班,供暖恢复。
骆志远走进办公楼的走廊上,就感觉到淡淡的热流。而进了办公室,更是暖意融融。他走过去摸了摸墙角的暖气片,触手滚烫,水温相当高。
他暗暗点头,宋爱娟的工作效率比他想象中的还要高。宋爱娟的独立工作能力或许不太出众,但组织协调能力和服务意识,尤其是立说立行的工作作风,要远远强过普通人,而且心思细腻,这样的人最适合干行政和后勤工作了。
骆志远坐在办公桌后面,沉吟了片刻,就抓起电话把宋爱娟找了来。
“骆总,您找我?”宋爱娟笑着走进办公室,站在那里。
“宋主任,你马上通知所有人员,在会议室开会。包括韩总和夏侯书记、林总这些公司领导。”骆志远笑了笑。
宋爱娟哦了一声,却又迟疑道:“骆总,还需要通知唐董吗?”
“不用,唐董今天有事不来公司了。”骆志远挥了挥手,示意宋爱娟赶紧去安排。
唐晓岚今天早上给他打了电话,说母亲唐秀华身体不舒服,她要陪母亲去医院看病,这两天就不来上班了。
骆志远没有太在意,心里也隐隐猜出,唐晓岚陪母亲是假,还在跟他赌气是真,他决定晚上抽时间过去跟唐晓岚“解释”一二,给唐晓岚一个台阶下。
女人是一种难以理喻的生物,很多时候,跟女人讲理是讲不通的。唐晓岚固然是女强人,可也同样还是一个女人。到了此刻,骆志远也不得不认清了这一点。
不过,就算是唐晓岚在,他这个总经理召集公司经营层面的会议,唐晓岚完全也不用参加的。
……
会议室。
目前,公司各个部门的人员还没有配置到位,在岗的只有财务部和总经理办公室两个部门,以及部分临时抽调的工作人员,以光明商贸公司和两家老国有毛纺厂机关科室的青年员工为主,全部加起来18个人,还包括骆志远、韩大军、夏侯明礼和林美娟四个高层在内。
因为有了暖气,室内的温度上升到了十四五度,虽然还没有达到最佳供暖温度,但与煎熬了半个多月的前期相比,这已经算是温暖如春了。室内人声嘈杂,骆志远推门而入的时候,除了韩大军、夏侯明礼和林美娟三人坐在了属于自己的位置上之外,其他员工多数都站在一侧,互相说说笑笑。
之所以都站着,因为座位不够,谁坐谁不坐都是不合适,所以干脆就都站着。
见骆志远进门,众人便笑容一敛,沉默了下去。
骆志远挥挥手,大声道:“都各自找地方坐下,没地方的就两人挤一挤,不要站着,我们开一个小会,时间不长。”
“今天供暖恢复了,这是一个好兆头,这意味着我们康桥公司已经逐渐走上了正轨。”骆志远环顾众人,目光沉凝,“今天把大家召集起来开会,有两个目的。第一,向大家通报一下公司目前的工作进展情况;第二,强调两点工作纪律。”
“我们当前有两项重大工作。第一项是要做好与莫斯科拉达汽车制造厂的易货贸易,货源的组织,由韩总负责调度协调,正在按照计划推进,出货的手续办理也很顺利,春节前,韩总将带几个人亲自押运货物通过铁路运抵边境货运站,随时准备向俄方发货。而我和甘局长、林总三人,也将在年前赶赴莫斯科与俄方接洽。如果一切顺畅,3月份前后,120多辆拉达小汽车将运回安北。”
“第二项重大工作,便是康桥…拉达出租汽车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康桥置业有限公司这两家子公司的筹建注册。这事由林总牵头,当前进展也算顺利,出租车公司的运营许可证正在办理,车辆运营指标也在积极向市交通局积极争取之中。”
骆志远说到此处,凌厉的目光有意无意地从马刚和财务部的几个人身上一掠而过,淡淡又道:“之所以向大家通报这些情况,是想让大家打消心里的疑虑和那些没有必要的担心,公司的业务前景看好,我们这些人每天来上班,并不是无所事事!当然,现在公司暂时只有出项没有进项,但这只是一个过渡,用不了多久我在这里可以明确地说,几个月后,公司账面上的资金将会非常充裕,而资产更将呈现倍增态势!如果到年底公司仍然没有效益可言,那么,我这个总经理引咎辞职!不需要大家在背后议论纷纷,我自己就卷铺盖走人!”
骆志远这话虽然声音不大,但字字句句铿锵有力,无比的坚毅,极具有穿透力。
马刚和他的几个手下脸色涨红起来,在骆志远注视下慢慢垂下头去。傻子都能明白,骆志远选择在这个时候召集开会,针对的就是他们这几个人。
“我再强调两点工作纪律。”骆志远淡淡又道,“公司的规章制度,大家都学习过了,必须要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我提的这两点不在制度约束的范畴之内,我希望凭诸位的自觉。”
“在我强调工作纪律之前,重申一点。在我的思路中,康桥公司的管理必将有别于其他企业,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可以用三个字来形容那就是:快、严、新。所谓快,就是动作快、工作效率高,不允许出现拖拉扯皮的现象;所谓严,就是管理严格,对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的行为严惩不贷;所谓新,就是创新,我们的内部管理和企业运营,随时处在一种改革创新的过程中,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举个例子来说,比如我们的工资待遇,这个月与下个月或许就有不同的变化,可能是上浮也可能是下降,一切要看我们的绩效。我有言在先,如果大家不能适应,还请提出来,从哪里来回哪里去,我负责把你们安排回去。”
骆志远说到这里,目光炯炯地环视众人,“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考虑,如果谁觉得我不适合在这种环境下工作,现在可以举手了。”
会议室里一阵沉默,没有一个人举手。骆志远这番话就是冲从光明公司过来的人说的,可回去又能如何,光明公司亦是下属企业,推行一致管理是迟早的事情。说到底,这还是骆志远的一种“敲打”。
见无人举手,骆志远就笑了笑,“既然没有,那我们就继续开会。”
第135章 用人之长与容人之短(2)
“第一是团结。在座的各位,虽然暂时还没有定岗定编,但不出意外,大家都会留在现岗位继续工作。我希望大家能相互补台不拆台、相互支持不推诿,大事讲原则,小事讲团结。团结共事,共同把公司的事情做好。不管大家以前来自于什么公司,不管是光明公司,还是两家国有毛纺厂,现在就都是一家人,在一个锅里吃饭,不能砸公司的锅。如果谁砸公司的锅,那么我就砸谁的碗,这毫无疑问,没有商量的余地。公司初创时期,一切要求从严。”
“第二是效率。不管是手头上的本职工作,还是公司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都必须立说立行,马上贯彻执行下去,不但要干,还要干好、干出效率。能半天完成的工作,绝不拖上一天。下一步,我会考虑在公司内部推行绩效管理,与工作效率挂钩。哪个部门的工作效率高,年底的奖金额度就高;哪个人的工作效率高,哪个人的收入就高。我们不搞大锅饭和平均主义,我们会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让有能力、有热情的员工展现自己的聪明才智,只要你给公司创造了效益,而公司回报给你的,就是丰厚的收入和上升的空间!”
骆志远说到此处,声音渐渐提高了几度,他的手臂在半空中挥舞着定格下去。
他在这里所说的“绩效管理”与后世发展演变的“绩效管理”并不是一个概念,而是一种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泛泛的说法。
“这里,我要点名表扬总经理办公室的全体员工。我给宋主任安排工作,到现在还不足24个小时,就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虽然发生了很多事情,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他们还是圆满完成了任务。供暖恢复了,时间比我预计的要早一些。这就是一种工作态度,也是一种工作作风,希望其他部门加以借鉴。”
骆志远虽然没有点名批评谁,但一字字一句句都像是刀子一样切割着马刚几个人的心灵和肌肤,让他们坐立难安,神色难堪之极。
骆志远不是想让他们当众出丑,旨在严肃地警告和敲打,如果他们再不转变心态,下一次,他要做的绝不是在员工会议上隐晦地提一提,而是直接付诸行动。
不要说马刚和财务部的人,就算是林美娟坐在那里,也感觉有些不太自在。
她复杂的目光落在骆志远年轻坚毅的面庞之上,看着他从容不迫、收放自如地演讲,心里暗生几分恍惚,此时此刻,她几乎忘记了骆志远的年纪。
直到会议室里掌声热烈地响起,她醒过神来,收回了自己迷离的目光。
“我就讲到这里,韩总,夏侯书记,林总,你们也给大家讲一讲。”骆志远转头望向了韩大军,韩大军点头,几个人就接过了话茬,结合各自分管的工作象征性地说了几句。
开完会,众人散去。
走廊里的脚步声轻快而沉稳,不多时便恢复了平静。与之前那种乱哄哄地脚步声相比,可谓是天壤之别了。这虽然只是一种微不足道的细节,但从这种细节中足以看出一个企业的精气神来。
当然,指望一次会议“敲打”就塑造起公司的“风骨”,也不太现实。但暂时来看,只要没有人给公司发展添乱,把该做的工作做好,就达到了骆志远的预期。
……
骆志远和韩大军慢慢并肩行去,到了韩大军办公室门口,韩大军笑笑:“骆总,来我这里喝杯茶?”
“好啊。”骆志远猜出韩大军对自己有话要说,也就没有矫情,径自走了进去。
韩大军态度殷切地给骆志远冲茶,却是一边压低声音道:“骆总,我说一句不该说的话,你别见怪。这话我憋的够久了,为了公司长远考虑,我又不得不说。”
骆志远微微一笑,“老韩,但讲无妨,我们私下说话,该说不该说的,都无所谓的!”
韩大军笑着,神色虽有几分犹豫但还是说出了口:“骆总,那么我有话就直说了,财务部有些人不太听招呼,是不是该压一压?或者个别换一换?”
“我们是合资公司,作为国有资产的代表,我和夏侯书记碰了碰头,觉得财务部如果搞成了一个另立山头的小团体,不利于公司的稳定发展,也不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所以,我建议给财务部增补几个人进去,老厂财务科还是有几个可用之才的。”
韩大军这话半真半假,半是发泄个人对于马刚等人的私愤,半是出于公心试图安排己方的人员。他之所以冒着一定的忌讳、敢说这个话,无非还是瞄准了某个关键处他已经察觉到骆志远这个总经理与唐晓岚这个董事长之间必有派系之争,而现在,已经初露端倪,不管这是不是骆志远和唐晓岚的本意。
财务部针扎不进、水泼不进,唯林美娟和唐晓岚之命是从,就是一个例证。
骆志远闻言沉默了下去。
韩大军的心顿时提了起来,他今天说这番话有挑拨骆志远和唐晓岚关系的嫌疑,尽管他并非刻意如此。一旦骆志远不吃这一套,发作起来,他就会很难看。
良久。骆志远才扫了韩大军一眼,淡淡道:“老韩,你说的问题的确存在,但我不相信,还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实事求是地讲,马刚这些人尽管有些桀骜不驯,但业务能力还是很强的,公司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走上正轨,包括对公司资产的盘点清算能在半个月之内完成,还有前前后后很多账目的清理,他们功不可没的。”
“那是,那是。”韩大军见骆志远口风不对,就开始连连附和起来。
“其实不妨扯几句题外话,话说到家吧我之所以还愿意用他们,不在于他们是光明公司的人,而是在于他们的业务能力。老韩,作风和心态是可以调整、改变的,但业务水平却不是一朝一夕能培养出来的,财务是我们公司发展的关键一环,我们不能在这方面掉链子。”骆志远意味深长地微笑了起来,“老韩,有句话叫用人之长必要避其之短;还有句话叫用人之长必要容人之短,我们共勉吧。”
骆志远哈哈大笑起来,扬长而去。有些话他不能说破,说破了让韩大军难堪,很没有必要。不管韩大军出于什么居心说这番话,是挑拨离间也好,是出自公心也罢,他都不会放在心上、更不会深究下去。
这番话,从韩大军的嘴里说出来,到他的耳朵里打住,今后不再提了。
……
骆志远离开韩大军的办公室时,林美娟正在给财务部的人开小会。
她在会上没有虚来套去,也没有说什么废话,直接明确从今往后,财务部的人必须要尽快融入公司这个大集体之中,否则后果自负。她这一句“后果自负”,就让财务部的几个人心里有点忐忑不安不管她们接受还是不接受、承认还是不承认,形势已经变了,她们假想中的、光明派系的人主导新公司局面的格局并没有出现,反而是骆志远这个总经理强势崛起,掌控起了大局。
而与之相比,林美娟的态度和唐晓岚的保持沉默,更加给了她们强烈的信号。
在这种情况下,只要不是弱智和傻子,都会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给财务部的人开完会,林美娟打了几个电话,从别人那里了解到了交通局路管一科科长老秦的家庭住址信息。她去商场里买了两瓶好酒和两条现在市面上流行的好烟,还去书店给老秦上高中的儿子买了一套精装版的四大名著,还给老秦的老婆买了两瓶香水,统共花了千把块。当然,在这个年月,千把块已经不是一个小数目了。
林美娟带着礼品去了老秦家。老秦不在家,开门接待她的是老秦的老婆周虹。尽管周虹再三婉言拒绝,但林美娟还是坚持将礼物留下了。
当天下午,林美娟就接到了老秦的电话。老秦电话里的态度很强硬,要坚决退还她的礼物,言辞凿凿,以至于林美娟都差点以为老秦是那种两袖清风的人、自己犯了一个不该犯的错误,但赶过去跟老秦碰了碰面,老秦却只是象征性地客套了两句,然后就递给了她一份签过字的150辆车的运营指标。
运营指标到手,交通局颁发的“客运经营许可证”也将在一周后拿到,这意味着出租车公司的所有手续都办妥当了。捏着交通局的批文乘车返回公司,林美娟心头感慨万千,情难自持。
这事给她的触动很大。她不得不承认和面对现实,这个社会远远比她想象中、认知中的要虚伪、要复杂得多,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多或少地都带着一层利益的色彩。
原先的时候,这些上上下下“打点”的事儿都是由唐晓岚亲自来做,林美娟不过是按照唐晓岚的指令去跑跑腿,这才是她第一次独立运作、独挡一面。
第136章 画龙点睛
到了公司,林美娟直奔骆志远的办公室。
“骆总,指标拿到手了,客运经营许可证下周也可以办结。”林美娟轻轻道,面色复杂地将批文放在了骆志远的办公桌上。办妥了这件事,她有些如释重负,这是她上任新公司财务总监后的第一项重大工作,能不能顺利完成、办得漂亮不漂亮,不仅关系着她在骆志远心目中的地位,还关系着她在公司的威信。
有些人的威信要靠权力来实现,而有些人的威信却建立在工作业绩的基础之上,林美娟显然属于后者。
骆志远闻言神色为之一振,朗声一笑,“好,林总,辛苦你了!出租车公司的手续办妥,只等来自俄方的车辆到位,就可以挂牌运营了。”
“骆总,如果没有别的事,我就先下班了,我儿子还在我妈那里等我去接,这两天也没顾上管他。”林美娟笑了笑。
骆志远点点头,“你去忙吧不过,林总,现在公司事务太多,我还不能给你放假,等熬过这一段时间,给你放假半个月,好好陪陪孩子!”
“没事的,工作第一,骆总太客气了。”林美娟笑着匆匆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