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极品国医-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制度真是一个好东西,随时可以拿出来作为挡箭牌;当然,制度也随时可以成为橡皮泥,任人揉捏,成为鸡毛令箭。
马刚继续翻阅手头上的账本,一个会计抬头来担心地望着他:“马经理,骆总找你,肯定是那姓宋的娘们去告了你一状。”
马刚嗤之以鼻:“告去吧,我还怕他告吗?咱们严格按照制度办事,反倒还有了过错不成?我跟你们说啊,我们就得抓得严一些、紧一点,要不然她们就会得寸进尺,三天两头就出钱,隔三差五就报销,就是一座金山也经不住这么折腾!”
“是啊,这才几天呢,十几万就没了,看着让人心疼哟。也不知道唐董是怎么想的,这么下去,非得把咱们一起拖垮了!”
会计的附和却让马刚想起了一件事,他突然觉得有些隐隐的不安起来。
来康桥公司财务部工作之前,唐晓岚对他说过一句暗示的话:眼要让前看,才能走得更长远。
第130章 立威(3)
骆志远找上马刚的时候,唐晓岚也回到自己的办公室,给在外跑“康桥…拉达客运出租管理运营有限公司”手续的林美娟打了传呼。林美娟正在跟市交通局业务部门的人谈事儿,见是唐晓岚的传呼不敢怠慢,立即找了一个借口,匆匆跑出去在交通局大院对面的公用电话亭,给唐晓岚回了电话。
“唐董,我是美娟啊,你找我有事啊?”
林美娟的声音里微微带有一丝喘息。
唐晓岚笑笑,“美娟啊,你现在在交通局?手续办理的还顺利吗?”
林美娟这一次跑出租车公司的手续,使了一个心眼儿,为了给日后这家出租车公司降低运营成本、争取政策优惠,她向唐晓岚和骆志远建议,将公司的注册地放在了成县因为成县刚发布了招商引资的优惠措施,有减免税的政策扶持。她从成县政府开具了证明,然后向市交通局提报了申请,只要市交通局审核通过,批一个“客运运营核准书”,搞到出租车车辆的指标,出租车公司就算是正式注册成功。
这个年月的出租车公司筹建手续相对而言,还是比较简单和简洁,而车辆指标也不像后世那么抢手和昂贵,只要跟交通局的人打好交道,基本上就可以获得运营资格证了。
“唐董,交通局的人倒也没有难为我们,我找了甘英霞的老公,他是很痛快,二话不说就给我们签了字。但是现在手续卡在交通局的路管一科,我正在跟他们的科长扯皮呢,他们说我们是新公司,没有什么规模和管理经验,只同意给50辆车的指标,这哪里够啊,与骆总的要求相差太远,我回去没法跟骆总交代啊!”
唐晓岚哦了一声,“那就再争取争取按照骆总的要求,最低不能低于150辆车的指标,否则,运营规模太小,对我们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对于这家子公司的定位,骆志远也好,唐晓岚也罢,都比较高。所谓起点决定发展的高度,没有一定的规模,很难取得骆志远谋划中的资本运作效果。而150辆车的指标还只是骆志远构想中的“一期工程”,他的计划是靠这批拉达小汽车起步,然后逐步将出租车公司发展成拥有数百乃至上千辆车的安北市第一大出租车管理公司。
很多人对这个行业缺乏关注,也不以为然,其实这种以管理和服务为主的公司,成本很低、利润很高,而且几乎不占用企业整体的资金链。
“嗯。”林美娟知道唐晓岚专门找自己绝不是为了出租车公司的手续问题,而是另有要事,说完就静静等着唐晓岚的下文。
唐晓岚果然轻叹一声:“美娟,有个事儿,我想再给你强调一遍。我和骆总不仅是合作伙伴,还是好朋友……完全可以这么说,康桥公司是由我们两人携手创办,那么,我是公司的老板,志远也是。我的话,你能明白吗?!”
唐晓岚的话到了后面就变得非常低沉和严肃起来。
林美娟吃了一惊,她现在对骆志远不再像以前那样鄙夷和排斥,骆志远的决策指令,她同样认真对待、不敢有任何的怠慢之处,可唐晓岚今天却突然旧事重提、说起了这茬,这让林美娟意外之余陡然反应过来,肯定是公司出了什么事了,否则唐晓岚断然不会如此。
“唐董,到底出什么事了?”林美娟心里发急,追问道。
“也没什么事,等你忙完手头上的手续,回来给财务部的人开个会强调一下,今后谁要是觉得自己高人一等,那么就另请高就,公司不会养这种桀骜不驯、不服管理的人……美娟,这个事儿我不好出面,必须要你来解决。记住,千万不要闹大、不要让矛盾激化起来,让骆总脸上不好看。”唐晓岚小声叮嘱了几句,然后就挂了电话。
唐晓岚的话明显有些重了,让林美娟心头咯噔一声,知道八成是自己的那些手下对骆志远不敬,在无形中引起了唐晓岚和骆志远之间关系的尴尬。唐晓岚能亲自打电话把话说得这般直接明确,从一个侧面说明,骆志远在唐晓岚心目中的地位,远远比林美娟想象中的还要重要。
林美娟轻叹一声,心里暗道:唐董对骆总肯定是动了真情了,要不然不会这么维护他。可惜很多人都看不透这一点,总是把骆志远当成有一定背景、下到企业来混日子的纨绔公子哥儿。
林美娟沉吟半天,刚要离开返回交通局继续办事,传呼机又响起,这回是公司新任的办公室主任宋爱娟发来的消息。林美娟嘴角轻挑,抓起电话又给宋爱娟打了过去。
“宋主任,找我有事?”
“林总,还是批钱进煤恢复供暖的事儿。骆总交代要尽快恢复供暖,但锅炉房那边没有原料煤,锅炉没法点火运行,得抓紧时间进煤。”宋爱娟的语速有些急促。
林美娟捏着电话听筒的手渗出了一丝丝的汗珠儿,“宋主任,我不是说你们先领钱,过后我补签字嘛。你先去财务领钱,等我回去再说。”
“林总,我可领不出钱来,还是等你回来签了字再说吧。马刚说了,没有林总的签字,一分钱也别想从财务部划走,哪怕是骆总的签字也不好使!”宋爱娟的声音里难免有一丝怨气透射出来,她再次找上林美娟,虽然本意不是为了给马刚告状,但话说到这个份上要说不带情绪,那也不可能。
“没有林总的签字,一分钱也别想从财务部划走,哪怕是骆总的签字也不好使!”
这句话如同惊雷一般在林美娟的耳边炸响,她倒吸了一口凉气,这才明白唐晓岚方才的话究竟是为了什么。
林美娟挂了电话,站在原地裹紧了羽绒服。凛冽的寒风吹进她的脖下,让她忍不住打了一个寒战。公路上车流往来缓慢,路面上的积雪刚刚融化又因为气温太低结成了一层薄冰,林美娟顿觉一股寒意从心底蔓延开去,顿时归心似箭。
但想起手续办了半截,她有踌躇起来。斟酌良久,才又给马刚打电话,结果接电话的是出纳小章。听小章说马刚被骆志远叫走谈话,林美娟的脸色就变得有些精彩起来。她想起了自己当初与骆志远头一次打交道时的场景,暗暗为马刚的下场而“不寒而栗”,不过这个时候,也只能让马刚自求多福了。
……
马刚大咧咧地敲门进了骆志远的办公室,虽然态度还算恭谨,但眼眸中那一抹骄傲的光彩足以暴露了他内心深处的真实情绪。
他也算是唐晓岚的心腹之一,否则唐晓岚不会向骆志远建议由马刚出任财务部副经理。虽然是副经理,但却享受部门正职的待遇,因为财务部经理是林美娟这个公司高层兼任。基本上,财务部的日常工作,就是由马刚来负责的,林美娟不可能直接插手。
这就构成了马刚心里的底气。导致他面对骆志远这个总经理,也有恃无恐。
骆志远凝视着眼前这个二十七八岁的青年男子,嘴角浮起若有若无的冷酷笑容。以他前世今生两世为人的心胸、见识和手腕,如果还对付不了一个区区的马刚,那他干脆一头撞死南墙算求。
林美娟那种个性极强的女人都不在话下,何况是马刚。
问题的关键是,不能因此破坏他和唐晓岚之间的亲密温馨的关系。事实上,如果不是为了照顾唐晓岚的面子,骆志远连见都懒得见这马刚一面,会直接让他卷铺盖走人的。
能力再强的人,如果不能听从指挥,那也坚决不用。遑论马刚与“人才”两个字还差着十万八千里。这是骆志远用人的原则和态度。
可唐晓岚的面子重要,自己这个总经理的权威更重要,他必须要两者兼顾,取一个平衡的点,来妥善地处理此事。
一念及此,骆志远冰冷的目光就完全投射在马刚的身上。骆志远平时看起来温文尔雅、谦谦君子的做派,但一旦正襟端坐,便另有一种不怒而威的气质。
骆志远就这么高高在上地凝望着马刚,一言不发,马刚固然心里底气很足,却慢慢地在骆志远的审视下,气焰逐渐消退,整个人都受到了无形的压制。
**************************
与此同时,市交通局路管一科。
林美娟坐在科长老秦的对面,再三陪着笑脸,说着好话,甚至连老秦色迷迷地总往她丰满的胸脯上撒摸,她都咬牙忍了下来。但奈何老秦是机关上的老油条了,无论林美娟用尽浑身解数,他就是不松口。
总是以“规模和经验”为理由,不肯将指标扩大。
两个人已经“纠缠”了整整一个下午,林美娟抬腕看看表,见已经快到下班时节,不由苦笑着道:“秦科长,领导就不能通融通融吗?”
老秦也苦笑:“林总,你们也要考虑到我们抓具体工作的难处,该怎么批复指标,局里有规章制度,我们必须要对照标准来办事,否则,以后大家都来找我们开口子,岂不是乱了套?”
第131章 立威(完)
“所以啊,林总,不是我老秦不照顾朋友,而是政策不允许哟。林总啊,你看这马上就要下班了,我还有点事要出去一趟,要不然,我晚上请林总吃个便饭,咱们再谈?”
老秦这话可以算是逐客令,但如果是唐晓岚或者骆志远在场,肯定又能从老秦的话里品读出某种特殊的味道来。可林美娟在“人情关系”上总是反应慢半拍,她并没有洞悉其中的弯弯绕。
这就是林美娟的欠缺之处了。如果是那种八面玲珑的人,老秦坚持不撒口,这事儿其实就不能再继续耗下去了,要走曲线救国的道路。
林美娟无奈,只得起身,勉强笑了笑,向老秦点头,然后悻悻离去,准备明天继续再来争取。
****************************
康桥公司,办公楼,骆志远的办公室。
足足有十分钟的时间,骆志远始终一言不发,保持着威严的沉默。
马刚心里从一点点的不自在到逐渐的不舒服乃至非常的紧张起来,他忍不住后退半步,抬头大声道:“骆总,找我有事吗?如果没事的话,我回去工作了,手头上还有几笔帐要审核。”
骆志远淡淡地笑了,“我跟你谈话,就是目前你最大、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比什么账目都关键。”
骆志远说着,将桌子上的一摞材料扔了下去,哗啦一些落在地上。
“捡起来,看看。”骆志远冷漠的声音传进马刚的耳朵,他犹豫了一下,还是躬身捡起材料一看,是公司的章程和刚刚修订完毕的公司内控管理规章制度。
“看第2页,总经理的权限和工作职责。”骆志远冷冷道。
马刚下意识地翻开公司章程的第二页,目光匆匆扫过。
“再看第16页公司计划财务部的工作职责,19页的公司行政管理细则草案第3条。”
骆志远清冷的声音再次传进马刚的耳朵,他此刻的情绪和心理节奏都已经被骆志远牢牢掌控住,不由自主地就按照骆志远的话来做,心神大乱、惶恐无比。
“看完了没有?”骆志远沉声问道。
“看,看完了……”马刚的声音有些紧张。
“既然你看完了,那么,我就来给你解释三个问题,我只说一遍,你要听好了。第一,不管你之前来自于什么单位或者企业,但你目前就是康桥实业公司的员工,财务部的副经理,不要总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凌驾于其他同事之上,如果你的心态不能马上调整好,那么所有的后果你要自负!”
骆志远嘴角的冷漠笑容更甚,他没有继续说下去,而是话锋一转道:“第二,公司章程规定,我这个总经理有在董事会闭会期间、紧急处置公司财务的权力,公司日常管理和行政支出,我的签字可以生效,必要的时候,可以不通过财务总监!”
“第三,我这个总经理还有一项基本权力,那就是有权直接决定公司中层以下员工的岗位和去留,我可以选择聘任或者不聘任哪个人,如果我认为谁不称职,随时可以将他扫地出门。”
“我想,我的话已经说的非常明白了,你听懂了吗?”骆志远的声音更低沉冷漠,马刚心跳如故,脸色骤红,肩头颤抖起来。他站在那里,双腿发软,几乎要一头栽倒在地。
“听清楚没有?!”骆志远陡然一声爆喝。
“听……听清楚了。”马刚嗫嚅起来,脸色由涨红变得极惨白。
“那么,你现在有两个选择。第一,摆正自己的心态和位置,马上回去履行职责,该干什么干什么;第二,收拾好你的东西,从哪里来就回哪里去,公司不留你。滚!”骆志远最后那个“滚”字骤然提高了八度,他厉声斥责,挥了挥手。
马刚神色惨淡哆嗦着双腿离开了骆志远的办公室,他没有敢去唐晓岚的办公室,他也不是傻子,既然骆志远态度这般强势,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唐晓岚已经真正放权,骆志远在这个公司的地位高高在上,不容任何下属的挑衅!
更重要的是,他有一种直觉,骆志远当真会直接将他扫地出门,不留任何情面。
……
夏侯明礼捏着一份中层招聘初次入围人选的大名单,匆匆向骆志远的办公室走来。在走廊上,他与马刚正好走了一个对头,见马刚的脸色很难看,他心头一动却是脚步没有停,与之擦肩而过。
马刚这些财务部的人在新公司一向是以唐董的嫡系和心腹自居,眼高于顶,很少看得起其他人,哪怕是韩大军、夏侯明礼这样的高层,也未必真正放在眼里。因此夏侯明礼对马刚的印象奇差,甚至可以说万分憎恶,只是因为唐晓岚的缘故,说不出口来,只能暗暗忍受。
夏侯明礼刚走了两步,却听身后传来马刚略带慌乱的问候声:“夏侯书记!”
夏侯明礼一怔,旋即转过头来,脸上已经堆起了浓烈的笑容:“嗯,马经理这是干嘛呢?”
“我……我向骆总汇报工作来着,夏侯书记您忙,我先走了。”马刚的态度一扫往日的骄傲,谦卑地说了几句,然后转身就走。
夏侯明礼愣怔了半天,才回过神来,心道这姓马的今天吃错了什么药?怎么变得这么有礼貌来着?平时见面可都像是骄傲打鸣的公鸡一样梗着脖子,目中无人哟!
夏侯明礼摇摇头,感觉古怪地继续往骆志远的办公室行去。
进了骆志远的办公室,夏侯明礼不动声色地将手里的这份大名单递了上去,“骆总,报名参加我们公司招聘的人很多,有今年刚毕业的应届大中专毕业生,还有其他企业的在职人员。经过三天的初试遴选,我按照董事会上的安排,以一比三的比例确定了初次入围的人选大名单,你看看。名单后是所有人的基本情况和简历介绍。”
“夏侯书记辛苦了,材料先放我这,我抽空仔细看看。”骆志远笑眯眯地挥了挥手。
八部一室,九个部门,计划财务部的正副经理都已确定,总经理办公室主任也有宋爱娟走马上任,只需再招录一个副主任。这样算下来,等待遴选的还有七个部门的正职和八个部门的副职,以一比三的比例的大名单,一共是45个人,这么多人的资料骆志远当然要细细复核,然后再进入面试阶段,根据面试的情况再确定最后的人选。
这一次招聘响应者甚众,倒也在骆志远的意料之中。原因其实也很简单,无非是公司开出了较高的收入待遇,不要说普通企业没法比,就连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都难以企及。
高薪是吸引人才的直接手段,关于公司员工及中层以上管理人员的收入待遇,骆志远从一开始就确定了“高人一等”的思路。之所以如此,除了有在最短时间内吸纳人才、拓展工作的因素考量之外,还基于他重生者超前于这个时代的大格局、大视野。
骆志远坚持认为,与企业运行的生产成本和行政成本相比,劳动力成本(员工工资)所占的比例太小,这意味着劳动者价格的低迷。普遍的未必都是正确的,作为企业来说,应该把目光放得长远一些,善待员工和提高收入是凝聚人心、凝练企业精神的最佳路径。他的这种思路逻辑一开始唐晓岚接受不了,两人有过几次辩论,结果还是骆志远说服了唐晓岚。
也就是因为唐晓岚是一个心胸很开阔、视野很不一般的女人,如果换成其他人,肯定得闹崩。
夏侯明礼笑笑,也就起身道:“好,骆总慢慢看,我先回了。”
“夏侯书记,我听说你女儿今年刚去京城读大学,在京大来着?从我们这种小地方能考上京大,说明你家姑娘很优秀哟。”骆志远起身相送,笑着随口扯了一句闲话。
夏侯明礼哈哈一笑,提起女儿夏侯琳琳他就满腹自豪和骄傲,女儿从小品学兼优,以本市文科第二名的身份考入全国第一高等学府的京大,的确是很不简单。不过,他却故作谦虚了几句:“骆总见笑了,谈不上什么优秀不优秀的,只能说还凑活,呵呵!”
骆志远笑着:“夏侯书记,你家姑娘学的是什么专业?我在京大有朋友,你有事就吱一声!”
夏侯明礼呵呵笑着:“学历史的……哎,这孩子不听话,我说这年头大家都奔经济来,所谓学好数理化、吃遍天下都不怕,可她偏要学文科。学文就学文吧,又报了冷门的历史专业,这将来毕业了安排工作都难啊!”
骆志远眸光一动,谢婉婷所在的就是京大的人文学院。不过他没有再提这茬,一路送夏侯明礼出了门,客客气气地道别。
虽然韩大军和夏侯明礼只是公司的副职高管,但他们的年龄资历摆在这里,骆志远对这两人还是蛮尊重的。而这两人在失去了绝对的权力之后,所看重的也就是这一点了。
倘若骆志远和唐晓岚趾高气扬、盛气凌人,他们固然可能要暗自承受,但私下里也有不少抵触的策略。而事实上,他们在国有企业混了这么多年,要说没有一点小手段,谁也不能相信。
第132章 内乱危机的伏笔
计划财务部副经理马刚主动找上了总经理办公室主任宋爱娟,很委婉的表达了歉意,然后很痛快地办妥了有关手续,划拨了两万块的燃料煤资金。宋爱娟这才明白,骆志远表面上不动声色,并不代表他什么都不做,马刚的前倨后恭足以说明很多问题了。
处理问题的方式和表达问题的策略,足以决定一个人的高度。如果骆志远当着宋爱娟的面大发雷霆,当众把马刚叫来训斥一番,效果远不如背后的暗示和“敲打”好。经此一事,只要马刚不是一头蠢驴,他就应该明白,今后该对骆志远采取什么样的态度,该怎么学会接受在骆志远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同样的事情不可能发生第二次,一旦发生,那就只有马刚拍屁股走人一条道。
宋爱娟还是亲自去财务部办入账手续,意外地发现,不仅是马刚,连普通的财务人员都态度大变,变得客客气气、很好说话,不再像过去那样“挑三拣四”、趾高气扬。动不动就眉头一皱,扬手把各种单据扔出来,说这个不能报销、那个不能入账。
宋爱娟不为己甚,也与马刚尽释前嫌,欢声笑语。毕竟财务部是要害部门,与办公室业务往来频繁,办公室要走经费和报销,没有财务部人的支持,那是寸步难行的。出于今后工作的长远考虑,宋爱娟当然明白自己该以什么样的态度与马刚相处。
下午临下班的时候,一卡车优质煤就拉进了厂区的后院。本地算是北方的一个产煤区,不仅有国有大矿,还有很多乡镇上的小煤井,煤源丰富,进煤不是什么难事。而采暖锅炉又不是工业生产,对燃料煤没什么特殊的标准要求。
锅炉房的三个人赶紧忙活起来,锅炉点燃逐渐抬升压力。今夜是试运行和疏通管道,只要一切就绪,明天就进入了正常的供暖状态。
林美娟在交通局办完事匆匆赶了回来,她本来是不打算再返回公司的,但出了这种事,她不回来走一趟,心里着实不安稳。
林美娟进了财务部的办公室,财务部的几个人包括马刚在内,刚要准备下班,见她进门赶紧起身笑道:“林总!”
林美娟阴沉着脸扫了马刚一眼,大声道:“你们几个先走,马刚你留一下。”
财务部的几个人心知肚明,匆忙下班回家,马刚关紧门回头尴尬地望着林美娟轻轻道:“林总,你找我……”
林美娟砰地一声将挎包仍在桌上,盯着马刚怒声道:“马刚,你搞什么玩意儿,我给你交代过,我不在的时候,有些特殊的账目可以先走,过后我再复核补签字就是,你干嘛卡住宋爱娟不放?宋爱娟是骆总请来的人,你难道不懂吗?”
“林总,我……”
“再说,骆总都签字了,总经理签字了,你还是不买账还口口声声跟人家宣称,没有林总签字一分钱也别想划走,你这是想要害死我吗?嗯?你让骆总怎么想?怎么看我?”林美娟越说越气,几乎要爆出两句粗口。
“骆总找你谈了什么?”林美娟数落了马刚半天,得知马刚已经弥补了过错,把事情办妥,就渐渐纾缓了口气问了一句。
“骆总……骆总说要我摆正心态,努力工作。”马刚嗫嚅了半天,他怎么好意思将骆志远的原话都复述出来,吭吭哧哧半天,才挤出这么一句。不过这一句话就信息量很大了,林美娟想了想就挥挥手,“你走吧,我去找骆总汇报工作。”
马刚狼狈而去。
林美娟没有马刚去留的决定权,只能是训斥几句。不过,骆志远没有将马刚扫地出门,而是背后“沟通”了一次就作罢,倒是让林美娟感觉骆志远的肚量比自己想象中的要大得多。
林美娟犹豫了一会,还是走出了财务部的办公室,急匆匆向骆志远的办公室行去。她知道骆志远的父母都已经迁居京城,骆志远一人在安北居住,不会这么早就下班回家。
果然,骆志远办公室的门虚掩着,里面隐隐传出唐晓岚的说笑声。
林美娟上前去敲了敲门,里面传出骆志远清朗沉凝的声音:“请进。”
林美娟推门而入。
唐晓岚抬头见是她,不由笑道:“美娟,你回来了?手续办的怎么样?指标批了没有?”
“唐董,骆总,手续基本办妥了,但是车辆的指标还要再等两天。交通局的人说,超过一百辆车的指标,需要上局党委会研究决定,我跟那个秦科长好说歹说纠缠了一个下午,他就是死活不松口,我明天继续去跟他谈!”林美娟苦笑道。
骆志远眉梢一挑,微笑不语。
唐晓岚长出了一口气,“阎王好斗,小鬼难缠。美娟啊,你难道还不明白,他们这是想索要好处你明天不要去他的办公室了,私下找个机会给他送个红包或者去他家里走一遭,保准一切都搞定。”
骆志远也笑了起来,“是啊,林总,唐董说的没错,跟机关上的人打交道,你的头脑还是要灵活一些,才能办成事。否则,他给你采取一个拖字诀,咱就拖不起找个时间嘛。嗯,该花的钱一分都不能省,还是按照咱们之前的预案,一些不方便公开入账的钱走内部小账本吧。”
林美娟迟疑了一下,“唐董,骆总,没必要吧?我已经找过了甘局长的老公,他也表过态了肯定帮忙,有这么一层关系在,还用得着再花钱吗?”
骆志远笑着:“林总,这是两码事,你明天还是私下走一趟,如果你不方便,可以让马刚去办。”
骆志远挥了挥手,这番话就带出了不容回绝的味道。
林美娟嗯了一声,不敢再跟骆志远争辩什么。
唐晓岚与骆志远对视一笑,唐晓岚望着林美娟笑道:“美娟,你还有事吗?如果没事,我和骆总还要谈点事。”
林美娟幽幽一叹,当着唐晓岚,有些话该说她还是要说的
“骆总,今天财务部的事儿,我很抱歉,我本来已经嘱咐过她们……但是……”林美娟本想解释两句,但话一出口才突然发现,这种事情其实越解释越掺杂不清,越解释就越成了一锅糊涂粥。
骆志远淡淡一笑,“好了,林总,你不用再说了,这件事已经处理完毕,今后不要再提了。不过,当着唐董的面我还是要再说一句,你下去以后有必要跟她们说清楚,今后我们都是在一个锅里吃饭,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不能分你家我家,更不可另立山头,公司刚刚创立,还没有走上正轨,如果我们内部起了内讧,问题就严重了。”
林美娟心里咯噔一声,虽然骆志远这话说得顺口也是轻描淡写,但传入林美娟的耳中,就挺重了。
唐晓岚也沉声道:“光明公司也已经并入公司,是公司的下属企业,你跟她们说,谁要是跳出来不服从管理,那就给我赶紧卷铺盖走人!这没什么好说的!”
唐晓岚这话更严肃和坚决。林美娟嘴角一抽,知道唐晓岚动了真怒,绝非是为了骆志远的面子而故作声势,赶紧恭谨地点了点头,退了下去。
“晓岚姐,你别生气,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新公司才成立,人员构成比较复杂,如果不闹点小插曲,其实也不正常。”骆志远笑了笑,点上了一根烟,“你刚才说的那两个人呢,继续说说。”
他还有后半截话,不过却没有说出口。内讧的根源在于利益纷争、派系纷争,在这一点上,企业跟官场其实也没有太大的差别。
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康桥公司内部肯定会出现两个派系,一方是骆志远为首的总经理派系,一方是唐晓岚为首的董事长派系,两个派系的争斗在今天只是初具雏形,今后只能愈演愈烈。
所谓天无二日、国无二主,骆志远与唐晓岚共同掌控同一个企业,初期问题不大,时间久了肯定要出问题。这与两人的关系是否亲密无关,因为两人身后站立着的是两个不同的利益小团体,很多时候身不由己。
好在骆志远早有思想准备,且他并不打算长期从商,创立和经营这家企业的根本目的在于为家庭积聚财富,同时展示自己的能力,为日后转入仕途做一跳板。只要骆志远在适当的时机抽身而出、功成身退,公司完全由唐晓岚掌控,所有导致公司内乱危机的隐患就荡涤一空、不复存在。
唐晓岚眼眸中掠过一丝隐忧。以她的头脑和智慧,焉能看不透这一点。只是到了这个份上,也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谁也不能把这事儿说破,因为说破无益,反而会让两人变得尴尬。
除非……除非……两人真正“两位一体”、不分彼此,有人彻底退居幕后,由一个人掌控这家企业唐晓岚一念及此,绝美的容颜上浮起两朵红云,便又有些患得患失地扭头望向了骆志远。
第133章 争吵
见骆志远掐灭一支烟又顺手点燃一根,唐晓岚皱了皱眉,“志远,你少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