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极品国医-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婉婷,我看你的气色”骆志远犹豫了一下,还是道:“你最近是不是滋补过甚,有些上火了。”
谢婉婷一怔,旋即轻柔点头道:“我的身体一向比较弱,医生说我气虚,所以我常年服用西洋参和一些补品,不过量并不大。最近呢似乎还真有点上火了,有时候”
谢婉婷欲言又止,脸色绯红起来。她刚准备说“最近大便有些干结、容易出虚汗、月事也有些不调”,后又想起这些话又怎么可能当着骆志远的面说得出口,就闭口不言了。
骆志远笑了,扭头回去:“补气是没有问题的,但不能滋补过头。一会我帮你针一下吧,放放你身上郁积的火气,对你的身体有好处。我建议你还是以健体和饮食滋补为主,补品能不用则不用。毕竟你还年轻,不比老年人。”
“嗯,我听你的。”谢婉婷点头。
话匣子一旦打开,两人的谈话也就不再那么拘谨了。
“你这一趟来是出差吗?”谢婉婷随意笑着问了一句。
“是的,报社派我来京城采访一位我们安北籍的虞老将军……”
“虞平年、虞老吗?”谢婉婷讶然道。
骆志远知道谢老与虞老同为开国将军,谢家与虞家相熟也属于正常,就嗯了一声,“正是这位老将军,他是我们安北人,对家乡的建设很关心。”
“哦,虞爷爷跟我爷爷是老战友了,等明天让我爷爷给虞爷爷打电话,帮你安排一下吧。”
骆志远不置可否地耸耸肩,“也行,看看虞老有没有时间了,如果不行也无所谓的。”
说话间,谢家到了。
司机停下车,赶紧下车帮着骆志远提行李包,而骆志远则很客气地道了一声谢谢,这才提着自己的行李包与谢婉婷一起并肩走进了谢家的别墅。
因为知道骆志远要来,谢老和谢国庆夫妻就等候在了客厅里。
看到骆志远进门,谢老哈哈一笑:“志远啊,来,坐我身边,我这两天还想着找个什么机会把你找来帮我扎几针,结果你就来了!”
“谢爷爷!”骆志远放下手里的行李包,主动向谢老问好,然后就转头望向了端坐在另一侧沙发上的谢国庆夫妻。
谢国庆身材高大、样貌英挺、气质儒雅、风度翩翩,而谢国庆的夫人于春颖则面如满月风韵犹存,一望可知年轻时肯定也是一个如花似玉的美人儿。
谢婉婷赶紧介绍道:“爸妈,这就是骆家二叔的儿子骆志远了志远,这是我爸和我妈。”
“谢叔,于姨。”
“呵呵,好,请坐。”谢国庆深深打量着骆志远,见他举止从容有礼有节,便笑着点点头,挥挥手示意骆志远坐下。
于春颖则微笑不语,只是用深邃而玩味的目光在骆志远的身上来回逡巡,看得骆志远多少有点不自在。



 第54章 十人九虚

一番寒暄。谢老没有询问骆破虏的事情,骆志远也没有主动提及。因为谢老肯定早已知晓骆破虏的近况,不须赘言了。
谈话中,骆志远问及谢老的身体情况,少不了又为谢老切脉下针。不过,这样的诊治已经是以调理保健为主,而非对症下针了。
谢国庆夫妻好奇地望着年轻的骆志远手持金针挥洒自如的样子,难免又有几分感慨,心道难怪这个年轻人如此沉稳凝定,想必是这身神奇的医术在身,塑造了他不沾染烟火气的性格吧。
谢国庆见骆志远跟谢老大谈养生之道,也就凑了一个热闹道:“志远,也帮我试试脉?”
于春颖也笑着附和:“是啊,让志远帮你看看!”
谢老则微笑不语。
骆志远迟疑了一下,还是替谢国庆试起了脉。片刻后,他轻轻一笑道:“谢叔身体健康,没有什么大问题。只是从脉象上来判断,有一点肾阳虚。就此来说,谢叔应该有阴雨天腰膝酸软、午后定时耳鸣、深夜尿频等现象……”
骆志远这话一出口,于春颖眸光闪亮却是没有说话,谢国庆则目光凝结,落在骆志远的身上,脸色慢慢涨红起来。
虽然骆志远说得轻巧,但却直中他的“要害”,他不仅有腰膝酸软耳鸣尿频等小毛病,还有某种不能说出口的男性隐疾导致夫妻生活不是很和谐。
他去医院查过很多次,医院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是让他以调理养生保健为主说白了,医生的态度很明确,人到中年,身体出现这样那样的小毛病也非常正常,至于夫妻生活质量下降,也是在所难免的事情,就别太较真了。
谢国庆一向不太把这些小毛病太当回事儿,今天见骆志远捏了捏脉就说得丝毫不差,心头就一动,一把抓住骆志远的手急急道:“志远啊,你看是不是也帮我调理一下?”
谢国庆的眸光闪烁,骆志远心内暗笑,脸上却平静淡然,“谢叔,其实这还不能称之为疾患,只能说是身体免疫系统出现细微的功能下降,不需要针灸,也没有必要服药,我个人建议你平时在饮食上多注重滋补,生活上多注意体育锻炼,慢慢就会好转的。”
听骆志远的话跟医院的大夫如出一辙,谢国庆未免就有些失望,“哦,我还以为能通过针灸立竿见影呢。”
骆志远笑了,“谢叔,针灸之术主要是靠刺激穴位通经脉、放泄寒气或者火气来达到消除病灶的目的,不是什么病都能通过针灸来治疗的。我一会给你开个药方,你按照药方抓药,每隔三天喝一副药,坚持三个月,应该就会有效果。不过,药剂只是辅助,真正起关键作用还是人体本身免疫功能的提高,以养生保健为主。”
“不是说有保健针灸术,可以强身健体?”于春颖笑着插了一句。
骆志远摇摇头,意味深长地道:“谢叔,于姨,当年我外公曾经说过,十人九痔、十人九虚,尤其是中老年人。所以,谢叔不必太放在心上,只要加强健身调养,精神上加以放松,完全可以不药而愈。不是我不愿意给谢叔针灸,而是针灸完全没有必要,无谓刺激身体反而不美。”
谢国庆听出了骆志远话语中的隐晦暗示,尴尬地嘿嘿一笑,主动岔开了话题去:“志远有这么一身医术却不从医太可惜了……”
骆志远避而不答,又转头与谢老继续探讨老年人养生保健之道。谢国庆夫妻听得没趣,就悄然离开上楼休息去了,只有谢婉婷出于礼貌,犹自端坐在沙发上,面带微笑,侧耳倾听。
骆志远跟谢老一直畅谈到深夜。谢老性格豁达没有架子,而骆志远又善于投其所好,所以一老一少谈得甚为投机。当然,话题主要限于养生保健领域,偶有涉及国家大事,观点也颇相同。
当夜,骆志远就在谢家住下。第二天天才刚亮,习惯于早起晨练的谢老捎带着也把骆志远招呼起床,带着骆志远围着小区的幽静小道慢跑了一圈,这个时候,谢老才旁敲侧击地询问了一些骆破虏和骆志远全家的家事。
两人边走边谈回去已经是日上三竿,家里的保姆早已准备好了早饭,而谢国庆夫妻早起上班走了,家里只有谢婉婷一人在。
其实谢婉婷也已经参加工作,她是京大毕业,刚选择留校当了教师。只是因为谢婉婷最近一段时间身体不太好,家里一直没有同意她出去上班。
谢婉婷陪着谢老和骆志远吃了早饭,谢老突然笑吟吟地轻轻道:“志远啊,一会我帮你把虞老头找过来,你也不用专门跑到他们家去了,虞老头这点面子还是会给我的。我建议你去骆家一趟,看看骆老头。你来京城了,要是过门不入,骆老头肯定会不高兴。”
骆志远犹豫了一下,“嗯,我听谢爷爷的。我下午去一趟骆家。”
……
谢老一个电话把虞老将军招呼了来,在谢家,骆志远见到了这位在安北人心目中具有传奇色彩、百战百胜的开国将军。
虞老的脾性跟谢老差不多,没有骆志远想象中的威严和派头,反而更像是一个邻家和善的老头。只是在言谈举止间或者眸光闭合间,透射出来的上位者气度难以用语言来形容。
骆志远也帮虞老针灸了一次,以保健为主。也留了一个养生的食疗方子,还教了虞老一套简单的、经过外公穆景山模仿五禽戏改良过的推拿健身拳法。虞老欢喜,不仅愉快地接受了骆志远的采访,还专门给《安北日报》写了一幅题词: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由此,骆志远此次赴京的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用了午饭,虞老返回。骆志远略施休息,正要在谢婉婷的陪同下赶去骆家拜见骆老,费虹和骆靖宇夫妻却带车赶来了谢家。
“三叔,三婶!”骆志远虽然意外,但还是定了定神,起身相迎。



 第55章 费虹夫妻

谢婉婷也笑着打招呼:“骆叔,费姨,你们怎么来了?”
骆靖宇的表情微微有些不太自然,他干咳两声清了清嗓子,点了点头,算是回礼。
费虹则热情地上前去拉住骆志远的手来,故作嗔怪道:“志远啊,你这孩子,到了京城,不回自己家,怎么跑谢家来了?我和你三叔听说你来了,这不就过来接你!”
费虹对骆志远殷切的态度,让谢婉婷感觉有些意外和诧然。骆靖宇夫妻的性格向来是让人难以接近的,能让费虹如此难道骆志远已经得到了骆家的真心接纳?不对啊,就算是骆家不计前嫌,很有派头的骆靖宇也断然不至于放下身段来迎接一个晚辈。
谢婉婷眸光狐疑,扫了满脸堆笑的费虹一眼。
骆志远心里却是很清楚,费虹夫妻之所以对自己这般客气,与亲情血脉什么的没有一文钱的关系,还是想要求自己诊病。其实在骆志远看来,费虹完全不必如此,不要说是自家长辈,哪怕是陌生的路人,真要找上他,他能治的也会治。
“婶子,我刚要去给三爷爷请安呢,我昨天晚上才到,顺路过来给谢爷爷看了看。”骆志远不卑不亢地笑着回答,从本心里,他从始至终都没有融入骆家的打算,所以对骆家的人他都能保持着应有的分寸。
当然,他对骆家的态度真正取决于父亲骆破虏的态度。如果日后骆破虏重新与骆家“破镜重圆”,他作为晚辈,自无任何话说。可若是连父亲都与骆家隔阂重重,自己一个晚辈其实也做不了什么。
“哦,是这样。婉婷啊,谢伯伯午休了吧,我们就不去给老人家问安了,这就把志远接回家了……”费虹笑着,暗暗瞪了丈夫一眼。
骆靖宇清了清嗓子,勉强笑道:“是啊,我们先回去吧。婉婷,代我们给老爷子问个好!”
谢婉婷笑着回头瞥了骆志远一眼,见他没有反对抗拒的样子,也就点点头,一路送三人出了门。
看着骆志远上了费虹夫妻的黑色奥迪车疾驰而去,她默然站在那里眺望良久,才怅然回返。
……
骆老端坐在客厅里,一如既往地威严,气势夺人。
骆老、谢老和虞老三人同为行伍出身,同样战功赫赫,起初的军衔职务都大体相当。但后来的发展,骆老更高一筹,位高权重。
因此,骆老身上有一种多年掌握权柄延续下来的慑人气场,远非谢老和虞老能及。当然,这也与性格有一定的关系。骆老本身就是不苟言笑、寡言少语之人,无形中给人一种高高在上、说一不二的感觉。
“三爷爷!”面对骆老,骆志远的神经不由自主地就开始绷紧,恭谨有加,不敢有任何怠慢。
骆老抬头望着骆志远,淡淡一笑,挥了挥手道:“嗯。什么时候来京的?”
“三爷爷,我受报社安排,来京采访我们安北籍的虞老将军,昨晚刚到。”骆志远毕恭毕敬地回答。
“虞平年?哦,他倒是安北人。”骆老眉梢一挑,也没有往深里问下去,只是点点头,“坐。”
骆志远这才欠着半边屁股坐在了沙发上,眼观鼻鼻观心,不过却没有慌乱。
“安北的那个案子处理得结果如何?”骆老沉默了一阵,才缓缓问道。
“三爷爷,省纪委专案组已经查实,郑平善被人陷害……我来的时候,听说专案组已经抓捕了一个重要案犯。我爸已经恢复工作,让我代他向三爷爷请安!”对于郑平善的案情,骆志远说得很简单,他相信骆老早有关注不须自己赘言,而至于后半句“请安”则是他“擅作主张”,也是出于礼貌。
骆老似笑非笑:“你爸真是这么说的?”
骆志远笑了笑,没有正面作答。
骆老长出了一口气:“罢了,回去告诉破虏,他什么时候想通了,就什么时候回来见我。”
骆老说完,就霍然起身,大步离去。
费虹这才笑着凑了过来,“志远啊,上回我跟你提起过的你三叔的病,你看……”
旁边坐在沙发上的骆靖宇脸色涨红,一言不发。这等羞人隐疾,要让他在一个晚辈面前、尤其是在他看不起的堂兄骆破虏的儿子面前“曝光”并求治于人,他心里的别扭和难堪可想而知。
只是妻子费虹私下里跟他几乎撕破了脸皮,在费虹的“逼迫”下,他不得不放下身段,来央求骆志远治病。
用费虹的话说,有枣没枣打一杆子,万一骆志远真能治愈他的病呢?万一真治好了,这可是关系到他后半生幸福和家庭和睦的大事!
骆志远笑了笑,“三叔,我来给您试试脉。”
骆靖宇哦了一声,矜持着伸出右胳膊,挽起了衬衣的袖口。
骆志远轻笑:“三叔,是左胳膊。”
骆靖宇咬了咬牙,又换上了左胳膊。
骆志远定了定神,切住骆靖宇的脉口察听良久,才吐出一口气凝重道:“三叔,您的肾阳虚症状相当严重,应该是长期劳累所致。从脉象来看,肾阳不足,畏寒怕冷,虚火过甚。除了主疾之外,应当还伴有经常性深夜腹泻等辅症。”
骆靖宇眉梢一挑,点点头,“不错,每隔三两天就会半夜起来腹泻,但从不腹痛,我也没太当回事,一般就是注意饮食,晚上从不吃太多东西。而且,我基本上不喝酒不吸烟。”
费虹忍不住在一旁叹息道:“是啊,志远,按说你三叔注意饮食,生活规律,又不抽烟不喝酒,但为啥就得这种怪病呢……”
咳咳!
骆志远干咳两声,心道这种病与不抽烟不喝酒可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
“志远啊,咋样,能治吗?”费虹急切地望着骆志远。
见妻子如此情态,骆靖宇感觉一阵羞耻和无力。他扭过头去,脸色沉了下去。
“婶子,说句实话,这种病我从来没有遇到过……”骆志远尴尬地笑着,他没有说假话,骆靖宇的男性隐疾与谢国庆的肾虚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是不举,而后者不过是质量下降。后者可以通过调养滋补慢慢恢复,前者则非常棘手。
能不能治好,他没有把握。不过,纵然是他的外公穆景山,在这种病患上,恐怕也不敢打包票。
但费虹夫妻找上了他,他也不能一口回绝。行不行,总得试试。
骆志远陷入了良久的沉思中,在记忆中搜寻外公留下的祖传药方。顷而,他想起了外公当年为父亲骆破虏调理身体用的一个偏方,虽然当时他并不懂事,但现在想来应该是与骆靖宇类似的病症一念及此,他下意识地微笑起来。
这个方子,针灸与服药并举,外针内药,十天为一个疗程,若是能见效,三个疗程可痊愈,若是无效则就是无效了。
“婶子,我想到了我外公当年留下的一个偏方,可以试一试。”骆志远转头望着费虹,他没有征求骆靖宇的意见,他早就看出骆靖宇的不情愿,决定权在费虹身上。
费虹大喜:“志远啊,那就赶紧试试,若是能治好你三叔的病……”
费虹还要说几句客气话,旁边的骆靖宇实在是看不下去、也承受不住了,腾地一声起身,走到外间呼唤保姆泡一壶茶。



 第56章 难寻之药

费虹赶紧陪着笑脸:“志远啊,要不现在就给你三叔针灸试试?”
这个时候,骆老夫妻一起走了进来,骆老望着骆志远淡淡道:“志远,你要是能治,就帮你三叔看看。”
骆老太太似乎也知道儿子得的是什么“病患”,也微笑着附和插话:“是啊,你这孩子有一身医术,快给你三叔治一治,需要什么,你尽管说!”
骆靖宇的病在骆家从未公开化,不过罗靖宇夫妻到处求医问药,其实也成了心照不宣的秘密了。不过,作为老人来说,平时是不方便将之提到桌案上来的。
骆志远起身回礼,“三爷爷,三奶奶,我可以试一试。外针内药针灸没有问题,我随时可以下针,只是药方上需要的几味药材有些难找,我怕一般的药房里很难买到。”
骆老一怔,“什么药材,你说来听听,家里会想想办法!”
“是啊,志远,你说什么药材,我马上让人去买!”费虹回头扫了站在外厅的丈夫一眼,凑上前来,递过一张纸,“志远,你写下来,我马上去买!”
“婶子,别的药都是寻常见的,很容易找到,惟独有两味主药很难寻。一种是黄蚂蚁蛋,生在树上;一种是螃蟹脚,同样寄生于百年的古茶树上。”骆志远一边俯身开着药方,一边凝声道。
费虹讶然:“黄蚂蚁蛋?生在树上的?我还真没有听说过。还有这什么螃蟹脚,长在茶树上的螃蟹脚?”
“婶子,螃蟹脚是俗称,其实是一种寄生在茶树上的草本植物,这种东西有季节性,一般四五月份才出产,西南一带才有。”骆志远笑了笑,将药方递给了费虹,“至于黄蚂蚁蛋,则是一种蚂蚁,不算罕见,不过北方找不到的。”
费虹迟疑着,“志远啊,非这两味药不可?不能用其他药材替代吗?”
“婶子,这是古方,任何一味药材都不可替代。”骆志远声音坚决,心道这两味药比较偏门难寻,尤其是现在这个季节,根本不可能找到,你去找也是白找。
他没有夸张,这两味药严格说起来不算是纯正的中医用药,而是傣医用药,因为这两味药多产自傣族聚集的山林地区。
费虹脸色一紧,匆匆起身出去打电话。片刻后,她有些垂头丧气地走回客厅,捏着药方望着骆志远神色消沉:“志远,我问了很多医疗界的朋友,都没有听说过有这两味药你说说看,这得上哪里去找啊?”
“西南省份的傣族地区应该有,不过,现在这个季节,恐怕难寻。婶子,也不必急于一时,您先托人打听着,什么时候找到,我再给三叔来配药。”骆志远起身来掏出针灸包,“我先给三叔通通经脉,用药可以缓一缓。”
……
骆志远还是小看了骆家在国内的巨大人脉和影响力,更无法理解费虹为夫诊治隐疾的迫切之心。
他给骆靖宇下针的当口,费虹就开车出去,也不知道通过什么关系,居然打听到了两味药材的出处。
傍晚时分,谢老带着谢婉婷来骆家做客,这大概也是谢老不放心骆志远在骆家的缘故。谢老祖孙刚进门,费虹就脚步匆匆地走进客厅,神色兴奋:“志远啊,我找到了。”
骆老和谢老正在聊天,骆志远和谢婉婷也随意交谈着,听到费虹的话,他愕然抬头:“找到了?”
“三医大的一个教授跟我是朋友,他当年曾经在南云省插队,我找她打听,她跟我说知道这两味药她在当地医院的朋友手里保存有些存货,她已经打了电话,明后天就想法给我们空运过来。”费虹得意地挥了挥手,一屁股坐在谢婉婷身边,这才发现了谢老的存在,赶紧又起身见礼,”谢伯伯,您怎么来了?”
谢老微笑点头,“小费,你本事不小。我刚才听志远这孩子说,这两味药很偏门、很稀少,难为你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能找到。”
骆志远长出了一口气,插话说了一句:“婶子,他们保存的应该是烘干的干货,虽然不如新鲜的有效果,也难勉为其难使用了。”
费虹转头望着骆志远笑着,“志远啊,药材的问题解决了,你可要多留几天,帮你三叔把病治好再走哟。”
骆志远犹豫了一下,还是点头道:“这样吧,婶子,我明天先回去跟单位销假,等过了国庆节,我再回来帮三叔配药针灸,这个病症不能急于一时的。”
费虹虽然心情迫切,但也知道骆志远的话合情合理,就点头答应下来。而一直沉默不语的骆靖宇,听到事情有了着落,心里也放下了一块石头,脸上僵硬的表情柔和了些许。
不过,谢婉婷有几分好奇的无意中的一句问话,旋即让骆靖宇的脸色一变,难堪地抽了抽嘴角。
谢婉婷轻轻笑着问:“费姨,三叔这是得了啥疑难杂症啊,还需要这么奇怪的药长在树上的蚂蚁蛋和螃蟹脚,我还是头一次听说呢。”
骆志远正在端着精致的骨玉瓷茶盏喝一口茶,听了谢婉婷柔和清脆的问话,差点没一口喷出来,幸亏他掩饰得很好,没有太过失态。
费虹脸色骤红,含含糊糊地敷衍了过去:“婉婷啊,也不是什么大病,你三叔就是神经衰弱睡不着觉,志远这孩子有一个偏方,想要试一试,还不知道有没有效果呢。”
谢婉婷哦了一声,但清澈的眸光有意无意地扫了骆志远一眼,显然对费虹的回答并不怎么相信,只不过她家教有序,知道自己问了不该问的话,也就装糊涂了。
……
谢老和谢婉婷留在骆家用晚饭。两家是世交姻亲,又常来常往,所以也互不客气什么。
吃完晚饭,骆志远陪着谢婉婷在小区的花园中散步,谢婉婷终归还是年轻心性,心里的好奇遮掩不住,憋了这么久,当面就向骆志远问出口来:“志远,骆家三叔什么病呀,看你们神神秘秘的,又用这么奇怪的药!”
骆志远苦笑:“婉婷,我能不说吗?”
谢婉婷侧脸望着骆志远,跺了跺脚娇嗔道:“不,我要听!”
与谢婉婷相识以来,她一向都是温婉端庄,很少像现在这般流露出小女儿似宜喜宜嗔的情态,骆志远看得一呆。
他慢慢别过头去,不敢再看,轻轻道:“这两味药是傣药,单个入药则有利尿通便的功效,合在一起配以几种辅药则可以滋生精气强身健体……”
谢婉婷一怔,旋即涨红了俏脸呀了一声,羞不可抑地背过身去。
虽然骆志远说得含蓄,但以谢婉婷的聪明灵慧,举一反三明白过来不是什么难事。



 第57章 尘埃落定

晚上八点多,谢老带谢婉婷离开。临走时,谢老暗示骆志远,如果是觉得在骆家不适应,可以随他离开,去谢家住一晚。
但骆志远想了想,还是决定留下。尽管他也觉得留在骆家住有些别扭,但出于尊重骆老的考量,他还是不能走。
否则,骆老或者不会说什么,但心里终归是不舒服的。
经过这几次的接触,骆志远已经基本摸清了骆老的脾气。从骨子里来说,骆老是一个家族观念很强的老人,无论骆家内部再怎么不“和谐”,但在他看来都是“人民内部矛盾”,不能让外人搀和进来,所谓家丑不可外扬。
跟谢家的关系再好,谢家人也还是外人。
谢老走后,骆志远也就去了骆家的客房休息。他本来打算第二天一早就离开,却不料凌晨四五点钟突降暴雨。铺天盖地的雨幕遮挡了路径,很难出行了。费虹见状,就挽留骆志远再留一日。
骆志远也没有矫情,于是就留在了骆家。这场暴风雨下到中午时分停了片刻,但过了中午,又开始风狂雨骤,一直到晚上都没有停下。
下午的时候,骆志远用骆家的电话拨通了家里的电话,跟父亲骆破虏通了几分钟的电话。不过,他没有跟骆破虏说自己就在骆家,免得因为说话不方便引起别的事端。
骆破虏在电话里告诉他,省纪委专案组上午对侯森临正式实施了双规,旋即市里又有12名县处级干部被带走。
侯森临下台,在安北市官场上引发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地震。而随着侯森临几个亲信干部的相继落网,越来越多的安北市官员人心惶惶,唯恐受到牵连进去。
省委紧急任命市长孙建国主持安北市党政全面工作,要求市里尽快成立专项工作组,安抚人心、稳定局面。
侯森临倒了,这是孙建国继任市委书记的最佳时机,孙建国当然不敢怠慢,立即站出来走上了最前台,大刀阔斧地开展工作,同时配合省纪委专案组的案件侦破和后续调查工作。
孙建国在安北市一向以温和的老好人面目出现,这本不是他的本性,而是往日里受到侯森临的压制、不得不韬光隐晦;而在这种关键时刻,他当然没有必要再“羞答答”,该动用雷霆手段的时候,丝毫也不手软。
安北市的干部们这才蓦然发现,原来孙建国并不是什么唯唯诺诺的老实人、更不是什么憨憨厚厚的木讷君子,如今谁要是给市里砸了锅,他马上就会砸谁的碗,绝不客气。
市委政法委的一个姓李的副书记,因为配合省纪委专案组工作不得力,被孙建国当场免职查办而这个时候,孙建国受省委委托接过安北市党政管理大权才不过短短两个小时。
一切尘埃落定。
骆志远心里明白,侯森临的案子非常复杂,涉及人员很多,省纪委要想结案还需时日。不过,这就是另外一个层面的话题了侯森临退出安北市官场,乱是肯定要乱一阵的,但一段时间之后,所有的事情都会走上正轨,恢复应有的平静。
至于安北市市委书记的人选,或者是市长孙建国接任,也或者是省委空降,这都是后话了。
跟父亲通完电话,骆志远有些关心唐晓岚的遭遇,本想给邓宁临打一个电话问问,但考虑良久还是没有打这个电话。侯森临刚落马,省纪委专案组定然处在高速运转当中,他此时打电话显然不太合适。
其实,唐晓岚已经从省纪委专案组所在的安北宾馆回了家。
虽然省纪委专案组要求她作为重要人证留在安北、随时听候传唤,亦没有给她一个“最终定论”,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她为打掉陈平涉黑犯罪集团、在破获侯森临重大贪腐案上有重大立功表现,两起大案正在并案处理,一旦省纪委专案组认定唐晓岚在其中并无犯案事实,她就会安然脱身了。
换言之,她的人生危局随着侯森临的垮台而消散,因为骆志远的出现,她的命运轨迹走向全新的转折。
……
第三天上午,雨散云收。
下了几十个小时的暴雨,空气特别的清新,不过,本已是仲秋的天气,因此而彻底降下温来。这场雨后,意味着京城的寒冬眼看就要来了。
骆志远收拾好行李,跟骆老夫妻告辞要返回安北。骆老没有挽留他,虽然态度还是淡淡地充斥着高高在上的威严,但面部的表情却柔和了不少。
骆老吩咐司机送骆志远去火车站,骆志远刚要上车,就见费虹开着一辆黑色的红旗轿车急吼吼地驶进来,然后匆忙停好就跳下车来笑道:“志远啊,南云送来的药材到了,你看……”
骆志远一怔,讶然道:“这么快?”
费虹笑笑,“那边坐飞机亲自送了过来,才到不久。志远啊,既然药材到了,你是不是再留一天,给你三叔用用药,看看是不是有效果?”
费虹微有急切,将手里的一个香樟木盒子递了过来。
骆志远长出了一口气,犹豫了一下还是轻轻笑道:“行,既然药到了,我这就帮三叔配药!”
说话间,骆志远打开手上的香樟木盒子这其实是一个药匣子,里面分为两格,盛着的正是骆志远所需要的黄蚂蚁蛋和螃蟹脚,是炮制好的干货。
骆志远查看片刻,又嗅了嗅,抬头来笑了起来:“婶子,就是它们了。虽然干货药效略差一些,但也勉强能用了。”
“这样,婶子,咱们马上开始配药您让人帮我准备几样中医用的制药器具,同时按照我给您的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