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极品国医-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苦的了,不能再因为我这个不争气的女儿……”
唐晓岚一阵悲从中来,眼圈一红,落下泪来。
骆志远默默地拍了拍她的肩膀,却是没有办法开口安慰。他知道唐晓岚终归还是担心母亲唐秀华因此受到伤害,对于“那些人”的心狠手辣她是太了解了。为了保护母亲的安全,她宁可将自己置身于险地之中。
“谢谢你为我做的一切。”唐晓岚慢慢平静下来,掏出汗巾擦干眼泪,幽幽道:“明天我跟你一起回去,你直接介绍我跟省纪委的领导见面吧,我会向省纪委提供有些人的犯罪证据!”
“既然你已经决定了,那么,我尊重你的选择。”骆志远点了点头,“不过,既然如此,又何必等到明天呢?今晚我们就杀回去,我马上跟邓书记联系!”
“现在?会不会太晚了……”唐晓岚微微有些迟疑。
“不晚。”骆志远挥了挥手,沉声道:“越快越好,免得明天又出什么意外。晓岚姐,你准备一下,我去村委会给邓书记打一个电话。”
……
夜色如水。
骆志远推着摩托车,与唐晓岚悄无声息地离开了这个已经陷入沉睡的小山村,为了避免惊动其他人,骆志远在村外才发动起了摩托车,载着唐晓岚沿着颠簸的山路远去。
在进入主公路之前,这段山路有三四公里长,基本上都是盘山路。路面狭窄,坡度很大,兼之又是晚上路径模糊,所以骆志远的车速很慢。
耳边山风呼啸,天幕上星星点点,而周遭又是似明似暗,偶尔有山间的鸟鸣或者野兽的呜咽传来,唐晓岚紧紧圈住骆志远的腰身,将头贴在了他的后背上,闭上了眼睛。
成熟丰腴又曲线玲珑的身子、胀鼓鼓的胸前丰盈与骆志远肌肤相亲,但他却没有感觉到些许的异样和冲动,而是心底深处弥漫着一股特别的温情和平静。
此时此刻,对于唐晓岚来说,骆志远带给她的或许是一种黑夜里眺望黎明的希望,一种难以言表的信任,一条与她想象中的别样路径,却不知,因为骆志远的出现,她的人生命运已经得到逆转。
一切,都变了。
一切,因你而变得不同。
……
为了防备万一,邓宁临专案组的人带车等候在了外环公路上。骆志远开着摩托车带唐晓岚下了山拐上公路,一眼就看到了停在路边打着车灯的黑色轿车。
骆志远放缓了车速。
唐晓岚从后边抱紧了他,然后悄然将一把钥匙和一张小纸条塞进他的裤口袋。骆志远一怔,就停下了车。
唐晓岚深深吸了一口气,眸光复杂而清澈:“我去了,如果……如果将来我有什么意外,请帮我照顾一下我妈。”
“我走了,希望我们还会再见!”
说完,唐晓岚跳下摩托车,提着自己的随身小包大步向省纪委专案组的人走了过去。夜风中,她乌黑如云的长发披散后扬,婀娜的背影摇曳生姿。
骆志远扬了扬手,嘴唇翕张,却还是一句话都没有说出口来。
唐晓岚此去,存在着未知的风险和一定的变数,这正是骆志远让她“再等一等”的关键因素可既然她已经有了决定,作为骆志远来说,也只能尊重她的选择。而事实上,该做的骆志远都已经做了,接下来的一切,就要看唐晓岚的运气和上天的安排了。
唐晓岚很快就上了省纪委专案组来接她的车,黑色轿车飞驰而去,消失在夜幕之中。骆志远骑跨在摩托车上,靠在路边,点上一根烟,掏出唐晓岚给的钥匙和纸条来看去,上面只有一行字:“解放路邮局营业厅123号信箱。”
骆志远轻叹点头。
唐晓岚心思之缜密,远远超过了他的想象。
其实骆志远很清楚,唐晓岚掌握着的对侯森临和陈平构成致命威胁的证据,肯定是随身带着的,虽然骆志远一直没有问过。但很显然,以唐晓岚的心性作风来判断,这份证据不可能只有一份为了保护自己,她事先早就有了周全的安排。
而交给自己手上的藏在“解放路邮局营业厅123号信箱”里的东西,恐怕就是相关证据的复制品,甚至是更有力的证据。当然,至于这一份是不是唐晓岚最终的“后手”,其实还很难说。
她以一个弱女子之身,踩着钢丝绳靠美色营运出一片天地却又“出淤泥而不染”,在一群狼中左右逢源、游刃有余,不是没来由的。
骆志远默然沉吟半响,这才重新发动起摩托车,顺着外环公路趁夜回了市区。他赶回家的时候已经是凌晨12点,蹑手蹑脚地进了门,刚要进自己的卧房,却听到啪地一声,客厅小茶几上的台灯打开,光线骤然明亮起来,眼前正是父亲骆破虏那张凝重的面孔。
“爸,您怎么还没睡?”骆志远定了定神,勉强笑道。
“这么晚了,你去哪了?”骆破虏沉声问,声音却压得极低。
“哦,我单位聚会,我们几个同事下了班就去喝酒,所以就回来的晚了一些……”骆志远陪着笑脸、打着哈哈,试图蒙混过关。
他没法跟父亲说实话、也很难说得清楚。
对于他的解释和借口,骆破虏显然并不相信。骆破虏沉着脸盯了他一会,这才挥挥手疲倦道:“赶紧回去睡觉,轻点,别把你妈给惊醒了。”



 第50章 力证

骆破虏望着骆志远蹑手蹑脚进了卧房的修长背影,眉宇间掠过一丝奇色。
儿子虽然还是那个儿子,但最近总让他感觉怪怪的,甚至还有些许陌生。
也许是这场风波,让他一夜之间成熟了起来吧。骆破虏只能这样想,也就撇开不再纠结。凭直觉,他相信自己儿子不至于走上邪路,如此就足够了。
骆破虏又抽了一根烟,然后才去卫生间洗漱,上床休息。如今他虽然已经“官复原职”,但为了避嫌和自保,从郑平善案的漩涡中完全抽身而出,他选择了长时间休假,一直没有恢复实质性的工作。县委书记和县长对此心知肚明,也就默许了他的暂时性“潜伏”。
第二天一早,骆志远去报社上班。刚到报社,就接到了一个采访任务。
国庆节就要到了,在市委宣传部的指示下,报社策划了一个“向国庆献礼”的系列专题报道,从时政新闻部、社会新闻部、理论社评部三个业务部门抽调8名记者,分成三个报道组,一路下基层采风,撰写一组体现改革开放以来安北市经济社会发展新面貌的稿子;另外一路则进京,面访安北籍的开国将军虞平年。
虞平年13岁参加革命,身经百战,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最终官至京城军区副司令员,80年代末期离休,在京颐养天年。
老人家退下军队领导岗位之后,先后三次返回安北捐资助学,支持家乡经济建设。如今安北市安北区还有一所“虞将军小学”,就是完全由虞老出资建设而由区教育局管理的公办小学。
作为安北人,虞老对家乡怀着一份特殊的情感,市里有什么事情找上门,他总是不遗余力相助。还利用他的社会关系,为安北市进行招商引资。
这是一个出头露脸的采访任务,或许是为了缓和关系,宋建军向上推荐了骆志远。经过总编办统筹安排,骆志远被定为进京采访小组的成员之一。
采访小组一共三人,除了骆志远之外,还有社会新闻部的记者张长军,党委委员兼副总编、总编办主任盛基然亲自带队。盛基然之前曾经两次进京采访过虞老,对虞老相对比较熟悉。
盛基然是报社领导班子成员,副县级领导,在安北市新闻媒体行业,也是一个资深的前辈,从业近20年。
当天上午,盛基然召集骆志远和张长军开了一个短会,命令他们赶紧回去收拾行装做好准备,明天一早他们就乘火车进京。
按说这是一件美差,但骆志远却感觉有些别扭,不太想出这趟差。
一则是唐晓岚刚跟省纪委专案组接上头,这两天省纪委专案组或许就会有风暴行动,直接导致安北市官场产生大震荡。这个时候离开市里,他心里不安稳;
二则盛基然是侯森临派系的人,虽然在侯森临眼里,盛基然不是心腹干将、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小卒子,可派系就是派系,盛基然终归站在侯森临的保护伞下与盛基然一起出行,骆志远打心眼里带有抵触情绪。
而事实上,盛基然对骆志远的态度分明就有些冷淡。大抵,就因为骆志远是骆破虏的儿子,而骆破虏则是郑平善提拔的干部,两派水火不容。可这次进京的名单是报社一把手敲定的,他也没有办法,否则,他早就换人了。
离开报社,骆志远直奔位于解放路的市邮政局中心支局,在营业大厅里的一排绿皮信箱里,找到并打开了123号。
这是邮局的一项新业务,对外出租信箱统一服务、私人管理,一年200块钱,一般是市里一些企业或者是有钱的老板租下专门用来接收重要信函、汇款的地儿。
唐晓岚在这里拥有一个私密的信箱,大概连她的母亲唐秀华都不知道吧。
骆志远打开信箱,取出了唐晓岚密封得严严实实地一个牛皮纸袋子,匆匆而走。
回到家,他躲进卧房去拆开了牛皮纸袋子。里面是一盒录音带,一本账目的复印件装订得整整齐齐,一个十万元的存折。这些,大概就是唐晓岚掌握的核心证据了。至于存折,应该是唐晓岚留给母亲的养老资金,预防万一的。
骆志远的神色凝重起来,翻开账本扫了几眼。他虽然不懂财务,也看不懂这些过于专业的账目数据,但这有可能是陈平旗下华泰集团从事非法贸易的内部财务往来记录,非常详细唐晓岚是如何得到这本东西的,骆志远不得而知,但想必应该有她不为人知的私密渠道。
从这个角度来看,唐晓岚这个女人,真的是很不简单呐。
骆志远的眸光闪烁了一阵,缓缓将账本合上,找来自己上大学时学英语的“半头砖”收录机,将录音带放了进去,毅然摁下了播放键。
录音带的前面声音很杂很乱、很轻微,听不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来,只能隐隐听出是有两人在对话。但骆志远耐着性子继续听下去,片刻后录音带里的对话声蓦然清晰放大了起来
“侯书记啊,区区五十万,一点小意思,小意思嘛。我们是什么关系,你还跟我这么客气?”这是陈平的声音。
“陈平,你这是乱弹琴!赶紧拿回去,别乱来!”这个声音有些嘶哑,但基本可断定是侯森临的动静。
“得,我知道侯书记清正廉洁,但这是我个人的一点心意嘛。这样吧,我还是给嫂夫人存进户头里去,算是我支持市里的福利事业了。”
“那你随便,我不管这些。”侯森临咳嗽了两声,又道:“陈平啊,你们是市里的纳税大户,企业有钱了,要多做善事,多为社会做贡献,只有这样才能树立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嘛。”
“哈哈!侯书记说的是!”陈平粗野地放声大笑着,录音至此戛然而止。
但就在骆志远要结束播放的时候,录音带里突然又传出陈平的冷笑声:“狗日的老狐狸,吃人不吐骨头,装你妈x!吃了老子多少钱了,还一副假惺惺的模样!丽娜,一会把这个带子给我放进保险柜里,老子要防他日后翻脸不认人!”
……
骆志远长出了一口气。
这个录音带明显是陈平私下里录下来的准备作为将来要挟侯森临的底牌,不知道如何落入了唐晓岚的手里。如果录音带和账本被省纪委专案组掌控起来被迅速查实查证,侯森临必被绳之于法。



 第51章 拿下!

但,拿下侯森临非同小可,恐怕邓宁临这个专案组的组长也做不了主。省纪委下一步是否会采取行动,还是取决于省委高层领导。
倘若侯森临有后台,专案组的查办就举步维艰甚至不了了之,这就是骆志远一直担心和关注的地方。
一如他的判断。在拿到唐晓岚手里掌握的证据之后,邓宁临不敢怠慢,连夜向省纪委主要领导作了秘密汇报。省纪委主要领导立即指示他暂时不要轻举妄动,一切等待省委的决策。
所以,现在邓宁临的专案组还是在焦急地等待着。不过,这一个上午的时间,邓宁临的人也没有闲着,暗中查清了一些框架脉络。
唐晓岚提供的账本是华泰集团内部控制的小账本,并不对外公开,上面有华泰集团从事非法贸易和对外行贿的财务进出凭证。
而凭借录音带提供的重要线索,专案组确认,陈平的华泰集团在三年中先后18次向一个名为“安北市福利基金会”的隐蔽账户里打款,最少的一笔一万,最多的一笔50万,累计189万。这在当时,堪称一笔巨款。
据专案组调查,安北市民政、红十字会、市总工会等官方或者半官方机构都没有开设这个所谓的“福利基金会”,这很可能是一个私人账户,而账户的所有者又极可能是侯森临的老婆杜月华。
一个巨贪浮出水面。专案组的人都非常振奋,期待着省委一声令下,他们马上就展开行动,将相关证据链做成铁证。
邓宁临再次拨通省纪委主要领导的电话,把暗中调查的初步结果汇报上去。
而在此后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他面色肃然静静地站在宾馆房间的窗户前,凝视着楼下车水马龙的景象,良久不语。
十一点钟的时候,电话铃声骤然响起。
邓宁临的眉梢猛然一挑,立即转身一个箭步上前抓起了电话,沉声道:“我是邓宁临,哪位?”
“邓书记,我是骆志远啊。”电话那头传来骆志远清朗的声音。
邓宁临皱了皱眉道:“小骆?找我有事?”
不待骆志远回话,邓宁临又匆匆压低声音道:“你不要担心,唐晓岚在我这里非常安全,我可以保证她的安全。好了,我还有事,先到这里。”
邓宁临不由分说,就切断了电话。
骆志远轻轻扣了电话,轻叹一声,知道事情发展到现在已经不属于自己掌控的范畴,他也只能默默等待了。
至于唐晓岚暗中托付给他的这些东西,他只有暂时先保存起来了。万一将来事出不测,这将是唐晓岚最后的一线生机。一念及此,骆志远眼前浮现出唐晓岚那张国色天香的绝美面孔,心头浮荡着莫名复杂的感慨和怅然。
他和唐晓岚稀里糊涂地走在了一起,对方甚至对他无比信任,这大概也正是命运的安排吧。
……
下午一点半。
邓宁临终于等来了省纪委主要领导的电话,要求他立即携带有关证据秘密返回省城列席参加下午五点钟举行的省委紧急常委会。
邓宁临大喜,省委能为此专门召开临时常委会,这意味着省委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
邓宁临暗中带车返回省城。他四点半回到省城,马不停蹄地列席省委常委会。这次临时常委会开了一个小时,省委领导的意见高度一致,形成决议,命令省纪委专案组在省公安厅的配合下马上采取行动,立案侦查,待有关证据查实之后,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在向省委汇报后对侯森临实施双规。
在省委的指示下,省公安厅当即成立了工作组,从省城抽调百余警力随时听候邓宁临的调遣。
邓宁临一个电话从省城打回安北市,省纪委的专案组连夜开始运转,对相关证据进行最后的梳理落实。唐晓岚提供的力证,加上专案组之前调查出来的各种辅证,足以让侯森临万劫不复了。
邓宁临带着省公安厅的人凌晨一点多赶至安北市。他召集专案组成员开了一个碰头会,做出了一个搅动整个安北市官场的决定:“在黎明之前,将华泰集团董事长陈平抓捕归案!”
专案组没有动用和惊动安北市的警权力,完全是省厅的人直接下手。省厅抽调的数十名特警在凌晨三点多包围了陈平在城郊的一处别墅,将正在睡梦中的陈平抓捕归案。
也就是邓宁临当机立断,下手很快、也很突然,抓了陈平一个措手不及。否则的话,这次抓捕行动不会这么顺利。陈平圈养了很多打手和小喽,若是铤而走险,肯定会与警方形成对峙交火。
华泰集团老板陈平在安北市的影响力无与伦比。他凌晨被抓的消息不胫而走,成为第二天早晨安北市人吃早餐时津津乐道的焦点新闻,全市为之震动。
骆志远在火车站吃早点准备乘车进京的时候得到了这个消息,他心下兴奋难耐但脸上却没有表现出来。能抓陈平,侯森临归案就不远了。别人不清楚这其中的关节,骆志远又怎能不门清呢?
但很显然,有心人、聪明人、嗅觉灵敏的人不止骆志远一个,还有很多。最起码,盛基然算是一个。
骆志远提着行李包缓慢前行,眼角的余光掠过盛基然阴鸷且满是阴翳的面庞,就知道这事儿对盛基然冲击很大。作为候派系的人,他焉能不知陈平与侯森临纠缠不清的利益关系,陈平落网从一个侧面说明,侯森临也危险了。
盛基然虽然不是侯森临的“近臣”,但所谓树倒猢狲散,侯森临这棵大树若是倒了,他这个小喽也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固然不至于牵连到他,但政治前途肯定是完蛋大吉了。
所以,盛基然的心情很糟糕也很恶劣。
社会新闻部的记者张长军三十多岁,他并不清楚盛基然的“派系身份”和很多弯弯绕,在进站上车的路上,不断主动开口絮叨着这件新鲜事,骆志远微笑不语,任凭张长军自言自语着。
“这狗日的是罪有应得!为富不仁,欺行霸市,无所不为,早就该抓了,抓得好!”张长军嘿嘿笑着,探手拍了骆志远的肩膀一下,大声道:“小骆,真是让人拍手称快呐!”
盛基然猛然停下脚步,回头来怒视着张长军冷冷道:“张长军,你怎么屁话这么多?赶紧上车,再嗦,你就给我滚回去!”
张长军面部的笑容一僵,有些愕然,感觉盛总的火气太过莫名其妙。



 第52章 继续进京

盛基然怒冲冲地检票走进了21号硬卧车厢。
张长军涨红着脸,搓了搓手,有些羞恼地转头望着骆志远低低道:“小骆,他咋了?真是莫名其妙啊!”
骆志远笑笑:“老张,你的话太多了,少说两句吧走,上车!”
说着,骆志远掏出车票让列车员检票,然后上了车。张长军犹豫了一会,也检票上车。
三人在一个车厢,铺位紧挨着。
盛基然是2排下铺,张长军是3排下铺,骆志远则是3排中铺。
盛基然黑着脸将行李放好,躺在了铺位上,等车一开,却又起来望着对面上铺的骆志远淡淡道:“骆志远,咱们两个换一换,我到上面去,你到下面来。”
领导下铺本就是一种照顾,盛基然突然要换铺位,骆志远有些意外。但考虑到盛基然此刻的心情烦躁,也就不能按照常理来推断了。骆志远没有计较,很快就应了一声,翻身下铺,然后跟盛基然换了铺。
因为前面遭到盛基然训斥,张长军心情也不好,上车后一直保持沉默,没有说话。见他如此,骆志远更是乐得耳根子清净,躺在铺位上,随着列车的颠簸前进,慢慢闭上眼睛,开始梳理自己稍微有些凌乱的心绪。
省纪委专案组已经将陈平抓捕归案,这意味着侯森临的落网只是一个时间早晚问题了。既然邓宁临敢于拿陈平下手,肯定是得到了省委高层的授意,否则,邓宁临的行动不会这么快、这么坚决。
骆志远与邓宁临几次接触下来,对邓宁临的性格作风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邓是一个当机立断手段果决的人,既然他动了手,就不会让侯森临漏网。换言之,侯森临垮台之日为时不远了。由此,将直接导致安北市官场的巨大动荡。
那么,接下来,摆在骆志远面前的问题就是在这场狂风暴雨中如何自保并岿然不动了。
侯森临这棵大树倒了,必然牵扯到众多层面的官员,这是毫无疑问的。史无前例的公权力大洗牌之后,谁将来接替侯森临主导安北的政局?
骆志远将目前在任的几个市级层面的领导都想了一个遍,觉得都不太可能。或者,省委将会在最短的时间里空降一名新任的市委书记下来。
至于差点被“冤枉入狱”的市委副书记兼政法委书记郑平善,骆志远认为,他虽然脱离了牢狱之灾,但仕途已然无望一个最重要的因素便是唐晓岚母女的浮出水面。
不管郑平善与唐秀华昔年究竟有着怎样的“纠缠”和苦衷,但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冷不丁冒出一个私生女来、作风出现瑕疵,虽未公之于众,但省里肯定会相应处理。
最大的可能性是还郑平善清白但却并不让之官复原职,而郑平善本人也会在组织部门的“引导”下,以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请辞,提前离岗退休。
郑平善的结局固然令人遗憾,但对于郑平善来说,这已经算是极佳的出路了。骆志远对此并不纠结,他纠结的是自己的父亲骆破虏。
按说,侯森临和郑平善都退出了安北官场,骆破虏面临着新的起点和机遇。把握的好,更进一步不是没有可能。但骆志远已经感觉到,父亲对仕途险恶的深深厌倦和失望,这场意外风波无形中放大了他内心深处的那点对权术争斗的憎恶情绪,产生了调离官场过安静生活的念头。
想到这里,骆志远忍不住轻轻喟叹一声。父亲的性格的确不太适合官场如果,如果他执意要如此,作为子女而言,骆志远只有尊重父亲的决定。
既然如此,在规划自己人生未来道路时,骆志远不能不将这个因素容纳进去。
……
列车前行一个小时,这个时候,盛基然突然声称自己发起高烧,身体状况不太适合继续进京出差,要提前下车返回安北去医院看病,而张长军也趁机提出护送盛基然回去,免得盛总出现意外。
盛基然半路下车前,将虞老将军的联系方式和住址交给了骆志远,要求他先一个人进京,具体如何做,等待报社的进一步安排。
盛基然对进京采访失去了兴趣,装病返回,无非有其不可告人的心思。在安北市乱局将至的局面中,盛基然不会安心外出;张长军也趁机开溜,当然是知道这次采访等于是泡汤了,跑这一趟也是白跑想想看,虞老将军不是谁想见就能见到的,一直以来,跟虞老联系的都是盛基然,盛基然退出,基本上联系不上虞老了。
骆志远对此心知肚明,但他还是答应继续按照原计划进京,抵京之后再听候报社领导的安排。
傍晚时分,列车抵京。
下车之后,骆志远在火车站广场上了找了一个公用电话亭,给报社总编室打了一个电话。
跟骆志远通话的是编办副主任张艳,张艳在请示了报社一把手之后,要求骆志远按原计划独自与虞老联系,看看能不能完成采访活动。
报社方面没有强求,大概意思就是说,能完成采访最好,完不成也无所谓了这样的安排,大概就是例行公事,报社也不指望骆志远一个新人能独立完成这样重大的采访任务。
而另一方面,市里乱局初现,这一次的专题策划系列报道会不会延续下去,其实还是一个未知数。
骆志远笑了笑,就扣了电话。
他随意坐上公交车坐了几站然后下车,找了一个规模不大的国营小旅馆住下。不能住太高级的宾馆,否则住宿费没法报销。
他打开盛基然留给他的关于虞老的联系方式和地址看了看,就微微一笑收了起来。专访虞老,能访得上固然好,访不上也无关紧要。这一趟进京,他就权当是来京城散散心了。
想了想,他用旅馆的电话拨通了谢家的电话。
既然他的人已经到了京城,就不能过门而不入一则要询问一下谢老的身体情况,看看还需不需要进一步施针治疗;二则谢老为他前番进京求援成功起着决定性的因素,他想登门拜谢一二。
来之前,父亲骆破虏还专门为谢老准备了一点安北的土特产作为礼物。至于对骆家,骆破虏有意回避了,但骆志远心里想着,如果时机合适,能去一趟向骆老当面致以谢意是最好的了。



 第53章 再见谢婉婷

接电话的是谢老的儿子、也就是谢婉婷的父亲谢国庆。谢国庆虽然没有见过骆志远,但骆志远这个名字早已是不陌生了。无论是父亲谢老,还是女儿谢婉婷,都先后向他提起了好几次谢国庆跟骆破虏也是儿提伙伴,对故人之子,态度便也极热情。
骆志远的本意是明天下午去谢家拜访顺便为谢老复诊,上午他还要例行公事去虞老那里走一遭。但谢老听说骆志远进了京,立即就让孙女谢婉婷带车赶过来,不由分说就把骆志远从旅馆接到谢家去住。
谢家的热情,让骆志远很难拒绝。
谢老对骆志远如此殷切,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骆志远神奇的医术。自打接受了骆志远的针灸治疗之后,谢老不仅腰疼旧疾基本痊愈,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都与过去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高血压、神经衰弱等等这些小毛病都症状大为减轻。谢老正琢磨着怎么把骆志远找进京来,再为他扎几针、做做保健养生,听闻骆志远自己送上门来,焉能不喜出望外?
其次是骆破虏的因素使然。谢老一度将骆破虏视为了东床快婿的不二人选,岂料骆破虏横生枝叶与骆家闹了决裂。谢老无奈,只得作罢,将长女谢秀兰嫁给了骆朝阳。多年之后,骆破虏父子再次出现在谢家的视野中,谢老爱屋及乌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因素:谢老心里动了让骆志远成为谢家孙女婿的念头。
骆志远无论是人品,还是才学样貌等各方面,都符合谢家的择婿标准。况且因此还能继续与骆家联姻,巩固两家的同盟关系。当然,这只是谢老心里的念头,还远未付诸现实行动。他虽然非常喜欢和欣赏骆志远,但终归还是要继续考察一番的。
同时,谢老不同于骆老,性格豁达开朗,不是那么重视家长权威,谢家的民主作风要比骆家强不少。骆志远能不能成为谢家的孙女婿,还要看谢婉婷的选择。谢老不会为了政治联姻而牺牲孙女的婚姻幸福。
而骆老则与他相反,他更看重的是家族整体利益和家族声名。骆家的未来是大局,骆家人包括骆老在内,都要服从和顾全这个大局。
……
夜幕沉沉,但京城的夜色下公路上依旧是车水马龙往来如梭,放眼车窗之外沿路两侧鳞次栉比摩肩接踵的高楼大厦和霓虹闪烁,京城大都市的繁华尽收眼底。
一路上,谢婉婷只是神色娴静地面带微笑,却很少主动开口说话。
谢婉婷本不是寡言少语的女孩,但再次面对骆志远,她的心情微微有些复杂,也不知道该如何谈起。谢老的“意思”她当然知晓,但她对于骆志远只是拥有一份单纯的好感而已,远远达不到爱情的程度。
而骆志远则出于礼貌,更是保持着沉默。
直到快到谢家所在的小区时,谢婉婷才微笑着扭头望着骆志远轻轻道:“我都忘了问问,骆家二叔的事情咋样了?他没事了吧?”
骆志远笑着点头:“没事了。省纪委专案组经过查证,我爸是清白无辜的,目前已经恢复工作了。”
“这就好。”谢婉婷温婉地附和道。
骆志远扭头凝视着身侧伊人秀美的面庞,眸光清澈却极有穿透力,看得谢婉婷霞飞双颊。她性格娴静,虽出身豪门,却无任何张扬骄矜之气,秉承着谢家传统的家教,其实很少与同龄男子私下接触。
“婉婷,我看你的气色”骆志远犹豫了一下,还是道:“你最近是不是滋补过甚,有些上火了。”
谢婉婷一怔,旋即轻柔点头道:“我的身体一向比较弱,医生说我气虚,所以我常年服用西洋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