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陆权强国-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城门方向的枪声越发密聚了,谭泰脸上闪过一丝不安,难道图赖大人当真出事了,随即摇头,这如何可能,即使被数万明军包围,凭着八百精骑图赖也可以冲出来,何况明军哪来数万人。

“杀!杀光鞑子!”杨林大声命令道,指挥着羽林卫抢占高位。

他们清灭图赖后,匆匆打扫了一下战场就向城门赶来,没想到鞑子已经夺了城门,谭泰太过大意,任由城门趟开,只派了一小队士兵看守城门,这队人马还是要接应图赖和北城清军入城,否则这一小队人马谭泰也不会派。

当杨林和布加路带着人马来到城门时,守城的清兵愣住了,他们从没有想到后方会出现明军,反应过来后,这小队清军却不是关城门,而是对杨林等人发起了冲锋。

在战场上,清军以少胜多已是惯例,他们并没有把这队明军与河中过来的明军联系起来,以为只是哪里出来的残兵败将,只要他们一冲,这些明军就会溃散。

平地上的冲锋远比河滩快捷,明军只放了一枪,清军已冲到他们面前,虽然第一轮枪就射杀了一半清军,还是有十余人冲到明军阵中,一阵砍杀之后,明军将冲进阵中的清军全部射杀,可是自身也伤亡了十余人。

这让杨林和布加路两人都一阵后怕,若刚才的战事不是发生在河滩,他们不是背靠着河流,此刻躺在河滩上的死尸就是他们。

第二卷 虎踞鄂中 第一百章 新兵

借助京山县光复之机,李汉手上掌握的应城县内的膏矿、盐井倒是卖出去了七十余处,其中有近五十处都是这县内的膏商、盐商世家所买,至于另外二十多处则被他之前见过一面的刘伟元等人买去了,倒是令他微微有些惊讶,因为这几人他曾经派人打听了一下几人的身份,均是天门、仙桃两县的商人,他还真没想到几人会在应城置些家业,当然,商人贪利、其中也不乏他仅以寻常六成的价格卖出的原因。至于府内的乡绅之流虽然眼红,不过却是无一出手愿意冒险,到叫他心中有些失望。

不过,无论是应城县内的商贾还是刘伟元等人均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仅仅买下了他手中的一些原本属于尤老四跟鬼头六的矿井,还大多都是些偏远、荒僻处的,别说对于那些富矿不敢问津,更别提那些原本属于官府的矿井了。

拉拢府内乡绅计划目前进展不佳,想要靠出售盐井捞些银子的计划也没获得多大的利益,李汉虽说手上又多了近四十万两的银子,不过多少离他心目中的目标距离太远,所以散会之后便将自己关在了县衙内的一间屋子内,直到腿上打上了石膏绑带的李东来在两个卫兵的搀扶下来求见他,他方才挥散了心中的挫败感,重新振作起来。

“东来,坐……不是让你先休息一下吗,身体要紧……”

发现来人是李东来之后,他赶忙命卫兵给他搬来一张椅子,扶他坐了下去。

“先生……不碍事的,大夫说了没什么大伤,不过子弹伤到了骨头倒是有些不方便!”李东来虽然说得轻松,不过脸上却是豆大的汗珠不断落下,显然不像自己所说的那般轻松,“先生,京山那边刘英打乱了咱们的计划了……”

挥手喝退两个卫兵,对于李汉之计划,目前一标之内就只有他李东来知道的最清楚,自然明白在计划中,这京山本就该于这几日光复的,只不过……不是借那刘英之手,而是第一标!

“知道这个人吗?”

对于湖北省内之情况,辛亥革命这一段学的不是很好的他并不熟络,倒是识不得天下英雄人物。

李东来点头,“回先生的话,这刘英倒是一号俊杰,不过情报司因为组建的比较晚,仅打听到了他曾经东渡日本留学,又是共进会成员,听说家中也十分富庶,其余便不知道了!”

虽然情报司没交代什么具体情报,但是两人心中均是已经将那这位自称‘中华民国湖北起义军副都督’、甚至他手下的起义军都自称中华第一标的刘英、刘帅列入了‘黑名单’之中,李汉统帅第一标已经成了天下皆知的消息,可笑此人竟还如此自称,岂不是要当着天下人的面扇他李汉巴掌,尤其是那封电报,更是以副都督的口吻命令他的第一标向京山方向靠拢,接受刘副都督统帅,难怪李汉之前接到电报之时眉头一皱、面色有些难看了!

“京山那边的事情暂且放一下吧,对了,城中招兵进展如何了?”

未免混入朝廷的细作,或其他势力的人,李汉将那招兵之事交给了他负责,因此现在他在也就顺便问了一句,心中却是颇有些忐忑。

“回先生,一切进展出乎意料的顺利,经过这两日的战事与宣传,鄂中多数都已经直到武昌起义之时,又恰逢我第一标一日攻下德安府,府内各县多有热血青年前来投奔我革命军,目前仅我应城七个征兵点一上午就招募了四千多人,目前已经在城外您嘱咐圈下的地方修炼了两处临时练兵营,不过因为教官人手不够,属下已经命令从二营再一次抽调了七十多个入伍三年以上的老兵前去暂任军官了,但……因为他们并不擅长练兵之术,所以仅能教授一些简单的队列与枪械知识,不知道大帅委托那洋人招募的洋人教官什么时候才能来到……”

李汉一怔,思考了一下之后才不确定的回答道:“我初时委托洋商卡尔为我从他的祖国多招募一些会些中文的教官,不过他解释国内甚少有会中文者,加上航程比较远,因此差不多要两三个月方才能够办妥。因此就麻烦他帮忙在租界留意一下,这几年欧美多有军人前来远东淘金,国内的这样人才怕不要超过千人,不过多数在洋行跟富人身边工作,等会我就命人发电报催促一下,让他尽快送些过来吧……”

他虽然也会些基础练兵,不过现在的他恨不得将自己分成几个使用,既要为占领的鄂中之地伤神,还要忙碌招兵,解决购买军火、发展经济之财力,解决占领地区内的民生问题等等等等,哪里还能再分出身来训练新军,只能像北洋军一样,先请些洋教官、然后在他们身边多安排些新军军官跟着学习,希望能够尽快的培养出自己的有经验的军官团。

“是,先生!”

“对了……”李汉突然抬起头来,“新兵那边没出什么问题吧?听张炳乾那边说最近城中青皮、流氓之流少了不少,一打听说都跑过去参军了,没出什么问题吧?”

他本是无心一问,不想开了口之后就发现李东来面上隐隐有汗,脸上也有些慌乱,当下心中一紧,忙又询问道:“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情了?”

“是的……先生……”

李东来摸了摸脸上的汗水,方才恭声回答到:“新兵那边混入了不少的青皮无赖,搞得军营一片乌烟瘴气,不但出现了拉帮结派违抗军令的情况,还有人组队殴打教官,更有……更有短短一上午便丢失了数十杆枪,教官团……教官团已经命人在查了……”

“什么?”

李汉脸上震怒,深吸一口气方才强压下来。他略微思考了一阵,沉吟了一阵之后,说道:“暂时收缴所有枪械,只有实弹训练时才可发放,命令第二标张炳乾派一营士兵前去暂时协助训练新军,我这就着手制定新军训练条例,晚些时候你派人过来拿去送给教官团,日后若有人犯事一律按照条例严办。让教官团将我制定的计划翻一倍,自明日起三日内进行魔鬼训练,所有不合格或撑不下来的一律清理出新兵营。对于敢于拉帮结派排挤其他地区新兵者宁错杀、勿放过,首义者必追一律严惩。”

对于丢枪的事情,李汉仔细琢磨了一番,越想越感觉丢枪的事情里面有蹊跷,否则不可能如此集中。

越想心中越不放心,李汉道:“新兵无辜丢枪的事情十分蹊跷,不要惊动教官团那边,让情报司仔细去打探一下,若有发现立刻前来通知我……”

“……是,先生。对了先生,那张梅生属下做主将他带了过来,这两日属下发现他胸中颇有些才气,尤其对安抚民心、处理政务颇有些见解,难怪能受到那湖广总督瑞澄推崇,更将多数政务推与他处理!”

李汉点了点头,前日他便想要与这张梅生见上一面,不过这两日政务繁忙、军事不断的,一时之间倒是给他忘记了,“也好,我这几日与政事之上倒是多有疑惑,刚巧与他请教一番,看看能不能为我所用。你且下去休息吧,征兵之事却不可松懈了,如今京山有变,西进之计划也要改变一些,最迟三日内必须拿下天门、仙桃,打通汉江水道。将鄂中之地彻底掌于我手,命人小心戒备与京山、汉川方向,不过若不是对方主动寻事,不可挑衅与他!”

“是,属下这就安排下去……”

两人交谈完毕,李汉为他叫来侯在门外之兵,将他扶回去,不过随着护卫进来的还有一身着青灰色短衫,看上去多有精明之气的中年文人!

正是那张梅生。

第二卷 血战中原 第95章 突围(二)

拿下城门后,杨林马上命令手下抢占高位,城中地形远比平地复杂的多,相对来说,骑兵会受到极大的限制,对于火枪手极为有利,经过城门口中的小规模战斗后,羽林卫上下发热的脑子为之一凉,鞑子并不是软柿子,稍不小心他们就要吃大亏。

“军门,军门,不好了,我们后面来了一队明军,他们把城门夺去了。”刚刚出去探听消息的几名戈什哈急匆匆返回,向谭泰禀道。

谭泰惊讶的张开嘴,身体晃了晃,差点从马背上摔下来,他看了几眼倒在血泊中的几名游骑,心中涌起了一片恐惧,难道图赖大人当真出事了。

“军门,杀回去吧。”一名偏将建议道。

若是往常,无论是多坚固的城池,只要城门一打开,明军就会如兔子般逃窜,可是济南城的明军明显还有不小的战斗力,西门杀散的明军还不时对他们袭击,若是等到明军大队赶来,城门被堵,他们反而成为瓮中之鳖了。

谭泰抬头看了看天空,算了一下时辰,眼下多铎应当已经接到自己进城的消息了,他应该会派兵来接应自己,后路被堵其实问题不大,只是自己攻进城,城门还被明军反夺,这个面子丢大了,何况图赖到底是否出事了,他迫切想知道。

“传我命令,杀回去!”

“是!”

清军呜呜的牛角吹了起来,正在追杀残存明军和百姓的清军听到牛角声,马上拨转马头,向声音方向汇聚而去。

多铎的心情正忽上忽下,城头明军的调动让多铎大惑不解,随即传来的信息让多铎更是糊涂,先是西城已经被攻下,然后又是图赖全军覆没,这两条讯息自相矛盾,让多铎无从判断。

尽管多铎对两黄旗想尽办法打压,可是他也不得不承认,就实力来说,两黄旗在满八旗中也是首屈一指,图赖更是身经百战,怎么可能全军覆没,若不是明军的调动蹊跷,多铎两条消息都不会相信。

等到城头传来激烈的爆炸声,多铎才相信西城拿下的消息是真的,他倒是希望图赖也真死了,否则给两黄旗立下如此大功,他未免太过无能了。

“王爷,要不要派兵接应西城正黄旗的人马?”舒克萨哈提醒道。

多铎从嘴时哼了一句:“不用,正黄旗兵强马壮,何需本王接应,传本王命令,立即攻城。”事实上,多铎却是不愿意从正黄旗打开的城门进城。

当谭泰带人赶到城门附近时,看到的清景让他勃然大怒,城墙,房屋上全是明军,这些明军拿着火枪,正对街道上冲锋的清军如同靶子一样射杀,清军虽然用弓箭反击,但是明军居高临下,效果却不是很好,通往城门的主街道上,除了堆着的一些杂物阻挡清军冲锋外,已经散落了六七十具清军的尸体。

两军对阵被杀也就算了,这些明狗却是卑鄙无耻的借着房屋躲避,让自己部下勇士的弓箭无从发挥威力,谭泰扫了两名新投自己的明军叛将一眼:“马得功,田雄。”

“末将在!”

“你们带着人上,把街道上的明狗赶出来。”

“这……”田雄,马得功两人暗暗叫苦,他们已看出这队明军的火器不一般,装填的速度快捷无比,心中正暗自纳闷时,就听到谭泰的命令,两人不禁犹豫起来,他们虽然收扰了一些人马,只是连同他们的亲兵在内也不过五百来人,收拢的人马死了不可惜,自己的亲兵可是死一个少一个。

“怎么,莫非两位要抗命不成。”

见到谭泰脸色沉下来,田雄、马得功两人哪敢再迟疑,田雄脸上现出一丝阴毒的神色:“大人,末将有一个办法,可以轻易将明军逼出来。”

“哦,什么办法”

“大人,只要将两边房屋点燃,明军必定藏身不住,等他们从房中出来,我军自然可以趁机劫杀。”

谭泰点了一下头:“好,那你们就执行吧。”

杀人放火是清军的本行,先前没有放火烧屋,无非是他们还没有抢够,怕火势一起,他们无法控制,只是与自己部下的性命相比,许些财物损失便不算什么。

在数百名刚刚投降清军的汉奸纵火下,街道两旁的建筑很快便熊熊火起,躲藏在房顶屋后的明军只得纷纷出来,向后撤去,好在街道上已被明军丢满了杂物,清军不能纵骑追赶,只能与弓箭射击,在羽林卫火枪的打击下,双方互有伤亡。

只是苦了原本躲在家中的百姓,火光一起,他们无法躲藏,只好从家中出来,只是刚一出来就遭到清军无情的斩杀,很快都倒在了血泊之中。

看着熊熊燃起的大火,杨林恨恨的在城头上拍了一掌,民房靠近城墙有一段距离,倒不怕大火会烧过来,只得眼见济南城就要毁在自己眼前,如何不怒。

“杀!”清军后方一阵大乱,从北门撤下来的明军已经到了,看到火起,所有的明军都怒不可竭,向清军身后杀到,双方很快剿杀在一起,明军丢弃了火器,以骑对骑,清军的劣势一下子显现出来,他们的人数不足明军十分之一,地形又限制了骑兵的各种迂回战术,只能硬碰硬。

虽然明军的死伤远大于清军,可是明军伤亡得起,清军只有二千多人,实在是太过单薄,只能步步后退,只是他们退到后面时,才发现大火把自己的退路也堵住了。

“田雄,马得功,出来见我。”黄得功的声音如同雷鸣一样,传到了两人的耳中,两人脸色一下子惨白起来,他们万没有想到,明知西城已破,黄得功还会来到西城,听声音,似乎所有的明军都来到了西城。

“军门,明狗太多了,我们挡不住,怎么办?”一名戈什哈狼狈的来到谭泰面前禀道。

听到连清军也挡不住,田,马两人的脸色又白了几分,望着前方的大火,两人不由想起一句:“自作孽,不可活。”

“没出息。”谭泰扫了田马两人一眼,向身后的清军大喊:“杀!杀出去!”

正黄旗的旗兵紧跟在谭泰身后,从主街道向前杀去,济南是大城,通往各个城门的街道也最宽,前方又没有什么阻挡,满人的骑射得以发挥,让谭泰生生杀出一条血路,冲了出去,不过,田雄和马得功两人却没有这么好运,明军上下恨透了这两名叛徒,守愿放过鞑子,也不愿放过两人,将两人从后面断了下来。

“冲!冲出来!”田,马两人看着越来越多的明军,心中恐惧万分,撕心裂肺的大喊。

两人的亲兵不断的从马上掉下来,却再也不能前进一步,就在两人快绝望时,前面的明军突然分开,让出一条道来,田、马两人大喜,正要打马冲出去,只见前方数十米被一队骑兵整齐的堵着,中间一人虎背熊背,头戴金盔,不是黄得功是谁。

看着黄得功冷冷的看着自己,田雄、马得功两人勇气全失,铛的一声将手中的兵器扔在地上,口头低声喊道:“大帅!”

“好,好,你们还知道我是大帅,本帅也不以为甚,你们自尽吧。”

听到黄得功的话,两人面如死灰,看着周围射来的全是鄙夷的目光,两人自知无法幸免,从马上跳出来,重新从地上捡起了丢下的长剑,往脖子上一横,却是迟疑着不敢下手。

黄得功大为不耐,手一挥:“射!”

“嗡。”弓弦响动,田雄,马得功两人身上插满了箭支,又是铛的一声,他们手中的长剑无力的掉在地上,尸体也砰然倒地。

“其他人也杀了!”

又是“嗡,嗡,嗡。”弓弦响动,田、马两人两人还剩下的数十名亲兵也一一被射杀。

看着田雄、马得功两人倒在路中间的尸体,黄得功心中唏唏不已,这两人跟随了他十几年,一直作战英勇,没想到最终却走上了这条道路。

“报,大帅,殷总兵退下来了,鞑子已经进城。”

斥候的报告让黄得功振作起来:“传兵,马上救火,将通路打开。”

“是!”

然而火势一起,再要救谈何容易,明军无法,只得将一部房子拆了,将两旁的小道扩大,从侧道离开,很快与正守在城门的杨林汇合在一起,两军一汇合,虽然丢了城池,明军的士气又重新振作起来。

黄得功从杨林口中得知他们消灭了八百多名清军时,还以为杨林吹牛,不过,杨林是皇上派给他的军法官,黄得功也没有揭破,以免让杨林难堪,若是以前,皇帝给他派军法官,黄得功肯定会不乐意,只是有了田雄,马得功这件事,黄得功心里对军法官虽然还有一点排斥,却也没有拒绝的意思。

听到田雄、马得功投敌才导致城门失守,杨林大为懊恼,他若是先来一天,必定不会让两人得手,他对于皇帝的先进之明顿时大为好奇,只是此事只能暂时烂在心里。

“杀!”身后的清军已经追来了,两人顾不得多叙,杨林自高奋勇的承担了断后的任务,黄得功率着大军匆匆出城。

第二卷 虎踞鄂中 第一百零一章 张梅生

“见过大帅!”

出乎他的意料之外,李汉惊讶的看了一眼冲他抱拳行了一礼之后便一屁股坐在之前李东来所坐的座位上,眼睛微微眯起大胆打量他的中年师爷,微微愣了一下才点了点头,算是回礼了!

“你倒不怕我杀了你?”他玩笑的问了一句,又继续手上的工作,因为德安府被攻陷时打量的满清官吏或逃或被抓,导致四地所要处理之日常政务都要经过三营、四营用电报传过了给他查看,倒不是他专横独断,而是因为根基浅薄的原因,手下竟然找不到一个能够帮忙分担些压力之人。

所幸李东来跟马荣成将征兵跟整顿内部细作、收集情报等事做得还算不错,算是分去了他一些压力。

“怎么会呢?梅廷(张梅生字)还算有些眼力,我知大帅必不会杀我!”

李汉倒是没想到他玩笑的一句话换来对方肯定的回答,心中有些诧异,他索性暂时停下了手上并不熟悉的政务,询问道:“你就这么肯定?”

“早在武昌陷落之夜,梅廷便知道自己断然不会有事了,并且也猜出了大帅必不是革命党出身、也跟反正清将没有关系,否则某之下场不是当场掉了脑袋便是被捆缚了扭送去讨好那帮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之人。只是梅廷这几日想破了脑袋,也未想到大帅到底是个什么身份!”

李汉像是没听到他话里的询问一般,反倒对他对于革命党之看法来了兴趣:“你这狂生倒是有些意思,你可知这些时日来你口中成事不足之革命党已拿下武昌周边数城,并且天下英雄豪杰之士莫不瞩目此地,此番虽有清军南下,但城中多有百练新军,倒是鹿死谁手尚且不知,哪里来的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那张梅生显然还不知道革命之进展,不过他却依旧傲然一笑,“大帅手下管教倒是严谨,这几日梅廷没能得到外界一点消息。不过方才经那位长官之口,才知道了原来我等已到了鄂中,之前倒是梅廷小看了天下英雄,大帅有如此之谋到叫梅廷佩服异常。至于武昌那群人们,某还是那句话,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跟在总督瑞澄身边这么久,梅廷早就对革命党人研究了一番,虽说却也佩服其理想,不过对于其政治之幼稚、手段之低劣(指暗杀)、方才由闻之这革命之军政府所选之都督竟是黎宋卿,此人乃是瑞澄之心腹,我也多与他有些走动,对他之了解远在那帮人之上,只能对其说道一句,早晚不过便宜了他罢了!”

“……”

嘴角笑意浓了几分,李汉当然知道他所说之话早晚都要成了现实,但是因为所处地位之不同,有很多事情是他看不到的,当然,他也没有指出的意思。

“倒是大帅,离开了武昌虽然看似弱化了大帅之实力,实则此举堪比刘备之得荆州,日后生机自当无限。武昌三镇不过丹丸之地,虽有地理之势,然则三镇北临安徽、东有江西,海军可自江水之上进攻,朝廷若真要拿下此地,只需遣一员善用兵之将,帅数万虎贲之士,一路强攻汉口,另一路牵制武昌之兵,海军围堵三镇码头,停两淮入楚之盐,倒是不许调回入川之兵,便可在半月内重新夺回三镇,彻底镇压军变之乱!”

他话说的倒是在理,李汉也是听得连连点头,朝廷若真要依他而来的确能够半月之内夺回三镇,可惜萌昌并不是善用兵之将,加上他与袁世凯交情不浅,南下之前拜访此人之时谁也不知两人说了些什么,只知道袁世凯掌兵之前,他与军政府连连战败,洋人虽然对南方革命不安,却也因为军政府威胁要拿下租界加上西方诸国国内注意力均被吸引在了巴尔干地区而不得不恪守中立未允许朝廷通过租界运兵、腹背夹击革命军之计,来自朝廷的官禁虽说的确令湖北过了两个月的清淡日子,不过,那些脑袋里都是油脂的家伙们哪里知道徽商跟洞庭商帮之胆大,敢在两月之间偷运十数万担盐巴入楚,为了银子他们可真是豁出去了!

种种的种种,决定了满清朝廷之失败,保证了三镇之成功!加上朝廷大军被牵制在了湖北,关内诸省革命者哪里还会放过如此合适之时机,纷纷四起响应,断送了鞑子两百多年之河山!

“不知大帅所谋到底乃是何物?”

他见李汉停下突然不语了,便开口突然问道!

李汉看了看天却没有回话,不过那张梅生却好似读懂了什么一般突然变得兴奋了起来,眼神之中也多了几分神采,“既如此,梅廷提醒大帅三点,已全大帅不杀之恩!”

“这第一,乱世当掌兵权!大帅切记此点,我料大帅手下之兵最多不过数千,武昌若败之后就属鄂中、所以征兵当时眼前最重要之工作。河南先是捻子又遭拳乱,省内贫瘠铁路不通。除非大帅闹的声势太大了,否则朝廷若出兵则必经安徽,力主要先解决武昌那边!”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他感慨了一句,“不过大帅离开了武昌虽说避开了朝廷兵锋,但是也有不利的地方,比如,这枪械补给……还有这影响也都较之武昌那边差了不止一筹……”

似乎有些顾虑,他说话总是点到为止,又像是想要吊起他的胃口一般。略微顿了顿,他又继续说道:“大帅若要成事,人是少不了的,还请大帅多多邀请省内名流齐聚,一则可为大帅。这鄂中之地看似广阔实则乃是贫瘠之地,虽因经济利于征兵却不利于发展,望大帅三思,早日拿下鄂北、长江沿岸繁华地区才是正理。一则立于交通运输,二则此处商业繁荣,便于成事……”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若要彻底站稳根脚,大帅还需解决一处心腹大患襄阳刘温玉!省内之兵多于武昌,然还有一协驻扎鄂北重镇—襄阳。那刘温玉虽说能力不佳,不过能从巡防营统制跃至一些统帅,凭的就是寻常剿匪特别积极,手下士兵虽以巡防营为干,却不乏百战之兵,不过其人性格颇为偏颇,加上又有些自负,想必以大帅之手段他必不是对手。”

“如此,梅廷该说的也全说了,不知大帅打算如何处置梅廷?”

李汉扬了扬手上的文件,“会处理政务吗?”

张梅生一愣,显然没想到他突然会问出这么一句,只能点了点头,表示自己会。

“有兴趣留下来在我军政府中先担任个闲职吗……”

第二卷 血战中原 第96章 利器

王福站在一面一人高的铜镜面前,铜镜打磨的非常光滑,镜中人影头发齐整,一身黄袍,脸色微胖白嫩,看上去只有三十不到,若不是留着胡须,恐怕会更加年轻一些,原先象圆球一样的肚子虽然还凸起,比起以前却有天壤之别。

这些天来,王福又是跑步,又是骑马,经过数月的辛苦锻炼,他的身形已正常了许多,虽然还是偏胖,起码不会有圆球的感觉,走起路来颇有虎虎生风的感觉,这让王福颇为自豪,他大学时一个室友也是胖子,天天嚷着减肥,结果是越减越肥,看来自己的毅力至少比室友强多了。

他却不想想,若是有人会因为肥胖跑动不了就要被人抓住斩了,谁都能快速减肥下去,从决定不逃之后,王福早起跑步已经不勤了,若不是他对骑马还有兴趣,说不定刚刚减下去的肥肉又要反弹回来。

“来人,替朕拿便服来。”

“奴婢遵旨!”门外传来一名女子清脆的声音,不一会儿,两名只有十六七岁,脸蛋秀丽清雅的宫女捧着一套绸缎做成的华服上来,左边一名女子轻声的道:“皇上,衣服来了。”

王福伸开手:“替朕更衣。”

“是!”两名宫女应了一声,将王福外面的皇袍脱下,换上手中的华服,刚才镜中一身贵气,充满威严的青年顿时变成了普通的富商子弟。

除了刚开始有点不自在,王福已经习惯了事事都有人帮忙的生活,替王福换好衣服,两名宫女垂手站在旁边,俏丽的脸上露出一丝红晕,望着皇帝的身影,眼中露出倾幕之色。

左边的宫女姓柳,双名紫萝;右边的宫女姓叶,双名五香,柳、叶两人都是最近才选到王福身边的,既然要人服侍,王福自然不会用内侍,宫女更是要挑好的,两人虽然不能说是万中选一,可也是从数千宫女中挑出来的,无论品貌都是上上之选,至少比王福以前见到的校花,班花漂亮了许多。

面对两个可人,王福若说不动心肯定是假的,只是他不想表现的太过急色以权压人,以前又无与女子交往的经验,一时倒不知如何下手,虽然两女选在他身边十余天,王福也一直没有动手。

两女被选到皇帝身边就有侍寝的心里准备,皇帝将之视之无物,倒让两人幽怨起来。她们都是小户出身,面对荣华富贵,一步登天的诱惑,如何能够抗拒,皇上越来越显得年轻,即使稍为胖点,可也是富贵人家的通病,何况皇帝更是九五之尊。

可惜铜镜中虽然也映出了两人的身影,王福却无法看到两女脸色和眼神的变化,铜镜就是铜镜,打磨再好也法和玻璃镜子相比,民间倒是有玻璃镜子,这些镜子都是欧洲人从万里之外运过来,玻璃镜在欧洲本来就是奢侈品,运到大明更是天价,非富商巨贾不能用,一块小小的镜子就价值千金,王福眼下虽然银子宽余了不少,却不会把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