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陆权强国-第2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到李汉突然开了口,蒋方震一时有些愕然。他总感觉坐在他旁边的年轻人有时候自己根本跟不上他的思路,有时候也想不明白他的脑袋里在想什么。他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对李汉道:“蹿起太快,也是自己抓住的机会。西部用了两年的时间就完成了过去洋务至少需要十年、二十年才能完成的事情,难免根基要不稳一些,给一些人留下可乘之机。不过这一战之后有一段安生日子了,以后慢慢料理也不迟,咱们有的是时间和机会。”

眉头微微动了动,李汉又闭上了眼睛,只是低得几乎听不见地说了一句:“攘外必先安内,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西部崛起太快难免引起根基不稳,但若内部总是滋生蛀虫也委实烦人,还要趁着现在病在腠理早早医治!”

……

上海法租界惜阴堂门口内外,今天从早晨开始就密密麻麻的站满了警戒的租界巡警。前几日北方代表周学熙外出访友时遇刺,行凶者当街朝他那个方向连开两枪,虽然被他的随从挡去,但因为行凶者从容逃去无踪成为了一桩悬案。这一桩行刺案很快震惊了整个上海,也让交谈双方明白了暗中却有人十分不希望他们达成收兵协议,停止了南北交战。

双方从战场打到谈判桌上,这对立的情绪是消除不了的。但是显然彼此双方都不相信在这个节骨眼上,会有人安排杀手行刺对方的谈判代表,老狐狸袁世凯显然明白这一点。西部的军事调动陆建章一直盯着并将最新的消息递到他的手上,因此一早袁世凯就在盯着西部正在编练的新兵师了。今天天还未亮武昌的探子便将加急号外送到他的桌子上,得知西部随后将有两个新编师即将开赴陕西战场之后,已经从第四师那里得知这小半月来连续攻坚战损情况的他终于慌了神了。陕西战场上,北军一直仗着兵力远在守军之上攻城掠地,只是西安迟迟不能拿下,又给熊秉坤死守一座座战略要地消耗了不少的实力,如今守军援军赶到,陕西战场之上形势顿时大变,就算如今十四师未能完全占领山西战略要地,封堵北军的回撤路线,但也存在被围的危险。

已经被打残了三个主力师,虽然知道李汉的损失绝对不下中央,但若在陕西的部队再遭遇了损失,袁世凯手上的力量无疑将遭到严重削弱。形势逼人加上他同日本接触后日方提出的要求太过苛刻,种种结合之下袁世凯就算是心里不爽,终究还是老谋深算的看清楚了棋盘走势,一封密电递到了上海,命令周学熙尽快同西部代表谈判达成协议!

惜阴堂宽敞的正堂,已经布置成了清朝官场式样的会客室。桌裙、椅披、花挡一应俱全。这么大一个客厅只放了一张欧式会议圆桌,南北会商代表同副手以及上海租界区的几位列强领事齐齐列坐,随从幕僚站立在后,今天是北方、西部第四次会商,也是极有可能在会议上达成共识,因此气氛远比寻常往昔要好一些。

因为西部的代表住在公共租界,而不似比他们晚到两日的北方代表一样选在法租界内,因此周学熙抵达惜阴堂少许,张謇才在副手伍朝枢等的陪同下抵达。

看到张謇和伍朝枢走进来,周学熙等一众都热情地站了起来。周学熙热情而又客气地最先打着招呼:“几日未见,季老面上起色一样红润,真是羡煞旁人!”他二人虽然素来被人拿来比较,但张謇痴长他十岁,因此周学熙在他面前辈分说来还是矮了他一些!

“哈哈,缉之兄却有所不知。我这两天从报纸上看到了些消息,言说我那上市的公司股票又涨了五厘小赚一笔,都说人逢喜事精神爽,气色好些也是应该的!”

因为西部上市的公司数量只有少少的那几个,加上这个时代的国内不乏投机客,因此未免遭遇暴炒酿成数年前‘橡胶投机’那样的惨案,武昌的股票交易所现在实行的是5%涨停制,一只股票只要在当天开盘结束前比前一天的股票价格涨了5%就要停止交易,一方面能让一帮投机客冷静一些,一方面也能让相关部门留出时间来审查其中是不是有什么势力暗中坐庄拉升股票。

张謇的公司自从在股票交易所上市之后,有他这个民国两大财神之一的身份,价值已经被炒到比他之前估算的总值涨了30%还多,这笔凭空冒出来的钱可比他之前辛苦几年赚得还多,无论与公与私,他拿出这个借口都能搪塞过去。

周学熙心中说不羡慕是不可能的,他正琢磨着要不要怂恿袁世凯也在北方弄一个。却不忘主动迎上前两个人的手握在了一起,这是会谈以来两人第一次握手,似乎预示着双方之间终于有了和谈诚意。

啪的一声,这一张珍贵的照片,被批准列坐采访的泰晤士报记者拍了下来。

会议的议程倒没有什么复杂的,双方之前磨了半个多月的嘴皮,彼此的底线已经基本上了然于胸,只不过北方那位一直揪着皖赣湘三省不松口,而李汉也死拉着‘大总统身份’还击,分歧太大才有了一次又一次的不欢而散。如今眼看着局势将一步步的往不利于北方的地步发展,袁世凯总算是明白想拿下西安增加手上的筹码已经不可能了,因此和谈的诚意也上来了!

李汉早就不愿打了,因为短短的几个月,被打残了几个主力师外加士兵的死伤补偿等都是一笔巨额数字,西部进入十月以来经济已经明显出现了停滞,市面上也荒凉了起来,是该停下来了。双方大佬都点了头,和谈代表就容易做事了!

西部率先做出让步,承认北军江苏、河南并入北军统辖范围内,北军撤出陕西之时,西部也将撤离山西、河南之兵。但到嘴的肥肉绝不可能吐出来,安徽、江西、湖南三省未来将划入他的统治版图内。三省皆是富庶省份,袁世凯当然不可能轻松把这三省给他,最后又是一番磨皮,张謇代表李汉同意了让出皖赣湘三省民政长位子之后,总算摸到了袁世凯的心理底线,北方这才点头默认了皖赣湘三省未来将在未来军政、财政大权尽数掌握在李汉手上。

三省民政大权李汉当然从没打算放弃,给中央一个民政长的位子不过是为了袁世凯的那点面子罢了!

接下来的谈判仅次于对三省的分赃,对于战中西部的急速扩军,已经严重的刺激到了北方袁世凯政府的心理线。为此谈判开始之后双方代表便撕开了之前的融洽气氛,气氛顿时变得火热与矛盾了起来。北方撕毁了之前陆军部制定的大省三个师、小省两个师的扩军公文,以西康省、青海省等两个新建省份荒凉千里无人烟无需驻军,削减了四个师的编制,同时又以甘肃、陕西苦贫为理由,又削减了两个师,誓要将西部的总编兵力削减到十个师。这份苛刻西部自然是不能接受的,为此双方你来我往舌战一个上午,中午休息了一阵之后电波往来武昌、北京与上海之间好一阵,终究在下午也做出了妥协。还是李汉以十省宣誓效忠大总统,承认袁世凯正式大总统的合法地位,并表示将支持他对临时约法的修改,当然也不乏武力威胁在里面。最终双方这才达成协议,付出陆军部同中央财政将不会对他麾下二十师拨发军费跟军械物资的代价后,李汉取消了新进招募的五个师,将兵力维持在二十个师,并入中央陆军编列之中,同时中央将恢复李汉陆军部上将军衔并领受陆军部次长之位。

下午的主要谈判还集中在海军被俘的几艘主力巡洋舰上,这个原本北方认为最难达成的协议,偏偏却最快完成了协商。原因很简单,李汉考虑到民国偌大的海防若是失去了几艘主力巡洋舰之后,毫无疑问将会给各国海盗以及列强可趁之机,因此在袁世凯点头默许了日后他的江防舰队正式顶替原属海军的江防舰队,掌握从长江口到重庆段所有长江航线的巡视跟保卫工作并拥有购买舰艇的权力之后,爽快的仅仅扣留了一艘2600吨级的新建肇和号巡洋舰,其余船舰将在正式停战之后两个月内返还给海军!

大三点上达成了共识,剩下的都是一些小的方面上还存在的分歧了!

当天晚上七点,会议暂停一个小时。双方代表将达成的初步协议各自发回北京、武昌,一个小时后经两地点头回复之后,双方代表正式在大致完成的协议上签上各自的大名。根据协议他们将在协议签订第二日中午,联名向全国通电,随后的一些小方面上的分歧也将在三日内正式完成协商,三日后签订正式协议,结束西部跟北方政府之间的交战。

从此以后,民国当应再无内战,再无纷争,大家共同努力建设国家,完成民族复兴。

第五卷 大炮主义 第四百七十五章

10月30日,南北和谈经历二十多天终于落下了帷幕,双方代表于上海联名通电全国,宣读了代表着停战的《上海联合通电》。结果也许让所有人都觉得有些诧异,一直在战场和政治斗争中咄咄逼人的李汉,却在局势不比北方差多少的情况下主动在多处选择让步,就算是名义上吞下了皖赣湘三省的军政大权,但是要知道现在除了安徽之外,无论是湖南还是江西都有大半被黔军、桂军、粤军占领呢,难道他还想再打?

要说外界感觉到李汉唯一争取到的恐怕就是在未来政府的内政部下面设一个地方自治委员会,专门负责协调管理他现在名义上掌握的十省,而中央也点头默许了对不能掌握之下十省的自治权!毕竟李汉已经扩军二十个师,除非袁世凯还想再打,否则只要他不主动低头,没人能够比他削减兵力的,因此他这一次主动退让,却让南北知情的多数人都看不清楚他到底在想些什么。显然比起李汉,袁世凯获得了更多。心腹大患承认他的大总统地位,跟不反对他再一次对国会下手,支持他组建立宪委员会‘改革宪法’。袁世凯纵使心中有些疑问,但毫无疑问对于这份协议他还算比较满意,最起码从文理纸张上来看,占据了优势上风的正是他袁大总统!

尽管这和谈之后,有不少人都认为李汉这次走了一步错棋。从政治角度上看,很多人都认为他因为没有抓住南北议和这次机会趁机更上一步,却出乎意料的软弱无力,他的命运将昙花一现,就此完蛋了。

当然也有些人却为李汉衷心赞好,比如以前没少攻击李汉的申报记者黄炎培就第一次动笔大大地夸奖了一番李汉:“以前谁也没想到,这位拥有地方最雄厚兵力的年轻将军,是这样以民国的大局为念,是这样地服从民主宪政的原则。以前对他军阀土皇帝的蔑称可以不攻自破!在这次上海会商中,西部代表在李将军的指示下表现出了最大的相忍为国的诚意,说实在的,我们都觉得他忍让得太多了!特别是现在西部推行的与民为利的善政,放诸整个民国也是应当全面采纳的!但是正是因为他的服从大局,一个崭新的民国很有可能浮现在我们面前。唯一遗憾的就是李汉将军这位年轻的圣人儿,很可能无法参与中央机枢当中。像他这样的国家重宝,应该还能为我们这个初诞的民国出不少力气啊!我们在这里恳求当道诸公,学习李将军,本着相忍为国的宗旨,接纳融合李将军和西部各能人志士,大家共同为民国的前途努力。远东又一伟大崭新的国家,又如何不能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缔造?”

这黄炎培号楚南,字任之,笔名抱一。因为其同盟会的身份,上海重新被北军攻陷之后,他曾遭到闸北警察局的逮捕及关押,还是申报的总经理史量才用了些关系才把他从监狱里弄出来的。他这位常年游走在安徽、江西、湖北、河南等各省收集新闻、才方名流的申报王牌大记者之前没少捉着西部军政府管理各报纸印刷以及内容审核等攻击西部,如今却主动站出来为李汉说话,未尝不能发现他背后的申报跟文人圈的风气转变。

在袁世凯借着将国民党打成‘党逆’趁机关押、逮捕了一批整天跟苍蝇一样攻击他的硬骨头文人评论家之后,国内的文人圈子总算是软了下来。虽然有主动求和的意思在里面,但不得不说,申报何尝不是看好李汉这么一位掌握地方十省自治大权年轻实权人物呢!

汉阳国家公墓规模规模庞大,占地达120公顷。陵园呈半圆形,墓地绵延起伏,一场大雨之后还未被太阳完全蒸发殆尽的水滴还停留在公墓内人工移植草皮伤,周围那些移栽的树木也修剪的整整齐齐,此时的汉阳国家公墓显得十分热闹,在这大雨之后地上的小水潭还未消失时,一排排新建的墓碑整整齐齐的排列开,放眼望去竟然占去了规划颇大的陵园一角,约莫至少有数千个。不过比起这空旷的陵园,显然这一角看上去还十分的冷清,似乎无声的有一股意志要告诉所有人——这只不过是刚刚开始罢了。

在公墓的入口处,是一座位于山坡顶上的占地达到2公顷、规模庞大的中式建筑,这里便是公墓里的忠烈祠,忠烈祠内没有祭祀着历朝历代的所谓忠烈之士,只有四千多个颜色尚且未褪去的牌位,他们都是前两年的武昌起义后战死的能够统计到且有名有姓的战死英烈之士的灵位。

这个规模洪大的中式建筑,是去年的双十节时由联合议会的一位议员提议,经李汉批准之后拨款拨款八十七万修建的。既是祭祀先烈的忠烈祠,也同样是一个纪念中心,他是学习后世国内那逐渐被金钱化的教育制度所淡忘的传承,供西部的中小学校经常组织学生来这里参观,接受爱国教育并缅怀为他们的幸福生活战死的忠烈前辈。汉阳国家公墓平时这里驻有一个连的宪兵守护,防备如同后世那般出现些利欲熏心或狼心狗肺之徒破坏公墓建筑。今天拥拥嚷嚷的却显然不止有一个连驻守,因为两日前接到命令总司令要亲自陪送一批从河南前线运送回来的战死士兵骸骨入驻国家公墓,光是周围持枪警戒的士兵便调集了一个营!

“砰!”

枪声从空旷的西北公墓里传来的时候,一队队身穿白色孝装的战死士兵亲人家属或低声哭泣或在亲戚的搀扶下,跟随着队伍经过忠烈祠,眼看着亲人的牌位供奉在忠烈祠内之后,死死的抱着怀中的骨灰坛,他们将要送自己的战死的兄弟、儿孙走完最后一程,前往标记着各自姓名的公墓内!因为在汉阳码头耽搁了一阵,李汉赶到的时候已经稍微迟了一些,在一队队警卫的贴身保护下,从忠烈祠经过柏油路面,顺着枪声传来的方向走去,虽然并不是第一次亲自主持军人的葬礼了,但每一次听到一个个亲属的哀嚎声响起的时候,已经学会了如何成为一名合格政客的他依旧控制不住低下头。

在哭泣声中,又将有一批年轻的生命永远的消失不见了。为了他的政治野望,为了……这个国家的未来!

纵使一次次的不断告诉自己,现在牺牲的数万年轻人,将换来未来那场灾难的消失,又或者生灵涂炭中死亡的英魂将大大减少,但……在耳边不停响起的‘刽子手’的良心谴责之中,一场效仿后世政客的‘丧事当成喜事办’,本该表现很好的政治作秀他竟演不下去了!

“砰……”

当他的脚步停在一排树后时,看着那边几十米开外正在进行着的葬礼,看到一队持枪列队的军人,举着步枪对着空中鸣枪,李汉忍不住身上颤抖了一下停住了脚步。

“预备放!”

“砰!”

枪声再次随着士官的口令声响起,卢三看到李汉停了下脚步略有些疑惑,他上前一步压低了声音,像是不愿破坏了这神圣的气氛,“总司令,不过去吗?”

“不过去了,他们现在想必也不想看到我吧!”

李汉攥紧了手,刚从口袋里拿出来的一份他的幕僚团为他准备好的煽动人心的演讲稿,被他揉得皱巴巴的。

“他们是英雄,别让我这肮脏的政客再让他们带着脏走完最后一程了!”

将揉皱的演讲稿放进口袋里,他摘下了军帽,就这么站在数十米外,对着不远的墓地庄严的举起手行了一个军礼。

“砰!”

“嘟……嘟……嘟、嘟……嘟、嘟……”

当枪声结束之后,军号手拿起军号吹响了熄灯号,低沉的熄灯号声此时显得再肃穆不过,后面站立的戴着孝布的人们出轻轻的抽泣声,已经哭泣的失声的年青的妇女、老人靠着亲人的挽扶,用红肿的双眼看着即将入土的盖着铁血十八星旗印记的骨灰盒。

伴着低沉而肃穆的熄灯号,一位位身穿白色治孝军装的士兵走上前,庄严的行了个军礼之后,从一双双死死不愿放弃的手中接过骨灰盒,然后纯白的手套轻捧着骨灰盒。

附近就有一个一直在等候的另一个士兵上前,将一面早就准备好的铁血十八星旗摊开递到亲人面前。

“这面我们曾经捍卫的旗帜,以一个感激的国家和民族的名义,献给您!用来感激您的XX为这个民族跟国家的崛起做出的光荣、忠实而可敬的牺牲,谨以这面旗帜表达整个国家以及民族对他的感激之情。”

身着治孝军装的士兵将铁血十八星旗递到一个个失去了亲人的老人、妇孺面前时,即便他们这几个月来已经做过太多次类似的事情了,然而声音依旧显得有些颤抖。然后双手把铁血十八星旗轻轻的送到每个战死士兵的至亲手中,甚至不敢去看他们将旗帜抱在怀里,轻轻的抚摸着这面用丝绸制成的铁血旗,像是在抚着自己亲人一般的模样。

最后敬上一个军礼,士兵转过身去,两两对视一眼,口中喊着整齐的口号,迈着正步上前,将骨灰盒放进了一个个公墓之中,然后认真的用水泥板盖上,随后用水泥封死!

整个过程显得如此肃穆!

第五卷 大炮主义 第四百七十六章 分离情报机构

“我果然还不是一个合格的政客!”

李汉感慨一句,背着手抬头看向天空,眼睛有些空洞。他那许久未露面的情报总长李东来刚从湖南回来,静静地侯在他身后,低着头却没有接话!

南北谈判之后,西部下面不少人都对他在同中央谈判中在大好形势下选择主动退让,拱手将上风形势交给袁世凯的举动十分不满。军政府内部自然不必说了,西部利益阶层甚至军方不少将领表现的尤为愤慨。对此李汉也能理解,这一战中西部七个师被打残印证了战争的残酷性,根据前线各部逐渐发回来的数据统计,过去的三个月中,西部共计有17000多人战死,失踪或被俘近2000,轻重受伤士兵多达24000多人。共消耗弹药1754吨,其中炮弹7万发,子弹450万发。作战期间,西部军队损坏丢失步枪15400多杆、机枪34挺、火炮37门、飞机6架。损失可谓惨重!

付出这样的代价,最后只换来了已经掌握全境的安徽,江西、湖南还有大半尚在别人的手中握着,却是将优势拱手让给了北方政府。

李汉如何不知道袁世凯靠不住,但是,谁又能了解他心中所想?马上就是一战来临了,这个国家跟远东决不能在一战前分裂,哪怕只是维持形势上的统一,至少在一个政府下也会让民国身边盘卧的恶狼、北极熊有所顾忌。李汉崛起的太快了,以至于无论是根基还是人脉,他都要比袁世凯差了不止一点,尤其是跟列强之间的关系。民国现在说得难听一点,若不是英法等列强国家互相牵制,谁都不愿意给一家独吞了远东,早就沦为人家的殖民地了。论起跟洋人打交道维持民国地位的事情,李汉无疑手段上要比老狐狸袁世凯差了不止一筹,加上也没有全吞下民国的势力。所以暂时袁世凯不上位维持民国表面上的和平统一,谁上位?国民党还民主党?他们固然更擅长民主,但谁能保证他们能干得更好?这个时代地民国,不是这一群尚且未养成世界观念跟国际政治概念的青嫩政客可以挽救的,最根本的问题在于,无论是国民党还是民主党诸势力,他们的成员都不是穿越者,不能看清历史发展的脉络,也不能把握历史地先机。李汉不否认宋教仁仿美式的‘三权分立’跟孙文的‘三民主义’真要在这个国家实行起来,未尝不能逐渐将这个国家带向文明与兴盛。但问题在于,这不仅仅是中国自己的问题,它必须放到国际这个大背景中去。如果这个国家地决策者不能看到未来,不能看到迫在眉睫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不能看到日本、沙俄以及随后的苏俄的豺狼野心的话,他们就绝不可能实现自己的治国理想。

至于地方上的一帮目光短浅的都督们,李汉从来没将这群只会添乱搞分、裂的军阀放在眼里!

这是一个弱肉强食地时代,仅靠理想是不能将这个国家带向强盛的。

所以,李汉必须与其他人争夺这个国家地领导权,而这一条路上注定会有很多的挫折跟妥协,如今在势力均等的情况下主动向袁世凯示弱并维护民国的大体上统一也是必须要走的一步。北方尚有近十万军队,其中袁世凯的嫡系还有数万人,这是个属于军事强人的时代,就跟袁世凯忌惮他手上的兵力一样,李汉何尝不是十分忌惮他袁世凯手上的兵力。所以纵使知道袁世凯继续掌握中央,一定还会像之前一样推行“削藩”损害他的利益。但是另一方面,李汉也能够借他之手完成一些布局,比如打压国民党跟其他一切所谓民主党派。若是他还不能统筹掌握民国,未来几十年内民主这东西对于这个国家来说却是毒药大过良药,为了自己的名声跟这个国家,他还需要袁世凯这个手上沾满了党人鲜血的刽子手继续‘行凶’,打压民主党派的发展势头,为他成功入住中央后施行的各军事化布置铺平道路!

所以,目前的情况下,削弱袁世凯是可以的,但李汉不能也没有实力将他打倒,索性不如将他继续高高竖起来,当成一块吸引火力的靶子,只要袁世凯占据着中枢权力,在野反对派的注意力大半都会集中在袁世凯那边,而他也就能够专心发展自己的势力。

这个时代地中国不是一场推翻帝制的革命就能够拯救的,所以辛亥革命之后又有‘二次革命’,而这那是革命的开始、战争的开始,这已经为历史所证明。李汉所要做的就是尽快的发展壮大自己,直到能够扫平国内一切反对他的势力入主中央,随后带领这个国家以最小地代价换取最大地胜利,避免再像历史上走了那么多的弯路,及早走上正轨。

至于党人跟袁世凯争执的根本——“总统制”还是“内阁制”,在他看来根本不成问题,归根结底一句话:实力就是一切。有实力,内阁也能变成军事强人手里的橡皮图章,没有实力,就算是皇帝也会变成实力派手里的傀儡,在这一点上,李汉自问看得比党人更透彻,因为在历史上,袁世凯就是一个看重实力、轻视制度的人,制度制约不了这个军事强人,唯一能够制约他的只有比他更强大的军事存在。

报纸上黄炎培的称赞李汉已经看到了,报纸被他整齐的叠好放在了抽屉里。那一段称赞他受之无愧,至少李汉自己是这么认为的。如今的民国才刚建立不足两年就经历了两场大战,国体不立、甚至因为他们这些军阀还未完成形式上地政令统一,避免列强尤其是日俄两国趁机插手民国事务。从报纸上的消息来看,欧洲的“波斯尼亚危机”正在逐步走向缓和,“布加勒斯特条约”的签订正式宣布保加利亚这个贪婪的巴尔干强国败给了自己的贪婪跟列强的干涉之下,这个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的最大获利者惨遭他当初的盟友跟敌人塞尔维亚、罗马尼亚、门的内哥罗和土耳其四国联手瓜分。其中通过两次巴尔干战争,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王国像扎进奥地利身边的一根刺,几乎把领土扩大了一倍,1913年8、9月,通过跟卡尔那位未来的奥匈帝国卡尔一世的关系,李汉听到了一些风声,奥地利秘密地向它的盟国建议采取一些措施来抑制塞尔维亚。可是,意大利拒绝采取行动,而德国拒绝也跟李汉有些关系。因为他让德奥两国在远东有了远比其他殖民地所能获得更大更多的利益,因此尤其是后来居上逐渐压制了在巴尔干被分散了太多精力而忽视了民国利益的奥匈帝国,取得了对李汉及其势力主要影响力的德国。这两年来德国从远东获得了利益几乎只比他在全世界的其他殖民地加在一起稍差一些,这无疑让德国比扶不起的阿斗奥匈帝国更加重视在远东的利益。因此也因为德国新建的两艘战略巡洋舰即将在年底开往远东加入远东舰队,这个节骨眼上,他们并不想跟英国之间闹僵,因为种种情报都显示了他们在远东的势力处于英国及其盟友的直接威胁下,一旦开战很有可能在第一时间便丧失了德国殖民体系中愈发重要的远东中国。

用不了多久欧洲列强就能从巴尔干地泥潭中暂时拔出脚来,虽说知道一战在即,但李汉显然不想在这个时候引起什么蝴蝶效应,这对他来说绝不是什么好事,只有尽快确立一个可以总揽对外事务的中枢政府,才能给列强以“局势已经稳定下来”地假象,才能打消某些国家趁火打劫的野心。

当然,暂时的妥协并不意味着他会眼睁睁看着袁世凯打压自己,利用他来剪除异己势力的同时,那个即将组建的“立宪委员会”会帮他完成许多事情。

……

这些都是总司令的如意算盘,不过,有些是可以说出来的,另一些却不能说。

李汉将目光从天空挪回,对李东来说道:“东来,你在湖南做的不错,这一次辛苦你了,要你在外面待几个月!”

南北停战和谈之后,黔军便开始大步撤出湖南,目前湖南湘西辰州府、沅州府、靖州直隶州、晃州直隶厅等地已经先后被湖南军队收回,这正是他的情报总长的功劳。私下里由他亲自出面代表军政府跟黔军领袖唐继尧碰上面了,李汉承诺不会追究黔军之前进攻湖南的责任,并支持他争夺云南都督之位。同时为了为其造势,双方还演出了一幕和谈大戏,由唐继尧亲自派人会同入滇王柏龄部谈判,王柏龄早就得了军政府的指示,将和谈的消息发回武昌之后李汉点头同意,近万军队便大踏着步子从云南撤回了四川重新建设防线。

“先生,四川的事情是卑职失职!”李东来低着头。

“算了,情报司存在了这么久,一直都是隐在暗中就连军政府内部也有诸多不喜者,给你们的工作带来了许多不方便。正好对于情报司我是有些想法的,趁此机会一并改良一下,顺便也让你们站在台面上!”

李东来一愣,犹豫了一下,“站到台面上岂不是很容易引人注意?以后我们的工作不会更加困难吗?”

关于这一点李汉心中已经考虑很久了,他不急不缓:“情报司的存在现在对于外界来说并不是什么秘密,除了普通百姓以外恐怕南北稍微大一点的势力现在都应该收到风声了。这一仗之后国内关注咱们的目光还会少吗?既然藏不住,那就摆到明面上来还能起到震慑效果!”

看到自己情报总长脸上多少有些意动,他继续说:“当然,这只是我自己的想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