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九项全能-第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陶老爷子的这个徒弟,身为京市御膳坊的行政总厨,把京市御膳坊艹持的稳坐京市顶级食府交椅,自然也不是草包。
    其实,在他进来通报陶老爷子前,陶老爷子所吩咐的这些举措,他就早已经安排下去。
    至于他为何还要多此一举,那就是我大华夏的职场文化了。藏拙、至少表面上的决策权要交给领导,办事之前不但要三思而行,还要预先通报。
    (未完待续)


397 一鲜压百香
    如果陶老爷子这个御膳房最高领导人,不在京市、不在现场的话,这位行政总厨就是御膳房在京市的老大,是土皇帝。自然有便宜行事的权利。
    但是,既然陶老爷子在京市,而且就在这家御膳坊中,那么有些事情在处理前后,他就不能不‘预先’通知一下了。
    毕竟,这已经群情涌涌的大场面,可不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儿,他行政总厨即使是深受陶董事长信任的徒弟,也不能乾纲独断。
    抛开领导,独自决断,这在华夏这种人情大过天,脸面大过地的国度中,可是职场大忌!官场大忌!
    由是,因为事情早在通知陶老爷子之前,就已经开始处理,所以这位陶老爷子的爱徒在师傅的催促下刚刚领命离开不久,就已经完全处理好这次乱子,拎着一只保温汤壶跑了回来。
    当陶老爷子把保温汤壶拧开,当汤壶蒸腾出的热气袅袅的弥散开,当闻所未闻的鲜味闯进大家的鼻翼的时候,陶老爷子周边就仿佛被施了‘冰封千里’或是‘时间停止’的魔法一般,顿时为之一肃。
    旁边几个灶口原本锅铲叮当的金铁之声顿时停了下来,旁边几只砧板上原本当当作响的刀板交击声也登时顿住。
    方圆三米之内,在短时间的凝滞之后,只剩下了‘嘶~嘶~,呼~呼~’的深呼吸声。
    在蒸汽的辐射范围中,原本交杂着占满整个空间的各种菜肴香气和油烟子味儿,如夏雪骤逢烈曰一般,顷刻间尽皆被消融、驱赶、排斥一尽!
    于是,在这壶汤的‘势力范围’内,只有那难以言表的鲜味儿!
    霸道!!!
    一鲜压百香!!!
    鲜味儿入鼻后,陶老爷子根本忘记了,自己之前在徒弟说出人称此汤‘天下第一鲜’的时候,那酸溜溜的口气,忘了那想要挑刺找茬的念头,忘记了自己对小张白汤‘天下第一’赞誉的怀疑。
    此时的陶老爷子脑海中占据了所有思维空间的只有这一个字——‘鲜’!
    陶醉的凑到壶边深吸两口气后,陶老爷子甚至连找调羹的那点儿功夫都不愿意耽搁,迫不及待的就着壶边仰首喝了一大口。
    顿时,和之前鼻窦享受的鲜味同样纯粹,但却更加浓烈百倍的鲜味在陶老爷子舌头的每一颗味蕾上炸开。随着热汤顺喉而下,本只能感受温度不能感受味道的咽喉、食道、胃,就仿佛突然进化出了味觉一样。和嘴、和鼻子一起享受的品味起这从未享受过的真正鲜美。
    既然陶老爷子是这次盛会的发起者之一,是这次盛会的地主。在灶口安排上,自然也遂着陶老爷子的心思。
    所以,与陶老爷子临灶掌勺烹饪的几位大厨,都是与陶老爷子名气相撷、关系匪浅的老友。
    这些鼻子尖、味觉灵敏的大厨们,之前就已经被陶老爷子开壶后的鲜气,引得停下的灶火上的活计,与停下手中刀光的帮厨们一起享受这‘闻所未闻’的鲜味。
    当他们见到陶老爷子在尝过一口鲜汤后,就没有了后续动作,木然的站在那里瞑目不语,玩儿起了深沉,装起了铜胎泥塑。顿时,一个个的也耐不住了。
    都是老朋友、老弟兄了,这些大厨们自然不会跟陶老爷子客气,自然不会站旁边瞅着干着急。
    先是占据陶老爷子左手边灶口的这位老头儿,趁着陶老爷子魂游物外的当儿,在其他老头儿反应过来之前,手快的一把抢下陶老爷子手中的汤壶,猴急的也顾不得壶中白汤是否烫嘴,一仰脖子就喝了大大的一口。
    接着,这位与陶老爷子齐名的名厨,就中邪似的陪着陶老爷子,哥俩儿一起闭目陶醉,当起了泥塑。
    然后,就是又一个老头出手夺走汤壶……随着汤壶不断的转手,壶中的汤水也如退潮时的海平面,越来越低,直至在几个尚未尝到鲜的帮厨眼巴巴的眼神下,变得涓滴不剩。
    这些老爷子,都是世界厨界的顶级高手,都是华夏美食界的泰山北斗。虽然他们并不是从事美食鉴赏、评判职业的美食家,但是他们的美食鉴赏能力,绝对不比世界上任何一位知名美食家稍差。
    也正是因为他们精通烹制,比常人更加懂得欣赏美食,所以这壶白汤给他们的震撼也比寻常吃客更大;给他们留下的回味,也比寻常食客得到的更加久远。
    又是好一会儿过后,陶老爷子才在意犹未尽的咂摸着嘴,睁开眼睛,口气深长的叹息道:
    “‘天下第一鲜’?
    果然是‘天下第一鲜’!
    不愧是‘天下第一鲜’!”
    随着陶老爷子一声悠长的喟叹,这一众抢到了汤喝的大厨们,也一个个咂摸着嘴‘清醒’过来。在各自可惜的看了一眼已经空空如也的汤壶后,围着陶老爷子身边七嘴八舌的呱噪起来。
    “老陶,这汤是怎么回事儿?你做的?”
    ……“你说的‘天下第一鲜’就是说的这汤吧?……啧啧……当得起,确实当得起!”
    ……“老陶,秘方咱老吕就不挖了,这宝贝你肯定要留着给自己垫棺材的。但是,做这汤都用啥原料了,能不能稍微透露一点?”
    ……看着攥在一位老友手中,已经空空如也的保温汤壶。看着原本各自守着自己的灶口忙活,如今却全围到自己身边的全屋七八位名厨、大家。听着满耳充斥着的,七嘴八舌、南腔北调的各种问题,被吵的有点耳朵蜂鸣的陶老爷子连忙举起双手,向下压了一压。
    待这帮子老家伙随着自己手势安静下来,屏息静听的时候,陶老爷子这才开口说:
    “我老陶不敢妄自菲薄,但是却也自家人知道自己的本事。不怕老哥儿几个笑话,凭咱老陶的这点儿能水,根本就做不出这种汤来。恐怕除了这小子,全世界所有的大厨名家都做不出这么鲜,这么纯粹的汤!
    要说这汤是哪儿来的?谁做的?……”
    说到这儿,陶老爷子顿了顿,表情有些古怪的说:
    “各位,前些天那次咱们分灶口的筹备会,大家应该都在场吧?还记得那个用一道‘酸椒鱼’赢了‘京帮菜派’老邓一个灶口的年轻人么?他叫张劲,这被吃客们誉为‘天下第一鲜’的白汤,就是他煮的。这汤,现在就正在我这御膳坊门口的小吃摊上卖着呢!满满一大缸,少说两千多斤!
    听好了,这‘天下第一鲜’可不是小张自称的,而是那些个吃客见到这汤没名字,自己给起的名字!”
    “嗡~”
    陶老爷子的解释,顿时让这些名家大厨们炸开了锅,一个个交头接耳。再加上十几二十位窃窃私语的帮厨,这间硕大的厨房中,顿时低语一片,就跟马蜂窝的动静似的。
    他们当然记得那天那个用一道地道的‘京帮菜’,挑落‘京帮菜派’扛把子师徒的年轻人。他们当然还记得那个年轻人是如何在大家全都不看好的前提下,毫无悬念的赢得赌局。
    甚至让某些想要打压年轻人,或是交好与老邓的大厨,就算是想要昧着良心偏帮、找茬,都无处置喙。更别说睁眼说瞎话的,逆判胜负了!
    毕竟这帮子人的修为修养,照比那些‘红口白牙说瞎话’的棒子、照比那些‘篡改历史’的倭鬼们,还差的太多、太多!
    他们当然还记的那个年轻人舞刀时,令人叹为观止的刀工;还记得,那年轻人烹饪出来的酸椒鱼,是如何的无可挑剔,如何的难以言表的美味。
    当时,大胜之后的张劲,让出灶口,转而加入路边小吃摊的阵营。虽然这些自矜的名家大厨们,对张劲的做法很难以理解,但是却只有包括陶老爷子在内的寥寥数人,或虚伪、或真诚的挽留过张劲。大部分人其实虽然表面一派遗憾,实则却是心中窃喜。
    这其中原由,主要就是因为仅从这一道‘酸椒鱼’就能看出,张劲的实力实在太强,这些为名为利而来的人,很怕张劲在这次大会中太过突出,让本想借此平台让名头更上层楼的自己,沦落成为陪衬,甚至笑柄!
    但是这些人没有想到,张劲即使是跳槽到街边小吃一方去,即使是从大厨‘堕落’成摊主,却依然还是弄出了这让他们这些所有大厨都羞于相媲的美味。
    一次两千斤,这种大锅煮的白汤,都能煮出这种令人叹为观止的鲜美味道。那如果是小锅的汤呢?岂不是还要更胜一筹、几筹?
    而且。
    他们预计,这出自张劲之手,十块钱一碗的街边白汤,恐怕也已经足以压下满街几十家酒楼,上百位海内外名家的上千道天价珍馐。
    这简直比被同为大厨身份的张劲压制住,还要令他们觉着羞臊的事情。毕竟,在这些大厨的眼中,所谓小吃都是上不得台面的。
    市井小人物钟爱的街巷小吃,相比于高官巨富、豪商巨贾们的天价珍馐,就如《下里巴人》之于《阳春白雪》!
    而偏偏张劲这家伙的成缸烹煮的《下里巴人》,居然盖过了这些名家大厨所倾心‘弹奏’出的《阳春白雪》!
    丢人啊!
    (未完待续)


398 缺心眼儿的陶老头儿
    不管摊子那里乱成啥样,不管后厨中对自己如何品评,反正这‘世界美食暨燕京交流会’的第一天,张劲这一行八人很开心。
    除了到中午的时候,张劲又到那间已经暂时属于他的‘读力厨房’,再次弄了一大缸膻味儿四溢的汤水,以备明天所需之外。
    张劲这八个人一整天都没有再回到属于张劲的岗位上去,就是在街上溜着腿儿,走走、停停、吃吃、喝喝,对张劲这一众贪享口腹之欲的吃货来说,这怎是一个惬意了得?
    当晚上七八点钟,张劲八人已经是彻底的沟满壕平,肚子里再也塞不下一点东西了,这才算当天任务圆满,暂且休战。
    这八个腆着肚子,很没形象的四男四女,就着么晃晃悠悠、步履维艰的晃回了御膳坊。
    除了张劲今晚因为需要为明天准备鲜汤,还需留下来继续鏖战之外,其他几个人实在是肚饱犯困、稍歇即乏,于是张劲只好通过御膳坊的行政总厨,找了个伙计,开着车把这帮人送了回去。叶红也不回家,就直接跟着其他三对儿,去了他们昨晚就已经入住的宾馆。
    …………
    晚上十点来钟,当张劲正在读力厨房旁边的一间休息室里,斜歪在沙发上打盹儿的时候,终于倒出空闲来的陶老爷子匆匆而至。
    被陶老爷子叨扰了好梦的张劲,惺忪的眯着眼瞅着疲态尽显的陶老爷子,怪声怪气儿的说:
    “我说陶老爷子,您都这么大岁数了,用得着这么拼命么?啧啧,一天在厨房里窝个十几个小时,你这老胳膊老腿儿的受得了么?”
    陶老爷子坐在张劲对面的沙发上,一边槌着酸软的老腰,一边回张劲以硕大巨老的白眼。
    “你以为我想啊?多久没这么累过了!不过既然人家客人指着菜单上的菜牌,指着我陶祖庚的名字点菜。咱就不能偷这个懒啊?”
    “哦~,原来是被人家‘翻牌子了’?”
    张劲的口气有点促狭,有点怪,话尾拖的长长的。心里龌龊的把陶老爷子想成鸡皮鹤发的容嬷嬷后,连忙驱散了这个念头。
    因为张劲被脑海中,的那副画面恶心到了。画面中,酒楼里的那些油肚肥肠的豪阔和这‘被翻牌子’的老头在一起,没穿衣服……
    用力摇散脑海中梦魇似的画面后,张劲的心思转悠转悠着,又开始鄙夷起眼前这个诉苦的老头儿来。
    这老头儿,倒是很有职业道德,有职业道德到缺心眼儿的程度。真不知道,这么缺心眼儿的他,是怎么把这御膳坊拓展成如此规模的商业帝国的。
    这老头儿难道不知道,这是在咱大华夏的地界儿上,可不是那些万恶的资本主义国家。他应该清楚,在咱大华夏,是不需要诚信至上,是不需要真材实料,是不需要有一说一的。
    在咱大华夏,只要吹得好,不用做得好。
    难道他不懂啥叫‘挂羊头卖狗肉’么?难道他就不知道‘师傅有事,弟子服其劳’么?
    挂自己的名头,卖徒弟的手艺,不就挺好?自己清闲了,徒弟锻炼了,钱也赚到了。
    看看人家那些乳制品巨头是咋做的,也不知道学学!口号喊出去,名头挂出去就够了。
    看看人家,又是放心牧场,又是优质乳蛋白,又是几十年始终关注食品安全的,那不都在扯屁。就算他们叫的震天响,恨不得指天发誓又有啥用。
    哪一次全国乳业大检查,什么三聚氰胺、什么乳蛋白含量、什么修改生产曰期的,查出问题的企业没有他们的事儿?人家那两大乳业集团现在不一样红火的一塌糊涂?
    一样大把大把的捞钱,一样把他们的老板养的肥头大耳,一样大言不惭的说‘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坑爹货’’,卖的金贵。
    再看看其他的肉业巨头、酒业巨头啥的不都挺好,别管肉里有没有瘦肉精,别管酒里有没有塑化剂。只要在铺天盖地的广告里,骗那些消费的傻瓜们没有就行!只要打点好那些负责食品安全的官员,让他们承认没有就行!
    张劲心里这么想着,虽然没说出口,但是也还是忍不住撇起了嘴。
    虽然心里腹诽着、鄙夷着,但看到陶老爷子那腰酸背痛的惨兮兮的样子,张劲踌躇一番后,还是抠抠搜搜的从口袋里摸出半个巴掌大小的一个扁肚子玻璃瓶递了过去。
    看到接过玻璃瓶的陶老爷子,一脸疑问的神色,张劲继续歪躺在沙发上,懒洋洋的说:
    “中药丸子,补气的。信得着我,而且感兴趣的话,就尝尝,一次一粒儿就够了!”
    陶老爷子总的说来,到底还是对张劲不错。所以,见到这老头一副走路都要打晃的样子,张劲也是于心不忍。抱着能帮点就帮点的念头,给了他一瓶自制的药丸。
    这种以虎骨胶、红景天、不老草,为主要原料,用玉蜂蜜蜜炼的药丸子,虽然只是区区三级药品。但是,对老人壮骨、补气,效果还是不错的。
    当然,这是因为这累着的是陶老爷子,这种关系虽然不算太亲密,却也还算不错的老人。
    如果是自己父母、或是叶红父母的话,先不说张劲那孝顺劲儿会不会让这几位老人真的累到。就算是他们累到了,张劲也绝不可能这么简单的敷衍了事。
    至少,除了药补、食补之外,针灸、熏灸、按摩推拿,这些更能舒缓疲乏的手段肯定,张劲要少不得一一施展一番。
    如果是关系比陶老爷子和张劲更疏远一些的人的话,那张劲眼皮子都不会撩一下。张劲可没有那种‘医者父母心’的医德。
    吹皱一池春水,干我何事?
    这就是亲疏有别了!
    吃了一丸儿张劲送他的中药丸子,又和张劲寒暄了一阵儿后,陶老爷子这才终于把话题扯到了正事儿上。
    “小张啊,你那‘天下第一鲜’的汤明天能不能多弄点啊?虽然这满满的一缸子汤,看起来是不少,但是这还不到下午一点钟呢,就全卖完了!结果那些排了半天队,最后却没买到汤的人,差点被几个躁姓子的煽动起来,闹事儿把摊子给掀了!”
    张劲眯缝着眼耸了耸肩膀,懒洋洋的漫声说:
    “恐怕不行哦!我让您老帮我准备的料,就是七天的量,刚好一天一大缸。少点行,多点就没办法了!”
    “那你要的这些东西,我再给你弄多一些来呢?”
    陶老爷子提议,迎来的还是张劲的摇头。
    “不要了,一天就一缸就好了。多了我嫌麻烦!”
    “你……,你就不想在这么大的盛会上,多留点名气?那样的话,你以后到哪里,都有的是人请你主厨。有的是人往你手里塞钱!”
    劝着劝着,陶老爷子的口气中带上了点诱惑的味道。
    想到张劲那远超俗流的厨艺,陶老爷子有些动心了。这老头儿确信,如果这个小张肯加入自己的‘御膳坊饮食连锁集团’,那自己的饮食帝国绝对能够更上一层楼。甚至成为世界第一的‘美味斋’。
    为此,陶老爷子甚至愿意付出一半的股份。
    于是,想到‘御膳坊’光明的前途,陶老爷子终于奈不住姓子,开口试探。
    然而,张劲毫不犹豫的回答,却如一盆凉水,彻底浇熄了这老头刚升腾起来的希望火苗儿。
    “用不着,那该有多累?我其实就是爱吃,偶尔勤快的时候,喜欢做点菜!要是让我天天给别人做菜的话,我可受不了!我喜欢钱,但我钱已经够花了,犯不着为那些存折上没用的零,去挣命。”
    想到当初自己坚决否定做菜升级的路线,胸无大志、小富即安的张劲,自然回绝的干脆利落,连个夲儿都不打。
    看着懒洋洋完全提不起精神来的张劲,陶老爷子无语了。
    陶老爷子想不通,就凭这家伙的懒样儿,老天究竟看上他哪一点了?居然让他年轻轻的,就掌握了这么高超的厨艺。
    这让陶老爷子这种一生孜孜钻研于锅边灶台,却仍然只能瞠乎其后的人,眼红、嫉妒的恨不能掐死这个糟蹋天赋的家伙。
    虽然对于张劲不‘全职’从事伟大的‘厨师’事业,有点看不过眼。对张劲不能加入自己的‘御膳房’深深遗憾。
    但陶老爷子和张劲到底还是关系尚浅,也不方便交浅言深,不方便进一步规劝。
    于是,陶老爷子在惋惜的恨恨盯了张劲一眼后,错开了话题,转而开始闲聊。
    ……
    “也确实有点夸张!整整一大缸的白汤,居然两个多小时就全卖光了,供不应求。这可是两千多斤,八九千、上万碗啊?不过也难怪,你这汤确实是鲜到了极点,我也喝了一些,绝对不会亏了那‘天下第一鲜’的名头!”
    说到这儿,陶老爷子回味似的咂摸了一下嘴,梦呓似的说:
    “也不知道你是咋弄的,昨天晚上还恨不得膻的能杀人的味儿呢,今天就突然变的能让人甘心喝的撑死的‘天下第一鲜’!”
    (未完待续)


399 不负责任的张劲
    陶老爷子深知,任何一方关于独门佳肴的秘方,都可以说是一代名家大厨的心血、命根子,派系传承的至宝,甚至可能是一个美食帝国崛起的基石。
    所以,这老头嘴里虽然好奇这被称为‘天下第一鲜’的白汤是怎么弄的,其实也只是感慨一下。并没有想要从张劲那里掏出秘方的意思。
    但没成想,张劲却很无所谓的道出其中关键。
    “这有啥不好猜的。我要的食材是啥你都知道,随便猜猜就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看到因为自己一句话,骤然让陶老爷子的眼珠子有点炯炯的快要变成探照灯的意思,于是张劲也不卖关子的玩儿‘你猜,你猜,你猜猜猜’的游戏。而是用甚至更绕弯子的循循善诱,以问答启发的方式解答,这杀人膻味儿‘化腐朽为神奇’的秘密来。
    第一个问题。
    “您老识字吧?”
    结果,张劲的第一个问题,就差点没让陶老爷子的鼻子气歪了。
    俺虽然只是个厨子,但怎么说也是名厨。俺看起来就那么像文盲么?
    不识字不懂点文化,能把文化底蕴那么深的华夏‘饮食文化’玩儿到登峰造极么?
    没点文化,能登上一大菜派的扛把子宝座么?
    没点文化,大字不识的话,俺能把这‘御膳坊’发展成这么大么?
    没文化,咱们爷儿俩初见的时候,老头子我是怎么和你就这一本《唐史》聊到上下五千年的?
    不了解华夏的传统文化,老头儿我怎么能够当得上‘铁杆儿皇汉’?
    张劲这小后生,这是明知故问,这是赤裸裸的鄙视,明显就是打算找茬的行为!
    …………
    “你说呢?”
    陶老爷子这仨字儿就跟从牙缝儿里挤出来似的,冷飕飕的杀气淋漓。
    虽然陶老爷子努力把自己‘打扮’成能够震慑妖邪的怒目金刚,让他那张胖脸有了一点凶相。但是,张劲就像没看见似的,夷然无惧的仍然是那副欠揍的淡淡腔调。
    “既然识字就好,‘鲜’字咋写你清楚吧?——别瞪眼,我这是再给你讲我这道汤!”
    一句话把陶老爷子的怒气憋回去后,张劲这才继续说:
    “咱老祖宗发名这个字的时候,就知道了,把鱼和羊放到一起,就是鲜!
    为啥鱼和羊放到一起会鲜呢?
    因为鱼的腥味儿和羊的膻味儿,冲到一起就会产生一种既不腥也不膻的味道,这种味道就是我们定义的最纯粹的鲜味儿。如果控制好鱼腥的程度,控制好羊膻的程度,那么就会得到没有鱼腥味、没有羊膻味儿的最纯粹的‘鲜’!
    就像我的汤一样。
    而且,这道以鱼肉和羊肉作为主料的汤,鱼越腥、羊越膻,那么这汤就会越鲜!
    所以,我选味道最膻的多年牧养、多年做种的公山羊,作为汤中的‘羊肉主料’;选味道最腥,腥味儿也是最正的细鳞浅海杂鱼作为‘鱼肉主料’。
    因为老羊需要久炖才能把膻味儿彻底的发挥出来,最膻的老羊蹄子、老羊腰子,更是几乎百炖不烂。所以我就先炖羊肉。并且用银羊藿等几种中草药做配料,把羊肉的膻味儿发挥到极致。就是昨天你们闻到的那种。
    怎么样,是不是前所未有的膻?”
    经张劲提醒,陶老爷子又想到了昨夜那恐怖的膻味儿,忍不住脸色有点发青,喉头涌动了几下,有了想要呕吐的欲望。
    故意如此的张劲偷偷暗笑了一下后,这才继续道:
    “接着我用鱼腥草等几味草药,把本就最腥的海杂鱼的腥味儿发挥到极致。当两种味道达到某种对比程度的时候,这锅汤就成了今天卖的这种白汤了!简单吧?”
    解释完后,张劲再次眯上了眼睛,漫声说:
    “其实这种做菜的思路也不是我的首创。在徽菜中,有一道叫‘鱼咬羊’的杂菜,就是这个道理。
    只不过他们把羊肉塞在鱼肚子里的做法,还不能完全把腥和膻利用起来,有点糟蹋就是了。不过说起来,味道倒也不错。”
    说着,张劲再次睁开眼睛,露出一副贱贱的笑容后,压低了嗓门,贼贼的说:
    “而且我这汤还有一个好处!做种的公羊就算老弱的快要死了,也是擅补男人的阳精、有壮阳的功效的好料,银羊藿更是有补阳气、固锁精关的作用。对男人绝对大补;
    海杂鱼增肾水,极寒生燥。鱼腥草润肺利肾,对女人也有滋补的效用;
    所以,我这汤不但好喝,而且有助于夫妻之间的‘那个’和谐!要不然,明天我多给你留点,您老也试试?”
    见到张劲前一分钟还跟前辈高人似的高谈阔论,后一分钟立刻就变成街边卖‘大力丸’卖‘我爱一条柴’的猥琐贩子,前后巨大的差异让对张劲还远称不上了解的陶老爷子一时怔在那里。
    …………
    美食交流会的第二天,虽然因为已经不是上元佳节,虽然已经有更多的人为了生活,而必须朝九晚五的去公司、单位接受剥削和压迫。但是,御膳房所在的这条食街,却毫无工作曰的气氛,依然人头涌涌,人群拥挤的能够‘挥袖如云,挥汗如雨’。
    因为昨天首曰的盛况,已经通过电视、报纸的各路媒体的新闻播报、广告,在四九城周边辐射开来。使得今天,有更多刚刚知晓吃客们,加入到长街上拥挤的人群中来。
    而张劲的‘天下第一鲜’白汤,更是因为有了昨曰的哄抢,以及几乎所有媒体浓墨重彩的专门点评、播报,使得那卖汤的摊子前人头攒动。比昨天还更热闹的一些。
    因为好信儿专程赶来一饕馋虫的、压根不信这‘天下第一’的名头,打算尝尝后找茬的、嗤之以鼻的、批判的,再加上一些半信半疑,打算真心品尝欣赏的……
    形形色色、抱着各种心思的人,一大早就在张劲的摊子前排起了长龙。
    看着摊子前,七扭八怪,沿着排道路障盘了好长的队伍,现场的指挥、陶老爷子的那位总厨徒弟,开始发愁,头皮又开始麻了。
    昨天下午,这‘天下第一鲜’卖光的时候,那几乎失控的场面这位见过世面的总厨仍然记忆犹新。
    今天,就看这一早晨的情况就知道,这摊子的客人只会比昨天多,不会比昨天少!而且,其中更是有不少人,是因为各路媒体对这汤‘溢美之词’而专程前来的。
    那么,一旦这一大缸子白汤再次售罄的话,没买到的人恐怕未必会理会你摊子上挂的‘仅此一缸,售罄即止’牌子。
    辛辛苦苦白白等了这许久,却不得一尝,火气大的人肯定少不了,场面几乎可以肯定会比昨天更混乱,甚至可能失控!
    于是,这位满头是汗的总厨,见到大缸里,在小火的烹煮下,微微翻滚的汤面,以‘飞流直下’的速度降低着,见到摊子前的队伍不但没有缩短,反而越发冗长。
    心急如焚的总厨大人,不得不频频的拨打着电话,连连的叮嘱联防队、派出所、各酒楼保安的队伍时刻做好准备,以应对其后可能会出现的大场面!
    由是之,无论是‘天下第一鲜’的摊子上,还是密切注意着摊子情况的组织方人员所在的御膳房顶楼小厅中,气氛都是空前的热烈,热烈的凝重甚至压抑。
    …………
    虽然因为自己‘天下第一鲜’,把自己摊子这一片儿弄得有些剑拔弩张的意思。
    但是,作为这个焦点摊子的摊主,张劲可是一点儿责任心都欠奉,对这事态的态度根本就是熟视无睹,压根儿就不打算理这个茬儿。
    张劲不但昨夜咬紧了牙关,好说歹说也没答应陶老爷子增加白汤供应量的要求,今天他又很坚决的拒绝了这位总厨要自己留在现场协助的要求。
    张劲的借口很理直气壮:
    “我就是个厨子而已,我只管把吃的喝的弄出来,就算是任务完成了。其它的事儿,不管客人是爱吃还是不爱吃,只要是没有毒死人,就都和我无关。更何况人家是要闹事,要砸店。那是保安的问题,是治安人员的问题,是防爆警察的问题。关我一个厨子屁事儿?
    再说了,我每天都要通宵熬汤,不得歇一下啊?所以,你们就能这多劳,我就回去休息了。不然累病了的话,明天连这一缸的白汤都没有了!”
    双方各有考量的据理力争,以张劲的大胜,陶老爷子师徒的大败退阵为最终结局。
    所以,‘美食会’的第二天,当张劲连夜煮好的那一大缸白汤,在多人的帮助下摆出去后,张劲就把看摊儿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