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土佐之梦-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了这些被杀害的协力足轻和作为领主的尊严,我只能对粉河寺发起报复。

北陆的柴田胜家,面对着蠢蠢欲动的加贺一向宗,同样也无法抽出力量,而且还需要信长预留部分兵力准备支援。这正是信长只带领三万军势前往三河的原因。对此信长都表示了理解,只是向我和柴田胜家分别抽调了一千铁炮队,由前田利家和佐佐成政率领着前往支援。这两支铁炮队,再加上他的本阵之中,由军奉行塙直政、近侍福富秀胜、信忠近侍野野村正成掌握的三千铁炮,已经是迄今为止日本出现过的最大铁炮集团。

想到要错过这场经典之战,以及注定要获得的巨大功绩,我忍不住对景政和藤堂高虎的举动感到非常的不满。

率领军势来到和歌山城,我立刻叫来了他们两个,然后向景政大声斥责道:“之前不是和你说过了吗?现在还不是征伐粉河寺的时候为什么还要擅自挑事?”

景政没有说话,只是深深的拜伏在地板上。

“禀主公,这不关少主的事,”藤堂高虎替景政解围道,“之所以要求交出铃木重意,是因为有传言说,他准备促成杂贺众和粉河寺之间的联盟,所以我们才不得不揭破铃木重意藏在粉河寺的事实,并且向粉河寺表明立场,迫使他们驱逐铃木重意。”

“但是,景政肯定还有私心吧?”我一口道破了景政的打算,“难道你不想趁这个机会,将郡中的军务也掌握到手中?”

“父亲大人明鉴”景政抬起头来,大大方方的承认了,“后来派协力足轻进入粉河寺搜查,正是我一个人的决定,和高虎无关。”

“主公……这……少主……”藤堂高虎为难的看着我们。他大概没想到,景政会直接承认这件事情,而这显然是在挑战我之前作出的、由福地宗隆和景政二人分掌郡中军政的决定。

“请主公息怒”他只好这样说道。

只不过,我并没有生气,反而还有些欣赏。能够承认自己的行动,而且替下属担当责任,这是有男儿气概的表现,也说明他成熟了一些。比起以前侧近在家中发生矛盾时,即使有理也避让在后,依靠美津来主持公道的行为来,他这番担当让我很是欣慰。

“说说你的考虑吧”我向藤堂高虎摆了摆手,平静的向景政问道。

“是,”景政顺从的点了点头,“父亲大人曾经说过,政务和军务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军务需要有政务提供支持,并且要为政略目标服务,两者不能独立运行。我仔细想了想,以郡内目前的形势,政务的推行,的确需要军务作为后盾。可是,宗隆殿下却一心要维护自己的地位,不希望我进行干涉……例如在粉河寺拒绝我方要求后,我本来是准备以城内守备军势配合交涉的,宗隆殿下却推脱道,兹事体大,要等待大殿的命令才能向寺社动手,以至于我和高虎大人一筹莫展,不得不让奉行所的协力足轻前去搜索。”

“是这样么?”我点了点头。当初作出安排时,主要是为了避免景政和福地宗隆发生更严重的对立,确实没有考虑到郡内形势会有这样的变化。

在我原本的计划之中,征伐粉河寺,应该是在平定一向宗之后,到时有大势支持,降服的阻力会小很多。我完全没有想到,我方这么快就和粉河寺发生了冲突,以至于需要动用军势来进行交涉,如今更是到了兵戎相见的地步。

只能说,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吧……

“你的顾虑,我已经明白了,”想了想,我给了他一个承诺,“这次恐怕会和粉河寺一决胜负,虽然获胜是一定的,接下来却要面临严重的治安问题。所以,我会支持你把和歌山城的军势扩建到两千人,并且由你和高虎指挥。到时候,希望你能够替我稳住这一郡”

“是。孩儿一定不辱使命”景政欣喜的应道。

等到他们两人离开,我仔细的思索着这件事情,总觉得似乎别有内情似的。粉河寺是天台宗寺院,自从作为天台宗总本山的比叡山延历寺被信长烧讨,天台座主觉恕法亲王引为奥援的武田信玄也于前年死去,天台宗诸寺都谨慎了许多,粉河寺自然也不例外,怎么会贸然做出这种挑衅我的事情?他们只拥有五万石寺领,僧兵不到三千人,只要给我充足的出兵讨伐理由,那么就绝对会被我灭掉。这一点,他们难道不知道吗?

为了得到一个结论,我派出伊贺众前往粉河寺调查我方协力足轻遇袭之事。

到傍晚时分,服部正成回到了和歌山城。

“辛苦你了,”看着他风尘仆仆的样子,我关切的问候了一声,然后才问起正事,“如何,事情清楚了吗?”

“是,已经有了一个结论,”服部正成欠了欠身,“在下去粉河寺调查了一番,对于三十名足轻被杀的事,他们似乎也感到惊讶,甚至还有些不知所措,显然不是他们动的手。”

“那么,是哪一方动的手呢?杂贺众吗?”我连忙问道。

“实在抱歉在下还不能够确定。”服部正成回答。

“这样啊”我沉吟了一会,缓缓的点了点头,“不怪你。如果是杂贺众想要嫁祸于粉河寺而做下的,那么知情者肯定不多,而且会严守秘密,打探不出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在下会继续努力,一定会给殿下一个交待。”他承诺说。

“不用再追查了……反正,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征伐粉河寺已经势在必行,所以就当是他们做下的吧”我吩咐道。

“那么,在下这就撤回在粉河寺的人手。”服部正成领命。

“这个不急,先休息一下再去就行,”我叫住了他,“另外,我想和你商量一件事。”

“不敢,请殿下尽管吩咐。”服部正成恭敬的说。

“是关于你嫡子半藏的。据我所知,他今年已经十一岁了吧?我想让他担任景政的近侍,之后和柘植清广一起参赞军务,不知你意下如何?”

“……也好,”服部正成沉默片刻,同意了我的处置,“虽然在下希望他能够继承家业,可他似乎更愿意成为武士……殿下特意安排下这个契机,他肯定会欣然从命的。”

……,……

两天之后,我以粉河寺擅杀领主部众为由,正式发布了讨伐命令。粉河寺方面虽然派使者前来申诉,可是我方毕竟有三十名协力足轻死于他们领内,而他们也无法给予任何说得过去的解释。这一点让我占住了道理,也让不少依附于粉河寺的中小豪族有了其余的打算。等到我发布了十分严厉的通牒,他们为了保住自家的领地,纷纷脱离了粉河寺,有些人甚至直接前来军中投奔。此消彼长之下,粉河寺更加不是我的对手,没多长时间就被迫降服,寺领也被我削减到了五千石。

趁着这个机会,我决定连杂贺众这个隐患一起解决。虽然铃木重意为了撇清杂贺众和这件事之间的联系,主动在粉河寺切腹,我依然勒令铃木重秀和铃木重朝兄弟前来和歌山城晋见。

如果你们不来,就证明是心中有鬼,而且给了我讨伐不臣的名义。我在心里暗暗计较着。

铃木重秀却没有给我这个机会。他顺从的接受了我的命令,带领弟弟铃木重朝来到了和歌山城。

那么就只能选用另一个方案了。我决定强行转封铃木家,然后打破杂贺众的惣领自治状态,在有田全郡之内确立领国支配体制。

这套体制,又称大名领国制,是在战国时代才出现的,包括大犯三条检断权,刈田狼藉检断权,使节遵行权,半济给付权,关所地给付权,段钱、栋别钱征收权,军务、警务权和经济利得权等。是否具有这些权利,是区别守护大名和战国大名的主要指标,而与之对应的,就是一些实力寺社和国人惣领的守护不入、诸税不入及检断不入等特权。

“对于你们的这番忠勤,我感到十分欣慰,”接见铃木兄弟时,我的态度十分和气。无论如何,对于顺从的人,总该给予一些优遇才好:“因此,我决定正式收录你们兄弟为我吉良家的家臣,并且加增铃木家的领地。”

铃木重朝听说要加增领地,显得十分高兴,脸上露出了一丝如释重负的表情。可是,铃木重秀却敏锐的发现了我话中的意思:加增领地,是以正式出仕吉良家为前提的。而这样的话,铃木家将失去半独立的地位,接受吉良家的控制和指挥。

“非常感谢淡路殿的这番盛情,”他客气的拒绝道,“只是,在下兄弟向来自在,手下儿郎也习惯于自由受雇的生涯,所以请恕我们无法接受。”

“那么,如果我愿意长期雇佣你们呢?你们能够保证,一定遵守协议,始终接受我的命令吗?”我换了一种说法。

铃木重秀依然摇了摇头:“实在抱歉本家即使受雇,也必须有一定的自由,并且要坚持自己的理念……淡路殿乃是仁厚之人,想必能够理解才是。”

“也就是说,不排除和本家作对的可能,就像上次在福岛那样?”我严肃的问道。

铃木重秀没有回答。这显然是一种默认的态度。

“那么,你们现在回去吧”我挥了挥手。

“感谢淡路殿的大度”铃木重秀连忙说道。

“恩,你确实该感谢我,因为我一直非常纵容你们。从土桥父子之死,铃木重意之逃,到这次与粉河寺结盟的意图,我都非常大度;”我点了点头,“但是,耐心毕竟是有限度的,仁厚也是有条件的。这一点,铃木殿下不妨仔细思量一番。”

铃木重秀脸色有些变了。他抬起头,想从我的脸上看出一些端倪:“淡路殿这么说,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没什么。只是因为你们这次愿意前来,所以我也愿意和你们多说几句,”我回答道,然后话锋一转,“言尽于此,接下来你们如何抉择,才是事情的关键。就我个人来说,倒是很欣赏铃木重秀殿下,这才会给予多次机会。所以,希望铃木殿下不要辜负了这份欣赏。”

“……淡路殿的话,在下明白了,”铃木重秀欠了欠身,“请容在下考虑两日。”

“恩,去吧”我说道。

三日之后,铃木重秀做出了决定,接受我将其转封至土佐安芸郡的安排。

第一百一十八章:势态调整(上)

无论是对于织田家,还是对于整个天下而言,天正三年都注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年份。在这一年中,织田家内部的架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期间发生的几件大事,也对整个日本的形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结果不出我的意料,信长赢得了这场决战的胜利,斩杀的武田军超过一万人,几乎将武田赤备全部消灭,并且讨取了数十名武田家中有数的将领。信玄时代的武田二十四将,至今健在的仅剩十一人,每人都曾随信玄多年,无不是身经百战之辈,却有内藤昌丰、马场信春、原昌胤、真田信纲、三枝守友、土屋昌次六人在此战中阵亡,只余下武田信廉、一条信龙、春日虎纲、小山田信茂和小幡昌盛五人。另外,二十四将的后嗣之中,武田信繁之子、继承信浓名门望月家的望月信永,山县昌景之子山县昌次,继承名门高坂家、代父亲春日虎纲出阵的高坂昌澄,山本勘助之子山本勘藏,多田满赖之子多田常昌,甘利虎泰之子甘利信康,横田高松婿养子、原虎胤实子横田纲松,板垣信方孙女婿、板垣家家主板垣信安,这些年轻武士也尽数死于战事之中。

他们这些人,自然不是孤身上阵,和他们一起奋战的,还有各自家中的一门众、谱代众和有力武士等,并且也同样承受了极大的伤亡。可以说,以武田二十四将为骨干的武田家精锐,在这一战中已经损失得七七八八,一两代之内都无法完全恢复元气。从此以后,他们再也无法发起这种强度和规模的进攻,在各条战线上都将被迫转为守势。

我不知道,当武田胜赖看到家中最负盛名的武田赤备纷纷倒在栅栏后的织田家铁炮之下,听见物见番的足轻回报一位位家中名将阵亡的消息时,他会是怎样的一副表情,心中会是什么样的想法,但毫无疑问的是,经过这一战,他在家中本来就不高的威望将受到极大的打击。

织田家同样也损失不小,包括德川家八千精锐在内的三万八千军势中,死伤的人数也达到了七八千。然而,以织田家庞大的军力,这些伤亡还不足以伤筋动骨。更何况,军中的伤亡基本都集中在一线的长枪阵之内,作为骨干的家臣武士并没有战损多少。和取得的战果比起来,这个程度的伤亡完全可以接受。

解决掉东海道和东山道方面的威胁,信长把目光放到了西线的山**和山阳道。

山**方面,他将丹后国封给武田信孝和细川藤孝分领,命令二人讨伐之前收留比叡山逃僧、前年又站在义昭那边的丹后一色家。丹波国被封给坂本城的明智光秀,这一国紧邻京都所在的山城国,国中以波多野家为首的大小豪族却始终没有彻底臣服,如今信长有事于山阴方面,对他们也失去了耐心,于是令明智光秀扫平这一国。

而这两步完成之后,丹波、丹后和若狭三国将编为山阴方面军团,由明智光秀出任方面总大将,进攻领有因幡和但马两国的山名家。这一家乃是幕府“四职”之一的名门,现任家督山名佑丰,乃是结束应仁之乱的西军总大将山名政丰之孙。不过,时至今日,名门的辉煌早已成为过往,只能依附于周围的强大势力。之前在信长入主京都的次年,因为立场问题,这一家受到时任京都奉行羽良秀吉进攻,一下子就丢掉了宗家世代居住的此隅山城,于是家督山名佑丰不得不向信长低头,通过今井宗久面见信长,得到了但马一国的安堵状。可是,由于最近毛利家的八万大军平定了備中国,山名家又派出重臣太田垣辉延和毛利家达成了和睦,这自然让信长大发雷霆,将山名家列为山阴方面的下一步打击目标。

山阳道方面,如前所述,三村元亲没能抗住毛利家的八万大军,居城備中松山城被小早川隆景攻破,本人于作为自家菩提寺的真言宗松连寺切腹。不仅如此,自细川当政时就担任国中守护代的石川家和****也都没落了,趁势崛起的是備中高松城城主清水宗治。他原本是石川家的重臣,还是家主石川久智的女婿,面对毛利家的大举入侵,他趁乱夺取了主家的備中高松城,然后向小早川隆景降服,为毛利家平定備中国立下了大功,因此得以在事后领有備中国大部领地。至于另外的一小部分,则是被趁火打劫的宇喜多直家拿到了手中。

这样一来,播磨一国就夹在了织田家和毛利…宇喜多联盟之间,国中的大小豪族们又到了站队的时候。其中,西播磨半国守护龙野赤松家的赤松政秀,十年前在浦上家和黑田家的联姻婚礼宴席上,突然袭杀浦上政宗(浦上宗景之兄)、清宗父子和黑田家女儿(黑田孝高之姊),之后一直受到浦上家的攻击,五年前向浦上家降服,很快就被毒杀身亡,如今虽然保留着家名,却已经完全没落下去,领地由浦上家占领,而浦上家鉴于毛利家和自家家臣宇喜多家的强势,很快就倒向了织田家。中播磨的小寺家,一向和浦上家关系友好,自然也是跟着浦上家亲近织田,另外鉴于目前浦上家已经被家臣宇喜多家压过,呈现出主弱臣强之势,家主小寺政职听从了一门重臣、侄女婿黑田孝高的劝谏,向信长派来信使,直接和织田家建立了主从关系。然后是控制东播磨国的别所家,家主别所长治在义兄波多野秀治和信长两人之间掂量了一番,再想到隔壁惯于巧取豪夺的摄津守护荒木村重,也向信长表示了降服,于十月份亲自前往京都谒见。

有了播磨国这三大豪族的支持,织田家在山阳道也就有了立足点,只是,关于山阳道方面的总大将,信长却有些拿不定主意。

他的顾虑,我大致能猜得差不多。从资历上来说,北河内的佐久间信盛是当然的人选,但是佐久间的能力并不算突出,最近两三年来,已经很少有出彩的地方,而且在态度上也有些问题,太过于看重自家的利害,为此信长在前年平定越前时,就曾经斥责过他。让他负责这么重要的事务,对付几乎占据整个山阴和山阳的毛利家,信长总觉得不那么可靠。

另外还有一个人选,就是北近江的羽良秀吉,他在北近江的攻略中,展现出了极高的守备能力和调略手段,正适合目前播磨国和山阳道的形势。只不过,他去年才领有北近江,自家的领地都还未梳理清楚,不适合立刻远赴播磨承担其他重任。这可不比明智光秀,领地和攻略目标都在信长的直领旁边,可以很方便的获得支持。而且,明智光秀在幕府服务多年,和细川藤孝两人是织田家中旧幕府众的代表,可以替织田家拉拢一大批人,担任方面总大将并不为过。和他比起来,羽良秀吉出身农民,才统领半国,如今就要担任方面军团总大将,根基和资历实在太浅了些。

也只有在织田家,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吧信长的野心实在太大了,而织田家的扩张也实在太迅速了,以至于手下家臣们的成长速度,还赶不上他们晋升的速度……

这年六月,在擢升为右近卫大将的两年之后,以织田信忠继任家督、长篠之战击败武田家为契机,信长再次受到了朝廷的升迁,担任了从二位权大纳言之职。作为织田家信任家督和信长指定的继承人,织田信忠也晋升为正四位下参议,踏入了公卿的行列。另外获得晋升的,还有几位方面总大将或者备任总大将。其中,我仿照三管领的格式,由从六位下左卫门尉晋升为从五位下左卫门佐;柴田胜家仿照四职的格式,由左京大进转为修理职,晋升从五位下修理亮;塙直政的地位有些特殊,虽然兼着两国守护,是方面总大将的格式,但自然不可能统领畿内,除了对付一向宗以外,更多的时候是辅佐信长,大致相当于畿内副将的地位,这次他由从六位下治部大丞晋升从五位下治部少辅;明智光秀已经是预备的山阴方面总大将,这次叙任正六位下日向守之职;佐久间信盛的官职没有变化,依然是无位阶的右卫门尉;羽良秀吉则担任了筑前守的官职,同样无位,而筑前国和日向国,正好在九州的北面和南面。

除此以外,由于安土城即将建成,丹羽长秀也受到了嘉奖,担任从六位下民部大丞。他和同样在畿内负有责任的塙直政、明智光秀两人,分别从朝廷获得了惟住、原田和惟任这三个九州名族的苗字,一如当年松平家康获得“德川”苗字一样。至于我的“吉良”和作为斯波氏庶流的“柴田”,都算是名门了,自然是不用下赐什么姓氏苗字。

趁着和毛利家还没有全面开战,或许还受到了我上个月平定粉河寺的鼓舞,信长再次对一向宗发起了镇压。他率领南近江、北近江、西美浓和伊势国众,与柴田胜家的北陆军团,合计五万余人攻入了加贺国,同时令原田直政率山城、大和、河内及摄津四**势对石山本愿寺发起攻击。

我没有参与这两场战事,这两个地方都不属于我的责任范围,也没有哪个总大将的位置能安排我的。而且信长也似乎发现了,我不怎么喜欢参与这种以信众或者领民为对手的战事,对于打击海贼和水军倒是很有劲头。在临走的时候,他给我交待的任务,是继续打击毛利水军。

这项任务很有一些模糊,他也没有指示具体要达到的目标。仔细想想,如今毛利家水军主要还剩下三个部分,一是包括庶支乃美家在内的小早川水军,二是汤筑城的河野家水军,三是三岛水军中还剩下的来岛和半支能岛水军。这三支水军,目前已经很少出港,要打击的话,必须配合陆路的攻势。可是,信长却没有相关的命令,所以这个任务可以说十分空泛,没有什么具体的内容。我私下认为,这大概是信长还没有最后决定毛利家攻略,也没有决定如何安排伊予国的缘故吧。

真正值得我投入关注的,是铸造天正通宝的事。目前,天正通宝的雕母和母钱已经制作完成,要先铸造出一批样钱供信长审核。这项事务,由我和林秀贞共同主持,实际负责的是我派出的山内一丰和林秀贞的第三子林胜吉。这两人的能力,我都是信得过的,山内一丰自不用说,林胜吉也不是无名之辈。历史上他和父兄一起被信长追放,等到信长去世,很快就被山内一丰收为家臣,后来担任土佐藩谱代家老,主持新田开发之事,并且获赐山内一丰的“山内”苗字和“一”字偏讳,改名山内一吉,领高冈郡窪川乡五千石。

作为建策者和负责人,天正通宝于我的关联实在太大,如果工艺不过关,我肯定要担负最大的责任。而且,天正通宝的接受程度,决定它的生命力和发行量,进而也决定了我的铜屋所能获得的持续收益。鉴于这两个原因,对于铸钱的各个步骤,我都监察得非常仔细,并且坚持按照铜八铅二的比率配备钱料。这是正品永乐钱的钱料配比,然而在如今的明国,由于缺铜和铜贵铅贱的关系,即使是官铸钱,也不可能再达到这个比例,更不用说那些私铸的永乐钱。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大半个月的努力,第一批天正通宝成功出炉。截枝打磨之后,望着一枚枚字迹清晰、色泽周正、闪耀着金黄光泽的铜钱,我知道,铸钱之事已经大功告成了。

第一百一十八章:势态调整(中)第一百一十

……,……

七月五日,是这年的第二个重要日子。这天,大阪方面传来噩耗,率军围攻石山本愿寺的军势遭到侧方突袭,设在三津寺的本阵崩坏,原田直政本人在乱军中阵亡。

接到这个消息,我简直不敢相信。历史上,原田直政的确是在围攻本愿寺时阵亡的,讨取他的乃是杂贺众的铃木重秀。可是如今杂贺众已经被我平定,铃木重秀转封土佐国安芸半郡一万三千石,为什么还会出现这样的结果?而且,这件事应该发生在明年才对啊

我迅速命令近侍通过京中的渠道收集消息,并派出身边的伊贺众,让他们前往大阪打探详细情报。不久,从津屋、澳屋和逃回京都的人口中得到的消息在我这里汇总,让我大致明白了事情的经过。攻击我方军势的,是来自纪伊方面的三万一向宗信众,他们乘船在大阪沿岸登陆,然后从侧面发动了攻击,原田直政的本阵首当其冲,立刻被一向宗信众冲破。

“纪伊怎么会有一向宗信众?他们怎么通过大阪湾的”我简直有些气急败坏了。这两件事,都和我脱不了关系,平定纪伊一向宗大本营鹭森别院的是我,控制大阪湾和纪伊水道的也是我,如果我不能作出合理的解释,办事不力的罪名还是轻的,说不定就是一顶图谋不轨的大帽子压过来。因为现在信长率军去了北陆,如今原田直政一死,能够有威望控制畿内的就只有我一个人……

现在该怎么办?我不得不努力思索这个问题。

最合理的举措,自然是利用我在织田家以及昔年上洛平定大和、河内两国的威望,将溃散的军势聚拢起来,补上被突破的战线,然后和另一边的荒木村重、中川清秀、高山重友一起合围这批信众,避免他们趁势肆虐这一带的富庶地区。可是,这样做的话,肯定会引起信长更大的疑虑,到时他率军回转,即使我立刻交出军势,以他的性格,是否会相信我的解释,或者是否会给我解释的机会?这可不比上次在南近江征伐甲贺郡,当时有信长的命令,而且他还没有从岐阜迁往南近江,而如今畿内却是他的大本营,他决不会允许有任何意外出现。

可是,如果不这样,那么我就只能看着事态发生了。到时查明了事件的来龙去脉,追究起相关的责任,也不会有我的好果子吃。

时间慢慢的过去,因为军势失去了主将,事态正在不断的恶化,而各国的军势,无疑会选择返回本国,各自守备自己的领地。到时候,即使我想再聚集军势围困一向宗,因为没有信长的命令,恐怕也不会有多少人愿意响应了。

这时候,服部正成回到京都,带来了进一步的情报。这些一向宗信众,基本上都从日高郡跨海而来,而由于安宅信康已经返回熊野,水军主力又在川之江城一带,淡路海援队也主要布置在明石海峡,重点监视備前、播磨一带的宇喜多家、浦上家、明石家的动静,所以对大阪一线的监控几乎处于空白,这才给了一向宗信众可乘之机。

和有田郡一样,日高郡的美浜地方,也有一座一向宗的日高别院。这座别院和鹭森别院分别号称上御坊和下御坊,创建于天文年间,首任住持汤川信春,法名佑存,乃是前河内守护代汤川直光第三子,现任汤川家家主汤川直春亲弟。在石山御坊和鹭森别院先后被拔除后,这座别院就成了畿内最大的一向宗据点,所控制区域在现代被命名为御坊市。

由于目前我在有田郡实施严格的领国化政策,并且重点打击一向宗,当地原属鹭森别院辖区的近两万信众纷纷南逃,和日高别院合流。这次听说石山御坊受到围攻,信众们立刻群情汹涌,聚集了三万人由海路前往大阪支援,结果是瞎猫碰到死耗子,刚好躲过了我平时活动于全大阪湾的淡路海援队。

我不知道当初信长吩咐我继续加强对濑户内海的控制时,是否预料到会有类似的事情出现。但是无论如何,作为家中的水军总领,却没能阻止一向宗信众由海路支援石山,我无论如何都必须承担责任。

“组织这次一向宗转进的,是否石山方面的人?”我问服部正成道。

“听说是一个名叫大岛亲崇的和尚……他是三好一族的三好长延之子,原本居于长岛旁边的大岛,是长岛一向宗的骨干之一。前年长岛覆灭之后,他侥幸逃出性命,然后就隐藏在一向宗日高别院。”

大岛亲崇?倒是有这么一号人物。说起来的话,他和羽良秀吉还能扯上关系,秀吉的姐姐日秀,丈夫是尾张豪族三轮家的人,名叫三轮弥介,而三轮弥介的妹妹,就是大岛亲崇的正室,所以他是丰臣秀次的姑父。后来秀次成为三好康长的养子,三轮弥介改名三好吉房,即是靠着这样一份亲缘。

“也就是说,这支一向一揆势和本愿寺无关,完全是在纪伊国自发结成的啰……总之,是难辞其咎了。”我叹了口气。

既然这样,那么就负起责任来吧。我站了起来,吩咐城户一辉道:“马上召集众人,准备前往大阪另外,派能若丸前往淡路,传令秀景大人出阵;请在京的细川昭元大人前往荒木大人军中,以我和丹羽大人的联合名义,让他们务必维持在西北方向的战线;传令山内一丰赶往北陆,向大殿通报畿内有变的消息,请大殿迅速回转稳定事态;派宫田光次前往三重城,命令少主和重治大人也立刻赶往北陆大殿的军中,禀报事情的经过,并代我向大殿请罪,就说我平定纪伊不周,守护海路不力,请大殿给予责罚。”

“这……”听到最后一条,城户一辉有些惊讶。

“还愣着干什么赶快行动”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