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土佐之梦-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倒是个问题,”信长想了想,作出了决定,“那么重新刻制雕母吧……新铸的钱,就叫做‘天正通宝’好了”
“是。臣下遵命。”我首先领命道,然后林秀贞也跟着俯下身去,拜领了信长的命令。我看着看他的神情,心下安定了很多。虽然信长让他和我一起负责,但是整件事情完全出于我的建言,雕母也会掌握在我的手上,所以铸钱的事自然会由我作为主导,他也似乎没有挑战我的权威的意思。
“是了,佐渡守,”提到天正通宝,信长想起了另外一件事,“那些天正小判、天正分判,还留在京都的撰钱屋吧?”
“是。合计为四十余万贯,老臣一直善加看管,未敢有一日懈怠。”林秀贞表示。
“那么,现在差不多可以用出去了。这四十万贯,你分一半给长秀,作为他建造安土城的第一批费用。”
“老臣遵命。”林秀贞欠身道。
“另外,你准备两万贯金分判,给远江的家康送去”信长又吩咐道。
“送两万贯给滨松殿下……”林秀贞有点转不过弯来。
“对,就是送给家康。”信长露出了一个笑容,“这次家康向我求援,我派出了信忠和信景,率美浓半国和北伊势军势前往远江,结果却没有帮上什么忙……虽然,其中的主要原因,是高天神城的守将向武田胜赖降服之故,但我毕竟没有尽到作为主家的责任,所以就以两万贯补偿家康的损失好了”
“主公此举,深具主家的气概,也是负责的表现,”我忍不住称赞道,“如此一来,家康殿下一定会庆幸加入了本家的麾下吧”
“是啊,我正是这么想的”信长的心情非常不错,“胜赖小儿,居然也敢学他父亲,放言打倒我织田家,真是不自量力……如今北陆已定,是该给他一个教训了”
“主公所言极是。”我和林秀贞一起说道,然后施礼向信长告辞。
当月月末,在信长的命令下,信忠合美浓全国之力,攻下了前年年末被武田家秋山虎繁占领的岩村城。秋山虎繁力战而死,委身于秋山虎繁的信长姑母岩村殿,却并未向历史上那样被信长下令处死,只是幽禁在岐阜城中。
第一百一十七章:儿女之事(上)
天正二年末,信长向各位重臣、外样大名传达命令,将次年的新年贺仪转移到岐阜举行。这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自上洛以来,信长就很少在岐阜举行新年贺仪了,如今信长已经以天下人的姿态统治了整个畿内,并且在离京都不远的安土建造新的居城,实在没有舍京都而就岐阜的道理。不过,既然他有命令,众人还是都凛然遵从,一体前往岐阜。
在贺仪之上,他首先对众人在去年的工作褒扬了一番,尤其是夸奖了信忠支援远江、收复东美浓远山家的岩村、明智诸城的功绩,然后就宣布了更为出乎意料的命令:
“鉴于信忠的这番功绩,我决定将东美浓、中美浓和岐阜城赐予给他,并且由他继任织田家家主之位……”
这个消息是如此的劲爆,以至于好些人都忘了礼仪,当庭和身边的人低声交流起来。
看到这番情形,信长并没有生气,反而还露出了笑容,似乎对众人的惊诧感到十分得意。
“主公”羽良秀吉忽然深深的伏下身子,“如今天下还未平定,主公怎能轻易言退啊”
听他这么一说,无论是家中的谱代,还是各外样大名,无论是真心实意的,还是虚情假意的,无不拜服在地板上,一齐苦劝信长收回成命。
身处这样的情形,我自然也跟着拜服了下去。但我的心里明白,信长传位给信忠,肯定不会是准备隐退。实际的用意,据我猜测有两个,一是正式确立信忠的地位,让他获得更大的权威;二是跳出织田家的框架,以天下人的身份统领包括织田家、北畠家和武田家在内的所有大名。这一点,我认为羽良秀吉也能想到,之所以出言进谏,不过是为了表达忠诚之意而已。
这只玲珑的猴子啊……
“傻蛋猴子”信长笑骂道,“身上的责任,我岂能不知?还用你来提醒我吗?”
“是……臣下惶恐”羽良秀吉连忙致歉。
“起来吧……你也是出于一番忠诚之意,没什么可以道歉的,”信长挥了挥手,转向众人说道,“正如秀吉所言,如今天下依然战乱不断,所以我还无法引退,请诸位继续追随我,辅佐天皇陛下继续平定这个乱世。”
“是。”众人一齐应命道。
“那么这件事就这样决定了,”信长点了点头,叫到了信忠的名字,“信忠,上前来吧”
“是。”信忠领命上前,坐在了信长的侧下首,居于畠山义周、松永久秀等从四位下外样大名和家中一众重臣之上。他应该是预先得到了消息,脸色非常的平静。
“从今天起,信忠将代替我统领织田家,家中的诸位,稍后要留下来拜见新任家督,今后也将成为定例……其余的诸位朝廷重臣,包括获得朝廷正式位阶的宣景、胜家、直政三位,以后到了新年,就请前往京都随我向朝廷敬贺。”
“是。”众人再次领命道。于是事情就这样订了下来。
出了评定间,羽良秀吉叫住了我,递给我一张折纸。我展开一看,上面写着“还礼五千贯”几个字,还有他的画押。
“这是……?”我奇怪的问道。
“啊呀,实在不好意思”秀吉努力露出一个笑容,“几年前石松丸出生时,你送了五千贯的大礼,实在是帮了我的大忙。后来才听宁宁说,是她向你暂借的,只可惜家中一直不宽裕,所以直到现在才能够还上……”
“你这么说就见外了”我把折纸递给了他,“以我们两家之间的关系,实在没必要计较这么清楚……要说起来,长野藤敦还欠我好几千贯的铁炮钱呢,还不是一笑了之?”
“既然是欠款,家中又有了余钱,自然是要归还的……这也是宁宁特别交待的啊”羽良秀吉坚持道。
去年的大半年间,秀吉的收入的确不少。他新建的长滨町,因为靠着琵琶湖,并处于畿内道、北陆道和东山道的交汇点,所以很快就繁荣起来,向他缴纳了相当可观的一笔税钱。另外,在征伐北陆时,同情一向宗的樋口直房私自和加贺一揆议和,因此被信长下令处决,作为主家的堀秀村也被没收了领地,包括四万余石直领在内的坂田郡十万石归了秀吉,也大大的增加了秀吉的收入。
可是,去年年末的时候,秀吉唯一的亲子石松丸却夭折了,只剩下了宝藏丸和孙七郎(丰臣秀次)两个养子。虽然他表面上没有太过在意,还新纳了前北近江守护京极高吉之女、浅井久政外孙女京极龙子为侧室,并且有心情向信长表忠心,但是内心深处免不了会感到悲痛吧?这个时候,我怎么能收回当初作为石松丸贺礼的钱呢?
反正,这区区五千贯,对于我来说也不算什么。
由于我一力坚持,秀吉不得不收回了这张还款单。
“那么我就愧受了,”秀吉把还款单塞进了衣襟,“其实,本来还有一件事情想拜托的。你这么一来,倒是让我不好意思再提……”
“一码归一码,不用放在心上。有什么事情,还是尽管说吧”我大度的说。
“是这样的。今年宝藏丸已经满了十三岁,所以我想请你担任乌帽子亲,主持他的元服仪式。”秀吉说道。
是了,宝藏丸和吉祥丸是双生子,也已经到了元服的年龄呢说起来,他们比去年元服的信景还大八个月,只是因为奉命征伐纪伊,我才提前为信景元服,让他趁机完成初阵。
如今宝藏丸元服,作为家中重臣和孩子伯父的我,确实是非常合适的乌帽子亲。当然这“亲”也不是随便结的,不仅要送上一份厚礼,太刀和战马也必须为孩子准备齐全(具足除外,一般都是家传)。
我忽然想到,如果我之前接受了秀吉的还款,此刻接到这个委托,以我的大方性格,以及和宝藏丸的亲缘,大概是会顺手把这笔钱再送给他吧……这个猴子
但是宝藏丸元服,我确实很高兴,那点礼物实在算不了什么。于是,我立刻就同意了他的要求。
“这是我的荣幸啊”我爽快的说道。
“哎呀,这真是太好了。”秀吉摸了摸脑袋,忽然问起了吉祥丸,“那么,令弟秀景殿下的嫡子,也是今年元服吗?”
“……大概要在等两年吧”我耸了耸肩,“这个孩子,从小就被弥夜当宝似的护着,已经是被宠坏了。秀景因为忙,也没多少时间管他,所以现在虽说已经到了元服的年龄,却还没有什么作武士的觉悟。”
“居然有这样的事情……”秀吉惊讶的说道。
“是啊”我点了点头。实际的情形,在外人看来确实就是这个样子,这一点我无法否认。但我能看出,吉祥丸本性不错,人也十分聪明,只是娇惯了些,倒没有什么败家的迹象,大不了让他再跟着秀景历练两年,等十五岁再举行元服仪式。
在回答之余,我还顺势夸奖了宝藏丸和他一句:“和宝藏丸比起来,实在差得太远了……可见你确实教子有方啊”
“能得到你淡路殿这句话,还真是让人安心啊”秀吉由衷的露出了一个笑容,“那么宝藏丸元服之事,就拜托给你宣景殿下啦。”
……,……
回到淡路州本城,轮到我接受众人的敬贺,不过仅限于身在淡路、祝屯磷羧诘募页济恰1币潦铺叮页济堑暮匾怯刹瞬撕托啪耙黄鹛嫖医邮埽欢劣璐ㄖ呛图鸵梁透枭匠牵颐挥凶饔残砸螅欠直鹨淝康忻遥约盎刮赐耆樾牡脑雍刂凇
然而,和歌山城的仁木景政却来了。虽然有些意外,但我还是很高兴的。
我在正厅接见了他,笑着随意的问道:“不是让你不用麻烦的么?……和歌山城那边没有问题吧?”
“不会有什么问题,父亲大人请放心。”景政回答道,态度比以前大气了许多。看来,这大半年主持筑城适宜,还真让他多了不少历练。
“既然这样,那么你就多住几天好了。难得你美津姐姐也已经跟着赋秀从宇多津城过来,可以多聚一聚。”我欣慰的说。
“是。我正是这么想的。已经和姐姐说好了。”景政笑着回答。他和美津的感情很好,除了是一母所生之外,也因为小时候美津常常维护他。
那时,因为景次郎是嫡子,景太郎的母亲是最受宠的小夏,尽管他们两人并没有自矜的意思,景政却总有些底气不足,各人的近侍偶尔发生矛盾,他就下意识的选择避让,然后作为长姐且深受宠爱的美津就会站出来,替他和她的近侍们主持公道。
“那好,”我点了点头,“说起来,你还没来过淡路国吧?没事的时候,不妨多转一转,或者陪陪母亲,不用有什么拘束的。”
“是,”景政应道,却忽然欠了欠身,“其实,这次过来,是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向父亲禀报。”
“是吗?那说说看。”这是谈公事的格式,我的态度也郑重了一些。
“就是关于上次逃逸的铃木重意,”景政的脸上微微有些兴奋,“我已经查出了他藏身的地方”
“……是粉河寺,对不对?”我想了想,这样猜测道。
“父亲大人早知道了?”景政一脸惊讶的说。
“那倒不是,”我摇了摇头,“当初铃木重意逃逸,我就知道肯定不出粉河寺和高野山两处,根来寺也有部分可能。现在既然你能查出来,那么就肯定是粉河寺了。根来寺和高野山,毕竟是远了一些,而且也不是那么容易进行调查的。”
“父亲大人明鉴”景政佩服的说道,语气中却掩饰不住的透露出一丝落寞。这我能够理解,辛辛苦苦得来的情报,原来却根本不算什么,换了谁都会感到失望吧
想了想,他继续问道:“那么,父亲大人,是不是要趁机征讨粉河寺呢?”
“征讨粉河寺?”我摇了摇头,“不,现在还没到那个时机。”
“可是,宗隆殿下已经把这个消息上报给大殿了。”景政说道。
“还有这样的事?”我诧异的问道。作为外样守护代,福地宗隆的确有直接晋见信长的资格。可是,以他和本家的关系,不应该会绕过我私自上报的啊
“这个消息,到底是你还是宗隆殿下获得的?还有,你和宗隆殿下之间,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我严肃的问道。
“消息是高虎大人从行商口中得到的,然后高虎大人就告诉了我,我这才派人亲自查探,并且得到了确切的消息。可是,宗隆殿下知道后,却责怪高虎大人没有和他商量,私自就做了决定,”景政气鼓鼓的抱怨着,“父亲大人您看,这哪是在怪高虎大人,分明是在怪我自作主张……可是,我明明才是守护嘛”
听了他的话,我一时间陷入了沉默。
毫无疑问,这是两人之间的一次交锋。伊贺由守护代主政,这是在仁木义政时代就定下了的,并且得到了国中所有豪族的认同,也是在景政入嗣仁木家时,我和福地宗隆达成一致了的。在那个时候,我主要是考虑到要收拢伊贺一国,而且景政的性格也不适合主政。可是,人毕竟是会变的,先是在纪伊征伐中,看见父亲、叔父、两位兄长都那么耀眼,接着又主持建造和歌山城,初步有了作为上位者的体验,景政自然不会再甘于只担任一个名义上的守护。
藤堂高虎绕过福地宗隆,也是非常自然的事。他作为我的家臣,肯定会站在主家少主的立场。可是,这一行为让福地宗隆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了冒犯,说不定还会认为这是出于我的指使,是我想推翻之前的约定,强行让自己的孩子掌管伊贺国。所以,他才会用直接向信长禀报的方式,隐隐的向我表达他的不满情绪。
“……你放心,大殿是明理之人,同样也不会贸然征伐粉河寺的。”想了片刻,我避重就轻的安慰景政说。
第一百一十七章:儿女之事(中)
“可是,宗隆殿下这样擅自行事,分明是不尊重父亲大人您的权威,也表现出了对本家离心的趋向……难道这也没关系吗?”景政不屈不饶的说道,一副坚持要把话说开来的架势。
“要说擅自行事,也是你和高虎首先没有尊重宗隆殿下啊”我叹了口气,叫着他的小名告诫道,“景三郎,伊贺由宗隆殿下主政,这是国中豪族们的一致决定,也是经过双方妥协后的结果。即使是我,也无法轻易改变这一事实,否则伊贺国人众很可能会抵制我们,然后发起惣国一揆,回到之前由国人众联合议事的状态去。”
“那就起兵征伐好了”景政很是不以为然,“以本家的力量,对付区区伊贺国……”
我微微侧过头,严肃的望着他。在我的目光逼视下,他的声音越来越小,终于没有把这句话说完。
“景三郎,不要仅仅只参加了一场战事,就以为自己已经是合格的武将了”我斥责道,“战争不是儿戏,需要投入大量财力、人力和物力,还要付出相当的牺牲,或许还要承担战败的巨大后果。所以,不能轻易发动战争,更不能自找战争,这是非常重要的存亡之道”
真是,伊贺国是那么好打的吗?在原本的历史上,以信长后期的威势,集结了大和、伊势两国四万多人,合丹羽、泷川、蒲生、筒井、浅野等知名武将之力,也花了近两个月才平定下来,而且还是伊贺国人众主动降伏……难道我如今的一人之力,还会胜过他们不成?我可不会自大到那种地步。
而且,景政只担任伊贺国名义上的守护,这件事情也得到过信长的确认。真发生这种动乱,还是因为景政不甘寂寞而造成,估计信长会很生气,即使我将其平定了下去,伊贺一国也极有可能被收归信长直属。这同样是我不愿看到的事情。
“是……孩儿受教了。”景三郎低头回答说。大概是想到自己这个傀儡要继续当下去,他的神情显得十分沮丧。
看他这副样子,我忽然又有点不忍心了。当初答应让他当这个傀儡守护,是因为他一向唯唯诺诺,才觉得这样比较适合他的性子,但显然我是看错了,他并非毫无志向,只是习惯于在家中避让两位兄长而已。如今他既然想有所作为,或许该给他一个机会。
我想了想,吩咐景政道:“总之,伊贺国的现状,短时间内是无法改变的,所以不要有什么不且实际的想法……但是,如果你愿意,就先替我治理纪伊国有田郡吧稍后我会致信宗隆殿下,让他将有田郡的政事全部交给你和高虎,只负责军务上的事情。”
“是”景政高兴的俯下身下去,“我一定尽职尽责,绝不辜负父亲大人的期望。”
“另外还有一件事情,”我继续说道,“为了消除这次的误会,并且加强两家之间的羁绊,你还要娶宗隆殿下的长孙女为正室。”
“这个……要娶汐里姬为正室吗?”景政的神情十分惊讶。
“你果然认识她啊那么就最好了,”我笑着点了点头,“听说是位非常温柔娴淑的女子,又是宗隆殿下嗣子宗次所出的嫡女,你应该没什么不满了吧?”
“……该怎么说呢?”景政挠了挠额角,“倒是没什么意见,只是我今年只有十三岁,还没有想过这件事情。而且,两位兄长都还没有迎娶正室,所以能不能迟两年呢?”
“汐里姬今年已经十六岁,再迟就不好了。宗隆殿下一直没有让她嫁人,本来就是在等你的……至于你两位兄长,景次郎马上也要和主家的冬姬公主结亲,你又不是不知道;就连景太郎呢,也已经有了结亲的意向。”
“真的吗?和哪一家啊?”景政连忙问道。
“是畠山金吾殿下的女儿畠山明子。她的母亲是那位已经离缘的广桥夫人,现任参议中纳言、武家传奏日野辉资是她的舅舅。”我回答道。
这桩婚事,是去年勘合贸易船起航之后,畠山义周主动向我提起的,准备等贸易船回来时,就向信长申请。在他来说,这是进一步向织田家靠紧的意思,信长肯定会乐见其成。
在这个时代,联姻是加强彼此关系的最重要手段,而这种手段,信长向来非常的擅长。当年浓尾合一时,他就曾经大力鼓励过两国之间的豪族联姻,于是就有了蜂屋赖隆娶丹羽长秀之妹、森可成娶林通安之女、前田玄以娶村井贞胜之女等多桩婚事。到了现在,他显然也希望能够通过家中重臣的子女们,将各外样大名也拉拢一番。去年年末,他就促成了明智家和荒木家的联姻,将光秀的女儿明智伦子嫁给荒木村重的嫡子荒木村次;另外,还还收明智光秀的另一女秀子为养女,和筒井顺庆的养嗣子筒井定次约定了婚姻。
所以,既然畠山义周有这个意向,而且他还是周景元服的乌帽子亲,那么差不多可以算是定下来了。
“周景兄长,是要和畠山宗家联姻啊”景政叹着气点了点头,“真是可喜可贺……”
这个时候,於加的身影出现在了门口。她靠在门边,侧身向厅内望了望,发现我和景政似乎在谈论正事,于是转身准备离开。
“於加是吧?快进厅里来。”我叫住了她。
於加稍稍有点踌躇:“这样可以吗?殿下似乎在谈论正事……”
“不错,是正事,而且和你有关,所以也一起来听听好了。”我笑着说道。
“是。”於加顺从的进了正厅,然后绕过景政走到我的身侧,在下首端庄的跪坐下去。
“看你刚才的样子,似乎有事情要说。是吧?是和我,还是和景三郎?”我首先问道。
於加笑了起来:“也没什么事情,就是刚听美津说,景三郎想在这边住几天,所以就为他安排了位置,然后过来和他说一声。”
“是这样啊。”我点了点头。
“那么,殿下刚才说,有和妾身有关的正事,究竟是什么事情呢?”於加问道。
“恩,我刚才替景三郎决定了婚事,是守护代福地家的孙女。我觉得应该先让你知道,毕竟你是母亲啊。”
“哎呀,这真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於加合起双手,开心的笑了起来,“美津和雨津都有了很好的归宿,景三郎也马上就要成家……这样的话,妾身就没有什么事情需要挂念了”
说着,她含笑望向了景政:“对方是守护代家的孙女,景三郎一定也非常高兴吧?”
“只要您高兴就可以了”景政赌气说了一句,起身离开了正厅。
“这是怎么了?”於加不解的问道。虽然被顶了一句,可是她向来性子很好,而且又是自己的孩子,所以并没有生什么气。
我心里明白,大概是听说长兄娶得是名门之女,次兄娶的是主家的公主,他却不得不娶了自己代官的孙女,以便和对方结好关系,所以感觉有些不平衡吧
说起来,这对他确实有些不公,但是他既然继承了伊贺守护仁木家,就必须承担起作为家主的责任。
而且,和家中其余重臣的孩子们比起来,他刚成年就能够担任一国守护,已经是非常了不得了;娶守护代的孙女,也是非常荣幸的事。他感到不满,大部分应该是出于被指责过后,还不得不向福地宗隆示好的原因。
另外,看他对於加的态度,似乎还有些责怪自己的母亲,觉得她在家中身份不如小夏,以至于景太郎比他的待遇要好得多吧?
如果是这样,那只能说他太钻牛角尖了,而且被一时的不满和愤怨蒙蔽了内心。
这个世界上,哪有完全公平的事?
“就由他去静一静……总之,这件事情我已经决定了。”我这样回答道。
……,……
经过两天的反省,景政主动向我承认了错误,并全盘接受了我的安排。于是继信景迎娶冬姬后,他也在三月份迎娶了福地宗隆的孙女汐里姬。作为礼物,我让藤堂高虎替他在伊贺新建了伊贺上野城,作为他的守护居所。
不久,赴明进行勘合贸易的四艘大帆船顺利返回。这四艘船,名字分别是“简尼特号”、“东瀛号”、“东濛号”和“东溟号”,简尼特号主要装载的是明廷指定进贡的四万贯生红铜,换算成公制大约是一百五十吨,另外还有大友家的一些货物。这些贸易份额,是之前大友家协助我方使团联络朝鲜时,和信长特意约定好的,而且,我方前往广州市舶司,必须依靠他们作为向导,只有他们熟悉这条航线。
明廷官方的白银和铜钱兑换比率,和我规定的一样,都是一两银兑换一贯铜钱(一明两略少于一日两)。我们所进贡的铜,就按照这个比例折算成白银,然后和其余贡物一起汇总计算,由明廷给予一定的回赐。出于明廷的惯例,这个回赐的标准,自然是高于贡品的价值,不会让远来的藩属吃亏。
然而,回赐虽然丰厚,对比起勘合贸易的利润来,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近一百七十年前,义满将军进行贸易时,使用的是三只载重一千八百石的天龙寺船,而且基本全部是以进贡和回赐的形式,每趟的贡物价值大约在两万贯左右,加上造船及航海成本,大约是四万贯,但是回赐的价值可以达到三十多万贯,所得利润极为惊人。而历次勘合贸易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是在景泰四年(公元1453年),由东洋允澎率领的勘合贸易团,有船十只,人数近一千二百余人,所携带的货物也是极多,例如硫磺三十六万四千四百斤、苏木十万六千斤、红铜十五万两千斤等,若按往年旧例给价,则只附载商品中大宗货物的价格已达六十一万五千余贯,如果再加上回赐部分的价格,以及宁波、北京各市场交易的价格,那么将是一个超级惊人的数字,结果,礼部不得不奏明景宗,予以大幅度地削价,但是所得利润依然以数十万贯计。
而这一次贸易,是两国近三十年来的头一次,也是万历登基、张居正执政后第一次有新的藩国入贡,所以明廷格外慷慨大方,使团在明的一应花费,全部由明廷供应;另外,特许五十人进京,在奉天门举行献贡仪式,自正使以下各赠冬衣一套,期间还不时有其余恩赏;回国之时,市泊司还特地拨下“关米”,足够海上百日航行之用。
至于由明廷给价官买的大宗货物,价格也给得非常实惠。原本按照进贡的惯例,当完成献贡的藩国认为给价官买部分价格过低时,亦可在明廷的监督下自行于市面出售,可是这次因为明廷的大方,西笑承兑等人干脆就省去了这番计较,直接将货物全部交给明廷,然后由官仓中购入大量生丝、红线、北绢、摺绢、缎子、药品等在日本非常紧俏的货物。
当这些来自明廷的货物到达堺町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除了各大名、豪族和寺院自留的部分外,其余供出售的份额很快就被各豪商、各仓屋分别瓜分,然后分销各地。这些货物,我和武田信孝收取的一成运费,算起来支付造船的成本是绰绰有余,各自所领份额的货物,利润也极为可观;信长要收取一成半的税钱,仅此一项的收入,初步统计即达到了近二十万贯之多,这还不算他自己名下的货物所能取得的利润。
这样的话,本年度兴建安土城的近四十万贯费用就有了着落,完全不用耽误家中的政务和军务。
此刻的信长,心情是一片大好,很快就同意了畠山义周和我联姻的要求,而且慷慨的将下和泉六万石领地赐予了义周,一方面奖励他去年的努力,一方面也方便他继续主持勘合贸易的事情。
第一百一十七章:儿女之事(下)
接下来,就轮到和武田家的会战了。
去年六月间攻下高天神城,收降小笠原信兴,让武田胜赖信心爆发得一塌糊涂,自认军略已经不逊于其父武田信玄了,于是今年五月再次侵入东三河,扬言要讨伐早先臣服于武田、矢作河原之战后又归参德川家、并且娶了家康长女龟姬的长篠城主奥平贞昌。
可是,他却不去细想,当初武田信玄撤去高天神城之围,并不是攻不下,而是觉得没有必要。而武田信玄攻击三河,也是趁着信长被朝仓…浅井联军拖在北近江的机会,而且还有畿内的足利义昭和长岛一向宗牵制。从这方面来说,武田胜赖的武略或许不逊于其父,但是谋略却差得太远,在取舍之道、进退之机的把握上远远不如。
这次攻击东三河,他出动了一万五千军势,很快就扫清了外围,将奥平贞昌的长篠城团团围住。奥平贞昌只有五百人,在武田军的攻击下险象环生,只好派家臣鸟居强右卫门向德川家康求援。考虑到武田家强大的野战能力,家康没有贸然出阵,直到信长亲自率领三万精锐到达后,才从两国中挑选了八千精锐一同向长篠城进发。
我本来是有机会参与这场战事的,而且对于即将爆发的铁炮与骑兵决战也很有兴趣。可是,景政和藤堂高虎却在纪伊挑起了事端。他们首先要求粉河寺交出铃木重意,被拒绝之后,又派和歌山町奉行所的三十余名协力足轻(警察)私自进入寺领内搜索,结果这些人全部被粉河寺杀害。这样一来,我就无法再保持沉默了,为了这些被杀害的协力足轻和作为领主的尊严,我只能对粉河寺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