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土佐之梦-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幡织田家所信奉的并不是法华宗,而是禅宗的曹洞宗。信长家的菩提寺,是其父信秀兴起后开基、由信秀叔父大云永瑞和尚开山的曹洞宗万松寺。信秀死后就葬在那里,戒名叫做“万松寺殿桃岩道见大禅定门”。

作为新兴的日本本土宗门,法华宗往往被拿来和一向宗相提并论。这两宗在法门上几乎同出一辙。一向宗的修炼法门是“专修念佛”,也就是念诵“南无阿弥陀佛”;法华宗的修行法门是“口唱经题”,也就是念诵“南无妙法莲华经”。由于修炼简单,持戒容易,这两宗聚集了大量底层信众,可谓是“百姓的佛教”。而且在兴起之初,两宗因为坏了佛门修行规矩,都被视为邪魔,并受到“贵族佛教”和“武家佛教”的压制:一向宗宗主亲鸾出身京都的日野家,被朝廷授予越后介之职,流放到越后地方;法华宗宗主日莲关东町人出身,被镰仓幕府判处重罪,流配到越后的佐渡岛上。

但是,从教义上看,这两宗却是天生的死对头。法华宗修今世,追求现世的福祉和因果报应,所以很受追求经济和商业利益的町众们欢迎;一向宗修来生,期盼死后进入极乐,很合那些生活困苦的愚民口味。这两宗兴盛起来不久,很快就围绕着畿内信众展开了争夺。首先得势的是一向宗,本愿寺莲如依托着出身日野家的关系,得到了大御所日野富子的支持,又以自个的二十多个子女,大肆与公家和武家联姻,成功的在京都站住了脚跟,建立起山科本愿寺。然而,应仁之乱后,因着重建京都的功劳,商人和町众们在京都的势力大增,所信奉的法华宗也开始得势,等到三好长庆之父、细川宗家家宰三好元长掌握畿内大政,成为法华宗的保护人,两宗开始了正式的冲突,结果是三好元长被一向宗信众围攻而死,然后法华宗信众烧掉了山科本愿寺,迫使一向宗把总本山迁到大阪石山。

从利益关系上考虑,自从信长选择了法华宗,就不可避免的要和一向宗走向敌对了,正如之前的三好家一样。只不过,三好长庆选择了妥协,而信长选择了不死不休的抗争。

但是,并不是谁都有资格改换宗门的。作出这样的决定,就意味着要舍弃家中世代相传的菩提寺。这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如果没有足够的功业和威望,很可能会影响到家中的安泰。

当初信长改宗之时,已经完全征服美浓,威望远超其父织田信秀,连居城都换了好几次(万松寺在信长自小担任城主的那古野城),因此他的改宗之举没有引起什么波澜。

我同样不用担心家中的安定问题。作为一手建立吉良宗家的初代家主,我完全具有改换宗门、另立菩提寺的资格,家臣们不会有什么意见。宝心院或许会有些不高兴,然而土佐吉良家已经兴复,无论是跟随先代家主,还是由我供奉在宗家菩提寺,她身后的祭祀都可以保证。

或许,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仁如集尧才劝说我改换宗门吧如今禅宗式微,如果想要兴复,必须重新得到中枢的支持。信长向来重视商业,而且正和一向宗死掐,肯定要坚持他的法华宗信仰。那么,提出重开勘合贸易,并且主持这件事的我就成为最好的选择。

只是,我心中还有一些顾虑。皈依禅宗,固然可以深入的参与勘合贸易和对明交往,甚至获得贸易的主导地位,但目前我负责的四国地方,却是普遍信奉的是真言宗,我如果要继续加强在这一区域的影响,保持现状是比较好的选择……两者之间如何抉择,倒是一件难以决断的事。

不仅如此,天主教随后也表示了对本家的兴趣。

天正二年正月,我暂时回到洲本城,接受家臣们的新年致贺。很快卡拉布尔牧师就找上门来,替我引见了两个人,一个是路易斯?弗洛伊斯神父,一个是奥尔格基诺神父。

“两位神父都是耶稣会会士,也是非常有教养和才能的人,”卡拉布尔热情的把两人介绍给我,然后加了一句话,“我衷心希望能有一个友好的谈话,以及一个气氛融洽的午后。”

“十分荣幸。”我态度友好的回答说。

这句话并非是客套,因为面前的两人我已经听说过,是天主教在日本的重要人物。弗洛伊斯天生善于言辞,并且擅长文字工作(是《日本史》的作者),于永禄七年(1564)年末从九州来到畿内,跟随费雷拉神父一起在畿内传教,和足利义辉将军颇有交往,并且得到了义辉将军在畿内传教的支持。不久义辉将军被杀,信奉法华宗的松永久秀发布了禁教令,弗洛伊斯被迫和费雷拉神父一起躲入堺町。之后费雷拉神父失望的离开畿内,1571年死在印度果阿,畿内就由弗洛伊斯神父在苦苦支持。

信长上洛以来,弗洛伊斯曾经试图晋见信长,像以前和足利义辉将军交往那样走通上层路线,却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时机(这里历史改变了……)。去年由于我的引荐,卡拉布尔终于得以晋见,并获得了信长颁发的布教许可证,获准在京都兴建天主教堂。弗洛伊斯非常欣喜,立刻把消息传到果阿的主教区(天主教在日本有三大教区,分别是九州北部的下教区、大友家的丰后教区和京都教区,目前属于印度果阿主教区,后来归澳门主教区管辖),于是主教区就派来了擅长建筑的意大利籍神父奥尔格基诺,一方面接替病逝的费雷拉神父担任京都教区布教长,一方面主持京都大教堂的修建事宜。

“真的是非常荣幸请坐”想到这些,以及目前和澳门葡萄牙商业协会的密切关系,我又加强了语气说道。

听到我的回答,弗洛伊斯飞快的翻译给奥尔格基诺神父听。奥尔格基诺点了点头,学着弗洛伊斯和卡拉布尔的样子盘膝坐了下来,然后拿出预备的礼物送给我。礼物一共有四样,分别是一面巨大的玻璃镜、一顶黑色丝绒帽、一支孟加拉藤杖和一支美丽的孔雀翎,前两样来自本土,后两样来自印度,在如今的日本都是非常稀罕之物,足可见得他的诚意。弗洛伊斯担任奥尔格基诺,一口日语说得极为娴熟:“关于大人介绍卡拉布尔晋见贵方主君的事,吾人实在感激不尽。所以这次登门拜访,专门向大人表达吾人的感激之情。”

“那么我就愧领了吧。”我稍一思索,接受了他的礼物,然后叫过厅外廊间跪坐着的两名侍女,令她们把镜子和孔雀翎送去给楼上简妮特。

卡拉布尔应该猜到了我的意思,他侧身靠近了居中的奥尔格基诺神父,小声说了两句话。奥尔格基诺神父点了点头,面带笑容的说了几句什么。弗洛伊斯翻译道:“原来令夫人喜欢这些来自外国的物事。那么我的礼物就送对人了”

“不错,所以十分感激你的好意。”我点了点头。

弗洛伊斯再次把我的话翻译给奥尔格基诺神父。奥尔格基诺神父稍一思索,靠近另一侧的卡拉布尔说了几句什么。于是我知道,接下来要谈到正事了。毕竟他专程登门,不可能是只为了送上礼物表达谢意,肯定还有其他的诉求。而三人之中,和我联系密切、又有利益关系的,只有卡拉布尔牧师。

果然,卡拉布尔随后转向我道:“领主大人,上次我曾经提议在大人的城下建立一座教堂,然后领主大人似乎顾虑着贵方主君的意见,所以没有同意。如今贵方主君那儿已经没有了障碍,因此在下冒昧的再次提出请求,希望能够得到您的允许。”

“这个没有问题。”我爽快的回答。既然信长OK,我自然乐意捧场。

“真是太感谢了”卡拉布尔显得十分高兴。另一边的弗洛伊斯将对话话翻译给奥尔格基诺神父,奥尔格基诺神父也露出笑容,对弗洛伊斯说了几句,弗洛伊斯点了点头,出声向我说道:“领主大人,奥尔格基诺神父说,希望能够替您效劳,负责修建教堂的事……奥尔格基诺神父是非常优秀的建筑师,如果由他主持,我想教堂肯定能修建得非常漂亮,替领主大人的城下町增色不少的”

这个没有什么问题。奥尔格基诺神父是优秀的建筑师,我是知道的。不过佛罗伊斯说他是在为我效劳,那就有点讨巧了。他效劳的的对象是天主教,教堂修建起来,得益的是他们的传教事业,和我没什么关系。

那么我的利益在哪里呢……

竭力思考了片刻,我忽然想到了暂时搁浅的“海神号”计划。这个计划中,唯一缺少的就是足够的舰载大炮。然而,舰载大炮是属于管制商品,以我和澳门葡萄牙商业协会建立起来的友好关系,他们依然爱莫能助。

或许可以通过教会,来部分的解除这种管制?可是,目前在日本传教的教士,都是由印度果阿主教区派过来的,即使能够说服他们,我和果阿方面的葡萄牙商业协会却是不熟,因为他们基本都在九州活动。

这时候,一则新近得到的情报闪现在我的脑海之中。

我问奥尔格基诺神父道:“听说贵教将在澳门设立主教区,并且将日本现有三个教区划归澳门主教区管辖,不知此事是否属实呢?”

奥尔格基诺神父听了翻译,神情变得有些严肃。他通过弗洛伊斯回答:“领主大人对我教门得了解,实在令人佩服。但是这件事要等待教廷决定,我只能说,不排除这个可能。”

“是这样啊”我点了点头。这个回答,和津屋从澳门葡萄牙商业协会获得的消息差不多。虽然不太确定,但是形势发展下去,还是很值得期待的。

然后,我继续问了另外一个问题:“在下还听说过一件事情。八年前的时候,松浦家的水军进攻大村家的长崎港,大村家无力抵抗,于是贵国商业协会出动了战舰,以舰载大炮击溃了松浦家水军,打死六十多人,伤两百余人,不知道这件事又是否属实呢?”

第一百一十三章:教派之争(中)第一百一十

我这样问,自然也得到过确切的情报。这是永禄八年(1565)年的事情,当时弗洛伊斯刚好离开九州。不过我认为,以耶稣会严密的体制,他肯定收到过相关的消息。

弗洛伊斯微微皱起了眉头,脸上显出斟酌的神情。显然,他确实知道这件事,只是因为事情有些敏感,他拿不准我的用意,所以暂时不好回答。

想了片刻,弗洛伊斯侧身和奥尔格基诺神父说了两句,奥尔格基诺神父简单的回了几个音节,似乎是让弗洛伊斯自己决定。

弗洛伊斯又斟酌了片刻,才答复我的询问,而且眉头依然微微皱着:“关于这件事,起因是松浦侯的儿子亵渎了锡制的基督圣像,而松浦侯答应的道歉迟迟没有到来,所以葡萄牙商人都非常愤慨,这才将商船开出平户,转往大村领主的长崎港……然后,松浦侯非常不满,出兵进攻停靠在长崎的商船,为了保护商人和家眷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商业协会方面才不得不出港阻击。”

“原来是这样。”我点了点头。

事情很明显,这只是传教士转移贸易港的借口而已。与天主教徒们经常捣毁佛教偶像的激烈行为相比,松浦镇信儿子的举动实在是小事一桩。我想,大概是利益方面的问题谈不拢吧当时的山口和博多港因为卷入了大内家和毛利家的战火,已经不适合作为驻地,葡萄牙商人能够利用的只有平户港,因此松浦镇信很可能是依仗这一事态提出了一些过分的要求。

“领主大人提起这件事,是否有什么用意呢?”卡拉布尔牧师和我已经十分熟悉,于是直截了当的问道。

“是有两个用意。”我也决定向他坦白。由于我的问话往往出乎他们意料,他们说话时常常需要互相协商,而且有时候还得来回翻译一下,这种交谈实在很考验耐心:“第一,我听说九州的天主教徒们常常和本地的神道、佛宗信众发生冲突,所以希望各位在我的领地布教时,稍稍约束一下教众,避免发生大村领内的事情;第二,既然葡萄牙的战舰可以为日本人而战,我希望能够得到商业协会和教会在武器方面的帮助……例如船上的大炮。”

“领主大人,作为上帝诚实、和平而谦卑的仆人,我有必要澄清一下,”弗洛伊斯这次没顾得上向奥尔格基诺神父翻译,很快的做出了回答,“关于第一件事,我觉得可能有什么误会,吾人从未鼓励教众们使用暴力,大村领内的事,吾人也非常遗憾;至于第二件,我只能表示歉意,吾人是和平的上帝使徒,不是武器贩子。”

“是这样么?”我点了点头,表示有限度的同意他的答案。

大村领内的事,的确是大村纯忠自已脑残。为了讨好天主教,他做得实在太过火了,不仅包庇领内的天主教徒,而且主动捣毁领内的寺庙,甚至还烧毁了自家的菩提寺和历代家主灵位(反正他是从有马家过继到大村家的,烧的不是自己的祖宗)。最后一件脑残的行径,终于引起了家臣团和领内民众的大规模反弹。元龟元年(1570),先代家主大村纯前的庶子后藤贵明讨伐大村纯忠,大批家臣和领民群起响应,一把火烧掉了整个长崎;去年的时候,后藤贵明又和同族西乡纯晓等率一千五百人包围了大村纯忠的居城,若非忠于他的家臣突出奇计(三城七骑笼,余者皆驰援),并且重伤了支援后藤贵明的同族西乡纯晓,击溃西乡家军势,大村纯忠恐怕已经完蛋大吉。

但是,自称是和平使徒的说法,明显就有失厚道。在日的葡萄牙商业协会和天主教会,两者之间联系得非常紧密。当初首位抵达日本的传教士圣弗朗西斯?沙勿略神父(耶稣会创始人之一,利玛窦的老师,死后封圣)拜访府内时,葡萄牙商业协会把他包装成葡萄牙王国的正式使节,在港的商船挂满彩旗,舰炮不停地轰响礼炮,船长和船员们身着盛装,簇拥着沙勿略肃穆前行,为他和大友义镇的会面造足了声势。之后葡萄牙商业协会的每一次行动,都会接受当地教会的指导,包括选择和哪些大名进行交易,都由教会决定,永禄年间从平户转到长崎,以及炮击松浦家水军,都出自教会的授意。相比起来,倒是澳门方面的商业协会还有一些自由度。

只不过,我虽然知道这一点,却不方便直接指出来。否则的话,这次商量肯定要泡汤。

结果是卡拉布尔帮了说了话。他是“海神级”护卫舰的设计者之一,我一提到大炮的事情,他肯定就已经知道了我的目的。

“或许,可以稍稍变通一下?”他插话道,“据我所知,领主大人的岳父丰后之王,就曾经两次从印度总督阁下手中获得大炮,用来保护府内港,以及领内的教堂和教众……”

我忍不住心下一乐。看来,卡拉布尔似乎同样期望着能够看到海神级护卫舰诞生呢对于曾经钟爱航海的他来说,海神级大概就相当于他的孩子吧。

“原来有这样的先例啊”我很快接过了他的话头,“那么这里可否采取同样的方式呢?”

“关于这件事情……”弗洛伊斯犯了踌躇。

“这样吧”我趁热打铁,“奥尔格基诺神父不是要在我这里和京都两处建立教堂吗?那么,我愿意提供全部资金,作为对贵教那位上帝的敬意。而作为回报,就由贵教和那位印度总督协商,看是否能回赠给我相应价值的大炮?”

弗洛伊斯和奥尔格基诺商量了两句,终于点了点头,“吾人愿意促成这件事情。”

……,……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我和弗洛伊斯达成了协议,由我出资五千贯兴建两座教堂,然后教会说服印度总督,许可澳门葡萄牙商业协会提供三门大炮给我。这用来列装“海神级”自然是不够的,只能先装在三艘吉良船的船首,加强其攻击能力。

至于海神级,只好等澳门设立主教区,从印度果阿主教区独立出来再说了。那时候,日本的三个教区将从属于澳门主教区,澳门葡萄牙商业协会也将由澳门主教区指导,并且成为澳门主教区最倚重的力量,而以我和澳门商业协会的合作关系,得到大炮会容易得多。

同时,作为协议的附加条件,我于二月回到京都,将弗洛伊斯介绍给信长。

由于我向信长说明了弗洛伊斯在畿内天主教中的地位,这次的会面比卡拉布尔的那次要更加正式一些,弗洛伊斯也精心准备了礼物。其中最珍贵的是三支描金燧发小手铳,一件精美的天鹅绒缎子披风,以及一具半人多高的地球仪。地球仪是从一艘商船上搬下来的,原本是船长的私藏。由于体积较大,地球仪稍稍显得有些笨重,上面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和美洲大陆的轮廓有些粗糙,但大致还算确切,在海洋的中心,还画着相关的星座和海妖等形象,给地球仪平添了一些艺术气息。

收到这些礼物,信长显得非常高兴。尤其是地球仪,简直令他爱不释手。他对照着上面的地图,详细的问明了葡萄牙和日本的位置,又找到弗洛伊斯的祖国西班牙,连声感叹世界的宽广,以及传教士们不远万里而来的艰辛。

这番寒暄之后,信长意味深长的问道:“各位的努力,以及这几个月来布教的热情,我已经有所见闻。只是,各位来日本布教的目的是什么呢?”

弗洛伊斯以手抚胸,向信长躬身致意,不慌不忙的回答:“让吾人前来日本,是这世界的创造者、人类的拯救者上帝的意愿。而激励并催使吾人完成使命的目的,是为了告诉日本人,怎样才能获得拯救。除了传播圣教的热望,吾人别无所求,自然也不追求任何世俗利益。”

“既然这样,”信长看了我一眼,露出一个笑容,“我已经允许各位在领内布教,为什么还要谋求和我见面啊?而且还送上这么珍贵的礼物?”

“前来面见殿下,是吾人的一致意愿,也是上帝对吾人的指引。吾人认为,应该前来接受殿下的这番垂询,让殿下理解并认同吾人的心意,”这些场面话,弗洛伊斯说的非常娴熟,“至于这些礼物,乃是由商业协会委托我转交的。作为上帝的羔羊,得知殿下允许建立教堂,让他们在异国也能享受到上帝的荣光,商业协会的所有人都非常感激。”

信长微微点了点头。这个答案,他似乎十分满意。

沉吟了片刻,他继续问道:“如果,你们的教义不被民众接受,不能在这个国家中得到弘布,你们是否会离开呢?那些葡萄牙商人,又会不会离开呢?”

“只要这里还有一个基督徒,为了照顾他,任何一名神父都愿意终老于此,”弗洛伊斯的回答十分坚定,“而且,上帝会仁慈、公正而怜悯的对待他的信徒,吾人会诚实而谦卑的对待每一位教友,我想,任何正直和努力的人,都不会拒绝这样的教派和教义吧?”

“诚实而谦卑……说得好啊”信长忽然感慨起来,“但是这里却有一群人,他们说谎、狂妄、傲慢,以欺世盗名来为自己谋取私利。有时候,我真想将他们统统除掉”

~5~正在这时,门外的近侍前来报告:“禀主公,日乘上人在门外求见”

~1~“呵呵”信长忍不住笑了,“让他进来好了”

~7~很快,朝山日乘就走进了厅中。他看见弗洛伊斯,又看见我,稍稍变了下脸色。

~z~“右大将殿下,”他在往常的位置坐下,双手合什向信长致礼,“贫僧方才经过本能寺外围,发现那里正在破土动工,听说是要修建一座南蛮寺院……如此败坏京中风水之事,不知可曾得到殿下的允许?”

~小~“自然是我允许的。怎么,你有什么意见吗?”信长道。

~说~“不敢”朝山日乘态度非常恭敬,“只不过,京都乃是神佛聚集之地,贸然兴建南蛮寺院,恐怕会有伤神佛的眷顾,对殿下的大业不利啊……还请殿下三思”

~网~“不用说了,我既然已经做出决定,就不容其他人质疑,”信长挥了挥手,“还有,你来得正好,我正好有一件事想问你一下”

“是……请右大将殿下垂询。”朝山日乘无奈的答道。

“上次你曾经劝我,要把勘合贸易的货物征集之事交给堺町,是为了什么呢?”

“这个,”朝山日乘稍稍斟酌了一下,“贫僧只是考虑到右大将殿下和丹羽大人公务繁忙,恐怕会有照顾不到的地方……贫僧认为,堺町很早以前就为细川家负责过这样的事,一定不会让殿下失望。”

“你倒是有心啊”信长微笑着说道,语气中不知是赞赏还是嘲讽。

“为右大将殿下分忧,乃是贫僧义不容辞的责任。”朝山日乘顺势回答说。

“谎言都是谎言”信长忽然站了起来,将手中的折扇向朝山日乘扔去,“分明是你接受了堺町纳屋(仓库业)十人众的好处,所以才为他们说话的以为我不知道吗?”

他这样突然发作,不仅是作为当事者的朝山日乘,就连我这个旁观者都吓了一跳。不过,这么一来,我也就明白,为什么信长会有之前的那番感慨了,原来是针对朝山日乘说的。这位法华宗名僧,曾经深受信长的信赖,负责织田家和皇居方面之间的联系。前年因为修缮皇居,还被正亲町天皇赐封为“日乘上人”,但是他此番的行径,显然对不住这一称号,也辜负了信长的信任(日本耶稣会年鉴《耶蘇通信》中称他为异教徒和欺骗者)。

“你先下去吧”发泄完自己的不满,信长向朝山日乘下了逐客令。

朝山日乘无言的低了低头,有些狼狈的起身离开。

“这些贪婪的和尚,真是信任不得”信长余怒未息,“还有堺町的那些人,居然试图插手本家事务,实在有些过分了”

绚烂之章  第一百一十三章:教派之争(下)

“主公请息怒,”我起身捡起折扇送还给信长,并且劝谏道,“商人逐利,乃是天性;佛门门风败坏,也不是今天才有的现象。以这件事情本身来说,主公及早发现了不好的苗头,应该是一件幸事。”

“你这话说得不错,”信长点了点头,“那么,关于勘合贸易……”

听信长这样开了个话头,弗洛伊斯明白,接下来的谈话可能涉及政务了。他知趣的站了起来,躬身向信长告辞:“请允许我先行退下……非常感谢殿下这次的接见和对吾人的理解。期待还能有机会和殿下见面”

“会有机会的。”信长满意的给了他这样一个保证。

等到弗洛伊斯离开,信长继续问道:“关于勘合贸易的船队,你准备得怎么样了?”

“回主公,准备建造的三艘三千石大帆船,第一艘花费了三个半月,已经于去年年末交给信孝少主,由若狭水军派人试航;如今第二艘的工期也已过半,按照这个进度,应该可以提前完成主公交付的任务。”我回答说。

“赴明使团呢?有消息了吗?”

“还没有消息传来,”我摇了摇头,接下来的话语中却是胸有成竹,“不过,事情应该不会有太大的波折。臣下估计,他们上月就已经到达北京,如今想必已完成此行的使命了吧”

“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信长十分欣慰,“也就是说,长秀的货物征集、使团编成工作也差不多可以着手进行了啰?”

“臣下这边没有问题,”我欠了欠身,“只不过,臣下虽然已经向明廷奏报广州市舶司过于遥远,请求重开宁波市舶司,但是目前还不知道明廷是否允准。所以,臣下还不能确定航线和航程,给养配额和货物运量也不能确定。”

“到广州和到宁波,有很大的区别吗?”信长不解的问道。

“有相当大的区别,”我试着向信长解释,“如果是到广州,那么航程比到宁波要远一倍,配备的给养也要相应增加。不仅如此,考虑到海风的变化,可能出发和回返的时间也要调整;还有,因为交易地点不同,运出和采购的货物种类也要有所变化……”

“这些事你和长秀商量吧”信长不耐烦的挥了挥手,“我想说的是纪伊的事情”

“关于纪伊……”我有点跟不上节奏,怎么突然就从勘合贸易扯到了纪伊国?

“我得到消息,足利义昭一行得到堺町商人的资助,已经离开堺町,前往纪伊国依附畠山高政了,而且毛利家也派了人,似乎和义昭有些联络,”信长冷哼一声,显然又想起了畠山高政不肯降服的往事,“这是南海道的事情。既然你这几个月有空,就趁着还没有和毛利家发生冲突,先把畠山高政的势力和边上的杂贺众都清除掉吧”

现在就征伐纪伊?我感到有点头痛。纪伊国也是个大坑,国内的杂贺众、国人众、高野山、根来寺和粉河寺,哪一家都不是那么好惹的,若要平定的话,恐怕比一向宗轻松不到哪去。历史上织田信忠和秀吉分别征伐纪伊国,每次都动员了近十万兵力,才能取得不错的战果,却也付出了不小的伤亡。例如秀吉出兵的那次,根据日本耶稣会的年鉴和弗洛伊斯《日本史》的数据,秀吉的损失是将近一万人,纪伊方面仅死亡人数就达到一万五千以上。

就目前的形势,我觉得完全不用理会足利义昭,让他待在纪伊国就好。国内的寺社势力虽大,但是他们基本不参与武家之间的争斗。例如高野山,作为和天台比叡山其名的全真言宗总本山,除了在南北朝时期支持过南朝外,其余时间一直保持着超然世外的态度,以致战国时代的各大名死后,为了身后的安全和祭祀的保证,六成以上的人都在这里设置了灵所(包括武田胜赖,战败前就遣人向高野山寄进一些黄金,并送去了自己常用的佛像、经卷、肋差等)。所以,足利义昭根本无法借用他们的力量,即使再怎么不甘心,能办到的不过是在纪伊做做打倒信长的白日梦罢了。

但如果出兵攻打纪伊国,国内的寺社力量肯定会反抗,而足利义昭也很可能转往毛利家领内,勾连毛利家和信长为敌。到时候,不仅是在纪伊,就是在四国和濑户内海,我都面临巨大的挑战,而这绝对会超出我的应付能力。

我决定推辞这个任务:“关于这件事,臣下自感无力承担。”

“你说什么?”信长不满的看了过来,“是无力承担吗?”

“正是,纪伊国寺社势力极为庞大,要平定的话,恐怕要动用整个畿内的力量吧”我斟酌着说道,“如今石山的一向宗尚未未定,随时有可能趁乱起事,所以臣下认为,还不是征伐纪伊的时候。”

“你担心寺社势力?担心一向宗?”信长略一思索,笑了起来,“放心吧没让你去攻击高野山……正是知道你是真言宗的,所以才让你负责攻略啊可以缓和与高野山、根来寺方面的关系,还可以调略杂贺众中信奉真言宗的土桥一派,孤立信奉一向宗的铃木家”

“是。臣下领命。”我松了一口气,仅是杂贺众和畠山高政的话,我还是可以应付的。如今的信长,毕竟还没有发疯,行事还有分寸,判断和策略也十分恰当。

“那么你就下去准备吧。”信长吩咐说。

……,……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越前国的形势突然发生了变化。

事情的起因,是越前守护代桂田长俊施政过于严苛。为了防备加贺的一向宗势力,他居然在春种前征发民役修建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