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喋血刀锋-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1932年,日本帝国主义支持反蒋势力,不断挑起事端,借此排挤国民党地方政权。日本军界“精英”土肥原贤二、冈村宁次等也和孙传芳多有往来,并把孙传芳作为华北伪政权的首选人物。为防止“华北政权特殊化”进一步发展,蒋介石指令国民党在津特务组织加强对反蒋分子和北洋政府下台政要的监控。孙传芳自然是重点受控人物之一。
    面对如此复杂的政治局面,孙传芳深知自己的处境,所以公开声明不被任何政权利用,并且闭门谢客,深居简出。
    这个时候,同样居住天津的原皖系国务总理靳云鹏看出孙传芳心绪烦乱,无所适从,遂劝其皈依佛门,借以超脱凡念。1933年,靳云鹏联合孙传芳,两人共同出面,将座落在东南城角草厂庵的清修禅院,改名为天津佛教居士林,由靳云鹏任林长,孙传芳任副林长,并规定每星期日居土们来林念经,由富明法师主讲。靳云鹏、孙传芳这两个曾经显赫一时的人物亲自领拜,在佛教居士中产生了很大的号召力,信徒们辗转相告,陆续参加活动的达3000多人。
    孙传芳皈依佛门之后,法名“智园”,开始到处宣扬“英雄到老终归佛,名将还山不言兵”的思想。他让家人炎夏时在家门前放置绿豆汤,免费供应过往行人消暑解渴。1933年中秋夜,孙传芳抓获了一名入宅行窃的盗贼,却大发慈悲,让家人给盗贼施舍了一些粮米,将其放归。孙传芳的善举被传开后,新闻界即以《孙公馆缉贼赏米,中秋夜乐善好施》为题加以报道。正当世人对“孙联帅如今已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了”的猜测议论纷纷,不知道这个杀人魔王是真心悔悟还是逢场作戏掩人耳目的时候,1935年11月,居士林的殿堂里,随着刺客施剑翘的几声枪响,孙传芳立即毙命,也让对他进行观望的人们失去了继续考察的对象。
    那么这个敢于刺杀五省联军统帅孙传芳的女子施剑翘,是个什么人呢?
    施从滨之死
    这位女子名叫施剑翘,原名施谷兰,1906年农历四月二十一日生,时年30岁。施剑翘的父亲施从滨,安徽桐城人,辛亥革命后曾任新军第5师第10旅旅长。1912年任第1混成旅旅长,驻守镇江。1922年归奉系,历任济南镇守使、将军府恂威将军、山东帮办军务兼第47混成旅旅长等职。为官数十年,爱民爱国,秉性清廉,不治私产。
    1925年,直系军阀孙传芳拥兵浙江,伺机向北扩充地盘,此时,张作霖的奉系正在向南扩张,与孙传芳的势力发生冲突。10月,孙传芳联络苏、皖、赣、闽几省的直系军阀,以“双十节”检阅为名调集大军,自称浙闽苏皖赣五省联军总司令,分五路出兵进攻上海,爆发了大规模的奉浙战争。孙传芳很快占领上海、南京。接着,孙传芳命谢鸿勋、卢香亭等率部往北推进。孙军所到之处烧杀掠夺,无恶不作,苏、鲁地区暗无天日。张作霖得知失败的消息后,立即任命施从滨为安徽省善后督办,命令施从滨部率军迎战孙部。
   
第二章  巾帼英豪施剑翘(3)


    因为孙传芳部远来疲惫,施从滨连战皆捷,进展迅速。施从滨被一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下令乘胜追击,一意向前导致孤军深入。固镇一战,因为施从滨以前与山东总督张宗昌有矛盾,张宗昌未及时派人加以援助,导致施部陷入了孙军的重重包围之中。孙传芳为了保存实力,曾三次致电施从滨,并派人与之联络,想要说服施从滨前线倒戈,两军免于作战。而施从滨未加以理会。孙传芳恼羞成怒,下令全力进攻,将固镇附近的铁轨全部拆除,发誓要让施从滨插翅难飞。没过多久,施从滨部作战失利,施从滨和他的随从乘坐铁甲车仓皇撤退,车至断轨处倾倒,施从滨一等人被随后赶来的孙军俘虏。孙军的谢鸿勋打量着眼前须发皆白、戴着陆军上将军衔的70岁的施从滨,顿生敬意,专门派一名营长将施从滨送到蚌埠总司令部,还写了一份报告给孙传芳,要求对施实行优待。
    施从滨被押解到孙军的总司令部,进门后向躺在烟榻上吞云吐雾的孙传芳行了一个军礼。孙传芳素有“笑虎将军”恶名,此人外表总是笑容可掬,但其本性阴毒。孙传芳满脸堆笑,望着施从滨说:“施老,你好呀,你不是来安徽省督办的吗?那就快去上任吧。”“那只是张作霖的许愿。”施从滨苦笑着。怀恨在心的孙传芳脸色一变:“拉出去!”施从滨随即被推出来,交军法处审讯,决定立即斩决。部下高级将领劝孙传芳说,斩杀俘虏有违惯例,尤其是对施从滨这样的有影响人物,更是要慎重。孙传芳声色俱厉,执意要杀施从滨。卫队团长李宝璋把施从滨押到蚌埠车站南边旷野,执行了斩决。孙传芳将施的首级挂在电线杆上示众三日,才命人草草入殓,抛入荒野。
    施剑翘十年谋报仇
    施从滨被杀的消息传到施家后,犹如晴天霹雳,全家悲痛欲绝,特别是他的女儿——20岁的施剑翘更是异常悲愤。出生将门之家的施剑翘,自幼受父亲的言传身教,好读诗文,打得一手好枪法。她暗暗立誓一定要为父报仇,并且写诗一首,以明心志:
    战地惊鸿传噩耗,闺中疑假复疑真。
    背娘偷问归来使,恳叔潜移劫后身。
    被俘牺牲无公理,暴尸悬首灭人伦。
    痛亲谁识儿心苦,誓报父仇不顾身!
    当年,女子抛头露面尚且不易,要手刃孙传芳这号统兵百万、防卫森严的大军阀就更是难于上青天,可这位妙龄少女毫不灰心,坚定地踏上了一条复仇之路。
    施剑翘找到时任烟台警备司令的堂兄施中诚,请求他帮助为父报仇。施中诚从小寄住在施家,深受施从滨的教诲。他长大成人后,施又出面请求张宗昌为他谋取了一个团长的职位。后来他步步高升,当上了烟台警备司令。施从滨父女对他可谓恩重如山,但他却因惧怕孙传芳的势力,考虑自己的前程而拒绝了施剑翘的请求。施剑翘一怒之下写了封长信,与施中诚断绝兄妹关系。
    1928年,施剑翘随母亲移居天津。这年的农历九月十七,是父亲遇害3周年忌日。施剑翘跪伏在父亲的遗像前,想到年复一年,大仇无法相报,不禁与母亲抱头痛哭。母女俩的哭声惊动了借住在施剑翘家的同乡同姓人施靖公。此人是阎锡山的中校参谋,来天津办事,因与施从滨有过交往,便借住在施剑翘家。他闻听哭声,来到母女俩面前,对施剑翘说:“我曾经受过施公的栽培,对小姐的遭遇深表同情,如果小姐愿以身相许,我决心为施公报仇。”施剑翘此时已被复仇的火焰烧得心焦意乱,心想只要能为父报仇,什么委屈也能咽下。就这样,施剑翘决然冲破了同姓不结婚的藩篱,跟随靖公迁居太原。未曾料想,施靖公随着官运亨通,越来越贪生怕死,施剑翘几次催促,他都无动于衷。施剑翘又一次失望了,并于悲愤中写下诗句:
    一再牺牲为父仇,年年不报使人愁。
    痴心愿望求人助,结果仍须自出头。
    寻踪孙传芳
    1926年,孙传芳在九江与北伐军作战,结果全线崩溃。四面楚歌声中,他谋求与老冤家张作霖合作。同年11月,孙传芳秘密化装,乘坐普通客车,由南京赴天津,参加张作霖主持的蔡园会议;12月,张作霖在天津蔡园就任安国军总司令,孙传芳为副总司令兼第一军团总司令,驻守南京对抗北伐军。1927年8月,孙传芳在龙潭战役中,被白崇禧统领的北伐军打得大败。1928年,孙传芳追随奉张退至东北,将家属迁至大连居住。张作霖死后,张学良任命孙传芳为东三省军务总指挥,并在少帅府设孙联帅办公室。1929年11月,孙传芳以在大连的张夫人患病为由,常居大连。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孙传芳携全家来到天津租界寓居。
   
第二章  巾帼英豪施剑翘(4)


    转眼到了1935年,施从滨被杀已整整10年了。此时的施剑翘,不再幻想有某位好心的仗义侠士替她出面报父仇,她决心要亲自动手,以了却自己的心愿。世间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施剑翘坚信,自己虽是一介弱女子,又何尝不能做那非常之人要把握稍纵即逝的机会,手刃寇仇,一雪心头之恨。从此施剑翘特别留意孙传芳的行踪,凡是关于他的消息,事无巨细,她都要思考半天。
    孙传芳的隐匿,无形之中给正在追寻他的仇家女造成很大麻烦。施剑翘报仇心切,她到天津各家书局购买名人照片,希望看到仇人面目,结果一无所获。“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一天,施剑翘偶然遛到天祥市场二楼“铁算盘道人”的算命卦摊处,发现了孙传芳的照片,第一次认识仇人的面孔。
    施剑翘的儿子施大利在法租界培才小学幼稚园部上学。这所幼稚园是有名的富家子弟学校,许多名门豪富和有头面的人都把孩子送进这所幼稚园。施剑翘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学,得知一个叫孙家敏的小女孩的父亲是一个有名的大军阀。又经探询始证实孙家敏的父亲就是孙传芳,之后她又顺藤摸瓜,暗中跟踪孙家的汽车,得知孙家公馆在法租界32号路。找到孙家地址,施谷兰即化装密至法租界32号路孙公馆熟悉情况,孙家副官闲谈中透露孙本人常在英租界20号路另一所公馆里。
    夏去秋来,施剑翘兄长施中良的女儿考入英租界耀华中学。施借开学典礼之日到校参观,希望在这里发现孙家敏,果然在院中瞥见她。施设法与其接近,通过有目的的谈话,施又了解到孙传芳经常在星期六与周氏夫人带孩子去看电影或听大戏。施从耀华学校中学部出来顺便观察了孙家敏乘坐的汽车牌号“租界照会1039号,市府照会357号”。
    开学不久,转眼又到了中秋佳节,施剑翘陪同其母董氏到春和戏院观看尚小云的京剧。演出开始后,施剑翘“将母安置院内,即托辞出外到光明、新新各影院门前梭巡”,看一看有没有孙传芳。施剑翘在法租界大光明电影院门口认出了孙传芳那辆牌号为1093的黑色轿车。散场后,她还首次近距离地见到那位戴着墨镜、依然趾高气扬的前五省联帅。但是,因为散场时观众太多,不便出手,她只能眼看着杀父仇人登上汽车,绝尘而去。此后,施剑翘多次到孙传芳位于英租界的豪宅周围探察,发现那里戒备森严,实在无法下手。情急之下,施剑翘甚至想到了化名到孙传芳的家里当佣人。
    为了万无一失的行刺孙传芳,施剑翘仔细的考虑她的刺杀行动。行刺孙传芳最好的办法就是用枪,他平时外出必坐车,用其他办法最多将他打昏过去,打不死岂不就打草惊蛇,前功尽弃了么?但是施剑翘手里没有枪。正当她想办法要弄到一支手枪的时候,她丈夫施靖公从太原来函催促她回家照料孩子。她接到信后,回太原住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又脱身来到了天津。
    其实当时想要弄到一支枪也并非难事,只要有钱就可以从日本租界洋行里买到。但是施从滨想到一个女人冒然去买枪,难免会引起旁人猜疑,可能会惹上麻烦,甚至把事情弄糟,所以她只好作罢。
    事有凑巧,不久施剑翘的八弟施则凡的同学朱其平路过天津,曾携带一支在南京中央政府军政部购买的崭新的勃朗宁手枪,以及两盒子弹。朱其平在施家留宿时放在了柜子里。有一天,被她的小弟施穆甫偶尔翻了出来。拿在手上吓唬人玩。施剑翘看到这支手枪后,大喜过望,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她记下手枪放的地方,又在放枪的地方找到6颗子弹,准备找机会接近孙传芳报此不共戴天之仇。
    农历九月十七日,是施从滨的10周年忌辰。施剑翘在天津日租界花园街观音寺为父亲举行纪念法会,恭请居士林的富明法师前来诵经。施剑翘跪哭不止,富明法师劝她说:“善女节哀,亲人故去,哭也无益,不如皈依佛门!”
    她问富明:“人死之后,诵经超度究竟有没有效果?”
    “阿弥陀佛,诵经超度当然很灵验啦,要不然孙联帅也不会虔诚信佛,尽心尽意做佛学会的理事长了。女施主,你不妨想想看,他刀口下的冤魂那么多,也莫奈他何。”富明用雄辩的语气回答道。
   
第二章  巾帼英豪施剑翘(5)


    施剑翘一听这话,顿时提起精神,与和尚细细交谈,得知孙传芳是居士林的居士,经常在星期三、六去居士林听经。次日,施剑翘到达居士林,熟悉那里的环境,她遇到一位姓张的居士,张居士很热心地介绍居士林的情况,推荐施剑翘入林。施剑翘便以董慧的名字加入这一团体,并得到一个林友证章,可以非常方便地出入居士林。
    原来,叱咤风云的五省联帅已经决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他和靳云鹏摇身一变,分别成了天津居士林的林长和副林长。他还吟诗自解说:“英雄到老终归佛,名将还山不言兵。”
    施剑翘就化名“董慧”加入了居士林后,她通过各种途径去了解孙传芳的身材相貌、口音及活动规律等,知道他每周三、六必到居士林听经,随即做了刺杀他的具体安排:购置一台油印机,将准备好的《告国人书》和遗嘱印制出来,打算在杀死孙传芳后散发;把11月13日定为替父报仇的日子,因为这天是星期三,按照惯例,孙传芳这一天必到居士林听经。
    孙传芳殒命居士林
    1935年11月13日终于到了,可是偏偏天公不作美,一大早就下起了小雨。施剑翘估计孙传芳未必会来,便把准备好的左轮手枪和传单等物暂时放在家里,自己空手来到居士林观察动静。中午过后,仍不见孙传芳的踪影,施剑翘正有放弃行动之意,忽见一位身披袈裟,年约50岁,留着光头的人走进了佛堂,施剑翘断定此人就是孙传芳。她立即租了一辆小汽车,匆忙赶回家中,取出手枪、传单等物,又返回居士林。
    此时,佛堂里已经坐满了听经的居士,孙传芳端坐在中央。施剑翘找了一个靠近炉火的后排座位坐了下来,马上她发现这个位置离孙传芳距离太远,万一失手将前功尽弃。她故意提高声音说:“后面的炉子烤得我太热了。”一位居士接过话头说:“你不会到前排去吗?”她正求之不得,立刻答应一声:“好!”向前数步,她就到了孙传芳的右后方。施剑翘两眼盯着孙传芳发亮的秃脑袋,眼睛里放射出仇恨的光芒。待众道友跟着富明闭目琅琅奉诵,施剑翘神不知鬼不觉地从皮包里拔出勃朗宁手枪,小心翼翼地打开保险,间不容缓地扣动扳机,对准孙传芳的后脑勺射出了第一颗子弹,紧接着又朝他的太阳穴和腰部各射一枪。随着“砰砰砰”三声爆响,孙传芳的脑髓和血浆立刻迸流出来。众道友如梦乍醒,魂飞魄散,一个个瘫坐在原地,竟然没人想到往寺外奔逃。施剑翘倏地站起身,大声疾呼:“各位道友不要怕,我为父亲报仇,决不会伤及无辜!”
    佛堂里顿时混乱起来,施剑翘边散发传单边大声说道:“我叫施剑翘,为报杀父之仇,打死了孙传芳。详细情况都在这传单上写明。我不走,你们可以去报告警察。”有胆大的人拾起传单观看,只见上面写着:
    父仇不敢片时忘,更痛萱堂两鬓霜。
    纵怕重伤慈母意,时机不许再延长。
    不堪回首十年前,物自依然景自迁。
    常到林中非拜佛,剑翘求死不求仙。
    还写道:“施剑翘(原名谷兰)打死孙传芳,是为先父施从滨报仇;详细情形,请看我的告国人书;大仇已报,我即向法院自首;血溅佛堂,惊骇各位,谨以至诚向居士林及各位先生表示歉意。”随后,施剑翘从容地拨通了警察局的电话。第二天,天津、北平、上海各报都以头号字标题刊载了这一消息,全国为之轰动。
    施剑翘遇赦免徒刑
    施剑翘刺杀孙传芳的案件在天津的地方法院审理。按照当时的法律,施剑翘的行为应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死刑。在法庭上,施剑翘毫不畏惧,详细陈述了自己艰难的复仇历程,最后说道:“父亲如果战死在两军阵前,我不能拿孙传芳做仇人。他残杀俘虏,死后悬头,我才与他不共戴天。”施剑翘的陈述以及律师的辩护感动了在座的每一个旁听者,也感动了法官。但是,人们也提出了一些迷惑:施剑翘哪里来的枪?跟谁学的射击技术?有没有共犯和更深的犯罪背景?对于这些问题,法庭进行了详细的追问,施剑翘面对询问,从容不迫地一一答对。她说:“我为父报仇,蓄谋已久,并没有、也不可能有什么别的背景。父亲如果战死在两军阵前,我不能拿孙传芳做仇人。他残杀俘虏,死后悬头,我才与他不共戴天。我的本家兄弟和我丈夫都是有钱有势的人,却忘恩负义,不肯为我父亲报仇,我不可能再去找别人。再说,要刺杀像孙传芳这样的人,关系极为重大,如果不小心谨慎,连我的命也会搭上。所以买油印机,刻写印刷品,都只能由我一人担任,连母亲也不知道。手枪就由太原我丈夫那里带来的。至于射击技术,我在幼小时就常拿父亲枕头下的手枪玩,很知道如何装子弹,怎样放枪。”
   
第二章  巾帼英豪施剑翘(6)


    审理过程中,社会各界纷纷对施剑翘表示声援,并强烈呼吁国民政府释放或特赦施剑翘。法庭鉴于施剑翘的为父报仇情节以及社会各界的反应,作出一审判决:判处施剑翘有期徒刑10年。这已是谋杀罪中最低的刑罚,但施剑翘并不服判,她上诉到天津市高等法院。高等法院接受上诉,改判其有期徒刑7年。对于最后7年的刑期,施剑翘自己还是能够接受,认为法官查明自己的用心,从而悯恕,甚是欣慰。对于自己手刃仇家的做法,施剑翘向采访的记者表示:“在这样的乱世,谁还天真到相信法律能够伸张正义?我老老实实相信了整整十年,又如何呢?军阀不还是照旧肆无忌惮地杀人,许多惨案不还是沉冤莫白吗?有道是,冤有头,债有主,杀父之仇,我是无论如何也忍不下的!我敢刺杀孙传芳,就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但我相信一点,公道自在人心。至于民国的法庭是否肯给正义一线生机,大家不妨拭目以待。”
    关于施剑翘行刺一案的议论,当时,社会各界较为一致的说法是,施剑翘刺杀罪恶累累、劣迹斑斑的大军阀孙传芳,其志可嘉,其情可悯。对于有人提出的关于孙传芳已经皈依佛门、理应既往不咎的说法,当时的《大众生活》杂志曾经在1935年11月23日发表文章进行反驳。文章说:
    中国许多军阀官僚们在屠杀了一阵人命刮饱了民脂民膏以后,往往跑上念佛学禅的一条路上去,这自然有两重意义:一是想仗佛力来洗脱染满身上的血迹,二是想藏在佛幡后面来进行各种卑劣的卖国分赃的阴谋,中国有一句俗话:“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是很可以为许多“屠户”们解解嘲的。不过另外也有一句跟这针锋相对的俗话,是“黑心人念阿弥陀佛”,这话是很有心理学上的和事实上的根据的。例如有人一面念佛吃素,一面作践女人(玩弄了一阵之后,便马上一甩);一面做和尚,一面当间谍(替帝国主义当鹰狗);一面入空门,一面做强盗。至于那些在野的“屠户”们更不消说了,他们今天可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明天也可以“放下佛经,立地复屠”,“有刀则屠,无刀成佛”,是很可以替这些寓公们写照的。孙传芳就是这当中的典型屠户。大家当然不会忘却他从前做五省联帅的时候,屠杀了许多青年,制造了无数炮灰,到后来一败涂地,便卷了大量的民脂民膏到天津租界当寓公,兴致一来,又要坐汽车到“居士林”学佛听禅。然而他积欠下来的血账是一笔一笔写在老百姓的心头的。
    当时的全国妇女会,江宁、扬州、江都妇女会,旅京安徽学会,安徽省立徽州师范等团体则尤其同情施剑翘,纷纷通电呼吁,希望最高法院能对施剑翘援例特赦。电文中有“况孙传芳曾南拒革命之师,又北窥齐鲁之境,今施剑翘之事,直接以复父仇,间接即除国憝”的话,深入人心。另外,此案还惊动了大名鼎鼎的冯玉祥将军。冯玉祥不认识施剑翘,但辛亥革命时期,冯玉祥曾与施剑翘的生父施从云一起奋勇战斗。他闻讯后立刻联合民国元勋李烈钧、张继等人,呈请南京政府特赦为父报仇的孝女、为民除害的侠女施剑翘,以敦化人伦,弘扬正气。有的报纸还披露了冯玉祥曾单独向蒋介石请求特赦施剑翘的消息。
    结果,在施剑翘入狱不到一年的时候,也就是在1936年10月14日,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向全国发表公告,决定赦免施剑翘:
    “施剑翘因其父施从滨曩年为孙传芳惨害,痛切父仇,乘机行刺,并及时坦然自首,听候惩处,论其杀人行为,固属触犯刑法,而一女子发于孝思,奋力不顾,其志可哀,其情有可原,现据各学校各民众团体纷请特赦,所有该施剑翘原判徒刑,拟请依法免其执行等语。兹据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第六十八条之规定,宣告将原判处有期徒刑七年之施剑翘特予赦免,以示矜恤,此令。”
    此后,由中华民国最高法院下达特赦令,将其特赦释放,重获自由。
    但是,也有人认为,蒋介石接受了冯玉祥等人的请求,以南京政府的名义,将施剑翘特赦了。这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孙传芳早就是蒋介石想要杀掉的人,而施剑翘刺杀孙传芳正中其下怀,因此,蒋介石乐得对冯玉祥卖个人情,将施剑翘特赦了。
   
第二章  巾帼英豪施剑翘(7)


    中国近代法律专家、南开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侯欣一教授对于施剑翘一案同样进行过深入的研究,他认为施剑翘一案反映了中国社会特有的一种现象。“当时社会上对于施剑翘的行为非常同情,这是文化与文明的冲突。中国的传统文化推崇为父(上一辈人)报仇的故事,认为能够牢记父仇是个孝子孝女的表现。中国古代也曾经出现过类似案例。施剑翘一个女流能够为父报仇,是侠女、孝女的做法,许多人呼吁法庭轻判施剑翘。而且,孙传芳作为一个军阀,在老百姓心中印象很坏。当时天津社会上,还传说他和日本特务暗中勾结,认为他可能要当汉奸。所以,从社会舆论的角度,很少有人站在孙传芳一边。所以,后来的审判已不单单是简单的杀人案件。这也是施剑翘为什么没有判死刑的主要原因。但这种方法终究与现代文明秩序有一定的冲突,因此也将受到一定的惩处。但是,由于当时的媒体大篇幅报道此事,使得社会各界关注越来越多,特别是同情施剑翘的人越来越多,所以,法庭最后用了最轻的量刑标准。这也是法庭(法律)向舆论妥协的结果。
    孙传芳被刺之后,他的外甥程登科特意请他的结盟兄弟何毓华监修孙传芳墓地,历时三载。1939年3月7日,孙家子女将孙传芳及其二位夫人(张夫人、周夫人)合葬于北平市西山墓地。民国社会名流章太炎和陈陶遗、孙思孚、郭则禨、顾祖彭等分别为其撰写了“孙君神道碑”和“孙君墓志铭”。
    居士林血案发生后,在天津影响巨大。当时引退的军政界要员对居士林从此避而远之,林长靳云鹏即使偶尔前去视察,也都戒备森严。一般居士们更认为居士林是个凶杀之地,不敢问津。昔日车水马龙的佛门胜地,从此冷冷清清,门可罗雀。
    出狱之后的施剑翘
    施剑翘一生坎坷,曾数次想皈依佛门。1936年,时年41岁的女侠施剑翘来到苏州灵岩山上的灵岩寺。这天是其父施从滨遇难22周年忌日,她上灵岩寺做佛事。恰巧,正赶上灵岩寺印光大师舍利入塔典礼,来了各地庙宇的大德法师与年高德重的居士。在与这些大师、居士的接触谈心时,施剑翘得到许多宝贵的启示,进一步明白了人生的意义,尤其是当她目睹灵岩寺方丈妙真和尚造林、兴学等德行和功绩后,更是深为感动,使她“一向内心的速闷和彷徨,顿觉如拨云雾而见青天”,于是,她当即请求高鸭年老居士代其向妙真方大请求皈依。3天后,即9月20日午后3时正,施剑翘应约准时来到灵岩寺,跪在佛前献身于佛,“好像小孩子在门外受了惊恐,奔投于慈母之怀,有一种悲喜交集的情绪”。
    其实,早在22年前,施父从滨惨遭军阀孙传芳杀害后,她就曾以吃素念经来减少她内心的痛苦。10年后,她手刀父仇、枪杀孙传芳后,再次萌动学佛之念。在她40岁生日那天,她回忆过去,若有所悟,写下了“四十年来一梦长,牺牲自我为谁忙,醒时顿觉佛缘近,心印菩提万丈光。”与“礼佛一心静,栽花一指香”、“痴来只道情无限,觉后方知色是空”等诗句。
    施剑翘在皈依以后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尤其是能平心静气地检讨自己的过失。但是,她觉得只受三皈还不够(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于是10月14日又在苏州报国寺请求师傅为她传受五戒(五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妄语,不饮酒)。施女侠认为:佛法就是善法,是改恶向善离苦得乐的方法,是一切人所应奉行的。然而,她认为佛弟予不应该关着门只求自利,应该把佛法宣扬到社会各阶层去,多做有利于群众的事业。
    后来,施剑翘辗转各地,往来佛堂,宣号佛意。1937年,担任了湖南抗敌后援总会慰劳组主任,先后去汉口等地慰劳抗日将士,捐赠物资给八路军驻长沙办事处,并在合川县募捐了3架飞机的资金。宋美龄想拉拢她,她断然拒绝,写诗明志道:“寄语渔人休布网,大鱼不在此中留”。在周恩来、邓颖超的指导下,逐步走向革命,1945年她遵照周恩来的指示,出川到苏州办从云小学,掩护党的地下工作者。1946年,受周恩来的委托,利用合法身份,冒着生命危险,把慰问金送到驾机起义的刘本善家属手中。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苏州市人民代表和市妇联副主席,后应周恩来总理邀请去北京,担任全国妇联领导职务和北京市政协委员。1978年8月27日,施剑翘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73岁。
    参考文献:
    《民国十五疑案》作者:张宏张晨怡
    《施剑翘刺杀孙传芳案》作者:何易潘荣
    《施剑翘十载除奸》,作者:张鸿基
    《女杰施剑翘》作者:施羽尧沈渝丽
   
第三章  革命志士吴越喋血京城(1)


    ·孙中山先生为吴越陵园题名,并亲撰祭文
    ·“庚子”之后,全国学风日盛,办学救国
    ·从维新到革命的思想转变
    ·深受革命志士赵声的影响
    ·建立北方暗杀组织
    ·舍生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