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世芳华-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三天,陆落的二伯母来买了两匹。
街坊们认为还是托儿。
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第七天,都没有生意了。
辛安渡街都把此事当个笑料。
有刁钻的说书先生,还把此事编了个小故事,在市井查访说开了。
越说越有趣,倒也勾得有的人心里谗了,特意登门来看。
布的确很好,样子最是新颖,染得也精致,若是三十两一匹,也是数倍的利润,而且会卖得特别好。
“千丝斋的东家太贪心了!”姚掌柜听到有人抱怨布太贵,就感叹道。
既然抱怨贵,说明有想买的念头。
天价的布,哪怕再好也让人望而却步。人们花钱买贵东西,需要旁人的羡慕,而千丝斋的布,目前只会惹人笑话。
布自身的价格,还没有说服力。
姚掌柜还是替千丝斋可惜,这样乱定价格,会毁了他们的。
转眼就到了二月底,千丝斋突然又开张了。
“出银红仙文缎五匹,孙老爷入。”伙计站在门口大喊。
孙老爷又是谁?
同行的姚掌柜时刻关注着这些,听到千丝斋又开张了,不免好奇,到底是谁买了这些布。
孙老爷是谁,一时间没打听出来。
“出大红鸂鶒绫三匹,吴老爷入。”
姚掌柜正好笑,想知道千丝斋这次请谁当托儿,不成想却看到了吴老爷本人。
这位吴老爷,姚掌柜认识他,他可是不会轻易当托儿的。
姚掌柜突然愣了愣。
他预感不太好,总感觉千丝斋在背后使了什么诡计。
——*——*——(未完待续。)
第080章最大的托
最关注千丝斋的,除了亲戚朋友,就属同行了。
孟氏布匹行的东家们,都让姚掌柜不要操心此事,可姚掌柜还是放不下,时刻关注着。
从孟氏布匹行的二楼最东边的窗口望过去,眼力好的话,一眼就能看到千丝斋的进出。
姚掌柜看到了吴老爷。
所谓的吴老爷,其实是吴县令,他是湖州府下属县城的一方父母官,正巧姚掌柜就是那个县的,他认得吴县令。
吴县令今年五十岁了,当官多年,捞足了民脂民膏,非常有钱。
吴县令是个趋炎附势的家伙,功利心最强了。
“千丝斋连吴县令都能请得动?”姚掌柜震惊。
吴县令可是一方父母关,能让他巴结的,除了府尊,还有谁?
难道千丝斋的背后,有府尊的势力?
姚掌柜吓坏了,立马再回去禀告东家。
这次,孟氏的东家不再骂姚掌柜了,个个神色凝重起来。
“请县令当托?”孟家所有人都瞠目结舌。
他们都知道千丝斋背后的东家是个女人,什么金枝玉叶,能请动县令当托儿?
而后的几天,千丝斋的千丝斋的生意像潮水般蜂拥而至。
千丝斋的一百匹布,不过五六天的功夫就卖了一空。
那些布有厚有簿,适合裁剪初春的风氅,也适合踏青的薄裙。
大红的颜色太秾丽喜庆了,但露桃红、银色等其他红色。小孩子、小年轻人,甚至爱俏的中年人都能穿。
布是极好的布,目前整个湖州,甚至整个江南地界,都没那么鲜艳颜色的布。
可惜太贵了。
当然,若是不怕贵的买回去,做成衣裳,踏青的时候肯定会引人注目,光彩照人。
女人爱美又有钱的话,千丝斋的布买得值。
偏偏买布的。全是男人。
三月初一。千丝斋的布买完了,为了等新的布染好,他们挂了牌子,写明布已售罄。若是要买新的布。就要等一个月。
“千丝斋留了样布。主顾去看中之后,可以交付订金,写下府宅名字。一旦布到了。千丝斋会照名字先后,一个个请他们来铺子里挑。”孟氏布匹行的姚掌柜派了小伙计长生去打听,长生回来告诉他。
“这么快,真的全部卖完了?”姚掌柜仍是不敢相信,“到底谁买的?”
别说姚掌柜,就是苏氏布匹行也慌了,着实出乎意料。
那不是一匹、两匹,而是整整一百匹。
千丝斋的布是自家染的,的确是最先进的染艺,比市面上所有的布都要好,可算下来也不过几两银子的成本。
千丝斋买一百五十两一匹,就意味着一匹布能赚一百四十两。
短短五六天,一万四千两的赚头,彻底吓到了所有人。
一万四千两是巨大的盈利,像苏氏布匹行,一年能有二千两的盈利,已经是很不错的了。
陆落五六天赚的,够人家赚六七年,苏氏布匹行和孟氏布匹行全就红了眼。
他们仔细打听,终于知晓了因果。
孟家和苏家一开始没把千丝斋当回事,就不曾留心千丝斋是谁开的。
如今一打开,才知道是大太监闻乐喜的外孙女。
“怪不得连县令都自愿当托!”苏家和孟家恍然大悟,同时也酸溜溜的。
这种的托儿,能有什么用?
难道以后都靠这种托儿来做生意?
“千丝斋几天赚的,都足够咱们赚七八年的,托就托吧,反正不影响咱们生意。”苏家看得比较开。
既然都是托,就不算买卖。
同时,他们也好奇:“那些老爷们因千丝斋的东家是闻乐喜的外孙女,就玩命的买布?”
这也说不通,除非千丝斋的东家一个个打了招呼,否则光靠照顾生意,也得不到闻公公的青睐。
闻公公远在京城,难道某个乡绅买了陆姑娘的布,他就会高看那些乡绅一眼?
所以,千丝斋一口气来了这么多“托儿”,是别有缘故。
苏家和孟家去打听,后来还真打听出,的确有个别的缘故。
“。。。。。。。陈府尊来湖州府第三个年头了,头一回办寿宴,湖州府有头有脸的老爷们都送了寿礼。
陈府尊向来不肯收的,这次也没收,但是谁来送礼他都记下了,说心意到了即可,然后大摆筵席,席中足有七八十人,全是咱们湖州府有钱有面的。
席上,陈府尊高兴就多喝了几杯,说起了醉话。他说他女儿进宫了,养在他表姐聂太后身边,最喜欢颜色鲜艳的布,他想买几匹千丝斋的布,送到京里去给女儿。”
孟家和苏家一听,当即就懂了。
怪不得湖州府的县令和乡绅们全惊动了。
“原来最大的托儿,就陈府尊!”
陈府尊发话了,他是“灭门的知府”,湖州府有钱人谁敢不巴结他,他可是把着所有人的命脉。
于是,乡绅们为了巴结府尊,个个登门,争先恐后抢购了布。
那么贵的布,陆落也是准备卖个半年的,等打开了销路再慢慢来,前期积累的过程不能少。
哪里知道,这么快就卖光了。
陆落和她的同行们一样吃惊,去打听才知道,是陈容枫搞鬼的。
她亲自去见了陈容枫。
“十二老爷,您不必如此。”陆落忧心忡忡,“这样,您落个向下属和百姓索贿,前途还要不要了?”
不仅前途不保,只怕连命都不保了。
陈容枫是尊贵惯了,而且无心做官,他的确毫无官场的心机。
陆落被他吓到了,她不想连累陈容枫。
陈容枫笑道:“二月根本不是我的生辰,我不过是随口寻个理由。你放心,他们送过来的不,我全让他们带回去,孝顺自己的母亲。”
陆落觉得陈容枫是率性而为,他则是谋划过的。
他安排“寿宴”,是有心帮陆落卖布,同时他也想好了后路。
只要有人送给他,他就让自家的管事将对方送礼的管事或者本人送回去,亲自将布交到对方母亲手里。
这样,他就可以落个“推行孝道”的名声。
他让每个人做一回孝子。
这就是大的政绩了。
到底是“索贿”,还是“推行孝道”,朝中有人的话,自然就能掌控舆论,而陈容枫不担心这一点。
愿意巴结府尊的,都是趋炎附势的,陈容枫没觉得他们是什么好人,坑他们一回,陈容枫无负罪感。
再说了,千丝斋的布特别好,送回给那些人家的母亲,再由老太太赏赐给孙女或者儿媳妇做衣裳,也是老人家的恩典。
儿子孝顺了母亲,母亲恩赏小辈,陈容枫推行了孝道,陆落赚钱卖了布,乡绅们不在乎这点钱同时又巴结了府尊,一举多得。
陈容枫觉得没什么不好的。
——*——*——
第一更,求月票、求推荐票,祝姐妹们周末愉快~~(未完待续。)
第081章扬名
陆落很忐忑。
她对官场充满了敬畏,知其凶险,一个不慎就要万劫不复。
她很担心连累陈容枫。
陈容枫办寿宴,没有收任何礼金,且是自己出钱置办了酒菜;他“酒后失言”,乡绅们送了千丝斋的布,他也没收,为了弥补他的“失言”,他亲自送回去,交给乡绅们的母亲,推行孝道。
论说,他的行为没有大的过错。
可那些乡绅们到底花了很大的价钱买布,光这一点就容易引起攻讦。
布卖掉了,赚了钱,陆落的高兴中也带着不安。
“十二老爷,我承您的情。”陆落收起了不安,笑着对陈容枫道,“您帮我开了个好头!”
陈容枫心情不错。
他送陆落回去,两人沿着小径外跑走。他府邸的古柳,盘根错节,虬枝伸出了娇软的柳条。
长短柳枝,随风款摆,尽得风流。
拂面的风有桃蕊的馨甜,似在嗅蕾间挑上了一抹绮丽,陈容枫眼前的景致,格外葱郁盎然。
他侧颐间,瞧见陆落的脸上缀满了浅金色的阳光,她眼眸迎光,格外的璀璨。她那头银发,亦似给她披了身琼华。
陈容枫爱极了她这个模样,和所有人都不同。
陆落上车的时候,用纤柔的手指撩起车帘,和陈容枫道别。
旋即她放下了车帘,纤柔的身影被晃动摇曳的帘幕隔开,消失在陈容枫的视线里。
陈容枫遥望远方。只得她的马车彻底消失了,他才回神。
他心情愉悦往回走。
陆落从陈容枫的府邸离开,回到了铺子里。
掌柜夏廷玉和陆落一样吃惊。
陆落将就缘故,细细说给了夏廷玉听,又道:“此事关乎重大,不管外头怎么说,您都要咬紧牙关,不要透露半个字。”
夏廷玉立马道:“姑娘您放心,我知轻重的!”
千丝斋天价的布被销售一空,本身就是个极大的噱头。
陆落拿出了二千两银子。派人到处去宣扬此事。从街头巷尾、到三姑六婆,都请了人说此事。
附近的几个州府,包括杭州,陆落亦派了人去说。
江南富贾如云。一百两银子一匹的布是有过的。越是昂贵的东西。越是受人追捧。于是真有几个贵妇人登门。
“如今只剩下样布了,太太。”夏廷玉不卑不亢,“您瞧瞧这几样。若是中意,您可以留下一百两的订钱,等布出来了,再请您来选。”
“这么贵的订钱?”
“是啊,太太。”夏廷玉道。
有四五位贵妇人登门,只有一位留下了订金。
夏廷玉保证道:“若是您留下了订钱,鄙号下个月没有您的货,我们赔您五百两,这是字据,您收好了。”
有了这种字据,就又有人留下了订钱。
到了三月中旬,陆落的铺子里收到了六位女眷留下的订钱。
而之前卖出去的布,也有人裁剪了衣裳,特别是陆落的二伯母,她就做了身镜花绫的百褶裙。
百褶裙原本就飘逸而繁复,用镜花绫做的,质地光滑细腻,颜色轻盈,远远望过去,一眼就能看到她。
“这是什么布?”二太太不管走到哪里,总有女眷会问她。
百褶裙是很普通的样式,能这么灼目,自然是布的不同。
“这是千丝斋的镜花绫。”二太太笑道。
她特意穿着走了几户人家,都是和她有生意来往的大户。
除了二太太,陆锦乾的妻子蔺氏也做了一身褙子,银红色的褙子,配上月白色的裙子,似有霞光映照在脸上,格外的美艳。
“这衣裳虽然艳了些,但不生涩,再大的年纪也穿得。”蔺氏穿出来,她结交的其他妇人们瞧见了,纷纷评价这布料好。
很多上了年纪的女人,不敢穿太艳的颜色,怕俗气。
蔺氏的银红色,一点也不俗气,反而是颜色透亮华贵,雍容贵气。
“这是千丝斋的布,一百五十两银子一匹,一个月供一百匹,卖完就没有了。。。。。。”蔺氏道。
陈容枫还帮陆落卖了很多,有的人家留下来做人情,有的人裁衣裳穿了出来。
于是,又有些女眷到千丝斋看。
“除了大红色的,其他颜色都订完了,太太。”夏廷玉道。
大红色是喜布,买的人不多。
“这么快?”女眷们不满。
因为买不到,反而更觉得稀罕了。
陆落三月的布,其实只订了一半。因为刚刚开始,多而廉价,她特意只订五十匹。
她以为很难卖,结果湖州府的富户,远比她想象中要多。
此事,就成了闺中的谈资,谁有一件千丝斋的布做成的衣裳,必然要受到器重。
“生意这么快就起来了?”闻氏吃惊。
“没什么起来的,才五十匹,现在订的只是赶个热闹,到时候未必肯买。”陆落笑道,“不过是天价,赚得多,卖得其实很少的。”
大的布匹行,一天就有上百匹销量,陆落一个月才五十匹不算什么。
闻氏不再说什么了。
三月二十日,陆落的二伯母送了请帖,她新的古董铺子要重新开业了,她特意在家里摆了宴席,请内眷们热闹热闹。
“就是落儿让她买的地,死过人的,盖了铺子,不知道啥时候要出倒霉事!”陆落的大伯母悄声嘀咕。
大房和陆落家一样,也是庶出的。老太太那么精明,当年为何会让小妾生下庶长子,说来也是陈年旧事,小辈们议论不清。
“嘘,不可胡言乱语!”五婶立马让其噤声,别添晦气事,“落儿是玄女,她选的铺子肯定兴旺。”
大太太敬畏神明,自然也敬畏陆落。她只是不忿二太太的风光,想说几句丧气话。
见五太太提醒她,她当即不敢多言了。
五太太也是庶子媳妇,为人却小心翼翼,唯唯诺诺的。
那边,二太太被亲戚朋友们围住,不知说了什么,朗声大笑,连老太太也笑了。
就在此时,二太太的陪嫁总管事凌连祥快步走了进来,满头大汗。
凌连祥虽是家奴,却很少这样闯到内眷们宴请的院子里来,至少会派个小丫鬟来通禀一声。
他这么火急火燎的,说明出事了,出了大事!
“看,我说倒霉事,倒霉事就来了吧?”大太太微笑,悄声对五太太道,她既幸灾乐祸,也高兴自己料事如神。
——*——*——
第二更,求月票,求推荐票~~(未完待续。)
第082章价值连城(小黑快跑和氏璧+)
筵席的时候,陆落坐在二太太旁边的席位,凌连祥急匆匆赶来。
“太太。。。。。。”他表情上有轻微的淡笑。
素来沉稳的凌连祥,忍不住带了笑意。
二太太暗揣是好事,却不知到底何事。她心怀疑惑,起身跟凌连祥出去,陆落匆忙跟上前。
她扶住了二太太的手。
闻氏喊了声“落儿”,陆落已经随着二太太出了普安院的大门。
路上,凌连祥才把事情,告诉了二太太。
“。。。。。。洪老先生说,管守义买回来的是青玉玦,四块都是,至少是商代的!”凌连祥道。
他眉宇舒展,藏匿不住的喜色。
商代的青玉玦,在现如今的古玩市场上非常罕见,声誉极高。
谁家的古董铺子有了商代的青玉玦,就有了镇店之宝,会引得无数古董爱好人士慕名而来,铺子声名大噪,生意兴隆。
“真的啊?”二太太秀眉弯弯的,几乎要笑成了月牙形,满脸的兴奋藏匿不住。
她不过是将三家要死不活的古董铺子折合,谁知道竟有这般造化?
陆落满头雾水,不明到底何事,出声询问道:“谁是管守义,谁又是洪老先生啊?”
二太太侧颐,就瞧见了陆落。
陆落说,滕家的商铺虽然烧死了人,却会大旺,让二太太放心买了。
二太太听了她的话。
刚刚开业,就传来了天大的喜讯。二太太紧紧握住了陆落的手:“落儿,你可真是神极了!”
二太太说了好些恭维陆落的话。
陆落秀眉微蹙,不解望着她,虽然知道她的古董铺来了四块商代的青玉玦,却不知从何而来。
二太太将高兴收敛几分,慢慢跟陆落说起了前因后果。
“四年前我开第二家的古董铺子,除了卖古玩,也收古玩。有两个江湖骗子,拿了几块青玉来,说是一百多年前的。要卖一百两银子。
当时铺子里的掌柜叫管守义。他看过了之后,觉得这青玉不像是一百多年前,可能是两百多年前的,就同意用一百两买下了。
买下来之后。我拿去给人鉴赏。好几位鉴赏师父都说。这是开采没有两三年的独山玉,绝不是什么百年前的古玉,只怕十两银子都不值。
掌柜的看走了眼。我也自认倒霉。可管守义要面子,他主动辞了工,回了苏州老家去了,他原是我的陪房,我也没勉强他。
一百两银子,我还是赔得起的。我不忍心将这几块青玉卖了,就放在铺子的货房里。
我早已将此事忘记了,若不是新开铺子,我觉不记得此事,毕竟只亏了一百两,还不够我买匹布的。
这次开了新铺子,整顿库房找了出来。新来的小伙计见这几块玉模样还不错,以为也是古董,就拿出来摆在一楼。
一楼都是近几十年的东西,不怎么值钱,摆上去不过是撑个场面。谁知道,洪老先生一进门,就瞧见了这几块青玉,说不是独山玉,而是三千多年前的商代青玉玦。”
二太太顿了顿,又继续告诉陆落,洪老先生是谁。
洪老先生原名叫洪敬,是个天下闻名的大玉器收藏家,爱玉成魔。
他小时候家产丰富,而后接触了古玉,就渐渐痴迷。只要他看中的古玉,他就要千方百计买回去。
他所有的家业,都用来买玉了,家里的玉器至少有一二百件。随便拿出一件,都能卖上几万两银子。
他珍藏的古玉,都是珍品。
钱财都花在古玉上,洪敬老先生生活潦倒,至今六十多岁了,没有成亲,没有儿女。
他守住巨额的财富过穷日子。
族人都劝他,随便卖掉几块玉佩,就能成家立业,他舍不得。
古玉是他的命,他一块也不能割舍。
随着他年纪大了,再也没有家财来换古玉了,他就到处“蹭”,哪个铺子里有好的古玉,他得不到也要去看看把玩,过过瘾。
他眼光毒辣,什么古玉到了他手里,立马就能断代。
他断代的玉,几乎没有质疑,人人信服。
湖州府的古董商们瞧见了商机,每每得到了新的古玉,都要请洪敬去鉴赏。
洪敬性格狷介,绝不受钱财,更不会撒谎,他鉴赏的玉,没有任何水分。
买主想买古玉,也会请洪敬去帮忙鉴定。
这样,商家和买主都会给他一些银子,算他的工钱。
既能赚些油米钱,能有把玩古玉,洪敬老先生乐此不疲。
最近这两年,湖州府的古玉铺子里,绝少不了这位老先生。
二太太新开了古董铺子,其中就有好几件古玉,她想要在开业的时候,请洪老先生来估个价,借点势。
不成想,洪老先生一进门,瞧见一楼的大厅里,摆放着三千多年前的青玉玦,他当即双目放光,形状痴呆,捧着这几块玉就再也不肯撒手了。
“商代的青玉玦啊,普天之下还有几块?可怜我这糟老头子,一生爱玉,偏偏至宝到了眼前,还不能拥有。”洪老先生坐在大堂里,嚎啕大哭。
他放浪形骸,明知这古玉他买不起了,又爱到了骨子里,一时间就忍不住哭了。
他这么一哭,把铺子里所有人都引过来看热闹,包括凌连祥。
凌连祥留下伙计们,让他们看住了这位老爷子,别叫他把青玉玦拿跑了,他自己则来禀告二太太。
“洪老先生说是商代的青玉玦,是无人敢质疑的。”凌连祥告诉陆落,“而且他的目光毒辣,断代绝不会出错。”
“三千多年前的青玉玦,现在能卖几十万两银子一块吧?”陆落问。
“至少五十万两银子一块。银子还是小事,我们的铺子要出名了。”凌连祥大喜了,“以后莫名而来的主顾会多不胜举,生意不愁了。”
凌连祥脸上全是笑,二太太亦然。
陆落也深感意外。
玉器的断代的确很难,外行人是断不明白的。
“那两个江湖骗子要是知道,估计想一头撞死了。”陆落笑道,“果然是占小便宜吃大亏。”
当初那两个骗子是惯犯,用不少的假东西去行骗。
他们的东西,有的是偷的,有的是抢的,有的也是自己挖的。
那四块青玉玦是从哪里来的,如今再也没人知晓了。
陆落和二太太赶到铺子的时候,洪老先生还在哭,哭为何老天爷不公,让他看到这么好的东西,却又买不起。
四周就围满了看热闹的人。
——*——*——
第三更,求月票,求推荐票,加更感谢小黑快跑同学打赏的和氏璧~~(未完待续。)
第083章赠送
陆落和二太太、凌连祥千辛万苦,才挤进了围观的人群。
四块青玉玦都在洪老先生手里,他哭得满面是泪,还时不时抹了眼中的雾气再把玩一回,的确已经痴了。
陆落从未见过如此痴迷某样东西的人,心里竟有点怪异的感动。
“老先生,不如您到里头,再慢慢把玩?”二太太上前,柔声劝慰他,“以后这些青玉玦,还放在铺子里,您天天来看都行。。。。。。”
“不看了,不看了!”洪老先生哭得更加厉害了,“看了岂不是更割舍不下?”
他家里有两百多块古玉,卖了一小半倒也买得起这青玉玦。
只是,他舍不得卖,每块玉都是他的命!
“。。。。。。老先生,咱们还要做生意呢。”二太太言语温柔,半哄半拉,让凌连祥帮忙,终于将这位老先生请到了二楼的雅间。
上了二楼,洪老先生也清醒了些,将青玉玦还给了二太太。
他虽然成魔了,却很敬重玉,不会偷窃,失了玉的体面。他把每块玉都当成了人,认定它们皆有灵魂。
玉的灵魂若是嫌弃你,他们会抛弃你的。你再怎么小心,也要弄丢。
洪老先生有他对玉器的独特信仰,他的信仰不容许他做出任何不轨之事。
好些古董铺子的东家,出高价请洪老先生断代,让他尽量往前断,但是洪老先生不答应。他怕玉不高兴。
不少赶热闹的主顾,也跟上了二楼。
二太太和凌连祥面对如此变故,只留下了洪老先生,将其他的主顾请下了楼。
他们要重新摆放和装点。
此玉太贵了,肯定会有人偷甚至抢,需得严密防护。
“落儿,你陪着洪老先生。”二太太、凌连祥和掌柜的都要忙碌,又不好把这位老先生赶走,就让陆落陪着他。
陆落颔首:“好。”
她上前搀扶洪老先生:“老先生,我送您回家吧。”
“不不不。我就要住在这里。住在青玉玦旁边!”洪老先生激动道。
陆落没有跟如此成痴的老者打过交道,亦不知道怎么劝说他。
他仍望着那几块青玉玦,眼眶都红了。
后来二太太和凌连祥将青玉玦拿走了,洪老先生还是固执不肯走。
他坚持要和玉在一起。
陆落就从怀里掏出法器——也是一块古玉做成的葫芦。给他瞧:“老先生。您帮我瞧瞧这块玉。断个年代?”
洪老先生原本没兴趣的。
可陆落的古玉,是凝聚了浓郁的生吉之气,平凡人肉眼看不到它的流转。只感觉这玉清透。
“这。。。。。。。”老先生一下子就来了精神,他左看右看,认真把玩,脸上忽喜忽忧,一会儿笑一会儿蹙眉,暂时就忘了青玉玦。
“这是白玉葫芦,少说也有二百年,在某个风水极好的墓地里挖出来的,又被高僧念经去煞,所以格外澄净。此物趋吉避凶,是最佳的平安符。”洪老先生道。
他连法器的玉都认识。
这份见识,当今无人能及。
陆落颔首:“您说得不错,的确是一块法器。”
小孩子带着这么名贵的法器,洪老先生的眼神,终于从玉上转移到了陆落身上。
而后,他就瞧见了陆落满头的银发。
“你是少年白头。”洪老先生很笃定道,“一定是悲伤过度,重病难愈,又用人参续命。。。。。。”
陆落敬佩看了他一眼,笑道:“没您不知道的事!您说得都对,我的确是重病难愈,再用人参续命的。”
洪老先生看完了,眼睛又回到了法器上,对陆落本人并不太在意。
他也想要这块玉。
陆落的这块玉,虽然跟商代的青玉玦没什么可比的,却罕见,老先生很喜欢。
“姑娘,你这玉可转手?”洪老先生问。
问完了,他又后悔了:他买不起!
上苍不公,一天之内竟然让他遇到这么多他买不起却又急迫想要的玉。
老先生又要嚎哭了。
“转什么手啊?”陆落大方道,“您喜欢的话,拿去就是了。”
陆落是个爱钱如命的,但是她也会花钱不数,爱财却不吝啬。
她观察这位老先生的面相,只他阳寿将近,左不过是这两个月的光阴了。
她想到了自己的师父,心里起了几分怜悯。
等两个月后,她再登门讨要便是了。
“真、真的?”老先生惊讶不已,难以置信望着这位姑娘,“真给我?”
“给您了。”陆落笑道,“您老是玉神,您看上了我的玉,我深感荣幸。”
陆落这些恭维的话,老先生一句也没听到,他也不在乎。
对他而言,玉器到手了即可。
陆落终于把他的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