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福满花香-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花儿奇道:“他很有名吗?”
隆丰钱庄,前世她可没听过。
齐伙计笑道:“特别有名,这隆丰钱庄是京城最大的钱庄,还有人传,这地方有皇家的本钱呢。”
李花儿更疑惑了。
这又是前世到今生,一个不同的地方。
就听见齐伙计压低声音道:“那贾木匠前段时间总在我们县里转悠,也是为了这事儿。”
李花儿恍然。
“难道那位……”她向着大堂的方向抬抬下巴,道,“也是因这个,才认识的贾木匠?”
齐伙计摇头:“他俩认识的时间不短了,以前我就看过那位请贾木匠吃酒,五六年了呢。”
李花儿呆了一下。
五六年,那不正是李大被征丁的时候吗?
今天之前,她只当自己和贾木匠,算是同行之争。
比如当初渡口的事情,贾木匠肯定要寻人问的,也肯定会知道有那么个小丫头,说破了渡口的事情。
几下一查,太容易就查到她了。
而陶县丞会找上贾木匠,只怕也是了解了一些个中缘由。
可是现在,齐伙计却说贾木匠和陶县丞认识很久了。
再想想李大说过自己和贾木匠的事情……
难不成自家的那点事儿,这贾木匠也有参与?
李花儿有些生气了。
如果如她所料,那只是把贾木匠送在大牢里关几天,可轻了些。
齐伙计看着李花儿发呆的样子,就拿手在她眼前晃了晃,笑道:“想什么呢?”
李花儿回过神来,将怒意暂时藏在心中,笑道:“在想打家具的事儿,三进的宅子,还是个老封君,看来是个大活呢。”
齐伙计笑道:“暂时不用很急的,那老太太过来,怎么也要一两个月之后了,咱们先把县衙的活做好。”
李花儿点点头,算是赞同,只心中,依旧在想着这些事情。
柯掌柜说清远县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
不过这小地方如今,倒成了各路过江的神仙齐聚的地方。
事情,越来越奇怪了呀。
……
虽说外面纷纷扰扰的,但是工地上的活计,却很平顺。
刚过了午时,李花儿见事少,而张氏生日要到了,她和李果儿想要买些有趣的东西给张氏,所以就给齐伙计说了一声,提前离开了。
她先在城里逛了逛,又转到了那珍宝斋,也逛了逛。
比之早上刚开业的时候,现在的珍宝斋,客人显然比早上还多了。
李花儿转了一圈。
二层的楼,楼上都是些珍惜奇货,金银玉器,一楼则是很多百姓日常都用得到的杂货。
看那价钱,的确便宜了不少。
李花儿心中有了计较,就出了来,往城门去了。
城门上职守的李大,看见李花儿这么早就出来了,就问她:“今天怎么这么早?”
李花儿笑道:“工地上没什么事情,齐兄弟在那儿看着呢,所以我就先回来了。”
李大点头道:“好,那你路上当心。”
李花儿称是,正要离开,忽然就听见有人道:“李叔,花儿。”
回过头,就见吴大少爷正背着书箱,也走到了城门口。
李大看见他,作了个揖,笑道:“秀才公今日回家,可是要去京城了?”
吴大少爷红了脸,避身回礼:“嗯,过几天就要上京了,所以今儿回家,收拾一番。”
李大道:“大少爷这一进京,一定能金榜题名的。”
吴大少爷连忙还礼,道:“承李叔吉言。”
说着,他又看向李花儿:“真巧,你也要往家去吗?”
李花儿颔首:“是。”
吴大少爷笑得很是灿烂。
“那好,我们一起走吧。”
李花儿略微有些迟疑,不过李大却很高兴。
他每天也不放心李花儿每天独自奔波,偏偏因着一些事情,不能离开现在的家,所以才想着给李花儿买个牛车。
其实如果不是那马太费钱,他还想给李花儿买匹马,教她骑马呢。
再者,李大不知道吴大少爷那藏在心底的小心思,现在听见吴大少爷和她顺路,也没做其他的想法,只觉得安全了不少。
“这个好,两个人路上,也有些照应。”李大极力赞同。
吴大少爷笑着称是。
李花儿微微一顿,也点了点头。
只是顺路回家而已。
而且李大这人虽然大而化之,但是对家人的事情很上心,她要是拒绝了,反而露出行迹,让他生疑。
都是些没影的事情,何必闹得人尽皆知?
是以,两个人别过李大,就一起向清河村去了。
……
李花儿每天都走这趟路,不过今天,却是将风光看得最分明的一次。
实在是因为吴大少爷是个沉默寡言的人,和沈珩的喋喋不休,对比甚是明显。
李花儿也不是个主动搭话的人,所以,索性就看风景好了。
这种寡言的气氛横亘在二人之间,所以显得更尴尬了。
而且因为同样是二人并肩而行,所以李花儿就想到之前,和沈珩一起走这条路的时候。
说起来,也不知道沈珩和太子怎么样了。
她这几天事忙,也没等去找小喜,问问他们在州府的事情。
就连温寡妇这段时候也很难得,不那么天天倚着门,看他们家的热闹了。
只不过有时候遇见,温寡妇还是一副对她恨在骨子里的样子。
李花儿正想着,突然就听见吴大少爷道:“其实,我挺害怕的。”
“怕什么?”李花儿回过神儿来,问了一句。
“第一次下场,有些紧张。”吴大少爷笑道,“本想走之前,去问问沈先生,可惜先生去了州府。”
李花儿看着吴大少爷微微侧过来的脸。
还是个少年人的样子,说起科考,眼神里交织着紧张与跃跃欲试的光芒。(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二章 真出事儿了
父亲那样惜才的人如果能看见他的话,该会对这个少年人,很有好感的。
那位读尽天下书的翰林,最厌死读书的酸腐之人,又最喜欢好读书还敦厚通世情的人。
“就是沈先生在,也不能给你说很多的。”李花儿笑道,“他本是勋贵人家,哪里下场考试过?所以未必如你。大少爷是太子嘉许过的人,只要放平了心态,会好的。”
吴大少爷听见,停下脚步,好奇地看了李花儿一眼。
“你怎么知道的?”他问
李花儿本是想安慰他,谁知却说出了沈珩的身世,反而失言了。
清远县一带,很多人都知道沈珩来历不简单,但他真正的身份,却没几个人知道。
不过她反应也快,笑道:“姓沈,那样富贵的,又和太子熟悉,还让县令大人看重,想想,当朝恐怕也没几个吧?我听我爹说那什么东海公家里,就姓沈的。说起来,现在关上的守军,以前就是东海公的麾下呢。”
吴大少爷哦了一声,就觉得很有道理。
“想想也是,”吴大少爷继续和李花儿往前走着,“不过别人都说勋贵人家如何不读书,看沈先生就知道了,那是假话。”
李花儿看着他,笑了。
这话如果被沈珩听见,大约会引吴大少爷为知己的。
毕竟前世京城之中,勋贵子弟成百上千,可算得上文武双全的,不过八个人。
其中就有沈珩一个,还是年纪最小,最出名的那个。
出名的原因,自然就是“墙上女婿”的名声。
想到这儿,李花儿又有些笑不出来了。
毕竟她还在担忧太子和沈珩的安危呢。
“你怎么了?”吴大少爷看着她变换的表情,不解地问。
李花儿道:“我还以为你们关系不好呢,沈先生每次看见你,都横眉冷对的。”
吴大少爷不想她会这么想,不由笑着摇摇头:“不是的。”
“沈先生不在,大少爷不用为师隐的。”李花儿说。
吴大少爷依旧摇摇头:“真的不是,他虽然对我横眉冷对的,可我对他的态度,也没有你看见的那么好。”
李花儿第一次听见吴大少爷说这样的话。
她还真没看出来吴大少爷对沈珩态度不好。
“为什么?”她这次,可真有了好奇。
吴大少爷看着李花儿满是疑惑的眼睛,心里想的话,怎也不能真的对她说出口。
还不是时候呢。
“他对我横眉冷对,我当然也不用对他笑脸相迎,只是先生学问好,我很佩服。”吴大少爷说道。
李花儿不想吴大少爷也会说出,这样少年心性的言语。
只是,这个大少爷也是能将之前先生赶走的人,那么对上沈珩,当也不会吃大亏才是。
她点头道:“是,大少爷说得很对。”
二人一边说着,就走到了一个转弯处。
突然间,还没等二人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事情,就从路南面的林子里,斜里窜出来了一个身上星星点点都是血污,又披头散发的人。
那人捂着肩头,跌跌撞撞地跑了出来之后,也不想会在这儿看见人,不由呆了一下,看向他们。
这样的一个人看着他们,只让李花儿和吴大少爷感到一股杀气。
吴大少爷下意识地就拉着李花儿,向后退了退。
“什么人?”吴大少爷声音发抖,问了一句。
虽然害怕,但他还是大半个身子都挡在了李花儿身前。
那人听见吴大少爷说话,微皱了一下眉头,沙哑着声音道:“是你?”
那股杀意,消散了许多。
吴大少爷尚未明白那人这话的意思呢,他身后的李花儿看那人穿着的衣服,心中猛地漏跳了一拍。
湖蓝色的衣衫,腰间的白玉腰带。
这身衣服,看着怎么那么眼熟。
电光火石之间,李花儿突然记起来了。
这不就是上次河边,看太子仪仗入平水州的时候,沈珩穿着的衣服吗?
难道是沈珩?!
“七,七公子?”李花儿唤了一句。
吴大少爷一呆,转头问她:“你说这是谁?”
不对,不是沈珩,这个人比沈珩个子矮一些,也比行伍出身的沈珩消瘦一些。
一个人影,清晰地浮现在了李花儿的脑海。
不可能……
她想着,大了胆子,从吴大少爷身后跑过去,将那人的乱发掀了起来。
二人对视一眼,李花儿吓得差点儿晕过去。
太子。
竟然真的是太子!
还是出事了!
此刻,太子正捂着受伤的左肩,看向她的眼神里,带了许多的不信任。
吴大少爷被李花儿的举动吓了一跳,忙也跟过来。
立时也看清了眼前的人是谁。
吴大少爷还以为自己看错了,张口结舌地站在那儿。
半晌,他才回过神来,不免腿都软了。
这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就在这时候,李花儿听见自太子跑过来的方向,传来了隐约的刀剑碰撞之声,正往这边来。
一定就是刺客!
来不及了。
此刻,回过神的吴大少爷脱口而出:“太……”
只还没等他叫出来,李花儿已经用手捂住了他的嘴:“别叫。”
软软的手掌,就贴在了吴大少爷的唇上。
这下别说叫了,吴大少爷甚至连喘气都不敢了,只能点头。
李花儿放下手,过来拖着太子,对吴大少爷小声道:
“进林子。”
路南的林子走到头,是平原广阔;而路北的林子深处,就是奉山了。
李花儿熟悉奉山,知道怎么借地势,甩开那些追兵。
吴大少爷明白了李花儿的意思,连忙也过来,用力扶着太子,往北面的林子里去。
只是三个人刚窜进林子里,太子脚下一晃,就摔在了地上。
李花儿这才发现,原来太子不止是肩上有伤,就连小腿上,也是鲜血淋淋的。
南面林子的刀剑之声,越来越近了。
吴大少爷和李花儿,都不是有力气的人,想要背着太子跑进这丛林深处,再躲在山上,几乎是不可能的。
李花儿一咬牙,将太子推倒在草丛里,将那落叶枯草树枝的,都盖在了他身上。
而后,她伏在他耳边,低声道:“殿下,等下不管出了什么事情,您都千万别出来。”
说着,她已经将李大给她做的小弩,拿在了手中。(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三章 险象
太子突然被盖了一头枯树叶子,又不知道李花儿要干什么,就挣扎了一下。
但因着肩伤疼痛而突然卸了力,没能起来。
他皱着眉头,看李花儿要干什么。
而李花儿安置好了太子后,就拿着那小弩,躲在树丛里,寻了个合适的位置,抬弩对着那对面的树林。
她的手有些颤抖。
她背了三十支小弩,量应该是够了的。
但是一则不知道追兵到底有多少,二则她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有勇气,动手杀人。
自家是书香门第、清贵世家,虽是女子,但六艺从不荒疏,对骑射之术自然也要精通。
她和姐姐从小就随父兄练习,又有祖父的督导,虽不说百步穿杨,但五十步穿杨,例无虚发,还是能做到的。
那时候京中的围猎之会,她也是偷偷参加过的。
可打猎是打猎,她却没杀过人。
但怕归怕,今生无论如何,她也不能让太子再死在平水州了。
前世的很多事情,都是在太子死后,逐渐变了样子。
比如仁德皇帝的事情。
都说自古太子和父皇总有冲突,但是当今的这对世间最高的父子,却不是的。
仁德皇帝对自己的这个太子很满意,而太子不但本身在朝野之中也很有威信,对他的父皇,也极尽尊崇。
前世,太子的死给了仁德皇帝和当今皇后,很大的打击。
皇后因此撒手人寰,而连失爱子与爱妻的仁德皇帝则大病了一场。
病愈之后,这个勤政的皇帝,就在朝政上就荒疏了很多,甚至兴起了什么招魂之法,就想要见见那早逝的母子。
剩下的皇子们为了个皇位,闹得血雨腥风,祖父操持朝政,力挽狂澜,最终回天乏术,病故榻上。
而后,就是关家勾结外邦,意图谋反,最终流放南疆。
她以为今生,有沈珩在,有军饷案在,太子该平安才是。
岂料还是出事了。
太子不能死。
李花儿心中虽然这样想着,但如今她的手却颤抖得厉害,眼睛也有些看不清眼前的事物。
按她如今这个样子,一会儿只怕要失了准头,那才是真糟糕了。
就在李花儿拼命让自己冷静下来的时候,吴大少爷却在一旁,将她的手按住了。
李花儿看向他。
吴大少爷脸色也是煞白的,他在她耳边,小声说:“当心,也不知道他们多少人,一击不中的话,要糟糕的。”
李花儿将弩紧紧地握在手中,回道:“那也要试试才行。殿下若真有个三长两短,就真的糟糕了……”
“我知道。”吴大少爷的声音依旧颤抖着,看向她的眼神,却充满了坚定,“所以你且等着时机。”
还没等李花儿问他是什么时机,吴大少爷已经将书箱背好,起身走出了林子。
李花儿吓了一跳,慌忙要去拉他的衣襟,却只是指尖一扫而过,抓了个空。
她急坏了。
……
吴大少爷走出了林子之后,先是长出了一口气,而后就快速地踢着地上的沙子,将太子留在路上的血迹,一一盖住。
李花儿看见这一幕,心中虽然焦急,但也有了佩服。
就好像上次抓那拐子的时候一样,这位少爷年纪虽然小,但是遇事的时候,还真有些临危不乱的气度。
待吴大少爷藏好了血迹,又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身上。
他今天穿的是赭色的单衣,虽然沾了血迹,但看起来还不算很明显。
吴大少爷正了正衣冠,背好了书箱,站在路中间,看着真像是个普通的赶路人。
就在他收拾好的瞬间,忽然就有三个人自南边的树林里,提着长刀钻了出来,拦在了吴大少爷的身前。
吴大少爷和没想到一样,后退了两步,直接坐在了地上。
“你们……你们是什么人?”他苍白着脸色,抖着声音道。
那三个人追着人,一直到了这面。
不过因为对此地环境不熟,想不到竟然窜在了这并不甚宽的乡路之上,更想不到还撞上了个文弱书生。
李花儿躲在树丛里,看着那三个人。
为首的脸上有条难看又狰狞的疤痕;左边的人头大身小,眇一目,穿着灰衣;右边那个则是个瘦高个儿,一张脸两头宽,中间窄,和个葫芦一样。
这三个人,真是将“匪类”二字,肆无忌惮地写在了脸上。
那葫芦头男看了吴大少爷一眼,小声对疤脸男道:“大哥,你说,这个人是不是那人假扮的?”
说话的语气带着几分傻气,似乎脑子不太好用。
那疤面打量了吴大少爷一番,显然看不起眼前这个文弱书生。
他拐了葫芦头男一胳膊肘,道:“你这蠢材,这人明显比那人要瘦弱多了,是个臭穷酸。”
另一个独目男冷哼一声,提刀指着吴大少爷,对疤脸男,道:“长个小白脸的样子,看这样子,保不齐也是个肥票,不如带走,赚一笔,再撕了。”
疤脸男听说,立刻也起了意。
李花儿突然觉得事情透着古怪。
这三个人,怎个真的像是拦路的劫匪一样?
要真是追杀太子的人,只怕现在已经手起刀落,杀了吴大少爷了,哪儿还能想到什么绑走再赚一笔的事情?
而此刻,恢复了镇定的吴大少爷已经站了起来,拍了拍身上的土,看着那三个人,淡淡地问了一句:
“几位并肩,寻的是什么点子?”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几位朋友在找什么人。”
那几个贼子本来只当吴大少爷是个文弱书生,不想他开了口,竟然说了黑话,不免都愣住了。
“哟,看不出,你个穷酸还是道上的?”为首的疤面男少了些小瞧,对着吴大少爷一拱手,问道。
“不敢,新上的跳板,在这一线立柜罢了,本想寻些生意,却冲撞了。”吴大少爷语气平静地,让人听不出他心中有害怕。
李花儿是听不懂黑话的,但她又不傻,此时此刻,自然明白了吴大少爷此时说的是什么。
真想不到,这位一贯文绉绉,又稳重的大少爷,竟然还会黑话?
如果不是认识这个人,李花儿恐怕也要被他唬住了呢。(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四章 应对
那三个匪徒,看见吴大少爷这般模样,也不敢小看,心中打了思量。
他们三个本是清水河上的水贼,因着接了个生意,才会跑到岸上,一直追到了这山脚下的。
虽然是当贼的,但道上的规矩,也是山有山路,水有水路。
倘若他们真个踩了别人的地界,可是大大的不妙。
尤其是面对他们不知道根底的吴大少爷,一旦这个穷酸书生模样的人,背后势力极大呢?
那疤面男如此想着,就对吴大少爷一拱手,毕恭毕敬地道:“这位并肩,我三个来此,实在是为了捉拿一名反叛,并无冒犯之意。”
吴大少爷依旧显得那么冷静,对着他们过来的树丛看了一眼,道:“抓反叛?难怪刚才,我听见那面有些声音。”
那三人一听,顿时眼前一亮。
“不知可否告知,那声音从哪儿来的?”疤面男还文绉绉地说了一句。
吴大少爷指着南面偏西的林子:“就那面吧,听得不是很真切。”
几个人顺着吴大少爷的手指方向,看了过去,却又有些犹疑了。
“这……我们刚从那面过来的……”疤脸男疑惑道。
此时,这三个人正好是背对着李花儿。
李花儿知道,这就是吴大少爷所说的“时机”了。
她咬着下唇,抖着手,对那三个人,就要拉动弩弦。
必须一击即中,不然死的,很可能就是直面匪徒的吴大少爷了。
李花儿在心中,默默告诫自己。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太子的手,突然握在了李花儿本来还有些颤抖的手上,那弩箭,就对准了疤面男。
只一箭,就打在了他的后脑之上。
李大做的这个弩虽然小巧,却是照着军中对阵巨弩的形制缩小而来,所以威力很大,射速也快。
只一息间,那疤面男连声都没出,就趴在地上,咽气了。
另外两个匪徒,就愣在了那儿。
趁着那两人没回过神来,太子又是一弩箭,打倒了离吴大少爷最近的那葫芦头男子。
李花儿的唇都开始发抖了,瞪大了眼睛,看着眼前那一幕。
这让她想起了前世被流放之后的事情,吓人极了。
而吴大少爷,更是第一次见如此血淋淋的场景,忘了跑也忘了叫,就站在了原地,呆呆地看着地上的两具死尸。
而剩下的那个独眼男,见自己的两个同伴死了,顿时发了狂,提着刀,大叫一声,向吴大少爷砍过去。
吴大少爷依旧站在那儿发愣。
李花儿急了,忙扯着嗓子喊了一声:“快跑呀!”
吴大少爷这才醒过神来。
不过他哪里还能迈开腿?索性就地抱着头,蹲在了地上。
还没等那人的刀落下,又是一弩箭过去。
这第三个人晃了晃,手一松,刀插在了地上,也倒了下去。
就倒在吴大少爷旁边。
吴大少爷看着自那人脑后血洞里流出的血,方才的冷静和自持再也找不到了,回过身去,跪在地上开始干呕。
有那么一瞬间,李花儿觉得这四周,连那风声都停止了。
天地之间,只剩了一片死寂。
这阵死寂,并没有维持太久。
太子已经放开了她的手,依旧是捂着肩膀。
他先看了看李花儿苍白的脸色,转而又看向吴大少爷。
“那书生。”太子对着他叫了一声。
吴大少爷打了个寒战,回过头来。
太子看着二人受惊的样子,却笑了,口中道:“这三个剪径强盗的命,是我杀的,与你们无关。”
吴大少爷再看了地上的三具尸体一眼,只觉得胃口里一阵翻江倒海,不由又开始吐了起来。
好容易冷静了一点儿的李花儿侧过头,看着眼前的太子。
三十多岁的年纪,和她记忆中的那个人,一模一样。
……
太子曾拜父亲为师,在父亲开办的书院读书,与自己的大哥兄弟相称。
而在她还小的时候,因着不知道太子的身份,就跟着大哥,对太子“白学兄、白学兄”地叫着。
等后来知道身份了,太子不许她改口,她也就没改口,依旧是当太子和大哥一样看待。
前世最后一眼看见的,就是太子归京的棺椁。
李花儿彼时很难过,却不知道这个人的死,会带来多少的风云变幻。
而今生,就在这平水州,她终于救了最至关重要的一个人。
当是好事。
不过事情,并没有结束。
想着,她挣扎站起身,打着晃,走到了乡路上,用力去拖其中一个人的尸体。
吴大少爷依旧跪在那儿,看见这一幕,半天才控制住自己的舌头,结结巴巴地问道:
“花儿,你……你,你要做什么?”
李花儿道:“不能留他们的尸体在这儿,得藏起来,不然被人看见了,摸到我们村子,就糟糕了。”
她可不信这几个人真的只是普通强盗。
就算是,会跑来追杀太子,也一定是背后有人支使。
按理说,留一个问话才是最好的。
但是他们三个人现在,一个伤,两个没有什么武力。
贸然留活口的结果,只怕就是三个人都死在这儿了。
眼下情景,根本不允许他们犯错。
吴大少爷开始还不明白怎么叫“糟糕了”。
可是看着李花儿严肃的表情,再想想这几个人竟然是连太子都敢劫的,就也懂了。
真要摸到了清河村,可不就是糟糕了吗?
“是……是该藏起来。”他念了一句,终于支撑着站起了身,过去帮着李花儿,将三个人的尸体,都拖到了路边的树林。
还好整个过程里,都没有人经过,不然就更麻烦了。
等拖到了树林后,李花儿也不耽搁,而是拿着那几个人的大刀,费力地在地上挖着坑。
她怎么做,吴大少爷就跟着她怎么做。
还好吴大少爷虽然是个书生,但力气还是有些的。
这林子的土又不是很硬,所以很快,两个人就挖出了个坑。
虽然浅,但埋上人,再把那枯枝烂叶盖上,而这又是乡路两旁,也不会有人跑到这儿来翻腾,所以当能瞒一段时间。
等两个人合力,将这三具匪徒的尸体统统埋了之后,时候也着实不早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五章 善后
埋好人后,李花儿不由眼前一黑,脚下踉跄着,就要跌倒。
吴大少爷急忙扶住她,坐在了地上。
太子捂着伤口,从头到尾看了这二人的行动。
他也想帮忙,可惜身上带着伤,坐在这儿不添乱,已经算是帮忙了。
是以直到此时,太子才开口问道:“你们两个,第一次遇见这种事儿吧?”
李花儿抬眼,看了太子一眼。
这位行事一贯冷清的太子,难得说了这么句废话。
剪径的强盗、被刺杀的太子;乡女弓弩杀人、秀才埋尸荒野。
这些事情,很多人,只怕活上两三辈子,都难遇见呢。
不过也因着太子这句话,让李花儿慌乱的心情,平静了很多。
毕竟她前世经历过不少血腥的事情,虽然当真出手杀人的时候,会手抖,但是面对血淋淋的尸首,她还不至于被吓坏。
但是这位大少爷,才真是第一次经历。
李花儿转头,看向吴大少爷那张苍白地没了血色的脸。
“大少爷,”李花儿低声唤道,“你……没事儿吧?”
吴大少爷本来是扶着李花儿坐下的姿势,等坐下之后,大概是起了害怕的后劲儿,就一直呆呆的。
听见李花儿问他,他才醒过神来,摇摇头:“我没事儿,你呢?受伤没有?”
李花儿摇摇头:“没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