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福满花香-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果儿也笑着说:“齐哥哥好。”

    齐伙计对她一笑,又对唐夫人和张氏作了个揖,再对李花儿:“花儿,铺子里有些事情,掌柜的叫你快些去一趟。”

    李花儿听见这话,立刻对张氏与唐夫人道:“如此,我先去一趟吧,娘你们先继续逛着,到时我找你们。”

    张氏见齐伙计来得忙,以为出了什么大事儿,就担心地对李花儿道:“快去吧,要是有事情,回来记得说一下。”

    唐夫人则嘱咐李花儿道:“一会儿你到素云楼找我们吧。”

    素云楼是县里的一个小饭馆,虽然小,但是那出自是地道的清远县人,做得一手当地口味的素菜。

    唐夫人身子不好,所以不常吃荤。

    李花儿笑道:“是,我晓得了。”

    说罢,便跟着齐伙计去了。

    等张氏等人的身影消失在了人群中,李花儿才小声音:“你怎么寻到我的?”

    齐伙计道:“我先是以为你们要在家祭土地神呢,就想去你家找,到城门的时候,李大叔说你们进了城,我才来集市上寻的。”

    李花儿了然:“事情有着落了?”

    齐伙计嗤声一笑,道:“就是有着落了,才让你去看乐子的。”

    这段时间因着这事情,齐伙计眉眼之间总有些郁郁的。

    但是今天,明显连眼神都笑了。

    李花儿见他这样,就放了心,笑道:“你们回来和我说就好,怎么还非要我去?”

    齐伙计道:“本来是不用你去的,可是偏偏你那舅舅,把你扯了进来,翁县令留了心,才要你去的。”

    说着,齐伙计忙有补了一句:“不过你别担心,掌柜的把话都说圆了,你去了,问什么你答什么就好。”

    李花儿这才明白了。

    “他扯我什么了?”她问。

    齐伙计道:“说你自己东西做得不对,反而要攀诬他,又说是柯掌柜指使你要害他。”(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三章 对峙

    李花儿听见是这些,反而无所谓了。

    “我还以为能说些有意思的呢,却是这个。”她叹了口气,低着声音,自言自语道,“我娘那样的人,亲兄弟却这样,真和老天爷开了玩笑一样。”

    齐伙计想想张大舅那模样,也觉得一言难尽,只是好歹当着李花儿,不好评价她的家人如何。

    是以,他就继续说着之前县衙的事情。

    “铁生当面已经承认了,他和贾木匠是出了五服的亲戚,但当初也和贾木匠学过几年的活。他来咱们这儿,就是为了探消息的,当初你给铺子里做活的事情,就是他先告诉了贾木匠。”齐伙计笑说,“现在看来,想必钱掌柜的事情,也有些他们串通的痕迹。”

    李花儿脚步微顿,旋即浅笑:“还好。”

    她没有纠正齐伙计的想法。

    钱掌柜的事情,其实只是族人贪财闹出来的是非,却误打误撞扯出了军饷案子,只看事情的话,和今日当是无关。

    不过陶县丞、陶家、李家族人和自己那舅舅,本就是转了圈互相勾结的,谁能摘出去?

    齐伙计却不懂李花儿“还好”何意。

    “这事情有什么好的。”他问道。

    李花儿笑道:“是别人带着目的派来的探子,总比自己铺子里的人,背弃自己好呀。”

    齐伙计想不到李花儿的想法是如此,想想,又觉得很好道理。

    起码说明,并不是柯掌柜做错了,才出了这样的反叛。

    “不过……这事情让我们掌柜的不太高兴……”齐伙计小声道,“要知道,那铁生自从到了铺子里,因为手艺不错,年纪也好,人还老实能干,所以,我们掌柜的本想把我们二小姐嫁给他的。”

    李花儿咬了一下舌头,疼得她捂着嘴,差点儿哭出来。

    齐伙计先是吓了一跳,再是笑问:“这是怎么了?”

    李花儿捂着嘴,想着这事情,又说了一声:“这个更好了。”

    这次,齐伙计也知道为什么更好了。

    可不是更好吗?这要是婚事成了,才真不好了。

    齐伙计想着,也感叹道:“前些日子,我们掌柜的骂了一句话,我觉得挺对的。”

    李花儿问道:“什么话?”

    “这清远县,真是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齐伙计学着柯掌柜抱着肚子的样子,说道。

    李花儿顿时笑喷了。

    “说得真对。”她赞同道。

    ……

    二人说话间,已经到了县衙。

    就见翁县令、柯掌柜、陶县丞并那贾木匠,还是被人扣下来的铁生、张大舅,和一班衙役,都在三堂那儿了。

    其中还有佝偻着腰的老翁,李花儿不认识,不过见他们站在柯掌柜旁边,想必就是请来的熟手木匠。

    那两个老翁看见李花儿进来,都有些好奇地打量她,眼神里带了惊讶。

    他们倒是早听柯掌柜说过此女,只是没想到来的,还真是一个年纪小的女孩子。

    而贾木匠和张大舅看见她进来,眼神又带了恨意。

    尤其是张大舅,脸上更有些怨毒的表情。

    李花儿却和没看见他们一样,只对着翁县令行礼道:“见过县令大人。”

    说话的声音干脆,完全没有怯意。

    柯掌柜则在一旁,抱着圆肚子,淡定道:“花儿,上次你不是同我说,有人在那梁上做了手脚吗?”

    李花儿应道:“是,听着声音不对的,掌柜的拿到做手脚的人了?”

    柯掌柜冷笑地指着铁生:“就是这个反叛干的。”

    李花儿和第一次知道这事情般,做出了震惊的样子,看着铁生,啧声道:“他不是铺子里的老人了嘛?怎么还干这等事情?”

    柯掌柜再次冷笑,却把眼睛看向了贾木匠和张大舅。

    李花儿也顺着柯掌柜的目光,看向了张大舅,脸上堆着诧异,问:“舅舅,你怎么也在这儿?”

    说完这一句,没等张大舅说话,李花儿就猛地变了脸色,指着张大舅,问柯掌柜道:“掌柜的,难道我舅舅也牵涉在这事情里了?”

    柯掌柜抢在张大舅之前,声音更冷了:“若不是我抓住了铁生,也不相信你那大舅,竟然也要害你哩。”

    李花儿捂着嘴,睁大了眼睛。

    而后,眼眶渐渐就红了起来。

    张大舅趁着这时候,终于能插上话了,忙道:“花儿是我的亲外甥女,我又怎么会害她?”他盯着李花儿,道,“花儿,我可是你亲舅舅,你可不要被人骗了,反而来害我!”

    李花儿的眼眶见见红了,看起来可怜又委屈。

    “是呀……我是你亲外甥女,我娘是你的亲妹妹,我自然不能害你,”李花儿喃喃道,“可是你怎么好一次两次的,这么对我们家?”

    她说着,背过身去,抬手往脸上擦了擦。

    李花儿年纪小,又是个小丫头,虽然模样英气,但是身形却有些瘦弱。

    再一如此举动,在场不知根底的人,未免都有了同情之心。

    看向张大舅的眼神,更带了鄙夷之色。

    张大舅瞠目结舌,还要说话,却被翁县令打断了。。

    “李花儿,”翁县令端着个官架子,问李花儿,“你是怎么发现的这房子有问题,再给本官说一遍。”

    李花儿一施礼,声音带着些微的颤抖,道:“回大人,那天翁小姐同我嬉闹的时候,我就听见了这房子的声音不对,就给柯掌柜说。盖房之事不是儿戏,我也是怕有什么地方不对,将来酿成大祸,谁知道……”

    说着,她看了张大舅,才接着道,“县令大人,小女自幼和我爹学这木匠的本事,虽然是个女孩儿家,却也知道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断然不敢做自砸招牌的事情。”

    那贾木匠听见李花儿说完,立刻指着她问道:“你说你是怎么发现的?”

    李花儿看了他一眼:“听出来的。”

    那贾木匠仿佛抓到了把柄一样,高声道:“可见你是胡说!我做木匠这许多年,都听不出来这样的事情!”

    李花儿迎着贾木匠的眼神,侧着脑袋看了一会儿,突然一拍手。

    “啊!我知道你是谁了!”她指着贾木匠,破涕为笑:“你不就是那修个渡口,却修坏了,还被官差大人骂的木匠吗?”(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四章 解决

    在场的人,自翁县令往下,多少都听过些渡口那次的事情,只不知李花儿为什么突然提起。

    贾木匠内心知道李花儿当日也在渡口,所以听她说了这个事情,顿时没了底气。

    虽则如此,他还是色厉内荏地辩白了一句:“说今天的事情,扯那些做什么?那不过是木料坏了。”

    李花儿脸上带了倨傲的神色。

    “你既然是渡口那个木匠,那我说我能听出来的,你不应该怀疑才对呀。”她斜眼看着贾木匠,“那次就是我听出来渡口的声音不对,提醒了几个官差大人的。”

    活脱脱是小女孩儿和人一争高下的语气。

    贾木匠张口结舌,说不出反驳的话了。

    李花儿满脸“我赢了”的样子,对翁县令又是一礼:“县令大人,那天的事情好多人都看见了的,您可以去查。”

    此时,那两个一直不说话的老翁中的一个,开口问道:“你真个能听出来?”

    李花儿点头。

    “我从小就喜欢摆弄这些东西,所以耳朵好用。”她说得很骄傲。

    那两个老翁互相看了一眼,眼神中露出惊异之色。

    翁县令如今早就信了此事为真。

    他面色一沉,回头问陶县丞:“陶县丞,你怎么就找了这么个学艺不精的人,来为本县做事。”

    说这个话的时候,翁县令心中是痛快的。

    他在清远县这么多年,一直被个县丞压着,早就不满了。

    只不过他人在官场,深知这等地方之上,小吏更加难缠。

    何况陶县令还是在此做了二十多年县丞的人。

    他想平平安安做这一任县令,盼个升迁,并没打算除去官场弊端。

    所以开始的时候,他和陶县丞,彼此心知肚明,相安无事。

    只是时间日久,翁县令便对陶县丞不满了。

    他是想当太平官,却不傻,陶县丞瞒着自己做的一些事情,翁县令也看出了一些端倪,不免也是害怕。

    没想到这样的一个小县丞而已,竟然还有这么大的本事!

    一旦事发了,岂不是他这个县令的祸事?所以他和陶县丞,就有些闹翻了。

    所以待太子来后,翁县令才会格外图个表现。

    而这次修县衙,不过是个引子。

    李花儿正是因为看出来这一点,才会让柯掌柜捅破有人要害翁小姐的事情。

    果然,这爱女如命的翁县令,再难忍耐。

    他不介意别人用这些勾当害李花儿或柯掌柜,但若是要害自家女儿,自是不能忍的。

    而陶县丞此刻,只能压抑着怒气,不痛快极了。

    他知道有这个事情,但毕竟隔了一条河,不在自己管辖之内,所以并不知道如此细节。

    陶县丞觉得贾木匠蠢极了。

    既然知道李花儿那日在渡口,就该先同他说清楚才对!

    若是从前,这事情他一个人就处理了,哪里还会闹到翁县令眼前?

    可现在不同了,翁县令本就想寻自己的不自在,李花儿的话,无疑是递了把柄给人。

    而想到这里,陶县丞看向李花儿眼神,也更冰冷了。

    看来自己的妹子说得对,这个李花儿,还真是个异数。

    明明安排得当的事情,就毁在了这死丫头的耳朵上,怎能令他不生气?

    陶县丞自己心中动怒了,面上对着翁县令还得客客气气的。

    “是小人识人不清,还请县令大人息怒。”他抱拳道。

    翁县令难得压了陶县丞一次,内心愉快,便一摔袍袖道:“这样的人,哪里配给衙门做事!竟然还如此阴险,来人哪!把人都给我押入大牢!”

    那几个衙役见陶县丞都如此说了,也不敢多言,马上过去将张大舅和贾木匠堵着嘴,拖走了。

    李花儿做出了一副胆怯的样子,往柯掌柜背后躲了一下。

    翁县令不理贾木匠和张大舅如何挣扎,只是问:“李花儿,我且问你,那房子,可还能继续建下去?”

    李花儿忙道:“能,只要再改回去就好了,木料毕竟都是现成的。”

    翁县令这才满意地点点头,又对陶县丞道:“你以后寻人办事,也要识人清楚才行。”

    陶县丞心中恨得牙疼。

    尤其是再看见柯掌柜那张圆脸上的得色,更气了。

    但心中再怎么咬牙切齿,他脸上只能带着谦恭,拱手道:“是,小的以后,一定实心用事。”

    翁县令抖够了威风,这才笑盈盈地对柯掌柜道:“如今除了这房子的事情,连那陈设重做,也都一并麻烦了柯掌柜吧。”

    柯掌柜心中满意极了,忙不迭称谢,心中更觉得得意极了。

    他偷偷看了一眼躲在自己身后,脸上还带着怯色的李花儿,只觉得今后的财路,将会更宽了。

    ……

    这事情到此,就算暂时告了一个段落。

    翁县令要留柯掌柜吃饭。

    陶县丞以还有公务为由,推脱后,往前面县丞衙去了。

    而李花儿一个小丫头,自然也不可能跟着他们一起吃饭。

    所以她推说母亲还在等她,就出了县衙。

    出来之后,李花儿心情着实大好。

    如此一来,陶县丞起码有一段时间,不能有什么动作了。

    接下来,她就能好好地查查那书册库的事情了。

    拐过县衙门前的街口,往素云楼去的方向是县里还算热闹的一条街市,两边摆了不少的摊子,叫卖声络绎不绝。

    李花儿走过了大半条街,正要再转弯的时候,猛地就看见了那翁小姐,带着小丫头青儿,就站在一个书画摊子前,正胡乱翻着。

    说是翻动书画摊子,实则眼神一直在往另一个方向瞧。

    一看就是在等人。

    李花儿如今心情好,不想和这个翁小姐有什么接触,免得又要闹起来,生些波折。

    可还没等她绕开,就见那翁小姐脸上一喜,侧过了身子,看向前面。

    李花儿担心被她看见,连忙转过身,就着眼前一个卖针线的摊子,作势翻起来。

    忽而就听见翁小姐带着喜气的声音道:“吴灵均,你要去哪儿呀?”

    李花儿乍然听见吴大少爷的名字,微微一愣,偷偷侧过头,看了一眼。

    果然就看见吴家两个少爷,双双背着书箱,被翁小姐拦在了街上。(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五章 街上见闻

    现在这个街道说宽也不宽,人说多也并不多,那四个人,刚好就站在了路中间。

    这下,李花儿想绕着走开不惊动他们,都难了。

    尤其那里面,还有一个眼神很好用,更不怕事儿大的吴小少爷。

    她内心纠结坏了,尤其是在这时候,她想起了吴大少爷那天塞在自己手中的帕子。

    何止纠结,简直烦乱。

    怎么就遇上这样的事情了呢?

    李花儿兀自心乱,而翁小姐则笑得坦坦荡荡,眼睛里,都带着坦坦荡荡爱慕的光芒,直视着吴大少爷。

    仿佛周围的人,都不存在一样。

    而吴大少爷显然没想到会遇见她,又被她这么一拦,连着往后退了好几步,才站稳了。

    他有些尴尬地拱手道:“见过翁小姐,在下要回学堂的。”

    说罢,对在一旁坏笑的吴小少爷使了个眼色,侧身走过,就要离开。

    翁小姐连忙拉住了吴大少爷的书箱。

    吴大少爷的书箱本就有些松散,里面又有许多书籍,他怕扯坏了,只得站住,问道:“翁小姐有事?”

    翁小姐笑道:“没事儿就不能和你说话了?”

    这路上的行人,多数并不很认识他们,见一对小儿女穿着的都是不错的好料子,只以为是哪家订了亲的小情侣。

    平水州是边疆之所,对那男女大防的事情,没有中原一代看得那么重。

    可是认识这二人的李花儿,恨不能寻个地缝钻了进去,好避开这如此尴尬的一幕。

    她依旧翻着摊子上的针线,也顾不上自己心乱了,只觉得很后悔。

    刚才就该低着头冲过去就好了。

    她就说嘛,以后进城,得多看看黄历,不然每次定都要遇见些尴尬事儿。

    而眼下,吴大少爷比李花儿,还尴尬些。

    翁县令每每寻他们这些将要赴试的学生去座谈,这个翁小姐的态度都是如此。

    他又不傻,就知道翁小姐有什么心思了。

    但是他当真无心于翁小姐,为了避免尴尬,所以即使翁县令来请,他都要托辞不去,免得尴尬。

    岂料今天,竟然被拦在这条街上了。

    吴大少爷暗自叹了口气,拱手道:“翁小姐虽然没事,可在下还有些事情,先行告辞了。”

    极为生硬的话,终于让翁小姐的表情垮了下来。

    “什么事情那么重要?你就要进京赶考了,难道还不让我送送你?”从没被人拒绝过的翁小姐生气道。

    吴大少爷依旧是敬而远之的样子:“不敢劳小姐相送,在下要回学堂温习,真的得先走了。”

    说罢,再不多看翁小姐一眼,扯了一把吴小少爷的袖子,道:“快回去读书吧。”

    说罢,兄弟二人落荒而逃。

    翁小姐到底是个小姐,也不可能当街追个男子。

    她一跺脚,有些不太高兴,嘟着嘴,转身对青儿道:“这人怎么这样?”

    青儿有些怕自家小姐,见翁小姐眉头倒竖的样子,结结巴巴地说:“小,小姐,毕竟,毕竟考试大事呢。”

    翁小姐不耐烦听青儿说话,哼了一声,却又笑了:“想来也是因为要考试了,不好分心,罢了,我还是回去同爹说了吧。”

    说罢,兴高采烈地就走了。

    恰好擦着李花儿的后背而过。

    ……

    李花儿就差没将头埋进地下了。

    还好翁小姐满心都在吴大少爷身上,也没注意李花儿,就过了路口。

    李花儿等她的身影消失在了拐角,这才松了一口气。

    她依旧还翻着摊子上的针线,半晌,才自言自语了一句:“前几天还说了别人,今天自己也这样了。”

    上次她还拿这个说沈珩呢。

    尤其这次,还涉及到一个女孩子的问题。

    倒是那摊主,被李花儿翻得烦了,听她说了句怪怪的话,就开口问道:“我说这个姑娘,你倒是买还是不买?莫挡着我生意。”

    李花儿这才回过神来,便挑了两样常用颜色的线,各要了两扎:“我要这两个。”

    “十文钱。”那摊主不耐烦道。

    李花儿从怀中摸出钱袋,却被来往的人撞了一下,将钱袋落在了地上。

    她正要去捡起来,却有人在自己之前,先捡了起来。

    抬起头,她就见吴大少爷一手抱那个有些散架的书箱,一手拿着自己的钱袋。

    李花儿有种干了坏事被人抓了个正着的感觉。

    她轻咳一声,红着脸过去,将钱袋接了过来。

    “多谢。”

    吴大少爷带着笑,露出了两排白白的牙齿,显得很开心的样子。

    “刚才就看见你了。”他笑道。

    李花儿更不敢看他了。

    待买好了东西,二人走到了街边稍微安静些的地方,她才对吴大少爷施礼道:“对不住,方才我也不是有意听的,就是撞见了,怕生是非,所以先背身躲了。”

    吴大少爷看她这么认真,自己也不好意思了。

    “我先看见你从街口过来,本想叫你说说话,不想在这儿撞见了她。”他说着,又问,“你的手好了没?

    李花儿稍微不那么尴尬了,道:“就是破了点儿皮,已经好了。”

    吴大少爷担了好几天的心,终于放下了,又问:”今日怎么就你一个人?我还怕果儿也在,就先把我弟弟先打发走了。”

    李花儿自然不会给他说衙门里的事情:“工地上有些事情,我看看。”

    吴大少爷微微皱起了眉头,关切地问:“要紧吗?”

    社日这天是停工不干活的,可是李花儿却说工地上出了事情,那肯定是极大的事情,所以吴大少爷才会有此一问。

    李花儿笑道:“都解决好了。”她看着吴大少爷,也没忍住,问他,“你不是说要去京中赶考吗?怎么到了今天还不走?”

    吴大少爷微微一顿,见左右没人,才小声道:“我同你说,你别出去宣扬。”

    李花儿见状,知道是出了大事,忙问:“怎么了?”

    吴大少爷小声道:“州里不是出了军饷案子吗?说是前些日子,太子殿下查到有商队勾结水匪,偷偷地将那脏银洗白,所以这些天,清水河上的船队都被看得紧,我们家也是刚刚才拿到了船引,就耽误了。”

    吴大少爷这番话,让李花儿的眼皮重重地跳了一下。(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六章 聊聊天

    前世太子出事的时候,可就在下个月。

    说是在看河景的时候,失足落水而死。

    朝廷派了人下来,查了半天,也就是个“意外身亡”。

    还是待关家覆灭之后,她才察觉到事情不对。

    而今生,平水州的军饷案事发,太子定然是有防备的,再加上沈珩在侧,出事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了。

    一国太子,查军饷要案的时候出了事,整个平水州,哪个官员能摘得出去?

    所以因着军饷案子,太子应该更平安了才是。

    可是为什么听了吴大少爷的话,她又感到不安了。

    吴大少爷看她脸色变得苍白,以为是说的事情吓到她了,忙安抚道:“没事儿的,你也不用担心,其实依我说,太子殿下这么做,恐怕不只是为了查军饷案子。”

    李花儿也顾不上掩饰了,忙问:“怎么说?”

    吴大少爷抱着书箱,有些不确定地笑了。

    “我也不知道自己想的对不对,京中一直有开海禁、通商外邦的传言,而太子就是主张开海禁的,这次来,怕也是为了这事。而清水河往南,连通的不仅仅有海,还有南边三四个邦国,可水匪一直很猖獗,所以我觉得,太子大概也是想借军饷案子,扫平水匪吧,为开海禁通商,做准备的吧。”

    吴大少爷说完后,才发觉李花儿看着他的眼神,有些异样。

    吴大少爷被她看得更不好意思了。

    他红着脸问:“我……我说错了?我是自己猜的,你也别当真。”

    李花儿又沉默了半天,终于开口问道:“这些事情,都是吴大少爷自己想到的?”

    吴大少爷琢磨了半天也不懂她为何这么问,就一本正经地回答:

    “太子主张开海禁的事情,是有一次沈先生让我背书的时候,偶尔说到的;开海禁的事情,是我爹和北面来的大商贾谈生意的时候听说的;水匪的事情听我们家船工说的,咱们村子这段水路安全,可是往南到了边境处,水匪可多了……”

    他还没说完,李花儿先忍不住笑了出来。

    “我问大少爷的,是这个吗?”李花儿笑得开心。

    吴大少爷见她笑了,这才放了心。

    他笑:“上次去州府赶考的时候,我就觉得太子此次来最大的目的,还是扫平河上水匪,不过进展好像不太好,毕竟那些水匪根深蒂固,背后也不知道都是些什么势力,而州都督怕也不想扫平……现在这军饷的案子对太子来说,就像是瞌睡了有人递枕头一样,太子就可以光明正大地扫平水匪,给开海禁通商扫平障碍了。”

    李花儿听他说完,又打量了他一番,才叹气道:“难怪要来做富贵闲人的沈珩,会告诉你那样的事情。”

    她这句话的声音极小,恰好街上有一群结伴而行的人喧闹而过,再加上那叫卖吆喝声,所以吴大少爷没听清楚,反问了一句:“你说什么?”

    李花儿浅笑:“没什么。”

    吴大少爷说是少爷,不过是个乡绅人家的孩子,父亲叔父也只是个没进京赶考过的秀才,以前学堂里上学的老师,也不是什么正经人物。

    可以说是无根无基。

    偏偏这样的一个人,靠着冷眼旁观,就把事情摸得差不多了。

    这还真是投胎在乡野之间的凤凰了。

    可是前世,她可不记得有这么个人物,甚至不记得李花儿提起过这人。

    不知道是没能进京,还是路上出了事情,亦或是别的什么原因。

    颇为可惜。

    而正是吴大少爷的话,让她明白了自己的担心何来。

    前世自家覆灭之后,三叔和自己说过的话,让她明白了所有的问题,就是出在“开海禁,通商列国”这几个字上。

    真个开了海禁,便成了让利于民,朝廷收税,充实府库。

    可是那些在海禁之时,靠着这个事情走私,中饱私囊的人,就被断了财路。

    这些人里,有不少皇亲贵胄,朝廷命官。

    俗语说,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太子也好、关家也罢,怎么可能不招嫉恨?

    所以军饷案、开海禁、清水河的水匪,从大伯的死到太子的死,这些事情的背后只怕都是同一拨人,在平水州这个山高皇帝远的地方,靠着一手遮天,戕害人命。

    李花儿想及此,再次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吴大少爷看着李花儿的样子,有些茫然地挠挠头,抬手在她眼前轻轻一晃:“李花儿。”

    “嗯?”李花儿这才回过神来。

    “你想什么?遇见什么难事了吗?”他问。

    李花儿抛开那些心思:“没事的,只是,”说着,她指着吴大少爷手中抱着的书箱,转了话题,“你的书箱怎么坏了?”

    吴大少爷见她不想说,也不多问,而是有些可惜地说:“这是我爹考秀才的时候就背着的,所以不舍得换,这么多年修了几次,本就松散了,谁知道刚才被一扯,更不能用了,只好去新买一个。”

    李花儿听闻,笑道:“负笈从师,大少爷此次进京,当算是凤凰出山吧。”

    吴大少爷听见她的话,忽而又想起来了自己曾经想问她的荒唐问题。

    你真是李花儿吗?他又在心中问了一次。

    不过,吴大少爷还是忍住了,只是问她:“对了,你能做书箱吗?”

    李花儿微怔,复而笑问:“你想让我给你做一个?”

    吴大少爷笑道:“是,你都能县衙修房子了,手艺一定不错。”

    李花儿伸出手来,认真道:“五两银子,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