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福满花香-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她自然就闭上了嘴巴,低头看地上的蚂蚁爬。
张碗儿却更来劲了,又颠三倒四地说了些张大舅和贾木匠来往的事情。
李花儿一一记在了心中,却再没多说一句话。
张碗儿炫耀了一会儿,见李花儿和李果儿都蔫了一样的不说话,也就没了兴致,哼了一声,蹲在墙角,继续听着。
就在这时候,一个妇人,扭着腰,从外面走了进来。
……
乍一看见李家两姐妹站在院子里,穿着干净的家常衣服,妇人没认出来,只问张碗儿:“这俩谁呀?”
张碗儿看见她,倒是露出了点儿笑模样,道:“娘,她们是大姑姑家的妹妹。”
李花儿知道,这就是张舅妈了,就仰起头,看了她一眼。
有些微胖的神采,脸蛋却好看,打扮得也甚是鲜亮、整洁。
张舅妈这几日因着娘家弟妹生产,所以就回娘家帮着照顾了几天,所以不知道很多事情。
但是在夫妻一心上,张舅妈和张大舅还真是一体的。
尤其是在压榨婆家这两个姑奶奶的问题上。
可惜小张氏嫁在了对岸,远了些,不方便压榨。
可惜还没卖成大张氏;
更可惜的是,李大竟然回来了,还成了什么小军官——这事不但可惜,而且还可怕。
不知道李大要怎么报复呢。
所以突然听见说这对姐妹是李家姐妹,张舅妈愣了会儿神,好半天才挤出了个笑容:
“哎哟,花儿,果儿,好久不见,今儿怎么来了?”
李花儿看了她一眼:“我爹娘带我来的。”
又恢复了之前的傲气。
张碗儿又是一撇嘴,很不以为意。
张舅妈听见,却不敢进屋了,就探头探头地往屋子里看,口里道:“是在屋里说事儿吗?”
偏偏这时候,张氏开了门,和张婆子两个人互相挽着手,相看泪眼地就出来了。
李花儿知道他们大人终于说完话了,忙带着李果儿跑了过去,笑道:“外婆,娘。”
张婆子见两个外孙女生得好,抹了一把眼泪,却对张氏道:“你命好……而你娘我,到底都是命呀。”
张氏垂泪道:“娘,我觉得大郎说的事情,挺好的。”
张婆子却摇摇头:“都是命,哪儿能说走就走了。”
李花儿因着完全不担心李大处理这事情,所以刚才压根儿没听屋里说什么,就有些茫然。
不过虽然茫然,但听着张婆子的话,心里也略微有数了。
张婆子的性格和,甚至比张氏还要懦弱。
张氏弱,在家破人亡的时候,也能靠一己之力撑起家来;在被卖做妾的时候,也能拼死跑到香炉寺寻求庇护。
而张婆子,即使李大这个当了小军官的半子来给撑腰,也不过是说了一句“命而已”。
难怪张大舅能用外公外婆的事情,辖制张氏。
此时,李大也走了出来,后面跟着有些惧怕,但还有些得意的张大舅。
李大憨厚的脸上,本就带了难以察觉的鄙夷和挫败感。
待看见张舅妈之后,更是挂了丝冷笑。(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九章 震住
李大虽然看见了张舅妈,却没有理她,而是对两个女儿招手道:“你们进去看看外公吧,外公身子不好,你们别吵他休息。”
李花儿对张家的事情完全不知道,对张老头的病情自然也不知道,但依旧和李果儿一起,应了声是。
等进了屋,李花儿就明白了。
这张老头得的当是中风病,现金瘫在屋内破旧的地席之上,瞪着眼睛看着她们,眼角流下了一滴浊泪。
李花儿毕竟不认识人,又没接触过,所以不知道该如何面对。
但李果儿却已经跪在了地席旁,趴在张老头的身上,情绪异常沮丧。
张老头张张口,想要说话,可是出来的只有低哑且苍老的喘息声。
张大舅并不是没有钱。
从小喜和张碗儿的话听来,他不但有正经的差事,还能设赌局,更和贾木匠家关系不错,还帮着他们做过几次事情。
且看张舅妈那身打扮,像是没钱的样子吗?
可是看看这屋子,再看看张老头和张婆子。
李花儿在心中,长长地叹了口气。
过了一会儿,张老头疲惫地闭上了眼睛,张氏也走进来,将她们拉了出去。
“你外公看着,比前段时间好些了。”张氏看着眼圈红红的李果儿,还有满腹心事的李花儿,小心翼翼地安慰了一句。
李花儿知道,张氏说的是假话。
这时候,又听见那张舅妈在门外,高着嗓子说:“哎哟,我说大妹夫,你说得倒容易,可是这桩桩件件,哪个不要钱呢?我们哪里有钱呢?”
张舅妈说这个话的时候,耳朵上纯金的丁香被太阳照耀,闪着的光辉分外刺眼。
李大和李花儿,几乎同时发出了鄙夷的嗤笑。
只不过李花儿在脸上,李大的在心里。
张舅妈恶狠狠地瞪了李花儿一眼。
李花儿俏眼一翻,转过身扶着张氏,不理她。
她可懒得同这些人虚以委蛇,假以辞色。
李大也懒怠和他们扯了。
今天来,一个是为了看看岳父岳母,再一个也是想让张大舅他们明白。
他回来了,不会再容着他仗着长兄的名义,欺负自己的妻子。
他也不再是之前那个李大。
就听见李大淡淡地说:“我也知道哥嫂家里穷,所以倒是想把岳父岳母接回家伺候,可是大哥说了要孝顺,怎么都不肯放岳父岳母走。”
张舅母没想到他提出了这样的请求,更没想到竟然还被张大舅给拒绝了。
她心情坏极了,不免狠狠地瞪了张大舅一眼。
那一对费钱的老不死,送走不好吗?
却见张大舅对她暗暗使了个眼色。
张舅妈心中虽然气,口中却只能道:“瞧妹夫说得什么话,哪儿有亲儿子还活着呢,倒去女婿家住的道理。”
张大舅忙在一边点头:“是是是,可不是呢。”
李花儿在一旁,这才知道了为什么有方才那样一幕。
合着李大今天来,是打定了这样的主意的。
但是张大舅,又怎么可能允许这种事情发生呢?
无关孝道,只是捏着张家二老,就依旧能拿捏张氏了。
这张大舅,是打算两边下注,如果扳不****大,握着那两位,也能从李家抠出些银钱来。
李花儿想着,不以为然地嘟囔了一句:“有亲儿子,却过得和没儿子的一样。”
说是“嘟囔”,但其实声音还真不小。
张舅妈顿时就气极了,叉着腰道:“你这死丫头,说什么?”
李花儿依旧不看她。
张舅妈还要继续发作,却听见李大沉声道:“花儿,果儿,去外面坐了车吧,时候也不早了。”
李家两个姐妹立刻一前一后,绕开张舅妈,坐上了车。
也不知怎么的,李大如此说了之后,张舅妈就不敢说话了。
她也是到今天见了面,才惊觉,李大……还真个不一样了。
以前的李大,有本事,能上进,性子却又老实又能干,做活也很妥当。
那时候,李家还颇为有钱。
娶张氏过门的时候,还立了好大的排场。
对比张大舅那样的一文钱在手中,都恨不能出去赌一把的人,张舅妈着实嫉妒过自己的这个大姑奶奶。
她本来觉得李婆子是个厉害人,觉得张氏嫁过去了,肯定要吃婆婆的气。
说知道李婆子虽然厉害,但是对自家人,那是很好的。
甚至张氏连着生了两个闺女,李婆子都没有说过媳妇半个不字,还待两个孙女极好。
所以后来,李大突然被征丁,有下落不明,李家又连着出了那么多的大事儿,张舅妈内心挺痛快的。
偏偏李大不但回来了,还拿着军职回来了。
今日再看李大,依旧是那副憨厚老实的样子,但是行伍之中,却熏陶得更英武了。
那本来木讷的个性,似乎也只剩表面那一点儿了。
所以,张舅妈这次不但是嫉妒,更有些害怕了。
李大不再看张舅妈,而是看着张大舅,道:“大哥既然要伺候爹娘,就拿出个当儿子的样子吧,碗儿将来还要嫁人呢,别人看着这样,总是不好的。”
张碗儿不明白李大怎么突然说到了自己,她的性子,也分不出好赖话,所以只对李大翻了个白眼,转身进屋了。
李大叹了口气,这才对张婆子道:“娘,我会常带着媳妇回来看看的,要有什么难处,就和我说吧,到城门上寻我也是可以的。”
张婆子只能一边抹泪,一边点头。
李大交待完了,这才带着张氏,出了上了牛车。
李花儿和李果儿早都并排坐在车上了。
李果儿鬓边带着李花儿新给她买的绒花,旁边还缀了几朵随手采的野花
那是刚才出来的时候,李花儿见李果儿在哭,所以帮她戴上,哄她开心的。
李大也注意到,张碗儿头上也带了一朵绒花,可是李花儿头上却没有。
他自觉明白了些什么,并不多说话,而是驾着牛车,离开了。
虽然今天来此的目的没达到,但李大觉得,自己还是震慑了大舅哥的。
好歹以后,他们当不敢那么明目张胆地欺压人了。
至于李花儿,心情则更好了。
毕竟来一趟峡村,知道了不少事情呢。(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章 告诉
这天晚上回了家,虽然张氏的心情依旧有些低落,但眉宇之间的愁绪,明显舒散了很多。
李大虽然有些不满足,但是看见妻子这样,那点儿不满足,也就都化解没了。
父母如此,李果儿自然也好了很多。
这天晚饭的时候,李花儿才是第一次感觉到,压在这个家头上的一部分阴云,真的消散了。
因为张氏夹了一筷子菜,放在了李大碗里,问他:“大郎,如今唐偏将家都安置好了?”
李大捏着筷子,傻乎乎地点了一下头:“嗯,都安置好了。”
张氏浅笑,还有些不好意思地问:“等方便的时候,我就去登门看看吧?再和她学学如何做那北边的点心,真的挺好吃的。”
李大和李花儿,一起说了一声:“好。”
而后,父女二人相视一笑。
“我都和唐偏将说了,他说夫人也很高兴的。”李大笑道,“这样吧,明日城门上我事多,你准备一下,后天我带你,花儿和果儿一起去,将军和夫人的孩子们都在北边没过来。”
张氏笑着点点头。
李花儿是非常希望张氏多走动走动的。
其实李花儿这段日子,经常会看见张氏常拿着以前金宝的小衣服,对着爷爷奶奶的灵位发呆。
那时候她才明白,为什么张氏回家之后,身上总股沉闷气,。
她觉得,金宝、李婆子和李老头的死,她是有责任的。
很多事情,明明不是活着的人的错,可活下来的人,依旧觉得那是自己的错误造成的。
可是这几天,面对娘家人的无礼,李大的态度,突然就让张氏明白过来了。
李大这次回来,对自己比之前还要好。
那是因为,他也觉得事情都是他的错。
所以张氏每次的难过,看在李大的眼里,都是自己导致的。
想明白了这个道理的张氏,是不可能看着自己深爱的丈夫难过的。
许多事情,过去了就是过去了,要是夫妻二人,都觉得自己有错,都沉浸在这个念头里,可能就真的走不下去了。
张氏能想通,李花儿打心眼里高兴。
揪出幕后人、让那些曾经害了他们的人付出代价这样的事情,她来就好了。
而这对夫妻,还有李果儿,应该有更好的将来。
……
而第二天,李花儿依旧是和李大进了城,径直往南北杂货铺去了。
齐伙计正打算往县衙去,看见李花儿神色匆匆地来了,还笑着道:“手伤好了吗?怎么这么急?”
李花儿笑道:“手没事儿了。”说着,又问,“掌柜的呢?”
齐伙计笑道:“说是娘子身上不舒服,所以掌柜的在家陪着呢。”
李花儿听说,就靠近了齐伙计一些,小声道:“齐兄弟,工地上有些事情,我得同你说说。”
齐伙计见她说得郑重,就知道定然是大事,连忙把她让进了里间。
“怎么了?”齐伙计还先警觉地打发了其他伙计,才来问李花儿。
李花儿小声将事情,大致说了一遍。
齐伙计一听,脸色都变得惨白了。
他年纪小,但是在这商场之中,也算是浸淫许久的了,所以对这事情牵扯到的是什么,心知肚明。
给朝廷办事出了岔子,就是柯掌柜背后的大老板,也未必能平得了这事情。
到时候一个不好,身家性命都要交待了出去。
他连忙起身,郑而重之地对着李花儿一揖到地。
“李姑娘先在这儿稍等一会儿,我去请掌柜的来。”
说罢,转身就往外跑。
只是他跑得虽然慌乱,但也没忘了临走之前,让人给李花儿沏壶茶来。
……
李花儿坐在那儿,安静地喝着茶,等了一会儿,就见柯掌柜抱着圆圆的肚子,面色平静地走了进来。
只是一进了这屋子,柯掌柜立刻问道:“大侄女所说的事情,可是当真?”
李花儿点头:“是,如果没有确凿的消息,我也不敢来说。”
柯掌柜的圆脸上,终于出现了怒意。
“你是怎么发现的?”他问道。
李花儿将之前翁小姐推自己的那一下,和自己听见了声音不对的事情,都给柯掌柜说了。
“那声音就是不对的,所以我想得肯定没错。”李花儿笃定道。
柯掌柜的听见这个话,倒有些犹疑了。
“只是……听个声音吗?”他问。
李花儿道:“是,就是声音不对,听这些东西,我耳朵好用的。”
说着,她又七分实三分虚地,将之前渡口上的事情说了一遍。
虚掉的那三分,就是把自己拆了楔子的事情,给隐去了。
柯掌柜听她说了这个,就信了八分。
对岸渡口的事情,闹得不小,又扯进了贾家。
柯掌柜想要入木器这一行,不小的一部分阻力,也是来自贾家,所以对贾家的事情,格外关注。
“那,你可知道是谁干的?”
李花儿笑着,就把贾木匠和自家舅舅如何交好,张碗儿又同自己说了什么,还有恍惚听见什么赌局,所以看大梁的时候,只有铁生一个人在的事情,都给柯掌柜说了。
话是她想了一晚上的话,是听不出破绽的。
她每说一句,柯掌柜的胖脸就气得红一分,到了最后,当真是连眼睛都气红了。
“说起来也是巧,要不是我那舅舅来找事情,我爹要去给我娘打抱不平,我也不会知道的呢。”李花儿最后总结道。
柯掌柜握着拳头,用力一捶桌子。
桌子上的茶壶茶碗,都跳了起来,又落回到托盘上,晃了好几下,落在地上一个杯子,摔碎了。
“好好好,那贾木匠既然要坑害于我,就莫要怪我坑他回去了!”柯掌柜因为肚子圆,所以很难背手,每次想事情的时候,都是抱着肚子,在屋子里来回走。
“我本想着与人为善,和气生财,他却每每生事,真当我个开杂货铺的,整治不了他?”柯掌柜怒道。
李花儿连忙点头:“是,我知道伯父一定有办法的,反正我觉得,这事情怪怕人的,伤了手,发现了这么隐秘的事情,也挺好的。”
柯掌柜依旧在屋中来回走着,眼神越来越锐利,显然已经有了办法。(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一章 县丞的来历
李花儿话端着茶水,安静地坐在椅子上,看着柯掌柜如何在屋子里转圈。
待发现柯掌柜的脸色渐渐变了之后,李花儿就知道他心中主意定了。
果然,就听见柯掌柜道:“大侄女这些话,还同别人说过吗?”
李花儿放下茶杯,摇摇头:“没有,我连爹娘都没敢说呢,怕他们担心。”
柯掌柜抱着肚子,看了看李花儿显得很纯真的表情,复坐回到椅子上,问道:“这些事情,当真都是你一个人查出来的?”
李花儿早料到柯掌柜会有此一问。
她笃定地点头:“是,掌柜的还记得您第一次给我说的时候,我说的话吗?这事情,就是透着种种的古怪,既然都寻了我们重新盖屋子,索性家什也让我们一起做就好,又和贾木匠来往做什么?大梁怎个就出了问题?怎么就又成了我大舅也会修衙门?所以我就一直很留心。”
说着,李花儿微顿,缓了一口气,才感慨道:“开始我还真当自己想多了,结果并没有。”
李花儿桩桩件件细数,她语速本就比常人快些,口齿又伶俐,自然很有说服力。
柯掌柜也有些信了她的话。
毕竟这丫头,是有真本事的。
想想自她病好之后的事情,样样都透着能耐,可再能耐,到底只是小孩子而已,除了自己留心事情,柯掌柜也不觉得她有什么本事养些“探子”。
那就不是能耐了,竟成了妖怪。
是以,柯掌柜颔首道:“花儿能如此细心,当真是好事儿,只是今日这话,你谁也不要告诉,等我将那内贼抓了审出来,自然有公道。”
李花儿知道柯掌柜已经没了猜疑,就也放了心:“是,掌柜的放心,只是那工地上的事情,也不能停,免得被人发现了。”
柯掌柜了然:“这个自然。”
说着,柯掌柜又重新坐回到椅子上。
齐伙计在一旁知机,忙过来倒了一杯茶,道:“掌柜的,要不我先去查查铁生?”
柯掌柜端着茶杯,一想,道:“你别去,你这几天还是同李花儿一起进出衙门,做出无事的样子,铁生的事情,我自有道理。”他冷笑一声,“如今这时候,我也该去州府的铺子里坐坐,给有些人让路,让他们露出马脚了。”
李花儿深以为然。
修县衙的事情是大事,齐伙计是柯掌柜身边最得力的大伙计之一,自然要留在工地上,才不会惹人疑虑。
想着,她又提醒了一句:“不过这事情,只怕和陶县丞也有关系,伯父还是要当心些。”
柯掌柜的圆脸上,终于露出了不一样的戏谑之色。
“大侄女你要知道,如我等做生意的人,谁家背后没有二三人可靠?”柯掌柜沉色道,“不过是在商言商,大家各凭本事,又不想欠人那般人情罢了。”
李花儿浅笑,这也是早就想到的事情了。
如果柯掌柜背后没有个靠山,陶县丞恐怕也不需要用这么麻烦的方法了。
她略想一下,又道:“说起来这个陶县丞,有个事情我很好奇。”
柯掌柜端着茶杯,看了她一眼:“什么事情?”
李花儿问道:“他和我们村子的那个陶家是什么关系?以前我只听说陶大娘子家里有人和衙门有亲,却没听说过陶家也和衙门有亲,总不能会是同姓为婚吧?”
……
这个事情,从李花儿知道了陶县丞这个人之后,就很好奇了。
要知道,当朝可是不许同姓为婚的。
但她同样没听说过,陶家在这县城里,有个什么亲戚。
如果有,按照清河村人那八卦的劲儿头,她早该知道了才对。
村子里的人,可都说陶大娘子是秀才女儿,都羡慕陶家有这门好亲呢。
柯掌柜一笑:“这你不知道,也正常。陶姓在咱们平水州,也是个大姓,陶县丞是烨丘陶家,与你们清河村的陶家,可能多少代前有亲吧,不过现在是没有亲的了。”
烨丘城是平水州州府所在地。
李花儿恍然,又问:“那他和陶大娘子,有亲?”
柯掌柜继续道:“你们那陶大娘子娘家姓曲,而陶县丞的母亲,就是陶大娘子的姑姑。曲老秀才当年和陶县丞的父亲是同窗,只不过当年二人一起赶考的事情,那陶老爷进了一步,成了举人,而曲老秀才落地了。不过二人关系一直不错,陶老爷还讨了曲老秀才的妹妹为妻,二人有了个独子,取名陶闵,就是现在的陶县丞。”
柯掌柜说了,喝了口茶润了嗓子,继续道:“烨丘陶家人丁有些单薄,到了陶老爷那一辈,也只剩下他们这一家了,恰陶闵小时候,还是个读书种子,所以陶老爷就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谁知道,陶闵长到十五岁,第一次下场考试中了秀才之后,陶老爷夫妻高兴,就举家出游,却不慎在河上翻了船,只陶闵被救了起来。”
柯掌柜说着,露出了个笑容,反问:“你猜猜,救了陶闵的人,是谁?”
李花儿只一顿,立刻就道:“不会是,我们清河村的陶家吧?”
柯掌柜一笑:“正是你们清河村陶家的老太爷。也正因为这一节,等曲小姐长到十七岁的时候,就过门成亲了。只是因为落水之事,陶闵身子就不太好了,所以没有继续考试,而是留在了清远县,先做了师爷,后来又成了县丞,直到现在。”
说着,柯掌柜叹了一句:“说起来,也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
李花儿听罢了,也在心中起了喟叹。
说起来,陶县丞也是身世坎坷的人,而且第一次下场就中了秀才,当也是有点儿学问的人。
可惜……长歪了。
柯掌柜说完了,又喝了一口茶,才有些生气地说:“说起来,我之所以对这些事情清楚,是因为小时候随我爹在平水州开铺子的时候,还与陶家做过一年多的邻居,两家关系也不错,却不想……”
李花儿听到这个,不免愣住了。
旋即也明白了柯掌柜为何怒气那般大了。
说来也是故人,却被如此算计,怎能不生气。(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二章 社日
柯掌柜同李花儿说完了这些事情,才道:“不提这些前事了,你且先和齐伙计到县衙去看着吧。”
李花儿站起身:“好,只是等掌柜的查清楚之后,也要准备万全之后,再去找他们算账。”
柯掌柜看了她一眼:“只要铁生招认了,我自然就可以去寻那贾木匠,不愁牵不出陶县丞。”
李花儿反问道:“柯掌柜觉得,陶县丞在咱们县,地位如何?”
柯掌柜微一沉思。
他虽然在气头上,但却不傻,只一想,就明白了李花儿的意思。
“虽孑然一身,但换了这么多的县令,却只他屹立不倒。”他答道。
李花儿笑道:“这就是了,所以这样的一个人,再来十个贾木匠,他也能把自己洗得干干净净的,所以要紧处,还是先断了他的臂膀,躲过这一节,让他不能再在我们干活的时候,妨碍到我们就好。”
柯掌柜问:“那你觉得,应该怎么做?”
“掌柜的既然要去州府,就先去寻两个妥当的老木匠,待拿了个铁生之后,直接去同翁县令说,就好了。”李花儿道。
柯掌柜一愣:“翁县令定不会想要动他的,他那性子……”
李花儿浅笑:“以前不会,现在会了。”
柯掌柜不解。
“伯父只要去和县令大人说,怎么偏偏塌的就是翁小姐的闺房?还两次,就好了。”
……
接下来的日子,到社日之前,县衙的工地上,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工匠们按部就班地干活,李花儿也每天都到那县衙的工地里看着。
好像之前的事情,都没发生过一样。
她还准备了个小茶壶,时不时还带着小点心来,铺开了笔墨,将原来那屋上的画作,一副副画了出来,交给工匠。
有几次,翁小姐看见她这个样子,还要出言讥讽两句:“一个小木匠,瞧给她兴的,那派头,真当自己是个角儿了。”
不过倒不敢再动手了。
李花儿懒得理她。
而且,翁小姐也没有找她的茬很久,因为这位县令千金最近不知道怎的了,经常打扮得花枝招展,往大堂的方向去。
李花儿偶尔看见了两次,也在心中赞叹。
纵然不是很美的女子,但在甚好的年纪,如此精心装扮,看着也令人心中舒服很多。
而同时,最近翁县令还总会几个学子来,年龄大小都有,都是秀才,显然都是今年要去京中赶考的。
吴大少爷也在其中,李花儿还见过他一次。
吴大少爷远远地看见她,还对她笑了一笑。
李花儿回给他一笑,只觉得有些纳闷。
前段时间看见,还说要去赶考了,如今已经快社日了,怎么还没走?
李花儿虽然不解,这她心中还存着别的事情,所以就抛在脑后了。
转眼间,就到了社日这天。
按照清远县这一代的风俗,家家户户都停了那针线纺织之类的活计,县乡之内,都要祭祀土地神。
李花儿家虽然没地,但也不能免了这祭神一节,所以全家早早地起来,到了田地处旁的土地神庙里拜过。
其间还看见了李氏族人,张氏并李家姐妹只当没看见,李大淡淡地打了个招呼,就也罢了。
而后,一家子都往县城去了。
李大是去城门当差的,而张氏则是带着李花儿和李果儿,去县里见唐偏将的夫人。
唐偏将的夫人和张氏年纪相仿,身子有些病弱,不苟言笑的人。
不过,这位唐夫人看着虽然严肃,却是个很好相处的人,孩子又都不在身边,所以看见李花儿和李果儿,就格外喜欢。
张氏恰好是个温柔和善的性格,虽然是乡野村妇,和人说话也不是羞口羞脚的,所以二人只接触了两次,就成了极好的朋友。
这才有了社日这天,二人相约逛集市的事情。
李花儿自然也都一起去了,只不过兴趣就有些缺缺了。
她的心思并不在逛集市之上,却在担心这铺子里的事情。
不知道柯掌柜所说的结果,究竟有了没有。
就在李花儿心中寻思的时候,正好看见了齐伙计不知道从哪个角落蹿了出来。
唐夫人吓了一跳,但面上还是那样平静似水,只是问:“这人谁?”
李花儿忙道:“是我做活铺子里的伙计,姓齐。。”
李果儿也笑着说:“齐哥哥好。”
齐伙计对她一笑,又对唐夫人和张氏作了个揖,再对李花儿:“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