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福满花香-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以,她低头看着陶大少爷拉自己的手。

    而后手起掌落,用力地打掉。

    “这衣服,回去可得烧了。”她说着,拿出了帕子,用力弹了弹衣袖。

    “这帕子也是。”她冷言将帕子收回怀中,丢下一句。

    陶大少爷见她如此,脸都气白了。

    而李花儿说罢,看都不看陶大少爷一眼,转身就往书局去了。

    现在就要去买份黄历!

    以后出门都要算着黄历,免得碰上这些奇葩!

    还有齐伙计那搬到县里住的提议,李花儿是当真决定考虑了。

    在一个村子里住着,而且每次要进城的时候,总要经过陶家门前的那个坡。

    李花儿现在,着实懒得看他们。

    她现在真正要注意的,是陶县丞,而不是陶大少爷。

    可陶大少爷看着李花儿的背影,依旧觉得不死心。

    可等他还要再追过来的时候,突然就觉得脸颊一疼。

    有东西打了他一下。

    “哎哟!”陶大少爷叫了一声。

    低头看时,是一个小石块。

    “谁!谁干的!”陶大少爷更恨了,叉着腰,对着街上喊着。

    路上偶尔路过的行人,都莫名其妙地看看他,再快步绕路而走。

    偏偏刚喊完这一句,又一块石子,打在了他另外一边脸上。

    这次的石子更大了些。

    陶大少爷一张好看的脸,顿时就肿了起来。

    陶大少爷捂着脸,又一次,委屈极了。

    他看着李花儿头都不回的身影,在心中暗暗发狠。

    ……

    李花儿听见了陶大少爷的叫声,却压根儿没理会。

    只是刚转过街角,就看见小喜站在那儿,对着她一拱手:“李大姑娘。”

    李花儿猛地收住了脚步。

    她没想到会是他:“你……没和你家公子去州府?”

    小喜摇摇头,他手中还拿着弹弓,又将剩下的两块小石子撇在地上。

    “是,公子说修县衙的事情可能有事情,就让我留下来,看能不能帮你一些。”

    李花儿抬手掩嘴一笑:“帮我?你们公子知道了什么事情吗?”

    小喜点头:“是,听说了书册库的事情,觉得奇怪。”

    李花儿笑了:“是呀,的确奇怪。”

    说着,她看向他手中握了个不大的弹弓,想起了陶大少爷方才的叫声,不由觉得好笑。

    “喜先生年纪也不小了,还玩这个。”

    小喜哈哈一笑,将弹弓收了起来。

    “和我家公子沙场征战,并不习惯用这个的,只不过现在身份所限,不好带兵刃了。”

    小喜说道,语气逐渐冷了下来:“话说得太难听了。莫说我和你有些交情,吴家两个少爷,好歹算是我家公子的学生,他那样说话,岂不是连我家公子脸上都无光?”

    李花儿笑了出来。

    “我们有交情?”李花儿问。

    小喜反问道:“我和姑娘,不算有交情的吗?”

    说着,他又笑道:“还有,什么叫喜先生?我从小是沈家家奴,当不起先生。而我祖上蒙一代东海公赐姓,所以我叫沈喜,只是……”

    小喜话说到这儿,就不再说了。

    李花儿却都明白。

    前世,沈珩身边有六个随从副将,其中年纪最小的,就是这个沈喜。

    只不过那时候身份在,所以她只见过小喜两次,一句话都没说过,印象不深。

    今生,沈珩都被夺了本家姓氏,沈喜既然跟着沈珩离家,自然也不姓喜了。

    “那……你本姓什么?”李花儿问。

    小喜一眨眼,笑道:“说起来,我本家姓氏,和姑娘还算一家,也姓李。”

    李花儿一时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总是无巧不成书的。

    “既然多少年前,也算得上本家,那我以后叫你大哥?可行?”李花儿斟酌着问。

    小喜点头:“好。”

    二人把话说在了这儿,关系也算是亲近了些。

    李花儿笑道:“既然这样,我还真有两件事情,想托大哥帮忙。”

    “你说。”

    “一个是跟着陶县丞,看看他都和谁结交;另一个则是跟着县衙的那个翁小姐,看看她知道些什么不该知道的事情。”

    跟着陶县丞的事情,小喜能明白,但跟着翁小姐……

    小喜只知道李花儿刚才和翁小姐有了口角,却不知道其他的事情,就有些不明白了。

    “你和翁小姐,到底是怎么了?”

    李花儿简单地将事情的要点,同小喜说了一下。

    “……所以,我才怀疑,翁小姐一定是知道一些事情的。”她道。

    小喜心下了然。

    “好,我知道,姑娘放心,这事情,我定然做好。”小喜干脆地说道。

    都吩咐完了,李花儿又有些犯难了。

    就算小喜探知了事情,又怎么能第一时间告诉她呢?

    “只是大哥真的要知道了事情,似乎也不太方便告诉我……不过,过几天要上工,我应该常到县里走,到时候,大哥到县衙附近找我?”

    小喜反而觉得这个问题,最不成问题。

    “这个你不用担心,我有办法给你递消息的。”

    “怎么递?”李花儿忙问。

    “我可以让那个姓温的寡妇递信,到时候你就知道了。”小喜道。

    李花儿不想还有这一招。

    “你们到底寻到了温婶子什么把柄?这都敢用她?”李花儿更好奇了。

    小喜看着李花儿的模样。

    十几岁的年纪,虽然事情想得周道,还敢是个敢做事的人,但到底是个稚气未脱的小丫头。

    “这个话……真的不好给你说……”二十多岁的小喜,也犯难了,“大妹子你年纪太小了,那些大宅子的阴私腌臜事儿,不知道就不知道吧。”(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七章 上梁这日

    李花儿不想,温寡妇的事情,还关联了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前世她虽然是高门显贵出身,但自家门风严谨,人口又少,所以并没有经历那些后宅争斗。

    所听所见,都是别人家的什么推个人下水、侮个人的清白、饮食里放些东西、嫡的欺负庶的、得宠的庶欺负不得宠的嫡。

    所以小喜和沈珩都这么说温寡妇的事情,还是她这个岁数的人,听不得的话……

    那凭李花儿怎么聪明,所能想到的,也就这些了。

    “好,那我就不问了,反正只要不出事情就好了。”李花儿笑道。

    二人商议定了,小喜就辞过回家,李花儿也出了县城。

    她先找了城门上的李大说了两句话,把事情简单地说了。

    李大听见,就拉了她到一边,又叮嘱了李花儿两句。

    都是盖楼的时候,要如何小心谨慎的话。

    “柯掌柜手下的工匠,虽然不是什么名家,但这几年,应该也是用老的了,所以有些事情,你也莫要太扭着,他们说了什么意见,你都记着,实在拿不准的,可以来问问爹。”

    “粗木工和细木工圆木工不同。做个柜子,就算做不好,只是砸了牌子,闹不出人命,可盖房子要是搞不好,要死人的。所以意见要听,也不好全听,你画的那图,各方面也都想得很全了,所以可不能让人虽然改了。”

    李大絮絮叨叨地叮嘱,生怕李花儿出了纰漏:“花儿你想东西周道,又不是轻狂的个性,所以爹不担心你的手艺,但是人心这事情……你既然如今出来赚钱了,就要格外小心。”

    李花儿本来听得好好的,听见李大这句话,就仔细看了李大一眼。

    就看见李大面上,闪过了一丝令人玩味的伤怀。

    与平时李大那憨厚的样子,完全不符合。

    李大没注意到自己言语里透露的信息,只一心担心李花儿。

    “以前先生教我的时候,就教过我要看人心,工匠这事,从艺更从心,心不好的,艺再高,早晚也要坏事,所以万事,一定要小心。”他叮嘱道。

    李花儿看着李大的样子,郑重地点头:“是,爹,你放心吧,我明白的。”

    李大看李花儿的模样,知道女儿听在了耳朵里,这才道:“花儿你再等等。”

    说着,按着腰刀,跑回到了城下的屋子里,过了一会儿又跑了回来。

    “这个你留着。”李大将一个小巧的弩,和一口袋弩箭,都给了李花儿,一脸献宝的表情。

    “爹刚给你做的,你那个弓箭虽然好,但总不能走哪儿都背个弓箭,这个小巧些,你好带。”

    李花儿忙接过来,仔细看着。

    一口袋三十支弩箭,黄杨木的弩身,却做得小巧轻盈,可以直接带在臂上,有些袖箭的意思。

    弩弦用的是上好的丝弦,口袋里还有十多根替换的。

    “爹做得真精致。”李花儿拿在手中,不上弩箭而试了试,喜欢道,“谢谢爹。”

    李大笑得憨厚:“你常在县里和家里走,这个随身带着,也方便。”

    李花儿听见这个话,先是一笑,再道:“说起来这个……爹,我在想,咱们要不要住到县里来?虽然现在的钱,买房子难,但赁个屋子,应该还是能够的吧?”

    李大听见这个,目光闪烁了一下,像是再掩盖什么一样。

    “这个……这个再说吧……那屋子,是你爷爷奶奶住久的了,不好就搬走……”李大结结巴巴地说了。

    李花儿瞬间就明白了。

    所以那屋子,一定是藏了东西的!

    唯一的问题,就是藏在哪儿了呢?

    李花儿想着,做出了无所谓的样子:“那也好,都听爹的,只是我不想让娘天天闷在家里。”

    李大听李花儿不再说搬家的事儿了,心绪就平稳了很多,笑道:“嗯,我也给你娘说了,让你娘多和村里的妇人走动一下,过几天唐将军家都整理好了,还可以让你娘进城来,配夫人说说话。”

    李花儿点头:“就听爹的。”

    此时,已经到了城门上换防的时候,李大又匆匆说了几句,就离开了。

    李花儿看着李大的背影,更坚定了一些心思,又将那弩箭在袖中藏好,便往家里去了。

    ……

    这重修县衙的工程,终于轰轰烈烈地开始了。

    李花儿就在这工地之上,和齐伙计一起,成了小小的监工。

    李花儿本来准备了全套的心思,要寻出陶县丞究竟要做什么。

    可是从第一天上工地起,一直到了第十天,都平平安安地,什么事情都没有。

    太平静了,平静到李花儿总觉得,私下有什么东西在酝酿着。

    这天是上梁的吉利日子。

    一通吉祥祝祷的礼仪过后,便开始上梁了。

    李花儿和端着个小茶壶的齐伙计就站在附近,抬头看着那绑了红绸,挂了符文的大梁,如何被工匠放到房上。

    一切本都平安无事的,那翁小姐,却又来了。

    “哎哟,不是说那村丫头是来盖楼的吗?怎么站在这儿看现成的?”

    翁小姐翻着白眼,站在门口,用帕子捂着嘴,冷笑道。

    那小丫头青儿忙在旁边凑了一句:“是,想必就和小姐说的一样,是来骗钱的。”

    因为翁小姐来过南北杂货铺,所以齐伙计也见过她,本来还忙着上前作揖,听见这个话,反而愣在了那儿。

    这翁小姐起怎么了?

    李花儿只当没听见翁小姐的话,只是对工匠道:“慢着点儿。”

    工匠们都忙着干活,也没理会翁小姐。

    翁小姐这次来,就是冲着李花儿来的。

    上次金银铺,她回到家想想,又觉得自己亏大了。

    李大再怎么本事,不过就是一个没有品阶的小军官而已。

    她爹可是县令!怎么说也是七品官呢!

    越想越生气的翁小姐,终于决定,要在县衙这个自己的地盘,把场子找回来。

    如今见李花儿不肯理自己,只是走到那刚有了形的屋子下面,抬头看工匠们上梁。

    翁小姐一怒之下,绕开齐伙计,走过去,猛地一推李花儿:

    “我和你说话呢!你听见了没有?”(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八章 会不会

    李花儿没想到她真的会动手了,脚下不稳,就撞在了那柱子上。

    而后,李花儿就在耳朵里,听见了不一样的响动。

    只在那一声响动之后,又听见了好几声惊呼。

    “李花儿?”这一声是吴大少爷的。

    “李大姑娘!”这一声是齐伙计的。

    “哎哟妈呀!”这一声,是那几个还在梯子上,被李花儿一撞,差点儿掉在地上的工匠。

    “芹妹!你在这里做什么?”这一声,也是翁县令的。

    翁芹妹也没想到翁县令这时候会到,听见她爹喊她,吓了一跳。

    回头看时,就看见翁县令、陶县丞,还有五个学子打扮的人,都在院子前,目瞪口呆地看着。

    其他人都在看着翁小姐,只有吴大少爷,看着李花儿。

    他见李花儿也看了过来,就指了指她,又指了指自己的手。

    李花儿低下头,就见自己的手上,已经流了血。

    显然是刚才扶柱子的时候,被木刺划到了。

    李花儿抬头,对着吴大少爷摇了摇头,示意自己没事儿。

    因为众人都被翁小姐的行为震撼到了,所以也没人注意他俩的行为。

    其中最被震撼的,就是翁县令了。

    今天是上梁的吉日,翁县令就请了今年五个要去应考的秀才,来看看热闹,再提个诗文什么的。

    谁知道一到了这儿,就看见了这么一幕!

    还是自己的亲闺女。

    “你——”翁县令刚才心急,叫了翁小姐的乳名芹妹,现在冷静下来,不好说了,就道,“你这丫头,到这里做什么?还不快走?”

    翁芹妹难得脸红了。

    被一群工匠看见了没什么——在翁小姐看来,那些工匠算个什么?

    但是被这几个秀才学子看到了,就是真丢脸了。

    是以,她也顾不上其他了,那帕子捂着脸,就跑了。

    几个学子都转身低头,不敢去看。

    都是非礼勿视的样子。

    而陶县丞看见这幕,只在心中嘲笑翁小姐的这番举动。

    等翁小姐走了之后,还是李花儿先过去,对着翁县令下拜道:“见过县令大人。”

    翁县令也没了看房子的心思,又心知李花儿是谁,就尴尬地轻咳一声。

    “哦,免礼免礼,今日上梁,可顺利?”

    本来很顺利,但刚刚出了那事儿,当然就成不顺利了。

    李花儿心中这么想着,口中却道:“是,托县令大人的福,一切顺利。”

    翁县令依旧尴尬地捋了一下两撇小胡子,又象征性地和工匠们说了几句话,便带着陶县丞和学子们离开了。

    吴大少爷则刻意落在了后面,趁着众人不防备,就将自己的帕子,塞在了李花儿的手里。

    而后,匆匆地跟着人群走了。

    就在李花儿面前,一脸担心的齐伙计既看见了李花儿手上的伤,也看见了这一幕,但因为更担心李花儿的手,所以没理会吴大少爷的行为。

    “李大姑娘,你的手没事儿吧。”齐伙计着急忙慌地说道。

    李花儿还握着吴大少爷塞过来的手帕,一脸茫然地看着他的背影。

    绸缎的料子,帕子上的一角绣着兰花。

    直到这一刻,李花儿才突然觉得,好像吴大少爷对待自己的态度,有些不太一样。

    “李大姑娘?”齐伙计又叫了一声。

    李花儿这才反应过来。

    她连忙将吴大少爷塞过来的帕子收起来,将自己的帕子拿出来,缠在了手上。

    “没事儿的,就是出了点儿血。”李花儿无所谓地说,心中想着的,则是另外的一件事儿。

    她转过头,抬头看了一眼刚刚上的大梁。

    这根大梁,在择了上梁的吉日之后,是放在县中的文庙里的。

    之前李花儿检查过,没有问题,而自大梁放入庙里起,按理说没有人可以碰的。

    按理说。

    李花儿在心中想着,嘴角勾起了笑意。

    原来是在这儿等着的。

    这翁小姐,虽然嚣张,但也嚣张出了傻福。

    齐伙计不知道出了事情,只是依旧担心李花儿:“去医馆看看吧,留了疤也不好的。”

    他现在后悔极了。

    刚才碍着翁小姐的身份,他没敢动手拉住,就差点儿出了大事。

    “好,我去医馆看看。”知道了事情出在哪儿,李花儿心情就平和多了。

    她回过头,问工匠们:“方才那一撞,你们都没事儿吧?”

    那上上下下的工匠们,忙道:“姑娘放心,都没事儿的。”

    既然没伤了人,李花儿就不担心了。

    只是不知道,这些在柯掌柜处做长了的工匠,到底哪个,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她又叮嘱了齐伙计两句,便也离开了衙门。

    ……

    李花儿先去了医馆,将伤到的手重新包扎好。

    没有伤到筋骨,只伤在皮肉。

    李花儿也放了心,就去沈珩在县中的屋子找小喜。

    到了门口,就见小喜正好也刚从外面回来。

    “大妹子?”小喜一眼就看见了她手上的伤,道,“怎么受伤了?”

    李花儿摆摆手,有些急地说:“这个不妨事的,大哥这几天,有查出什么事儿吗?”

    小喜摇摇头:“不知道算不算事情,那个翁小姐处没查到什么,不过陶县丞这几日见过个什么姓贾的木匠,说的是衙门要新买些桌子椅子,和重修衙门的事情。”

    李花儿哈地一声,明白了。

    “果然,事情就应在这儿了。”

    小喜忙问:“怎么了?”

    李花儿道:“现在不敢十分肯定……说起来,大哥会那些梁上君子的,翻墙越户的事情吗?”

    小喜一下子就笑了出来:“你要我去偷什么?”

    “不是偷什么,而是……”李花儿从怀中,将自己备下的另一份图纸拿出来,将其中一张递给小喜。

    “大哥看得懂吗?”她问。

    小喜接过来,看了看:“懂一些,我们公子也喜欢这些,在京的时候,和……和人学过。”

    和关家在工部任职的大公子学过,李花儿在心中给补了一句。

    “那就好,还请大哥今晚到那工地上,对着这个图,看看那大梁可有和这个不同的。”

    小喜将纸收好,道:“是,我知道了,你放心,查好后,我明儿就去找你。”

    李花儿点头:“是,我手伤了,明天不来县里,所以您来我们村子找我吧。”

    小喜再次点头:“好,我知道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九章 休息

    这天夜里,又是李大在城门上值夜。

    李花儿出城门的时候,藏着手,没让李大看。

    恰好这天城门上有些忙,李大就没留心李花儿的手。

    李花儿也没多耽搁,就先回了家。

    不过等回了家,就瞒不住了。

    家中的母女两个,一看见李花儿带着伤回了家,都吓了一跳。

    李花儿只说是在工地上不小心伤了手。

    张氏心疼坏了,什么都不让李花儿做,非让她到床上去歇着,还定要给她做了蛋羹。

    李果儿也吓到了,泪眼婆娑地在地席上守着李花儿,从昨夜到今晨,什么都做,只看着李花儿的手。

    “从没见姐姐做活的时候,伤过手。”李果儿给李花儿换了伤药,第六次说了这个话,“工地上不是不用姐姐动手吗?”

    李花儿笑而不答。

    此时张氏做好了早饭,李果儿忙从厨房将早饭端了出来,却不让李花儿用手接了。

    “我喂姐姐。”她嘟着嘴,坐在李花儿对面。

    李花儿抬起包扎着的手,笑道:“我就是手伤了,又不是起不来了,怎么不能自己吃饭了?”

    谁知这句话一出手,就触动了李果儿的愁肠。

    她对着外间的地上啐了三口,慌张道:“姐姐别胡说,姐姐哪里就起不来了。”

    李花儿这才记起来,这是关联了之前自己不能动时候的话。

    她连忙道:“是是是,姐姐说错话了,果儿喂姐姐吃饭吧。”

    李果儿这才高兴,喂着李花儿喝了两口粥。

    待早饭之后,张氏已经收拾好了东西,过来道:“果儿,你在家好好照顾你姐姐,娘去地里看看。”

    李花儿听见,忙侧身问:“娘去地里?”

    张氏点点头,笑道:“是,现在你杜婶子在那儿料理,我去和她说说话,再帮他们忙忙,善堂里有些人身上有残疾,做活慢的。”

    李花儿知道,那杜婶子就是张氏在善堂的时候,和她一起的矮个子腿有些不便的妇人。

    不过她也担心,毕竟自家的地连着李家的地。

    她想了想,起身道:“我和果儿陪着娘一起过去吧。”

    张氏连忙摆手道:“不用了,你好好在家将养着,不许碰水。”

    她说得坚定,人已经先出了屋门。

    李花儿无奈,只得和李果儿一起送到门口。

    “女儿会小心的,娘也当心些,别和那些没妨碍的人生气。”

    张氏掩嘴一笑:“娘知道的,你放心。”

    ……

    李花儿和李果儿在家里,说话、聊天、看书、写字,一直到了晌午时候。

    这时,就听见外面传来了一个妇人不情不愿的声音。

    “李花儿,李花儿在家吗?”

    李果儿正拿着笔呢,听见这个话,手一哆嗦,滴了一滴末在纸上。

    “是温婶子。”李果儿奇道,“姐姐,温婶子怎么来了?”

    李花儿却明白是怎么回事儿,就让李果儿暂且别动,自己则起身出了门。

    “温婶子,有事儿?”李花儿站在院子中间,似笑非笑地看着温寡妇。

    温寡妇一脸的不情愿,撇着嘴假笑道:“哟,花儿在家呢?我怎么听说,你现在给县衙盖房子呢?怎么不去了?”

    “手伤了,所以在家休几天。”李花儿应了一声。

    温寡妇眼里闪过一丝幸灾乐祸的光芒,道:“既然这样,要不你过来帮我干个活儿吧。”

    李花儿笑道:“什么活?我手伤了,很多事情都做不了呢。”

    “就是看看针线,我听二囡子说,你针线不错呢。”

    温寡妇说这句话的时候,有些咬牙切齿地。

    李花儿“哦”了一声,将鞋子穿好,往外走,口中道:“好吧,我过去看看。”

    李果儿本来在屋子里侧着耳朵偷听,听见这一句,慌忙把小几上的东西收拾了一下,起身跑了出来。

    “姐姐,”她还趿着鞋,有些匆忙地说,“姐姐,我和你一起去。”

    李花儿笑道:“没事儿的,我就是帮温婶子看看针线,你也在家写了一上午自乐,去找小小和玉儿玩儿去。”

    李果儿还是不放心。

    她总觉得这个温寡妇,这段日子看自己、看姐姐、看母亲的目光,都带着怨恨。

    李果儿不知道之前为着自己,李花儿做的事情,但对别人的表情,却很敏感。

    现在温寡妇突然来叫李花儿,李果儿担心她要对姐姐不好。

    不过既然李花儿话都说到了这儿,她就不好多说了,只得小心叮嘱道:“嗯,好,那姐姐早些回来。”

    李花儿笑道:“看个针线而已,能用多久?你先去玩儿吧,等下姐姐回来,给你们讲故事听。”

    李果儿连忙点头,看着李花儿就到了斜对门的温寡妇。

    她还是放心不下,就不去找人玩儿,而是抱着膝盖,坐在院子里的木墩子上,提心吊胆地看着对面,就等着李花儿出了声响,她好跑过去救人。

    ……

    温寡妇引着李花儿,就进了自家。

    据李花儿所知,温寡妇的家是吴家帮着起的屋子,两间的屋子,一大一小,外带一间厨房。

    温寡妇的正屋就是那大些的屋子,里面隔成了两个小间。

    一进了自家院门,温寡妇马上就把脸拉长了。

    她进了屋子,打了帘子,对李花儿道:“进去吧,有人找你呢。”

    说这句话的时候,脸上带了怨毒,还小声嘀咕了一句:“小小年纪,还会勾人私会了。”

    李花儿眉毛一挑,正要说话,就见屋内盘膝坐在地席上的小喜面色一寒,冷声道:“先管好你自己的事情吧。”

    温寡妇显然不敢招惹小喜,就撇了撇嘴,道:“我给你们泡茶去。”

    李花儿看着她扭着腰就进了厨房的身影,叹气道:“是我疏忽了,竟然同意了大哥这样的提议。”

    小喜示意她坐下,笑道:“事急从权,我到这儿来,总好过进了你家,把你们一家子都扯进来吧?至于她,你不用担心,她敢做的事情,可比你都要能耐。”

    “那不怕她听见?”李花儿问道。

    小喜摇摇头:“不会。”

    语气格外笃定。

    李花儿点点头,问:“大哥看好了?”

    小喜点头,将图纸拿了出来。(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章 关联

    小喜将图纸摊开,放在地席上,指给李花儿看:“我大概量了一下,那梁与你画的,是有些不一样,那规格,也差了一点儿。”

    李花儿凑过来,细心看了半天,又在心中算了算,叹了一口气。

    改之毫厘,就可能差之千里的改法。

    “真和你想的一样?”小喜连忙问。

    “这翁小姐,还真是有福气。”李花儿看了看自己手上的伤,道,“上次屋子被人做了手脚,她没出事儿,这次,又有我替她挡了一劫。”

    小喜忙问:“怎么说?”

    李花儿点点头,指了一下:“依我看,恐怕不只是梁,连斗拱可能都动了手脚。就是这差的一点儿,斗拱的支撑就错了位置,短时间看不出来,但是等到来几场雨、几场风,就不行了。”

    李花儿说着,将那张纸叠了起来,放在怀里:“这地方,春秋两季,都有大风的风险,就算没有大风,过个一两个月,只怕也要坏事的。”

    小喜不通这些营造的事情,不过听李花儿这么说,心中也就明白了。

    “听你这么说,这个应该是甚通这一行的人,方能做出来的。”

    李花儿点点头:“陶县丞见贾木匠,恐怕也就是为了这事情吧。”

    小喜微微皱着眉头:“那你要怎么做?”

    李花儿思忖了一番,道:“先抓内鬼,找证据吧,毕竟大梁在文庙的时候,是柯掌柜自己人看着的。”

    小喜点点头:“好,这内鬼,我帮你查查。”

    “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