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福满花香-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大看着李花儿,脸上带着喜色:“是,花儿从小就喜欢跟着我捣鼓,现在捣鼓地更好了。”

    童氏点点头,有些感慨道:“是呀,如今你们也都回家了,以后就都好了,方才我还在和妹子说,你们家买地的事情呢。”

    李花儿微顿,知道童氏是好心为他们家,就看了一眼李大。

    他是知道了田地的事情,却一直没发话。

    毕竟那是祖地,给出去容易,但再买地,却也难。

    “嗯,我几年没回来了,”李大表情不变,语气很恳切地对童氏道,“我好几年没回来了,不太了解如今的情况,大嫂如果打听到合适的,就和我们说罢。”

    童氏忙点头:“自然,自然。”

    众人又说了两句话,童氏就回去了,李家四楼则围坐在地席上,吃了饭。

    饭刚吃完,还没等收拾呢,就看听见齐伙计在院子外道:“李督卫在家吗?”

    李大刚刚提着碗筷出屋门,听见这一声,有些黑的脸上,浮上了一层不怎么明显的红色。

    “阿章你别这么叫我。”李大不好意思道,“和以前一样,叫我李叔就好。”

    齐伙计本名齐章,是柯掌柜取的。

    齐伙计哈哈一笑,道:“是,李叔。”

    接着,就听他道:“如今田边的屋子,已经盖好了,却不想李叔你回来了,那地的事情……”

    齐伙计欲言又止。(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章 放心

    地的事情,是李花儿为了避开那些所谓族人的摆布,才会做那样的决定的。

    而现在李大回来了,还带了个小小的军职。

    偏偏李家本家又卷进了那些乱七八糟的是非中。

    所以齐伙计不确定,这地的事情,是否还做数。

    李大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

    他看着齐伙计,道:“地的事情,就照着现在的法子办吧,我们还能再买的。”

    李花儿在身后听见,浅浅一笑。

    只听见李大道:“就算不为了大师父们护住了你婶子,我也该做这样的善事……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我也……”

    他说的是李家其他的人。

    李花儿已经将碗筷送到了厨房,心中赞许。

    她就说这个爹,想得是很明白的。

    齐伙计立刻就明白了。

    “是,那我就去和大师父们说了,让那些苦命人趁着这时候,快来种地。”他笑着,又恭维了一句,“李叔全家都是善人呢。”

    李花儿连忙捂住了嘴,才没笑出声了。

    倒是李大,在外面点点头:“嗯,应该,别误了农时。”

    齐伙计说完了地的事情,见李花儿从厨房出来,又问:“李花儿,如今工匠们干完了那边的事情,就顺便把你家的院墙修了?”

    “修院墙?”李大莫名其妙地看着李花儿。

    李花儿这几天忙着别的事情,都忘了还有这茬了。

    还是此刻听见齐伙计说起,才记起来。

    “可是呢,都要忘了这事情了……”她一拍手,道。

    李大听得不明所以,忙问:“咱们家院墙怎么了?”

    李花儿无所谓地说:“先前只有我和果儿两个人,怪害怕的,这不还问峡村的岳家,借了虎子来嘛,所以还想着加高院墙。”

    趴在墙角,正盯着那只老母鸡昂首挺胸转圈的虎子,听见李花儿说自己,立刻抬起头来,吐着舌头,呼哧呼哧地。

    有些话,还是私下说的好。

    李大听说,也觉得有道理,不过如今他回来了,这事儿倒不要紧了。

    他转过头,对齐伙计道:

    “暂时先不修了吧,不过有个事儿,倒是想请工匠们帮个忙。”

    齐伙计忙道:“李叔你说。”

    李大不太习惯麻烦人做事儿,很不好意思地说:“我要给家里做点儿新家具,能不能请你们帮忙做些?”

    说着,又忙加了一句:“你知道,我也能做的,只是如今我还有职务……”

    齐伙计还以为是什么要紧的事情,听见这个,不由笑了。

    如今李大是这个样子,李花儿还有那样的手艺,自家掌柜的自然更想多和他们结交了。

    不怕他们麻烦,就怕他们不麻烦呢。

    他笑道:“这算什么?李叔你是要现在就做?”

    李大衡量了一下:“明日吧,今天有些晚了,我去山上,定一下木料。”

    齐伙计点点头:“好,那我明天再带人来。”

    李大连连连拱手:“多谢。”

    齐伙计道:“这值得什么谢?我先回去同我们掌柜的说一声。”

    李大忙道:“吃了饭再走吧。”

    齐伙计道:“已经吃过了。”

    张氏听说,忙又将方才李大带回来的点心,包了几块给齐伙计。

    “你李叔带回来的,说是北地的点心,我们也尝尝。”

    齐伙计这才作了个揖,道声谢,接了点心后,转身离开了。

    ……

    李花儿等齐伙计走远了,才连忙打开了剩下的点心,对李果儿道:

    “果儿,快拿一块。”

    李果儿是个喜欢吃东西,忙过来拿了一块。

    张氏听见,忙道:“刚吃了饭,别积食。”

    李花儿却又给张氏手中塞了块,笑道:“我们拿着,不吃,娘还是先吃了吧。”

    张氏不解:“怎么了?”

    李花儿把点心拿块干净的帕子,边包边说:“不然等会儿再来些人,您就吃不成了,难道还要麻烦唐娘子再做一份?”

    张氏和李大反应了一下,才明白过来,不由都笑了出来。

    “花儿还和小时候一样。”李大笑眯眯地说。

    李果儿却没懂,拉着李花儿问:“姐姐说了什么笑话?”

    李花儿给她解释了一下。

    然后,这个小妹妹就笑倒在了李花儿怀里。

    众人正笑着,就见李大已经把自己的那套木匠工具,还有镰刀、斧子等,背在了身上。

    “我去山上看看,选些木材。”李大道。

    李花儿听见,连忙问:“爹要做什么家具?”

    李大对着西边抬了抬下巴。

    “那个屋子,”他道,“以后就给你们姐妹,当个卧房,所以得给你们打个榻和柜子箱子什么的。”

    张氏听见,也连忙点头:“正是。”

    李大憨厚一笑,就要往外走。

    李花儿看见李大拿的那些工具,之前他看着陶大少爷的一幕,又浮上了心头。

    现在他背着的,都是凶器呀!

    李花儿慌忙起身,叫道:“爹。”

    李大停下脚步,不明所以地看看她:“怎么了?”

    李花儿忙将屋角的弓箭背在了身上

    “我和爹一起去吧。”她笑道,“想和爹多学些。”

    李大打量了李花儿一阵,眼神闪了闪,点头道:“好,一起去。”

    张氏知道李花儿自小就喜欢这些东西,也不阻止,只道:“上山的时候小心些,跟着你爹,别乱跑。”

    李花儿忙应了一声好,就跟着李大出门了。

    ……

    不过,只走到村口的时候,李花儿就发现,李大并没往奉山的方向去。

    李花儿也不点破,只是一路跟着他,和李大说些她上奉山的琐事。

    李大津津有味地听着。

    而后,两个人就到了清水河边。

    河边有些妇人在洗衣服,还有些孩子在疯跑玩耍。

    那些妇人看见李大,高声招呼了之后,便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李大应了声,就走到了一处僻静地方,站在河边,默默地不说话。

    李花儿小心翼翼地站在身后,生怕李大做出什么意想不到的举动。

    也不知道多久,就见李大蹲在河边,将昨天做的那个小车,放进了水里。

    河水一如既往地清澈,平缓,带着那小车,慢慢地向南去了。

    李花儿有些想哭。

    “花儿。”李大的声音沙哑。

    “嗯?”

    “爹不会抛下你们母女,去做傻事的。”(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一章 幸运

    李大的声音很轻,轻得几乎听不见。

    而李花儿却听得很清楚。

    她的眼圈,顿时就红了。

    “嗯,我知道了。”她应了一声。

    李大的声音有些委顿:“爹……是很不甘心,是很恨,可是我好容易回家了……好容易又见到你们了,不会再让你们经历之前的事情了。”

    李花儿坐到李大身边,看着河水,点头道:“是,我知道的。”

    “你会不会觉得,爹太懦弱了。”李大问。

    李花儿连忙摇摇头:“爹,你这么做是对的,我相信老天有公道的。”

    比如现在的情况,不就是公道已经开始了吗?

    不过这话,李花儿没说。

    李大想了想,小声道:“你六叔,死了……”

    李花儿一颤。

    李恩竟然死了?

    “我今天上午回营的时候才知道,佟将军很生气,”李大小声道,“可是却查不出是谁。”

    他小心翼翼地看了一下周围,又道:“听说,太子也很生气的。”

    李花儿心内一阵发慌。

    沈珩,佟将军,太子,三个人在清远县,不管明暗,也算是把人看得很牢了。

    李恩从平水州被押回清远县,本应该是万全的。

    却还是死了。

    “也是……三十万两呢……”李花儿嘀咕了一句。

    三十万两之外,还有多少,就不得而知了。

    对幕后人而言,怎么都值得杀几个人了。

    更何况这事儿,还是因为李恩闹出来的。

    李大的心里,也是怕的。

    “离开这些年,一回来突然就是这些事情,搞得我也有些怕……”他喃喃道,“没想到他们这么大胆……所以现在,我就想好好护好你们母女,报仇,公道这些……”

    他长长得叹了一口气:“就交给天吧。”

    李花儿回过头,看了李大一眼。

    他语气里,有深深的不甘心。

    可是为了妻女,他也只能压抑着自己的不甘心。

    他输不起了。

    “天会给公道的。”李花儿说得很坚定。

    她一笑,嘴角提得很高,笑得很灿烂:“所以爹回来了嘛。”

    她也回来了,还知道了很多前世不知道的事情。

    所以,公道这事儿,天真的会给。

    公道是天给的,而事情,是人做的。

    现在,也许是问事情的好时候?

    她思忖了一下,决定还是先从旁事问起。

    “说起来,爹这些年在军中,都做了什么?”李花儿一脸好奇的样子。

    李大如今心绪已经平复了很多,听见她问,就也坐在河边,道:

    “开始的时候,是火头军,不过做的不太好,总被人责骂。”

    李花儿眉头轻轻一拧。

    她不信是李大做的不好,说是有人找茬她还信。

    “后来,又去管了军资,”李大说起这个来,语气多了些骄傲,“结果那年夏天,天干物燥的,我发现了三次火情。”

    李花儿努力控制住面部表情,只露出了惊叹和害怕的表情,内心却把眉毛,拧成了一团。

    这……三次火情……一听就有猫腻!

    “第三次发现火情后,正好被严将军知道了,”他说到这儿,回头看着李花儿,笑得憨厚。“严将军就是忠勇将军,那时候咱们这儿和南边国有战事,他从省道过来支援的。”

    忠勇将军严生,她前世听说过一点儿,是个尤其擅长山地作战的将军。

    “然后严将军说我勇武,就把我调在他的帐前,当了甲兵。”

    甲兵是只有将军以上的军职,才配有的护卫军。

    李花儿这次控制不住,嘴巴都惊圆了。

    三次火情,有一次还是在战时,却都被李大发现了,而且又被严将军看重,调去当了甲兵!

    这幸运!

    她突然觉得,不管谁在幕后,都挺“倒霉”的。

    李大继续道:“后来,因为北疆战事要紧,严将军就又被调到了北疆,他就把我也带了去。”

    李花儿心中,五官都拧在了一起。

    原来李大去北疆这事儿,没什么猫腻,只是战事吃紧而已。

    “在北疆的时候,一次北三关对敌,我就被箭射了,伤重昏迷,被人救了,可养伤的时候,又被北敌当了寻常百姓掳去。”李大继续道。

    李花儿倒吸了一口凉气。

    李大忙说:“没事儿没事儿,你看爹现在不挺好嘛。”

    “那爹是什么逃出来的?”李花儿忙问。

    李大挠挠头:“他们让我给一个左将军喂马,过了两个月,我偷听到了他们的一个军报,就逃回关上,把敌情告诉了严将军。”

    这次,李花儿嘴巴不由自主地张圆了。

    这也……这也……这也太幸运了吧?

    “不过严将军觉得这是个机会,就让我又回到北敌,当了两年的卧底。”李大说到这儿,语气又骄傲了一些。

    “最近一次,在我又带回消息的时候,严将军说我做得很好,就说让我跟着东海要调防南边的佟将军一起。”

    李大终于说完了,脸上带着喜色。

    “我当时就挺高兴的,在听说了要调防回咱们县的时候,更高兴了,想着就能看见你们了,谁知……”

    他顿了一下,忙又解释:“其实来北地之前,我都有往家写信的,到了北地也写了两封,只是在当了探子之后,就不好写了。”

    李花儿理解他难写信这事儿,但更多的,是对李大这番经历的震惊。

    李大这军旅生涯,未免……

    太幸运了。

    难怪他当了督卫!

    李花儿看着他还带着歉意的表情,更觉得感慨了。

    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是躲过了多少明枪暗箭。

    这等幸运,当真就是老天给的公道了。

    老天不让李大死,让自己重生,就是为了那份公道!

    她正想着,就听见李大小心翼翼地给自己说:“花儿,这些话爹告诉你,是因为你大了,很有本事,所以爹说出来让你放心,你可千万别给你娘说,她会害怕的。”

    说着,没等李花儿点头,他又补了一句:“尤其是北边的事情。”

    李花儿对着李大,展颜一笑。

    “嗯,爹,我知道的。”她说着,已经起了身,拉着李大笑道,“爹,时候不早了,我们快去山上吧。”

    李大看着李花儿彻底轻松的表情,也开心了很多,赶紧起身道:“好,快些走吧。”(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二章 以前的事情(上)

    李大带着李花儿,离开了清水河,,一路就到了奉山。

    路上,李花儿给李大依旧说了些在家过活的事情,而待到了奉山,李大明显就活跃了些。

    每走一步,每至一棵树下,李大都要给李花儿说这棵树是什么,又能适合做什么。

    “这个柘木,”李大指着李花儿刚到此就看好的那几棵柘木之下,道,“这个做弓箭好。”

    李花儿点头:“是,我也知道,只是我那时候力气小,怕做不好,毕竟弓箭不比那些小件装饰。”

    李大挠挠头:“花儿怎么想着要做弓箭的?”

    “想着的是打猎的,”李花儿笑答,“那时候家里没什么吃的话,打点儿东西,也好过活。”

    说着,她突然记起了一件事:“对了,爹,之前我还在这儿请回了凤凰呢。”

    她还是决定不说拿弓箭对付族亲的事情,毕竟解决掉的事情,没必要一次次地说。

    李大这几天,已经听过了李花儿的那些事情,现在听她再说,连忙赞许道:

    “是,咱们花儿最厉害了。”

    说着,李大憨厚地笑着:“不过花儿做的东西真好,你小时候就喜欢这些,但那时候你更喜欢种地的事情,每天都要缠着爷爷……”

    李大的语气里,充满了回忆的感觉。

    李花儿不知道那时候的事情了,所以就在那儿默默地听着,听到有趣的地方,也笑了起来。

    “我那么小的事情,爹都记得?”她问。

    李大嗐了一声:“傻话,当爹的人,怎么能不记得你们的事儿呢?”

    李花儿心中,有些感动。

    李大拍了拍那柘木。

    “明儿把这个也伐了,爹给你做个好弓。”他道,“爹在军中,学了些做兵器的手艺。”

    李花儿听见,笑道:“可惜唐将军让爹去守城门,不然爹去管兵器营造,才最好了。”

    李大被她逗笑了,又走了几步,他又问:

    “花儿,咱们家的院墙,到底怎么了?我看着还挺好的。”

    李花儿就知道他要问这个,就趁着左右无人的事情,把李锦儿和李大贵,还有陶大少爷的事情,都说了。

    李大听完,久久不能言语。

    李花儿也不说话,由他自己慢慢地想。

    不多时,他们走到一个山路岔口的时候,李大看了看,拉着李花儿往左边去了。

    过了这个岔道口,李大才叹了一口气:“锦儿和大贵,都是个好孩子……那陶大少爷……”

    说起这四个字的时候,李大的语气明显带了冰冷和怨恨。

    “不管他要干什么,总归不理他就是了。”

    说罢,他顿了顿,又道:“以后,爹就在家了,不会再让他欺负你们了。”

    等爹能护住你们平安的时候,一定会报金宝的仇。

    这是李大藏在心中,没有说出来的话。

    不过李花儿却从他的语气中,听了出来。

    她微微叹了口气,用一种近于天真的语气,抱怨道:“爹,你说他们为什么这么对我们?咱们本家也是,陶家也是……”

    李大被李花儿问得愣了一下。

    他很认真地想了半天,却回答不了女儿的这个问题。

    “本家……可能是因为你爷爷奶奶的事情吧……陶家……有钱人家,都骄纵坏了。”他想了半天,最后只能憋出这样的答案来。

    实在是因为,他自己也想不通。

    “爷爷奶奶?”李花儿本想试探地问李大,是不是掌握了什么东西,却没想到,李大会认为是李老头和李婆子的问题。

    “他们怎么了?不是说,都出了本家嘛。”李花儿赌气道,“爹都不知道,冬至那天,三爷爷骂得我可难听了。”

    李大听见,心思又难过了起来:“嗯,以后有爹在,他们都不敢再骂花儿了。”

    说着,李大又叹了一口气:“你爷爷奶奶的事儿,我也知道的不多,只是……从我出生开始,他们就已经不在本家了,你奶奶更不愿意听我提起本家,你爷爷听你奶奶的,也不提,我也不知道……”

    李花儿糊涂了。

    “那……那爹怎么和他们这么熟悉?”

    李大笑得有些难过:“他们知道我会木匠活,就找我帮忙,我想着,到底是亲戚,哪能真的就断了呢……就……”

    李大说着,又叹了一口气。

    “早知道,还是应该听你奶奶的。我是没想到,他们会那样对你们,而且,吃空饷这样的事情,你六叔都干得出来。”

    李花儿看着李大的身影,想了想,又问道:“那……爹,你的木匠本事,是和谁学的?”

    李大从回忆中醒过神儿来,听见她问,笑道:“以前不是给你说过吗?是和一个来咱们游学的先生学的。”

    游学的先生?

    李花儿对她的大伯,着实没有多少印象。

    不过她知道,前世自己的父亲,就是一个真正的先生,也喜欢天下游学。

    想着,她笑道:“我不是病了那么一场,所以忘了吗?”

    李大听说,又起了心疼,忙道:“是,不打紧,李花儿忘了什么,爹再给你说。”

    李花儿顿了一下,突然生了一点儿不好意思。

    李大是真的心疼女儿呀。

    就在这时,他们就走到了一片竹林前。

    李大看着那片竹林,问道,“你的弓箭,也是用这个做的?”

    李花儿点点头。

    李大看着这片成才的竹林,又想起了以前的事情,便对李花儿道:

    “大约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了,我也是就在这片竹林,遇见的那个先生。”

    “啊!”李花儿不由自主地叫了一声。

    李大看了她一眼,不明白她叫什么。

    “看见虫子了?”他关切地问了一声。

    “没有,而是觉得巧,”李花儿忙拿话掩饰着,“不是游学的老先生吗?怎么会到这儿?”

    李大一笑,随手拔了些粗细不等的藤条,边走边编。

    李花儿很容易就被李大做东西时候的手吸引住。

    她突然觉得,李大做东西时候的神态,的确像她的三叔。

    比之更热爱钻在书本之中的父亲,她三叔在这方面的本事,的确更高明,也更专注。

    “那先生是听说这有竹林,所以才来看看的。”李大说着,已经编了个小小的藤笼,递给李花儿。(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三章 以前的事情(下)

    李花儿将笼子拿在手里,继续听着。

    “这个先生喜欢竹子,却走不惯山路,就崴了脚,倒在那片竹林。我那天听师父的话,上山找木头,刚好救了他的。”

    李花儿听到这里,心中几乎已经笃定,李大看见的人,很可能就是大伯了。

    大伯是个爱竹如命的人。

    不过……

    “师父?”李花儿问道。

    难道李大还有别的木匠师父?

    李大笑道:“嗯,我那时候和人学木匠活的。”

    李花儿笑道:“爹和谁学的?”

    “是十里村的老贾木匠,”李大道,“河对岸的那个。”

    “谁?!”李花儿忍不住,又叫了一句。

    老贾木匠,一听就是贾木匠的爹。

    她觉得,今天从李大这儿得到的信息,有些太多了。

    “怎么了?”李大连忙关切道,“崴脚了?”

    李花儿摇摇头:“没有,就是觉得贾木匠,假木匠,怪有趣的。”

    李大全然不怀疑李花儿,只是笑道:“贾师傅手艺挺好的。”

    是挺好的,教出来的儿子就敢那样偷工减料。

    “那后来呢?”李花儿问。

    李大听见李花儿爱听,他又是心实的人,自然继续讲了起来。

    “我把这个先生从山上背了下来,还雇了牛车送他回县里。”李大说着,眼睛突然对着一株酸枣木一亮。

    “这棵树还在呢,难得,”李大拍着树干,“果儿说,花儿喜欢看书?”

    李花儿看着那酸枣木,的确是难得成材的树木。

    “砍一段,爹给你做个笔筒吧。”李大笑道。

    李花儿急着听事情,忙点点头:“好。”

    李大依旧笑着,继续往山内走,口中道。

    “在送先生的路上,先生问了我家常的事情,什么农事桑事、靠什么过活,这里有什么风土人情,甚至连县令如何,都问我呢。”

    “后来,我又见过那个先生几次,有一次,给先生说了件在铺子里学徒的事情,先生听见了,叮嘱我千万要当心。”

    李花儿对这个事情有些好奇了。

    不过李大说到这儿,显然不太想说那件事,只是道:“我听了先生的话,果然……躲过了一劫。”

    “我去谢谢先生,先生则问我,就问我,愿不愿意和他学木匠活,我当然愿意了。”李大说着的时候,语气像是又回到了当时的喜悦。

    李花儿眉毛打了个结。

    “到底是什么事情?”她好奇地问。

    “过去的事情了,”无所不答的李大,在这事儿上缄口不言,“毕竟我在贾师傅那儿学了三个月。”

    幸亏只有三个月,李花儿心想,不然好人也要歪了。

    “那时候,我正和你娘说亲呢。”李大说到这儿,有些不好意思了,“我就想着能好好地给你娘打一套柜子。”

    李花儿笑出了声儿。

    “先生就让我每天到县里的客栈寻他。我去和他学了一年多,他还教我识字呢。”

    “不过先生很忙,常常就要出去,在平水州地方四处走,你奶奶听说了之后,就让我跟着先生一起去,见识见识。”李大继续说道,“你奶奶说她和你爷爷都硬朗,不用我天天在家守着孝顺。”

    李花儿突然对那未见的奶奶,有了些敬佩。

    还真是个有眼界的人。

    “我跟着先生,把咱们州转了大半,那先生,当真很厉害,什么都懂,有时候说出的话,我都听不明白,还说什么要……”

    李大说到这儿,回头看了看四周,仿佛在看有没有人一样。

    四周只有无边的树木,与林深处的兽语鸟鸣。

    “加强军务,四邻修好,开海通商。”李大小声道,“我都不懂说的是什么,就觉得很厉害,不过先生不让我随便给人说这话。”

    “花儿你也别乱说。”他又加着叮嘱了一句。

    李花儿听见这话,心里蓦然一紧。

    又是这个事情!

    “不过一年之后,先生就说自己要往北去了,不能再教给我很多,但是又说我有悟性,让我自己将他教的东西,好生记住,肯定就会好了。”

    “从那之后,我就再没见过那个先生了。”李大说着,语气分明有些遗憾,“不过先生说的对,我把他教给我的,认真琢磨了一番,渐渐就到了今天了。”

    李花儿听完,有些愣怔。

    “那……爹知道这个先生叫什么名字吗?”

    李大摇摇头:“先生只让我叫他采薇先生。”

    采薇先生。

    昔日家中,姐姐所住的院子就连采薇轩。

    父亲说,那是旧家一见书房的名字,大伯小时候启蒙,就在那儿念书。

    真的是大伯。

    李花儿努力保持冷静。

    “爹以后,真的再没见过这个先生了?”

    李大点点头:“是。”

    “那……那先生走的时候,就没给您留下些什么东西,当个纪念吗?”她小心翼翼地问。

    李大摇摇头:“除了这身手艺,什么都没留下。”

    李花儿偷偷看着李大的眼睛,想从他的眼神里,看出真假。

    无奈什么都看不出来。

    真的……什么都没有吗?李花儿有些恍惚了。

    ……

    李大说完了这些,心情仿佛又轻松了许多,继续一边走,一边给李花儿说着山中的树木。

    这个要做箱,那个要做柜;这个到时候拿回去,给你们做个摆件,那个拿回去,给你们做个碗筷。

    说着,又说到了地里的事情。

    “等我去地里看看他们的农具吧,”李大琢磨着,说着那善堂里的事情,“买地的事情我们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