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福满花香-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来这险,是会掉脑袋的!

    陶大娘子怕极了。

    而如今,屋子里的这几个人都不知道,陶大少爷此刻就蹲在他们屋前的墙根下,咬着唇,听着爹娘的话……

    ……

    陶家是这个样子,而李家本家,则是另外一幅样子了。

    柴氏是直着眼睛,哭天抢地地跑回家的。

    刚进了家门,就在大声地嚎叫:“见鬼了!鬼来索命了!”

    李家众人吓了一跳,全都跑出来看了。

    刘氏见状,也过来,带着嘲讽笑道:“哎哟,嫂子这是怎么了?”

    她看见柴氏脸上的巴掌印,心中高兴,口中道:“嫂子这是被谁打了脸?瞧瞧……”

    本就受了惊吓的柴氏,听见刘氏说话,突然就清醒了过来,扑过来,照着刘氏的脸就挠。

    “都是你这个败家的媳妇,都是你挑唆的!”

    刘氏一下子就懵了,没有躲开,被柴氏在脸上挠了一条血痕。

    正好就被李三太爷看见了这一幕,立刻瞪着眼睛道:“这是发生什么疯?!还不拉开!”

    柴氏也不用人来拉,直接就坐在地上,哭着喊:“了不得了!这一家子都要死了!”

    众人听得更晕了。

    突然,又听见有家里的孩子跑过来,大声说:“爷爷,爷爷!李大伯回来了!”

    李家本家的人,都是一惊。

    “谁回来了?”李孝正要拉柴氏起来,听见这话,柴氏没拉起来,他自己反而也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李大回来了?!不可能!明明说是死了的!

    陶大老爷早都给自己说过,死了的!

    柴氏却哭喊道:“还管谁回来了有什么!一家人的命呀!”

    说着,见刘氏还在那儿呆站着,挣扎着起来,又要去打。

    还是李五太爷明白,断喝一声:“都别闹了!你们几个,都进屋来说!”(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六章 新的开端

    柴氏回到屋子里,絮絮叨叨地,将事情说了。

    末了,依旧是抹着眼泪哭道:“可不就是一家子都完了吗?三十万两呀!四伯家里吃香喝辣的,我们一个子儿没捞着,如今要灭门了,却有我们了!”

    没人在意李大回来这件事情了。

    李三太爷懵了,脸色煞白。

    事情是他听了李义的话,才要做的,谁知道竟然会成这样?

    李五太爷此刻,也不说话了,而是阴沉着脸,看着李三太爷。

    “三哥,这事情……”他阴沉地说。

    李三太爷僵硬地看着自己的亲弟弟。

    “三哥,您如今可是族长,现在惹出这祸来,难道真要一家子陪葬?可要拿个主意才好。”李五太爷阴森森地问。

    李三太爷打了个寒战。

    主意?可他那哪儿还有主意?

    屋子里,陷入了一阵诡异的安静。

    这安静,被李义突然给刘氏的一巴掌,打破了。

    刘氏当时就倒在了地上。

    柴氏先是一惊,紧接着,又心中称愿。

    只见李义指着刘氏,暴跳如雷地说:“不要脸的泼妇,来和我说什么好事!原来是勾结了外人,来害我们家!”

    刘氏被打打懵了。

    她茫然地抬起头,看着她丈夫

    “明明是你……”刘氏捂着脸,还没说完,又被李义当胸一脚,踢得说不出话来。

    “还敢顶嘴,看我不打死你!”

    李义已经听懂了李五太爷的话。

    他可不想死!

    李五太爷冷漠地瞥了他们一眼,却依旧看着李三太爷。

    李三太爷看着他,嘴唇有些发抖。

    半晌,李三太爷才说了一句话:“这事……这事凭五弟做主!”

    李五太爷漠然一笑,见李义冷笑道:“你个当家的男人,真以为推个妇人出去,就能把自己摘出来?”

    李义顿时就委顿在了那儿。

    李五太爷再是冷笑一声,拿着架势:“四房小六再怎么说,也不过是个看库看账册的兵头,这等大事,哪是他能干的?”

    说着,他瞪了柴氏一眼,“不过被人骂了一顿,回来就喊死喊活的,陶家那副嘴脸,显然他们干系更大,真要到了要灭族的程度,人还有骂你的心?”

    柴氏顿时就红了脸。

    李五太爷捻着胡子,道:“不过,这事情既然是因我们家闹出来的,衙门不寻我们,那贪了粮饷的人因我们坏事,还能不寻我们吗?”

    众人听见李五太爷先说不会牵连自家,就松了一口气,可是听到这一句,又糊涂了。

    “那……那到底是有牵连还是没牵连?”李三太爷小心翼翼地问。

    李五太爷哼了一声,对李义道:“牵不牵连的,我们说得不算,到底要乱段日子,但只要陶家不倒,我们大概也无事。所以如果衙门真找上你,你还是认了贪图钱财,要卖了那两个小娘。”

    李义瘫坐在哪儿,眼神空洞。

    而李三太爷,看都不看他一眼。

    众人听着,纷纷点头,觉得李五太爷说得是。

    李五太爷顿了一下,又看向那刘氏,冷笑道:“至于这个媳妇,也不能要了。”

    李三太爷听说,忙不迭地点头:“是是是,就依着五弟你的话办!”

    这不能要的含义,有很多种。

    刘氏以为,是要休了她。

    她彻底懵住了。

    就在这时候,突然李锦儿夺门跑了进来,抱着瘫在地上的刘氏,哭道:

    “明明是你们出的主意,凭什么要怪我娘?”

    李义如今心好容易安定了些,见她过来,伸手抓着头发,就要往外拖。

    “还反了你了,这儿哪儿有你说话的地方!”

    李锦儿大声地又哭又叫:“我就不许你们休我娘!”

    李三太爷用力拍着桌子,怒道:“好的不学,学那小浪娘一样顶嘴,关进祠堂里!”

    就在这正闹着的时候,突然院子里,又是一阵闹。

    只见一队军士闯了进来,高声道:

    “李义是哪个?快出来!”

    ……

    清河村的村们都说,这么久了,就没见过这么多热闹的事情。

    偏偏这些热闹,个个都姓李。

    比如眼下的两个热闹:

    说是已经死了很久的李大,突然回家了,竟然还当上了什么督卫;

    李家本家的李义,说是与军饷大案有关系,所以被带走了。

    村子里都疯传,说是李义和军饷案子有关系。

    又有人说,李义被抓不是因为军饷案子,而是因为他们撺掇着要卖侄女,李大生了气,才将人抓了的。

    不过一天的功夫,各种消息传得沸沸扬扬的,孙三贤还偷着过来,和李花儿说了。

    “李大伯如今真厉害。”孙三贤眼睛放着光。

    刚感叹完这一句,孟氏就把孙三贤叫走了。

    李花儿没有说话。

    李义,甚至李义全家,不可能和军饷案子。

    他们哪怕知道半点儿的风声,都闹不出凭证那事情来。

    至于李大,现在哪儿有抓人的心思?

    不过李花儿已经没心思管这些了。

    因为李大已经将张氏接回了家。

    张氏一回来,就是抱着一双女儿,又是一阵哭。

    哭完了,又对着李老头和李婆子的牌位哭。

    李果儿跟着,差点儿又哭晕了过去。

    李花儿虽然心里也很难受,但已经不会再如乍见李大那样,哭得昏天黑地了。

    这是如今,这个家里最好的一个结果了。

    不美满的团圆,但却有着很多的希望。

    李大打着精神,送走了和自己来,又守了一夜半天的两个军士。

    而后蹲在门口,呆了很久才回屋。

    等到这天晚上,家人的情绪都平静地差不多了,李花儿就给李大和张氏,看了自己攒的钱。

    “在柯掌柜的柜上还有一百多两呢,”李花儿轻声道,“还有前些日子,做警枕的钱,也没有结算。”

    张氏看见,捂着嘴,又哭了。

    “花儿真厉害。”她抹着眼泪说。

    李大如今受的打击有些大,接了张氏回来后,就一直闷声不语。

    直到看见了李花儿做的机关匣子,他才动了动嘴唇,小声问:“这个匣子,是花儿你做的?”

    李花儿看了他一眼,笑着点头:“是,爹,我做得好不好?”

    李大将那匣子拿在手里,反反复复看了好了好多遍,而后,又放回地席下的那个窟窿里。

    “花儿真厉害。”

    李大对着她,眼睛里,终于有了些神采。(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七章 尴尬与担心

    李花儿万万没想到,如今得了团圆之后的生活,是从尴尬开始的。

    她和李果儿相处地一直很好,如今父母回来了,李果儿痛哭了一场之后,就变得更活泼起来。

    这是李花儿希望看见的。

    李果儿总是要缠着父母,偷偷给他们说在公主处见到的事情;或是缠着姐姐,要姐姐继续给她说好听的故事,还提议姐姐和她一起,去公主那儿看看。

    “应该是姐姐去的,公主问了我好几次姐姐的事情。”李果儿抱着李花儿的胳膊,说得肯定。

    李花儿笑了:“公主住的地方,哪里说去就去了?”

    李果儿想想,也是这个道理。

    而李花儿和张氏,也不尴尬。

    她前世自幼丧母,而今生,着实从张氏身上感受到了母亲温柔的爱。

    张氏是个很温柔而且坚强的女人。

    虽然发生了那样多的事情,让她消瘦了很多,还多了许多的白发,但当回家的那一刻,她就把曾经所有的悲伤被埋藏在了心底,只会更加温柔地对待家人。

    而且,不过一天的时间,李花儿就发现了,张氏和李大,还真是一对甚好的夫妻。

    张氏在看着李大的时候,会笑得格外温柔;而李大只有在看见张氏的时候,眼睛里才会多一点儿光彩。

    但当他看向女儿的时候,眼睛里就多了些胆怯。

    是的,就是和李大一起的时候,李花儿就觉得很尴尬。

    她前世在祖父母膝下养大,而母亲去世后,父亲并未续弦,而是守着一双儿女。

    她可以和父亲撒娇,可以缠着父亲要东要西,可以用耍赖的方式,将父亲的东西据为己有。

    父亲永远都是慈爱地看着她,教她识字,给她念书,带着她看自己做的小玩意儿,还会教给她那些技法。

    可是如今的李花儿和李大之间,着实有些隔阂。

    对她而言,李大就是一个陌生人。

    她着实有些拿不准到底要怎么和李大相处。

    她没办法和他撒娇,也没办法像果儿那样,拉着他喋喋不休。

    还不知道如何开口问他,认不认识当年死在平水州的大伯,或者大伯有没有留下什么东西给他。

    总不能过去直接问:“爹,别人都说十六年前死在平水州的关大人给你留下了什么东西,所以他们才要逼迫你,就为了找出东西的。”吧?

    唔……这也是个好办法。

    可是当李花儿看见李大呆愣地蹲在院门口的时候,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更重要的是,当妻女不在身边,或者忙别的事情的时候,李大就会陷入很长时间的沉默。

    他安静地站在,或者蹲在院门口,也不知道在想什么,在看什么。

    李花儿担心他在想着报仇。

    报仇是很重要,但不能打破这个家刚得的这点儿团圆。

    她想劝劝李大,却又找不到好的词语。

    比如她,重活一生,不也没放弃对那些藏在幕后,害她全族人的仇恨吗?

    既然放弃仇恨,都这么难了,那劝人放弃仇恨,就应该是很慎重,也是更难的事情。

    所以李花儿有时候看向李大的眼神,会变得很复杂。

    而这复杂在李大眼中,就成了女儿还在生他的气。

    所以他看过来的眼神,就格外胆怯,似是想讨好女儿,又不知道要怎么做。

    这让他们之间更尴尬了。

    这样尴尬一直持续到了第三天晚上。

    这晚,李大突然捣腾起了他的那些木匠的工具。

    李花儿本就担心,偷偷摸摸看了很久,还是决定出来,蹲在他身侧,笑问:“爹,你要做东西吗?”

    李大憨厚地点头:“嗯。”

    说着,坐在地上,拿了李花儿存在后院的竹条,开始动手了。

    李果儿看见,忙也跟了出来一起看。

    逐渐地,李花儿就被李大的手吸引住了。

    他的手是典型农夫或者军士的手,宽大、粗糙,指上、掌上都是老茧。

    但是就是这样一双手,做这些东西的时候,却手指翻飞,异常灵巧。

    不多时的功夫,李大就编了个竹子的小推车。

    他递给李花儿,有些讨好地问:“花儿,你看这个好看吗?”

    李花儿接过在手里,认真道:“好看。”

    虽然只是个小小的玩意儿,但是李大编的,却格外精致。

    李大眼神亮了一下:“花儿喜欢就好,花儿做的那个匣子,也好看。”

    说着,手下又继续开始,又做了两个,给李果儿一个,另一个则拿在了自己手上。

    李果儿拿着小车,开心地跑回屋子给张氏看了。

    李花儿却突然明白,第三个小车,是编给金宝的。

    她的心里猛地一疼。

    可看着李大蹲在那儿,望着自己的那堆工具,又开始出神的时候,她之前的担心,更大了。

    ……

    次日一早,李大要先回一趟军营。

    李花儿找了借口,带着李果儿,一直将李大送到了村口,才回了家。

    而后,姐妹二人和张氏吃了饭,又一起坐在院子里,缝补衣服。

    不过张氏并不用女儿们动手,只让她们看着就好。

    “你们玩儿去吧。”张氏低着头,边缝边道,“现在爹娘都在家了,也不用你们忙了。”

    李花儿支着下巴,虽然是和张氏说话,眼睛却瞥向了外面。

    “我和妹妹不忙,娘可要忙了。”她笑道。

    张氏不明所以,抬起头,就看见三个妇人,结着伴儿救过来了。

    其中李花儿只认识一个,就是冯二囡的娘亲。

    还有两个人,一个个子高高的,颧骨也高,吊梢的眼睛,脸上胭脂红艳艳,虽然已经入了春,却依旧穿着葱绿色的小袄,裙子也比一般人厚些;

    另一个则是始终的个头,皮肤粗糙且黑,眼睛也有些小,但嘴巴长得却很好看,穿着粗布的薄衫。

    “李家妹子,很久不见了呢。”冯娘子一进来,眼眶就有些红了,对张氏道。

    张氏忙放下东西,起了身:“冯家嫂子,何家妹子,她钱婶子,快里面请。”

    说着,就将几个人招呼进了屋子。

    李花儿拉着李果儿,小声道:“娘和她们说话,我们坐在别进去捣乱,去倒水。”

    她希望张氏多和人接触一下,心情会更愉悦的。(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八章 真撞见了

    李果儿听见李花儿如此说,立刻“哦”了一声,小跑着进了厨房。

    哪知姐妹二人刚到厨房,张氏就掀开帘子,也进来了。

    “你们两个去玩儿吧,娘来就好。”张氏看见她们,连忙说。

    李花儿推着张氏出了厨房:“娘去和她们说说话嘛,我和妹妹能做活的,哪儿有客人来了,主人却不陪着的?”

    张氏拗不过她,只得叮嘱了两句小心,回去了。

    李花儿一边备水,一边听着那边屋里说话的动静。

    开始还是说家常,谁知道没谁两句,之外那两个中的不知哪个,就惊呼了一句:

    “哎哟,李家妹子还不知道呢,你那三房的二弟妹,没了!”

    李花儿手一抖,差点儿把水倒在了地上。

    李果儿“哎哟”了一声。

    “怎么了?”李花儿忙道。

    “火星蹦在手上了。”李果儿的脸色惨白,轻声道。

    显然也被这个消息吓得不轻。

    李花儿拉着她的手,轻轻吹着,耳朵里听着对面的声音。

    果然,就听见张氏颤抖着声音,问道:“什……什么时候的事情?”

    “这不就昨天晚上嘛,”那个人有些咋咋呼呼地说,“说是卷了家里的钱财,跑了。”

    李果儿听见,明显松了一口气。

    “我还以为……”李果儿眼睛有些红红的,看着李花儿。

    李花儿明白李果儿的心情。

    方才有那么一瞬间,她也以为,刘氏可能是死了。

    李果儿虽然年幼,但是这几年的变化,让她对一些事,有了格外的敏感。

    但在敏感之余,她又是个心善的人。

    所以纵然她害怕,并且不喜欢刘氏,听见刘氏出事的一瞬间,也只有害怕和难过。

    李花儿怜惜地拍拍李果儿的肩,权作安慰,心中却在琢磨这件事情。

    刘氏是真的跑了吗?还是已经……

    这个消息,不过是李家散布出来的假消息?

    最重要的是,李锦儿怎么办?

    李花儿皱着眉头,如果能见李锦儿一次就好了。

    可是如今这个情况,恐怕真的很难。

    ……

    冯娘子等又在屋子里讲了很多。

    不过冯娘子说的,都是对张氏关切的话语,而另外两个人,则有不少话,都是在打听他们家的事情。

    李花儿也想到了这种情况。

    自家的这些事情,任谁听起来,都有些传奇的味道了。

    尤其是李大到底在军中做了什么?怎么这么久毫不音讯,一回家却又成了军中的小兵头?

    这些村民一日闹不清楚这些故事,一日不会罢休的。

    不过李花儿对这些人并不介意,只要还有人是认真来关心张氏的,就好嘛。

    这些人说了快一个时辰,快午时了才离开。

    只是这些人刚走,李花儿就看见张氏呆愣地扶墙站着,半天都不动弹。

    李花儿过去扶着她:“娘,你还好吧?”

    张氏脸色苍白,站了很久,才喃喃道:“哪里就至于到了这个地步?”

    她的眼神有些涣散,不知道在想着什么。

    “虽然……可是……”她说不清楚心中所想,只是语气里,带着说不清的难过和情绪。

    李花儿默然。

    张氏和李果儿的性格,是一样的。

    虽然生气,怨恨,但都不会希望人真的出事。

    就像李果儿,被气急了,也顶多一句远远地离开,再不见了就好。

    就像张氏现在,她不会去找刘氏,也不会原谅刘氏的所作所为,但是她依旧会为刘氏的遭遇难过。

    像是呆了很久,才看向李花儿,扯着嘴角,笑了一下。

    “娘没事了。”她说道,“就是突然听见这个事情,有些难过,尤其她还有孩子呢。”

    她轻顿,补了一句:“锦儿是个好孩子的。”

    李花儿点点头:“我知道的,娘别担心,以后都会好的。”

    张氏叹惋一声,点点头。

    “晌午了,你爹说要回来的,我先做饭吧。”她打起精神,说道。

    李花儿看了看太阳,沉思了一下,笑道:“那我去接爹回来吧。”

    李果儿在一旁听见,忙要说话,李花儿却暗中对她使了个眼色。

    “果儿在家陪着娘。”她笑道。

    如今张氏心绪不宁,她不敢让她一个人在家。

    同样,她也怕李大真个存了快意恩仇的心思。

    一旦让他看见了陶大少爷……

    李花儿不敢想。

    李果儿一贯听她的,立刻就点头:“好,我陪着娘一起做饭。”

    张氏心情好了点儿,慈爱地说:“不用果儿的,果儿玩儿吧。”

    李果儿拉着张氏的手:“要的要的。”

    李花儿看着这对母女的背影,略微放了心,就忙忙地向村口去了。

    唉,想不到团圆之后,反而要想的更多了。

    李花儿心里想着,好多天都没有好好赚钱了呢。

    不过这为了家人多想事情的感觉,还挺幸福的。

    ……

    可惜,李花儿的幸福还没到村口呢,就化为了恐慌。

    只见李大站在从村口往家走的路上。

    而一侧的小坡上,陶家大少爷带着他的小伙伴们,也不知道在玩什么,滚得一身泥。

    怕什么来什么!

    竟然真的让他们撞见了!

    他们没看见李大,李大也没看见李花儿。

    他一手提着东西,全神贯注地看着陶大少爷。

    李花儿分明看见,他没拿东西的那只手,握紧了拳头。

    李花儿吓坏了,立刻边跑边道:“爹!”

    所有的人都一愣神,看向李花儿。

    李花儿跑过去的那一刻,已经将眼底的害怕隐藏了。

    她过去,接过李大手里的东西,露出了和平时一样的笑容,道:“娘让我来接你。”

    山坡上,陶大少爷的小伙伴们有些瑟缩。

    他们听了如今的传闻,都觉得李大最近很厉害的。

    死了的人还能再回来,能不厉害吗?

    陶大少爷则面无表情地,在小山坡上看着。

    有些居高临下的意思。

    李大又看了他一眼,眼神里潜藏着怒意。

    而后,才看向李花儿,把怒意化作了温柔的慈爱。

    “去军里看了看,没什么事儿,唐偏将就让我回家休息一下。”

    李大的声音,带着如常的憨厚。

    “这包点心也是唐副将给我的,嫂夫人很会做这些。”他指着李花儿手中的东西道。(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九章 地的事情

    李花儿根本不看陶大少爷,只是拎着那包点心笑道:

    “唐副将?是爹爹在军中的上司吗?”

    说着,已经往家的方向去了。

    李大微顿,终于也抛开了陶大少爷,跟着李花儿边走边说:

    “嗯,我就在唐副将的营帐之下。他和我说,以后我们营负责清远县的城门守卫了。”

    李花儿听见,忙喜道:“那爹是督卫,是不是以后就是城门的头儿了?”

    言语里,带着小女孩对父亲的崇拜。

    李大见大女儿如此,心情一下子就好了很多。

    “是,就是守西门的,以后你们娘几个要进城玩儿,也方便了。”李大笑道。

    李花儿听说,顿时笑了出来:“爹要徇私不成?”

    李大认真道:“难道花儿进城,还要造反吗?”

    说完了,自己先笑了。

    李花儿见他似乎不再想陶大少爷的事情了,这才放心了一些,又问:“爹,你说这点心是唐副将娘子做的,难道他娘子还随到军中了?”

    李大点点头:“嗯,唐副将是北方人,嫂夫人身体不好,大夫说到南边好将养。所以他就把嫂夫人安顿在县里了,也好照应。”

    说罢,他想了想,又道:“嫂夫人不错的,在这儿人生地不熟,我想着,或许你娘没事儿也能去县里,看看她就好了。”

    此事很合李花儿的心愿。

    “好呀,”她忙道,“这样子也好,省得一些事儿,总聒噪到娘亲。”

    李大却皱了眉头。

    “聒噪?有谁来家了吗?”

    李花儿叹口气,就把刘氏的事情说了。

    李大停住了脚步,脸上流露出了和张氏一样的呆滞。

    过了很久,李大才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哪里就到了这个地步……以后不来往也就是了,何必……”

    李花儿知道自己不该笑,却有些忍不住。

    这一家人,还真是像。

    她更明白为什么李大也算是有本事的人,却能被人那样欺负了。

    心善的人,在虎狼之地,确实吃亏呀。

    “那,锦儿呢?知道锦儿如今什么样子了吗?”李大问道。

    李花儿心中,对这对夫妻都起了些崇拜心。

    “不知道……也不方便去看的。”李花儿如实说。

    李大点很同意李花儿的观点。

    “嗯,确实不方便去看。”

    本家如此欺负他的妻小,李大的性格,虽然不会去大闹,但主动上门这事儿,他也不会做的。

    不然岂不是让人寒心?

    他琢磨了半天,才道:“寻邻居打听一下吧,总有办法知道的,况且锦儿好歹算……”

    他本想说“李家骨肉”,可是再想想自己的儿女,不也是李家骨肉?

    所以他改了口:“是你三爷爷的亲孙女。”

    说完了,自己也觉得这个话,也不太对。

    自己的三叔,自己了解。

    李花儿却打量了他一阵子,心里很高兴。

    她本来还怕,这对夫妻是割肉饲鹰的性格,那就麻烦了。

    可是现在看来,她多虑了。

    张氏性格绵软,但不糊涂,也很坚强。

    李大人很憨厚,为人心善,但心中对事情,也和明镜一样。

    这样子好多了!

    不然一旦一家子好容易团圆了,回头他们就又把那些居心不良的本家请回来,那李花儿才真要哭了。

    如今悬在他们头上的剑已经很多了,李花儿不想再掰出一半的心力,对付亲族的算计。

    现在最大的问题,只有让李大报仇的心思,暂时压一压了。

    “先不想了,能打听到的。”李花儿拉着李大的袖子,往家走。

    “娘还在家等着呢,我们快回家吧。”她笑道。

    至于李锦儿的消息,还有孙三贤和张玉儿这俩最爱打听事儿的呢,她方才在家的时候,就打定主意了呢。

    ……

    及到家的时候,张氏的饭已经做好了。

    张氏站在院口,和孙家的童氏正说着话,李果儿则已经跑到了孙家的院子里,和孙小小看蚂蚁拖米。

    看见他们父女回来,童氏笑道:“哟,李大兄弟回来了?”

    李大憨憨地笑着。

    张氏见李花儿手里提着点心,忙出来接在手里,对李大嗔怪道:“又花钱。”

    李大看见张氏的时候,总会格外开心。

    “这个是唐副将他娘子做的,分了我一些。”

    说着,又对童氏道:“大嫂也拿一包回家吧,嫂夫人做点心是北面的做法,和我们这边的味道不一样的。”

    李大正说着,张氏已经快速地抽了一包,递给了童氏。

    “尝尝。”张氏笑道。

    童氏推脱不过,只得接在手里,口中道:“托李大兄弟,我们也尝尝这北面点心的味道。”

    说着,又指着李花儿笑道:“说起来,花儿这丫头,和李大兄弟一样,很会做东西的,我们家那风车坏了,就是李花儿修好的,还有那个水车,也是她。”

    李大看着李花儿,脸上带着喜色:“是,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