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福满花香-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难怪这群官吏,个个那么紧张!
难怪平水州的太守,恨不能平地重新起一个平水州!
可是,方才自己心中的情绪,又是为了什么?
李花儿再也站不住,拉着李果儿道:“果儿,我们回家去吧。”
李果儿本就担心她,忙道:“好,姐姐,我们请大夫来看看吧。”
冯二囡见她脸色带着苍白,忙也道:“你这是怎么了?就说你,每天忙着做那些活,到底累坏了吧?”
李花儿勉强一笑:“没有,回去歇歇就好了。”
冯二囡点点头:“嗯,你好好休息,等我家这几天地里的事情完了,再找你说话。”
李花儿点点头,便要和李果儿往回走。
谁料没走出两步,背后小沈公子突然高声叫了她:“李姑娘。”
李花儿停下脚步,回头看着他。
小沈公子已经站了起来,过来拱手笑道:“沈某来此,听人说起过‘奉山金凤凰,清河银龙王’,姑娘可知道,这银龙王要哪里去捉?”
问得没头没脑,但是从他嘴里问出来,也并不令人怀疑。
不过李花儿如今心乱如麻,完全没心思应对他,便道:“请了凤凰回来,是奉山娘娘可怜我,至于龙王要如何请,小女真的不知道。如今我家里还有事情要做,先回去,公子请便。”
说罢,也不管周围人竖着耳朵听话,转身快步往家里去了。
小沈公子眉毛一挑。
第二次了,他一和她说话,这位李大姑娘,就和被狼撵了一样得跑。
倒是一旁冯二囡,还真以为小沈公子是要寻龙王,就大着胆子道:“这山里的凤凰,有人见过请过;不过河里的龙王,就是河上的渔夫,都没听谁说见过。”
小沈公子看了冯二囡一眼,笑道:“是吗?那真可惜了。”说罢,又对着冯二囡点头施礼,就对小喜道,“我们回去吧。”
说罢,施施然而去,只留下周围村民的窃窃私语,和一些渔家活泛了的心思。
这有个有钱哥儿,要寻龙王呢!(未完待续。)
第九十六章 两边心思
在岸边引起了不小议论的小沈公子,刚刚回到清远县自己的家中,就看见门外站了两个劲装打扮的男子。
见小沈公子过来,两个男子立刻抱拳,道:“沈七公子。”
小沈公子看见是他俩,眉头微蹙,避开身子回礼:“罪人不敢受二位大人的礼。”
说罢,他长长地吸了一口气,才对小喜道:“外面等着吧。”
而后,大踏步进了屋子。
就见屋中,一个二十多岁的布衣青年,正襟危坐着……喂鸡。
喂那只永远都是趾高气昂的金毛鸡。
看见他进来,布衣青年只看了他一眼,就继续喂鸡,口中却道:“看见你不在,我还以为又收拾细软,跑了呢。”
小沈公子一笑,跪坐在他对面:“罪人这不是去清水河接您的驾嘛。”说着,他俯首在地,道,“罪人沈珩,见过太子殿下。”
说罢,也不用对面说免礼,就自行起来,笑问,“您在这儿,那船上就是空着的?这平水州大大小小六十多个当官的,可都在州府码头等您呢。”
布衣青年道:“船上是温奴,接个公主,他们不亏。我晕船,就先下来了。”
“那您,是打算在这儿微服?”小沈公子又问。
太子反问道:“不,学你在这儿喂鸡玩蟋蟀,可以吗?”
小沈公子被自己的口水呛到了。
他郑重其事地摇摇头:“不可以。殿下既然走了陆路,想必也见识到了。您要是再不快去州府,这平水州,就真没法子过人了。”
太子听见他的话,眼睛眯成了一条线,上下打量了他一番。
小沈公子满脸“为苍生请殿下快走”的恳切。
太子嘴角一提,真个起身,却将他书桌上放着的屏风拿了起来,仔细看看。
“倒是好手艺。”太子若有所思地说了一句,见小沈公子面色如常,便放下屏风,“看来你在这儿,过得不错?”
小沈公子见他放下屏风,似是没有很在意那画面与手艺,心下略安,笑道:“托殿下的福,罪人在这里斗鸡走狗,做个富贵闲人,挺好的。”
说着,小沈公子也起了身,袖着双手,恭敬道:“殿下路上好走。”
完全是赶人走的态度。
太子的脸色,一下子就沉了下来,摔袖子,转身就走。
不过到最后,还是在门口丢下一句:“忙完了平水州的事儿,我还会来,倒要看看你这富贵闲人,怎么个闲法。”
说罢,大踏步就出了门。
太子刚出了门,小喜就慌忙进来:“公子,殿下为难你了?”
小沈公子嘿嘿一笑:“看,我说他得来看我吧?”说着,脸色猛地一沉,对小喜高声怒道,“跟着他!看着他平安进了州府再回来。当自己什么身份?还微服,真个死在这儿,我看他和阎王发脾气去。”
话分明是说给没走远的太子听的。
但小喜还是因为自家公子突如其来的怒意,吓得差点儿坐在地上,连声应是,就往外去。
小沈公子气够了,往席上一坐,忽而又看见了那桌屏。
细致又大方。
可惜到底工匠不好,那石上的画太过刻板,配不上木架子的精细。
若是有关家那从上到下喜欢这些爱物的人来刻石,定然很不一样。
他想着,摩挲着木架上的云纹,喃喃道:“你,到底是谁……”
……
那边小沈公子忧心太子,这边,自那日从岸边回来之后,李花儿就一直恹恹的。
哪怕是做棋盘的时候,都神色飘忽。
连着三四日,都是如此。
李果儿心下害怕,可是她也不喜欢村中那庸医,又不敢自己一人去县里找大夫,便只能天天闷在李花儿旁边,守着姐姐。
李花儿却再也注意不了周围的事情,只是一边做棋盘,一直想着自己内心缺的那些东西。
之前,她觉得暂时记不住自己是谁,问题并不大,慢慢想,总能想起来的。
但最近的事情,却让李花儿迫切地希望知道自己是谁。
心中那块空落落的地方,若不能补起来,终究不平。
可是,她又不可能放下果儿、放下张氏。
况且就算现在往京城去,她也没有那么多的钱。
“啊……”李花儿正想得出神,手下不妨,就被那木片侧面突出的木刺,剌了一下。
李果儿本就竖着耳朵听动静,连忙跑过来,就见李花儿坐在那儿,看着出血的手指头愣神。
几滴血珠顺着指头滚了下来,落在木片上。
“哎呀!”李果儿叫了一声,忙寻了干净的麻布,给李花儿包手。
“姐姐,你到底怎么了?”李果儿眼眶红红的,瘪着嘴问道。
李花儿在那儿愣了一阵子,面色突然就雨过天晴了。
她淡淡一笑,道:“没事了。”
李果儿抬头看着李花儿,不解她的话。
姐姐这几天说的话,越来越让人听不明白了。
李花儿将那被血染了的木片扔到一旁,又捡了一片,仔细看那木片之侧,确定再无木刺之类的东西,才继续做活。
李果儿按下她的手,道:“姐姐歇歇吧,不做了,不急的。”
李花儿笑道:“本来说好五天的,现在都十二天了,所以明儿无论如何要送去了。”
李果儿坚持:“不是还有三天吗?姐姐不用那么累的,我可以去吴家再找活干的。”
李花儿听说,忙道:“别,我真的没事儿了。”
方才自己的手被刺破的时候,李花儿就想开了。
如今她就算是知道了自己究竟是谁,又有什么用呢?
只是平添烦恼。
还不如自己将眼下的事情,一件件做好,再谋以后。
再加上方才李果儿说,要去吴家帮忙,李花儿就想起吴小少爷看着李果儿的眼神……
不好,大大的不好,她还是振作起来才是。
是以,李花儿继续贴着那棋格子,笑道:“果儿放心,姐姐说过的事情,一定能做成的。”
李果儿看着李花儿的神色,突然觉得,前段日子那个李花儿,又回来了。
她的心上也松了一口气。
她还是喜欢那个看起来,不畏惧所有事情的姐姐。
“嗯,那姐姐要小心,别再伤到了。”李果儿依旧坐在李花儿身边,叮嘱道。(未完待续。)
第九十七章 再入县城
李花儿果然就在这天晚上,将棋盘做了出来。
点了一夜的灯,彻夜未眠。
李果儿第二天早上醒来,就见李花儿趴在榻边,披着个衣服,旁边放着做好了的棋盘。
李果儿看着,心中酸楚,就悄悄下了榻。
哪知李花儿累了一夜,走了困,倒比平日睡得还轻,一下子就睁了眼,笑道:“醒了?”
李果儿忙道:“姐姐再睡会儿吧,今日不忙送去的,明日送也行。”
李花儿揉揉眼睛,笑道:“今日得去。”
“不去。”李果儿坚持。
李花儿拉着李果儿,看着外面天上的云彩,道:“果儿看见那片云没有。”
李果儿抬起头,遥遥地看着从清水河的另一边,向这面来的一片云。
李花儿笑道:“我看着那片云彩是送雨的,或是今晚,或是明早,就要下去了,所以明儿不得进城,要耽误事儿的。”
李果儿皱着眉头看了好久,道:“姐姐骗我的吧?看云彩就能看出要下雨?”
李花儿点了一下她的额角:“这话出去给人听见,要笑你的,你去问问咱们村种的好手,比如大贤哥,会不会看云知雨。”
李果儿听见李花儿说得笃定,只得道:“可姐姐一夜没睡呢。”
李花儿笑道:“不怕,我就是去送个棋盘,再打听下米价就好了。还有过冬的衣服、柴禾、糊窗子的纸,现在都要备下了。”
李果儿嘟着嘴:“听着就都是钱……”
李花儿笑了:“是呀……但等明年开春儿的时候,买了地,我们自己种。”
李果儿点点头,道:“那姐姐再歇会儿,我去做了早饭来。”
不多时,姐妹二人吃完了饭,李花儿将棋盘包好,锁了门,让李果儿去了隔壁孙家,托孙家照顾一二,自己就往县里去了。
……
据城门上的卫军说,翁县令如今还在州府,没有回来。
如今大人物已经来了,秋收的粮食也都得了,这清远县下面的多少个村乡的人,都推了车,将粮食运到县里,卖粮、拿银子、再去县衙完税,这一年的大事,便了了。
所以县里看着,比以往要热闹太多了,等李花儿到了南北杂货的时候,就看见与杂货铺隔了两个门脸的粮号前,早都排了极长的队伍。
粮号的长工、短工、大小伙计并那掌柜的,都在张罗着,旁边还列了许多的差役,维持着秩序。
粮为国本,县乡之内,只每年这个时候,最是热闹非凡。
李花儿本想去看看前面牌子上挂的粮价,奈何人太多了了,只得先绕过人群,南北杂货铺来。
谁想刚绕过人群,就看见柯掌柜坐在店门口,一边看着那粮号,一边打着算盘,脸上透着精明。
李花儿被他逗笑了,走过来道:“柯伯父康泰。”
柯掌柜的见她来了,忙拿笔在那纸上记了些什么,这才将算盘放下,笑道:“李大姑娘来了?”
李花儿看看那算盘与账纸,嫣然一笑:“掌柜的好兴致,倒替别人家算起账来了。”
柯掌柜的脸上,露出了狡黠的笑意。
“我家也有些地,总得知道价格,才好往粮号送嘛。”
李花儿笑了:“人人都图往粮号送得越早,得的越多些,掌柜的和粮号是邻居生意,怎么不早些送来,取个头筹?”
柯掌柜的哈哈一笑,圆脸上都是自得:“正是邻居生意,才好算价格,知道人家是赚是赔,才好要价钱。毕竟我家的粮食可是一等米。”
李花儿知道这些生意人,心中都有好些算计,也不觉得奇怪,只是听他这么说,又想起了自己的心事,就问:“说起这个,我有事想求伯父。”
柯掌柜的道:“什么事情?你说。”
李花儿笑道:“我和妹妹如今无田过活,想要买地,又寻不到好良田,所以想问问掌柜的可知道我们村子附近,有没有谁人要卖地的?”
柯掌柜的听说,上下打量了李花儿一眼,摇了摇头:“你这丫头,别的事情通透,怎么到了这事情,却这么懵懂?如今好年景,咱们这儿又太平,人人都守着地过活,谁肯卖?就算卖,那一等良田,二三十两一亩的都是便宜,次等三等良田,也要十几两。而你们两个不成丁的丫头,还有族人在,就买了田地,未必能登记在你们名下。”
李花儿默然了。
柯掌柜的叹了气,他耳聪目明,自然对李花儿家中那点子事儿,知道的不少。
只听他继续道:“大侄女儿莫嫌我的话丧气,就算记在了你们名下,你们又尚未成丁,不用纳粮,但你们一天能拾掇几分的田?又有几个钱雇人?再者,清河村是咱们这儿富裕些的村子,谁家没有田地?谁能在春忙秋收时,给人帮工的?就是有,你们村子的几个富户也都招去了,还剩得给你们?”
李花儿听柯掌柜的说完,未免更灰心了。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李花儿……好不甘心呀!
“我也知道不容易,可是如今只靠做这些东西过活,到底是朝不保夕的。就算峡村岳家和我们村郑家那样的猎户人家,家中也是有几亩薄田的。”李花儿叹道。
柯掌柜的也知道李家姐妹的艰难,只得安慰道:“你有手艺傍身,比那只能靠浣衣缝补过活的人家,到底要好些……至于买粮的事情,你也不用急,我与赵掌柜既然是邻居生意,自然要帮你一二。买地的事情,我也替你打听着,一旦真个遇上了合适的,再说。”
李花儿听说,立刻点头笑道:“好,那多谢柯掌柜的了。”
说罢,她将背着的包袱拿了下来,放在柯掌柜的面前:“前儿说的棋盘,因为事忙有些耽搁了,好歹没误了客人要的日子,柯掌柜的看看吧。”
那柯掌柜的接过来棋盘,仔细看了看,点头赞道:“这侧楸的手艺,我还只在扬州的时候见过,你竟然会?”
李花儿笑而不答,而是向那棋盘底下一处一按,棋盘的一侧,还弹出了一个暗匣。
“这个地方就是做着玩儿的了,到时候放个本子藏着钱什么的,都好。”李花儿笑道。(未完待续。)
第九十八章 被拿到的人
柯掌柜不想此处还有机关,不由哈哈一笑:“大侄女儿很喜欢做这些小机关?”
李花儿笑道:“嗯,觉得好玩,就做了。”
柯掌柜笑意更深了:“到底还是个孩子,想头真多,你爹就没有这些想法,做东西中规中矩的。”
李花儿再是一笑,不接话了。
柯掌柜既然满意了棋盘,就叫了齐伙计进来,先给了李花儿五两银子,又拿了两包东西。
“这是上次那桌屏的钱,你一直没来,我就没有给你。”柯掌柜的说着,放低了声音,“买了三百五十两,说好给你三成,这是一百一十两,我分了两包给你装着,只是……你如何往回拿?”
李花儿心中更觉意外之喜了,忙笑道:“多谢柯掌柜。”她想了想,笑道,“今日我先拿了二十两走,也好去买些过冬的东西,剩下的,就先寄放在柜上吧,也安心些。”
柯掌柜的想了想,道:“也罢,只那二十两也不是小数,我给你换了散碎的钱,你散着些放,等下快回家,别被人摸了去。”
李花儿更感谢柯掌柜的了,忙道:“是。”
不多时,齐伙计已经将散碎银子兑好了,李花儿接过钱,放在怀中,正要走,柯掌柜的又叫住她,要她照着上次那个竹编的蟋蟀笼子那样,再编三个。
“只是这个就买不了那么多的银钱了,县里几个爱这事的人,看了姑娘上次做的蟋蟀笼子,喜欢得不得了,却出不了那么高的价钱,最多只能是二两一个,到时候我与姑娘对分,可好?”
李花儿一笑:“好说,竹篾子家里还剩些,既然他们要,我就编几个给他们,只不编得那般很精致,稍微讲究一点儿,也算是拉开个距离,掌柜的觉得可好?”
柯掌柜的忙点头笑道:“正是这个理
二人谈定了这些事情,李花儿这才施礼,出了南北杂货铺后,就在那粮号门口站了一会儿。
只看那粮号之前的牌子,挂着今日收粮二钱一斗、今日粮价五钱一斗的牌子。
比之前李花儿知道的七钱一斗,还是便宜了一些的。
李花儿心中有了数,正要离开,就听见有人叫她:“李花儿。”
回过头,吴大少爷提了个食盒,站在街边。
李花儿不想又看见了他,就走过去,屈膝笑道:“吴大少爷。”
这次的吴大少爷,穿了一身洗得干净的家常旧衣服,看着比前几次更精神了些,只是说话依旧和以前一样,带着书卷气。
“你来买粮的?”吴大少爷问。
李花儿点点头:“来看看价钱,大少爷也知道,我们家没地。”
吴大少爷“哦”了一声,想了想,指着一侧的巷子里:“这儿人多,我们那儿说话吧。”
李花儿有些不明所以,但是见吴大少爷已经走到那巷子口了,只得也跟了过去,但不进巷子,只站在巷口的地方,笑问:“大少爷有事儿?”
吴大少爷在巷子中站定,从怀中掏出了一两银子,伸手递给李花儿:“上次问你借的银子,快收好,别被偷儿看见了,抢去。”
原来到静些的地方,是为了这个。
李花儿差点儿都要忘了这一两银子的事儿了。
她噗嗤一笑,接过银子,笑问:“大少爷的伤,都好了?”
吴大少爷点头:“好了,谢谢你。”
李花儿又惦记了恶先生的事情,问道:“那……那先生还寻大少爷的不是吗?”
吴大少爷一笑:“前些日子,学政嫌弃那先生误人子弟,把他赶回原乡了,学里换了先生。不过好歹还留了他的功名。”
吴大少爷说得很是平静,可是李花儿却突然想起了之前吴小少爷的话。
“学政来了,考联句,我哥哥得了头筹。”
李花儿怔了一下,试探着问了一句:“先生被赶走这事儿……不会和大少爷有关吧?”
吴大少爷的脸,顿时就红了。
“也没什么,就是趁着学政在的时候,用了点苦肉计,让学政知道了先生总是偏帮人,那学政是个中正的人,就生气了……读了这么多年书,这点聪明却用在这儿了,想想怪不好意思的。”吴大少爷说得很诚恳。
还真是这位大少爷做的!
这位看起来性格内敛的大少爷,倒不是个由着人欺负的人。
李花儿并不觉得吴大少爷做错了。
学里教书的先生,却存了那拉帮结派,偏帮自己人的心思,还要将好好的学生往残了打,如此心肠不好,误人子弟。
而吴大少爷不过是用点儿计谋,把人赶回乡了,甚至还留着功名,有何错处呢?
是以李花儿点头笑道:“没什么不好意思的,教学相长,教的不肯正心思,那学的只怕也要长歪心了。”
吴大少爷听见李花儿说出这番话来,看着她的眼神,些微有了点儿变化,最终却还是掩住了,又将手里的食盒,递过来给她。
“这个给你。”吴大少爷道,“是彭县的糯米糕,我托一个同窗买回来的,还没动呢。”
李花儿立刻摇头:“我不要,大少爷留着吃吧。”
吴大少爷依旧伸着手:“这是利息,说好的。”
李花儿愣了一下,这才记起那天借他钱时候的玩笑,掌不住又笑了:“大少爷太当真了,我真的不要。”
吴大少爷少有的执拗起来:“你拿着,君子言而有信,说给利息就要给的。”
这边李花儿执意不肯要,那边吴大少爷一定要给。
两个人未免僵持了起来。
可就在这儿互相推让的功夫,忽然就听见巷子里,有人咳了一嗓子。
“一盒子破点心,也值得你们两个推?祸事临头了都不知道?”
二人一愣,看向那说话的人。
就见小沈公子捧了个蟋蟀罐子,不耐烦地站在巷中一间院子的门前,看着他们。
吴大少爷先拱手:“沈先生。”
语犹未尽,又听见小喜道:“公子,人拿到了。”
再回头,就见小喜抓着一个穿皂衣的十七八岁少年,那少年蔫头耷脑地站在那儿。
李花儿不知道这是谁,又因为吴大少爷称小沈公子为“先生”,未免有些愣怔。
却听见吴大少爷语气里带着十分的疑惑,问道:“狗儿?你在这儿做什么?”(未完待续。)
第九十九章 对上
此刻这屋子里的情景,着实有些奇怪。
一个发配来的富贵罪人、一个未及弱冠的学生、一个乡下靠手艺过活的丫头,围在矮几之前。
而狗儿则跪在地上,身后是面无表情的小喜。
狗儿如今被人拿住了,也不用人问,就一股脑地把事情都说了。
李花儿垂着眼睛,只看眼前的桌案,听狗儿说到最后,都没动一下。
她是挺生气的,自己还没寻吴小少爷对李果儿的不是,吴大太太倒要寻她对吴大少爷的不是了。
而且每次明明都是吴大少爷先同她打招呼的。
小沈公子叼着半个茶饼,看看面沉似水的吴大少爷,又看看隐着怒气的李花儿。
这种事情,他以前在京城也是见过听过的,今儿在这种小地方,也被他看见了,两个还都算熟人。
果然上至皇家,下至黎民,这个才是正经的大事儿呢。
小沈公子想着,又听见狗儿道:
“……所以,大太太就,就让小人来跟着李花儿了,怕她去学里寻大少爷……”
小沈公子扑哧一声,茶饼子掉在了桌上。
他抚掌笑道:“果然天下父母都当自己儿子是最好的,从京城到南地,都这样。”
眼睛看着吴大少爷,从眼神到语气都是讥讽。
吴大少爷却平静地对小沈公子道:“先生可否让我单独和他说说话?”
小沈公子笑意更深了:“怎么?你要说的话,旁人听不得?”
吴大少爷笑了:“先生要听,就听吧。”
小沈公子被噎了一下。
眼见吴大少爷就要开口,他眉头轻皱,指着里间的屋子气道:“到那里面说去。”
吴大少爷这才将要说的话收了回来,起身拱手道:“是。”
……
待吴大少爷和狗儿进了里间,小沈公子喘了两口气,方才气消了些。
这乳臭未干的小儿,还挺会气人。
想着,他将桌子上的茶饼子推给李花儿,道:“这个,比那什么糯米糕好吃些。”
李花儿摇摇头:“我不喜欢吃点心。”
小沈公子点点头,又对小喜道:“给李姑娘上茶。”
李花儿再次摇摇头:“我不喜欢吃茶。”
小沈公子哼笑一声,又道:“小喜,给李姑娘倒杯白水来。”
李花儿略微皱了眉头,抬头看着他。
小沈公子也看着李花儿:“哈,我以为李姑娘还要说,不惯喝水呢。”
李花儿垂首道:“今天的事情,多谢沈公子。”
小沈公子哈哈一笑,突然手指蘸了茶水,在桌上写了个“珩”字。
“认识这个字吗?”他问。
李花儿不答话。
小沈公子将字拂去:“珩,我的名字,行七,你以后叫我七公子吧,罪人已被赶出家门,不好再说姓氏。”
李花儿依旧不答话。
此刻,小喜已经送上了水来,李花儿道了声谢,将杯端了起来。
却忽然听见沈珩问了一句:“李姑娘认识姓关的人吗?”
李花儿的手顿了一下,旋即饮了半杯白水,看着他道:“不认识,我们村子并没有姓关的,七公子说的,是哪个村子的人?”
沈珩看着她的眼神。
眼底清澈,带了些微的疑惑。
完全看不出有假。
他摇了摇头,笑了:“没有,只是姑娘做东西的手艺,让我想起了故人中擅长此道者。”
李花儿依旧是笑着摇摇头:“当真不认识,我的手艺都是和我爹学的。”
沈珩一笑,不再言语。
李花儿也不说话,只是握着茶杯的手,忍不住颤抖,
此处如此安静,里间吴大少爷和狗儿说话的声音,就清晰了起来。
……
“你跟了她几次?”吴大少爷语气和缓。
狗儿依旧十分紧张,道:“好……好几次了。”
吴大少爷又问:“见我和她说了几次话?”
狗儿忙道:“就这一次。”
吴大少爷点点头:“都是同村,在县里遇见了,说个话不平常吗?”
吴大少爷的语气很平静,没有半点儿生气的样子。
可是狗儿却觉得很吓人。
他的头低得更厉害了:“平……平常。”
吴大少爷一笑:“是呀,既然平常,你就当平常事情看就好了。为平常的事情闹得四邻不安,没意思。”
屋外,李花儿听见这话,面上表情没有起伏,倒是沈珩嗤声笑了。
“算他懂道理。”他的语气中,依然带气。
李花儿想起方才的疑惑,开口问道:“吴大少爷称您做先生?”
沈珩笑了:“如今我在这县学里,混个先生当当。”
李花儿愣住了。
这才是真的意外之想了。
里屋,狗儿也立刻明白了吴大少爷的意思。
如今他的差事,已经算是办砸了,哪里还敢逆着吴大少爷的意思来?慌忙打千儿道:“是……是,小的明白了。”
吴大少爷再是一笑:“明白了就走吧。”
“啊?”狗儿以为自己听错了。
吴大少爷笑了:“明白了就走吧。”
“是……”狗儿如临大赦一般,慌忙就往外跑。
小喜略微一犹豫,并没有拦着人。
吴大少爷也跟出来,对李花儿拱手道:“这事情,是我的不是,你别生气。”
李花儿浅笑一声,起身道:“事情已毕,我也走了。”
说罢,对着沈珩和吴大少爷分别一礼,转身就出了门。
吴大少爷些微顿了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