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扬天下-第3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光靠大秦时报这么宣传,想要唤醒百姓是不够的,所以,秦牧还有第二手准备。那就是发动工商业主,象徐永顺这些人,以及各省的商会组织,手下的商栈普遍各地,渗透于各行各业、各个角落,再加上夜不收强大的讯息传播能力,由他们去向普通老百姓大力宣传,最后以下层民众的舆论攻势,倒逼那些读书人。

    这是一场秦牧输不起的大仗,所以他发起的反击,声势之大,无与伦比。

    通过这两侧故事,皇帝被全天下百姓比作了神仙,而儒与法分别被比作了两只狮子,百姓成了那一群羊。

    亲爱的小羊们,请保留你们的选择权吧,那是你们救命的牧草,千万别扔掉。(未完待续……)

第1035章 草根的声音

    ***

    皇帝是神,而儒与法被描述成了两只狮子,普通老百姓是羊群。

    那么神为什么不索性把两只狮子收走,非要让他们来残害羊群呢?因为不行,收走了狮子,羊群失去了天敌,就会感染瘟疫,全部消亡。

    天敌是必须存在的,但要是不想自己被天敌肆意残害,羊群就必须保留自己的选择权。

    这个道理,以及种种历朝往事,通过散布各地的夜不夜人员,通常一条条商路,通过《大秦时报》,在大秦铺天盖地传播着,各种版本的演绎层出不穷,原本儒法之争的风潮很快就被盖过。

    这是秦牧掀起的一场浩大的舆论反击战。

    不管效果如何,先把水搅浊再说。

    这当然极大了刺痛了儒家的神经,各地那些自认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己任的儒门弟子,得知自己被比作了凶悍的狮子,这还得了?

    很多地方的读书人,聚到一起,捧着孔圣先师的牌位,一起到衙门前呼天抢地,大吵大闹。特别是江南这些文风鼎盛之地,闹得特别利害。

    苏州三百士子,在吴道延等人的带领下,到府衙前绝食抗争,扬言朝廷一日不为儒家正名,就绝食一天。

    苏州府衙被围得水泄不通,兹事体大,苏州知府吴佳成一边急奏南京,一边亲自到衙门前劝导,但衙门前的士子根本不为所动,任吴佳成费尽口水,仍是继续绝食抗争。

    闹出这么大的动静,自然引来大批的苏州市民围观,并且多数人对士子们报以了同情,大家围在外面。议论纷纷,各种声音汇成一片,嗡嗡而响。

    这时突然有人大声说道:“哈哈,我看呀,这事不好说,一群连自己的命都不珍惜的人,他们会珍惜别人的性命吗?要是让他们为官一方,他们会怜惜咱们老百姓吗?”

    这个声音在一片同情声中,显得那么刺耳,让四周围观的百姓为之一静。

    里面正在绝食抗争的三百士子。更是人人色变,就象被人挖了祖坟一样。

    带头绝食的吴道延,顿时跳起来大喝道:“何方妖孽?竟敢如此污蔑我等,站出来!出来!”

    你没听错,吴道延喊的就是何方妖孽。

    经他一喊,所有人的目光都向传出那句话的地方望去。

    但见两个八尺大汉,虎背熊腰,长相威风凛凛,手臂粗长。拳头跟莆团似的,一看就是不好惹的角色。

    这两个大汉相视一笑,坦然站到众人面前,其中一个洪声说道:“所下尉迟刚。这是我二弟尉迟铮,怎么样?叫我们兄弟出来是想打架?”

    打架?瞧瞧这兄弟壮得跟水牛似的,足足比吴道延高出一个头,大冷天里。挽着手臂,二头肌蹭蹭直跳,吴道延这些读书人。手无缚鸡之力,打架,开什么玩笑。

    光是被兄弟两这么俯视着,吴道延就有些发怵了。

    那尉迟刚仰天哈哈一笑,大声道:“我说错了吗?谁说来说,身体毛肤,受之于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你们来此闹绝食,你们的父母知道吗?你们对得起他们的养育之恩吗?”

    “所谓忠孝不能两全,我等为儒家正名,为孔圣”

    “为个屁,嘁!”尉迟刚大嗓门打断了吴道延的话,然后肆意的讽刺道,“得了吧,少把自己说得那么高尚,你们这些所谓的读书人,不就是怕朝廷轻儒重法,绝了你们的前程吗?”

    那弟弟尉迟铮立即接着嚷道:“就是,我可听说了,这次的风波,是圣上要改革司法,让司法更公正,使百姓有事的时候到衙门里不至于再受蒙冤不白之苦,哪怕儿错了,你们非要绝食抗争,这是何道理?”

    “二弟,你这就不知道了吧,圣上改革司法,除了要让百姓不至于再蒙冤受苦之外,还要用来监督那些官员,让他们不能贪赃枉法,残害百姓。你想啊,这些人以后都是要做官的,圣上这么一改革,岂不是绝了他们将来搜刮民脂民膏的路子?明白人家为什么假惺惺的来此绝食抗争了吧?”

    “哈哈哈,大哥不说,小弟还真没想到这一茬,你这么一说,这事情可不就清楚了嘛。”

    “你们胡说八道!”

    “这是妖言惑众!颠倒黑白,其心可诛”

    “简直是欺人太甚,咱们和他拼了!”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何况他们未必多有理。一群读书人被彻底激怒了,本来静坐地上,此刻全跳了起来,可谓是群情鼎沸。

    而外头围观的普通老百姓,听了尉迟刚兄弟俩的话,不少人有顿悟之感,一时话锋大变。

    那些原来同情里面的士子,此时醒悟过来,不免有种被欺骗的感觉,纷纷大嚷起来,跟着谴责里面的士子。

    当然,还有一部分了是相信读书人的,双方争执起来,场面很乱,一些商家掌柜,能说会道,纷纷顺着尉迟刚兄弟俩的思路,对里面的士子大肆抨击。

    细说起来,如今皇帝在民间的声望是非常高的,施行的很多德政,使百姓受益匪浅,整个大秦的社会民生在迅速的发展,处处生机勃勃。

    皇帝甚至还自掏腰包,大办蒙学,让很多贫穷人家的孩子可以免费就读;

    军队开疆拓士,扬威四海,不但没有向百姓加税,相反,还不断地给下层百姓减税。

    更甚者,还在吴县试点医疗保险,企图帮助天下的百姓抗御重疾破家。

    只要稍稍一想,就不难想到,皇帝这些年都做为百姓做了些什么,这样的皇帝,改革司法说是为了让百姓免受冤屈,说是为了监督贪官污吏,百姓信,真的信。

    那么问题来了,皇帝改革司法,是为了百姓好,读书人为什么要反对呢?他们目的何在?

    难道不是象尉迟刚兄弟说的那样,是出于私心吗?

    什么儒家法家之争,普通老百姓不太懂,他们关心的只是怎样对自己有利的。围观的人越来越多,然而声讨里面的士子的声音也越来越多,甚嚣尘上。

    吴道延等人万万没想到,事情会成这个样子,真与尉迟刚两兄弟拼命,他们还真没几个敢,围上来就是做做样子,再加上外头指责他们的声音越来越大,千夫所指,形势大变,让他们里外不是人,这气势更是大弱。

    尉迟刚大乐,哈哈大笑道:“我说错了吗,没有吧?哪朝没有律法?你见哪朝没有律法了?圣上只是改革一下,让律法更公正,以便天下出现更多的包青天那样的好官,让天下百姓少受点害,这哪里错了?你们非要去扯出什么重法轻儒,这根本就是私心作崇、掩耳盗铃。

    孟圣人说了,民为贵,社稷次之。那也就是说谁为百姓好,他就是对的,咱们这天下百姓,受皇恩何其多,岂能为了一已之私,昧着良心与圣上作对?”

    “如今这天下的百姓,日子过得好好的,我看呀,有些人就是唯恐天下不乱,才来此绝食。”

    “对对对,你说,他们若是行得正,站得直,就算圣上要改革司法,监督那些贪官污吏,他们若是不想做贪官污吏,怕什么监督呢?”

    “就是这个理,你为官清正,再多的监督,也只能证明你是清白的,对你们有什么影响呢?你们来这里抗争,不是心怀鬼胎是什么?”

    “对对对,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要是怕监督,那一定不是什么好路数!”

    “就是,就是,我原来还道这些人是好的,却原来包藏这样的祸心,真是人不可冒相啊。”

    “瞧瞧他们一个个文质彬彬的,还真没想到呢,你说,前朝遍地贪官污吏是怎么来的,这下我总算明白了。”

    “哼,一群卑鄙的东西,骗人!”

    “骗子!”

    “打骗子”

    ******************

    PS:求推荐票。(未完待续……)

第1036章 舆论导向

    ***

    “林员外,你是没看到,那情景,哎哎哎,别提多狼狈了!”

    “刘掌柜的快说说,最后怎么了?”

    “这还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苏州知府劝也劝不住的事,结果被苏州的百姓一通乱拳,打得那个闹事的读书人抱头鼠窜,连鞋都跑掉了,有的躲进茅厕里,掉下去不说了,不说了,有辱斯文啊!”

    “出了这么大的事,苏州知府也不管?”

    “民心所向,苏州知府还能派兵镇压百姓不成?再说了,他就是有这份心,也没这个能力调兵呀。”

    “”

    苏州发生的事情,很快就传遍整个江南,湖州衙门西街的胜德茶楼上,一时议论纷纷,刚刚从苏州回来的刘掌柜,被大家围在中间,成了焦点人物。

    湖州同在太湖边上,同是江南鱼米之乡,自古便是文风鼎盛,如今湖州的读书人,闹得也不轻,从这胜德茶楼望去,便可望到州衙前的喧嚣的场面。

    “林员外,还是赶紧去劝劝令郎吧,赶紧回家,别看现在各地闹得凶,又逢圣君在位,不至于用兵镇压,但如今读书人这么无理取闹,已经激起多地的民愤了;

    我听说除了苏州之外,嘉定、常熟、松江等多年州县,闹事的读书人都被百姓驱散了,尤其是江阴,那就更不用说了。

    江阴百姓忠义之名,天下皆闻,鞑虏下江南时,尸山白骨满疆场,万死孤城未肯降。天子派三百壮士过江救援,血战一夜,杀敌无数,最后三百壮士全部战死;

    那元必武将军身上插满了箭矢。数不出有多少支,在战死那一刻,他仰天大喊一声,用尽力气将那面黑色的旌旗深深插入大地。

    元必武将军那魁梧的身躯依着旗杆,屹立不倒,凌角分明的脸上,带着一抹由衷的微笑,半睁着双目,坦然地望着前面再也无法到达的江阴城。

    诸位请想,元必武将军虽然未能到达江阴城。但江阴的百姓不会忘记啊,往事犹历历在目,好不容易盼来大秦盛世,这才几年时间啊!

    这次江阴出来闹事的读书人也就那么十个八个,结果刚一冒头,就被江阴老少打得鼻青脸肿,还要将这些人驱逐出城,如今这些人就象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啊。”

    “这这也太过激了吧。这读书人也是为了维护圣人学说,何止于此?”

    “是啊,是啊!”

    “”

    刘掌握柜摇头道:“这事在我看来,还真是读书人的不对。这次的风波。实因天子有意改革司法,使之更为公正而引起。天子有言:刑罚的震慑力不于在它的严酷性,而在于它的不可避免性。

    君无戏言,从这句话。便不能看出,天子实在是没有重拾先秦酷法的意思,改革司法。只是为了让执法的官员更加公正廉明,尽可能杜绝官员贪赃枉法、残害百姓。

    天子一心为民,改革司法实为仁政,善莫大焉。然而现在却被人硬说是重法轻儒,这理由明眼人一听就知道是牵强附会。”

    “刘掌柜,你这话不对,既然这理由明眼人一听就知道是牵强,那什么天下这么多读书人起来反对呢?”

    “诸位别急,你们先想想,若是天子的司法改革真的实行下去了,这得利者是谁?受害者又为谁?”

    “哦哦,照刘掌柜这么说,得利的无疑是普通老百姓,受害的则是那些存心不良的官吏。”

    “对了嘛,天子这一改革,等于是断了他们贪赃枉法的门路,这天下的官吏何其多,如今事情闹得这么大,少不了有人在背后煽风点火,刻意鼓动。很多读书人只是被人当枪使罢了。”

    那林员外听到这,悄悄退出人群,匆匆下楼而去

    江南富裕,商贸繁荣,各州府多有商会。而这些商会,只要夜不收打声招呼,就会有无数的象刘掌柜这样能说会道的掌柜和伙计,一同展开强大的舆论宣传攻势。

    这次秦牧不动用兵队和官府的力量去镇压读书人,却是发动普通老百姓,对读书人的抗争行为加以谴责,效果十分显著。

    自从赣南开始,秦牧就在大力扶植工商业,并鼓励各地商人成立自己的商会组织,毫无疑问秦牧是想把资本阶层扶植起来,以对抗传统的士绅阶层。

    这场浩大的宣传反击战,效果如此显著,各地的商会组织当居首功,夜不收平时就与这些商会有很密切的联系,很多信息都是通过商会收集而来的。

    这次两者配合默契,使得这场舆论反击战得以迅速铺开,并成功引领了民间的舆论导向。

    从某个角度来说,这可以算是资本阶层与传统的士绅阶层的第一战。

    在南京这个帝都,这场舆论战打得更加激烈,明年三月,礼部将举行春闱大考,全天下取得了参加礼部试资格的士子几乎都云集到了南京城。

    而另一方面,南京城也是秦牧控制力最强的地方,也是他扶植的资本阶层的大本营,读书人集体叩阙上书,市井间无数掌柜、伙计在猛喷口水,他们散于人群之中,大肆宣传,大街小巷,只要有人群聚集的地方,总是少不了这些人的身影。

    以前,天下的话语权几乎都掌握在读书人手中,他们说什么,普通老百姓就信什么,一个读书人足以影响十里八乡的普通民众看待事事的角度和取向。

    这次却大是为不同,那些能说会道的掌柜和伙计,开口就先打出维护天子的旗口,如果秦牧是一个无能的君主,百姓一定不会吃他们这一套。

    但恰恰相反,秦牧这个皇帝在民间的威望非常高,很多百姓主动在家给他立长生牌,早晚焚香供奉。

    在无数掌柜和伙计的口中,读书人是在故意与皇帝作对,这样一来,很容易就赢得那些对皇帝感恩在心的百姓的支持。

    夜不收又在其中散布很多阴谋论,说读书人是被那些贪官污吏煸动,而那些贪官污吏是担心皇帝改革司法后,没法再搜刮民脂民膏,因此鼓动了这场风潮,想让皇帝知难而退。

    无论在什么时候,阴谋论总是更有市场。

    不管士子们如何慷慨陈词,在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阴谋论面前,都只能甘败下风。

    天下的老百姓对贪官污吏,总是深恶痛绝的,只要把它们定为始作俑者,百姓总是宁可信其有。

    更何况,这场风潮,背后确实有不少官员为了自己的利益在煽风点火,还真没太冤枉他们。

    宽阔的大秦门外,出现了从未见过的过幕,数以千计的士子在叩阙上书,外头则围着数万百姓,纷纷对里头的士子大声指责,说他们不明是非,助纣为虐,声浪如潮,场面几乎失控。

    朝廷赶紧调兵维护秩序,将外围的民众与里面的士子隔开来。但是,民众并未因此罢休,千夫所指,责备之声甚嚣尘上。

    有些激进的,甚至开始往里头扔烂菜头臭鸡蛋,弄得里头跑地请愿的士子跟游街示众的犯人似的。

    这下子所有士子里外不是人,跪也不是,走也不是,他们来大秦门前,多少有点“为生民立命”的意思。

    结果“生民”们却将他们的行为看成了不明是非,助纣为虐。那些烂菜头、臭鸡蛋一阵阵的扔进来,砸得士子们狼狈不堪。

    为生民立什么命?

    这只是你自作多情。

    从来没有哪个朝代的读书人集体请命时,遇到下层百姓如此激烈的反对,这真是有史以来,最奇怪,最诡异的一幕。(未完待续……)

第1037章 过犹不及

    ***

    从来没有哪个朝代的读书人集体请命时,遇到下层百姓如此反对,这真是有史以来,最奇怪,最诡异的一幕。

    大秦门前,数千士子被不断飞来的烂菜叶,臭鸡蛋砸得狼狈不堪。秦牧发誓,这真不是他让百姓这么干的。

    到了黄昏时分,数千士子在数万百姓的指责下,趁着暮色纷纷离开大秦门,百姓这才跟着散去;

    原本水泄不通的大秦门外,只留下一地的烂菜叶。

    蒹葭殿里,云巧儿绘声绘色地把大秦门外发生的一切告诉秦牧,描述的过程中,她嘻嘻哈哈笑个不停,兴奋得脸蛋红扑扑的。

    “陛下,你是没看见,有个家伙正要大喊着,也不知是谁那么损,一个臭蛋啪的一声,刚好扔到那家伙嘴里,这下那家伙也不叫什么为生民立命了,他叫不出来呀,捂着脖子吐个不停嘻嘻哈哈”

    “丫头,人那么多,你还真挤进去了?”

    “才没有呢,人家躲在大秦门上,用望远镜看到的。”

    “哈哈哈这就好。”

    巧儿在他面前,就象是没长骨头似的,就喜欢腻在他身上,秦牧搂着她那柔软的腰肢,任她在怀里婉转扭动,象只缠人的波斯猫。

    “皇后娘娘驾到!”

    外头传来宫女的声音,秦牧拍拍巧儿,亲自起身走到殿门,杨芷正要让人入殿通传,便看到秦牧迎到了门边。

    “陛下以后莫要如此,臣妾如何当得起。”杨芷连忙敛衽作礼,“臣妾拜见”

    秦牧不等她下拜,就上前挽住她的手臂。牵着她的手进行殿,“娘子,来,坐为夫身边来。”

    杨芷一身金凤雀翎大袖宫服,水影红密织金线合欢花长裙,鬓插白玉凤纹钗,手戴翠玉石榴镯子,端庄而高贵,又满带着花信少妇的风韵。

    她刚坐到秦牧身边,云巧儿就象只猫儿。一下子就偎进她怀里,高兴地说道:“姐姐,咱们赢了,那些闹事的读书人退走了,嘻嘻我正在跟陛下说这事呢,姐姐可就来了,姐姐,我告诉你呀,可好玩了。那些人”

    杨芷忍不住伸手轻掐她脸蛋一下,含笑说道:“你呀,少添点乱就好了,这事那有这么简单。”说到这。她轻过头来,对着秦牧欲言又止。

    前几日,秦牧处境最艰难的时候,她自己没有过来。却让巧儿过来,秦牧有感于心,望着她端庄而婉丽的颜容。忍不住搂住她的香肩,在她额头上轻吻了口。

    杨芷感他脉脉温情,脱口轻唤一声:“陛下”

    “叫夫君,不然我就吻你的唇。”

    “夫君”

    杨芷知道他真会这么干,连忙改口,惹得怀里的巧儿嘻嘻哈哈地笑起来,杨芷娇羞不胜,免不了伸手扭那淘气的丫头,巧儿更是笑个不停。

    “丫头,别闹,姐姐有事要说呢。”

    “哦哦,那我去御膳房逛逛,看看有什么好吃的,姐姐,咱们今晚就在这里跟陛下一起用膳好不好?”

    秦牧笑道:“不好也得好,丫头快去瞧瞧。”

    “好哩,奴奴遵命,嘻嘻”

    看着巧儿带着一串银铃般的笑声消失在殿外,秦牧将杨芷搂过来温情地说道:“这些天,让娘子跟着担心了。”

    杨芷顺势靠在他怀里,柔情脉脉,一边轻抚着他的胸口,一边温柔地说道:“夫君别这么说,妾身什么也没帮得上夫君,夫君”

    “嗯,娘子有什么话就直说好了。”

    杨芷想了想,轻声说道:“夫君,今日大秦门外的情形妾身听说了,妾身相信往士子身上乱扔烂菜叶这些事不是夫君授意,但不管怎么样,这总是有些不妥。

    外间的事,妾身本不应多嘴,但这件事,若不及时处理,恐有损夫君圣德,妾身实在是忍不住才才找过来。今日大秦门外这几千士子,都是进京参加来年开春礼部试的举子,是天下读书种子,其中许多人,将来可能会成为大秦的栋梁之材。

    今日他们前来叩阙上书,纵然有所过失,但也不应该这般对待,百姓指责也就罢了,还向他们身上扔烂菜叶、臭鸡蛋。

    常言说得好,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这些读书人,把脸面看得比性命还重。今日大秦门外受辱,斯文扫地。说不定有些过激之人,会以死铭志。

    若是真出现这种过激的行为,不管扔烂菜叶之举是不是陛下授意,毕竟这事情是发生在大秦门外,总归是有损陛下圣德。再则,一但出了人命,事情恐将愈演愈烈,一发不可收拾,夫君,凡事过犹不及啊!”

    都说家有贤妻,夫不遭祸。此刻搂着杨芷,秦牧对此深有感触。

    确实,士子们的行为就算不对,但他们毫无疑问代表着大秦的精英阶层,甚至可以说代表着文化的力量。

    一国家若是不懂得尊重知识,是没希望的。

    说难听点,就算是敌人,也应该给予相应的尊重,这样才能使你反过来得到更多的尊重,并变得更加强大。

    更何况来大秦门叩阙上书的这几千士子之中,可能很多人只是担心被斥为儒家叛徒,不得已来跟风而已,如此污辱,只会把他们也推到死硬的对立派那边去。

    秦牧将杨芷搂紧一些,轻声问道:“娘子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杨芷摇头道:“妾身只是来提醒夫君一下,夫君是圣明的君主,具体怎么补救,夫君肯定是知道了,妾身就不多嘴了。”

    “呵呵,可是夫君现在真没有主意呢。”

    “夫君,你”

    “救人救到底,送佛送到西。娘子贤良聪慧,这次就教教夫君吧。”

    杨芷被他搂在怀里,挣脱不得,也不想挣脱,只是她一向不干涉朝政,实在不想破这个例,便说道:“夫君,妾身真没有什么好办法,这件事着实有些棘手,夫君要是一时也没有办法,还是赶紧招集大臣们一起商议吧。”

    确实,这件事还真不太好处理,如何把握好这个度很重要。

    百姓本来是站在皇帝这一边的,如果罚过重了,会不会让百姓觉得自己错了,皇帝根本不是自己想的那样,自己是在自作多情,士子们也没有做错。

    总之,很可能导致民间的舆论方向发生重大转变。

    可要是不罚一下,又很难安抚好士子们受伤的心灵,毕竟这对他们来说,确实是很大的污辱。

    见秦牧蹙着眉头在沉思,杨芷知道他这些天很累,看着心疼,忍不住说道:“陛下,大秦门外满地的菜叶还没人打扫呢。”

    秦牧顿时露出一抹笑容来,说道:“好,朕这就下旨,让五城兵马司去抓人,这大秦门外,岂容乱扔垃圾?谁扔的,立即给朕来打扫干净。”

    杨芷终于忍不住笑了,她人长得很美,只是平日碍于皇后的身份,很少笑,这一瞬间,刹那芳华,着实是动人无比。

    秦牧愣了一愣,忍不住向她双唇吻下去,杨芷挣扎了一下,用力想推开他,但莲舌一下子被他噙住,身体顿时软下来了,一双玉臂反正不自觉地搂住他的脖子,深情地回吻着他。

    好在秦牧还记得正事,吻她一下,然后笑道:“今晚娘子就宿在这蒹葭殿,哪儿也不许去。”说完秦牧让人叫来韩赞周,仔细吩咐起来。

    ********************

    PS:说实话,每天码字,有时想得脑子都快炸开了,要弄篇小清新的短文不难,但要写几百万字的长篇,长年累月下来,真的很累。生活,写这个是我生活全部的来源,各位亲有能力的,请订阅正版给一点力所能及的支持吧,一章几分钱,俺就靠这个活了。诚求正版订阅,只有这样,俺才能写得下去啊!(未完待续……)

第1038章 沟通

    ***

    暮色将临,华灯初上。

    一队队禁卫自大秦宫开出,沿各条街道驰去,一路高喊:“大秦皇帝口谕,今日数千士子叩阙上书,虽有受人蒙蔽、鲁莽行事之嫌,但朕坚信,多数士子乃出于公心,非为私利。

    儒门弟子,国之英才,不可轻辱,今日坊间百姓,虽用心赤诚,然行为过激,辱及斯文。今责令大秦门外乱扔杂物者,立即主动前往清扫,并当众向士子致歉。

    一个不知尊重知识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一个不知得尊重人才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国家。

    朕期盼大秦的百姓,能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主动站出来,对自己过激的行为负责,向士子们致以真诚的道歉。”

    皇宫禁卫,一路驰过,一路大喊,还到处张榜。

    话说今天在大秦门外受辱的士子中,许多人越想越悲凉,越想越愤慨,有的在借酒泄愤,有的甚至准备纵身跳入秦淮河,以死抗争。

    突然间,皇宫禁卫的大喊声响彻全城,尤其是那句“一个不知尊重知识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一个不知得尊重人才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国家。”通俗易懂,但充分体现了皇帝的真诚。

    许多满心屈辱的士子听了,不禁潸然泪下,直接跪倒在地,对着皇宫痛哭高呼:“陛下啊!陛下啊”

    这样的情景,在华灯初上的南京城随处可见,士子们的心灵被深深的触动,跪地流涕高呼,往往是简单地重复呼唤着天子,别无他语;

    那情形就象受尽委屈的孩子在高呼着自己的父母,让许多坊间百姓看了,也不禁潸然泪下。

    人心是肉长的。看到这一幕幕令人感慨的情景,那些曾在大秦门外向士子乱扔东西的百姓,多数还真站了出来,主动向那些士子道歉,然后带来扫把,到大秦门外清扫垃圾。

    本来满腹委曲的士子,经天子口谕抚慰,民众道歉,放声痛哭之后,也没有谁再想去闹事。再去叩阙上书了。

    第二天,秦牧带着皇宫禁卫,以及内阁大臣,出皇宫,御太学,亲自到太学的孔庙礼拜,以显示皇帝对儒家的尊崇。

    与次同时,秦牧让人招集进京参加明年春闺的士子,让他们一起到太学来。秦牧在礼拜过孔庙之后,就在太学的大院子里,让大家一起围坐在青松下。

    秦牧不摆架子,不搞高高在上。就席地坐在数千士子中间,与大家一起促膝谈心。

    作为皇帝,平时确实需要高高在上的威严;但同时,也应该适当地展示一些亲民的形象。就象这样,与大家围坐在一起,还没有说话。已经让士子们倍感亲切了。

    有了这种亲切感,大家聊起来,才会显得太真诚,更容易交心。

    “诸位士子,都是国之英才,是国家未来的希望所在,朕今日来此,是想与大家推心置腹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