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扬天下-第3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民间初具雏形的智库和有识之士为此献计献策,当然,也有很多反对的声音,认为这是好高骛远的大有人在。

    但而实际情况是,下层百姓的声音在什么时代都是最弱的。

    而秦牧提出医疗保险制度的初衷,更多的恰恰是想保护中下层的百姓之家。

    因为他们经济基础差,抵抗风险的能力最弱。家中一但有人患病,或是听天由命,或是因病反贫,甚至因此倾家荡产。

    以前的秦牧家就是这样,他父亲本来是个七品小官,生活过得不错,但病重时把家中积蓄全部花光了,最后落得个无药可吃地步,父亲撒手离世后,是他的母亲含辛茹苦把他拉扯大的。

    在这件事上,秦牧深感不能只在朝堂上讨论,也不能只听民间智库或有识之士的声音。因为这些社会精英人士,通常家里都是比较富裕的。

    是以秦牧特意抽了一天时间,带着侍卫,骑马走访下层民众,听听他们对此有什么看法有顾虑。

    牛万山和李式等人跟在后面,默不作声。因为秦牧的神色有些凝重,一通走访下来,秦牧发现,支持实施医疗保险制度的多是那些中、上户。

    而秦牧最想保护的属于弱势群体的下户。支持医疗保险的却少之又少。

    出现这种反差,原因也很简单,中、上户生活相对富裕,对于他们来说,拿出一点钱来缴医疗保险费,就可以享受免费医疗很合算。

    而下户因为生活比较困难,把一文钱都看得很重。尽管现在朝廷的公信力很高,但一涉及到钱,这些生活贫困的百姓还是顾虑重重。

    那些家中有病人的当然是巴不得早点实施这项政策。多数家中没有病人的,则舍不得掏这份钱。说难听点叫不见棺材不满泪,不见兔子不撒鹰。

    试想,平时有病,他们往往是硬挨过去,不舍得花钱寻医问药,现在还没病,就想让他们先掏钱交医疗保险,他们乐意吗?

    多数穷困的百姓都存在侥幸心里,认为自己不会病。病了挨一挨也能过去,要消除他们这种侥幸的心里,很难,很难。你说得天花乱坠也没用。一让他们掏钱就会心大心小。

    现在大秦还不到六千万人口,就算把蒙古和青藏各部一起纳入医疗保险体系内,总人数也不过六千出头。

    相对于后世十几亿人而言,现在只是零头而已。从这一点上来说。似乎事情容易解决得多。

    但实际不然,一来是医疗资源相对缺乏,二来人们的意识还相对保守。三来地广人稀,很多地方还非常封闭,就医困难总之,一一列举的话,问题可谓是一大堆。

    本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政策,真要实行下去,却是困难重重。这让秦牧眉头不展,回城的路上,连秦淮河边美丽的景色也懒得多看一眼。

    回宫后,他立即把大臣们招集到华盖殿,开门见山地问户部官员道:“许卿,杨卿,以大秦现在的财力,有没有能力免除所在下户的医疗保险费?”

    许英杰与杨超对视了一看,许英杰出来答道:“启奏陛下,这首先要看每个人一年要缴纳多少医疗保险费,如果缴费数目较多,国库恐怕很难长期承担这笔开支。”

    秦牧立即转头问吴有性道:“又可,太医院调查清楚了吗,普通老百姓一人一年要缴多少医疗保险,才够维持这项制度运行?”

    “回陛下,目前只来得及在江北的**县和天长县作初步统计,以这两个县去年就医人数,以及药品销售量、除以两县的总人口,统计出的初步结果是至少每人每年要缴纳十四文钱的保险费,才足勉强够运转。

    另外,臣要提醒陛下和诸位大臣的是,现在统计出来的数字,只是粗糙的数据,如果真的推行医疗保险政策,每人十四文的保险费肯定是不够的。

    因为现在很多普通人家患病后并不就医,有些病重的,干脆就放弃了医治,任由患者自生自灭。病症轻的,往往也不就医,而是硬挨过去。

    一但医疗保险制度实施下去,这部分病人也来就医的话,那么所须的经费有可能会加倍,甚至更多,才足以维持正常运转。”

    “二十八文一个人?”许英杰是商人出身,心算能力惊人,他迅速计算了一下大秦的下户人数,最后无奈地说道:“陛下,根据户部在册数字,目前大秦下户的人数是三千万左右,以每人每年二十八文计,每年国库要额外负担的医疗费是八十四万龙币。

    陛下,相对于国库每年近亿龙币的岁入,这笔钱听起来似乎不多,但这只是医药本身的花费。如果要推行医疗保险制度,现在的官立医疗资源是远远不够的,光是要完善这些,恐怕就是一个数以百万计的庞大支出。

    今后,还要负担大量行医人员的薪俸,这又是一笔数以百万计的开支。陛下,如此大的开支,国库强撑一时可以,但绝非长远之策。”

    听许英杰这么一算,秦牧也有些头大,他想了想说道:“那么诸位大臣,这样行不行,朝廷只负担一些重症病人的医治,以避免这些家庭因病返贫,至于那么小病,则不给予报销。”

    见皇帝苦心孤诣,一意为贫病的百姓谋福趾,在坐的大臣都有些感动,杨廷麟拜道:“陛下,臣愿将一半的傣禄捐出,以尽臣绵薄之力。”

    司马安、路振飞、李源等大臣也纷纷表态,不敢落人之后。

    秦牧摆摆手说道:“各位大臣有这份心意,朕心甚慰,只是如此终究不是办法,捐出俸禄之举,暂且不提,大家还是另想良策吧。”

    路振飞说道:“陛下,万事开头难,陛下这项善病,主要还是初期投入大,等各地的医疗机构进一步完善后,今后要负担的便只是这八十多万龙币,至于医院的医务人员的薪俸,臣估计只要经营得好,医院本身肯定是能有一些利润的,这应该便足够负担医务人员的薪俸了。”

    礼部尚书覃秋白建议道:“若如路阁老所言,只是初斯投入大的话,是不是可以从银行供货一笔钱,作为启动资金。现在朝廷每年的赋税都有不少的增长,几百万龙币的启动资金,将来每年从赋税中抽出一部份偿还当不成问题。”

    兵部尚书何亮则乐观得多,他老神在在地说道:“陛下,臣以为,如果能解决掉医务人员长远的薪俸问题,剩下的为几百万龙币启动资金,倒也不必太烦心,如今李定兵指沙俄,苏谨兵出中亚,海如风兵临印度,若不出意外,诸位将军总会有不少缴获的。”

    秦牧不禁看了何亮一眼,听他这么说,这种思维方式很现实啊。

    许英杰说道:“其实启动资金不是问题,国库现在每年有三千多万龙币的盈余。真正的问题在于,随着以后大秦人口的迅速增加,医院资源也要不断的增加,国库的负担也会跟着年年加重。久而久之,就会成为巨大的负担,让朝廷喘不过气来。”

    “这样吧,这项新制度,个体实施起来,谁也不知道还有什么问题,朕的意思是,先找两个下县,两个中县,两个上县试点一下,看看实施起来具体有什么问题再说,若是能妥善解决,再全面铺开。若是真有难以解决的问题,再搁置不迟。诸位大臣以为如何?”

    司马安首先颔首道:“陛下所言甚善,臣附议。”

    “臣附议。”

    “臣等附议。”

    还是先试点吧,光是空谈解决不了问题,一边试点,一边观察,一边研究,这样实际一点。

    在坐的大臣都没有异议之后,秦牧当即对吴有性说道:“又可啊,那就由太医院选择六个县,先行试点吧。试点过程中,具体有什么问题,再反馈上来。”

    吴有性起身长揖道:“臣,遵旨。”

    *****************************(未完待续……)

第955章 五日一朝

    ***

    医保试点的六个县选定了,两个上县分别是苏州的吴县,嘉定。两个中县是庐州府的舒城、庐江。两个下县是浙西的遂安、淳安。

    大体上选定的这六个州县离京城都不算太远,这是为了试点的情况能更好更快地反馈回朝廷来。

    而这六个县中,两个在江南富裕地区,两个在中部平原,两个在浙西山区。比较有代表性,如果有问题,应该能全面的反映出来了。

    太医院的表章递上来后,秦牧批复用玺后,便正式开始试点了,所有下户免交医保费用,中、上户则暂按每人每年二十文的数目缴纳。

    地方上原有的药铺、医馆利益,如何兼顾平衡,也要在试点过程中探索解决之道。

    何种病纳入医疗保障之列,目前也只是初步列出了一个目录,也要在试点过程中进一步规范、完善。

    太医院派出了精兵强将到这六县坐镇,一边试点,一边研究。

    工部的勘探人员也开始奔赴漠北的燕然山了,秦牧已着令内阁制定预案,一但勘探到了筒矿,如何开发,如何利用铜矿,加强整个漠北的统治,让其变成大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些都要提前制定预案。

    另据刑部上奏,去年每县招集两名杵作进行案件现实勘查的培训,也已经顺利结束,秦牧也下旨,正式将杵作更名为法医,尽量提升他们的地位。

    吏部上奏,对各州县同知、县丞的司法培训到即将完成,这件事关系到司法改革,以及官员的监督机制,关系重大,秦牧对些一直未曾放松过。

    眼看再过个把月,司法培训也即将完成。他心里暗暗高兴。等把司法审判权从地方主官手上剥离出来,再沉淀年把时间,就可以对方地行政构架大刀阔斧地加以改革了。

    为了配合这项重大改革,秦牧觉得有必要在把现有的衙役从县衙属员中剥离出来,在各州县分别组成一个巡佥司,负责履行后世警察局的职能。

    如此一来,现有的同知和县丞掌管审判权,巡佥司掌握执法权,最后就差一个检察机构了履行检察监督的权力了。

    明朝就有巡佥司,属于半军事组织。通常是设在一些重要的关隘,负责缉盗,和盘查路引等事宜,是独立于地方州县之外的机构。

    大秦没有路引一说,百姓可以自由流动,各地很少设置巡佥司。现在秦牧有意借壳上市,套用巡佥司的名头,来履行后世警察局的职能。

    这些事情,他通常是招集重臣。先行讨论达成共识,然后才放到朝堂上去讨论通过。这样能节省很多时间,减少扯嘴皮。

    总的来说,秦牧是个比较讨大厌上朝的人。金銮上那张龙椅为了追求气势,既宽又深,坐在上面双手既扶不到,背后也靠不着。

    挺着个十二毓冕冠。还得挺直着腰背,真是死要脸子活受罪。

    一个早朝下来,再牛的人也被弄得腰酸背痛的。

    现在大秦是三日一朝。就这秦牧还赚多了,试想在后世,那些高效的政府,哪有三天两头就把所有官员集中起来开一次会的?

    朝会的时候,其实大多数官员没机会参与讨论,只不过是陪嫁丫头,在殿上干耗着,自己衙门里一大堆事反而没人处理。

    可以说朝会越频繁,处理政事的效率越慢,这也是秦牧讨厌早朝的原因之一。

    这天在蒹葭殿里,秦牧就开始怂恿司马凯道:“小凯子,最近的事情办得不错,朕很满意。”

    司马凯得了夸奖,受宠若惊,一脸兴奋地答道:“多谢陛下夸奖,多谢陛下夸奖。”

    “嗯,很好,朕有件事,要让你去办。”

    司马凯突然意识到秦牧的笑脸有点阴险的味道,心里不禁咯噔一下:“那个微臣,不知陛下有何吩咐?”

    “别紧张,也没什么,朕就是想让你上本奏疏,倡议一下。”

    “陛下,倡议什么?”

    “咳咳,就是倡议一下,把现在的三日一朝改为五日一朝,具体理由嘛,你自己找。”

    “不是吧,陛下,五日一朝,这是不是哎哟陛下,微臣要是上这样的奏章,不被言官们的口水淹死才怪,陛下,微臣还想多为陛下效忠几年呢”

    “你既然要效忠朕?难道让朕来倡议,那朕要你们做什么?”

    见秦牧故意板起脸,司马凯顿时如坐针毡,他暗暗发誓,以后皇帝夸自己的时候,一定立即尿遁。

    “陛下,您就可怜可怜微臣吧,上次在西京,您让微臣上那个奏疏”

    “你才上一份奏章而已,叫什么苦,哪,没瞧见吗?朕这案头一大堆,有些人天天上,也没见人家象你一样叫苦。”

    这哪跟哪呀?司马凯欲哭无泪,哭丧着脸答道:“陛下,可否这样,微臣另找别的官员来上这个奏疏,待到朝议的时候,微臣一定出来表示支持。”

    “也行,那就由你去找人上吧,到了朝堂上,你若是不第一个站出来支持,看朕怎么收拾你。”

    “第一个?”

    “第一个。”

    “这微臣遵旨,陛下,您若是没别的旨意,那微臣就先告退了。”

    司马凯说完立即起身施礼,见秦牧再留他,跑得比兔子还快。

    待他出去,一旁侍默的李香君不禁失声轻笑,秦牧把一本奏章丢给她说道:“别笑了,快念吧,今天还有一大堆奏章呢。”

    李香君拿起奏章,忍不住先说道:“陛下,您老是拿司马乐天当枪使,司马阁老心里恐怕不知有多难受呢。”

    “他难受什么,朕是在锤炼他儿子,别人想要这样的机会,还得不到呢。”秦牧微笑着说道。

    “陛下,五日一朝,只怕真难在朝堂上通过呢。大臣进谏的奏章不得雪片般飞来才怪。”

    “这例行的朝会实在是多余,有什么事,朕直接招集相关的大臣商议就是了,需要放到朝会上去讨论的,再临时召开朝会也行,何苦有事没事大伙起个大早,到朝堂上去摆样子活受罪,还白白耽搁了许多正事。”

    “陛下,奴奴知道陛下上朝很辛苦,但话也不能这么说,朝会是陛下勤政的象征,如果陛下长期不上朝,就算军政大事皆处理井井有条,民间也难免有所非议,对陛下名声总是有损的。更何况,朝会同时也是陛下宣示天子权威的仪式之一,陛下试想,若是多数臣子长期见不到天颜,也容易离心离德呢。”

    秦牧听了点点头道:“香君所言,甚为有理,朕接受了,不过五日一朝,应该还是足够了,若有急事,朕再临时招开朝会即可。”

    见秦牧主意已定,李香君也不好多劝,她轻轻打开奏章念了起来。

    这是一份四川布政使上的奏章,主要谈的是成都至西京长安的柏油路修建事宜。要建路,就先要购粮,购粮自然要先就近收购,以减少转运的损耗。

    四川是天府之国,这几年也算是风调雨顺,粮产丰富,按照朝廷的布置,这次四川要争取收购两百万石以上的粮食,以用于修路。

    具体负责收购的便是四川布政使。按其奏章上所言,目前只收购了一百万石,四川的粮价已经被拉升到斗米九十文,若再继续收购,难免被导致四川粮价虚高,是以他上奏朝廷请尽量从他处调粮。

    秦牧看了看内阁票拟的处理方案,觉得可行,便直接用玺发往户部照办。

    国家这么大,这样的事情每天多如牛毛,都要秦牧一一处理,着实累得够呛,他又不禁在想,怎么分摊一下,否则他这个皇帝恐怕非得英年早逝不可。

    ***************************

    PS:今天三百票了,嗯,一时没注意,这样吧,明天一定把加更奉上,兄弟姐妹们,继续求票,十号了,各位亲的订阅月票估计也出来了吧,求月票喽!。

    (未完待续……)

第956章 亮了

    ***

    “陛下,陛下”

    秦牧正在听李香君念奏章,蒹葭殿外传来韩赞周的声音,秦牧听着声音里带有兴奋之意,便知道他一准有好事禀报。

    “老韩,进来,有什么好事?”

    韩赞周快步进殿,躬身拜道:“陛下,黄胜,又是黄胜,他把发电机和电灯炮都造出来了,奴婢看过,亮了,电灯炮真的亮了”

    “果真?”秦牧忍不住站了起来。

    “陛下,您去瞧瞧吧,灯炮真的亮,这可是奴婢这辈子见过的最神奇的事,那灯丝竟然真的能亮起来”

    韩赞周有些语无伦次,显然是兴奋过度了。

    去年内监研发司投入了八十多万龙币,作为蒸汽机改良、发电机、钨丝研制、铝合金冶炼、石油提炼、橡胶提炼等十几个科研项目的经费。

    可去年一样科研成果也没弄出来,秦牧刚回南京时还就此事询问过韩赞周。

    韩赞周心里压力之大可想而知,投入了那么多钱,却没有拿得出手的成果,搁谁谁也不乐意啊。

    现在好了,终于有一样取得了突破,他可谓是飞奔而来,第一时间向秦牧禀报。

    秦牧二话没说,立即摆驾出宫,来到午门西侧的内监研发司。

    一个单独的小院里,围满了研发司的科研人员。

    秦牧一到,顿时拜倒一地,他只是摆摆手,根本顾不上答理他们,便直接往小院里闯。

    “黄胜呢?黄胜!”

    “陛下,微臣黄胜参见陛下。”

    “起来,赶紧带朕去瞧瞧你的电灯。”

    “是,陛下。”

    黄胜自己也一脸激动。带着秦牧走到一间宽敞的屋子里,里面有一张长长的桌子,摆满了各种工具器材。

    屋子的左侧靠窗处,有一台小形蒸汽机,蒸汽机转轮上带着皮带,皮带的另一头连着一台简陋的发电机,之所以说它简陋,是因为它连外壳都很粗糙,从外面还能看到部分铜线圈。

    发电机的结构图当初还是秦牧画给内监研发司的,发电机的构造谈不上复杂。主要部件是铜线加磁铁。

    铜线圈固定在一个定子上,磁铁则是固定在一个转子上,转子旋转即是磁场旋转,定子线圈切割磁力线,在定子线圈中产生交流电。

    以大秦现有的技术,要大规模发生发电机估计还有些难度,但知道了原理,要研制出少量来试验是可能的。黄胜不就做到了吗?

    因为没有蓄电池,黄胜的发电机产生的电流是直接输送到灯炮上的。

    他激动地讲解道:“陛下。微臣用大庚出石的重石,加以炼制,然后做成细丝,陛下请看。”

    秦牧不看还好。一看就想笑,不光发电机丑陋,就连这灯炮也是那么丑陋,玻璃罩顶部也不知道他是用什么密封的。也没有后世电灯泡那种铝制底座,看上去就象是用无数苍蝇屎封住的。

    但不管如何,里面的灯丝却是有模有样。秦牧也终于弄清了,原来工部所说的重石应该就是钨矿,他们用坩埚炼出来的用来作为车床钻头的,应该就是坚硬的钨钢。

    而现在,黄胜也是用这种重石提炼出了钨丝。

    秦牧不想听他解释什么原理,那些原理他懂得不比黄胜少,他想看的是结果。“黄卿,快,试给朕瞧瞧。”

    “是,陛下。”

    黄胜的几个助手立即各自行动起来,先是启动蒸汽机,蒸汽机的大转轮带动发电机的小转轮,随着锅炉的火越来越旺,蒸汽机的转速也越来越快,带动发电机的轴子转得飞快。

    这个时候,黄胜上去把连接着灯炮的铜丝与发电机的铜丝接上,秦牧站在五步外,紧紧地盯着那个灯炮,只见那灯炮先是发红,接着发亮,散射出略带黄色的光芒来。

    看着这一幕,秦牧心跳莫名地加快,电,大秦真的能以人工的方式,发出电来了,还成功点亮了灯炮。

    这是奇迹,是令人激动的奇迹!

    “快,关上门窗,放下帘子。”黄胜急声地叫着。

    几个助手立即跑去关上门窗,隔住屋外的光线,屋子里只剩下那盏灯炮发出一种黄色的光芒,灯炮比刚才看上去亮了少许,略微有点刺眼。

    “好,好好好,真成了,朕的大秦,真的有电灯了。黄胜,这是了不起的发明,你的名字必将永垂青史。”

    “陛下,微臣不敢居功,微臣只是按陛下所述,把陛下的构思变成了现实。要说这项发明,理应归为陛下所有。”

    “哈哈哈黄卿不必自谦,构想与现实之间,或许只有一纸之隔,或许是遥不可及,谁能把构想变成现实,这发明就是谁的。”

    秦牧围着那个发光的灯炮直转,仿佛看不够。

    在后世,电视、视脑、霓虹灯,光怪陆离,目不暇接、鬼才会盯着个灯炮看。

    但这是在大秦,在这里竟然有电灯可看,尽管它是那么丑陋,却让人想抱着它亲吻。

    大概一盏茶功夫之后,秦牧正准备大肆嘉奖黄胜,那灯炮突然一闪,黑了。

    “怎么回事,快,快打开门窗。”屋内陷入了一片黑暗,黄胜急了,非常急,他等不及别人,自己跑去打开了大门,然后又连忙奔回来四处检查。

    秦牧也走上去,随着门户全部打开,屋子重新恢复了光亮,秦牧清楚地看到玻璃灯炮内有一缕淡淡的白烟,里面的钨丝也断落了。

    “这陛下,微臣罪该万死”

    出现这样的事,黄胜又着急又尴尬,一时不知道如何解释。

    秦牧安慰道:“黄卿不必着急,朕来问你,你有没有把灯炮里的空气抽出来再密封?”

    “回陛下,已经抽了。”

    “来,把里面的灯丝取出来看看。”

    “是,陛下。”

    黄胜让助手停下蒸汽机,然后钳子,把玻璃灯炮口上的密封体钳开,把灯丝取了出来,秦牧接过灯丝,到门边迎光仔细观看。

    “黄卿,以后加工灯丝时,要更加精细才行。据朕所知,电灯泡最大的问题是灯丝的升华,因为灯丝上细微的电阻差别就会造成温度不一,在电阻大的地方,温度升高较快,灯丝亦升华得较快,于是造成钨丝细,电阻进一步增大的循环,最终令钨丝烧断。”

    其实秦牧还知道,以惰性气体代替真空可以减慢钨丝的升华,后世在电灯泡内多是注入氮、氩或氪气等惰性气体后,可以大大增加灯丝的寿命。

    只是现在还没谁能分离出惰性气体,在这方面还得多加研究才行。

    黄胜连忙拜道:“微臣多谢陛下指点迷津,以后一定会加以改进。”

    黄胜一脸惭愧,毕竟皇帝放下军政大事,亲自赶来观看,结果当着皇帝的面,砸了。这让他心里十分不好受。

    秦牧却不改兴奋之色,连声安慰道:“黄卿不必自责,朕看到了,灯炮亮了,这比什么都重要,万事开头难,你成功迈出了第一步,以后在各方面多加完善即可,朕相信用不了多久,一定又能听到你的喜报的。”

    “微臣多谢陛下不罪之恩,谢陛下”

    “好了。”秦牧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压住激动的心情说道:“老韩,来呀,赐黄卿千金”

    “陛下,陛下”黄胜拜倒,真诚地说道,“陛下,正所谓无功不受实禄,这次微臣不敢领赏,陛下,等微臣把灯炮改良,能达到实用之后,陛下若有所赐,臣再领不迟。”

    “哈哈哈好,朕就喜欢你这股不服输的劲头,你的赏赐就先给你留着,将来再加倍赏赐于你。”

    “多谢陛下。”

    秦牧又仔细查看了他的发电机和灯炮一番,才欣然地离开内监研发司。不管如何,今天是个好日子,大秦有电了,有电灯了。

    **************

    PS:不拖,赶紧把今天的加更奉上,谢谢各位亲投来的月票,谢谢你们。

    (未完待续……)

加更顺便求月票

    加更已奉上,只是这几天月票有些疲软,今天10号了,亲们的订阅月票出来了的话,请投我一票吧,说好的加更,俺绝对如数奉上。不过说心里话,月票过于疲软,未免会让俺有些懈怠,还望亲们多多投票,多多鼓励,这样才有动力啊!

    最后再喊一声,求月票喽!

    顿首!(未完待续……)

第957章 通讯

    ***

    内监研发司研制出了发电机和白炽灯炮,这一点着实让秦牧十分高兴。

    虽然从眼下的工艺水平来看,电灯到投入实用估计还有一段比较漫长的过程,现在只能用蒸汽机作为动力,带能发电机发电,实用性不高,至少短期内很难投入民用。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个时代研制出电灯,这已经是一个奇迹了。

    回到蒹葭殿后,秦牧决定从内库中划拨一万龙币,成立一个圣光电器有限公司。

    这个公司当然是皇家持股,如果工业革命能顺利推进,资本阶层兴起之后,大秦最后有可能步入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社会。到时这些公司就是皇家的产业,是他留给子孙后代的。

    在这个时代,要成立一个公司需要什么手续呢?答案是什么手续也不需要。

    秦牧想起后世天天在喊减政放权,实施什么负面权力清单。他突然间就有种优越感,大秦,才是真的自由经济社会。

    在这里,除了官府规定的少部分产业(比如盐铁专营之类),其它的,你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不用跑工商税务等一大堆部门,结果三几年审批不下来。

    在大秦只要你有钱、有技术、有想法、有闯劲,你可以随便弄个门面,开你的作坊,办你的工厂,建立你的公司。

    只有等你有了产出,大秦的税监才会找上你。

    不得不说,儒家在引导社会道德风气方面,确实功不可没。

    现在人们都是比较讲信誉,爱护名声的,特别是商人,多数没有签合同,没有契约,交易时主要是凭借各自的信誉。

    这种讲信誉的行为不光是在国内蔚然成风。就是在国外,也得到别人的认可。

    据说以前明朝的商人到南洋诸国去交易,因为讲信用,当地人甚至敢赊东西给明朝的商人。明朝商人回程时遇到风暴,货物损失了,借钱也要借去还上赊欠的债务。

    其它赚了钱的更不用说。第二次前往南洋,也都如数把赊欠的钱还上。

    这种现象并非个别,而比较普遍的存在,在后世那个唯利是图的时候,这是难以想象的。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老字号”。这种“老字号”都十分爱惜自己的招牌,把质量视为生命,诚信经营。到了二十一世纪,人们甚至还在吃“老字号”的老本,但那些“老字号”还有几个是真的就不知道了。

    当然,不法商人也是有的,只是相对比较少。所以在监管审批方面,可以轻松自由得多。

    目前皇家已经有一个香皂厂、一个香水厂、一个蒸汽机制造厂、一个画绣坊、一个纺纱机厂、一个洛可可服装厂、在徐永顺他们的远洋贸易商社还持有30%的股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